《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1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进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办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简介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简介,再引出本课。

  2.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1)      烛之武在啥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2)      烛之武是怎么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啥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3)      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也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怎样?(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也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   4.布置作业 

  (1)   (1)     背诵全文

  (2)   (2)     课后练习三

  (3)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么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联合     晋-------秦(退) 无礼于晋                                 亡郑利晋                  伐        说        且贰于楚                                 保郑利秦                                     郑 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2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进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办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简介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简介,再引出本课。

  2.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1)      烛之武在啥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2)      烛之武是怎么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啥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3)      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也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怎样?(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也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整理文章中重点词、词组、句式

  实词:贰 军 师 子 是 鄙 远 陪 赐 朝夕 版 唯

  一词多义:若 说 辞 鄙 微 之

  词组:  以为    “所”字词组

  句式: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4.   4.布置作业

  (1)   (1)     背诵全文

  (2)   (2)     课后练习三

  (3)   (3)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么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联合     晋-------秦(退) 无礼于晋                                 亡郑利晋                  伐        说        且贰于楚                                 保郑利秦                                     郑 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怎样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二、说教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办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学习、探究。”

  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么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①烛之武在啥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②烛之武是怎么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啥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③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也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怎样?(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也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5、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进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五、板书设计(略)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4

  215626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李俊

  教学目标 :

  1、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办法: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要求

  1、 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  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 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 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也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齐读

  3、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进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么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也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么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5

  课 文 导 学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呢,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啥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啥?(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啥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啥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啥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也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进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啥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啥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 èr ) 秦军汜( fàn )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啥句式?   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 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请说明这一段怎样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也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 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啥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啥?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啥?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啥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啥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强化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也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也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 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 [ 于(对)晋无礼  介宾短语后置 ]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 )辞曰:“臣之壮也……” (省主语”烛之武”)

  (2)( )许君焦、瑕 (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 )而出 (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 )函陵,秦军( )汜南 (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也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 于——

  (2)楚人未既济

  既—— 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 请——

  (4)也以告

  以—— 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 陈——

  【答案】

  (1)及——与; 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6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办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也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进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 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进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进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 字 

  1、 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 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比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比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比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比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典型例题激活] 

  [例1]下面对文言句式的判断,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也求矣? 

  ③诸候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②句为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③为省略句,应为“诸候子孙其继有在者乎?”④为判断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答案:a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时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种类型(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据各类句型的特点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来判断。 

  自 测 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秦军汜(sì)南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b、 共(gòng)其乏困 若不阙(jué)秦 许君焦瑕(xiá) 

  c、 秦伯说(yuè) 杞( qǐ )子 杨孙戍(shù)之 

  d、 逢(féng)孙 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不知(zhì)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两个 

  b、晋军函陵 军:驻军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3、 找出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 

  a、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 

  6、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7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行李之往来 

  c、君之所知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偏僻)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9、 “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10、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君知其难也 

  a、共其乏困 b、也欲肆其西封 c、吾其还也 d、失其所与 

  11、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2、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8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也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3、 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谬 c、焉用文乎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14、 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①禄亦弗及 ②、罪也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15、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也甚焉 

  16、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最确切的一项是( ) 

  a、 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 介母三次设问,表明她是一个关心儿子但并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 本篇颂扬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 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17、对文章写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写介母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人。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 

  ② 尤而效之,罪也甚焉。 

  译文:———————————————— 

  ③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④ 译文:——————————————— 

  [创新拓展练习] 

  19、仿照下列句子写两句话。 

  要求:①句式相同。②内容有联系意义。 

  例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 

  a、———————————————————— 

  b、——————————————————— 

  烛之武退秦师自测题答案:1、c 2、a 3、“已”通“矣”;“共”通“供”;“说”通“悦”;“知”通“智” 4、c 5、d 6、b 7、d 8、b 9、a 10、c 11、b 12、b 13、d (“田”指祭田)14、a(两个“亦”,均为“也”;两个“焉”,前者为语气词“了”,后者为疑问词“怎么”) 15、b 16、c 17、a 18、①臣子们把罪恶看作是正义的行为,国君却对奸诈给以奖赏。②明知是罪过,却要去仿效,罪就严重了。③用这块祭田记下我的过失,并表彰爱惜名节的人。19、略。 

  [附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妈妈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妈妈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妈妈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表彰善良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7

  一、课文悟读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也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啥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礼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贰于楚”,是指在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国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进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啥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也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进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也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啥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啥?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么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么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也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也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6.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而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请说说本文说辞的特点。

  探究学习: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7.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怎样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三、选题设计

  1.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办法:

  (1)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2)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也经常兵戎相见。怎么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研究办法:

  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3.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认错道歉,也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么样评价郑伯的这些言行?

  研究办法: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

  (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参读书目:《贞观政要》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8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怎样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啥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啥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9

  【学习目标】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延伸】一、作者简介及题解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也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二、写作背景当时的秦国都城为壅,晋国都城为绛,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也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也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也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也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三、字音字形①生字:函(hán)氾(fàn)南佚(yì)之狐  缒(zhuì  )阙(jué)秦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共其乏困        “共“通“供 ”

  秦伯说          “说”通“悦”重点词语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2.归纳“夫、焉、其、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四、读书要求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2.反复阅读课文,能够背诵。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五、朗读指导1、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怎样?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比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也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6、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7、本文是怎样结尾的?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课堂导学】一、检查预习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也完整的(    )史书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     》、《      》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二、课文剖析(用原文回答)1、读第一段,思考晋、秦这两个大国为啥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答:重点词:以        贰        军特殊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有一个重要人物要登场了,矛盾似乎也缓和了,烛之武是怎么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积极承担责任吗?答:重点字词:若之(臣之壮也)已子特殊句式:是寡人之过也3、烛之武采取了啥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答: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重点字词:

  越敢鄙陪厚薄东道主行李共赐济封肆阙利说特殊句式:何厌之有4、秦军退,晋国怎样了呢?找出原因。答: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敝与知其去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三、当堂检测1、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找学生背诵全文四、布置作业1、把全文默写在小作业本上,晚自习后交上。2、预习《谏太宗十思疏》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在课文中的用法。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讨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

  3.熟读全文,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气势。

  能力目标: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办法刻画人物的特点,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和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

  2.重点理解归纳“贰,军,辞,鄙,敢、济,肆,阙,与”和“若,说,微,之”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左传》的语言特点。

  教时安排:2教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办法:

  1. 朗读法。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 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 拓展阅读法。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想:

  1.借助多媒体课件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理解———研析,着重讨论烛之武怎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师。

  第一课时

  布置预习问题: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

  2. 给生字词注音。

  3. 阅读课文,就自己疑难的字词句做好标记。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

  高境界。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九xx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品简介 2(多媒体显示)有关《左传》的知识简介,师朗读提示重点知识笔记。 1学生先自主回答有关《左传》的知识。

  3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

  课文朗读 1 教师范读

  3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评价指导 1学生集体跟读

  2学生个别朗读 培养学生朗读古文的能力。

  字词学习 3教师就学生的解释予以补充说明。

  4教师就重点字词给以重点强调,并板书。 1学生向老师就自己的疑难字词的解释提出疑问。

  2 学生互答。

  5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课文翻译 教师补充 学生逐段翻译。 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归纳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图(计划,考虑) 封(使…成为疆界)

  利(使…得利) 朝,夕(在早上;到黄昏) 壮(壮年)

  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乏困(缺少的东西) 敝(损害)

  肆(扩张、延伸) 退(使….退却) 阙(使…亏损)

  亡(使…灭亡)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补充 请学生上黑板归纳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积累文言词语的意思,掌握课文翻译。

  师生活动(一) 秦晋围郑 一抑一扬

  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

  张弛有度

  曲折多变

  临危受命 二抑二扬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三抑三扬  请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了解故事梗概。

  师生活动(二) [点拨]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因为秦郑无根本利害冲突,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找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学生讨论分组回答)

  了解故事结构安排的特点。

  师生活动(三) [点拨]《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游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也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一张一弛是本文情节设置的一大特点,请你结合情节详细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了解故事情节设置的特点。

  师生活动(四) [点拨]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游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亡郑”于秦无利

  “舍郑”于秦有利

  “保郑”于秦有利 请你评价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了解故事语言特点。

  师生活动(五) 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 讨论烛之武的性格特点 学习怎样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

  拓展延伸:

  词义判断

  1.文言文阅读中造成语言障碍的是实词,而不是虚词。而实词也具有多义性。据此,判断词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分析义项

  在分析义项的过程中,可以查阅一些工具书,如《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把一个词的全部义项排列出来,确定其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内部联系,力求全面系统地把握词义。

  选择义项

  词不离句。在选择义项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选用。实词的意义虽然是多样的,但每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是惟一的。

  2.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办法和技巧。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 1) 完成本课《同步作业》

  2) 课外自主阅读一至两篇《左传》的其他故事,然后交流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巳      巳,同“矣”

  共其乏困       共,同“供”

  秦伯说        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   ? 知,同“智”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      鄙,当作“邑”

  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特殊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夫晋,有何厌?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11

  215626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李俊

  教学目标 :

  1、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办法: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要求

  1、 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  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 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 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也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齐读

  3、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进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么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么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也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么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12

  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啥)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 篇13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能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赏、背。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啥?(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啥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啥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啥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也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进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啥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啥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背:熟背全文。背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

  a.以其无利于晋 b.焉用士郑以陪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以乱易整,不武  

  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夫晋,何厌之有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4.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无利于晋  

  b.君知其难也  

  c.也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6.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指出它们的用法并解释意义: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是寡人之过也。(  )  

  b.夫晋,何厌之有?(  )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8.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③行李之往来 

  古义: 

  今义: 

  9.翻译下列四句话,要求意准句顺。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  

  ③既东封郑,也欲肆其西封。  

  译文:  

  ④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

推荐站内搜索:2013年成人高考、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广东公务员考试答案、我的中国梦心得体会、计算机二级题库、爱的教育读后感400、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国庆日记300字、内蒙古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亮剑精神演讲稿、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6924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