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一篇:党的群众线路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 第二篇: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 第三篇: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 第四篇: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 第五篇:群众线路教育----民情日记
-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党的群众线路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党的群众线路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亲临留守儿童发生的感触
者兔乡中心学校刘华鹏
留守儿童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重心,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据对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我校留守儿童占全学校学生数的
29.43%, 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村落,在同一所学校。通过调查,他们的家长多数在广东、浙江一带工厂或工地工作,多数家长一年(春节)回家一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4月14日下午,我校一年级(1)班有同学患疑似水痘,我接校领导要求,负责到班级进行排查,其中一名女同学叫小花,个头在班上稍显有点矮,穿着一件花黄的冬衣,在这样的天气下明显有些热了,因为衣服比较大、比较旧,还有些污渍的原因,小花显得更“邋遢”了,散乱的头发在光线下显得枯黄,估计半个月左右没有洗头了。当我排查到她的时候,从她身上传来一股刺鼻的味道,我说:“小孩子,把衣服拉起来让老师检查一下身上。”我连说了两遍她都不言不语,也不拉衣服,我想她可能害羞吧,我强忍着刺鼻的味道弯下腰微笑着说:“小孩子,别怕,老师帮你检查而已。”她始终不动,也不说话,双手拉着衣角,只有黑溜溜的眼珠子不停的在转动,似乎在寻找着啥。
小花的班主任王老师看到我手无足措,就向小花比了一个拉衣服的动作——示意小花把衣服拉起来,小花看到班主任的“指示”,才拉起了衣服,顿时我觉得自己很失败,王老师很成功。
小花慢慢的拉起了衣服,衣服拉上去后,她保持着双手托住衣服,直直的站着,一点不动的姿势,也是只有黑溜溜的眼珠子在盯着我,这次的眼神似乎是有些恐惧和几许的害羞。
当我看到小花的上身时我顿时感到很不舒服,像芝麻面一样呈片状的灰褐色污垢附着在她的身上,其中还有几点疑似水痘的疹子,我忍住着自己的不适对小花说:“小孩子,回家以后让母亲帮你洗一下澡,好不好?”小花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来源本站 :WWW.HAOwOrd.CoM)黑溜溜的眼珠子依然盯着我。
20分钟左右,全体学生的检查全部完毕,在乡卫生院的建议下,我与王老师带着患疑似水痘的10多个学生两两牵着小手徒步走到乡卫生院,路程不过5分钟,一路上我始终注视着小花,其他小孩子边走边聊天,甚至还有逗闹的,小花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牵手的小孩子你拉我我拉你,小花却不拉别人,车路过掀起灰尘,其他小孩子用手捂住口鼻,她也不捂,她的心思好像只放在走路上面……
到了医院,医生逐一检查学生的病症,并询问相关情况,在检查到小花的时候,小花自觉的把衣服拉起来了,可当医生询问小花的时候,小花一动不动,面无表情的站着,用她黑溜溜的眼睛盯着医生,王老师见小花不答医生,连忙在一旁补充回答。
经过医生诊断,明确有四名同学患水痘,需要回家隔离治疗,小花就是其中之一。
回到学校,我和王老师通过电话联系这四位同学的家长,我特意的联系到了小花的爸爸。
电话拨出去30多秒才接通,传来的是人们的笑闹声,还有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远处汽车的鸣笛声,我连忙说“你好,请问是小花的父亲吗?我是她的老师。”“啥?你找谁?”对方很吃力的说着话,估计是听不清楚我说啥。我放慢速度,重复了一遍,这次他听清楚了:“老师,不好意思,我这里太吵了!”他也接着说,并加大自己说话的声音:“老师,有啥事?”我简短的说清了小花的情况,他回答:“老师,我不在者兔,我和小花的母亲都在外面打工,你打电******联系她的爷爷。”本想再和他打听一下小花的其他情况,他却已经挂电话了。
因为语言交流(我不会说壮话)的问题,我让另外一位老师打电话通知到了小花的爷爷,大约15分钟后,小花的爷爷来到了学校。
小花的爷爷看上去大约70左右的样子,略微弯着腰,背着双手,提着一个皱巴巴的黄色塑料袋,穿着深蓝色的工字背心外套着一件略泛黄的白色衬衫,没有扣纽子,一条黑色的裤子显得有些陈旧,外加一双已经开始变形的解放鞋,估计小花的爷爷这身穿着的年限已经超过了小花的年龄,他慢慢的走进办公室,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打招呼,他却先开口了:“老师!”我们连忙起身,
让小花的爷爷坐下,倒了杯水,就把事情告诉了他,小花的爷爷连连点头,他走的时候我把学校的通知单(关于小花病假隔离的通知)给了他,还强调的问问小花的爷爷认不认识字,小花的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拿起手中的通知单看了起来,然而,小花的爷爷却把通知单拿反了,而他并没有发现。
这就是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至今我的心里依然没有平静。后来我通过小花的任课教师和家住当地的教师了解到,小花现年7岁,现在就读一年级,成绩在班上排在倒数,她还有一个姐姐上三年级,父母在年后已经去外地打工,具体去哪打工也不清楚,小花的奶奶已经去世多年,两姐妹与爷爷一起生活已经两年了,家中很贫困,小花的父母不定期的往亲戚家打钱过来再转交给小花的爷爷,爷爷每天在家做饭等两个小孩,然而从他的身体状况推断,爷爷已无法完成家中所有家务,其中或许包括为小花洗澡,为小花洗衣服,更谈不上辅导小花做功课了。
小花只是我校一个不起眼的留守儿童,像她这样的小孩还有很多,他们年龄小,生活无法自理,父母为了生活只能在外就业,于是产生了——小孩自小缺少家长的关怀与教育,性格出现缺陷,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为了家庭、小孩不得不外出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社会已关注多年,也对留守儿童、外出务工农民实施诸多有利政策,然而在物资上的帮助明显大于精神上的关怀,何况谁也替代不了自己的亲身父母。
我曾经有意的向学生调查过,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
对“父母”的概念很浅,甚至有的小孩对父母没有太多感情,对于父母他们期待并不是来自父母的爱,而是每年春节父母回来买回来的礼物或食品,父母在他们心中纯粹是物资提供者。
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再次深思,像小花一样的小孩还有多少?为啥从他们的身上看不到童年的欢快?他们真正的快乐吗?这部分留守儿童为啥期待的只有父母每年春节带回的礼物?却不是来自父母的爱?难道他们的生活真的不需要父母的爱吗?
我们逃避不了这一系列问题,然而凭借个人的力量显得杯水车薪,这群可怜的小孩不知何时才能拥有美好、快乐的生活,或许对于我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祝福像小花一样的小孩们,天天开心!
2014年4月16日
第二篇: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一包化肥
2014年5月20日星期四
昨天晚上我在家里看电视,局长打电话说我们明天下乡去,让我准备哈,早点到办公室集合,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些小激动,因为我们这次下乡的目的是给老百姓送温暖。
今天早上我们8点在办公室集合,我和颜局长、孙副局长、龚健、裴鹏5个人赶赴我们单位的扶贫村——盐源乡沧海村。在去沧海的路两边,我们看到了正在茁壮成长的玉米和洋芋,由于今年雨水比较充足,所以庄稼都张的不错,但这个时候正是锄草施肥的关键时期,我们这次来就是给1个孤寡老人和几户十分贫困的农户送化肥。
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沧海村。首先我们去了村委会,和村委会的领导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把帮扶对象确定了我们就去当地的街上购买化肥,一共购买了20包。第一家送去的是离村委会较近的一个叫李光全的孤寡老人,老人家没有老伴,也没有子女,一个人住在一间大概20平方米的小屋里,我们去的时候他正在玉米地里锄草,村主任把李光全叫了过来,然后简介了我们来的目的,老人很是感动,我们
和老人简单的交谈了一会儿,了解到老人主要的收入就是靠国家的补贴,然后自己种了一点玉米和洋芋,平时村委会也会给老人送去一些煤炭。我们离开的时候给老人送了两包化肥和200元现金,并承若以后还会来看望他。接下来我们也走访了几户贫困农户,把化肥全部送给他们,希望他们要快乐的生活,有啥困难可以向政府反应,也可以向我们反应,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
第三篇: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晴
上到市委编办学习,这是第一次得下乡学习。
按计划,在市编办王主任带队下,我们今天将到挂钩村——xx区帮xx帮包村委会李家组和周家组15户挂钩农户家中座谈。
我们一行一点多钟从单位出发。机构编制部门是很少有机会“走出去”的,平时大家都忙于单位工作,对于下乡,大家还是蛮期待的,所以,出发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很兴奋。
早就听说到挂钩村的道路弯弯曲曲的,很容易晕车,但是呢路还算好,一路的柏油路。车子走了几个小时后,三点多钟我们就到达了和平村。
单位今年下派的指导员王建斌同志和帮xx乡长、人大主席和和平村的村干部早已在村上等待着。下了车,寒暄之后,我们就座到村会议室召开会议。
会议时间不长,主要由帮xx赖乡长简单简介了一下乡的基本情况、产业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以及和平村经济社会,农民收入状况、产业布局等;乡人大主席作了补充发言;会议气氛融洽,针对产业发展情况,王主任总是详细询问,认真记下笔记,并对乡党委班子的思路表示肯定,并对产业建设中提出一些意见建议。通过会议,我们对整个帮xx,尤其是和平村有一个整体了解。和平村主要有x个村民小组x户x多人,有耕地x亩,其中水田x亩。人均收入x元左右。是一个主要以茶产业为主的村委会,它的产业有核桃、橡胶、咖啡等,外出务工收入也占着村经济收入的大头,每年至少有x余外出务工人员,一年下来,每人基本能创造x—x万元的经济收入。但是呢,和大多数乡村一样,由于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导致全村都出项了用工荒。春节来临,正是春茶采摘的最好季节,但由于劳动力不够,很多茶树较多的家庭只能请工帮忙采摘。谈话之间,我们知道今年茶价较之往年还算较好,刚刚采摘下来的青茶x—x元/公斤等等不一。茶多,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之一,也是保障当地经济的重要基础。
我们准备到农户家详细了解挂钩户生产生活情况,村干部一听,去早了,农户还不回来。采茶一般性要到天看不见才收工,收了工,还要把采的茶拿到寨子里的茶厂卖掉,才回家煮饭吃。一般性回到家都是天黑了。说我们要去至少要天黑之后,那时候农户在家。
于是,我们就分成两伙人。主任和乡长一路,去看几个点。我们留下的一起为做晚饭做准备。翻出我们自己带的菜蔬,杀鸡的杀鸡, 大家齐动手,洗碗的洗碗,捡菜的捡菜,煮饭的煮饭,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顿时显露出来。
七点来钟,晚饭准备好了。
不多久主任他们也回来到。开饭了,大家各自有说有笑第端起碗,开始吃饭。
晚饭后,天基本就黑了。我们根据自己联户情况,分了组,由主任带队前往周家组;叶副主任带队前往李家组。我和叶副主任一组,带我们到李家组的是一位年轻姓廖的村副主任。小伙子很健谈,退伍军人,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李家组人,况且其中一户挂钩户就是他家。
李家组距离村委会两公里路程。沿路不到10来分钟就到。
我们到了李家组天就全黑了。
李家组在公路上边的半坡上依稀分布。我们先到了廖国良家,就是村副主任家,这是一家在当地生活还算可以的农户。座谈间,知道他们家有茶第7亩左右,核桃1亩多。大儿子 在外面打工,说是和人家架线的。村副主任这个是老二儿子,在寨子门口上面开了一个茶厂。我们在他的带路下,来到茶厂。地方不大,还有来卖茶的农户,正在称茶。茶散发着清香气息。收茶的一个人正是我们要找的另一户农户姓李的户主,他见到我们,先是递烟,然后忙着收茶。我们见他忙,就到旁边的房子看做好的茶叶。两台机器摆在另外旁边,一打听才知道一台是茶叶烘烤机,一台市揉茶机。据了解,像这样的家庭式小型茶叶加工场,全乡有347户。询问了一下这户农户的情况之后,我们就沿着陡峭的山路到另外一户农户家,这家农户姓张,叫张x,两个人在家。儿子也是外出务工,主要经济收入是产业。这户农户家庭状况不是很好,俩老人都年过半百,但是呢儿子一直在外面,尚未娶媳妇。张x进家旁边是罗成泽家。男人正在看新闻,家里来人了,他招呼我们进去,急忙到外面抬凳子。这户有茶树x棵左右,其他还有橡胶树、咖啡和烤烟。全家有6口人,有两个小娃在读书。李x家在村子的最上面,我们穿过狗叫声,摸着漆黑的道路,达到老汉家,他把我们请到屋子里,交谈间,知道他们家有6个人,两个老人,他和老伴,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两个孙子,其中一个孙子在十一中读高中。他家有核桃x多棵,目前儿子和儿子媳妇在外面打工。李x下来,穿梭在狭窄的土路和石板道路之间我们最后到了李x家,李x家应该属于困难户,我们进去的时候,他媳妇正在哄小娃。我们跟着副主任进了他家厨房,不久李x媳妇出来,说是自己的男人去架线了,还不回来。他们家有x口人,两个小孩,尚小,有茶地4木左右,家庭主要收入还是靠打工。我们每到一户,都认真记下联系户电话,并把我们的联系电话留给他们,让他们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我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会记下,尽量帮助协调解决。切实把为民务实活动做到实处。
我们回到乡政府所在地的时候已经十点多钟。主任他们组在我们前到达。
我们被安排在乡上一个破旧的小旅店住下。累了一天的我们,虽有一些疲乏,但是呢很实在。至少我们了解掌握了挂钩农户的基本情况,达到此行的目的。
在农村工作中,亲身践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光是一句漂亮话,我们在做到这一句话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要怎么为群众谋发展,增收入,促富裕,构建和谐新农村。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民公仆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四篇: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二 晴 王台镇坋垱村
今天,阳光晴好。按照镇党委统一安排,全镇干部下村入户访民情。
在中央开展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以来,xx结合开展“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进一步建立深化“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要求干部蹲点驻村,收集民情民意,在一线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也是新形势下,建立和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的一项有效举措。
镇里立足实际,将每周二定为“下基层日”。为深化落实,不纸上谈兵,今天,镇里统一派车,将十九名驻村干部以及一些包村干部送到各自联系的村中,这也是区委召开“三级联动,重心下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动员推进大会以来,我镇首次大规模、强力度的深入推进开展这项工作。
根据分工,我这次安排蹲点的村不是我所挂点的,而是因为某些客观不可抗的原因,人员调整后的另外一个村-坋垱村,由于这个村原是由政府另外一个副镇长挂点联系,而我刚来王台工作不久,除了自己挂点的际州村,全镇十九个村还未曾一一深入,所以,对要蹲点的这个村村况,还不是很了解。在粗略通过文字了解了这个村的大概情况后,我决定趁着今天下村的机会,能够深入了解一些实际并真实的情况。
匆忙带了自己的水杯,包里塞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和一些文件材料,便开始出发。陪我一起到村的是镇里的包村干部-文化站站长卢爱珍,作为一名本地干部且一直包村联系坋垱的她,显示第一次带我去是很必要的,因为她对这个村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到了村后,下车的地方便是这个村的本自然村-坋垱自然村,本来提前和村支书邹来仁约定好先去村部看看,听组委说这个村是区里的党建示范村,出身组工干部,也做过党务工作的我还是改不了以前工作的思维惯式,所以计划先去村部了解下。卢站长陪我去村部要经过村民的家门口,这时候刚好遇到要出门的原来的村老支部书记,因为上次团委工作调研,我到这个老村主干家喝茶过,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却还没待我积极问候,老支书看到我们便热情地邀请来他家坐坐,既然是下村,我便也欣然答应,老支书积极拿了两把凳子,我们便在他家门口闲聊起来。
先和老支书聊了聊村里的情况和他以前做村支书的一些感受想法,后来问起他离任后的生活状况,得知他除了家里的农业,偶尔还在xx搞搞投资做一些投资的小副业,感觉很钦佩,便玩笑地请求他教我一些致富经验。他看我随身还带着杯子,一直问我要不要添水,我笑了,说,这不是下来不能给村民增加负担吗?水当然也要自己带了,书记和卢站长都笑了,“水我们还是有的……”
聊了大概半小时,邹书记骑着摩托车来了,便先带我们去村部转转。到了村部,发现一楼很多人,走近才发现,很多人在挂吊瓶,我才知道,原来坋垱村的村医在村部一楼,听说这个村医的医术还不错,我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进去看了下这个村医诊所,常规药品还是挺多的,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呢看起来还是比较干净,村医和我亲切地握手后,我便到了村部二楼,听说我要来蹲点驻村,邹书记专门给我安排了房间,我去的时候村里的通讯员正在打扫卫生,看他们这么热情,我说不用客气,按照区里的要求,我们要住在村民家,这样也便于我和村民聊天,不想给村里增加麻烦。
大致看了下村里上墙的一些党建制度等后,邹书记说上次区委组织部领导来检查,对党建工作还不是很满意,他也有一定的压力。我说,没事,作为区里党建的示范村,该做的还是要好好做,但是呢党建也是一种长期工作,成效必定很难短期实现,以后认真按照要求,会得到肯定的。
离开村部后,因为今天也是我第一次正式来这个村蹲点,村情必须首先了解,所以,我让村里的支部书记首先带我把三个自然村走一遍,在坋垱自然村正遇到农村电网改造,看到很多农户在工人的带领下按装电表,一个村民知道我是镇里的领导,便问我能不能把电表转在他自家的门口,这样方便他查询,我笑了,说,这电网改造装电表都是统一的集箱表,放心吧,能统一管理,也比较好看,如果都装在自家门口,那就等于白改造了……在村民后门绕看的时候,看到一个几乎近80岁的老奶奶,戴着眼镜在读圣经,嘴里还在哼着颇有味道的调,神情怡然自得,我走了上去发现她旁边的凳子上放了两本圣经的书籍,便问下老奶奶是不是信基督教,她摘下眼镜,也许是因为发现我比较感兴趣,自己找到知音,便停下自己的吟唱,热情招呼我坐还拉着我的手要给我讲,我笑了笑,说等我这次把村转完再专门来听你讲解,旁边的人都笑了。
最后到了这个村最美的自然村,莲花新村,之所以最美,是因为这个自然村共有51户,全部是比较典型的别墅,规格非常整齐,后来到书记和村支委家坐了下,了解到这个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反映了一些村民对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构想,例如,周边的美化工程、娱乐广场等一些思路。提到美化工程的时候,邹书记给我讲了今年村里新申报的一个项目,一个护坡工程已经初步审定,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把这个工程的土方来填补新村周边的低洼地,然后搞一片绿色生态观光区,我感觉这个想法很好,同时也得知村里想建一个蓄水池,因为我分管水利,所以希望能够趁机反映下这个问题。作为分管水利的,事关村民饮水安全的问题不可忽视,近来一直在忙镇区水库工程和水厂水饮用水安全的事情,今天得知原来坋垱村民也存在这个问题,邹书记说这个村的水源由于毗邻两个村,经常会发生争夺的状况,偶尔就会发生一些纠纷。要能建一个自己的蓄水池非常好,但是呢这个需要项目,村财比较薄弱,无法实现,所以只能希望上级给予支持。我把这事记在心里,这也是初次来村蹲点收集到的最重要的民情民需信息,希望真有办法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我同时在想,作为一名初来乍到的干部,真切希望来日和这个村尽快一起成长,期待和它一起共同进步……
太阳依旧当空,阳光依然那么灿烂。
第五篇:群众线路教育----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2014年8月14天气晴今天,按照工作安排,我和同事一起到某镇xxx助学金申请对象家里家访。走了几家,临近中午。因路有点远,同事怕我多花油钱,提议还有几家一起走完不用再跑一趟。这样也好,我也想早点结束,好写材料,当然也省一趟油钱。于是也拔通了一家申请对象的电话,联系一下具体啥走,能否出来接一下。接电话的是助学对象的妈妈,声音听起来很响亮,只是谈话的时候听着有点不一样,她说了个家附近有一家窗帘店,让她出来接一下,她说她没办法接,要我们到了自己找或问下(一般对象都会很热情的出来接的)。没再多说,我们就出发了。到达指定地点还算顺利,等我停好车时,同事已经看到有人在招手,找到地方了。看着同事走近一间房子,我差点以为那是一堵围墙,这是一间石头的房子,是我们农村典型的埕板厝,不一样的是上面的墙壁是用小碎石堆起来的,原先的封土早已驳落或者原来就没有堵上,风雨可以轻松的穿透(一般只有山上的护坡或者家里的围墙才会这么随便吧)。这绝对是一间危房,不知道里面住着啥样的一户人家,为啥会没钱来修整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走了进去,同事早就跟房子里的人聊起来了,原来小孩的妈妈双目已失明,所以没办法出来接我们,刚才是好心的邻居帮忙招手找的我们。经了解,小孩出去打暑假工,家里只有妈妈一人在家,爸爸以前在部队立过三等功,复员回家没几年就因癌症过世了,花了大量医药费,剩下孤儿寡母。妈妈原来做一些针织活,可后来做着做着眼睛竟慢慢看不见了,现在只能帮别人干些待在家里能做的杂活(啥活忘了),因断了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里一直很穷。还好小孩很争气,在家里帮干活,成绩也一直很不错,拿了很多奖状,今年还考上了重点本科。说这些的时候,这位妈妈一直都微笑着,这一点和我们几天来的家访所见很不一样,大部分人说起事来眼泪汪汪的。我不禁端祥起面前的这位妈妈,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整洁、很乐观的女人,也许是一直待在家里的缘故,整个人觉得很年轻白净。听她们谈论知道,妈妈和儿子曾到区里了解助学贷款的事,走错地方,跑到民政局,因舍不得雇摩托车,大热天的中午一直从民政局走到教育局(大约要走半个小时)。她怕小孩少不更事,所以坚持要陪儿子去。到了教育局后,他儿子也很孝顺他妈妈,赶紧跟工作人员讨了一杯水给他妈妈喝。听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感动,这就是典型的母慈儿孝的中华民族传统吧。也许她是不幸的,但她有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也许她儿子是不幸的,但他有一个坚强慈善、乐观向上的妈妈,这是他们的幸事。
访谈结束,我们一致同意按最高标准给予资助。同时也为今年区信用社不愿给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一事感到遗憾,象她们这样的困难家庭我们xxx区还有很多,在别的小孩以能考进大学象牙塔而全家欣喜的同时,这些家庭的小孩却在为昂贵的大学学费而四处奔波,在酷热的两个月假期里为了一两千块钱冒着各种可能的风险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工厂当廉价的体力劳动者,可这样还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如能申请到贷款,对他们将是很大的帮助。唉,为啥区领导可以到处拿着红包慰问这个那个困难家庭,却不能出面协调把贫困学子最需要的助学贷款的事给办下来。
通过今天的走访,个人感悟:回去要做两件事:一是再向局领导反映,看能否再争取一下,把助学贷款的事给办下;二是明年提前联系区人事局,看能否提供一些本区的暑假工的岗位供贫困学子勤工俭学,降低学生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
本站 推荐其他精彩内容:
开展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二则
开展党的群众线路教育活动日记
做群众的贴心人民情日记
走访群众调查民情日记
教师联系群众民情日记
推荐站内搜索:建党伟业 观后感、伤心的日志、河南自考服务平台、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一百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山西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广西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论语 读后感、小学周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