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 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他们周围世界的力量, 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学用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贴近生活实际 为了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中去认识学习数学的重 要性,可设计一些这样的习题。如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内容后,笔者设置了: 例5 某家长经商一批货,如果本月一日售出,可获利100元,然后可将本利都存入银行,已知银行月息为2.4%;如果下月一日售出,可获利120元,但要付5元保管费。试向这批货物何时售出(本月一日还是下月一日)最好? 提示:设这批货的本金为x元,则两种售法收益之差为 (x+100)(1+2.4%)-(x+120-5)=0.024x-12.6. 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让学生解: 例6 一块形状为三角形的玻璃破碎后,如图2,重新配时需要带去几块? 通过这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用结合的习题,不但使学生用了课本知识,还解决了实际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作业兴趣。 贴近社会热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让学生及早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在习题中给予渗透。如结合函数的内容,让学生练习: 例7 某商店以每瓶15元的单价出售化妆品,这种化妆品的制造和销售成本是 每瓶8元。另外每天的固定经费费用400元(如取暖费、租金、保险金等)。现求这 个商店每天应产销多少瓶化妆品才能获得利润300元?若每天销50瓶,是亏损还是 盈利? 这种从当今“商品经济热”的实际出发而设计的习题,使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当一回“小能人”、“小经理”,形成为用而学,越学越有用,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习题,加强设计“精品”习题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在知识和难易程度适宜的基础上设计习题务必求新、求活、求近,并将求新、求活、求近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让习题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直接发源地、激发器。要让学生产生做题初,趣已生;做题时,趣愈浓;做题终,趣不尽的学习情绪的最佳境界。
推荐站内搜索:新年日志、云南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2014考研报名时间、村官考试报名时间、成人考试报名时间、实习日志范文40篇、常识判断题库、司法考试准考证、我的乐园作文350、中国梦演讲稿、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关于数学作业的反思(三)
文章链接:
https://678999.cn/7625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