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 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 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4、了解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

  5、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贴,紧密严谨。

  6、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探讨文章主旨。

  2. 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的理解是:( )

  (1)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2)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3)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展示下题。)

  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隽永的标题有不同理解。请选择最正确的一项:( )

  (1)为了忘却他们才记念他们,只有记念了他们,才能使自己安下心来战斗。记念正是为了不忘却。

  (2)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的重压,才有轻松愉悦的心情参加战斗;记念死者,留下愤怒来激扬斗志。

  (3)忘却强化了记念的深意,忘却和记念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忘不了才写记念,记念就是忘不了或怕别人忘了才写记念文章。

  (4)忘却是表述强烈悲愤心情的反语,是激愤的反语,是不能忘却的反语。

  (5)作者确实是想忘却,是完全照直说的大实话,想忘却而苦于不能忘却,正显得战友情浓,龙华恨重。

  默读课文

  1 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

  2 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 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么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怎样写五位烈士的?

  5 教师在黑板上分块标出一、二、三、四,让四组学生板书疑难问题。

  检查评改

  1 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gù。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 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 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参看资料)。

  表情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后试填下表。(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适当留出空格让学生填写。本课四张表及作业题需事先刻好。)

  提问:作者写的白莽的三次见面,是怎么样表现白莽的性格特点的?(一边讨论,一边板书。)

  第一部分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二部分:记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问题讨论:

  1 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复述)

  2 作者为啥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 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

  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啥作用?

  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 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四部分 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

  提问讨论:

  1 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啥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 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五部分 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

  提问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啥作用?(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布置作业

  1 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也名 ,徐白也名 , ,冯铿也名 ,李伟森也名 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 年起的三十年。

  ③“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是指 年 、 被杀, 年 运动, 年 惨案, 年 政变等几件大惨案。

  ④“夜”象征 ,“路”象征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

  2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也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啥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 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不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

  ②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

  课外阅读本单元“基础知识”

  第三课时

  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提问讨论:

  1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啥也显得结构谨严呢?

  2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 除了写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点

  1、探讨文章主旨。

  2、揣摩重点语句。

  三、教学设想

  基于本文篇幅较长和局部语言有不易理解的特点,学习时需从整体入手,由浅及深,在预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完成生字新词的认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敢于在文中发现问题并向教师质疑。

  2、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的办法,共同探讨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语言的内涵,培养学生既能提出问题也可通过探讨、深入研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可采用“导读法”进行教学,即先布置一定数量的预习作业 交由学生思考;也可采用“比较法”,从时代背景、布局谋篇语言特点、与《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比较,进而达到深入领会文章的目的。

  4、学完本文后,可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强化夹叙夹议的写作办法。

  附预习作业 :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么样断句,怎样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通过阅读课文,比比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挽联或对联可用投影仪出示。)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1、提问:谁能给大家讲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事?

  2、提问: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提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看法:

  ①厉害,不容易接近。在唐弢先生的《琐忆》中谈到当时社会上的议论:“……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言词犀利,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②感情丰富。如《家乡》、《孔乙已》、《阿Q正传》等小说都表现了作者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同情与命运的关注;当朋友被反动派残暴地杀害后,作者表现了极大的悲愤,如《记念刘和珍君》。

  ③为人正直,勇于自我剖析。如《一件小事》。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啥?(“悲愤”)

  导入  :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也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也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么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不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注音:

  竦sǒng(通耸) 裴péi(姓) 孺rú(孩子子) 化huā(同花) 偈jì(佛经中的唱词) 涅 nièpán(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赎shú(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什shí(多种的、杂样的) 挈qiè(携带) 雏chú(幼小的) 缁 zī(黑色)

  词语补释: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 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永诀:永别。

  *依稀:仿佛。P87注④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P89注②

  明珠暗投: 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P77注②

  惴惴: 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P77注⑤

  情随事迁: 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P77注⑥

  人心惟危: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P81注②

  急于事功: 做事急于求成。P82注①

  积习: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P87注①

  眷眷: 怀念,依依不舍。P87注⑿

  拳拳: 诚挚恳切。P87注⒀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与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竦(sn g)身 不屑(xi ):不值得 隐约其辞:含糊、不清楚。

  素不相识:平常,向来。曲(q )译 惴惴(zhu ):忧愁,恐惧,担心。

  解(ji )往 挈 (qi )妇将雏:拉住。 缁(z )衣 累 及:牵连到。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简介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质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5、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教师可因势利导

  小结:可采用学生归纳的办法来完成

  ①课文题目怎样理解?

  ②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啥?

  ③为啥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课堂练习:

  题目:令人难忘的

  要求:

  1、根据行文需要,把标题补充完整。

  2、注意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做到前后照应。

  3、列出写出题纲。

  (可根据需要采用书面或口头作文,若课上无法完成,可作为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边叙事边抒情议论的写法以及含蓄而深刻的语言。

  2、在书上画出或利用课文右边的空白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比比谁读得细,列出的问题多。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五(1)。

  附:本课时板书参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四、五人遇难→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五、抒发悲愤→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再说起他们的时候

  第二课时

  一、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导入  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齐背,可通过投影仪给出每句第一个字做为提示。)

  七 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二、检查作业 ,复习旧课(利用投影仪显示)。

  1、根据解释填写成语

  2、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研习新课

  ( 一 )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改”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么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啥?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啥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啥?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不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啥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镣、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也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 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啥?“原来如此!……”中“此”指代啥?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啥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③结合课后题中围绕《惯于长夜过春时》所设的练习展开讨论,教师负责归纳。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啥?(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啥?

  归纳: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六)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也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啥?给我们以怎么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面展开。

  (七)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办法。

  2、完成课文后练习。

  为了忘却的记念习题

  一、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尽量(jìn ) 惴惴(zhuì ) 寻觅(mì)

  B.提供(gōng) 眷眷(juàn) 积习(jī)

  C.提纲挈领(xié) 缁衣(zī) 铿锵(kēng)

  D.混凝土(hǔn) 脊梁(jǐ) 创伤(chuāng)

  二、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人心惟危(只是) ②情随事迁(变化) ③郑重其事(他的) ④延口残喘(延长)

  ⑤旗开得胜(开始) ⑥任劳任怨(承受) ⑦休戚相关(悲哀) ⑧动辄得咎(就)

  A.②④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三、句子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有意见,我们应该直捷了当地提出来。

  B.你先争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C.队员们越发急燥,不能互相配合,场上的阵式全乱了。

  D.肖象描写必须捕捉人物的外形特点,以形传神,切忌“脸谱化”。

  四、下列词语中,释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B.延口残喘——张着嘴勉强呼吸

  C.永诀——永远分别,多指人死 D.素不相识——从来不认识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六、“总之”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把它复原。正确的位置是( )。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A),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B),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C),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D),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七、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的谓语是“高明”,这句话是一个单句

  B.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白莽”

  C.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是一个转折复句,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是”

  D.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这是一个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

  八、“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也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啥?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九、按要求答题。

  ①由于历来的经验,②我知道青年们,③尤其是文学青年们,④十之九是感觉很敏,⑤自尊心( )很旺盛的,⑥一不小心,⑦极容易得到误解,⑧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⑨见面( )怕,⑩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⑾但那时我在上海,⑿也有一个惟一的( )敢于随便谈笑,⒀而且( )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⒁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l)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是( )。

  A.也 尚且 不仅 也 B.也 犹且 不仅 还

  C.还 犹且 不但 也 D.也 尚且 不但 还

  (2)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

  十、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试题。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家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妈妈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妈妈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阿勒惠支(Kathekollwitz)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妈妈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1.(1)文段中“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可以印证《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诗句;

  (2)文段中加点的“知道”一词所认定的内容是:

  (3)当《北斗》创刊时,作者寄去木刻《牺牲》,其用意是啥?

  2.《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的感情基调是 。(用两个字概括)默写此诗的颈联 。

  十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白莽作《孩儿塔》序

  (一九三六年)

  春季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渐渐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也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也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也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此文的作者是 。

  2.文章第一段写了春季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选用文中的两个词回答)。

  3.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叙述的侧重点是( )。

  A.告诉作者自己是革命者 B.告诉作者为啥热天仍穿着棉袍

  C.叙述他获释后的坚定、乐观的态度 D.叙述他年青的相貌像活着一样

  4.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5.仿照第四段文字的语言形式(运用博喻、对比手法),确立一个话题(或演讲,或作书评等)并写一段话。

  6.认真比较下面两篇课文的结尾,分别指出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在记叙事件过程中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起来的写作办法。

  二、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和“韧”的斗争精神;学习革命先烈勇于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品质;通过师生共同研读课文,探讨文章的行文思路,揣摩作者含蓄而深刻的语言,深入领会作者的悲愤感情及其表达方式。

  教学设想

  基于本文篇幅较长和局部语言有不易理解的特点,学习时需从整体入手,由浅及深,在预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完成生字新词的认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敢于在文中发现问题并向教师质疑。

  二、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的办法,共同探讨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语言的内涵,培养学生既能提出问题也可通过探讨、深入研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可采用“导读法”进行教学,即先布置一定数量的预习作业 交由学生思考;也可采用“比较法”,从时代背景、布局谋篇语言特点、与《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比较,进而达到深入领会文章的目的。

  四、学完本文后,可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强化夹叙夹议的写作办法。

  附预习作业 :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么样断句,怎样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通过阅读课文,比比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挽联或对联可用投影仪出示。)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1、提问:谁能给大家讲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事?

  2、提问: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提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看法:

  ①厉害,不容易接近。在唐弢先生的《琐忆》中谈到当时社会上的议论:“……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言词犀利,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②感情丰富。如《家乡》、《孔乙已》、《阿Q正传》等小说都表现了作者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同情与命运的关注;当朋友被反动派残暴地杀害后,作者表现了极大的悲愤,如《记念刘和珍君》。

  ③为人正直,勇于自我剖析。如《一件小事》。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啥?(“悲愤”)

  导入  :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也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也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么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不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与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竦(sn g)身    不屑(xi ):不值得         隐约其辞:含糊、不清楚。

  素不相识:平常,向来。曲(q )译    惴惴(zhu ):忧愁,恐惧,担心。

  解(ji )往    挈 (qi )妇将雏:拉住。 缁(z )衣   累 及:牵连到。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简介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质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5、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教师可因势利导

  小结:可采用学生归纳的办法来完成

  ①课文题目怎样理解?

  ②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啥?

  ③为啥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课堂练习:

  题目:令人难忘的                     

  要求:

  1、根据行文需要,把标题补充完整。

  2、注意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做到前后照应。

  3、列出写出题纲。

  (可根据需要采用书面或口头作文,若课上无法完成,可作为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边叙事边抒情议论的写法以及含蓄而深刻的语言。

  2、在书上画出或利用课文右边的空白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比比谁读得细,列出的问题多。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五(1)。

  附:本课时板书参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四、五人遇难→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五、抒发悲愤→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再说起他们的时候

  第二课时

  一、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导入  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齐背,可通过投影仪给出每句第一个字做为提示。)

  七    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二、检查作业 ,复习旧课(利用投影仪显示)。

  1、根据解释填写成语

  2、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研习新课

  ( 一 )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改”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么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啥?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啥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啥?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不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啥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镣、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也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    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啥?“原来如此!……”中“此”指代啥?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啥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③结合课后题中围绕《惯于长夜过春时》所设的练习展开讨论,教师负责归纳。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啥?(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啥?

  归纳: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六)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也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啥?给我们以怎么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面展开。

  (七)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办法。

  2、完成课文后练习。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办法。

  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明确文题含义,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2、把握课文五个部分的内容,理解白莽的为人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也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么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么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简介。

  三、解题。

  1、提问。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啥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 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也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教师归纳、板书: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五)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3、 复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啥特点。

  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第二、四部分用哪些材料表现柔石的啥性格特点。

  2、具体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边读边议,先要求为各自然段编上序码,接着归纳出各自然段的要点,再理清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教师归纳、板书:

  3、 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 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么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

  4、引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四第2题。

  答案:①在创作上,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看出他在艺术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②单凭柔石与冯铿有交往和自己对冯铿的主观印象来推断柔石近来要做大部头小说,这一“疑”是没有根据的。③凭自己一时的主观印象,进而断定冯铿的“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是没有充分根据的。④两个青年人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使作者对自己原先的想法产生了怀疑,目的在于批判自己。疑心自己“偷懒的主张”,这个“疑心”是对上面两个“疑心”的否定。⑤只要学起来。⑥指“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的主张。⑦不应“迁怒”。⑧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二、讨论。

  1、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啥作用?

  提示: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也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2、 引导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夹叙夹议》,在明确夹叙夹议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一、四部分的记叙与议论,并具体说明这些议论的特点和作用。

  提示:

  第一部分:

  在叙述赠给白莽的两本书而失落时,议论这两本书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

  第四部分:

  在叙述了柔石被捕和“官厅”因印书合同“在找寻我”后,先用“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一句议论,以“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和“不明不白”的官厅作对照,既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也表明对反动官府的蔑视。接着也插入了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也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一向提倡的“韧”的战斗精神。

  在抄录了柔石的来信之后,议论道:“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这些话既善意地指出柔石的“迂”,更是强烈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一贯残酷镇压革命人民的法西斯暴行,表示了作者的革命义愤。

  在叙述柔石和其他23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作者写道:“原来如此!……”这里语句短促、四个字独立成节,加上一个出离愤怒的“!”和一个无语凝咽的“……”,使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既有对战士惨死的不限悲痛和无比的惋惜之情,也有对反动派血腥暴行的满腔愤怒和强烈的抗议之意。

  在叙述了“一个深夜”环境的沉寂后,先议论“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言之不足,则也歌吟之,以那脍炙人口的七言诗表示抗议。

  根据上述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归纳如下认识:

  记叙是基础,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记叙是“画龙”,议论则是“点睛”,二者相互为用。议论或是对所叙的内容直接表明见解或做出判断,或是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但不论是哪种情况,议论必须紧密联系记叙的内容,绝不能凭空外加进去。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办法。

  教学过程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季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也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妈妈的深爱与怀念,妈妈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怎样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鲁迅在这首诗中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同志的沉痛哀悼之情,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一、探讨文章主旨

  二、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

  一、课前预习

  竦(sǒng):通耸                      裴(péi):姓               孺(rú:)孩子子

  偈(jì):佛经中的唱词           赎(shú):用财物把抵押品换回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 风格。 

  永诀:永别。                                  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P89注②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zhuì zhuì〕: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尚书·大禹谟》里的一句话,意思是人心险恶难测。这里指剥削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的骗人、卖友、逐利的卑劣品质。  

  急于事功:做事急于求成。  

  涅槃(niè pán):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意思是寂灭、解脱,指佛和高僧的逝世,也叫圆寂,指佛教所信奉的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囚系:监禁。                     累及:牵连。               低眉:低头 

  积习: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这里指一有感触就要提笔写诗作文的习惯。

  挈妇将雏(chú):携带着妻和小孩。挈,拉住。将,扶着。雏,这里指孩子。

  依稀:仿佛、不清晰。     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眷眷(juàn juàn):怀念,依依不舍。           拳拳:诚挚恳切。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二、 导入  

  学会忘却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忘却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的健儿,就得忘却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忘却眼前的虚荣。你不可能啥都得到,所以,生活中应该学会忘却。

  苦苦地挽留太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啥也不忘却的人,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今天的忘却,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知道忘却,怎样忘却,忘却些啥。

  忘却,你就可以轻装前进;忘却,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整个身心沉浸在轻松悠闲的宁静中去。

  学会忘却吧!忘却失恋的痛楚,忘却屈辱留下的仇恨,忘却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忘却费精力的争吵,忘却对权力的角逐,忘却对虚名的争夺……凡是次要的,枝节的,多余的。

  这是一篇散文诗。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是要忘却的,但是呢对于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应采取这种态度?尤其是在英雄牺牲的时候?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三、听录音,通读全文,总体把握,完成教学目标 一。

  四、总体把握,完成教学目标 一

  1、内容结构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遇害的经过,作者遇害和悲愤心情

  (五)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坚强信息

  2、破题

  总体把握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的主旨。所谓“主旨”,就是主要的意义、用意或国的,也就是平常说的中心意思或者主题思想。文章的主旨是渗透全文、统率全文的;探讨文章主旨,就要通晓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并由表及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有的文章,作者自己就把主旨明白说出,不用读者再去研究探讨;有的文章,只是或隐或显地有所透露,需要由此人手,加以研究探讨。

  “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题目就透露了写作目的,虽然语意比较隐晦曲折,却可以作为研究探讨的入手处。

  3、标题中“忘却”一词,准确的意思是啥?

  从题目字面上,我们很难深刻、透彻理解本文的主旨,但文章对主旨阐释的地方还是有的,请找出文中的这些内容(既然是揭示主旨的句子,那么就应该是文眼句)主旨句)。

  ①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殊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②这是怎么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我们可以领会,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为记念“左联”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它表现了作者极度悲愤的心情:既有对牺牲的战友的深切哀悼,也有对杀害青年作家的反动派的愤怒声讨。

  标题把“忘却”与“记念”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似乎矛盾,实际上这正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的必胜的信念。“忘却”二字的特定含义是“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为了忘却”,正说明难以忘却,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此其一。其二,对烈士最好的纪念,是踏着他们的血迹奋然前行,“夜正长,路也正长”,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奋然前行,战取光明。其三,纪念烈士,将烈士生前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记述下来,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心里,永不忘却,让后人永远纪念他们。

  4、相关文句的理解-----为啥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

  “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海深仇则不能忘却。

  五、细节分析

  1、为啥鲁迅为这几位青年的死感到悲哀?他们到底是啥样的青年?文中哪些地方有鲁迅对他们的总体评价?

  ①(五)我也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②(四)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2、鲁迅在回忆中详写了谁?略写了谁?是怎么样显示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青年”?

  ①详写了白莽、柔石,略写了冯铿、李伟森、胡也频。

  ②怎么样显示白莽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青年”?

  A、第一次相见,“亲自送来”:做事认真负责。

  B、第二次相见,

  *“曲译”(“民众”与“国民”有啥区别?白莽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说明他啥样的爱憎?),“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已包括统治阶级,具有某国国籍的人都是该国国民,白莽是热爱民众而憎恨统治阶级的;进步。

  *很悔和我相见:敏感

  C、第三次相见

  *白莽刚由被捕而释出就跑到鲁迅家,并告诉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革命者,这说明啥?

  说明白莽跟鲁迅先生见过两回之后,就完全信赖鲁迅先生,深信他是革命者最可信任的同志,可以把生命都托付给他,相信困难中一定可以从鲁迅先生那里得到帮助。也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赶紧付给稿费:关心青年。

  ③怎么样显示柔石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青年”?

  A、*鲁迅说“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这些话是啥意思?

  自尊心很旺盛,实际上就是骄傲自大,乃至妄自尊大,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以至不辨善意恶意,误解别人,攻击别人。顺便说一下.鲁迅起初是相信进化论的,相信青年人胜过老年人,青年人都是好的。“由于历来的经验”,纠正了先前的偏颇,“知道”了青年们普遍的缺点。当然这里主要是为了反衬柔石人品难得。

  B、敢于------敢于:对烈士的敬仰

  C、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进步

  D、创作、翻译、 设立朝花社:进步

  E、借钱、都归他做:勤劳、任劳任怨

  F、相信人们是好的、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善良、单纯

  G、和女性一同走路:腼腆 

  H、和我一同走路:损己利人

  I、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发展、进步

  J、学德文、 措词惨苦:天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在此事实的基础上,作者对他高度赞扬、议论: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只挑“损己利人”,不懂得损人利己,即令这损人利己是别人的行为,他也无从想象,这就是柔石的硬而迂。 

  注意: 

  这里的“旧道德”,不是指封建道德,而是指旧有的道德。旧有的道德是两重道德,即被压迫者和压迫者,彼此的道德并不相同。柔石能从中挑出“损己利人”因素的旧有道德,显然是被压迫者长期形成的一些美德。同时也说明,柔石信奉“损己利人”的道德准则,在他是长时期的、是自觉的。 

  写柔石的转换,这指的是他想写反映一个长工的一生的长篇小说(刚开头,还没有完成),因为疑心这是发源于冯铿的主张,所以写了冯铿,这样顺笔叙及冯铿,转笔自然。 

  三个“疑心”应怎么样理解? 

  第一个“疑心”,是写对冯铿的印象。“我疑心她有点儿罗曼蒂克,急于事功”,好像是批评她办事有点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其实并非贬辞,正说明她是一个热情奔放,富于幻想的革命女青年。当然在鲁迅看来,这位缺乏严酷的阶级斗争锻炼的女青年常会有缺点的,正如柔石相信人是会骗人一样。后面写她在监狱里“面目都浮肿了”,可见她是一个坚强可敬的革命青年。 

  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冯铿的影响。“我也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说明他们都有点“罗曼蒂克”和“急于事功”,但这个“疑心”也被第三个“疑心”所否定。 

  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己的弱点来反衬柔石的优点。“但我也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突出柔石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 

  作者不回避写出自己对冯铿的“隔膜”,不隐讳自己对她的最初印象,认为她“并不美丽”,正可见这段回忆细节的真实。 

  2、“很好的青年”和“很好的朋友”被害,说明了社会的黑暗,文中许多地方也确实写出了社会的真实情况。找找文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看看反映了作者啥样的感情?

  ①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上海的报章都“不愿”“不屑”“不敢”载这件事,“不愿”“不屑”“不敢”三者有啥区别?

  三者政治态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政府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超然立场,不介入政治斗争。“不屑”者则把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看作小事一桩,认为不值得见诸报端。

  ②书落在“三道头”手里:

  ③也被没收:

  ④官庭找寻我:

  “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柔石被捕时袋里藏着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所以传说官厅正在找鲁迅。照说鲁迅身为作家,与书店订合同,自属常情,可是鲁迅却不愿为此辩解,因为官厅是不讲理的。他们对革命作家,正诬蔑罗织罪名还惟恐不足,怎么可以因辩解而送上门去? 

  为啥要讲《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

  旨在说明这白色恐怖的世界,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是奴隶们的苦海。高增不愿落入秦桧之手,他有涅之法,鲁迅自己则有壕堑战术,逃走避居,保存实力,继续作战。

  ⑤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⑥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他从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乍看起来,这是出于行文的需要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经过一番精心地挑选安排、运用绝妙的类比,来表达褒贬之意和悲愤之情的。

  向秀,字子期,是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他的《思旧赋》是为纪念好友稽康、吕安而写的一篇抒情短赋。稽康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由于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及其帮凶,愤世嫉俗,时吐危言。他曾声言“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因此,他被司马昭及其亲信钟会借口“吕安事”而杀害。所谓“吕安事”是这样的,稽康和东平日昭的儿子哭及类的弟弟安十分友好,吕类奸淫了吕安的妻子徐氏,反而诬告吕安不孝。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就要杀。吕安被囚后,在狱中为自己辩解,说友人稳康可以作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因而受到株连,也被捕入狱。

  钟会谋害科康还另有原因。他曾以自己的著作《四本论》向稳康请教,却受到稽康的鄙视,于是怀恨在心。日安入狱后,钟会也乘机诽谤,说“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漠,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司马昭偏听钟会的蜚言,并为一代名士稽康的不合作态度所激怒,借着稳康出庭作证的机会,将他同无辜的被告日安一齐杀死,这种野蛮行径,实在令人发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冤案,是我国古代奸邪残害忠良的大冤狱、大惨案、大悲剧。

  显然,这个典故在这里包含的内容是异常丰富而深刻的。合安被诬告“不孝”,稳康为其辩解,他俩何罪之有,却均被司马昭杀害;现在柔石、白莽诸烈士因“谁也不明白”的罪名,被蒋介石枪杀,蒋介石与司马昭的滥捕滥杀,就是这样的如出一辙,毫无二致!司马昭以杀夺手段建立晋朝,政治黑暗腐朽,人们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处在生命毫无保障的境遇之下;如今,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推行法西斯黑暗统治,镇压革命人民,疯狂地捕杀爱国人士和革命青年,这与司马氏的高压统治,也是何等相似!向秀处在当时司马氏的高压之下,不能直书其事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所以文章写得短而隐晦,全文仅寥寥二十四句,一百几十个字,却含蓄而有力地抒发了对无辜被害的友人的悼念和哀伤愤激之情,控诉了封建统治者滥杀无辜的罪恶。鲁迅先生自己现在也处于反动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环境下,正直的人们没有言论自由,自己也只能以隐晦曲折的笔法对革命烈士寄以深情厚意,并以此控诉国民党反动当局杀戮无辜的罪恶。将自己的处境、心情与向子期相比,确有相同之处,所以“现在我懂得了”,自己也有不能写长的同感,“懂得了”向秀悼念无辜而被杀害的友人的心中的悲愤。

  3、齐读五

  4、齐读并背诵《惯于》。

  5、小结

  课文中有两句话反复出现:“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这两句话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关键。鲁迅写柔石、白莽等人,就是写他们是怎么样好的朋友,怎么样好的青年,记述彼此的交往,一写友情,二写为人。以他们的好,反衬国民党政府的凶残卑劣,抒发自己的悲痛和愤怒。  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的好青年,而且是秘密屠杀,封锁消息,这个政权的反动、暴虐、黑暗达到了极点。

  六、研究题

  1、为啥要将柔石比附为方孝孺?怎么样看待他的“迂”?

  从柔石这一面说,这是赞扬柔石刚烈执著的性格,他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就走下去,死也不怕,决不苟且。从杀害柔石的国民党政府这一面说,他们也犹如明成祖,诛杀无辜,残暴至极。

  “迂”是柔石思想性格的一个特质,鲁迅对柔石的回忆多处围绕这个“迂”字展开。“迂”,一般说来并非褒义,所以很值得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要理解柔石的“迂”,就要看鲁迅所说的“迂”有哪些表现,作具体的分析。

  柔石的“迂”有多重含义。概括地说,一是自己认准的路,明知吃亏也要走到底;二是跟女性一同走路,过分拘谨;三是不知人心险恶,总以为人们都是好的。

  具体地说,课文直接说到柔石的“迂”有两处。一处是“他的故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把“迂”跟硬气联系起来,跟方孝孺联系起来,指的是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作出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绝不苟且。这位烈士的一生确实如此。如果说,方孝孺确实迁得可以,那么,柔石的“迂”,实在是一种执著的精神,是一种革命的坚定性,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革命文学的道路上,柔石的“迂”,也表现为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一旦决定改变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他就不惜放弃熟悉的一套,不怕从头学起,不知困难为何物。另一处是“他的迁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可见这里所说的“迂”,是指不敢和女性一同走路。这一点无所谓优点缺点,当然不妨大大方方地一同走路,但是呢柔石总觉得不自然,他是再老实不过的了。柔石相信人们是好的,也是“迂”的表现。

  2、文中提到的“慈母泪”是何人之泪?

  其诗中颔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慈母泪”教学参考书认为和文中“不几天,即听得妈妈在北京也急得病了”相照应,如果单从这句印印理解的话,“慈母泪”显然是指作者妈妈因担心作者当时险恶处境而落泪。但也有人认为主要指柔石妈妈哭儿子的悲痛之泪。因为鲁迅在《致杨霁云》一信中曾明确指出,这首诗是“悼柔石的”诗。从全文看,文章第四部分仍然以记柔石为主,而这首诗出现在这里,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紧接着有一段关于柔石妈妈的叙述,这就是对慈母泪的具体解释。在《北斗》创刊时,作者想纪念柔石,结果选了一幅妈妈悲哀地献出自己儿子的木刻《牺牲》,算是作者一个人心里知道的关于柔石的纪念。木刻中的这位悲哀地献出自己儿子的妈妈不正是现实中形象的画像吗?还有,学生说的,是指祖国妈妈看到儿女遭受苦难而伤心落泪是一个比喻,说法也颇有道理。

  七、知识精粹

  1.《思旧赋并序》

  余与嵇康,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2.关于鲁迅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前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主要内容:反帝、反军阀,反对御用文人。

  后期杂文:《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篇》主要内容:表现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精神。

  3.左联

  即左冀作家联盟,是由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组织。1930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为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左联及其成员借助文学阵地粉碎了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在文学创作上题材广泛,主题深刻,情节生动、丰富,艺术形式多样。《北斗》为其主要刊物。

  4.文学研究会

  我国最早的文学社团,成员有沈雁冰、叶绍钧等。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周报》。

  5.创造社

  五四新文学社团,成员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提倡“文学革命”,主要刊物《创造》季刊。

  八、读书心得。学习本文后,从文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

  自由的召唤

  ——我读白莽译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诵读着这首诗,我似乎看到了荒冢上走过来一群衣衫褴褛的囚犯,在茫茫夜色中坚定地走向刑场,镣铐的叮当声,合着震天撼地的口号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地上。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光荣,他们是为自由而抗争的战士,是革命的先驱。我们无法忘记虽屡次被捕而百折不挠的殷夫,我们无法忘记“圆睁了眼睛”纯真而颇有些“迂”的柔石,我们无法忘记“柔弱而也平凡”但也不屈的冯铿。我们更忘不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铮铮誓言。

  诗是战斗的诗,人是战斗的人。

  每当我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聆听《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奏鸣,每当我凝视鲜红的朝阳喷薄而出,我总会想起那铿锵有力的豪壮诗句:“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这光辉的诗篇曾使反动派闻声丧胆,曾使人民觉醒奋进,表现了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烈士们的鲜血抛洒在祖国大地上,浇灌着人间自由花。在花儿盛开的今天,这些光辉的诗篇依然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振奋着人们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前进。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这些光耀日月的诗篇,更要缅怀这些永垂不朽的英灵。

  烈士们的生命换来了人们今天的幸福。在安宁和平的今天,我们虽然不用像烈士那样为祖国而流血牺牲,但我们要像烈士那样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民族的希望,中华的腾飞要靠我们去实现。让我们高举先烈的旗帜,跟踏着先烈的足迹去实现他们的遗愿,去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得起历史的前人。

  让我们高颂烈士的诗句:“啊!我!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啊!我!努力冲锋,我?”

  这哪里是诗,这是匕首,这是炮弹,这是愤怒的呐喊,这是战斗的誓言!

  鲁迅先生曾说过:“夜正长,路也正长,但总也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烈士离开人们已半个多世纪了,而这期间祖国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我们不是正深情地记起他们了吗?

  [1] [2] 下一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6

  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分析文章主旨;

  (2)推敲文中过渡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并能质疑解难;

  (3)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2)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1)题目含义的理解;(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设想: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2月的一篇文章。它是为纪念左联的五位革命青年遇难两周年而写。写作目的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有对烈士英勇精神的赞颂,更有自己情感的抒发。因此教学本文,要将情感融于其中。结合单元教学要点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章要旨,也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因此在诵读方面应采用默读的办法。也因第一册学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因此可以借助它理解本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疑问,同时在无疑处发现疑问,并通过阅读、思考得以解决,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有生之年,无论发生啥重大事情,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作武器,激励革命志士。“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揭露敌人,唤醒民众;当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的时候,他也一次拿起了战斗的武器,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1933年。

  二、检查预习,说说课文的主旨是啥。

  (学生此时不能说得很清楚,就可顺势对文章进行探讨)

  三、白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纯朴、率真的进步青年,是一个追求光明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更是一个坚贞不屈、为自由而献身的革命烈士。

  四、柔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柔石是本文重点。跟损人利己者相反,他是损己利人,跟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不同,他是那样忠实诚恳。鲁迅视为忘年交,亲密无间,事业上合作,生活中贴心。他自己心好,以为世上人心也都是好的,对于官场的严酷,人心的险恶还缺乏认识,不免单纯稚嫩。

  五、说说课文第四、第五部分内容的大概。

  明确: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从两处着手,揭露了反动派杀害青年的凶残、卑劣和作者极度悲愤和痛悼的强烈思想感情。这两处一是记叙柔石等人被捕、在狱中及壮烈牺牲的情景;一是记叙作者本身避难的境遇及对战友牺牲极度的悲、对反动派凶残极度的愤的感情抒发。

  第五部分主要是抒情,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表达了对敌人的恨,对战友的怀念,对胜利充满信心的强烈的感情。

  六、历史在鲁迅笔下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鲁迅提到了哪些事情?

  明确:在鲁迅笔下,有一条纵深的历史长河。在这条历史长河里,流淌着被压迫者的鲜血。一部历史,就是人吃人的历史。方孝孺被诛十族;嵇康、吕安被杀,向子期连多说几句话的自由都没有;奴隶们幻想脱离苦海,唯一的好办法只有“坐化”;最近的三十年来,许多青年的血,更是层层淤积。鲁迅看透了压迫者,他们的是吃人的猛虎。

  七、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当时的社会状况。

  明确:在鲁迅笔下,有一幅广阔的社会画卷。在这幅画卷上,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丑恶和黑暗。豪绅横行乡间,气焰盛极。殖民者跋扈租界,中外杀人者相互勾结。人心险恶,骗人、卖友、吮血,啥鬼蜮伎俩都有。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在不违背历史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板书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

  一(白莽)      二(柔石)    三(白莽)    四(柔石)    五

  缘  起                亲密            送书        最后的相见    悲愤

  林  莽  白莽与鲁迅    初见    名字               (合同)       无法再写

  第一次  书                    土豪                被捕·出逃

  面貌                  硬气                狱中书信

  女士          朝华社  宗旨                被难

  曲译                  工作                诗

  书信来往              结局                一幅木刻

  第二次  送稿          走路    女性                白莽的译诗

  “我”

  第三次 “革命者”     打算

  冯铿

  八、朗读第一部分第一段,第五部分最后一段。

  研讨题:为啥说“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题可以放在第二课时再说)

  九、你对本文主旨有哪些新的理解?

  明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要加以规正)

  第二课时

  一、揣摩重点语句,深入领会含义

  大体思路:学生质疑与教师激疑相结合,积极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1.为啥纪念五个青年作家是“为了忘却”,“倒要将他们忘却”?这里所说的“忘却”该怎么样理解?

  明确:“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呢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

  2.为啥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

  明确:“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海深仇则是不能忘却的。

  3.“不愿”“不屑”“不敢”三者有啥区别?

  明确:三者政治态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政府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超然立场,不介入政治斗争。“不屑”者则把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看作小事一桩,认为不值得见诸报端。

  4.“民众”与“国民”有啥区别?白莽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词,说明他啥样的爱憎?

  明确:“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且包括统治阶级,具有某国国籍的人都是该国的国民。白莽是热爱民众而憎恨统治阶级的。

  5.白莽刚由被捕而释出就跑到鲁迅家,并告诉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革命者,这说明啥?

  明确:说明白莽跟鲁迅先生见过两回后,就完全信赖鲁迅先生,深信他是革命者最可信任的同志,可以把生命都托付给他,相信困难中一定可以从鲁迅先生那里得到帮助。

  6.鲁迅说“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这些话是啥意思?

  明确:自尊心很旺盛,实际上就是骄傲自大,乃至妄自尊大,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以至不辨善意恶意,误解别人,攻击别人。

  顺便说一下,鲁迅起初是相信进化论的,相信青年人胜过老年人,青年人都是好的。“由于历来的经验”,纠正了先前的偏颇,“知道”了青年们普遍的缺点。当然这里主要是为了反衬柔石人品难得。

  7.怎么样理解柔石的“迂”?为啥在纪念文章里说他“迂”?

  明确:柔石的“迂”指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因而不免碰钉子;二是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和女性在一起不自然,难为情,连一同走路都不敢,后来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柔石的“迂”,固然说明他对时代对社会缺乏洞察力,单纯稚嫩。但是呢“迂”得可爱,至少说明他自己心好,身居十里洋场,品行依然十分端正。

  写柔石这样的“迂”,鲁迅的笔端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鲁迅是要告诉世人,柔石的心太好了!他太善良,太忠厚,太老实了!同时暗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国民党政府杀害这样的青年,只能说明它的反动残暴。

  8.为啥要将柔石比附方孝孺?

  明确:从柔石这一方面说,这是赞扬柔石刚烈执著的性格,他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就走下去,死也不怕,决不苟且。从杀害柔石的国民党政府这一方面说,他们也犹如明成祖,诛杀无辜,残暴至极。

  9.为啥要讲《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

  明确:旨在说明这白色恐怖的世界,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是奴隶们的苦海。高僧不愿落入秦桧之手,有涅槃之法,鲁迅自己则有壕堑战术,逃走避居,保存实力,继续作战。

  10.为啥将“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组成一联?

  明确:不但构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揭示了因果关系。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因果关系揭示了人民苦难的根子是反动派的恐怖统治。这是对“大王”们血泪的控诉。

  11.为啥说到白莽被难之后引“生命诚宝贵”这首诗?

  明确: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白莽崇高的内心世界,白莽热爱裴多菲的诗,翻译裴多菲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讴歌白莽是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献身的战士。

  二、怎么样理解文中的三个典故

  明确:三个典故的运用,有着深刻的内蕴,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题旨,起了极好的作用。明朝方孝孺效命于明惠帝朱允汶,后惠帝的叔父燕五朱棣为夺帝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一说下落不明),方孝孺入狱,因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被杀,祸及870余人。方孝孺为姓朱的争位而丢掉性命,连累亲友宗族,实在很“迂”。但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同时这一典故还以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青年的罪行。

  “高僧坐化”的典故显然也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捉拿与岳飞有关系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也要扑鲁迅,只因为一个“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啥两样。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持实力,继续战斗,体现了顽强的“韧”的精神。

  晋朝向秀作《思旧赋》,纪念因不满司马昭集团统治而被杀害的好友嵇康、吕安,表明对黑暗政治现实的极大不满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向秀以含蓄笔法,只字未提好友死因,只用简短笔墨曲折表现哀伤愤激之情,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悲哀和失去自由的痛苦。鲁迅用此典,将当时的处境、心情与向子期相比,揭露蒋介石统治和司马昭以屠杀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没有言论自由,“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稍有不慎,即招杀身之祸。

  三、课堂练习(《课课练·语段精练》)

  教学感想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7

  教学要求: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选材组材和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学习革命青年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体会一些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一 

  教学要点: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 

  (一)预习:通读全文,解决生词和部分词语。仔细分析预习提示。 

  (二)预习检查:主要检查字词和词语的理解。 

  (三)阅读课文: 

  要求: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全文的大意。 

  2、找到文章的重点段。 

  3、找出作者写的主要内容。 

  4、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导理解课文: 

  1、从课题切入,“为了忘却的记忆念”从短语的结构看可以有几种划分办法?哪一种是符合作者用意的? 

  2、这个问题可以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中找到。 

  3、本文记念了哪几个人?这几个人同作者有啥关系?作者与他们有啥关系?本文重点是写哪几个人?记了白莽和柔石的哪些事?突出了他们的啥品格? 

  4、理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5、文章是怎么样把零散的材料组成一篇结构紧凑的文章的? 

  (五)提出问题: 

  附:(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在文中有何用意? 

  本文似乎有很多话可有可无,鲁迅的文章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对吗? 

  “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中“伤疤”何意?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作者为啥要这么说? 

  “忘却”和“记念”同在题目中有啥作用? 

  文章最后的省略号有啥作用? 

  文章多处用典的目的和作用是啥? 

  本文分五个部分是以啥断依据来划分的? 

  “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办法”中“奴隶”是指啥? 

  82页中鲁迅先生为啥要说与冯铿很隔膜? 

  “人们者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小孩。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在文中有啥含义? 

  文章中作者多次写道自己的书被没收落在“三道头”手里,是否作用有意安排,与中心有何联系? 

  从作者的本意看其实他并非要将他们真的忘却,为啥在开头说:“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结尾也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写柔石怀疑“人心惟危”是否别有用意? 

  文中引彼得斐的四句诗,有啥用意? 

  “赵少雄”是谁? 

  作者对冯铿的看法是好还是坏? 

  “国民诗人”和“民众诗人”有何区别? 

  “夜正长,路也正长”有啥深意? 

  “前年……去年……今年……”的排比,有啥用意? 

  记下赵少雄的信,有啥意义? 

  作者总是说无写处,可为啥他的小诗和文章都发表了? 

  柔石在囚系中写的信的背面的内容有啥意思? 

  为啥要提到代白莽收信的妇士的怪名字? 

  文未的省略号有啥作用? 

  文章为啥要写柔石的姓名? 

  “我疑心”这样写有啥作用? 

  本文第三部分的作用? 

  文中“原来如此……”是啥意思? 

  76页“第一段‘就只剩下这一点’”这一点指的是啥? 

  “斩钉截铁的回答”指的是啥? 

  文章写柔石从迂到改变的性格有啥作用?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样写有啥深刻的含义? 

  关于写柔石的妈妈那一段,“妈妈”是否具有双关义? 

  五位年青作家被害是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的诗中主啥写城头变幻大王旗? 

  第二段中“也创作,也翻译”“也”字可否用“也”字代替? 

  “可将东西望转交赵少雄”是一个病句。 

  文中提到一个高僧,据原文这个偈子第一句是“吾年三十九”按岁数看算不上高僧,顶多算一个得道貌岸然的僧人。 

  “旧道德”“新道德”分别指啥? 

  “年轻”与“年青”是不是一样? 

  “唯”和“惟”有啥区别? 

  “我知道这失明妈妈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这失明的妈妈”是不是有双关义?1、指柔石的妈妈。2、指黑暗统治下的祖国妈妈。

  (六)作业:课后练习四

  板书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

  忘却 摆脱 战斗

  与白莽交往

  与柔石交往

  柔石白莽被捕

  五人遇难

  抒发悲愤

  二

  教学要点: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复述文中记叙白莽的有关内容。

  2、“不敢”“不愿”“不屑”这三种态度说明了啥?

  3、从记叙的部分看,体现了白莽的啥性格特点?

  4、除了记叙外,作者还穿插了不少的议论,这些议论有啥作用?

  5、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本部分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从文中找出记叙柔石的部分。

  2、找出作者穿插的议论部分,分析其作用。

  3、学习《基础知识》“夹叙夹议”。

  4、作者为啥要记柔石的姓名?为啥要提到乡绅?

  5、柔石的“迂”其实是体现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6、怎样理解柔石的“人心惟危”说?

  7、“从新学起”学啥?

  8、怎样理解“疑心”?

  9、“斩钉截铁的回答”回答的是啥?

  10、“偷懒的主张”是啥主张?

  11、冯铿是个怎么样的人?

  12、“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在文中有啥作用?

  (三)归纳夹叙夹议的特点。

  (四)作业:

  从文中找出其他的议论的地方,并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三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后两个部分,理解典故在文中的作用。

  (一)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

  1、记下“赵少雄”的信在文中有啥作用?

  2、“天气愈冷……”一段的理解。一是分层概括层意,二是“身上中了十弹”的记叙的意义,三是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

  3、诗句的理解,背诵。

  利用鲁迅先生自己的修改进行语言教学,比如:“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等。

  从文中找到与诗句相照应的地方。

  4、“眷眷”与“拳拳”比较。

  5、引用彼得斐的诗句的意义。

  (二)学习第五部分

  1、朗读全部分。

  2、排比句的意义。

  3、“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含义。

  (三)几个典故的用意。学生讨论。

  1、高僧坐化。

  2、方孝孺的迂。

  3、《思旧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部分。

  (六)作业:

  练习三、五。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

  (二)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帖,紧密严谨。

  (三)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结构怎样划分?

  全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一开头就写“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早想写,却未写,可见作者是经过长时间的情感酝酿和艺术构思的。正是为了写此文去唤醒人们的记忆,“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用对敌斗争来记念战友。

  接着写五位青年作家遇害的时日和当时报纸的反应。可引导学生思考:①作者在第一、四部分两次提及五烈士遇害时日(1931年的2月7日夜或8日晨)与篇末写作时日相同的意图。(其一,突出反动派秘密杀害革命者的卑劣行径;其二,鲁迅往往通宵达旦地写作。)②当时报界的三种态度,表明了哪三种立场?(“不敢载”,指想载而怕载了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指明哲保身,怕惹事生非的糊涂虫;“不屑载”,指思想反动,为虎作伥的小爬虫。)《文艺新闻》于林莽写的《白莽印象记》一文中“隐约其辞”地刊载了这件事,可见其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难能可贵的战斗精神。文章就此引出白莽,过渡到对白莽的回忆——三次相见。

  第二部分首先说明决不邀投稿者相见的原因,然后转入对柔石的回忆,这样写有何作用?(既突出了两人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作者对柔石的怀念。)文章在写柔石与作者的交往时,着重写了柔石的哪些性格特点?(提示:“台州式的硬气”和“颇有点迂”。前者指坚强刚毅,威武不能屈的性格,用方孝孺类比柔石,突出其革命坚定性:后者“迂”,贬词褒用,似贬实褒,一反拘泥固执之贬义,而给予单纯、忠厚、善良、纯朴、颇有见地之新解。)

  追述柔石与友人“设立朝花社”借钱做本、写稿务杂、译书还款以及待人接物等事突出了柔石怎么样的性格?插入浓厚抒情色彩的议论,以及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突出了柔石怎么样的优秀品质?由柔石带及对冯铿的回忆,三个“疑心”可见鲁迅勇于自责的精神。写冯铿“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反衬其意志是强的,心灵是美的。

  第三部分仅134个字就点明了白莽、柔石与“左联”的关系,以示强调“左联”时期的交往,“也托”“也被没收”和第一部分末尾相呼应。由二人被捕过渡到下文对五人被害的评述。以上三部分侧重于革命情谊的叙述,为第四、五部分抒情之基础。

  第四部分第一节写作者与柔石的最后一次见面。第二节在写柔石被捕时,作者压抑不住内心无比愤怒的感情,插入了一句议论:“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该句的作用可从反动派迫害革命作家的无耻行径和自然过渡追忆株连作者的情况考虑,Lenovo《说岳全传》里高僧坐化故事后的议论,其作用可从借古讽今及鲁迅彻底的“韧”的斗争精神考虑。第三、四节作者饱蘸深切怀念之情的笔,引录柔石在狱中写的两封书信各用了啥办法?(第一封信用直接引用的修辞办法引录了柔石在狱中写给同乡的信的全文,可从他对工作、学习、同志等方面分析其性格。第二封书信用间接引用,可从敌人的手段的残忍毒辣作分析。)两个感情沉重的问号和省略号的应用,其含义可从人、时、地、事四方面说明消息的“可靠”。“原来如此!……”一句独成一节,其作用可从鲁迅爱憎感情两方面来分析。文中两次提到“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由此可见鲁迅纪念五烈士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感情,更是为了国家的前途。于是“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沉痛地赋诗,集中地表达了课文的中心思想。为此,可就这首七律诗,分析各句、各联的深刻含义,以加深理解作者对战友的诚挚悼念和对敌人蔑视愤怒的爱憎感情。

  《北斗》创刊时,鲁迅选载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其用意何在?怎样对李伟森、胡也频的回忆只是略写?文章突出白莽遗笔译诗的目的何在?(提示:体现革命者为争取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高贵品质。)

  第五部分由两年来三个“今日”,三个地方写起,层层深入地突出作者沉痛哀悼的心情,表明作者永远进击的态度。现在懂得向子期《思旧赋》“刚开头却也煞了尾”一节,作者旨在借此以古讽今,鞭挞现实。文章最后一节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上有何特色?(抒发感情可从怒斥反动派,颂扬烈士们,激励生者,坚定信念与反动派展开长期的斗争,为夺取最后胜利这方面思考,写作特点可从用象征性的比喻代替议论,首尾呼应等方面考虑。)

  由此可见,本文是一篇以鲁迅和青年作家交往为线索,以写白莽、柔石为重点,以时间为顺序,以记叙为主,兼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强烈爱憎感情的、文情并茂的杂文。

  (二)本文是怎样表现强烈的抒情色彩的?

  分析: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也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也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作者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三)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么样周密安排的。

  分析: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作者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作者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作者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也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也由柔石的简介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也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再次,结尾的文句也用反复来强调和深化主题并与第一部分的开头遥相呼应,使全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鲁迅先生写的感人至深的悼念文章,那是给“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树立的纪念碑。那篇文章,鲁迅满腔热情地歌颂了烈士的勇毅精神,并以犀利激烈的言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走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有力地激励人们起来斗争,讨还血债,摧毁“似人非人的世界”。大家一定都记得这篇文章,它叫啥?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也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么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么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简介。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然后教师补充简介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实: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当年5月,鲁迅也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9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1932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一周年也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年1月26日,也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刊物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年4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

  (三)解题。

  1.提问。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啥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也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四)分析课文。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后试填下表。(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适当留出空格让学生填写。本课四张表及作业 题需事先刻好。)

  提问:作者写的白莽的三次见面,是怎么样表现白莽的性格特点的?(一边讨论,一边板书。)

  第一部分: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层次

  段落

  主要内容

  写作手法

  一

  1

  说明写作动机和心境

  总起全文

  二

  2

  揭示死难烈士的黑暗背景以及上海报刊对此惨案的三种态度——不愿、不敢、不屑

  引用译文过渡到写白莽

  三

  3~5

  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回忆记叙

  四

  6

  和白莽与日俱增的战斗情谊(得书之难,存书之少,爱书之深,赠书之因,失书之痛)

  过渡,借代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二部分:记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层次

  段落

  主要内容

  写作手法

  一

  1

  突出记叙与柔石亲密的友谊

  照应前文引起回忆用典

  二

  2~9

  柔石的为人——硬和迂

  三

  10~11

  兼及冯铿——体弱志坚

  记叙

  问题讨论:

  (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复述)

  (2)作者为啥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

  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啥作用?

  这部分交待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

  层次

  段落

  主要内容

  写作手法

  一

  1

  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记叙兼抒情

  二

  2~3

  作者受株连而被难的情况

  议论、抒情、用典、排比

  三

  4~7

  烈士在狱中和被害的情况

  引用,议论

  四

  8~10

  哀悼怀念战友,控诉敌人罪行

  议论、抒情

  五

  11~12

  略及胡也频、李伟森,引白莽译诗作结

  引用

  提问讨论:

  (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啥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全班有表情地朗读第五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

  层次

  段落

  [1] [2] [3] 下一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9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也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也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啥“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啥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啥“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啥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啥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啥”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 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 “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啥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啥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不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么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也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进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也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0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也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也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啥“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啥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啥“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啥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啥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啥”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 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 “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啥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啥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不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么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也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进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也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1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也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也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啥“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啥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啥“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啥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啥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啥”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 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 “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啥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啥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不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么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也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进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也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2

  授课时间 2001年4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共 3课时,本节为第1 课时

  课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目的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2、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3、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 第3点

  难点 第2点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他在有生之年,无论发生爰重大事情,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作武器,激励革命志士。“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揭露敌人,唤醒民众;当左联五信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的时候,他也一次拿起了战斗的武器,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他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是写于1933年的。

  二.解题:分析文章的题目结构,明确中心词是为“记念”,即本文的主体为纪念性文章。然后由文体展开Lenovo,确定本文的学习重点:纪念的是啥人,其身分怎样,作者是怎么样纪念的(包括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思路及其线索);为啥要纪念(包括文章写作的背景及文章的主旨是啥)

  三.在解题的基础上逐一完成学习重点。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线索:时间

  结构:点明题意,论述和白莽的交往—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写柔石等的遇害经过—抒发作者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

  思路:交代写作目的—回忆—纪念

  通过朗读与讲座明确:

  1.题目的含义:A“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2.文章的主旨:通过回忆与烈士生前的交往,纪念烈士,抒发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与尊敬,同时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表达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对最后一段的理解,我们可明确鲁迅先生确实是大手笔,他写五个青年的遇害,并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把这件事放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中评述。在他的笔下,有一条纵深的历史长河,有一幅广阔的社会画卷。他从反动派的猖獗中看到了它们的末日,从革命者的身上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并以些鼓舞后死者进行战斗。

  板书设计 :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备课卡

  学科:语 文        教者:吴  江

  授课时间 2001年4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共 3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课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目的 再次熟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

  重点 揣摩重点语句

  难点 处理课后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二.再次熟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

  1.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通过讨论,学生互相解决疑难。

  2.在学生元疑处设置疑问,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加以解决。例:

  ①根据语境区别“不愿、不屑、不敢”三个词语的意思。

  ②“国民诗人”与“民众诗人”有何区别,为啥白莽用“民众诗人”而不用“国民诗人”?

  ③白莽与第三次时就告诉作者他是一个革命者,说明啥?

  ④作者说柔石的性格“有点迂”,是不是有贬意?你是怎么看待的,从文中找出佐证。

  ⑤作者写到柔石的个性时,为啥会想到方孝孺?

  ⑥《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与作者的经历有啥关系?

  ⑦“原来如此!……”感叹号与省略号的意思是啥?

  ⑧“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的意思就怎样理解?

  ⑨写白莽被捕时,引用了他翻译的“生命诚可贵”一诗,为啥?

  ⑩“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作者“懂得了”啥?

  ⑾.在五位青年作家中,作者与谁的关系最密切?写作时也从谁先写起,为啥?

  三.处理课后的练习题。

  课后小结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3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内容博大精深、组织结构独特的悼念文章。为了冲破“文字狱”关,鲁迅先生运用了“曲笔”的手法,使行文既深奥隐晦也使人看后仍能心领神会。这样的教材,上四、五课时是不嫌多的。然而教师慢咀细嚼,学生却“食欲”减退;如能开拓学生思路,“曲”中探“幽”,就会收到化难为易、时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分步进行的。

  一、相机诱导、找出“曲处”

  在简介课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诱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逐一找出文章中的“曲处”:既然是“记念”,为何是“为了忘却”?白莽烈士参加革命活动多次被捕,这是他的主要事迹,理应多写,为何要引用林莽作的《白莽印象记》中的话来暗示呢?也为何刚一提及,却很快煞住,去说送书、译诗的事了?在写柔石的“硬气”和“迂”时,为啥“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儒,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左联”时期应该是烈士们生命最光辉的一段,照理要大写特写,为啥作者在第三大部分里只点了“左联”的名称后马上煞住了?当鲁迅先生听到烈士被捕的消息时,为啥“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而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逃走”呢?五烈士被枪毙的噩耗传来,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是达到极点了,为啥只说了“原来如此”的四个字,其余全用省略号代替呢?为啥当《北斗》创刊时,只选用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牺牲》来表示对柔石的记念呢?……。这些“为啥”犹如引线和催化剂,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正如明代人张洪所说的“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课文中的“曲处”既明,那曲径通幽的最佳入口处是不难找到的。

  二、理顺曲径 选准突破口

  引导学生依据找出来的一连串“曲处”,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把握住作者的行文脉络。进而扣住“典故”,细加揣摩,选择课文第五部分中的一段话为突破口,那就是:“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啥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这是说,鲁迅先生此时的处境,正与向子期所处的环境相类似: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现在蒋氏统治更是杀人如草,搞得民缄其口。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要暴露现实的黑暗,岂可直说,只能借鉴《思旧赋》那种隐晦曲折的笔法来写这篇悼文,许多地方也是“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由此可知,这段话是学生开启曲径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它,才不会出现象鲁迅先生年青时读《思旧赋》那样的情景,也不会对课文中的“曲笔”感到莫名其妙,而是从中找出蕴涵的深意。

  三、触类旁通 “曲”中探“幽”

  学生“入门”后,就要求他们“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在“刚开头却也煞了尾”的字里行间,去探求鲁迅先生在文中还没有说出的“幽微”。我选择其中的一二个“曲处”作示范。例对“原来如此”这一段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分析,很难体会它深刻的内涵,我就引导学生把这段与上一段的文字联系起来,进行思索:(1)从“天气愈冷了……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这一层,体现着鲁迅先生的啥感情?——深切悬念狱中战友饥寒的深厚感情。他在担心柔石活着受苦,根本没有想到柔石会被杀害。(2)“但忽然得到……中了十弹”这层表明了鲁迅先生的啥心境?——出乎意料地得到柔石惨被杀害的可靠消息,心中不限震惊悲愤。(3)“原来如此!……”这段与上段体现着怎么样的联系?——是鲁迅先生怒火满腔、悲愤至极的必然迸发。而句后省略号表明:不是作者不愿说,而是在当时不能说。这一段既体现着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到了极点的心情,也说明敌人的卑劣狠毒,进而猛烈地鞭达了穷凶极恶的反动派。同时,要举一反三地去启迪学生,去巧悟其他“曲处”所隐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总起来说:一是沉痛悼念、深情缅怀了烈士们为了人民解放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光辉业绩。当然烈士们与封建文人稽康、吕安、方孝孺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后者的所谓坚持气节,只不过是忠于前君主而已,但在被恶势力所杀这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二是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用最卑鄙的手段杀害五位青年作家的法西斯暴行。它们一伙比起阴谋篡权、杀戮异己的司马昭,心狠手辣、久有篡位之心的朱棣,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秦桧等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三是鲁迅先生表明自己对杀了人也不准人们悼念的法西斯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不象向子期那样慑于司马昭的暴政,而是敢怒敢写,无所畏惧;表明自己决不采取高僧“坐化”、逃避现实的消极办法,而是保存实力,摆脱悲愤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斗争;以此来激励革命者,前仆后继,夺取革命的胜利。

  上述的“三步曲”,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质疑——思考——领悟,这不仅反映了人的思维规律,也是课堂导读的基本活动程序。这样的教法,可谓是“批大郤,导大窾”,“曲”中见“直”,探微显旨,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篇14

  学习要点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

  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纪念性文章,文中涉及五人,也多是一些片断的回忆,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这除了结构上的缜密严谨之外,在写法上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记事为主,记事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五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并从中记取教益,认清反动派的本质,因此,时时穿插着议论。同时,由于在记事和议论中,也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

  从总体上看,前三部分重在记叙,第四部分记叙抒情并重,第五部分重在议论抒情。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也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如第一部分着重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但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也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而这议论也是在叙述了文集的由来,委婉地表达了这两本书的非同寻常之后进行的,就更加自然贴切。

  第二部分集中写柔石,同样是夹叙夹议的。如这一部分开头一段的记叙和议论,表明了柔石是作者在当时上海那样复杂的环境里的“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仅用一个“硬气”,一个“迂”字,揭示出柔石的耿直忠诚的性格。并用“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样一句简短的议论,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时,这些议论也都是在对柔石的一些具体行动的记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第四部分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更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这一部分先写柔石的被捕,接着谈到自己受牵连,“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说明作者对反动官府的蔑视,并插入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也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他一向“韧”的战斗精神。

  接着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鲁迅对烈士们由被捕到遇害的情况的了解并不多,确凿的,只有狱中传出的两封信(一封还没有抄下)和有关他们遇害的“一个可靠的消息。”但这一段读起来却十分生动感人,这与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大有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在对战友牺牲噩耗进行叙述的同时,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议论,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尤其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文章第五部分,作者用强烈的抒情语句,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对烈士们被杀害的悲愤感情。

  文中的三个典故及用意

  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三个典故,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第一个典故是从柔石的“硬气”和“迂”的特点想到了柔石的明代同乡方孝孺。方孝孺和柔石都 是宁海人,柔石的家在方孝孺祠的前面。方孝孺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受明太祖召,封为太傅,为太孙朱允纹等助读。朱允纹即位,加封方为侍讲学士,深受倚重。后朱允纹的叔父朱棣为夺皇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方孝孺被执入狱,后因不肯给燕王起草即位诏书而被杀,祸及870余人。鲁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征。方孝孺为争哪一个姓朱的该坐天下,丢掉性命不算,还连累了亲友宗族数百人,实在是“迂”得很了。但他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较的。同时,这一典故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刻用意,就是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揭露和控诉。

  第二个典故是从柔石被捕、鲁迅自己逃走提到《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秦桧为了扫除卖国投降的障碍,假传了十二道金牌从抗金前线召回岳飞。岳飞奉召回来的路上,途径镇江时到金山寺去拜访道悦禅师。禅师预言,“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之事”,劝岳飞“不如潜身林野,隐迹江湖。”但岳飞未听,回去后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后来,秦桧得知此事,大怒,立即派何立捉拿道悦。何立一到,道悦便留下一个偈子,“坐化”了。显然,这个典故也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去捉拿与岳飞有关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也要抓鲁迅,只因为一个“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啥两样。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象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持实力,继续战斗。

  第三个典故是从自己纪念战友“无写处”而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向秀的《思旧赋》,是为纪念好友嵇康、吕安而作的。它通过悼念亡友,从侧面反映了对政治现实深为不满的情绪,并以含蓄的笔法,表达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赋中只说“践二子之遗迹”,“悼嵇生永辞”,说明他的好友去世了,至于死的缘由,却只字未提,只是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哀伤愤激之情;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黍离》和《麦秀》诗的意境来抒发自己悲伤的心情;并用李斯“受罪”的典故来寄托失去自由的苦痛。鲁迅运用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与向子期相比,是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偶有不慎,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尽量(jìn )    惴惴(zhuì )   寻觅(mì)

  b.提供(gōng)    眷眷(juàn)   积习(jī)

  c.提纲挈领(xié) 缁衣(zī)     铿锵(kēng)

  d.混凝土(hǔn)   脊梁(jǐ)     创伤(chuāng)

  2.加横线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人心惟危(只是)  ②情随事迁(变化)

  ③郑重其事(他的)  ④延口残喘(延长)

  ⑤旗开得胜(开始)  ⑥任劳任怨(承受)

  ⑦休戚相关(悲哀)  ⑧动辄得咎(就)

  a.②④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④⑤⑥

  3.句子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有意见,我们应该直捷了当地提出来。

  b.你先争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c.队员们越发急燥,不能互相配合,场上的阵式全乱了。

  d.肖象描写必须捕捉人物的外形特点,以形传神,切忌“脸谱化”。

  4.下列词语中,释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b.延口残喘——张着嘴勉强呼吸

  c.永诀——永远分别,多指人死  d.素不相识——从来不认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那两本书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朝花社倒闭了,柔石的理想的头,碰了一个大钉子。

  c.他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d.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7.“总之”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把它复原。正确的位置是(   )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a),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b),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c),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d),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8.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的谓语是“高明”,这句话是一个单句

  b.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白莽”

  c.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是一个转折复句,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是”

  d.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这是一个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

  9.“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也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啥?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10.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是(   )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 )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 )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 )敢于随便谈笑,而且( )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a.也 尚且 不仅 也      b.也 犹且 不仅 还

  c.还 犹且 不但 也      d.也 尚且 不但 还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家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妈妈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妈妈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妈妈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1.(1)文段中“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可以印证《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                                                    诗句。

  (2)文段中加点的“知道”一词所认定的内容是:                             。

  (3)当《北斗》创刊时,作者寄去木刻《牺牲》,其用意是啥?

  答:                                                。

  2.《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的感情基调是        。(用两个字概括)

  默写此诗的颈联                                               。  

  (二)

  白莽作《孩儿塔》序

  (一九三六年)

  春季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渐渐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记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也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也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也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此文的作者是         。

  2.文章第一段写了春季的冷和雨以及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选用文中的两个词回答)。

  答:               。

  3.第二段回忆了白莽出狱的情景,叙述的侧重点是(   )

  a.告诉作者自己是革命者            b.告诉作者为啥热天仍穿着棉袍

  c.叙述他获释后的坚定、乐观的态度   d.叙述他年青的相貌像活着一样

  4.文末两段中的“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指代意义是否相同?

  答:                                                  。

  5.仿照第四段文字的语言形式(运用博喻、对比手法),确立一个话题(或演讲,或作书评等)并写一段话。

  。

  6.认真比较下面两篇课文的结尾,分别指出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表现了                                              。

  《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表现了                                            。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b  5.d  6.c   7.c  8.c  9.d  10. d 

  二、(一)1.(1)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这失明的妈妈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

  (3)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2.悲愤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二)1.鲁迅  2.凄凉、惆怅  3. c

  4.指代义相同,皆是指的无产者劳动大众的世界。

  5.例句:“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

  脱壳的笋,落地的叶而行尸走肉般的篝火,蝇营苟且般的处世都无法同它相比。”

  6.《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表现了作者对革命的热切希望与期待;

  《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

  坚定信念。

推荐站内搜索: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题库、二级建造师考试试题下载、北京自考成绩查询、承德考试网、我的心愿作文600字、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2013年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抄周记大全、2013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陕西高考试题答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通用1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922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