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通用15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具及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菜单
设计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教师真切享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要求,结合我班学生实际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主探究和自主朗读的方式,走近文本,发现问题,使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环节时,确立了满足学生差异及需要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审美情趣的陶冶。继而,强化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真正让语文诗意化、风情化、情感化、社会化、多元化。把读与思、读与想(象)、读与划、读与写、读与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中,凸现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不同角度的“泸定桥”风貌,播放歌曲,教师画外音: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谱写了中国历 “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问题生存预设:
1、师:课前,同学们都仔细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告诉老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最想知道些啥呢?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想到了啥?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读诗歌、完成学习菜单
1、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把诗中描写看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想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用“ ”划下来。然后完成学习菜单(学习菜单附后)。
(二)学习第一节诗
1、师:刚才同学们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到啥呢?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3、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导读,师生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看到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啥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理解“强渡”。
2、师:那我们的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的第2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遇到的困难:一根根铁索 密密的弹雨 敌人的火网 )从这些词语中你也能体会到了啥呢?
3、师:遇到这么多的困难,红军战士为啥还要强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课件播放示意图播放时代背景简介。)
4、师:同学们,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我们的红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也是怎么样强渡的呢?(攀着、冒着、冲破等)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啥?(具有英雄顽强,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师:多么危险的情形呀!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练习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5、师: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你们想亲眼去目睹他们强渡泸定桥时的激战场面吗?(看视频),看完视频短片,相信大家对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更加敬佩,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第2小节。
(四)学习第三节诗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不仅想到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情景,他还想到了啥呢?
2、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的第3节。你们从这里能体会到啥?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师:除了诗中写到的这些,诗人还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4、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勇士们的浴血奋战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勇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是怎么做呢?(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指名读这句话。相机问,你为啥读得这么轻?全班带着敬意之情来读这一句。英雄的红军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繁荣昌盛,也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现在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缅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节诗。小组读、齐读第3节。
(五)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诗人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遥想红军当年在这里英勇无畏的战斗情景,也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幸福生活,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汹涌激荡)“汹涌激荡”是啥意思?当年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曾浴血奋战过,追忆这些,诗人心情汹涌激荡;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想到祖国的和平盛世!诗人的心潮更加的汹涌激荡!让我怀着汹涌激荡的心情来读一读诗的二、三两节。指名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师:站在铁索桥上追忆过去,诗人心潮汹涌激荡,看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诗人心潮更加汹涌激荡!这时再放眼看看眼前的二郎山、脚下的大渡河,所看到的景色也有了怎么样的变化呢?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对比读这两句话,再次体会诗人汹涌激荡的心情。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齐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诗人要高声歌唱啥呢?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六)背诵指导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这里的人们格外珍惜。这些情景令诗人心情汹涌激荡,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怀念之情来背背这首诗吧。先在小组内试着相互背一背,然后指名背,最后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背。
四、拓展:
1、师:长征胜利以后,许多作家、诗人等写下了一篇篇壮丽的长征诗篇。你知道有哪些呢?毛泽东同志也写了一篇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2、师: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啥呢?请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心情
二郎山的云雾
大渡河的白浪 强渡:攀着 冒着 冲破 汹涌激荡
激战的楼房 教室
洒过鲜血 梨花开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
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如。
1.出示图片或CAI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3.师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也会写啥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重点指导:楼梨
3.齐读课文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啥?
2.学生回答。
四、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
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啥?说明啥?(高也险)
3.指导感情朗读
五、学写生字
重点指导:滚
六、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诗人站在桥上看到啥?说明啥?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2.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
3.学生汇报
(1)重点学习第二节。
A 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
B补充《飞夺卢定桥》中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识。
(2) 指导朗读第二节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三、作业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啥?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我体会到:
2.“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壮观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红军,你会高声歌唱: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红旗 火光
铁索 弹雨 英勇无畏
火网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读中感悟读中激情”,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站在铁索桥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首先来谈谈我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我站在铁索桥上》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体裁各异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他们总结理解词句的办法,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册教材的重点,以及本课书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二课时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说教学特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采取了“以读为本,自读自探自悟”的教学模式,将师生各种形式的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旨在强调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读为前提,也就是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有得。
【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我说一说设计这节课所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以教师有指导地自读自探自悟式教学办法为主,以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办法为辅,将多种教学办法相结合而进行的。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读感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办法的有机结合,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认识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一些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不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领略文章的最主要部分内容或重点段落,体会表达的情感。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诗歌的2、3小节,而重中之重就是第2小节。“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四年级阅读教学要求重视词句的教学,注重词句的积累。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语言,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在生活中积累。
【说板书】
本课教学抓住重点段落的理解,通过三个重点词语“攀着、冒着、冲破”,体会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10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结束语:“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办法、教学手段,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的目的所在!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不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时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啥地方?你了解泸定桥吗?学生简介自己查找的有关泸定桥的资料。
教师出示泸定桥的图片,并简单简介:这就是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
2、今天我们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齐读。
三、理解体会: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啥?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2)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指名讲述故事。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啥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③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3、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啥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啥意思?
4、学习第四小节:
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啥?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四、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五、讨论写法: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啥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六、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回答课后问题。
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背诵,拓展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1、回顾课文:
(1)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他心情怎么样?
(2)为啥作者的心潮汹涌激荡?
2、练习背诵:
(1)有感情朗读擂台赛。
(2)练习背诵全文。
背诵挑战。
二、拓展练习:
(一)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飞渡大渡河》,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1)谈谈你对下面两个词语的理解。
峭耸:
兼程:
(2)上面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
(3)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歌的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对表达中心起啥作用?
(5)读了这首诗,你想说点啥?
(二)小练笔:
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课后作业: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4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案例及反思——“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录像课案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具及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菜单
教学关键:
1、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将读和想象、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如:读第二节,要结合课前收集的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想象红军飞夺卢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想象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后再读,这样更容易把自己置身于诗歌描写的情景之中,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办法来表达感情,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2、要抓住描写红军强渡的词句,强化朗读、想象,重视熏陶感染,细心体会红军的品质以及蕴涵的感情,提高品德修养。
3、注意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地了解战争年代革命英雄的伟大事迹,缅怀那些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精神。
研究目标:
在本节课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思想,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分析: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体裁各异的文章。本课是一首诗,曾被谱成曲子,填作了歌词。全诗共四节,追昔惜今,既追忆了我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积累战斗,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抚看今朝,叙述了烈士们当年激战过的地方成为今天鲜花盛开的地方,表达了对先烈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学生分析:
在教学《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时,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作为四年级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学习这首诗歌中,要想让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了《飞夺泸定桥》一文,收集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收看了电影《飞夺泸定桥》。学生对泸定桥的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红军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地夺下泸定桥的事迹比较熟悉,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但怎样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站在铁索桥上那时的心潮澎湃的感情思绪呢?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按学习能力强弱组建学习小组,这样借助优等生的智慧启发和引领后进生学习。对他们采取同步建构、异步达标的教学策略,并给与他们个性化指导和帮助,进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把握诗歌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细细品味领悟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设计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教师真切享受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要求,结合我班学生实际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创造、自主探究和自主朗读的方式,走近文本,发现问题,使知识问题化。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环节时,确立了满足学生差异及需要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审美情趣的陶冶。继而,强化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真正让语文诗意化、风情化、情感化、社会化、多元化。把读与思、读与想(象)、读与划、读与写、读与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中,凸现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不同角度的“泸定桥”风貌,播放歌曲,教师画外音: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问题生存预设:
1、师:课前,同学们都仔细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告诉老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最想知道些啥呢?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想到了啥?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读诗歌、完成学习菜单
1、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把诗中描写看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想到的句子用“~~~~~”划下来;把诗中描写心情的句子用“ ”划下来。然后完成学习菜单(学习菜单附后)。
(二)学习第一节诗
1、师:刚才同学们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到啥呢?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3、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谁愿意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导读,师生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看到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啥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理解“强渡”。
2、师:那我们的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的第2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遇到的困难:一根根铁索 密密的弹雨 敌人的火网 )从这些词语中你也能体会到了啥呢?
3、师:遇到这么多的困难,红军战士为啥还要强渡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课件播放示意图播放时代背景简介。)
4、师:同学们,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我们的红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也是怎么样强渡的呢?(攀着、冒着、冲破等)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啥?(具有英雄顽强,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师:多么危险的情形呀!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练习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5、师:英雄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奋勇强渡,你们想亲眼去目睹他们强渡泸定桥时的激战场面吗?(看视频),看完视频短片,相信大家对我们英雄的红军战士更加敬佩,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第2小节。
(四)学习第三节诗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不仅想到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情景,他还想到了啥呢?
2、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的第3节。你们从这里能体会到啥?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师:除了诗中写到的这些,诗人还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4、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勇士们的浴血奋战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勇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是怎么做呢?(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指名读这句话。相机问,你为啥读得这么轻?全班带着敬意之情来读这一句。英雄的红军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祥和、繁荣昌盛,也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现在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缅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一节诗。小组读、齐读第3节。
(五)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诗人看到了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是大渡河的白浪。遥想红军当年在这里英勇无畏的战斗情景,也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幸福生活,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回答?(汹涌激荡)“汹涌激荡”是啥意思?当年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曾浴血奋战过,追忆这些,诗人心情汹涌激荡;想到现在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想到祖国的和平盛世!诗人的心潮更加的汹涌激荡!让我怀着汹涌激荡的心情来读一读诗的二、三两节。指名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师:站在铁索桥上追忆过去,诗人心潮汹涌激荡,看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诗人心潮更加汹涌激荡!这时再放眼看看眼前的二郎山、脚下的大渡河,所看到的景色也有了怎么样的变化呢?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对比读这两句话,再次体会诗人汹涌激荡的心情。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齐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诗人要高声歌唱啥呢?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六)背诵指导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这里的人们格外珍惜。这些情景令诗人心情汹涌激荡,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怀念之情来背背这首诗吧。 先在小组内试着相互背一背,然后指名背,最后会背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背。
四、拓展:
1、师:长征胜利以后,许多作家、诗人等写下了一篇篇壮丽的长征诗篇。你知道有哪些呢?毛泽东同志也写了一篇著名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2、师: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啥呢?请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0、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心情
二郎山的云雾
大渡河的白浪 强渡:攀着 冒着 冲破 汹涌激荡
激战的楼房 教室
洒过鲜血 梨花开
附件一:
《我站在铁索桥上》学习菜单
看到 想到 心情
教后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是语文本真的体现。在教学时,为了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取得了比较理想教学效果。
(一)课前行动策略
课前,我让学生反复地阅读课文,使其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布置学生阅读了《飞夺泸定桥》一文,收集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收看了电影《飞夺泸定桥》。让学生对泸定桥的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红军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地夺下泸定桥的事迹比较熟悉,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
(二)课堂行动策略
1、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积极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1)在教学时,创设媒体情境,采用教学视频让学生欣赏卢定桥的旖旎风光,自然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角色读,小组读、对比读、边想象边读,看完视频短片后再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诗人心潮激荡的心情,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深度预习的基础上,提出在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生存学习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训练来加以解决。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学习菜单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登记。这个训练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始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诗人所要表达之情,让学生边读边思,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并以朗读作为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线索,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情感发展。同时充分体现出“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感受”这一精神,师生凭借文本,言语、思维、表达就能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努力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两类活动间、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个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新内容,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让小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拓展策略
在“知识传授型”教学中,拓展学习是非常忌讳的事情,恐怕学生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担心个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瞎说”或“违犯纪律”。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拓展策略是在课前有结构化预习中生成高质量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有效策略。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整合,教材是课程的一个范例,要想使文本问题得到更好地生成和解决,就得把课程视阈扩大,让学生积极探究和拓展更大的课程虚拟主机,以便深刻了解文本真谛。例如: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了《飞夺泸定桥》一文,收集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收看了电影《飞夺泸定桥》。让学生对泸定桥的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红军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地夺下泸定桥的事迹比较熟悉,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课后设计读一读、写一写的环节,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交流自己收集的其它有关描写长征的诗歌,学习本文后,请把自己想对先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新课程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思想,采用“深度预习、问题生存;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个性朗读、体会感情;拓展练习、升华情感”的教学流程,努力让我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5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6个字,会认1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办法:允许学生采用多种办法来表达情感,真正使朗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
2、组织学生收看电影《飞夺卢定桥》。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如。
1、出示图片或cai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3、 师描述激情: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铁索桥高临江水之上,桥下江水湍急,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是英雄好汉,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毛主席的诗句“大渡桥铁索寒”已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诗人站在这座桥上也会写啥呢?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读音。
重点指导:楼梨
3、齐读课文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本诗有几小节?每节写啥?
2、学生回答。
四、 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
2、思考:人在铁索桥上看到啥?说明啥?(高也险)
3、指导感情朗读
五、 学写生字
重点指导:滚
六、 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认读生字。
2、 诗人站在桥上看到啥?说明啥?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反映作者此时心情的词语。(心潮汹涌激荡)
2、作者站在铁桥上,心潮汹涌激荡,思接古今,找出有关的诗句,同桌互相读一读。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可以多读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作记号。
3、 学生汇报
(1)重点学习第二节。
(a) 圈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的词语。
(b) (补充《飞夺卢定桥》中有关资料,丰富学生认识。
(2) 指导朗读第二节
4、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三、作业
1、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啥?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我体会到:
2、“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要高声歌唱!”
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壮观的景象,想到英勇的红军,你会高声歌唱:
板书设计:
红旗 火光
铁索 弹雨 英勇无畏
火网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6
一、情境导入、揭题:(3分)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板书:遗迹 ),前面我们游览了绵延万里的长城,感受了历经风雨的索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遗迹”的文章。齐读课题:《我站在铁索桥上》
2、通过预习,你知道本文中的铁索桥指的是哪一座桥?(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老师板书:顾工,学生齐读小资料)
二、整体感知、示标:6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4人分小节)、齐读、默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啥?(学生自由说)
2、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啥思想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3、请看学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节。
三、自主学习:(8分)
师: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请看自学提示:指名读
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诗文,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用~~~~画出)想到了啥?(用 画出)想想你从中体会到啥?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1)个人学习(4分) (2)小组交流(4分)
四、交流释疑:(15)
1、检查自学情况(小组展示)
过渡: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并做了批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收获。
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指4号汇报(云雾、白浪)想到了啥?指4号汇报(红军强渡:冒着、攀着、冲破)
过渡:由诗人看到的、想到的,你体会到啥?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的体会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师评价,随机用红笔圈出重点词,并随机指导朗读课文。
【预设:(1)抓住 “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桥险、景美;(这组的同学从第一小节体会到的,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2)抓住“冒着、攀着、冲破”等动词,体会到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不怕牺牲】
教师补充资料:铁索桥高高的架在江水之上,桥下水流湍急,别说是用手抓住铁索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会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战士个个是英雄好汉,他们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冲破了敌人的火网。真是铁索桥上显威风啊!让我们带着雄壮豪迈的感情读第二小节。(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3)抓住学生体会到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从哪儿体会到?)】
小结: 是呀,没有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要——缅怀先烈、珍爱生活(板书)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之心、崇敬之情来缅怀他们,有感情地读第三小节,读的时候我们采用男女分读的形式。
小结:看到: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想到:红军强渡(冒着、攀着、冲破),也想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者怎能不“心潮汹涌激荡”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齐读第四小节。
过渡:一座索桥,一个故事,让我们铭记发生在这座索桥上的故事,记住作者带给我们的优美诗篇。
3、熟读成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喜欢一个小节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背诵。
(3)每个小组的4号或6号单独展示。
四:总结写法:
学完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写作办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反复;)你从冬冬的话中体会到啥写作办法?(Lenovo;对比: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五、拓展阅读:
1、关于红军、关于泸定桥,毛泽东主席曾写了一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齐背。
2、课外搜集:关于战争年代的诗歌与小组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头上云雾 脚下白浪 缅怀先烈
我站在铁索桥上
想到:红军强渡(冒着、攀着、冲破) 珍爱生活
楼房成课堂 梨花开放 鲜花撒地上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使学生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啥地方 你了解泸定桥吗 学生简介自己查找的有关泸定桥的资料.
教师出示泸定桥的图片,并简单简介:这就是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705年.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把守这里的敌将桥板抽掉,并在桥东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左路军的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桥,使全军胜利地通过.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课文《飞夺泸定桥》)
2,今天我们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齐读.
三,理解体会: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啥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2)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 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指名讲述故事.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啥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③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能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3,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啥样子 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啥意思
4,学习第四小节:
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啥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四,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五,讨论写法: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啥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六,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回答课后问题.
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背诵,拓展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1,回顾课文:
(1)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 他心情怎么样
(2)为啥作者的心潮汹涌激荡
2,练习背诵:
(1)有感情朗读擂台赛.
(2)练习背诵全文.
背诵挑战.
二,拓展练习:
(一)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飞渡大渡河》,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1)谈谈你对下面两个词语的理解.
峭耸:
兼程:
(2)上面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
(3)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歌的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对表达中心起啥作用
(5)读了这首诗,你想说点啥
(二)小练笔:
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课后作业:
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8
一、看拼音写汉字
tiesuoqiao yaohuang yunwu erlangshan daduhe qiangdu danyu huowang jilie
( ) ( ) ( ) ( ) ( ) ( ) ( ) ( ) ( )
ketang xianxue xinchao xiongyongjidang
( ) ( ) ( ) ( )
二、给下列字注音
强渡 弹( )雨 鲜血 汹( )涌( ) 英雄
二、多音字组词
强 弹 鲜 冲
三、形近字组词
摇( ) 飘( )度( )密( )激( ) 烈( )洒( )泸( )
遥( ) 漂( )渡( )蜜( )檄( ) 列( )撒( )沪( )
缴(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 )战斗 ( )( )激荡 ( )歌唱
五、回答问题.
1、这首诗追忆了( ),歌颂了( ),追往昔,惜今朝,表达了(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我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 )( ),第二节,追忆了( ),第三节写( ),第四节( )。本诗的写作特点是( ),整首诗的韵脚是( )。
2、找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并说明起作用。
3、“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小孩们的课堂”这是( )写法,同样的写法还有( )一句。试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啥?
4、作者站在铁索桥上,心潮为何汹涌激荡?
5、作者高声歌唱的是啥?
6、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也想到了啥?假如你是作者,你还会想到啥?
7、默写本诗。
8、本诗作者( ),( )代作家,作品多反映( )。其代表作品有《 》《 》《 》《 》等。
9、本文所说的铁索桥,指( ),1935年5月,红军( )经过这里。毛主席著名诗句描写这件事( )。你还知道这座桥的啥历史?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全诗共四小节,内容简短,不宜作详细的分析讲解,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以第二节为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索桥的故事》了,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啥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
3、简介铁索桥有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霁虹桥与摩崖石刻是千年西南丝绸古道上不可多得的两颗璀璨的文化瑰宝,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证和追述,揭示其悠久的历史面貌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地方历史研究还是当今文化产业打造都是有其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据考证,该桥为云、贵、川、藏、陕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中、最完整、最古老的古桥,也是全国最宽大的3座铁索桥之一,比四川泸定桥宽一半,且早200多年;承载重量仅次于贵州的盘江桥,位居全国第二。世界美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技史》中称为:“霁虹桥为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铁索桥。”
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也称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桥净跨100米,净宽 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全桥共用铁索链13根,其中9根用作承重底索,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畜;4根用作扶手,布置在桥面两侧。东西桥台用条石砌筑,高20余米,上建有桥亭,有清康熙题写的“泸定桥”匾额和泸定桥碑记。锚定坑设在桥台后,宽2米,长5米,深6米,竖直埋置生铁桩8 根,另有长4米、直径20厘米的锚桩1根,横卧在铁桩后面,13根铁链就系在锚桩上。大渡河铁索桥是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因在悬崖绝壁之间建修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板书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
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感情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索桥的故事》,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啥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参观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二、预习探究:
预习提纲:
1.了解泸定桥的有关资料。
2. 俗话说:“睹物思人”,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合作交流:
1.铁索桥有关的资料
2.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板书课题,结合预习提纲,质疑解疑。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
能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1) 指导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追昔惜今,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课后欣赏:
(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附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啥地方?你听后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
师: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不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啥?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啥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啥样子 ?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啥意思?
三、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四、讨论写法: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啥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2.小练笔:
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五、拓展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六: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3.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1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2.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并注意引导学生对韵脚“ang”的认识,从诗歌的压韵中感受诗歌的节奏;
3.感觉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请同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四川有哪些重要的古迹或景色名胜私下安排学生,让学生在事后有成就感。
2教师导入:刚才**同学和我们说了不少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心向往之。大四川还有一处古迹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同学们在四年级曾接触过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内,横跨大渡河。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桥面临江水之上十几米,桥下江水咆哮如雷,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可是就在这样的天险之地,却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由于泸定桥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所以也称为铁索桥。今天我们来学一首顾工的现代诗《我站在铁索桥上》,看看,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看到啥,想到啥呢,也为啥会这样浮想联翩呢?
3学生自读诗歌
自由读,初读的目的是读通读顺,扫清障碍
4教师范读,做到脱稿,让学生不看课本,尽量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
5学生个人读,学生互评 最后齐读
6说说读了之后,你读出了哪些内容,知道诗歌写了啥。(一句话说,不一定要概括)
注意表达:我读出了。。。。。。/我看出了。。。。。。。/我知道了啥。。。。。。(是为培养学生发言或回答的模式)(教师点头即可,不要深究)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第一节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有啥感觉?
“桥身在轻轻地摇晃”,为啥会摇晃?能感觉到一种害怕和艰险。要怎么读?读起来要轻,语气太重仿佛要把桥震塌,也更险了。画面是宁静的就是读出这种宁静。
(2)此外,作者还看到了啥?这种景象写出了铁索桥的啥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
高,险,(从飘字,从摇晃可以看出)
这一节总的写啥?写站在铁索桥上所看到的景物。齐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过渡语:铁索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桥,因为它地势险要,具有一夫当当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成为兵家争夺之地。我们的红军也在此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写下了重要的一笔,现在我们看第二节,读一读,想想当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时,也想到了哪些人与事呢?
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尽可能由学生来补充)35年敌军对红军进行疯狂地围剿,敌人的援军正赶往川藏交通的咽喉之地----泸定桥,红军必须在敌军的授军到来之前抢占泸定桥,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
(2)《飞夺泸定桥》中详细记叙了红军飞与夺的过程,本文也写了这件事,但用语却非常凝练,一字一词一样展现红军的英雄行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英雄?这一节表现出他们啥精神?
①啥叫“强渡”?为啥要“强渡”?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攀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攀"的艰难险阻,"冒"的无所畏惧,"冲"的毫不退缩
小结: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读这一节诗,读出豪迈,雄壮的气势。
3第三节
(1)过渡: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今天变成了啥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2)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地,大家看可以用啥词呢?美丽
(3)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那可是书声琅琅,孩童的脸庞娇艳得像是朝阳;满树的梨花,洁白似雪;鲜花撒地,蝶飞燕舞,再也没有厮杀和炮鸣,再也没有流血和牺牲,只有美丽与和谐。
(4)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结合第三节。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第三节:作者抚看今朝,烈士们当年战斗的地方成为今天鲜花盛开的地方。
充满激情希望地读这一节。
4第四小节
(1)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啥意思?
(2)内心激动,便想放声歌唱,想想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啥?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小结:这一节反复吟诵,寓情于景,进而直抒胸臆,高歌英雄的行为英雄的大地。
朗诵此节。
(三)小结全文,加以巩固。和学生一起,教师用揭示语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前面我们把整首诗作了较深入的阅读,现在再回顾一下全诗。
全诗共分为 。。节,第一节作者写站在铁索桥上所看到的景物:头上的云雾、脚下的白浪,感受到了铁索桥的艰险与美丽,同时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所以在第二节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了曾在发生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追忆起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当作者再次回到现实时,却看到了现在一幅幅祥和美丽的画面,这就是第三节中所写的,作者抚看今朝,感受此地鲜花盛开的美丽;最后一节,作者情难自抑,心潮汹涌激荡,并放声歌唱,情感达到高潮。
(四)再次朗读全文,试背诵。
五、讨论写法: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啥值得学习的地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六、找找压"ang"的尾字,体会诗歌节奏。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回答课后问题。
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背诵,拓展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1、回顾课文:
2、(1)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他心情怎么样?
3、(2)为啥作者的心潮汹涌激荡?
4、练习背诵:
5、(1)有感情朗读擂台赛。
6、(2)练习背诵全文。
7、背诵挑战。
二、拓展练习:(一)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飞渡大渡河》,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1)谈谈你对下面两个词语的理解。
(2) 峭耸: 兼程:
(3)上面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
(4)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5)歌的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对表达中心起啥作用?
(6)读了这首诗,你想说点啥?
三小练笔:
(7)学习了课文,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8)课后作业: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反思:
教师的激情一定能点燃学生的激情,在我的激情带动下,教学效果不错。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啥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啥?)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办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啥感受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诗人站在这座桥上也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啥?想到了啥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啥?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啥?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啥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感情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二、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啥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啥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冲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4、看完了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学生再读这一节)
5、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学生填空式的朗读,齐读)
6、当年战争的激烈,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也为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赏析)。
7、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三、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场面之后,也想到了啥?(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学生读)从“轻轻地”,你也感受到了啥呢? (怀念、敬仰 指导2个学生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小孩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四、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啥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五、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配乐齐读整首诗)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铁索
强渡 冒着弹雨 心潮汹涌激荡
冲破火网 高声歌唱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也就是诗中写到的铁索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在泸定桥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拦截,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多年后,诗人顾工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地体味诗人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想想诗歌主要写了啥?每小节各写了啥内容?列出简单的提纲。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自由读课文,思考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想到了啥?画出相关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学习第一节诗
1、师: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啥?
(二郎山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
2、师:课件出示句子:“头上飘过二郎山的云雾,脚下滚着大渡河的白浪。”你能从诗句体会到啥呢?(铁索桥的惊险)
谁愿意读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过铁索桥的惊险。)
出示资料:泸定桥横在大渡河上,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 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当时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3、师:齐读第一节。(师生齐读)
学习第二节诗
1、师:看着二郎山的云雾和大渡河的白浪。这时诗人想到了啥呢?(想到英雄的红军,曾在这里强渡。)
2、理解“强渡”的意思。
3、师:那红军在强渡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第2小节,找到相关的语句。(一根根铁索 密密的弹雨 敌人的火网 )
4、师:同学们,当时大渡河是我军北上的必经之路,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我军必须强行渡过泸定桥,才能顺利北上抗日。我们的红军战士也是怎么样强渡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形吧!
出示飞夺泸定桥的图片资料及句子。(攀着、冒着、冲破等)
从这些词语当中你们体会到了啥?(具有英雄顽强,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
师:面对着天险,英雄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奋勇强渡,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节诗呢,指名读。
男女生分读,
齐读第2小节。
1、师:在这次强渡中,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这场战役真可谓是“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桥上显威风。
出示: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学习第三节诗
师:勇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年……
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着英雄的土地上。
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带着敬意来读这一段。
学习第四节诗
1、师: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当年英勇奋勇的战斗情景,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心潮汹涌激荡)
2、你是怎么样理解“汹涌激荡”
3、师: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潮汹涌激荡!他情不自禁地要高声歌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和诗人一起高声歌唱吧!齐读第4节
诗人歌唱的是啥?
四、课堂检测
1、师:在这英雄的土地上,勇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怀着敬意背送自己喜欢的诗节。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先烈说些啥呢?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感动。
五、拓展资料:
1、师:长征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的诗词《长征》来歌颂长征中英勇奋战的勇士们,我们一起怀着对红军战士的歌颂、赞美之情齐读这首诗。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和净化。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和积累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更多的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教学时间: 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索桥的故事》,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索桥有啥样的特点?
2.是啊!索桥是凶险的,今天,我们再来参观一座与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也是危险无比的桥——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二、预习探究:
预习提纲:
1.了解泸定桥的有关资料。
2. 俗话说:“睹物思人”,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合作交流:
1.铁索桥有关的资料
2.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以奇兵强夺泸定桥,红军遂过大渡河。毛泽东《长征》诗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维修,并建立陈列馆,展出大渡河铁索桥战斗史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板书课题,结合预习提纲,质疑解疑。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配乐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
2.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
能读出体会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学习诗歌第四节)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
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
(3)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
3.重点指导品味诗歌的2小节。
(1)思考:诗人站在桥上回忆啥?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
(2)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指名说一说
播放录象:“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追忆工农红军强渡大河的激烈战斗,体验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再细细体味诗句,划出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写出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
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
4.品读第3节诗
(1)自由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1) 指导朗读。
5.引导朗读全诗。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追昔惜今,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课后欣赏:
(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战争年代革命战争的诗歌,参加班级的诗歌朗诵会。
附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歌曲,请学生欣赏。
这首歌曲中作者写的是啥地方?你听后有何感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
师: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不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与美丽。
2.过渡: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啥?
(1)学生读有关的诗句。
师: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提到了这次重要的战斗,其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是描述了这次事关红军命运的关键战斗。
(3)作者为啥称红军战士为“英雄”?
①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查阅的资料中当时的危险的形势来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强渡,攀关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还可以从战斗结束红军仅仅付出了三人伤亡的代价就取得了这次重要战斗胜利来谈。
(4)小结。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想到了英勇的红军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练习有感情朗读。
过渡:今天,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变成了啥样子 ?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鲜花撒地上)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结: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汹涌激荡”在这里啥意思?
三、朗读背诵: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看谁背得快。
四、讨论写法:
1.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啥值得学习的地方?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2.小练笔:
学习了《我站在铁索桥上》和《飞渡大渡河》等,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啥?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五、拓展欣赏:
再次播放《我站在铁索桥上》,欣赏。
六: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3.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 想到 对比 抒情
桥身摇晃 红军强渡 楼房成课堂 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 攀着铁索 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 冲破火网 鲜花撒地上 高声歌唱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教案范文 篇1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首先来谈谈我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我站在铁索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 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遗迹”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体裁各异的文章。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 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2、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二、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我说一说设计这节课所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以教师有指导地自读自探自悟式教学办法为主,以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办法为辅,将多种教学办法相结合而进行的。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读感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学习办法的有机结合,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认识的目的。基于以上的一些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不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啥?”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学生 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啥?感受到了啥?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 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 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例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领略文章的最主要部分内容或重点段落,体会表达的情感。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诗歌的2、3小节,而重中之重就是第2小节。“诗 人站在桥上回忆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 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再回过头 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 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 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啥?
四、说板书
本课教学抓住重点段落的理解,通过三个重点词语“攀着、冒着、冲破”,体会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结束语:“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办法、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的目的所在
推荐站内搜索:日记300、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河北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小学生周记400字、重庆公务员考试题库端午节的诗句、山东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重庆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时间、成绩查询入口官网、我和我的祖国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