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 它提供一种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既能使人们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使人们获得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背景】 1989年11月,“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并讨论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被视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创业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即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劳工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教育署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提倡。 很多国家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他们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的创业教育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外,学生还按自己的兴趣选学某些职业技术技能。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必修10个学分的职业教育课程。面对创业者日益年轻化的浪潮,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积极培养“未来的经理人”。 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开始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小孩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的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艰辛的创业教育,也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就业创业心理意识和意志品质。 法国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了诸如“在中学里办企业”、“教中学生办企业”等活动。目的并不一定是要学生办企业,而是让学生在继续学业的同时,做好职业选择与就业工作的心理准备,培养他们探索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课题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活动。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北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江苏6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10多年来,创业教育在中国6省市、20县乡和30多所学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有力地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开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 为了继续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创业教育,2003年7月至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部分教育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基础教育阶段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与实验”项目,将在项目实验区全面展开实验,开展地方就业创业教育教材的研制与开发、新实验区学校校长培训、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等活动。 就业与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叶之红 罗汉书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因此,“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成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明确要求我们“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这些指示精神为我们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使教育更好地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不要造成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是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了农村和城市。由于所学的这些一般的基础知识还不足以使他们在农村和城镇的生产活动中进行新的创业,不少人就加入了四处流动的求职大军,以至带来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 应当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教育快速普及发展,已经为延缓青少年首次就业时间、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在今后10—20年的时间里,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门,如果能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就必将更积极地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更有利于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中国就业问题尤其突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却呈逐年下滑趋势。 当大量的劳动力人口面对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时,必然引发大规模的就业竞争。从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应当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任务。经济领域解决就业问题的期待,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本身既要有从业的本领,也要有创业的意识与能力,有适应职业不断变更转移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因此“学会生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就业与创业。 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正在进入高峰期,已经接受一段时间学校教育的学生将持续进入社会,汇入劳动者大军,他们能否顺利就业服务社会,将是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质量的全面检验。学校怎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就业创业教育,很多已经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由于盲目选择专业,缺乏基本的职业认识、职业向往和从业创业激情,不善于为未来职业生涯作好学业准备。一些不得不继续读研究生、不得不出国深造的失败案例引人深思。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有益,对能够继续升学接受专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同样有职业生涯选择及相关学业准备的重要指导作用。 任何意识、精神、素质及能力的培养都不会一蹴而就。为使学生做好就业意识、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充分准备,增强离校后的社会适应性,对学生实施就业创业教育,必须及早抓起。小学生可以通过全面了解“职业与生活”、“职业与社会”的一般常识和成人的实际工作活动状况,认识各职业生活的基本要求,养成初步的生存意识和职业向往;初、高中学生可以通过全面了解“职业与人生”、“职业与创业”基本知识和相关实践体验,形成走向社会自强发展的信心与能力,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系统、科学、有效地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使教育所造就的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就特别指出“主要有五类人给教育带来了特别严重的问题。头两类人是那些从未进过学校而实际上缺乏任何工作准备的青年和那些离开学校过早而很难说有较好工作准备的人们。其他三类人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另一种关注。其中有一类青年人,已经在相当高的阶段上成功地完成了正规学习,但他们的训练却不适应经济上的需要。” 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实际是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传统教育仅仅是文化传递延续的载体,学校仅仅是传授知识、规范行为的场所,教学仅仅是通过讲授社会准则和规范,课堂教育活动很少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基本需要,很少关注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试想,经过多年教育后,如果学生并不了解职业生活的基本特点和素质要求,并不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并不具备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表达、表现自我的能力,并不懂得分享与合作,并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坚持到底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将何以面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实施就业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与向往、具有创业意识和准备,能自觉迎接未来生存挑战、理性选择职业模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积极开创事业成就,进而享受成功人生。 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是升学与就业压力下的弱势群体。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应当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和农村学校引进“绿色证书”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目前农村初中大量存在的辍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所致。陈旧、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厌学、辍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要努力提供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教育培训,使教育真正承担起教人生活、教人做人的重任。 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共识。对此,国际教育专家指出:“在造就有自信心、有潜力的年轻人的过程中,有3种教育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它们是学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或创业活动能力。而创业活动能力是最基本的,如果创业能力能够成为教育或继续教育的一部分,那么经营小型企业的人对自己的家庭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全然不同的影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和契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倡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因地制宜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还有许多现实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有很多先进理念等待我们去实践。这些实践正在进行,在河北省,基础教育阶段的就业创业教育正在以初中为重点全面铺开,并以22个实验区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推进。 【观点】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地脱离实际倾向,学生毕业后既无法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也没有就业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知识技能。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所说: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这些引发了人们对“啥样的教育是有用的教育”这一问题的追问。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撰写《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的《行动计划》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对教育的要求,更多关注农村及弱势群体的教育和生存状况,切实改变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对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要从社会发展、学生个体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这3个维度,论证其对青少年学生切实了解职业生活、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升学就业方向,为愉悦、负责任、有创造地工作做准备的重要意义。 国家副总督学 郭振有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教育怎样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怎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教育始终囿于考试而展开,这种培养人的途径只会塑造出那些只懂得空洞的理论知识而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的人。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方针并找到合理的育人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朱慕菊 应该从教育的终极关怀和国际视角来全面认识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创业教育问题。“有用的教育”并非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的教育,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也不应该局限于这一层面,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生存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引导人的力量”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教育部目前正在制定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已明确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有初步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与人生规划能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就业创业教育的要求也将逐渐体现在课程之中。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谈松华 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有别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不能脱离学生其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空谈就业、创业能力。在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其与劳动技术课的关系,二者在实施理念与途径上要加以区分,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同时,要拓展视野,要关注英、美等国家劳工部发布的有关就业信息、职业证书标准及职业变更情况,从更广阔的国际视角研究这一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顾明远 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走向社会的基础,目前基础教育在这些方面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基础教育应重在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职业、关注生活并初步形成人生规划能力。对调研的对象要进行有计划地选取,重点应该是在初中和高中。由于此课题时间较短,任务相对繁重,所以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好调研活动及实验区的教改实验活动。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韩清林 就业创业教育是国民素质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基础教育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我们过去在基础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因素的时候,单纯关注的是劳动技能的教育,片面强调了农村教育的地方性,使劳动技能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基础教育领域仅有劳动技能教育是不够的,只有抓住国民素质培养这个根本点,来构建课程、抓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创业教育,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要求。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29日第3版

推荐站内搜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关于生日的日志、童年趣事作文600字、考研准考证下载、计算机二级准考证打印入口官网、作文《难忘的一件事》、高考网、湖北大学专升本、我的故事作文600字、黑龙江高考网、

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基础教育:让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8451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