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

《蒹葭》译文 篇1

  蒹 葭

  选自《诗经·秦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也漫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也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也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译文 篇2

  人教版九年级下  

  课  题  

  《蒹  葭》  

  i学校  

  静宁三中  

  设计  

  程亚晖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  

  办法目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  

  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  

  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目的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㈡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 2学生练读;3齐读;4指名朗读;5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6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7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㈢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啥?  

  教师准备:秋天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季是一个啥样的季节呢?  

  秋季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季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季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季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啥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面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㈣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①在不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怎样?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么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啥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依据是啥?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么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啥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①美丽? 外在?内在?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啥写法?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么样进行侧面烘托的?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也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距离产生美。  

  小结: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④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配乐屏显):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不是生和死  

  而是——————      而是———————  

  ————————      —————————  

  教师准备:㈠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小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也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⑤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㈤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㈠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㈡练读㈢展示㈣齐读  

  2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中国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结束语: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品味中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  

  把握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将诗歌内容和思想意义加以延长伸展,让学生进一步畅思遐想,给学生留下回味、思索的余地,深化课文内涵,并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对诗歌有了较深的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  

  六作业: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异同。  

  比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板书:        蒹葭  

  《诗经》  

  亲情友情  

  追求——伊人:爱情事业  

  理想自由  

《蒹葭》译文 篇3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办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办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办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办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办法简介: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办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

  《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译文 篇4

  蒹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办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母亲,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也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Lenovo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问题1:刚才我们听了课文录音,并也配乐朗读了这首诗,应该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学谈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啥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问题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一些诗句都 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不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么样的特点?写景有啥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也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追问: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却先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啥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办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办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办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办法有啥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也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六.对照板书,学生背诵诗歌

  七.比较阅读《上邪》与《蒹葭》

  上 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比较分析】

  同:都是情诗,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坚定执著的追求。

  异:《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感情炽烈而率直

  《蒹葭》写一位男子渴慕伊人,执著追求,却求而不得,感情含蓄缠绵感伤。

  八.音乐欣赏,体会意境

  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九.练习

  1.积累下列出自《诗经》的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把课文改写成一篇散文

《蒹葭》译文 篇5

  教学建议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也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也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也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Lenovo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不限的思念、不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Lenovo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Lenovo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不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办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比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也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办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Lenovo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季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进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办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强化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强化背诵。

《蒹葭》译文 篇6

  教学建议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也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也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也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Lenovo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不限的思念、不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Lenovo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Lenovo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不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办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比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也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办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Lenovo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季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进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办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强化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强化背诵。

《蒹葭》译文 篇7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一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办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积极,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

  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办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二

  1.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2.也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办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也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反思三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小孩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啥。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啥?小孩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也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小孩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小孩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也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也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小孩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蒹葭》译文 篇8

  【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 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 《蒹葭》 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 《 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电视剧 《在水一方》 的主题曲 《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二、解题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 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Lenovo、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是萋、晞、跻、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明确:憧憬、焦急、失望。   3.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也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也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季,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板书设计

  蒹葭

  白露

  道

  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

  为霜

  未晞

  未已

  长

  跻

  右

  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写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 伊人 情 景 交 融

  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       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       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           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啥作用?

  3、把《蒹葭》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蒹葭》译文 篇9

  教学建议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也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也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也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Lenovo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不限的思念、不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Lenovo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Lenovo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不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办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比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也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办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Lenovo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季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进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办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强化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强化背诵。

《蒹葭》译文 篇10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也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啥?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啥?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啥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简介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虚拟主机。

  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

  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

  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简介本诗意象,然后再简介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到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

  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

  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

  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季、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

  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

  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

  2、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蒹葭》译文 篇11

  教学建议

  一、作品概述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周南,一般指的是洛阳以南到湖北一带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断,这首诗产生的时代不会太早,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君子于役》为《王风》的著名诗篇。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思夫诗。这是一首妻子怀念久投不归的丈夫的抒情诗。眼前景、心中事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有画,富于田园生活气息。

  二、《关雎》简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也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三、《蒹葭》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也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也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四、《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Lenovo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不限的思念、不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Lenovo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Lenovo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不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办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五、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比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也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办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Lenovo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季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进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办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强化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强化背诵。

《蒹葭》译文 篇12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简介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       听学生朗读后,教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怎样表现的?

  3.       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       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       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啥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       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么样的画面?

  2.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       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       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啥景物?有啥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       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Lenovo,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也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也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 而诗也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               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2.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3.               教师点评,明确: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               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               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蒹     葭

  四字句 二二拍                       诗           情                       画   意

  ang韵    整齐        恋           寻           伤

  押韵    i韵                                                            景物?      人物?

  i韵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道阻长跻右  水中央坻沚               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                 痴痴守望         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       一唱三叹                                                     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重章:反复吟咏    

《蒹葭》译文 篇13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溯洄             唏                  湄                  跻        坻    涘                  窈窕                     荇                  寤寐              参差 

  琴瑟              芼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访兰 爸爸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草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爸爸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也不肯说;只是也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到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挖出一株来。我想,爸爸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爸爸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还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啥?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 

  爸爸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资;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爸爸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爸爸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小孩,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爸爸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 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中的“味”,你是怎样理解的? 

  3. 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4.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啥作用? 

  5. 下面是“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  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也为后方议论作铺垫。 

  b.  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为,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  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 通过对话,揭示了爸爸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选项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啥? 

  7. 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揭示了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试题答案】 

  一、jiān jiā ;yī;sù huí;xī;méi;jī;chí;sì;yǎo tiǎo;xìng;wù mèi;cēn cī;qín sè;mào  

  二、1. 纯朴 

  2. 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 

  3. 爸爸喜欢兰草并不是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 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5. c  “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深山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俗因为认识到它的特性。 

  6. “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面了“爸爸”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进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7. 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性,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蒹葭》译文 篇14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中国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 

  1.     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 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学生欣赏、感受) 

  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  

  1. 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各抒己见) 

  示例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季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示例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也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不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虚拟主机。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虚拟主机,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怎样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虚拟主机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四、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蒹葭》属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也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也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表现手法 

  1.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气氛,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也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2. 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推荐站内搜索:蚌埠学院录取分数线、今年成人高考时间、小学周记怎么写、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信仰纪录片观后感个人简历模板范文2016国考行测答案、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骆驼祥子读后感500、云南省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

《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蒹葭》译文(精选14篇)、原文、翻译对照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8576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