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
摘要:我们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知识,古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见识,提高自身的素质,还要通过历史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汲取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养分。在注重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培育。但当前历史教育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考试考查的内容,忽略了对家国情怀的培养。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升华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在思想上有远大的理想,是在行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么怎样培养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呢?基于此,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提升策略;实践;
引言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高度推崇的思想情感,更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提高全民家国情怀十分有必要,相应的中学教育也更加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尤其是历史教学这一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的学科中,对家国情怀进行培养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家国情怀素养内涵解读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悠久的文化,不仅包括伟大的四大文明,以及以故宫、都江堰、长城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京剧、南音、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家国情怀素养要求学生必须充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超越它、升华它,从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赞赏和认同感
虽然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语言、信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休戚与共,需要共同面对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这就使得世界人民实际上已经身处命运共同体之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重大国际倡议,对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深化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学习中了解世界多元化文化,感知、赞赏和拥抱人类大家庭。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理解家国情怀教育内涵
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首先需要确保教师自身综合素养足够高,不但能够从理论层面展开教学,还能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而教师自身也应当重视自我学习和提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谨言慎行地为学生树立典范。第一,教师应当对爱国情怀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在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既是教学过程中课程价值的体现,也是新时代的人文情怀的表达,更是为国家强盛及民族自强而服务的先进教育内容。教师只有清楚认识到家国情怀教育的定位与内容,才能深刻把握其内涵,并在实际教学中做好理论教学。第二,教师应当加强对自身家国情怀的培养,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严格控制自身言行,不得表露出有悖于家国情怀的行为,从而亲身示范地强化学生家国情怀。
(二)利用教材中恰当的历史人物的事例,以事例为引导,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故事”也是历史课堂的“发动机”。因此,在历史的课堂上遇到恰当的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讲几个历史小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故事”的进程,摸索着其中的缘由,也由此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得到启发,得到教育,也对知识的把握进行了巩固。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中,文天祥在狱中宁死不屈,严词拒绝了元世祖的亲自劝降,并且课本上还引用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我们通过文天祥的“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展开具体事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天祥的为家为国至死不变的决心,以及舍生取义的救国精神,都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素养。文天祥生活在南宋末年,不光是他抵抗侵略,保卫国家,勇敢走向战场的救国精神,文天祥平时的家国情怀也从其事迹里能展现出来。比如,文天祥要像竹子一样做人,竹子还没出土,竹笋已经有节,就像从小就要有节操;竹子长到凌云高度,竹竿还是空心,就像很多人取得成就依然虚心;竹子在寒冷天气树叶也不会凋落,就像人有坚强的性格。文天祥将“像竹子一样做人”写成条幅当成座右铭,以警示自己。教师在教学中,用这些小故事紧紧联系学生内心,不断地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三)采取情境教学,体验家国情怀
为了防止家国情怀教育陷入空洞说教,教师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景,让学生走近历史,触摸历史的脉搏,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24部编版)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堂教学时,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甲午海战》电影片断,借助电影再现历史,从而将学生带入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心灵上的震撼。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就“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如何做出判断”开展思考、讨论,进一步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距离,深化学生对民族英雄勇担道义、舍生忘死的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也可以采用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历史场景为载体的角色扮演教学法,增强学生感官感受,强化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堂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各自扮演宋朝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然后尝试以自己扮演的身份介绍当时宋代这一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必然会主动思考、梳理和总结,进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四)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深化爱国情怀实践
家国情怀的培养如果只是从理论层面展开,不注重实践的话,很容易沦为空谈。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要积极通过一系列活动强化实践,而课外活动正是广受学生欢迎,实践效果良好的方式。例如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负重前行,通过这种方式模拟红军长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红军艰苦卓越的精神,并体会红军艰苦长征背后所蕴藏的爱国情感与家国情感。
结束语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去实践,在平常的时候不断的探究,不断地摸索,以求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总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太多的历史故事诠释了家国情怀,教师用历史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探究,也要不断探索以更好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宇.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4,42(03):261-262.
[2]姚俊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教育观察,2024,8(42):135-136.
[3]周建菁.谈初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的有效培养[J].才智,2024(34):4.
[4]叶敬玉.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4(29):45-48.
[5]王攀攀.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
推荐站内搜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录取分数线、四川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江苏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信仰心得体会、河南自学考试服务平台、自学考试查询、作文童年趣事、90000000000000000字作文、历年试题、《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