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

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

分享的快乐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婴儿与他人分享食物与玩具。

  2、 学习关心同伴和他人。

  活动一、分香蕉

  活动目标 :1、 通过情景表演让婴儿初步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2、 学习关心别人,和他人分享。 活动准备: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 提出要求,观看表演。母亲买了小明最爱吃 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兴的接过香蕉。一根组奶奶,一根给母亲,留下一根给父亲,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母亲夸奖小明,小明听了心里真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2、 通过提问帮助婴儿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a、 小明为啥脸上笑眯眯的?  b、 小明为啥高兴?  c、 奶奶,母亲为啥夸奖小明? 小结:小明把最喜欢吃的香蕉,分给奶奶、母亲,父亲吃,关心他们。奶奶,母亲夸奖他,所以他感到高兴、快乐。  d、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吃桔子

  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活动让婴儿学习怎样与他人分享,体会分享后的快乐。活动准备:少于婴儿人数的桔子。 活动过程:

  1、 教师分发少于婴儿人数的桔子,设置问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最喜欢吃的桔子,我要分给大家吃。

  2、 启发婴儿想办法,关心他人。  提问:哎呀!桔子不够分了,怎么办?

  3、 表扬关心他人,分桔子的   婴儿。  教师把桔子分给小孩子,看到你们喜欢吃桔子,心里真高兴。 讨论  a、 开始,有些小孩子没有拿到桔子心里怎样?  b、 你们吃到桔子心里怎样?  c、 你们 为啥把桔子分给小孩子吃?

  小结: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 活动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让婴儿积极地关心他人。活动准备:每周一交,请小孩子带最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来园。

  活动过程:

  1、 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以后我们把最喜欢 的玩具或食物带到婴儿园,给好朋友玩和吃。

  2、 活动中提醒婴儿爱护别人的玩具。

  3、 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询问婴儿的感受,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婴儿从关心他人中获得快乐。

分享的快乐 篇2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共欢乐

  第三课 分享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意见。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2.过程与办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办法进行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2)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教学重点:

  学会与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享受快乐。

  引导谈话:课前大家都准备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老师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班的“分享日”。请大家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和小孩子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的吧。(板书课题:分享的快乐)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谁来简介一下自己的物品,让其他同学欣赏。

  学生汇报。

  刚才同学们简介自己的物品时,当别人赞美你的物品,你有啥感受?你欣赏别人的物品时也有啥收获?请大家在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同学们在小组内活动)

  小结:你的快乐和另一个同学分享是两个人的快乐,假如和更多人分享,就变成了更多的快乐。

  (板书:分享——快乐)

  活动二:回归生活,体验分享

  因为今天是好日子,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引起糖果,你们想尝一尝吗?但要想吃糖果先猜一猜这是啥?(小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规则:每组出一个谜语,其他组猜,猜谜语时,谁先抢答出正确答案,谁就能获得糖果。

  (游戏)

  几位拿到糖果的同学可以品尝糖果了,享受成功的喜悦吧!

  (1)你为啥要分给其他同学吃?

  (2)你自己吃糖果,吃的时候有啥感受?

  如果东西仅仅自己享受,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会更快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下面请大家看图片。

  图片一: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小明拿着伞准备回家,他该怎么样做?

  如果小明家离学校很近,他会怎么样做?

  图片二:美术课上,大家都在画画,小立发现自己没带彩笔,他很着急,同桌小红发现了,她会怎么样做?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事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为啥要帮助别人?

  小结:在生活中,无论帮助别人,还是得到别人的帮助这都是一种幸福。(板书:幸福)

  活动三:体会小组学习合作的分享快乐

  刚才我们体验了分享的快乐,大家愿不愿意把分享的快乐带到每个小组。那好,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个作品,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1.以小组为单位制做作品

  2.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将作品简介给大家,并谈感受。

  小结:在我们小组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相互交换意见后,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我们的作品丰富多彩,让我们感受到了分享的乐趣。

  活动四:听故事,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哪些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从中你明白了啥道理。

  小结:是啊!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有了彼此间的关爱,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关爱)

  质疑:请同学们打开书32页,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我们共同解决。

  总结:今天大家都将自己心爱的物品拿出来和朋友分享,使自己和他人都很快乐。为了让大家更好欣赏物品、分享快乐,我们在下节课设计几个活动角,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分享的快乐 篇3

  第一课时 

  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的《分享的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

  2.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

  3.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流程:

  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 

  师:(过渡)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班的“分享日”。你知道为啥称今天是“分享日”呢?

  生:就是每一个人把自己喜爱的物品带来后,让大家共同分享。

  师:对。我看到很多小孩子都带来了东西。请你来简介一下,让其他同学来欣赏。

  生1:这是车模,是我读二年级时做的科技作品,在校比赛中得的奖。

  生(齐):哇,真棒,我们好喜欢。

  生2: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名是《十万个为啥》,里面简介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看吗?

  ……

  师:好呀,现在八人一组互相交流自己的物品,你也可以把自己组的物品推荐给其他组,好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点评:学生带来了集邮册、图书、植物等。教师先安排个别学生上台简介,再分组活动。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虚拟主机,主要让学生简介自己的物品与他人交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欣赏别人的作品美,进而获得交流的快乐。】

  师:刚才在交流中,当别人欣赏甚至爱不释手你的作品时,你感受怎样?

  生1:当徐月红欣赏我带来的菊花,听到了她的赞美词,我的心里像灌蜜一样甜。

  生2:当张佳欣赏我带来的《自然科学》时,我觉得自己带来的物品很有价值,原来她和我有一样的爱好,我真高兴。

  师:现在我再请你们谈谈当你欣赏别人的东西时,你也有啥收获呢?

  生:当我欣赏王璐带来的集邮册时,我心里好感谢她,因为她能借给我看,使我能理解到很多课外知识,我好高兴。

  ……

  师:对呀,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另一个同学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假如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同学与你分享,就变成了更多人的快乐。

  【点评: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之后谈感受,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给予是一种快乐,有快乐要与人一起分享。】

  活动二:回归生活,体验分享

  师:(过渡)小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一: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选择一个合理地帮助方式。

  课件: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啥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

  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是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课件2:这是一节美术课,人家都在画画。这时,丁丁上颜色时,发现书包里的水彩笔没带,他坐立不安。这时,同桌冬冬发现了──

  师:请大家想想,冬冬这位小孩子会怎么做?

  生1:她应该借给他。因为她有水彩笔,可以与丁丁一起分享。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生2:冬冬借给了丁丁水彩笔,得到丁丁感谢时,心里会很高兴的。

  生3:冬冬帮助丁丁,以后丁丁有困难时,他也会帮助她。

  师:(小结)在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力帮助别人。这样,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一个快乐就变成两个快乐,那么生活不是变得更美好吗?

  【点评:教师通过课件为演示,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力求避免说教式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学会一种合理的道德思维。它带给我们的友情和欢乐是自觉的、自愿的、愉悦的。】

  活动三:小记者行动,感受分享

  师:刚才我们看了两个片断,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有啥感受?老师请你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自己班的同学,并完成表格。

  我的调查记录采访对象 调查内容    我的发现与感受  (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每一个同学上台都带上表格。)

  生1:我采访的对象是戴浩桢同学。调查内容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的发现是他在一次春游活动时,知道另一个同学忘带水壶,就积极把水壶给他一起享用,他的行为值得我学习。

  生2:我在采访中,最佩服的是小明同学。当他在住院期间,看到同床的小弟弟看着他吃水果时,就把水果分给小弟弟一起享用。我发现帮助别人是一种享受,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是件幸福的事。

  生3:我在采访中,有位同学告诉我,在一次上体育课时,一个同学忘了带镜子,向他借时被他拒绝了。后来,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那个同学不计前嫌,积极地帮助他,他觉得很羞愧。他说以后一定会尽力去帮助别人。

  师: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间的关爱和帮助。才有了彼此的分享快乐。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点评: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各抒己见,并适时评价,小孩自己能解决的事,应让小孩自己想办法。】

  课外拓展:把带来的物品分类,课余交流。

  教学反思:

  1.灵活处理教材。

  《分享快乐》这课我打算2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安排上,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第三环节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虚拟主机。因此,我让学生在课余将带来的物品统一归类。如生物角、图书角、收藏角等。再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3.积极参与,大胆活动。

  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交流物品,分享快乐;看课件,体验快乐;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的快乐 篇4

  浙江省北仑区霞浦中心小学 阮雪君

  第一课时

  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的《分享的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 :

  1.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

  2.学会与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

  3.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流程:

  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

  师:(过渡)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们班的“分享日”。你知道为啥称今天是“分享日”呢?

  生:就是每一个人把自己喜爱的物品带来后,让大家共同分享。

  师:对。我看到很多小孩子都带来了东西。请你来简介一下,让其他同学来欣赏。

  生1:这是车模,是我读二年级时做的科技作品,在校比赛中得的奖。

  生(齐):哇,真棒,我们好喜欢。

  生2: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名是《十万个为啥》,里面简介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看吗?

  ……

  师:好呀,现在八人一组互相交流自己的物品,你也可以把自己组的物品推荐给其他组,好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点评:学生带来了集邮册、图书、植物等。教师先安排个别学生上台简介,再分组活动。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虚拟主机,主要让学生简介自己的物品与他人交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欣赏别人的作品美,进而获得交流的快乐。】

  师:刚才在交流中,当别人欣赏甚至爱不释手你的作品时,你感受怎样?

  生1:当徐月红欣赏我带来的菊花,听到了她的赞美词,我的心里像灌蜜一样甜。

  生2:当张佳欣赏我带来的《自然科学》时,我觉得自己带来的物品很有价值,原来她和我有一样的爱好,我真高兴。

  师:现在我再请你们谈谈当你欣赏别人的东西时,你也有啥收获呢?

  生:当我欣赏王璐带来的集邮册时,我心里好感谢她,因为她能借给我看,使我能理解到很多课外知识,我好高兴。

  ……

  师:对呀,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另一个同学分享,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假如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同学与你分享,就变成了更多人的快乐。

  【点评: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之后谈感受,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给予是一种快乐,有快乐要与人一起分享。】

  活动二:回归生活,体验分享

  师:(过渡)小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一: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选择一个合理地帮助方式。

  课件: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

  师:为啥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

  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是第二种情况合理。

  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

  课件2:这是一节美术课,人家都在画画。这时,丁丁上颜色时,发现书包里的水彩笔没带,他坐立不安。这时,同桌冬冬发现了──

  师:请大家想想,冬冬这位小孩子会怎么做?

  生1:她应该借给他。因为她有水彩笔,可以与丁丁一起分享。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生2:冬冬借给了丁丁水彩笔,得到丁丁感谢时,心里会很高兴的。

  生3:冬冬帮助丁丁,以后丁丁有困难时,他也会帮助她。

  师:(小结)在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力帮助别人。这样,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一个快乐就变成两个快乐,那么生活不是变得更美好吗?

  【点评:教师通过课件为演示,选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力求避免说教式道德观念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学会一种合理的道德思维。它带给我们的友情和欢乐是自觉的、自愿的、愉悦的。】

  活动三:小记者行动,感受分享

  师:刚才我们看了两个片断,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有啥感受?老师请你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自己班的同学,并完成表格。

  我的调查记录

  采访对象

  调查内容

  我的发现与感受

  (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每一个同学上台都带上表格。)

  生1:我采访的对象是戴浩桢同学。调查内容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的发现是他在一次春游活动时,知道另一个同学忘带水壶,就积极把水壶给他一起享用,他的行为值得我学习。

  生2:我在采访中,最佩服的是小明同学。当他在住院期间,看到同床的小弟弟看着他吃水果时,就把水果分给小弟弟一起享用。我发现帮助别人是一种享受,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是件幸福的事。

  生3:我在采访中,有位同学告诉我,在一次上体育课时,一个同学忘了带镜子,向他借时被他拒绝了。后来,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那个同学不计前嫌,积极地帮助他,他觉得很羞愧。他说以后一定会尽力去帮助别人。

  师: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间的关爱和帮助。才有了彼此的分享快乐。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点评: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各抒己见,并适时评价,小孩自己能解决的事,应让小孩自己想办法。】

  课外拓展:把带来的物品分类,课余交流。

  教学反思:

  1.灵活处理教材。

  《分享快乐》这课我打算2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安排上,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第三环节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虚拟主机。因此,我让学生在课余将带来的物品统一归类。如生物角、图书角、收藏角等。再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进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3.积极参与,大胆活动。

  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交流物品,分享快乐;看课件,体验快乐;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原创作品)

推荐站内搜索:2013年10月自考成绩查询、基金从业题库、《老人与海》读后感、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日记大全100字、周记一则、预计2021年本科分数线是多少、江苏自学考试报名时间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官网、高考查分网站官网查询、

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分享的快乐(通用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8733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