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1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也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办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也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Lenovo想象,“游景区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区?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区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也让人Lenovo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2

  语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也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季,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季,这北国的秋季,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a)雨过,云渐渐地卷(b)向西去,天也晴了,太阳也露(c)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d)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我虽则外国的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d.秋季,无论在啥地方的秋季,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也时常多雨而少风。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外国的诗人,也何尝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 a )

  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季,无论在啥地方的秋季,总是好的。 

  d.有些评论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季,无论在啥地方的秋季,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季,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Lenovo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也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也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也低,所以无论在啥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啥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啥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Lenovo到了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闲 读 梧 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也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妈妈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扣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妈妈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也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也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季之前的整个冬天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也抗衡自然,洞悉自然也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也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也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扣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从上文看,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内在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也表现在啥地方?

  3.后一段中,写每一片叶子似乎在为红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这样写有啥用意? 

  4.怎么样理解文章最后“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这句话?

  5.对文选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妈妈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Lenovo,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解读,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为a。“钞”应该读作chāo。 2.答案为c。“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 3.答案为a。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4.答案为a。“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5.答案为b。“若”应该调到“你”后面。 6.答案为c。括号里的话,最后应该在括号内打上句号。 7.答案为a。a项是并列复句。 8.答案为b。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课内阅读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也低,所以无论在啥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课外拓展 1.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服从自然也抗衡自然,洞悉自然也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之从容淡泊之大度。 2契合:历经风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3.新生命充满活力;前辈对后辈的拖举、希冀和祝福。4.对未来充满希望,正义必胜,人们会公正对待历史和生活。 5.答案为c e。a项,原文“寂寞”有“不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b项,没有“母爱的细腻”;d项,没有赞颂“从容豁达”。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3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进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啥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也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不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办法。

  二、学情简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也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办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强化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怎样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也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进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进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季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啥?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季,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季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怎样?秋意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啥?(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么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季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也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也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啥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也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办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区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季“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季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也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也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虚拟主机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虚拟主机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也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呢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4

  设计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达夫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能让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心情,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因而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思想,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体系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这四个要素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并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拓展训练。在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教师:激趣导入  ----点拨导议----拓展导创

  过程:学----议----练

  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文中的语言美。

  2、能力性目标;

  (1)培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养Lenovo和想象能力。

  (3)培养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媒体:

  校园网络,多媒体计算机。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重点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并为之而感染,并能迁移于自己的写作之中是难点,也是重点。针对这一难关,采用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理,运用设置疑惑,推荐网站,组成小组,相互探讨,相互揣摩的办法。

  五、教学过程 设计及分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也是关键阶段。

  目标:1、激发兴趣。

  2、查找资料,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情境创设:

  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妩媚;进入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去感受夏的热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进入阳光下的雪景中,去领略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再展示一大片金黄的桦树,一地的落叶,随风飘舞的画面,打出秋也是怎样呢?特别是郁达夫心中的秋味也怎么样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的愿望。

  分析:要学生进入学习气氛,调动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调动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美感思维,让学生的思想随着美的画面动起来,到秋的意境中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对象。

  (二)自主学习

  1、教师指导

  (1)展示学习目标:

  ①作者简介及背景。②绘画或寻找文中秋景图。

  ③查找北京景色图。④品尝秋味。⑤设景创作。

  (2)推荐网站。

  (3)指导查阅,解决查阅资料时所遇到的困难。

  (4)指导编辑。

  2、自主学习

  (1)独立学习或自愿组成小组学习。

  (2)查阅资料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设置场景,感悟秋季。

  分析:在此过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充分利用网络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辅助学习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把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第二阶段:协作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学习目标:l、品尝故都的秋味。

  2、写作训练。

  一、围绕故都的秋味,展开了以下的讨论。

  (1)围绕秋味体现于何处。

  有人说在景中,并出示图片,有人说在作者的心中,并说明理由。

  (2)围绕着以情驭景的手法展开讨论:

  A、A同学首先上台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细节“秋声是静”用“蝉声,扫帚声,闲人声”等来说文章借用反衬手法,来写故都的秋味是“静”,并引证了《荷塘月色》的蛙声。

  B、B同学也不示弱,讲到文章借南国的秋味不足来反衬北国的秋味十足。

  C、C同学抓住秋院中的“破”,蝉声中的“残”,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来品出了秋的清、静、悲凉之味。

  D、D同学从视觉(“白色”、“浅黄色”),听觉(“扫帚声”、“蝉声”),触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学却只抓了“都市闲人”中的“闲”字,从衣着入手,品尝秋的悲凉。

  同学们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了讨论,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围绕着故都的景区,作者的选取景区展开讨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一幅幅画面展示出香山红叶的美,故宫的历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风光,长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旧的四合院,秋季的落叶,寒蝉于树的悲凉等,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生经历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驭于景的结论,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凉的笔调来表现对故都的一种独特的颂秋情感,并引证了文中的开头与结尾。

  分析: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查阅的资料整理过程中,要进行再创造,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必然离不开思维与创新。香山红叶与破旧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牵牛花,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何舍红叶而取白色的牵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这交流研究中,学习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也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在乐趣中感受了对故乡,对祖国的爱。

  (四)拓展训练:

  l、Lenovo:同学们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凉,想到柳永《雨霖铃》的凄苦,想到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壮丽。

  分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很快Lenovo到所学的秋文之中,体味了秋的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Lenovo能力。

  2、感悟秋季。交流作品(附文一篇)

  秋

  (重庆市石柱中学高2004级一班黄静)

  秋季的美,在一份明净,一份韵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丰姿,而最动人的却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苍茫的暮色,晚风带着丝丝的凉意,随着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种艳丽的凄楚之美,不禁让你流几滴伤怀之泪,却也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震慑,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分析:设置情景,将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制作画面或选取画面来展示,并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交流,不仅能体会作者的写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教后感

  第一次尝试以探究性学习来展开教学活动,在整个课堂中,我没有向学生灌输知识,但学生所学到和所悟到的东西,仿佛要比平时还多,此时,我想到了一部好电影,不仅要有好的导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员的出色表演。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5

  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目的:1.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办法;

  2.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办法:自读----- 讨论------评讲

  教学构思: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难点 :散文的景与情

  教学媒体: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及内容:

  导语 设计 

  师: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数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生:“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对。这是王维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那,还有别的吗?

  生:(沉默)

  师:那我们看看名家对秋的评价是怎样的?

  (从计机中调出已准备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棗杜甫《登高》 

  ……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暝》

  ……

  师: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也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也有刻画絢丽多彩。那

  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请翻开课本P250。

  师: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自读题给出,让同学们作了充分准备。下面,以自读 

  题为依据,欣赏分析课文。

  (弹出自读题,如下:)

  完成课后练习2,并根据练习思考下列题目:

  1.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

  3.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根据想象力分别把景色画出来。然后,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分析。

  5.课文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意图是啥?运用了啥修辞手法?

  6.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啥?

  7.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啥,两者的结合点是啥?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 

  师:翻开课后练习2,请一位同学结合练习2来完成第一部分“总起”。

  生:①处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②处写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

  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

  “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

  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从这,同学们能回答练习1吗?

  生(齐答):“味”,即“清”、“静”、“悲凉”。

  师(点头表示满意)(弹出板书,如下)

  ①北国之秋 感受:“清”、“静”、“悲凉”

  总起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 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师:写到秋味,作者是怎样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怎样描绘呢?现在,分

  析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请五位同学尽情发挥画艺

  (五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

  师: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啥?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

  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季里的奇景。

  师:说对了。

  五位同学都画好了。请每位同学结合练习3来简介秋景图。

  生甲: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气氛。

  师(投以赞赏的目光)

  生乙:这是槐树的落蕊图。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生丙:这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丁: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生戊:这是枣树在秋季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五位同学都画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

  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也是散文的

  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同学们能回答练习7吗?

  生(参差不齐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

  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

  “清”、“静”、“悲凉”。

  师: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也是怎样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哪个同

  学能结合练习4说一下?

  生:作者通过“清”、“静”、“悲凉”这共同点来处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跟他的处境有关。这样,就决定了作者会选啥样的景来抒

  啥样的情。

  师:很好。同学们可结合“预习提示”来体会。

  在这部分的最后,作者再次通过文学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话是棗

  生(齐答):“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

  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点头)(弹出板书,如下)

  记叙 ①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清” ②秋槐蕊

  “静” ③秋蝉

  “悲凉” ④秋雨

  ⑤秋枣

  议论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深化) 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第三部分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

  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哪个同学能回答练习5?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

  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啥?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

  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最后,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

  次与前文呼应。

  第四部分 

  师(弹出全文结构图,如下)

  故都的秋

  1、总起 ①北国之秋 感受:“清”、“静”、“悲凉”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 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分写 记叙 ①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清” ②秋槐蕊

  “静” ③秋蝉

  “悲凉” ④秋雨

  ⑤秋枣

  议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

  (深化) 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总括 ①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

  ②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

  师:全文学习完了,同学们定能回答练习6?

  生(齐答):颂秋。

  师:嗯!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呢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

  象的信手勾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如此写

  秋,看似平淡,实则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学习了这文,同学们要把这种技巧活

  用到做文章中。

  结语设计 

  师: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我们就结合音乐《秋思》一起来齐声朗读这“一曲悲凉

  的颂歌”。

  生(齐声朗读)

  课堂教学结束 

  设计者:李凤英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系别:中文系

  班级:九七五班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6

  飘逸天涯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办法。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办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散文写作中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进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办法

  1、 美读法

  2、 讨论法

  3、 比较赏析法

  4、 情境教学法

  教学设想

  导语 引入——整体感知——品位鉴赏——探究情缘——比较阅读——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二、 出示教学目标 及教学重难点。

  三、 相关知识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时代背景简介

  四、 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思考下列问题

  1、听了录音后,你对故都的秋有啥感受?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五、 品味鉴赏

  1、 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中体现清、静、悲凉的景物。

  2、 通过诗词体会故都的秋味。

  3、 教师总结鉴赏散文的办法。

  六、 探究情缘

  1、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啥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 教师总结: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七、 比较阅读

  1、 让学生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赋》中有关秋色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思考同样是描写秋季,为啥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景色?

  2、 教师总结:作者的主观情感不同,选择的景物也不一样。

  八、 迁移训练

  课堂口头训练,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怅惘等,你会选择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九、 教师总结

  十、 布置作业 

  将口头训练的作文,课下写成书面作文。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7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进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啥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也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不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办法。

  二、学情简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也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办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强化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怎样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也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进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进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季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啥?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季,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季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怎样?秋意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啥?(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么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季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也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也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啥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也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办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区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季“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季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也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也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虚拟主机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虚拟主机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也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呢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摘自:《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季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季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季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季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啥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也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么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进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啥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季,无论在啥地方的秋季,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季,这北国的秋季,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啥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也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8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进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啥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也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不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办法。

  二、学情简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也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办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强化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怎样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也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进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进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季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啥?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季,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季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怎样?秋意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啥?(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么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季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也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也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啥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也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办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区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季“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季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也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也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虚拟主机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虚拟主机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也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呢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9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说明

  《故都的秋》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教材总体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办法的确立、教学过程(www.定制ifanwen.com)。

  教材总体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史上的抒情极品。它文笔清新、隽永、亲切,情感厚重,充满了浓重的人文色彩,突出的体现了现行教材编者的理念——贴近人本。

  教学目标的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书中关于转变教学观念的论述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即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我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 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办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过程与办法: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鉴赏办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缘景入情,领会作者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此次课改的显著特征,为此,我的教学办法确定为:

  自读——讨论——评讲

  教学过程(www.定制ifanwen.com)的设计说明:我将分三个环节加以阐述。

  导语:情景导入

  研习新课

  第一步:读景 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关于景物描写的部分,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它们有哪些特点,用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有关文字概括出来。

  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动脑明白一个问题:“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是这篇文章的纲,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

  我按照如下的环节展开,读景——画景——品景

  读景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没有感知谈不上分析,更谈不上鉴赏和能力,我们这课的目标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画景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动手动脑。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最高要求,另外,这样也能让学生充分展开Lenovo和想象,在想象中创新,这也是对教材的重组加工过程。品景过程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例如:对细节理解的不够,对色调把握的不好等,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归纳出共同点,即——清净、悲凉。

  第二步:读情  我是这样设计的:设计两个问题:

  1、作者要意在写北国之秋,文中为啥多次描写南国之秋?用意何在?

  2、为啥作者反复吟颂北平的清秋呢?

  这两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多次描写南国之秋,是为了与北国之秋的景物做对比,抒发自己对北国故都的眷恋。

  这两个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景语皆情语,缘景入情是本课鉴赏散文的办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目标1的体现。另外,跳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对教材的一种重组,避免了单调的平铺直叙。

  第三步:读景与情 设计问题:既然是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满腔的眷恋也为啥满眼凄清的景物呢?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如下偏差,例如:忽视了写作时代,或不能很好的把握作者写作时候的思想状态,教师要及时点拨。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散文的情和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透过景物我们会能猜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目标3的体现,另外通过品读讨论也能感受到本文的人文精神,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

  总结(教师可以自行归纳或见多媒体)

  (一)   布置作业   1:写一段以景显情的小短文

  2:对比阅读《秋季是一只红唇膏》

  目的:领悟以景显情的鉴赏手法,并实际操作

  板书设计:

  景——悲凉

  情——眷恋

  热爱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10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办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及内容:

  导语 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呢,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虚拟主机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呢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啥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虚拟主机。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啥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季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啥样的景来抒啥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季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

  (2)分析时可与导语 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啥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啥,为啥,为啥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11

  《故都的秋》说课稿

  梧州七中语文组   刘静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七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 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办法的典型。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及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本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办法

  (一)学情简介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基础不算好,但他们对散文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 ,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学生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学办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  朗读感知法。

  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www.定制ifanwen.com),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  情境教学法。

  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进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探究式教学法。

  根据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办法,遵循设置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也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诵读感知法 (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习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办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  拓展延伸,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导读——体悟——探究——交流。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首先发问:“当秋季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啥?历代文人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秋的诗文,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并简介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

  2、整体感知,录音朗读。让学生迅速感知把握内容和课文情感及其结构,为下面开展的鉴赏学习活动作准备。

  3、设疑讨论,鉴赏品味。重点讲析第一幅图,其余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发问。在讲析中也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如:1)“故都的秋味有啥特点?”2)“哪些景物画面体现出这些特点?”3)“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么样的特点?”等,并教给学生进行阅读鉴赏的分析学习办法和步骤,让学生带着学习办法进行自主学习。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发问的过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学重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4、学习成果、心得交流。在课堂问题讨论告一段落后,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再次对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语言作深入的探讨分析,对课文的写作特点作简要的总结。

  5、 布置探究作业:

  1、写一篇赏析或评论《故都的秋》语言美和画面美的文章。

  2、以郁达夫的创作为题材,设置一个网页。

  3、写一篇表现梧州特色景观的写景抒情散文。

  4、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作业任选一题来完成)

  六、教学观念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3、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4、教师观念的更新

  (1)转换教师角色

  (2)改变学习方式

  (3)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七、创新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念,语文学习应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语文的气息,而且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质疑引导过程中设置以下问题和作业让学生探讨。

  1、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可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2、思维拓展: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3、探究作业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12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不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办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办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季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也是怎么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季的总体特征是啥。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进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

  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

  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进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季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篇13

  《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也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进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办法目标:

  1、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办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办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气氛,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季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啥?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也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季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季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季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怎样?秋意怎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啥?“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啥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怎样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啥?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进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习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习的命题,例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习。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季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办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进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啥?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作者要创造一种文化气氛,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是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也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也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故乡的秋季,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故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之《故都的秋》,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悦。

推荐站内搜索:打篮球作文、雪作文、考研数学考试时间、广州自考报名时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职称英语报名时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湖北学位英语成绩查询、北京成人高考、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故都的秋》教学案例(通用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8870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