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越来越充分。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文言文教学却比较特殊,许多老师还是沿袭惯用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记的传统路子。老师教着乏味,学生学着单调。在这种情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很低。学生只是学会了单一的课却不具备迁移的能力,下次遇到文言文,还是不能根据文言规律去判断字词含义。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这几年,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愿学、乐学的学习状态,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和效果的方法。下面就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过程对文言文趣味性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激趣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
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从最近社会普遍关注的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导入。“最近同学们都比较关注我国北方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这雾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甚至批评。大家都知道雾霾作为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就是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攫取,却忽视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们只看眼前,不立足长远,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在日益严重的情势下,我们该如何做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需要人类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这一点不是今人的创举,几千年前的孟子就有着相似的观点。”自然而然引入新课。
设讲导入语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社会热点或者学生身边生活等导入。学生一方面比较熟悉,比较关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另外当这些事情在内容上与课文内容构成关联的时候,导入课文顺理成章,学生在把二者构成关联的瞬间,往往心领神会,情绪高涨。
二、设辩讨论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字词或者内容学生存在的不同意见,可以故意不置可否,让不同观点的学生争锋说理,讨论之后再下结论。
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开篇就有一个争论点,“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之”有不同的理解,有同学说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有人不认可。大家说来说去,没有定论,期待老师的裁决。我想,不如借机让学生讨论,把“之”的用法梳理一遍。于是,我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之”的用法,看哪一个能在这句说通。经过讨论,此处“之”并不像“臣之壮也” 一样是典型“取独”句,“寡人”和“于国”也构不成主谓关系,只能看成一般的助词,无实意。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之”的用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后遇到相似情况就能进行相应的判断。
在教学中,遇到观点有分歧,教师不急着下结论,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所谓“理越辩越明”,经过讨论,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思考判断的方法,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三、取譬设喻
本文开篇是梁惠王向孟子求教“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孟子对“民不加多”的原因的分析。梁惠王“好战”,孟子就用战争中逃跑时“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来分析。这个比喻是文章内容上理解的难点。如何让学生轻松理解并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呢?
在课堂上,学生都难以理解“五十步笑百步”和“民不加多”的关系。我让学生仔细研读第一段和第二段,努力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关联。学生通过分析,大概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在表达时还不是非常清楚。于是我说:“这样吧,我先给大家讲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班同学身上。同学甲告诉我说他学习很用功了,可是学习成绩还是没有起色。他说同学乙每天也不如自己用功,看小说,玩游戏,可是自己成绩也并不比他好。这是为什么呢?我说你怎么用功学习了。他说我每天认真听讲,下课每科作业都认真完成,有时候晚上写作业写到12点。白天经常因为晚上开夜车犯困睡觉。我说你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吗!学习用心不是死学看形式,而是以学为本,注意效率和方法。”经过这番引导点拨,学生都恍然大悟,文章原来是说梁惠王对百姓只是实施小恩小惠,走形式,和邻国之君一样,同样不够用心;为国用心应该以民为本,真正为百姓谋福利,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百姓。课堂气氛因此而更加活跃,学生们一时间兴趣盎然。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应改“告诉”为“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思考理解内容。
四、回忆总结
在文言文中,不能就本文而学本文,而应该广泛回忆总结,把相同相似相关的知识回忆总结起来,有的知识构建系统,有的知识形成联系,这对于文言文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在学到“未之有也”这句时,学生不难判断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在问到是那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时,学生却面露难色。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典型宾语前置句,大家经过短时回忆,把学过的句子都说了出来。像“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鸿门宴》)“何陋之有”(《陋室铭》)“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我趁机让大家给这些句子归类并总结出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之”“是”的提宾。通过回忆总结,学生系统掌握了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为以后对这种句型的分析判断打下基础。
这种方法好处在于,学生的学不是局限在本课本文,而是和过去学过的知识甚至是初中的知识相互印证,把以前学的一些零碎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通过回忆总结形成某些知识的系统。学生感觉很有成就感,因而就学得兴味十足。
五、以错激趣
学生血气方刚,年少气盛,老师在教学中如能善加利用,合理引导,也会在文言文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到“鸡豚狗彘之畜”时,因为上课已经有三十多分钟,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犯困,在齐读时把这个“畜”读成“牲畜”的“畜”。于是在大家翻译的时候,我说这句话如果直译那便是“鸡豚狗彘这些牲畜”,并故意忽略少数人轻微的质疑声继续往下翻译。学生质疑声渐多。我故意装作刚听见回过头来看,“这不是牲畜的‘畜’么,大家刚刚读的就是这个音。老师上课前专门查过。没错,不信你们查查。”学生一下来了热情,心里觉得老师不对,但苦于没有证据,就一心想把老师驳倒。于是下边查词典的查词典,查资料书的查资料书。不一会儿,学生们一哄而起,“应该读xù,是畜养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三尺讲台上走下来,由“主讲”变“主导”,还学生以学习“主体”地位,故意以错激趣,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主动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自觉配合老师来完成教学。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满堂灌”的的弊端,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教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要学什么变为想学什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把学生变成文言文学习的“乐知者”,在教师这个“主导”的引领下,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的问题,甚至整个语文教学的问题,都将会在较轻松的状态下得以解决。
推荐站内搜索:百科知识竞赛题库、选调生报名入口、消防工程师成绩查询、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阅兵观后感1000字、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优秀日记100篇、桂林山水作文400字、成人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