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您好 大自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 《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铃儿响叮当》旋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体会歌曲展示的外国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活泼的情绪。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分析
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
这首童声合唱曲系根据美国同名歌曲改编。全曲十个段落,每个段落的旋律分别采用原歌的主题或副歌加以变奏和发展。在变奏中,吸收了圆舞曲(waltz)以及属于爵士音乐范畴的“摇摆”(swing)舞曲、“布基乌基”(boogie woogie)舞曲和“恰恰”(cha cha)舞曲的节奏与伴奏音型特点。在各段的调性上也具多样化,涉及到降e、f、g、a等远关系调。
歌曲在引子(第一段)的哼鸣(hm)声中开始,这是原歌的主歌部分旋律,平静、空灵的歌声给人以既遥远又亲切的感觉。它仿佛展现了一幅大雪纷飞、悄然落在旷野上的图景。面对这迷人的雪景,孩子们坐不住了,他们多么想在这白雪世界中尽情玩乐啊!第二段的音乐活跃、轻快、流露了孩子们按捺不住的心情。 第三段采用了原歌的副歌旋律,但变奏为三拍子,具有圆舞曲风格,明快、优雅的音乐揭开了雪中游戏的序幕,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登上雪橇开始游玩。
第四段的旋律更为欢快,孩子们迎着风雪,奔驰在原野上。他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愉快啊!
孩子们在飞驰着的雪橇上兴高采烈地欢呼、挥手、歌唱。第五、六、七段音乐更多地采用爵士音乐的节奏,表现了游玩中的孩子们酣畅的心情。
第八段采用副歌旋律,含有摇滚乐的节奏与风格,音乐欢跃、生动,刻画了孩子们活泼、热情的性格。
在一阵欢呼声中进入第九段,这段中,副歌旋律经休止符分隔,时断时续,同时又加入击掌,与旋律交替出现,十分有趣。
第十段是全曲的尾声。旋律以副歌的第一句变奏而成,也会有爵士乐摇滚乐的节奏与风格,速度越来越快,音乐达到了高潮。最后,在高音上用“ff”的力度和下滑音的演唱结束全曲。把无忧无虑的孩子边笑边唱、打闹嬉戏的动人情景展示在人们眼前。
教学重点
熟悉《铃儿响叮当》旋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这首童声合唱情绪欢快,表演性很强。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二次创作表现出对歌曲的理解,充分展示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铃儿响叮当》
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2.初听《铃儿响叮当》。
(1)设问: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要求:这次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1、3、5、7、9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节奏谱)。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8.配乐讲故事。
把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作为背景音乐(音量少一些,不影响“讲故事”),10位同学轮流随音乐的发展讲各自的故事,连成一个“连续剧”。
9.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三、下课。
教后记:学生在理解歌曲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发挥了想象力和各种擅长的表演才能,如舞蹈、演唱、伴奏、朗诵等,通过对不同段落的歌词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表演方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推荐站内搜索:预计2021年本科分数线是多少、中国人事考试网官网、广州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专升本最新政策、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入口、500字读后感、月光下的村庄铁蛋六年级作文、专升本成绩、心事 作文、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