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通用14篇)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
(五)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民族文化宫的后面,教育部大楼的南面。这座学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座座楼看起来很旧,但是呢,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人们,却是朝气蓬勃的。
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色的影壁。上面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党的教育方针。它的两侧,是两棵孪生姐妹似的柿子树,像卫兵一样,各守一旁。到了深秋时节,橙红色的柿子挂满枝头。影壁的背后,是一个不太大的花坛,也是生物小组的园地。每到春、夏天节,各种各色的花,竞相开放,吸引着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花坛的南边,是一排橱窗,经常张贴着各种光荣榜。花坛的南北两面是两条通道。南通道南面是食堂,大部分同学在这里就餐;北通道北面是校办厂和车棚。
从花坛旁边往东展望,整个校园的轮廓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五座楼房和一排平房构成一个长方形。中间地区是大操场,这是课余时间最热闹的地方;东边是由小松墙围成的新开辟的花果园。整个校园的布局显得很整齐。
1. 本文段说明的对象是啥?
答:_
2. 对本文段说明顺序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 从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B. 从后到先的时间顺序
C. 从内到外的虚拟主机顺序
D. 从外到内的虚拟主机顺序
3. 根据文段内容和要求,完成下页“校园平面图”的绘制。
①将下列处所、景区的名称填写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
校门 影壁 橱窗 花坛 柿子树 食堂 南通道 北通道 校办厂 车棚
②在图中恰当的位置上,用长方形表示“五座楼房和一排平房”。
校园平面图
答案:
28. 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的布局 29.D 30. (略)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2
( 十二 )
挪威博多城附近沿海,平静的海面上,每日 4 次准时出现一股神秘的巨大旋涡——萨特旋涡;先有海水奔涌的巨响,数里之外即可听见;接着,海水翻卷打转,千百个小旋涡渐次形成,越来越大,越转越快……最后形成一个直径 10 多米,深陷亦达 10 米以上的黝黑的大旋涡。当海水在回旋时,发出一阵阵凄厉的呼啸声。
萨特旋涡的出现与潮汐及这里的特殊地形有关。挪威沿海因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素以曲折深速的峡江湾闻名于世。萨特旋涡即位于一个长 1. 8 公 k 里、深约 90 米的峡湾中,最狭窄处宽仅 137 米,主水道南北还有许多分支水道。大潮期间,海流时速超过 18 公里;每次涨落潮时,流过峡湾的海水超过 7500 万立方米。巨量的海水流进峡湾中深速狭窄的水道,急如瀑布,形成几道强有力的海流,互相冲撞搏击,就出现了萨特大旋涡。造成旋涡的水势随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的月相有四个,即朔、上弦、望、下弦)而变化,朔望(即农历初一、十五)时水流最强、上下弦时最弱。
旋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因此当地在水道两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只可安全通过。 1950 年 , 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 " 英雄 " 号 , 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 , 试图强行驶过大旋涡 , 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 .
23. 第一段描述萨特旋涡出现时情景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 。能表明这种顺序的词有 ____ 、 ______ 、 _____ 。( 4 分)
24. 用文段原句具体说明萨特旋涡出现的原因:_ . ( 3 分)
25. 第一、二段联系起来看,说明顺序是。( 3 分)
A. 从整体到部分 B. 从现象到本质 C. 从主要到次要 D. 从概括到具体
26. 第三段中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办法是_,其作用是说明___( 4 分)
答案 : (十二) 23. 时间顺序先接着最后 24. 巨量的海水……就出现了萨特大旋涡 25.B26. 举例子旋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3
(四)
①镜子,该算是你的老朋友了。每天清晨,当你刷完牙,洗完脸,总是习惯地走到镜子前面,杭梳头,整整衣服,结好红领巾。
②然而,你可曾知道你的这位老朋友的“履历”吗?哈,镜子有着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哩。
③最早的镜子,自然就是水面了。我国自古便有这样一句成语:“水平如镜”。在古代,人们便常常趴在河边或者水塘旁,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的脸究竟是啥样子。不过,这样的镜子,风一起,“吹皱一池春水’,水波粼粼,便啥都看不清楚了。
④后来,人们便发现了青铜镜。
⑤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估计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还运往日本、朝鲜等国。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所说的“以铜为镜”,
便是指的青铜镜。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晚镜但愁云鬓改’,《木兰诗》里的“_______,________”,这里所说的“镜”,也是指青铜镜。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常有叫喊“磨镜啊,磨镜啊”的工匠,是专门替人家磨青铜镜的。
⑥在埃及,也很早就有了青铜镜了。有趣的是,古代埃及的炼金家们用“♀”的符号来表示银,其实,“♀”便是青铜镜的象征。此外,欧洲人在古代曾制造过“银镜”,而俄国人还制造过“钢镜”。
⑦ [ 然而,青铜镜毕竟太晦暗 . 银镜太贵大,钢镜也太容易生锈。 ]
⑧ [ 现在,人们所用的镜子 . 都是也亮也便宜、也不会生锈的玻璃镜 ] 。
⑨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是在“玻璃王国”——威尼斯诞生的。在 300 年前,威尼斯是世界上玻璃工业的中心。最初,威尼斯人是用水银(即汞)来制造玻璃镜。就是先在玻璃上紧贴一张锡箔,然后再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地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齐”。这种锡汞齐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使玻璃成为一面镜子。
⑩然而,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了,要整整花一个多月的功夫,才能做出来。而且,水银也有毒,镜面也不算太亮。 100 多年前,科学家利比喜接着也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你现在用的镜子。
⑾镜子,从水面,到 ___________ 玻璃镜,这算不算已是登峰造极、十全十美了呢?不!最近,科学家们正在试制一种镀铝的玻璃镜,这样的镜子将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此外,人们还用金子、铝合金及其他金属,制成了黄色、玫瑰红色、蓝色、绿色的彩色镜子。
⑿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镜子的历史也正在写着崭新的一页。我热爱镜子,我赞美镜子,因为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
1. 在第⑤段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2. 根据文章 . 第⑾段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是哪一项?
A. 银镜、钢镜、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
B. 青铜镜、银镜、钢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的
C. 青铜镜、银镜、铜镜,到镀银的玻璃镜和镀水银的
D. 青铜镜、铜镜、银镜,到镀银的玻璃镜和镀水银的
3. 用文中原语回答:
①玻璃镜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 。
②镀铝的玻璃镜的特点是 __________
4. 文中画曲线 ( 加 的 ) 的句子⑦ ⑧ ,运用了 ______ 说明办法。
5. 用一个五率偏正短语概括本文段说明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文段运用了啥说明顺序?
A 时间顺序 B. 虚拟主机顺序 C. 逻辑顺序
7. 第②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 。
8. 在③至⑾段中,作者采用了啥层次结构方式?
A 连贯式 B. 递进式 C. 总分式 D. 并列式
答案: (四) 1.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2.B 3. ①也亮、也便宜、也不会生锈②比镀银的镜子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 4. 作比较 5. 镜子的历史 .6.A 7. 承上启下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4
(七)
[a] “时间就是金钱。”听说,这句话在深圳特区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之后,才取得合法地位,登上名言的宝座。现在,全国各地经常在讲这句话。的确,它反映了生活中的真理,警策人们□□□□,□□□□,□□□□。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时间就是金钱。”同时,它使我也Lenovo到:时间,还有更丰富的意义蕴含于其中。
[ b ]学生,把时间和知识看作是等价的,任何知识,都是时间换来的。惜时和求知是一致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用青春年华去猎取知识,充实自己,年少智高,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
[c 〕①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往,也可以在守时与惜时上,看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②准时到场,“宁可我等他人,不可他人等我。”③这也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④少闲扯,少废话,不罗索 , 多为对方着想,用制作“压缩饼干”的办法对待时间的使用,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尊重别人。⑤鲁迅的话说得好,无端的耗费别人的时间,就是浪费他人的生命。 (6) 守时——讲信用;惜时——讲风格。 (7) 这不是道德也是啥!
[d ]战士,把时间看成是纪律的象征。迟到或者早退一分钟,都为军纪所不容。时间,也是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早一分钟抢占制高点,就多一分胜利。看过电影《南征北战》的同志都还记得,敌我双方在凤凰山两恻同时抢登摩天岭,结果我军早攀上一分钟,把敌人完全歼灭了。
[e] 可见,时间,不只是金钱,它还是纪律,是胜利,是知识,是智慧,是能力,是道德,是文明…
16. 在文中句子的空格里填上三个短语,其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哪一项?
A 珍惜时间 提高效率 多创财富 B.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
C. 多创财富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D. 提高效率多创财富珍惜时间
17. 本文中间三段的次序已被打乱,从上下文看,合理的排列顺序应是哪一项?
A [ b] [ d] [ c 〕 B. [ d][b ][ c 〕 C.[c 〕[ b 〕[ dj D [ d] [ c 〕[ b ]
18.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本文的论点。
19.[C] 段共七个句子,其层次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A. ① / ②③④ / ⑤⑥⑦ B. ①②③ / ④⑤⑥ / ⑦
C. ① / ②③④⑤ / ⑥⑦ D. ① / ②③④⑤⑥ / ⑦
20. 从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看,本文属哪一种论述结构?
答: ___________
答案: (七) 16.A 17.B 18. 时间……是文明…… 19.C 20. 并列展开的“横式”论述结构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5
(十一)
①蛙善捕食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
②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③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 __ ( ai3) 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塍上经过,就只听见路两旁卜通卜通的声音,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去
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呢人刚一走过,它们也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阁阁,刮刮,果果……
④一到夜里,也高也蓝的天空稀疏地 ___ ( zhui4 )着宝石一样的星辰( ),天边时时扯着鬼映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监,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朦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的叫声,但声音那样的细弱、遥远,也像是在说梦话呢! ⑤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起劲极了。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 )涌。千万只蛙各自歌唱,却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掩盖一切……
⑥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的。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生之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辛弃疾《西江月》词说:“____,____。”可以说蛙鸣曲就是“丰收曲”。
⑦然而却也有人听不来蛙鸣,____( xian2 )它“聒噪”比如韩愈便有诗说:“黾蛙鸣无谓,阁阁只乱人。”我以为这样的人,实在是不懂得田园生活的。
16.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并标调。迸( )涌
17. 根据汉语拼音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汉字。
18. 在第⑤段空白处补上辛弃疾(西江月》词中恰当的句子。
19. 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办法?
答: ____________ 。
20. 第④段的主要内容写啥?这段文字在文中起啥作用?
答: __________ 。
21. 划分本文段落层次,正确的是哪一项?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 / ②③④ / ⑤⑥ / 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2. 这篇散文以啥为线索?请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A. 蛙 B. 蛙声 C. 乐曲 D. 音乐家
23. 对这篇散文中心思想的领会,有错的是哪一项?
A. 由蛙是一位田园音乐家引起对蛙声的赞美
B. 歌颂为夺取丰收而战天斗地的农民群众
C. 抒发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D. 同时赞颂了蛙善捕食害虫,为夺取农业丰收所作的贡献’
答案 :
(十一) beng4 17. 霭 缀 嫌 18.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19. 比喻 排比 拟人 20. 写夏夜田野里的美丽安谧 , 怀下一段写蛙声的殷殷洪洪对比 , 衬托出蛙鸣曲的壮丽 21.A22.B23.D24. 时间 久别重逢 25. 相见 相聚 26.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7.C28.C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6
( 一 )
上周末,妻子去农贸市场,发现有鲜嫩的荠菜,一下子买了五斤。午饭时,她眉飞色舞地说:“今天要请你尝一尝新!”说着,陆续摆开四道菜:荠菜炒肉丝、荠菜墨鱼汤、荠菜炒鸡蛋和荠菜豆腐汤。荤素搭配得颇为得当。那翠绿欲滴的荠菜进口,味道鲜异常,确实不同于一般的蔬菜,使我食欲倍增。
一顿荠菜宴,勾起不限的乡思。记得儿时同小伙伴们一道,到野外去挖荠菜,花不多功夫,就收获了一篮子。要是时节,几乎俯拾皆是。我母校似乎通晓烹调学,她用荠菜烧稀饭,项多在菜饭中加点盐巴和虾米,但我每次至少比平日多吃一碗。
我不是素食者,但对荠菜却有特殊的爱好和情感,一向觉得荠菜的香味难得,对健康有重要作用近日偶翻有关资料,得知荠菜原来有丰富的叶绿素、多种维生素、胆碱、乙酰胆碱等成分,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我细细回味着荠菜的风味,觉得“菜根香”于今难得,假如一年四季有荠菜,那该多美!
1 . 至今,作者还对荠菜怀有特殊感情的原因是哪一项: ( )
A. 荠菜翠绿欲滴,味道鲜美异常
B. 荠菜不仅勾起了乡思之情,还有药用价值
C. 荠菜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药用价值
D. 荠菜儿时俯拾皆是,现在还价廉物美
2 . 从记叙的顺序看,第二段是__
3 .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过渡句 ___________
4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俯拾皆是”用在文中是说荠菜生长数量多,采挖很容易 ( )
2)最后一段话,主要采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 )
5 . 文章从不同观察角度描写荠菜,请按下列题目要求,各摘录一个相关的短语:
1)从视觉角度描写荠菜惹人喜爱:___
2)从味觉角度描写荠菜惹人喜爱:___
3)从内心感受描写荠菜惹人喜爱:___
答案 : (一) B 2. 插叙 3. 一顿……乡思 4. ①√ ②× 5. ①那翠绿欲滴的荠菜②味道鲜美的芽菜③确实不同于一般的蔬菜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7
( 九) 疼爱
谢谦老师退休后,啥地方也没去,一天到晚只顾写他的文章。老婆埋怨他,说他不疼爱自己的宝贝别、子。谢老师舍不得跟老婆伴嘴,只顾望着稿纸的方格自言自语:“我的心是红的,不是黑的,我从心里爱……”
老婆耳利,马上把话接过去:“这还不够,还要有行动!”
“啥行动?”
“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说的是啥意思?’眼镜片后面,眸子里闪着疑惑的光点。
“喂,”老婆急了,有点咄咄逼人,“你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
谢老师摇摇头,慢悠悠地说:“真的不懂。”
“哎呀!”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指轻轻地戳在谢老师宽阔的额头上,得意地说:“这句名言是姓鲁的,……哎呀,我记起来了,是名叫鲁迅的人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叫你爬在地上,弓起背脊给孙子当牛骑,懂吗?”
谢老师笑了,说:“不懂的是你。你把鲁迅先生的话给歪曲了。……爱,要爱得其所,不能溺爱——”
“你好好,你有理论,我拗不过你!”老婆听见孙子哭了,就匆匆地赶到客厅哄他去了。
有一天,儿子儿媳上班去了,谢老师也伏案埋头写文章。忽然,耳畔响起惊呼声:“救命呀,小孩掉下河啦!”谢老师扭头看看客厅,孙子不见了,飞机、大炮、坦克和战舰等玩具扔在地。上 , 横七竖八的① 他马上抛一笔 , 飞也似的赶到屋侧的小河边。他的眼镜掉了,也顾不上捡起来。他看到②靠岸的河面上有一圈水波向四周扩散开去,③俏皮的孙子一定是从那个地方掉下去了。④他不再考虑啥 , 正要一个猛子往下扎的时候 ,却被老婆那鹰爪般的手抓住了。
“你,你干吗要投河?!”
谢老师翻翻眼,说:“刚才不是有人惊呼‘救命呀,小孩掉下河’么?”
“哎呀,邻居在收看电视节目,那呼救声是从电视机里传出来的…·”
谢老师似乎还未醒水,他指着河面上那圈扩散开去的水波,直勾勾地望着老婆:“那?那? "
“哎呀,是鸭子入水抓吃的!”正说着,两只鸭子同时钻出水面,甩着脖子,拍打着翅膀,嘎嘎嘎的扑向对岸。
“孙子呢?在哪?”
“爷爷,……我跟奶奶打仗呢?”孙子从屋角冲出来,端着冲锋枪给爷爷一核子,爷爷赶忙把他抱起来,一老一少两张笑脸紧紧地贴在一起。
35.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并标调。
戳溺爱哄
36. 导致谢老师误将邻居电视机里传出来的呼救声当作真的有人呼救的主要原因是啥?(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7. 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 ( ① - ④句 ) 的描写办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 ①句:行动描写;表现谢老师不顾一切,急于抢救估计已落水的孙子。
B. ②句:环境描写;为下文写谢老师下水勇救孙子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C. ③句:心理描写;点明谢老师对俏皮的孙子喜欢玩水则总有一天会出事早有估计。
D. ④句:行动描写;表现谢老师奋不顾身地急于跳水抢救落水孙子。
38. 文中最能揭示本小说深刻的主题的是下列哪一句人物语言描写?
A. “我的心是红的,不是黑的,我从心里爱……”
B. “爬在地上一弓起背脊给孙子当牛骑……”
C. “……爱,要爱得其所,不能溺爱——”
D. “孙子呢?在哪?”
答案:(九) 35.chu ō .n ì .h ǒ ng 36. 伏案埋头写文章 37.A 38.C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8
(六)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无氧素组成的。②每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H 2 O 。③纯净水在正常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④它不是一成不变的。⑤洗过的衣服,拧出来,仍然湿漉漉地带着水,可是一晒就干;河水滔滔,日夜奔流不息,可是长久不下雨,河里的水也慢慢减少 T 。 (6) 这是怎么回事呢 ?(7) 原来 , 水也有一股脾气 , 就是这喜欢变 . (8) 遇到热,水就不声不响地变成水汽跑掉了。 (9) 跑到哪儿去了呢? (10) 化作云彩邀游太空去了。 (11) 在邀游中有时会遇到冷空气,它就紧紧抱成一团,化为雨水,渐渐沥沥地也回到地面。 (12) 酷冷严寒呢,它就结合成美丽的雪花,飘悠悠地向着冰冻的世界落下来。 (13) 待到太阳一出,暖和了大地,真有意思,它也重新活跃起来,蒸发升腾了。 (14) 这就是说,水的形态在不同的温度下,是在不断变化的。
1. 对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 ⒁
B. ①②/③ / ④⑤⑥⑦ / ⑧⑨⑩⑾⑿⒀ / ⒁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 ⑧⑨⑩⑾⑿⒀ / ⒁
D. ①②/③ / 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 ⒁
2. 第⑤、⑥、⑦句运用了怎么样的逻辑说明顺序?
A. 从现象到本质 B. 从本质到现象 C. 从主要到次要外从次要到主要
3. 文段中画横线的 (6)(7) 句子运用了 _______ 的修辞办法,与其运用相同修辞办法的还有文段中的第 ______ 句。
4. 选出对本文段运用朴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理解有错的一项。
A. 讲水的构成与常态用了朴实说明的方式,讲水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时用了生动说明的方式
B. 以朴实说明的方式把水的组成元素及元素结合这一科学问题揭示得很清楚
C. 运用朴实说明和生动说明,既使说明语言形象、活泼,也使读者轻松愉悦地获得科学知识
D. 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办法,生动地说明了水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这样就增加了文章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答案: (五) 1. D 2. A 3. 设问、拟人 ⑨⑩ 4. C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9
(六)
最后谈谈教师的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四周围一切人说的和写的。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说的话。写的文字跟他对学生讲的道理不尽相符,那么,学生会丢掉以前听到的道理而模仿当前的榜样,至少是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教师告诉学生应该说普适话,但是呢自己用方言讲课,学生就知造“说普通话”云云只是说说罢了。推而至于写字、用字眼、造字, 无一不是如此 。不但语文科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各科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我要代语文教师呼吁一下,请求各科的同事和他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对学生的语文负责。 消极方面 ,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如果语文老师说某个字不能这样写,学生说数学老师就是这样写,语文老师怎么办? 积极方面 ,各科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回答提问和书面作业 的时候正确地使用语文。不能因为不是语文课就可以在语文上马马虎虎,正如语文课虽然不讲各科知识·可是不能让学生在作文里任意颠倒史、地、理、化方面的事实。分科教学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学生所受的教育是整个的,是不能割裂的。不但各科教师,学校行政也应该关心学生的语文,对学生的语文负责,每 ___ 布告,每 ___ 一个通知,每 ___ 一个报告,都应该检查一下语文质量,包括错别字在内。 A 总之,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否则学生就认为语文也只是一门;功课而已,只要作文本上不出问题,别的地方都是可以随随便便的。
9. 用简短的文字(不超过 20 个字)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答:_
10. 本文段从语文教师、__、__的示范作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11.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 末句A ) 运用的两种论证办法是 ____ _______
12. 加曲线的词语“无一不是如此”如果换成“都是如此”,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无一不是如此”比“都是如此”语气更_____。
13. 依次指出文段中加点词语“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的含义,选择正确的一项。
A. 坏的做法好的做法 B. 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
C. 偷做的态度勤快的态度 D. 起码的要求较高的要求
14. 文段中空格处依次应填上哪些动词?选择确切的一项。
A. 作 出 发 B. 出 作 发 C. 发 作 出 D. 出 发 作
15. 根据文意指出“蓬生麻中,木扶自直”的比喻义。
答:_
答案: (六) 9. 要发挥教师的语文实践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10. 各科教师、学校行政。
11.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或答对比论证法喻证法
12. 肯定 13.D 14.D
15. 在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中,学生自然也跟着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答对意思给 2 分)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0
( 十三 )
①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 . ②[]精字当先,严字当先,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③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④在这个粗心与细心之间,差距夫上地下。⑤德国化学家维勒在研究一种铝矿石时,漫不经心,失掉了发现“钒”的机会;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与新元素“溴”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行破除常规,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明者。⑦ 1872 年,英国人欣克把π推算到 707 位;可是后人发现,他推算到 528 位就错了,以后接着计算的 20 年完全是白费工夫,真是一时疏忽,后功尽毁。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有条理。”这句话当成为科技人负的座右铭。
27. 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这段字的论点。( 3 分)
28. 填入第②句的 [ ] 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2 分)
A. 只要就 B. 只有才 C. 如果就 D. 因为所以
29. 第③句运用了 _____ 的论证办法。( 2 分)
30. 本文中属于事实论据的是_句,属于理论论据的有 ______ 句。( 2 分)
31. 文中加“三角号”的词“后功”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啥?( 2 分)
答案 : (十三) 27. 第①句 28.B 29. 对比 30. ⑤⑥⑦;⑧ 31. 指欣克在大值推算过程中 , 后 20 年间从 528 位到 707 位的推算。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1
(十)
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满被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也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墙绿叶。
10. 本文段选自叶圣陶写的一散文《牵牛花》。
1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系 ] 人心情 [ 嫩 ] 绿 满 [ 被 ] 细白绒毛 默 [ 契 ]
A.ji nen pi qi B.xi lun pi qi C.xi len bei qi D.ji nen bei xi
12. 联系上下文释词。
浑忘意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中的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怎么样的感情?请选出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A. 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生长快速的欣赏之情
B. 表达了作者对牵牛花格外茂盛的赞美之情
C. 表达作者对牵牛花勃发的生命力和长势之旺盛的欣赏赞美之情
D. 表达作者对牵牛花具有生命力和长势之茂盛的欣赏赞美之情
14.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文眼。
15. 下列各项是对(牵牛花》一文中牵牛花象征意义的理解,请找出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A. 逗人喜爱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值得赞美。
B. 生长着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
C. 充满“生之力”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极其旺盛的。
D. 生长快速、顽强的牵牛花象征着新生事物发展的迅速和不可阻挡。
答案 : (十) 10. 抒情 11.A 12. 完全忘掉了自己的感情 13.C 14." 生之力 " 不可得见 ...." 生之力 " 了 15.A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2
(八)
〔甲〕只有经受各种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每一个人的。生道路不同,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也不同,□□具有顽强意志的。□能为实现自身的追求而经受住前进途中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犹如一块原钢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材,荣誉是伴随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的身边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面临着双耳失去听力——这最悲惨的考验时间 . 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体想使我屈服”的怒吼,与命运作顽强的抗争,终于饮誉世界。英国的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自强不息,顶住了来自生活上、学习中的各种考验,被誉为“与拿破仑齐名的伟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探究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荣誉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所经受的是百倍于他人的难以想像的考验。由此可见,不经过炼狱的洗礼,焉能成为圣人?
[乙〕在获得荣誉之后必须接受考验。荣誉本身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比艰难困苦更大的考验。因为伴随着荣誉而来的往往是鲜花与赞美、金钱与桂冠等,而这些是能诱使一些人背弃初衷,走上邪路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能。视荣誉,不躺在已有的成绩上,不懈进取。“镭的妈妈”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把皇家学会授予她的金质奖章给自己的女儿玩,她说这:“我要让小孩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决不能因为获得了荣誉,就停止了对科学的探索。”她正是这样对待荣誉,才能孜孜不倦地探求,两次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让我们再来看看获得荣誉后的江郎吧:江郎年轻时,才思敏捷,妙笔生花,颇得荣誉。可是他在这盛誉之下,不觉飘飘然起来,晚年“终日欢娱不 复留意于文笔”,终于落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面对荣誉,只有不断进取,从“零”开始,才能更上一层楼。
21. 在[甲]、[乙〕文段中的二处空格里填上相同的一组关联词语,恰当的应是哪一项?
A. 只有……才…… B. 只要……就…… C. 无论……都……
22. 根据下列备选答案作答。
A. 只有经受各种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
B. 不经过炼狱的洗礼,焉能成为圣火。
C. 在获得荣誉之后必须接受考验。
D. 面对荣誉,只有不断进取,从“零”开始,才能更上一层楼。
答:[甲〕文段的论点是;〔乙)文段的论点是。
23. 在论证办法的使用上,〔甲〕、〔乙〕文段都同样运用了一论证;所不同的是 [ 甲〕文段还运用了 __ 、 __ 论证的办法,〔乙]文段则同时运用了 __ 、 __ 论证的办法。
24. 【甲]、[乙〕文段都相同的运用了下列哪一种论证结构?
A “总论--分论:’B“分论一总论式”
C. “总论一分论一总论”式
25. 如果将〔甲〕、[乙]文段连起来,然后加上一个共同的题目,最恰当的应是哪一项?
A. 谈荣誉 B. 荣誉和考验 C. 说考验 D. 千锤百炼方成材
答案: (八) 21 A 22. A 、 C 23. 举例 比喻 对比 24. C 25. B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3
( 二 )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小孩,今年三岁半。开始我见(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作我老师的。
婴儿园的阿姨领了小孩们去效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束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 A 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该尊重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个人争执,先是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小孩,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B 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还有许多言行令我肃然起敬。他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 不布置作业 。我却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
1 . 文中两处加括号的部分 AB ,从表达方式看,属__
2 . 作者说:“他(孙)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从本文看,作者已发现了自己的啥“卑劣”,已知道了自己的啥“羞耻”?请依次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在文中画出来。
3 . 文末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照应了开头的哪一个句子?
____
4 . 下列对文末“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 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B. 将这个句子变换为肯定句则是:所以,我有理由称他是老师
C. 从 A. B两项可知:两种句式表示的意思虽然差不多,却不完全相同,即它们在语意上有轻重弱强之的差别。由于作者从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着眼,所以在这里采用了双重否定句式。
D. 从AB项可知,两种句式表示的意思基本一样,所以用哪一种都一样 .
E作者采用双重否定句式,更能强调应该称呼孙涵泊为老师和为啥要这样称呼的理由。
答案: (二)1 . 议论 2. 对于美好的东西……摧残; . 我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8. 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作我老师的。 29.D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升学指导丛书部分》 篇14
( 三)
对我来说,学生时代已经遥遥远去了。但每提起〖它〗,在我的眼前,常有一个和蔼的面影闪现----这便是我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
屈指算来,那时他也不过三十来岁,但在我们心目中,他是博学多才、令人敬慕的。他写得一手好字,同时口才极好,讲起话来,常常五指向上微微张开,晃动着,好像在搓动着一个无形的小球,激动时,还要轻拍一下桌子。这一切,都仿佛构成了他讲课的特殊风格。每每讲到动人之处,真可谓声情并茂----诸如祥林嫂怎样在大年夜悲惨地死去,刘和珍三女子怎么样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下,清国留学生为啥要将发髻盘成一座“富士山”,还要“将脖子扭几扭”,都是在他侃侃的讲述中,有如汩汩清泉,在我们心底溅起朵朵浪花。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往往在他讲完最后一句、将搭在额前的头发潇洒地往后一甩时,下课铃声便恰如其时地大作起来。
我们十分敬重他,常常在下课之后,仍然三五成群簇拥着他,问这问那,他也顾不得拍去身上的粉笔灰,挟着讲义,斜倚在走廊的窗口上,随手点起一支香烟,继续侃侃地给我们谈文学,谈人生,以及我们所问到的各种问题,直到上课铃声再次大作 ....
此后,我远离了母校,远离了他。尤其其间相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竟使我们之间(音讯杳然)。当我终于再次站在他面前时,我已是三十挂零的人了。他也早已不再年轻,眼角分明地布满了鱼尾纹,唯有那睿智的目光,讲话的手势,还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采 ... 是啊,时光不可能倒转,我的双眼湿润了 ...
1 . 末段中的“音讯杳然”与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一文中的“ _______ ”一词近义。
2 . 第一段中“但每提到它”中的“它”是指啥?_____
3 . “是啊,时光不可能倒转,我的双眼湿润了”一句的含义是啥:( )
A. 想再回到老师的身边聆听他的教诲
B. 感叹时光不可能倒转
C. 遗憾自己不可能再回到老师的身边
D. 以上三种含义都有
4 . 概括本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5 . 从上面文段看,这位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 1. 杳无消息 2. 学生时代 3. D 4. 写学生时代老师留给自己的美好、难忘的印象以及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5. 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字,口才极好,讲课声情并茂,热爱学生等。
推荐站内搜索:初中英语日记、中央电大试题库、日记大全100字、湖北自考成绩、陕西高考试题、云南自考成绩查询、感人的日志、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描写动物的作文、成人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