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通用14篇)
《螳螂捕蝉》 篇1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
作者:扬中市实验小学 陆智华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7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
执教:扬中市实验小学 陆智华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 )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进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么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也怎么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啥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啥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进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啥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啥?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苏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么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9、出示: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五、评析少年形象
1、同学们,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一位与我们同龄的少年,他做出了许多大臣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佩服吗?
2、你为啥佩服他呢?出示:认真得读读课文的2——11自然段,细细地品位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然后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友情提醒: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写,要写得有理有据,如果能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和生活经验来写就更好啦!
3、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析
你的叙述办法老师很欣赏,你用了总分的句式把自己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说得有条有理。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
你不仅用了文章中的语句,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真不错!
……
六、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少年啊!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向这位少年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也耐人寻味,它所蕴涵的道理我们也要牢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隐患。
七、作业布置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把这篇课文的故事情景表演出来?(想)那好,这个工作留给你们课后去精心准备,呆会儿,我去建议你们的语文老师利用下节语文课展示你们的准备成果,好吗?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 篇2
薛法根《螳螂捕蝉》(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师: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四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啥联系。
(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 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将几位同学的听写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扼要地评点。)
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么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师: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
师:(惊喜地)你们听出些啥来了吗?
生:她加上了一些词,听起来更生动了。
师:对!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动听了。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众笑)
生:然而蝉万万没想到死亡正向它*近。一只螳螂正拱着身子,悄悄地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真是太紧张啦!好听!(众笑)
生:那螳螂也没想到有只黄雀正站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满心欢喜地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
师:你们听出啥来了吗?
生:少年应该站在树下,而不是黄雀的背后。
师:你听得真仔细!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众大笑)
生: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早已在树下看得一清二楚,拿着弹弓,正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根本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样?
生:她讲得很流利、很生动。特别是加上一些描写,听起来更有紧张感。(师指指听写的词语。)
生:她还能将听写过的几组词语都恰当地用在故事里了。
师:(上前握住那位同学的手)非常感谢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生鼓掌)谁还愿意让大家享受一番?
生:(讲得也很生动,略。)
师:这个故事就叫——
生:(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教师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指名朗读。学生读得极有感情。略)
师: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生: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
师:吴王一下子想到了啥他就全明白了?他也明白了啥?请你联系上文想一想。(生不约而同地读第一节。)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师:写到这儿,你还有啥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啥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呢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啥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纷纷演练起来。)
师:(请两位同学上台)你们两个是演员,谁是导演?
生:老师。
师:今天请大家当导演(生兴奋地笑),给这两位演员导一导表演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好吗?
生:少年在禀报大王时,要做这样的动作。(生演低头、下跪、抱拳的禀报姿势。)
师:你还挺专业的嘛!(众笑)(对演少年的同学)你来学一学。
生:吴王夸奖时可以翘起大拇指,恍然大悟时可以捋一捋胡子,装作思考的样子。(生边说边演,生鼓掌。)
师:也导也演,名副其实的导演!
生:少年在讲故事时可以指着一棵树讲,这样更逼真。
生:(略)
师: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开始表演。)
生: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啥人,却也装出一付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略)
师: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众大笑)
《螳螂捕蝉》 篇3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怎样?最后怎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进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气氛。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么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 “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到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
《螳螂捕蝉》 篇4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默写几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②螳螂 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⑤正隐伏着祸患)全班分4组,每组依次默写一组,最后都奖励一组。(⑤)
2、自己批改;评价。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固执地要求攻打楚国,而且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时候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在王宫花园里给他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位少年讲了怎么样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呢?
二、合作学文
(一)创说领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默写的词语和画面,试讲这件挺有意思的事。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12节,找出文中“螳螂捕蝉”的内容;
2、 试说故事,最好有创新;
3、 指名说故事。从“具体、生动”这一要求来评议。
(二)研读理解
1、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一个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啥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提问: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啥?它们没想到的“隐伏着的祸患”也分别是啥呢?[课件:辨一辨]自读课文9、11小节故事部分,同桌讨论。
提问: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啥?
过渡: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2、“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啥意思?他悟到了啥道理?(板书:恍然大悟 )
如{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板书:(打消念头)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啥原因呢?看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啥?会说些啥?(打消念头)
4、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自己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实际也是在劝,不过,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有啥不同?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少年的巧劝,“巧”在哪里?请读读课文,3—11小节。)相机指导朗读。先小组分角色自读:1人提示语,1人读吴王的话,1人少年的话,1人当评委;然后当众读,集体评议;最后再当众分角色读。
(三)
合作体悟
过渡:
同样是劝说,为啥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
友情提醒: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么样的语气?
当时有啥神态、动作?
2、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在别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为啥?
三、拓展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此时,你最想说些啥?
四、作业(2、3两题自选)
1、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表演给低年级同学看。
2、把学了这篇课文后,最想说的感受写在小作本上。
3、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怎么样劝?
板书:
吴王固执---→ 听“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打消念头(攻楚)
(思前想后)
或
少年——巧劝——吴王
螳螂捕蝉 准备攻楚 只顾眼前利益
恍然大悟 不能
黄雀在后 打消念头 不顾身后隐患
《螳螂捕蝉》 篇5
【案例】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螳螂捕蝉》的故事?
生:
师: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看看其中蕴涵着怎么样深刻的道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注意故事的情节性。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相应指导。
自读课文后进行交流。
师:通过刚才大家交流的情况,老师已经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基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谁能告诉大家,“螳螂捕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
生:第二天清晨,因为课文说道:“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说明少年在想办法劝说吴王,于是就有了“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转来转去,而且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师:你读书真仔细,回答问题也完整。谁也能告诉大家,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啥?
全班回答,“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
师:板书(原因:吴王执意伐楚,大臣反对。)大臣们为啥要反对吴王攻打楚国呢?
生:因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们认为大臣们说的对吗?
生:我认为说的非常正确,打仗肯定要花费很多兵力、物力,当你的所有兵力都去伐楚,国内防御的兵力就会不足,其他诸侯国就有机可乘。
生:但是呢,吴王不听劝阻,还下了死命令,真是愁坏了大家,于是,就有了少年出场。
师:你很聪明,老师还没有问到,你就已经说了出来。那么“少年劝吴王”就是事件的
生:经过。
师:劝说的结果怎么样?
生: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我们分析到这里,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应该怎么分段了吗?
生:知道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段。
学生自由分段,归纳各段主要内容。
【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于是,我通过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让他们轻而易举的明白课文的段落结构,达到分段理解课文的目的。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同时也懂得课文的主要内容,给第二课时的精读品悟打下很好的基础。
《螳螂捕蝉》 篇6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三
第一课时
高春杰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三、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具准备:
计算机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不同内容。
2、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4、正确地评价少儒子这个人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文《螳螂捕蝉》。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古文吗?我们是怎么样学习古文的呢?
(回忆学过的古文,复习学古文的办法。)
所学过的古文有《狐假虎威》、《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
学古文的办法:
(1)多读。
(2)看注释,查字典,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明白课文讲了一件啥事。
(4)查阅有关资料。
二、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情况。
(一)、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1、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对照译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讲一讲每个“其”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啥事?提出不懂的问题。
4、查阅有关资料。
(二)、逐要求进行检查:
1、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关于这篇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你有哪些了解?
(1)学生简介有关资料。
(2)老师在学生简介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的后代,属于汉室宗亲,所以他特别关心汉王朝的兴衰,他著名的两本书《新序》和《说苑》都是专供帝王阅读的书籍。主要目的用于劝谏。如果同学们想了解的更多,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新序?说苑选译》。《说苑》一书共20卷,《螳螂捕蝉》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么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2、检查朗读:
(1)谁愿意第一个把课文朗读一遍。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的是否正确、流利,停顿是否合理。
(2)评读,再指读。
(3)练习读出一点儿古文的味道。
a老师示范读第一句。b学生体会读。c指名读,齐读。
3、检查字词的理解。
(1)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课件显示整篇课文,“其“字加点)
a、文中这么多的“其”字你们都理解了吗?谁能一边读课文一边说说“其”字在不同句子中分别指的是谁或啥?
(指一人说)其他同学作裁判,看他和你理解的是否一样,如果认为他说的不对,可以随时举手订正,看谁判断准,反应快。
b、理解了这么多“其”的意思,你有啥发现吗?
(课件把所有带“其”的句子及解释全部显示)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同样一个“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事物是不同的。在古文中像这样的字或词很多,它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以后还会深入地学习。
(2)检查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子(你)是(这,此)务(追求)悲(动听)
(学生逐个讲解自己所查的重点字词的意思,课件重点出示这四个字的意思。)
注:“悲”在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均没有“悲鸣”的解释,学生大多选“悲哀”,这里老师须引导学生理解“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此时它不但不悲,反而是在唱着动听的歌,这“动听”的意思是从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的。有许多字古今的意思差异很大,所以同学们要想深入学习古文还要预备一本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
4、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自己练习。
(2)指名讲故事内容。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啥事。
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1、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少孺子为啥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吴王为啥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2、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
3、全班交流
(1)少孺子为啥要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故事(课件显示“故事”)。
(2)学生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说一说。(课件显示“春秋形势图”)
a、学生谈。
b、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啥。(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c、老师操作课件,并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d、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啥?
(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e、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啥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想象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也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3)吴王为啥没有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呢?
a、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啥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b、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啥?
(1)少孺子聪明
(2)少孺子机智、勇敢。
(3)少孺子忠心爱国。
c、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生读)
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
四、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吴王决心伐楚,态度极其坚定时,他是怎么说的?
a、学生自读
b、学生体会读。
c、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
d、全班体会读
2、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
a、指名前后对比读。“敢有谏者死!”——“善哉!”
b、全班对比读。
c、师生合作对比读。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自由朗读全文。
五、学生谈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或体会。
a、可以谈对课文道理的理解。
b、可以谈对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回去以后把它背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编排一个课本剧;也可以发挥想象,练习创造性地复述。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检查背诵课文。指导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略)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螳螂捕蝉》 篇7
走进内心,追求 “深刻”——我教《螳螂捕蝉》
作者:佚名 转贴自:走进内心,追求 “深刻”——我教《螳螂捕蝉》 点击数:374
走进内心,追求 “深刻”——我教《螳螂捕蝉》
作者:海安县曲塘小学 曹春华 转贴自:南通小学语文网
通过一个故事揭示出一个道理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在少数,例如《螳螂捕蝉》。像这样的课文怎样教呢,仅仅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吗?这个问题困扰我多时,我也在时时地思索。
《螳螂捕蝉》是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也是苏教版教材中比较经典的课文,我曾通过不同的媒体接触过这篇课文的多种教法。有的着力于语言的训练,花大力气围绕着故事听说读写,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着故事,有的着力于人文情感的熏陶,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发挥表演的才能,自始至终热热闹闹地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也有的着力于寓意的揭于,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通过演绎推理得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结论。虽然教学的不乏名家,整个的教学过程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然而我始终觉得缺了点啥。缺了啥呢?缺了“深刻”,即对故事背后原因(不是作为结论的寓意,而是成为结论的原因)的深刻体认。
这些教例中老师们的采用的角色体验的办法,给我很大的启发。然而所不同的是,我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引导学生去扮演吴王的勃然大怒后的歇斯底里,也不是扮演智慧少年的足智多谋,而是直接进入寓言的主角———蝉、螳螂、黄雀——
师:读了课文,给你最大启发的是哪一句?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师:(出示句子)
师:蝉是怎么“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呢?(见学生跃跃欲试)先别急,先看看从哪些词语上看出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生: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语气语调都很有“理性”)
师: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啥么样的蝉?
生:这是一只胖乎乎的蝉,无忧无虑的。
生:它一边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一边还哼着小曲呢。
师:真有想象力,如果是你,你会唱啥?
生:太阳当空照,露水对我笑。让我吃饱喝足睡一觉。(师提醒,刚起床也要睡,真是只悠闲的蝉,众生笑)
生:它可高兴了——
师:如果你就是这只蝉,你怎么高兴地想?
生:我想,我真是太幸福了,看,多好的阳光,晒得我的身子暖和和的,看多美的露水,这是老天给我准备的早餐,让我伸伸腰,做做运动,吊吊嗓子,然后尽情地享用吧……
师:真是一只会享受的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看——
生:(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充分体现出了蝉的自在)
师:让我们把目光向蝉的身后看!你看到了啥?
生:一只大螳螂!
师:(追问)你看到了啥?
生:这只螳螂使劲地拱着身子,正举起了前爪,就要扑过来了。
师:这是蓄势待发啊。如果来一个特写,你看了啥?
生:我看到了螳螂的眼睛,只见双眼透着绿幽幽的光,直勾勾地盯着蝉,随时都会发动进攻!
师:或许,它也在想呢——
生:哈哈,多肥美的蝉,今天运气真好,刚起床就有这样的美味送到我的面前。
生:我已经感觉到螳螂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生:我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杀气。
师:好一个杀气啊!让我们读出这股杀气。
生:(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对这只可怜的蝉来说,此时此刻——
生:(急切地)这太可怕了。
生:太危险了。
师:如果你是蝉的好伙伴,此时你会对蝉说——
生:我可怜的朋友,你不知道大祸临头,小命都不保了,快别喝了,快逃吧!
生:我会大喊:危险,快飞!快飞!
师:看你急的。如果你就是这只蝉——
生:当我明白了一切,我会丢下一切赶紧逃!
生:(摸摸額头)我会吓得一身冷汗!
师:可是,这是蝉此时此刻还浑然不觉,他——(手指,引读)
生:(再齐读)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师:(引读)他还在——
生:(再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语气语调里明显带着焦虑和不安)
师:(无比急切地)可是,没有人提醒他,也不会有人提醒他。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依然——
生:(再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语气语调更加焦虑和不安,个别学生声音哽咽)
师:(对眼圈发红的学生)你焦急啥?
生:蝉虽然睁着眼睛,但他的眼睛被蒙住!
师:是啥蒙住了蝉的眼睛?
生:利益。
师:对,是利益,是眼前的诱惑。
……
同样的角色扮演,由于我立足并不是情节的简单再现,而是的走进内心,我想,经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背后一定也是“直冒冷汗”。也姑且不论这样的体验对学生的心灵的震动所产生的影响,就对寓言的寓意的理解而言,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以为,大凡这样的本文,文字浅显,对学生而言,能复述全篇课文,并非难事,即便是“创造性”地复述,学生是天生的演员,看惯了古装戏的学生能俏皮地说出“孤意已决”“违令者斩”之类的台词亦非难事。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探究出以文字为载体的所谓寓意,更是易如反掌。从表而上看,学生故事讲得眉飞色舞,课本剧演得活灵活现,道理讲各头头是道,但姑且少数学生精彩的表演遮掩了其余绝大多数同学和无聊旁观不谈(由于故事较长,更兼加上自己的创造,学生表演起来费时太多),就教者着力想揭示的寓意,学生也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而已,只是停留在口号式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啥原因造成虽然危险就在身后,而却视而不见?而且为啥这么多人(由于是寓言,可以把蝉、螳螂、黄雀都看作人)包括吴王都视而不见?而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结果也是怎么样的可怕?对于寓言来说,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以为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成功的!同时,对于寓言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远比引导探究诸如“少年的故事是真是假”“少年的劝与大臣们有啥不同”“吴王为啥恍然大悟”等问题有价值得多,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在课文的文字之中,只要引导学生凭借文字,走进内心,实践证明学生能够体悟得出的。
我想,这样体验出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不是深刻一些呢?
注: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XX年第十期。
《螳螂捕蝉》 篇8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教者:通师二附 黄小君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导入课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的瑰宝。你知道哪些成语呢?
生:闭门造句……
师: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师:理解课题(螳螂,)
生:理解螳螂
二、 简介背景,了解故事起因、结果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
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出示地图——据图讲解——故事起因是怎么的?请大家读课文(出示:小黑块:楚国、劝阻、处死、固执、吴王)
生:排顺序——老师调整,及时提醒
(教师教态慈祥,用体态语言赞美学生)
三、 学习课文,体会少年的聪慧
师:小结学生发言。……结果这仗打成了吗?
生:没有
师:为啥?
生:因为少年
师:怎么样的少年?
生:拿着弹弓的少年——露水沾湿衣服的少年……
师:假如你是少年,你会怎么样劝阻吴王呢?
生:(沉思默想)
师:我们商量一下
生:小组合作、议论纷纷
师:我们汇报一下
生:我们的办法是……(学生们跃跃欲试,举手者众多)
师:这些办法怎样?少年会这样劝说吗?我们看看。
生:对刚才列举的办法进行评价。
师:那少年怎样劝说吴王的呢?我们来看课文,老师和大家一读去读课文。
朗读课文:师生共读课文、学生朗读十分精彩、老师便引读便插入叙述、再次分角色朗读(师读白,学生分“王”和“少年”读)(学生朗读真是精彩)
交流朗读体会:
师:通过朗读两遍,你读出了啥?
生:a、我读出了少年的智慧,b、我还读出了少年十分善于观察c、我读出了很有耐心d、读出了少年的爱国e、少年非常大胆,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劝说吴王
师:这些说明少年充满着智慧(板书:充满智慧)
师:出示:“不是……而是……”句式,要求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练习用这种句式说话或写作。
生:朗读课文,说话交流、写作交流
师:提醒引导
生:a不是直接劝说吴而是……b不是……而是c、用大自然的一个食物链的故事d、不是贸然请谏国王 。
四、 故事比较,体会少年的聪慧
师:你们相信这个故事真的吗?
生:相信
师:那我们就试试讲这个故事给吴王听
【相机出示:螳螂、蝉、黄雀的图片】
生:看着图画表演讲述故事
师:及时总结,看到这几幅画,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你有啥想法?
生:我仿佛……
师:纠正学生的某些问题
师:我们来把自己的理解放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啊
生:朗读
师:及时总结,我们来一起读书
生:齐读。
师:
【出示】树上有一只蝉在叫,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要去捕蝉,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出示课文】花园里有一棵树,······却没顾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故事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啥?师:少年为啥这样说呢?吴王听到这些话会怎样?
生:通过这段话告诉吴王:……
师:【板书:光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师:少年这样做的目的?
生:……
师:少年讲这个故事仅仅是表明啥关系吗?这里有三个词语,看谁能摆在恰当的图下面
【出示:吴国、楚国、其他诸侯国的词板】
生:到前面摆词语,教师配合划线
师:引导学生叙述三者的关系。
生:叙述三者的关系
师:好,我们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读白,女生读少年,男生读吴王)(此时,朗读的意境已经出来了)
五、 总结拓展。
师:难道少年讲这个故事就是仅仅为了叙述看到的场景吗?
(引导学生由三者的关系过渡到少年的用意。)
生:学生默默思考,教室里安静(此问引起学生思考)
师: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小孩们。
生:渐渐的,举手的人多起来,老师邀请有三人回答。(答案不同,但是呢,意思正确——有个性的理解)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据图总结少年的用意。
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总结,还有人在用笔记录。
师:到此,吴王会怎么样?
生:恍然大悟。……
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吴王会对大臣们怎么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师:那,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该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呢?我们四人小组来分角色自己表演一下。等会儿我们邀请几个同学来表演这个场景。
生:讨论,热烈——怎样表演,在位置上尝试表演
师:巡视,指点,发现
生: 津津有味的表演着。
师:选择表演者组成临时表演小组表演。哪些是国王?哪些是少年?哪些是大臣?……
要请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生:表演。(少年展示心声)……(表演者,津津有味;观看者其乐陶陶,还有人不自觉的小声附和着)
师:提示,大家为吴王的转变而鼓掌。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啥?
生:齐述“蝗掷捕蝉”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
师:如今“螳螂捕蝉”这个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成语,通常写成“蝗掷捕蝉,黄雀在后”。
六、 布置作业:
师:1、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这些成语,感受中的智慧。
【出示】
才高八斗 博古通今 汗牛充栋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矜愚饰智 老马识途 料事如神 妙笔生花
师:2、 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螳螂捕蝉》 篇9
言语智慧 哲理人生--解读《螳螂捕蝉》
资源提供: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刘齐丰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样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或给人以丰富的知识积累,或给人以愉悦的审美体验,或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文以载道,书以传情,我们在充分发挥好文本工具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展示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教者,作为文本的探路者,教学前他是文本的忠实读者,教学过程中,他也是一位高明的导游,是学生阅读实践的引路人。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就要求教者必须悉心钻研文本,让教者的心、作者的心、学生的心走得更近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领略不限风光,所以教者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要学会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把书读薄即单刀直入,去其枝蔓,深入文本内涵;也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统筹把握。把书读厚,即对文章外延的补充,对文本开发性的阅读,酿百花而后方成佳蜜。今天我谨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对文本解析作一探索与尝试。
一、 文本概述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的《说苑》。
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也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文本特色
1、多重的性格,丰满的形象
在《螳螂捕蝉》一文中,故事比较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却不单一,形象也较为丰满。如吴王这一角色,他有着专横、骄纵的一面,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面对众大臣的直言进谏,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王者的霸气一览无余。但当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后,也表现得极为谦逊明智,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可见人物的性格是具有多重性的,他既不是高大全,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真实的人。这里作者通过生动简洁的语言,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少年其智,吴王其人,跃然于纸上。
如果说文中吴王的刻画是片言只语显精神的话,那吴国少的描写则是多种
手法见智慧。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同样是劝可谓是目的相同,效果迥异。众大臣直言相谏,最终吴王龙颜大怒,少年则寻求机遇,因势利导,晓以利害,最终吴王恍然大悟,对比之中高低不辩自明。文中还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少年为了寻求机会,引起吴王的注意,在王宫花园,“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毫不介意”其智慧、其胆识、其耐心无不令读者为之动容。另外少年的语言描写也较有特色,极为生动。
2、睿智的语言 巧妙的说理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同样是劝,为何效果迥异呢?俗话讲,文死谏,武死战,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文中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文中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借事说理,表面看是在讲故事,但事理不言自明,如果读者徘徊于寓意之外,流连于故事之间,则舍本求末了。
在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如唇亡齿寒、一鸣惊人等,说理而
不空洞,睿智而不显锋芒,极富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不争而善胜,不辩而自明。
3、深刻的意义 深远的影响
《螳螂捕蝉》虽是一篇历史寓言故事,我们不必计较,追求故事本身的真
实性,但他的现实意义是深刻的,是富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在利益面前我们往往会利字当头,失去理智,利令智昏或利欲熏心,不顾自身安危。我们也可以此来解释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道德问题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要充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内涵却是深远的。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把书读薄的基础上,把书读厚,强化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和办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三、潜心反思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及主观色彩的内容,但人们对语文教材更有着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则无法进行,这也是我们进行文本解读的前提和价值依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也特需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尊重阅读的主体,表现在教者不应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加给学生,给吴王、少年外贴标签。吴王武断、固执、知错就改,少年机智勇敢也是在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课文中逐步认识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收获也不尽相同。
阅读教学应从“悦读”开始,激活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教者文本解读,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读书思路。读有所疑,疑有所解,“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相似阅读”既活化文本内容,创设相似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既理解了文本内容,也内化了文本内涵。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补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总之语文是工具的、审美的、人文的,而语文教学也是精彩的、生动的、鲜活的,我们要重视文本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益,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总之智慧的语文教学来自敏感的心灵,来自深刻的思考,来自鲜活的学习,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吾将上下而求索。
《螳螂捕蝉》 篇10
之一
泗港小学 赵建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进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提倡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办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啥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啥事呢?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能不能也讲讲这个故事,最好有所创新。(学生听故事录音、看多媒体演示。)
②同桌讲讲这一故事。指名讲这一故事,组织评议。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啥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啥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啥?“隐伏着的祸患”也分别是啥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么样想的呢?你想对它们说些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a理解:“恍然大悟”;“乘虚而入”,蝉、螳螂、黄雀,分别乘啥“虚”?其他诸候国乘啥“虚”?“不堪设想”,蝉、螳螂、黄雀分别有啥“不堪设想”的后果?b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
3、理解“办法”,体会特点。
①对4-12节,大家通过提出问题、结合课文研究问题,读懂了。请默读第3节,想想看啥问题要提?
②像刚才那样,同桌商量商量,能解决这些问题吗?(随机点拨,“毫不介意”,他“介意”的是啥?)
③练读第3节。
④你觉得这是个怎么样的少年?吴王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4、选择方式,表现课文。
①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课文的内容,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②分小组准备后(分角色读,表演,画示意图等)组织交流、评议。
三、布置作业
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同学听。
板书设计 :
蝉 ← 蟑螂 ← 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
少年
《螳螂捕蝉》 篇11
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1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进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提倡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办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谈话导入
教师导语: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我们初读了课文(教师板书:初读),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能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吗?
过程预设:
*学生从字词掌握、朗读情况、课文内容等方面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预设理念:
*重点让学生练说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检查学生对大臣劝说和少年劝说(螳螂捕蝉的故事)的朗读情况。(出示小黑板)
预设理念:
二、 揭示目标 激疑深入
导语:学习贵在生疑呀,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能读出疑问这也是同学们的收获,上节课同学们读出了很多疑问,有的是“小疑”已经解决,还有哪些疑问没解决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师生共同梳理疑问
(为啥大臣的劝说不成功,而少年却能让吴王改变主意?……)
*揭示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 重点突破 深入研读
导语: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吴王改变了初衷,他想告诉吴王一个啥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他直接说明的那句话吗?
1、学生画找重点句(“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隐伏着的祸患”)
导语:读完这句话你一定也产生了新的疑问!对,读书就是要在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这才叫“研读”。它们“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着的隐患”分别是啥?你能联系上下文读出答案吗?)
2、学生感悟少年劝说话语,教师启发引导。
启发语:蝉的心情读出来了吗?螳螂的想法表现出来了吗?黄雀的心理读出来了吗?
3、教师点拨,学生想象
导语:其实少年的话还没说完,如果再说,你说少年会说出啥话来?对!看来同学们都可以当吴王了!吴王明白了吗?读一读!)
4、学生理解“恍然大悟”
启发语:“恍然大悟”啥意思?吴王明白了啥?你能联系上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吗?写在旁边好吗?
5、交流反馈。
(*明白了少年的意图:自己攻打楚国就像蝉和螳螂一样是只顾眼前利益……)
(*明白了大臣说的是对的)(相机练读第一部分)(固执、知错就改)
(*明白了少年用心良苦呀)(相机学习第二部分相关语句)(有勇有谋)
四、 设置补白,总结提炼
导语:第二天早朝,吴王会怎么向大臣们解释呢?
五、 疑问搜索
导语:看看还有疑问了吗?这个故事真实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刘向《说苑·正谏》
《螳螂捕蝉》 篇12
( 一) 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 我们第一次见面, 我姓张.知道张老师爱好啥吗
生: 不知道.
师: 告诉大家, 我喜欢唱歌.同学们想不想听张老师唱歌
生: 想!
师: 好! 那张老师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2002 年的第一场雪 ( 生鼓掌)
师: 知道这是啥歌吗
生: 《2002 年的第一场雪》.
师: 对.谁的歌
生: 刀郎.
师: 看来大家都是追星族.好, 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刀郎的名字.
( 师板书: 刀郎)
师: 同学们, 我们在"郎"字的左边加上"虫"字旁就成了另外一个字———"螂".
生: 刀螂.
师: 对, "刀螂"就是"螳螂", "螳螂"是"刀螂"的学术名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螳螂"有关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齐读课题.
( 二) 精读感悟
1.品读课文9—11 节, 直奔重点.
师: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 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 出示大屏幕) , 谁愿意读 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 生举手, 师指名一生读)
师: 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洪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横行看, 边看边想每一行三个词语之间有啥联系, 然后再读读这些词语, 这样你会读得更好.自己先试试.
( 生自由读)
师: 谁愿意读 ( 指名一生读) , 你这么一读,张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自由自在的蝉.看来弄清了词语之间的关系, 词语照样可以读得———有感情( 生接) .就像这个同学这样,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 生齐读)
师: 这样一读, 我们的头脑中呈现出了一幅画请同学们结合这幅图( 出示大屏幕) , 尽可能用上刚才我们读过的这些词语,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自己先练习一下.
生: 清早, 一只蝉悠闲地趴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唱着歌,
师: "唱歌"这个词用得好, 讲下去.
生: 谁知道, 蝉身后有一只螳螂要吃它, 这只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一幅凶猛的样子,
师: 很紧张, 好听.
生: 谁也想得到, 就在这只蝉的背后, 有一只黄雀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这只螳螂呢.
师: 非常感谢你, 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你一定读了很多书, 可以称得上故事大王了.
( 生很高兴)
师: 同学们, 刚才这位同学所讲的其实是一则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生接) .课文中的少年给吴王也讲了这个故事, 打开课文, 快速找找, 哪几节直接写了故事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9—11 节.边读边想, 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用笔划下来.
( 生大声朗读9—11 节)
师: 同学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
书.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 我找的句子是: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 这句话给老师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
师: 联系刚才所读的故事, 请你说说蝉,螳螂,黄雀, 它们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各是啥
( 边板书"蝉,螳螂,黄雀,眼前利益,身后祸患"边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说明.
生: ( 读) "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这句话可以看出蝉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喝到露水, 背后的祸患是螳螂要捕捉它.
生: ( 读) "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这句话可以看出螳螂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蝉, 背后的祸患是黄雀要啄它.
生: ( 读)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这句话可以看出黄雀眼前的利益是可以吃到螳螂, 背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要打它.
师: 是的.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关系可以这么来表示:
捕啄
蝉← 螳螂← 黄雀
师: 蝉和螳螂之间用啥动词好
生: 捕或捉.
师: 螳螂和黄雀之间呢
生: 啄
师: 这句话正是故事的寓意所在.谁来读这句话
( 生有感情地读.)
师: 有一个词他读得很好( 生答: 一心) , 谁再读这句话 ( 指名读)
师: 你读得更好, 你把一个标点符号读得很到位.啥标点符号
生: 感叹号!
师: 对! 像他那样, 我们一起读一遍, 好吗
( 生齐读)
2.品读课文1—8 节, 感悟中心.
师: "听了少年一番话, 吴王恍然大悟", 他想到了啥而"恍然大悟" 他"悟"到了啥 请联系课文第1 节想一想.
生: 我想这时候吴王可能会想到自己将要攻打楚国的事, 自己就像蝉,螳螂,黄雀一样, 攻打楚国的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所以这个举动是冒险的.
师: 你这里提到了一件事.就是———
生: 吴王攻打楚国的事.
师: 对.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第几节写了
( 生不约而同地读了第一节)
师: 请同学们看看这句话( 大屏幕出示)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 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 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 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 大臣们怎么想
生: 大臣们会想, 吴王攻打楚国, 虽然取胜的希望较大, 但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 那后果会不堪设想.
师: 我们就来设想会是一种啥样的后果.
生: 我认为吴王攻打楚国会两败俱伤, 而这时诸侯国如果来攻打吴国, 吴国的兵力会大大减少,会抵挡不住的.
生: 吴国的百姓会流离失所, 甚至会家破人亡.
师: 正所谓"兴, 百姓苦"———
生: "亡, 百姓苦"啊.
生: 士兵会战死在疆场, 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
人, 让人感到很凄凉.
师: 是啊, 醉卧沙场君莫笑———
生: 古人征战几人回.
师: 能打吗
生: 不能.
师: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再读读这句话.
师: 能不能仿照老师写"蝉,螳螂,黄雀"之间关系的样子, 把吴国,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 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
( 生写, 师巡视指导后指一生到黑板补充板书)
生: 其他诸侯国←吴国←楚国
师: 下面的同学想想他写得对不对, 有改进的地方吗
生: 应该把他诸侯国和楚国调换过来.
师: ( 对着板书的同学说) 你认为有道理吗 你觉得有道理就改过来.
( 生完善板书)
《螳螂捕蝉》 篇13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也有趣地训练着。
2、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把握教材。如: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品读,加深巩固。
3、重视朗读。“三分文章七分念”。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教学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我请学生多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啥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虚拟主机,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还教给学生一种读书办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感悟文本。
4、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渗透复述故事。怎么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么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
(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啥?(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2)(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
5、以听写词语、听故事和复述故事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本节课很多方面做得较好,但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时间还是用的较多了;学生的全面参与性还不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完整表达。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也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啥?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啥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到的吗?
生1:是亲眼看到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也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虚拟主机。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螳螂捕蝉》 篇14
教材分析:
这是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的(说苑正谏).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不要顾此失彼,要通盘谋划.
教学目的:
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构想
本文由学生自读,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并当堂背熟全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二、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两人一组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逐字逐名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在每句话前标上序号,全文共七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逐字逐句对照注解,译文,准备.
(2)投影出来,学生口头完成练习:
“其”常作(1)他,他们 (2) 那,那个,那些.
这两种解释,下面每个“其”指的是啥.
告其左右曰( ) 露沾其衣( ) 其上有蝉( )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 面不顾其后之患也( ) 乃罢其兵( )
(3)学生试讲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试讲,老师做必要的指点,讲解.重点理解和解释”阅读思考,练习中带点的词语.逐字弄懂第五句话,准确地译成白话.
四、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指名详细讲述故事
2、画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含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提问:(1)这句话的含义是啥? 这句话的含义是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力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算计他呢.(2)课文告诉我们处理问题时,应该怎么样做?围绕句子含义谈感受.
板书: 欲得其前利 不顾其后患
3、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1)学生发言
(2)老师补充完整
五、背诵古文
1、自己背
2、指名试背.
六、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老师过渡,导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新的复术形式:创造性复述,练习了两种形式(1)扩展内容;在文中啬一些情节或细节。(2)续编故事:在课文的结尾续写一些情节.这篇课文我们采用扩展内容的办法进行创造性复述.
2、思考: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层.
(2)吴王开始是怎决定的?
(3)吴一听了少孺子的话是怎么想的?也做出了怎么样的决定?吴王明白了少孺子所讲的故事中的道理,考虑了攻打楚国的利弊,放弃了派攻打楚国的想法。
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分组试讲
(2)指名复述。
(3)全班评议
七、总结
1、为啥少年劝说,吴王没把他置于死地?这是一个啥样的少年?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啥收获?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扩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要 瞻前顾后 通盘谋划
不要 只顾眼前 顾此失彼
推荐站内搜索:成人高考成绩河北自考网上报名、黑龙江自学考试信息港一战到底 题库、高考报名网、自考专业、国旗下讲话演讲稿、我和我的祖国作文800、影视剧观后感、节约用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