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通用12篇)
《草原上》 篇1
课 题:《草原上》
年 级:三年级艺术上学期
教学目标 :
1、《草原上》、是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的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用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去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
2、在的歌曲中,要求学生根据插图等资料展开Lenovo,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3、学习歌曲《草原上》
4、边唱边表演舞蹈,表现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5、学会了歌曲,情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分组进行评比,看看哪组最入情。
6、聆听《草原放牧》,教师可讲“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7、音乐知识的学习。
创编与表演
请学生分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部分学生来表演舞蹈,部分学生来演唱。
《草原上》 篇2
站东小学 朱兰
教学目标 :
情感目标:
初步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进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
技能目标
1 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
2 在即兴编配舞蹈 编曲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个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的勾勒出一副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悦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故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七度音的演唱 歌曲曲调的创编
教学准备:
钢琴 录音机 挂图 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 :
导入 :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风和日丽、绿草如茵.想去的小孩请轻轻的闭上眼.
生:做好准备.
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小伙伴携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那里绿草如茵,天湛蓝湛蓝的,朵朵的白云悠悠的飘浮在天空中,牧民们在这里悠闲的放着牧,牛羊成群.往远处望去有一个美丽的大毡房,有一个可爱的穿着民族服装的小孩子向你和你的小伙伴招着手,好像在说:“来吧,快来我家吧,快来我家做客吧.”这时,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走向了这个美丽的毡房,走进去后你们发现这里真的是很漂亮,各种各样的民族装饰品,当你们正陶醉在这些精美的物品中(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时,耳边突然穿来了一首悠扬的歌曲.此时老师播放的录音.听完后给学生1分钟时间静静的感受.
授新
1 聆听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 师挂出挂图,请同学们讲一讲你平时所知道的关于草原的知识.结合刚才的感受用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啥样子的.在学生讲的同时师一直播放歌曲录音,让歌曲一直不断的在播放,给学生营造一种草原广阔的感觉.
3 再次聆听教师范唱,要求学生仔细的聆听,可以轻声跟教师哼唱.
4 请学生有‘走’和‘跑’来演唱歌曲,让学生首次感受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区别.
5 尝试演唱歌词,注意哪些字唱的长一些哪些字唱的短一些.另外提醒学生注意歌词描绘的是一个啥样的一副画面.
6 师生一起配合演唱歌曲
师:蓝天
生:高
师:阳光
生:照
师生:草原好热闹
师:马儿
生:跑
师:羊儿
生:叫
师生:这里风光好
第二段相同
7 师:们有没有发现在演唱歌曲时有一些字唱的短一些有一些字唱的长一些,你们可以告诉我是哪些字吗?请举手回答
生:回答
师:他们是怎么唱的呢?
生:回答
师:很好!我们把这些唱的短一些的音叫做四分音符,把唱的长一些的音叫做二分音符,刚才我们也用跑和走来演唱过了.你们发现没有,四分音符后面有没有尾巴?二分音符后面也有没有尾巴?
生:回答
8 师:有哪些动物呢?如果请你用乐器来表现它们,你会选用啥乐器呢?为啥?
生:回答
9 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 |
创编活动
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师:今天所有的子表现都非常好,可是老师觉得要是你们可以完成下面这个任务的话,今天的你们会玩的更开心的.想来完成这个任务吗?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到5个小孩一个小组.分钟时间让小孩们为歌曲创编讨论,要求要有草原的特色,让我们一看就知道你要表现的是草原.
3 师生讨论蒙古草原的舞蹈动作最有特色的是啥?提示:骑马的动作
总结
师:通过今天学习蒙古族歌曲和编创蒙古族舞蹈你们了解到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的性格是啥样的?
生:爽朗 豪迈的
师:既然你们体会到了,请你们用这样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做着骑马的动作唱着歌曲离开教室.
《草原上》 篇3
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色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悦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故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歌曲教学前的声音训练借助歌曲背景,用形象的事物和图形向学生讲解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片段]
1、师出示草原风光图片
师“美丽的大草原上,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大家想想看,会有哪些声音出现?”(师边启发学生边坐如下发声练习,并配上手势动作)
X — X — :hu (风声做连音练习)
X O X — :mie (羊叫声做顿音及连音练习)
:do (马蹄声做顿音及跳音练习)
2、生自行想象创作(师用图形表示)
X X X— : 、 、
(各种动物叫声做顿音和连音练习,并根据图形高低变化做声音的强弱训练)
[案例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好玩、好动、坚持性差”等心理特点,因此对于相对枯燥乏味的声音训练这一技能要求普遍不感兴趣,但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上做些简单的基本声音训练是必要可少的,这是基础练习的一项很重要的部分,也为后面歌曲的更好演唱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发声元素,用比较形象的事物和图形来教学,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素材“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办法,体验到发声练习的快乐,进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乐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发声技巧。以上的发声练习中就结合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展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像里,想像草原上的声音,再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手势的辅助来训练学生的声音,建立比较好的声音感觉。
(二)分小组合作识谱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案例片段]
1、师出示旋律卡(6张),每组一张,生自行熟悉旋律(此时师轻声弹奏旋律给学生指导)
2、师指挥生进行旋律视唱接龙 (轮到的小组起立唱)
[案例分析]
本首歌曲短小简单,歌曲旋律节奏也不复杂,而且正好是六个乐句。因而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歌曲分句分小组来完成师交给的任务。改变了以前全篇幅的歌谱学唱和师笼统的教学办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很高了。并在课堂中也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自己小组的旋律,也在关注其他组的旋律,也就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在相互合作的方式下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视谱。这种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
(三) 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有助于歌曲演唱
[案例片段]
1、师出示歌词 “在美丽的大草原上,有蒙古族人民优美的歌声,相信他们一定生活得很幸福,听听他们是怎么夸他们的故乡的”
《草原上》 篇4
第三课 草原上 教学时量:2-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和谐的声音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小黄鹂鸟》,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歌优美抒情的情绪和音乐形象。2、能认真聆听无伴奏合唱《牧歌》,随乐哼唱主题,听辨出乐曲不同速度,初步了解无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小黄鹂鸟》2、了解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及其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小黄鹂鸟》教学准备数码琴 磁带 奖品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欣赏〈牧歌〉1、导入(1)同学们,我们来唱一首腾格尔的〈〈天堂〉〉吧(2)你们猜猜,我们今天要走近哪个民族?对,蒙古族2、欣赏(1) 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首乐曲,边听边自由想象草原上的情景,并请注意听这首合唱曲跟原来听的有啥不一样?(2) 从歌声中你感受到的草原是啥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把想象中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3) 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象看到:清晨,太阳从草原的那边冉冉升起,淡淡的薄雾覆盖着草原,真是美极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歌没有乐器伴奏的哦,这就是无伴奏合唱(4) 再听一遍,请你们随着音乐唱一唱三、歌曲学习1、导入 一群黄鹂鸟也在草原上玩耍呢,你们听2、初听全歌3、随乐唱词4、分组轮唱四、课后小结
第三课 草原上教学时量:2-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森吉得玛》随乐哼唱主题,听辨出乐曲不同速度,初步了解无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和特点。2.能学会演唱内蒙古民歌《大雁湖》,边唱边跳筷子舞。3.能在〈小马跑来了〉活动中,逐渐熟悉附点八分音符,并自如运用。4.能在读谱唱歌活动中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并根据特定的画面,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教学重点:能学会演唱内蒙古民歌《大雁湖》,边唱边跳筷子舞教学难点: 1.能在〈小马跑来了〉活动中,逐渐熟悉附点八分音符,并自如运用。2.能在读谱唱歌活动中学会演唱歌曲〈可爱的羊群〉,并根据特定的画面,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教学准备数码琴 磁带 奖品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听赏〈森吉德玛〉1、初听全曲(1)你看到了啥?(2)轻轻哼唱音乐主题试着标出速度 2、再听(1)这首乐曲速度上有啥变化?(2)速度变了,情绪呢? 三、歌曲学习1、导入同学们,蒙古族的人民喜欢跳筷子舞,我们来学学吧2、学跳筷子舞现在,我们手上都拿着一把筷子,你能开动脑筋想一想,手中的筷子能击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吗?学习基本动作(错步、击筷子、击肩、击腿等)3、我们合着音乐来跳一跳吧4、学唱歌曲《大雁湖》5、边唱歌边跳舞四、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蒙古族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豆油赛马的项目呢,瞧,有三匹马过来了
第一匹:x | x | | ||
第二匹:x x | x x | x x |x x ||
第三匹: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为啥第二匹和第三匹跑得快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小圆点在帮忙呢,(学习附点八分音符)五、学习《可爱的羊群》(1)初听全曲小牧民在唱歌,你们听(2)读谱(划拍唱曲)(3)唱词(4)用不同的速度演唱《可爱的羊群》六、小结
《草原上》 篇5
(一)教学目标 :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啥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进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
一、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
教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2、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勇猛呀!再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碰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
老师巡视,把课文给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做到生字让学生确定)
2、老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学生读。)
3、分节读课文。
①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②谁最想锻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4、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5、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教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朋友了,再读。
三、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二段
1、(导)为啥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吗?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然,( )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么样的变化?学生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变化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啥感觉?(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C、天气的变化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
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啥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情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教师马上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起)→齐读。
D、第一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准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会说—学生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教师激情: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美丽的草原夜色,多宁静的草原之夜呀!学生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不时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告,明天天气一定晴朗。
(要是学生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宁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别要注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3、小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引板:预告天气
4、第二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方便呀,草原上的人们只要一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就会说:(齐读)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呢?
2、指名说,并随机板书:指明方向
3、这段话写得很美,老师读着读着就把它读成了一首诗,出示:
——
蓝色的天边
闪动着的一些
黑点
就是鹰
朝着鹰飞的方向走
你也许能
发现( )
碰到( )
也许能
找到( )
(1)老师把最美的部分留给你们补充!学生填空。
(2)读读这首诗的第二节,你体会到了啥?(试图引导体会找到方向时越来越欣喜的感觉。)
师生对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3)齐读诗,并给诗加题目
(4)第三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们终于找到了村庄,此时此刻,我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感激地对鹰说——学生齐读重点句: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总结,第四次激情引读重点句,达到高潮: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预告天气,为迷路的人指路,其实还能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难怪人们对鹰充满了感情,让我们站起来,抬起头,对着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高呼吧!—学生呼: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把“。”改成“!”,再来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该怎么读?学生酝酿后齐呼。
板书:
预告天气
草原上的鹰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草原上》 篇6
草 原 上
课 型:音乐课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其他的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在小组集体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 :老师通过听、唱、吹、奏来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悦、热爱故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教 具:多媒体、钢琴、数码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易拉罐)
一、组织教学:
(一) 师生问好
愉悦的音乐课也开始了,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音点将。
(二) 情境导入 :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啥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flash给学生看)
1.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啥?地上有啥?草原有啥颜色?它们分别是啥?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2. 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啥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么样的?(放《草原上》这首歌,并把有草原图片的歌谱展示出来)
出示多媒体:
速度
情绪
节奏
旋律
《草原上》
《小酒窝》
A.稍快
A.舒展地
A.宽广
A.欢快
B.中速
B.活泼地
B.紧凑
B.优美
学生回答问题: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学生分组先讨论。)
(1)比较:再听学过的《小酒窝》(片断),对比一下以上四种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
师:同学们请再听一段《小酒窝》,对比两首曲子的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
学生回答:《草原上》速度比《小酒窝》慢,是中速,情绪比较舒展,节奏宽广,旋律优美。(出示答案)
(2)老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内蒙古歌曲的风格:
(结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草原上》)这两首歌的节奏非常舒展、宽广,旋律十分优美,使人感到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热爱和赞美故乡的情感。
3. 进入新课:
师: 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 舞。
二、导入 教学:
(一) 唱歌
1. 记歌词,听录音伴奏唱第一次。
师:在草原上蓝天怎样?
生:高
师:太阳呢?
生:照
师:草原是啥样的气氛啊?
生:草原好热闹
师:为啥热闹呢?
生:因为马儿跑,羊儿叫
师:有马儿跑还有羊儿叫所以这里风光怎样?
生:这里风光好!
师:还有歌词中说草原人欢笑,那为啥呀?
生:因为马儿壮,羊儿肥。
师:说明了啥?说明了草原人的生活……
生:很好
师: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 福,对吗?
生:对!
师:好,下面听着录音伴奏,看老师手的指挥,一起来草原唱歌。 2. 有感情地跟老师数码琴伴奏
师:全班同学自己再来唱一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们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着美好的风光。
(二) 知识点
1. 初步感受
师: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一些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例如在哪个小节里的哪些词?请同学回答。
生:高、照、跑、跳、壮、肥
师:那他们分别相对唱啥音呢?
生:“高、跑、壮”唱6,“照、叫、肥”唱6。
师:请一组的同学把这两个音前的短音唱出来,另一组同学接着用竖笛把长的这两个音吹出来感受一下。
(一组同学唱短音,另一组用竖笛吹长音,然后轮换)
师:师:我们把这个长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虽然二分比四分还少两个数,但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长一点时间,表现二分音符的音后面还拖着一根线,那么四分音符有没有?
生:没有,只有一个音
师:对了,以后看到了音后带一根线的要唱得怎样啊?
生:唱长一点。
师:师:对,同学们很聪明!
1. 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表现短音?(请回答的同学来演示一下,一些同学用碰铃表现长音,一些用拍铃鼓表现短音)
师:在草原有啥动物奔跑?
生:马!
师:那么可以再用啥乐器来表现呢?
生:双响筒!(让这位学生来演示)
师:你们看过马跑吗?
生:看过!
师:那么马跑得怎么样的啊?
生:很快
师:所以我们敲双响筒时应该要敲得怎样?
生:要快一点!
师:师:而且要按节奏来快,听老师示范(老师演示一遍马蹄声,然后让同学来表演)
另一位学生发言:生:老师铃鼓还有一种办法表演,可以摇动它来表现长音(请其演示)
师: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这些同学来伴奏表演,请你们用刚刚所创造的演奏办法来表演,其他同学请你们来给他们唱并讨论一下谁表演得好。(学生在歌声中用自选的打击乐器表演,并选出了演得较好的一位)
(三)分组创编表演
师:(面向全班)同学们都表演得不错哦!那么你们能不能也来表演表演?
生:能!
师:师:好,我们不但可以用这些打击乐器表演,还可以用身体上发出的声音来表演,请看老师(带音高的吹唇、打舌)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可以用来表现草原上啥声音?
生:生:前面的动作可以表现长音,后面的可以表现马蹄声!
师:师:好的,现在你们分组然后分配好各自用啥办法来表演,要求能把长短音很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自己再创作别的办法来演,看那组的表演方式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
((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师:每一组都表演得很好!希望下一次你们能更好地发挥出你们的创意和合作精神!
(四)进一步掌握风格:
师:师:现在老师放一段朋友跳的蒙古舞蹈给你们看,叫做《我也来当小骑兵》,好不好?
生:好!
(看完以后)师:同学们你们感觉到内蒙古舞蹈有啥特点吗?
生1:很活泼 生2:动作很大 生3:有骑马的动作
师:为啥会有骑马的动作呢?
生:因为内蒙古人爱骑马
师:哪位同学举手来做几个内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动作:骑
(请几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来给学生们示范,然后跟着做)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很有天分。
三 、课堂总结
1.总结风格
师: 师:我们已经唱过了内蒙古歌,跳过内蒙古舞了,那么你们感觉到内蒙古人的性格应该是怎样啊?
生:很开朗
师:师:对了,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名组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下课
师:好,现在下课,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教学反思
新课标,新理念
——《草原上》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在教授此课中遵循了以下几点:开展情境教学、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创造性以及简化理论知识。
一、 开展情境教学。为使学生开始对本课感兴趣,导入 部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看时下网络上最流行的flash,这是用多张草原照片做的动画,先让学生进入课题的情景中,激发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爱慕之情,进而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接着进入主题,让学生在欣赏新曲的同时思考音乐的表现基本要素,并与学过的、风格相差甚远的曲子作比较,这样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在无意中掌握了情境与音乐的关系,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情境,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笔者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积极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这个班的情况,我用这样的办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在欣赏舞蹈后让学生跳舞也是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来进行,而且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在这个部分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都显得很积极积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三、 尊重学生差异。每个学生各有各不同的特点,在分组创编活动中,我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演,一些演唱较弱的学生用了竖笛来表达,喜欢唱歌的同学则用歌喉来表现,并配上打击乐器进行。笔者还往更广的方面去提示学生,如果不用打击乐器能不能也可以表现呢?然后老师示范了两个,随后就让学生自己选择来做,并还创造出别的方式如拍手、跺脚、(这是他们曾经有过的课堂体验)。这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演,这样更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让他们能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 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要给小孩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要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小孩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吹、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
在此课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如在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部分就没有很清楚地再交待怎样更准确地把握其节拍。在情境导入 部分能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就更好,可以再让他们根据自己所体验过的经历(例如电视上、阅读、旅行等)编编草原上的故事,而且还应该在其他方面拓展更广的知识面。望各专家能多指出其不足和需要再改进的地方,诚心以各位的宝贵意见作为我今后展开教学活动的参考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榜样!
《草原上》 篇7
(一)教学目标 :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啥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进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
一、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
教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2、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勇猛呀!再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碰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
老师巡视,把课文给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做到生字让学生确定)
2、老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学生读。)
3、分节读课文。
①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②谁最想锻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4、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5、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教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朋友了,再读。
三、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二段
1、(导)为啥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吗?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然,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么样的变化?学生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变化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啥感觉?(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C、天气的变化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
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啥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情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教师马上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起)→齐读。
D、第一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准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会说—学生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教师激情: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美丽的草原夜色,多宁静的草原之夜呀!学生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不时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告,明天天气一定晴朗。
(要是学生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宁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别要注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3、小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引板:预告天气
4、第二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方便呀,草原上的人们只要一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就会说:(齐读)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呢?
2、指名说,并随机板书:指明方向
3、这段话写得很美,老师读着读着就把它读成了一首诗,出示:
——
蓝色的天边
闪动着的一些
黑点
就是鹰
朝着鹰飞的方向走
你也许能
发现( )
碰到( )
也许能
找到( )
(1)老师把最美的部分留给你们补充!学生填空。
(2)读读这首诗的第二节,你体会到了啥?(试图引导体会找到方向时越来越欣喜的感觉。)
师生对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3)齐读诗,并给诗加题目
(4)第三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们终于找到了村庄,此时此刻,我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感激地对鹰说——学生齐读重点句: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总结,第四次激情引读重点句,达到高潮: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预告天气,为迷路的人指路,其实还能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难怪人们对鹰充满了感情,让我们站起来,抬起头,对着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高呼吧!—学生呼: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把“。”改成“!”,再来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该怎么读?学生酝酿后齐呼。
板书:
预告天气
草原上的鹰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004-03-16]
《草原上》 篇8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天气的变化,能够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解答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准备 一幅鹰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借助拼音,带着思考题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
一、用图导课。
1.出示挂图。谈话:图上画的是啥?你们见过它吗?
(贴图)
2.出示课题,看看草原上的鹰与人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阅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查字典。
三、说说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弄懂了哪些。
四、正音。(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旋(xuán)、卷(juǎn)不要丢介母ü。
“朝”是多音字。朝着(cháo)朝霞(zhāo)
朝、逝、沙、尘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狂、汪、当、清这几个字是后鼻音,要读准确。
五、认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仔细想每段都写了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
3.如果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鹰能帮啥忙?
六、组织小组针对思考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
教学内容:交流讨论情况,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定四位同学读课文
二、根据思考题,全班交流讨论情况。各抒己见,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三、师生共同学习,分析文章重点。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写了啥?(点明鹰和人们的关系)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2.提问:鹰能预报天气你是从哪几段看出来?
(1)指名读2~3段。
(2)对天气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3)提问:情况有啥不同?(时间不同,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都是怎么样?
(4)天气变化(由好到坏)过程分了几步叙述。请你画下来,说一说。
3.小声读第四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是啥意思?
(1)提问:当人们迷失方向时会是怎么样呢?这时,你应该怎么样做?
(2)理解“眺望”一词的意思,用动作演示。
(3)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一句话。通过读理解“如果……就,要是……就”的意思。
(4)提问:鹰为啥能帮助迷失方向的人克服困难呢?(因为鹰的生存离不开水和食物,有鹰存在的地方,也就有水源,牛羊和村庄。)理解“或许”的意思,可让学生用换词方式弄懂意思。
4.让学生讨论:说说鹰的这些作用是它本身直接告诉人们的吗?(①长期观察总结出来。②利用动物活动为人类服务。)
四、教师小结
五、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04-01-08]
《草原上》 篇9
河图小学 高玉玲 景晓芳 陈静宁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眺望、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漫步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自在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爱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认识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回答:读后你了解到啥?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啥?②鹰真的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作者为啥要这样写呢?说明了啥?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出现在天空,这是啥原因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啥?(板书预报天气)是从啥时间开始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样?(板书不飞)说明啥?(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办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同情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啥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啥?(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眺望”,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助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啥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啥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
三、教具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a) 复习: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 学习生字。
1. 分析字形。
半包围结构的字:迎
左右结构的字:朝、如、狂、传、碰。
2. 读准字音: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课文中读zhāo,还有一个读音cháo,朝前。
传出示“传来”课文中读chuán,还有一个读音zhuàn,传记。
3. 指导书写:
a) 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指句读,理解“欢迎”。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b) 朝:由几个部件组成?书写时注意啥?
用“朝”字组词。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c) 如、狂:说出偏旁部首的名称,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
d) 传、碰:书写注意左窄右宽。
4. 领读、齐读、接龙读黑板上的6个字,中间穿插提问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
c) 出示投影,检查认读情况。
d) 盖住拼音读课文第3自然段,增识汉字。
e) 完成课后题:2、3。
f) 布置作业 :《阅读》
《草原上》 篇10
语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试卷中的比重加大,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语文阅读技巧,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草原上的日出》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草原上的日出》原文(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也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蚂蚁,也大也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啥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也缓缓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啥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随后看到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也大也黑也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眼睛盯住他看。“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样,都不喜欢。滚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也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呢,接着──发生了啥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
《草原上的日出》题目1. “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2.试赏析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4分)
3.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分)
4.第(10)段突出了小鹿怎么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5.你觉得以“草原上的日出”为题,有哪些好处?
《草原上的日出》答案1.(3分)恐惧和怜悯——痛苦和愤怒——解脱和明白(释然和高兴)
2.景物描写,运用了反衬和拟人的手法。(2分)“草儿生机勃勃”反衬了小鹿的生命即将消失;(1分)“窃窃私语”运用拟人手法,说明一场吞噬小鹿的事将要发生;而地上黑压压的也大也壮的蚂蚁则暗示了小鹿最终的命运(答出 为小鹿的命运作了铺垫 亦可以)(写出2点可得2分)。
3.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1分) “举起枪”和“放下枪”两个看似矛盾的动作紧密相承,突出了小男孩内心激烈的冲突;让读者具体感受到了小男孩想开枪射击,让小鹿结束痛苦的一份悲悯之心,也体味出他接受现实中生命新旧更迭的艰难过程。(3分)
4.突出了小鹿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自豪(骄傲)和自由。(1分)
使想象中的小鹿和眼前所见的小鹿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1分),对生命逝去的遗憾、惋惜(1分)。
《草原上》 篇11
活动目标:1、让婴儿运用团、搓、捏的技能,用橡皮泥制作出马的基本特征。2、使婴儿在活动中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同时对泥工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每人橡皮泥一罐、剪刀一把,泥工板一块。2、《赛马》音乐,马的各种形态图片,草原背景。活动重点:用橡皮泥捏出马的基本特征。活动难点:捏出马头和剪出鬃毛。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激发制作兴趣。1、放《赛马》音乐,与婴儿一起做“骑马”动作进活动室。2、你们见过马吗?它长啥样子?3、出示图片,小结出马的基本形态。4、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婴儿对橡皮泥捏马产生制作欲望。二、讲解示范捏出马的基本特征:1、取出一团泥放在手心,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呀团,团出一个大汤圆”2、放在手心前后搓呀搓,搓时用力要均匀,可以把泥放到泥工板上搓。变出一个圆柱体,轻轻压一压,变出马的身体。3、在身体的前端用右手往上抓泥,变出马脖子后,弯弯脖子变出头,强调轻轻捏捏,捏出长长的马脸;再在马脖子上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鬃毛,然后在身体的下面捏出四条腿和后面捏出尾巴。4、利用剪刀刻出马眼睛,把鬃毛剪细。三、启发能力强的婴儿捏出各种形态的马:1、你认为马会做哪些动作?2、出示马的各种形态的图片,让婴儿欣赏。3、变化头、腿的位置,示范捏出跑、仰头长鸣的马。四、婴儿学捏马,巡回指导。1、帮助能力弱的婴儿完成,鼓励能力强的婴儿捏出各种形态的马:2、强调捏头、腿、尾巴时,用橡皮泥的量应不同。3、提醒婴儿使用剪刀时应小心。五、相互欣赏,感受作品的美。1、出示草原背景,让婴儿说一说自己捏得马在干啥后把马放到草原上。2、讲评。
《草原上》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从鹰的活动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认真听录音,按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能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揭示课题。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明确此次听说训练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听录音,边听边记边思考。
2、能根据提供的要点和词语记住主要内容并说一说。
(三)进行听说训练。
1、第一遍听录音,回答课后两个思考题。
交给听的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可以把重要的词语记在书上。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2题中的思考题。
听录音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读一读课后第3题中录音的要点,看看那位同学答得完整,再把这两个思考题完整地说一说。
2、第二边听录音,要求学生能按课后第三题提供的要点记住录音的主要内容。
听之前,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第三题的要求和提供的要点。
听录音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根据要点回忆录音的主要内容,然后逐条进行复述。
3、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读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根据第三题中的要点把这些词语按内容进行分类。
讲第一个要点的:盘旋、飞翔
讲第二个要点的: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清风阵阵、长鸣。
指导学生选用提供的词语,选择录音中的一个要点说说。
选用提供的词语,把3个要点连起来说说录音的主要内容。
(四)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父亲母亲听。
板书:
盘旋、飞翔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月亮高挂、清风阵阵、长鸣。◆[2004-01-08]
推荐站内搜索:日记500、我和我的祖国作文500、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面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山西自考准考证打印、案件防控心得体会、特岗教师考试、国庆阅兵作文、安徽成人高考网上报名河南自考网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