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5以内数的组成(通用9篇)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也轻也快。Listen carefully.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办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也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么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也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 Read together. Say by yourself.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Look careflly.你发现了啥?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啥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Guess!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啥猜得这样准?有啥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Pairs work.(板书)Read togeghter.
b.填方框(第19页下面)。
看图边读边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检查。订正。Why?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学生,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Read toghther.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20.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订正。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巩固练习
1.男女分读组成。
2.第8题。
边说边做,做完同位检查。全对的、书写好的可以各得一个小印章。订正。
[本节课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找规律、做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了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教师教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注意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评价办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总体来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也注重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出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啥?
教学设计说明
5以内数的组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并完成练习二的第8题。其教学目的是借助分小棒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位交充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婴儿园时都接触过,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说出组成。
本节课我没有使用课本资源,而是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思维积极、积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学生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执 教: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双语学校) 郝海霞
教师指导:董惠平 金思兰 孙艳丽
评 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 董惠平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2
一、活动目的:
1、掌握6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
2、尝试探索数的组成。
二、活动准备:
贴绒图片、花片各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游戏“碰球”
2、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婴儿进行分合。
“图上6组图片,请你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3、师生共同验证6的分合、初步了解分合规律。
4、师幼共同朗读6的五种分法。
5、游戏“摘iPhone”巩固6的组成。
6、提供花片、记录纸、笔,引导婴儿继续探索7的组成。
活动反思:
婴儿数概念形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因此针对大一班的数学教学,我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6以内数的组成、6以内数的加减、口编6的加减应用题、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口编10的加减应用题,意在连续的教学中帮助婴儿形成一个数概念体系。同时针对数学逻辑性强、枯燥,我尽可能多设计游戏法、操作法帮助婴儿理解巩固,如在此次教学中,我设计游戏“碰球”、“摘iPhone”,前一游戏是帮助婴儿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帮助教师摸底,小孩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而后一游戏则是小孩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帮助幼复习儿巩固,也意在帮助教师了解此次教学中小孩能否真正掌握,而操作法则分为集体操作、与个人操作,在集体操作中(分合贴绒图片)让婴儿初步了解6的组成分合,而后一操作(探索7的组成)则激发婴儿自我探索欲,鼓励婴儿婴儿运用经验迁移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授渔而授鱼。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3
活动目标:
1. 能够对物品颜色、功能、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和计数。
2. 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字书写。
活动准备:
挂图,盘子,西瓜磁贴,糖果磁贴,练习题1、2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孩子们还记得上次小动物婴儿园举行的是一项啥活动吗?”“没错,因为上次运动会的顺利组成,老师们决定请小动物们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过上次活动进行情景延续,引出此次活动。
二、布题。
1.出示挂图,请婴儿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计数。
“图中都有啥?”“都有啥食物?”“蛋糕有几种,分别是啥?”
2.利用盘子的不同颜色分类数西瓜,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
“看到这些,谁能讲一讲是啥意思?”
3.鼓励婴儿尝试出题、做题。并能够说明题意“红色盘中有几个西瓜,黄色盘中有几个西瓜,一共有几个西瓜。”
三、练习题
1.出示练习题1、2,难易程度不同供婴儿选择做题。
“小动物们要出绝招了,它们在小孩子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的练习题,分为练习题1和练习题2,小孩子们可自己选择。”
2.“小动物们也发现了大家真聪明,决定将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给大家,现在,请小孩子们将小椅子轻轻地转回去,咱们一起等待,看看送给我们的是啥好不好?!”活动结束。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4
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 积极参与探索8以内数的组成、加减、编题,运用数的组成、加减、编题、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难题。
2、 感知数在活动中应用与趣味。
二、活动准备:
制作一本供婴儿看的大书(第1页小兔哭了、第2页树林、第3页小河木桩、第4页小村庄、第5页小兔的家、第6页兔母亲和礼物)上面结合8以内数的组成题目、8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编题的数字等)移动贴纸:小兔,各色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1、 数学游戏:对数。
教师:小孩子,我问你:8可以分成5和几?(按节奏拍手)
婴儿:老师、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5和3,5和3和起来是8。(按节奏拍手)
教师可以随意问8以内的数的组成,速度由慢变快。
2、 出示大书引起婴儿的兴趣。
“小兔为啥哭了?”
“小兔迷路了,让我们帮它找到家!”交待任务,必须按要求完成任务才能帮小兔找到家。
3、 教师和婴儿一起看书,并完成任务。
(1) 编题。
翻开大书第二页:一条小河,拦住了小兔,河上有8个木桩,每个木桩上都有3个数字,如(4、3、7)(3、1、2)等,让婴儿将3个数字编在同一道算式题中,如:4+3=7、3+4=7、7-3=4、7-4=3,当婴儿完成树桩上的编题任务,小兔就踩在树桩上顺利的过小桥。(婴儿欢呼)
(2) 加法计算。
翻开大书的第三页:一片树林,树上挂满了8以内的加减运算题,要求每位婴儿接龙似的完成算式题,如:3+4= 5+1= (内容由浅入深) 直到将所有的题目回答完,才演示小兔穿过障碍小树林。(婴儿欢呼)
(3) 涂色找小兔的家。
翻开大书第四页:来到小村庄,有很多的小房子,到底哪座是小兔的房子呢?将婴儿分成4小组,请婴儿根据零星的拼图照片,把图的颜色涂上与桌面上数一样的颜色。将4组拼图拼在一起就出现了小兔的房子。
(4) 编图拿礼物。(减法计算)
翻开大书第五页:小兔回到家,兔母亲高兴极了,她要送给大家小礼物,每个礼物上面都有一个数,必须编得数礼物上得数一样的减法题,礼物才是你的。如:iPhone上的数字4,可以编8-4=4、7-3=4、6-2=4等
4、 活动结尾:听音乐和小兔一起跳个欢快的舞蹈。
设计意图:
在本班婴儿已经学过8以内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师为了避免数学活动单一枯燥的形式,也结合大班婴儿有帮助他人的欲望的情感需要,所以设计了一起看一本大书的形式将所要复习的内容通过小兔迷路了的故事贯穿整个数学活动,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旨在增加活动的有趣性,激发婴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乐于参加学习,并训练婴儿思维的敏捷性。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5
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办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婴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婴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办法越多。
准备: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
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
过程:重点讨论 --> 婴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
1、 重点讨论
A、 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
B、 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婴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
b、将房子拿掉,请婴儿讲讲2、1、1是啥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 婴儿迁移运用
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简介玩法
b、婴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 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
指导:(1)婴儿简介,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婴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婴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办法记录情况,
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办法从2-5有些啥变化?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 --> 分的办法越来越多)
4、 结束活动
(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婴儿下次活动的兴趣;
(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婴儿。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6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地关系。
2、培养观察操作、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自学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三、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习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2、复习比较大小
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游戏,小组学习5的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格分小棒的游戏。请准备5根小棒,看谁的动作轻也快。把5根小棒分成2份,看谁的办法多。分完后,请与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请不同分法的同学展示。
教师:刚才同学们相处了好几种不同的办法,怎么样才能把每种办法都想全呢?同桌商量一下。(教师巡视,发现按顺序分的请他与同学们分享。l
(3)全部同学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4)小结: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请仔细观察,你有啥发现?
(5)读一读5的分解
2、游戏:
(1)老师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同学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喜欢吗?
(2)(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身后,左手出示2个)猜一猜,右手有几个?
(3)右手藏1个
(4)右手藏2个
(5)老师想问问你们:是怎么样猜锝这么准的?
3、巩固5的分解,抢答:对5的口令
4、小组自学4、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4、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完成书第19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2、 书第20页“做一做”
3、 同桌玩5以内的猜豆子游戏
4、请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
5、哪两个数合起来是5,请用线连起来。
6、 填一填。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7
活动目标:
1.使婴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含义。
2.能分别列出算式,并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活动准备:
准备得分牌6块,婴儿每人一张练习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婴儿在练习纸的空格内填数,复习5的组成。
2.请婴儿讨论两种分法有啥不同。启发婴儿将练习纸左图分法讲出来;再观察右图的分法,比较分出来的两部分数有啥关系。
3.教师小结: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等于原来的数。用这种办法对一个数进行分合,既快也不会遗漏。
4.教师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婴儿口头列算式。
5.游戏:抢答比赛。
(1) 教师出示5以内加减法式题卡片,让全体婴儿很快地说出得数。
(2) 分组进行比赛,哪一组抢得快也答得对,就给哪一组记1分。
6. 指导婴儿完成第35页练习。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8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办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三、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小组学习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办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按顺序提出5的组成。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4、自学4、3、2的组成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办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啥?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孩子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莲花中心小学 杨彩珍
1.3.4 5以内数的组成 篇9
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办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婴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婴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办法越多。准备: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 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过程:重点讨论 --> 婴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 1、 重点讨论 a、 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 b、 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婴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 b、将房子拿掉,请婴儿讲讲2、1、1是啥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 婴儿迁移运用 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简介玩法 b、婴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 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 指导:(1)婴儿简介,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婴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婴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办法记录情况, 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办法从2-5有些啥变化?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 --> 分的办法越来越多) 4、 结束活动 (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婴儿下次活动的兴趣; (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婴儿。
推荐站内搜索: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考研准考证下载地址、英语六级准考证查询、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400字、三年级优秀作文300字、黑龙江自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官方、高考报考网站、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夺冠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