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本节的内容主要: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个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其实是地理必修一的综合,是以生物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阐述生物对大气成分、岩石等各个地理要素的影响,进而突出各个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教学中必须把重点放在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两方面,为了说明以上两个方面,必须明确生物循环。所以运用生物食物链的知识。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学生初中生物已经具备食物链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为必修一最后一章第一节课的内容。在前几章的内容里,对自然地理各要素已经做系统的讲解,这些知识为这节课做了铺垫。 已有的能力:经过高中这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初步的读图能力,如:饼状图的解读。教材分析:教材采用案例方式揭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统一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理要素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结合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教材选择阅读材料的方式,揭示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学习目标:1、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2、通过饼状图的解读,让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并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及生产功能。3、运用东北森林景观图的变化,帮学生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4、通过对课本活动材料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功能。5、通过生物循环示意图的绘制,让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课时要求:2学时教学重点:1、 生物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教学难点: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 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教学办法:讲授法、体验式教学、探究法教学过程:表格式(包括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课导入: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色录像,让学生思考形成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都有哪些?
分组体验式教学把学生分5组,分别代表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然后讨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打出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变化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按照变化顺序排序,并说出排序的理由。 再次对比第一副图和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过度:下面我们看另一种要素的变化。展示原始大气成分和现今大气成分的饼状图,发生了哪些变化?为啥会有这种变化?共2页,当前第1页1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设想:如果只有大气一个地理要素,大气成分会不会发生变化,为啥?展示一条相关食物链上的生物图片,请学生根据初中学的知识整理出食物链,并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 让学生做书上p91活动,并完成相关问题。
让学生阅读书上p92活动。 通过直观感受,独立思考,得出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
感受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按照变化顺序排序
说出是那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并感受破坏自然的后果 比较分析大气成分的变化,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思考
画出食物链简图,运用食物链知识绘制生物循环示意图。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应用本原理举例说明某个濒危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数量变动原因。 引出由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而且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得出结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让学生感受由于人类滥砍滥伐导致的自然环境的恶化,提倡人地和谐。 理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并理解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引入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生产功能。
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在食物链的基础上,帮学生构建地理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体会地理学的视角。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通过活动强化对平衡功能的理解,进一步归纳出平衡功能的表现。
板书设计: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评价: 分析潮白河的变化(80年前和现在),学生可通过采访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结论: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共2页,当前第2页12推荐站内搜索:教资报名2021报名入口、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江苏自学考试成绩查询、自考成绩查询系统、吉林自考网成绩查询、学习法律的心得体会、福建成人高考成绩查询、2012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警示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