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共有农村社区13个。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社区化为核心、以网格化为基础,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以社区化发展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全面推进社区化发展,努力搭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推行“多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化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新路子。我街道在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服务中心建设,优化社会管理服务环境。一是改造提升社区服务中心。致力于把社区打造成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平台,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对13个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进行改造扩建,其中新建和改建社区服务中心11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二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13个农村社区全部高标准建设了数码阅览室、警务室、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综治维稳工作站等为民服务站室,并及配备了微机、电话、投影仪、数码显示屏等服务设施,大大提升了办公自动化水平。三是强化信息化建设。本着信息网络、服务网络同步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健全完善了社区居民信息数据库、社区综合服务网络、数码监控网络等信息网络,各社区之间微机联网,实现了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能力。一是选优配强社区领导班子。2011年4月,结合社区“两委”换届,按照“三高三强”标准,依法选举产生了13个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监督委员会,共选举产生党组织成员161人,居委会成员152人,监委会成员99人,一人兼28人,达到82.4%,交叉兼职97人,达到60.2%,同时设立了社会事业发展、调解维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业和老党员等功能型服务党支部,将政治素质高、发展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各类人才选进了社区领导班子,奠定了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组织基础。二是强化各类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工会、青年、妇女、民兵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建立起了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组织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加大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大规模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本领。同时,强化社区干部的管理和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述职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能力。
(三)发展社区特色经济,夯实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基础。推进社区化发展,发展社区特色经济是基础,“多村一社区”的模式及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更加有利于整合社区内经济发展资源要素,形成发展合力。我们通过编制完善社区产业规划,依据不同社区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因区制宜,大力发展了园区带动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推进型、协会促进型四种类型的社区特色经济。如土墙社区、郝家村社区、邓戈庄社区发挥紧邻土墙工业园、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优势,社区内工业经济发展快速,社区居民有3600多人成为产业工人;见屯社区依据蛋鸡养殖传统,成立了玉元蛋鸡专业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注册了玉元牌鸡蛋产品商标,带动社区内368户居民从事蛋鸡生产,存养蛋鸡150万只,年产鸡蛋2800万公斤,直接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四)保障和改善民本民生,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均等化。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区化发展,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60岁以上老人定期发放养老金,同时按照自愿的原则,对未达到领取年龄的群众开展养老金收缴工作;积极盘活社区资源,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夕阳红老年公寓和敬老院,总床位达到350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引导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街道72742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100%。2008年以来,累计报销医药费100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13万人次。同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社区为民服务室,将行政审批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及各部门涉及到的为民服务职能下沉到社区,在社区为民服务室实行集体办公、一站式服务。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
以社区为单元,将13个社区确定为13个管理服务网格,根据社区内居住人口规模、自然村个数,再将每个社区划分为3-5个小网格,把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定责任主体,实行社区党委分类指导、社区两委成员定向联系制度,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本能化。
(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社区依托社区警务室和综治维稳工作站,建立人防和物防全覆盖的监控网络,实现了全天候、无缝隙监控,到目前,13个社区共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467个,同时,各社区组建以基层民兵为主体的治安联防队伍78支,配合社区警务室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2011年以来,全街道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自然村排查稳控、社区集中化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立周排查制度,发挥网格信息员、联络员作用,及时排查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了一般信访案件不出社区,重点案件不出街道。到目前,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150多件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强化特殊群体管理服务。对社区内的特殊群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安排专人包靠,一方面强化管理教育矫正,另一方面生活上关系、权益上保障,切实帮助解决就业、就学、生活、居住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实行感化教育,杜绝失管失控。其中,***社区通过民情台账工作,了解到***村志愿兵冯进仁,退伍到吕标供销社工作后,已下岗失业多年,妈妈生病,生活困难,产生了不良情绪,社区党委通过说服教育,帮扶就业,消除了他的不良思想,顺利融入社会。
(四)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以社区为单位组建13支安监队伍,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每周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销号制度,挂牌督办。将全街道64处建筑工地,79家烟花爆竹销售企业,以及100处学校和婴儿园建立了常规性拉网式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全部建立了台账,限期整改到位。
三、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几点体会
(一)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推进社区化发展是基础。以农村社区化发展强化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创举。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处于管理服务体系的最前端,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只有深入推进社区化发展,强化社区的自治和管理服务能力,才能在管理服务上取得突破。
(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是关键。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是以社区为平台的管理方式创新,有利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形成齐抓共管长效机制。今后,我们将在规范完善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发挥网格化优势,落实相关责任,提高管理服务的实效性。
(三)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点。社区化发展的初衷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下步,我们将把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更大幅度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2012年2月20日
推荐站内搜索: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官网、江西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不能没有你作文、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假如我是一坨屎作文、考验作文、执业药师考试试题、小学数学题库、江苏电大成绩查询、湖北省自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