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1
xx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xx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xx届三中全会也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数码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故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xx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xx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diy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xx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 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婴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xx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我认真听了教育局领导《改进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讲座,深有感触。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一定要提高认识,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气,勤奋学心,务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要静心思考,认真研究。思考啥?思考怎么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脱离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以教书本知识为主,而是自觉融入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之中,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自己组织的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研究啥?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办法。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办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循循诱导。
其次要提高使命感,强化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一个教师,也只有拥有这份“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气宇轩昂,昂首挺胸。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3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也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
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
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线路,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季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4
20__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破立并举、多点发力,系统回答了为啥办教育、啥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啥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纠偏了传统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同时对新时代人民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也倍感责任重大,惟细照笃行,不负初心。
用心用情,立德树人是根本
《方案》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这是新时期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也是婴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婴儿一日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婴儿的学习能力及行为习惯培养,更要关注思维发展,着力在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上做好启蒙,为未来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啥人,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课题。记得在我们小时候,聪明懂事听话、学习名列前茅往往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小孩”,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倾向长期以来都存在。记得寓言般的故事:有人问到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获奖者这样答道:“在婴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婴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答案,却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以德树人。
新时代,智商、分数不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五育”均衡的观念尤为重要。婴儿就像一张白纸,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却无法正确的判断是非。都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很重要,所以作为婴儿教师,要坚持以德,智,体,美,劳“五育”新型教育观为指导,从实现促进婴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日常教育教学目标出发,在活动中突出“德育”的统领地位,全面把握“德育”教育“方向盘”,让每个小孩都能以德为基、以德树人,切忌强行用单一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婴儿个人的活动行为。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那么作为一名婴儿教师,应该怎样寓德于教、寓德于学呢?我认为可以结合婴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游戏、日常教育的开展,对婴儿进行德育渗透,向婴儿传递真善美,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确保德育成效。
例如,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婴儿通过集体教育活动、舞台表演、国旗下讲话、观看革命传统影片等方式,了解我们党的成长历程,熟知那些优秀党员的动人故事,培养小孩们的爱国情感,也例如,可以利用“雷锋日”、“重阳节”等契机,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孝敬老人等主题活动,培养婴儿形成诚实、勇敢、谦虚的思想品质,培养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优秀品德。再例如,开展“小熊请客”、“乘火车”等游戏活动,婴儿通过扮演的角色,感染到角色中模范人物的力量,知道啥是该做,啥是不该做的,将立德树人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愉悦、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婴儿的优良品质,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铭记初心,为爱坚守是前提
《方案》要求:要重点评价婴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一个时期以来,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突出,严重违背了婴儿教育的实际与初衷。《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克服小学化倾向”的要求,指明了中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风向、新目标,是发展学前教育、婴儿园办园、幼师育人的根本遵循。
清澈童年,青纯幼师,婴儿园启蒙教育就应该永葆清新之色,常吹清爽之风。落实《方案》要求,都是局中人,没有旁观者。我认为铭记育人初心、践行服务理念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婴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小孩初次接触社会的引路人,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百分百投入百分百的爱,用爱诠释对党的幼教事业的绝对忠诚,让小孩能真正健康快乐成长。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乱了小孩们的开学节奏,虽然我深知,小孩们在家长身边是安全的,但对这些“小可爱”的牵挂却始终萦绕在心头。小孩们在家听不听话?有没有认真吃饭?面对未知的疫情,会不会感到害怕?本着对小孩们的深切关爱,我第一时间向家长简介科学的自我防护知识,每天在群里发布疫情最新信息,通过微信、QQ视频和家长们热切交流小孩的健康情况,随时关注小孩们每一点动态。此时我虽不在小孩们身边,但我希望可以让小孩们感受到老师的热切关怀,而小孩们也时常通过家长的微信与我视频、问候我,让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绕在心头,给予是相互的,爱亦是如此。
在我从事婴儿教育工作之前,我总是怀疑自己不太适合这份职业。但是呢回顾自己从教10多年的点点滴滴,我认为我在工作中不断磨砺,在与小孩们的朝夕相处中不断成长。看着这些小孩从黏人的“小不点”到成熟的“小大人”,从曾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如今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在育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丰盈充实的满足感,收获了沉甸甸的爱与快乐,更看到了幼教工作的意义所在,明白了自己的牵挂所在。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守。婴儿教育工作看似单纯,实则责任大、任务重,选择做一名婴儿教师,就选择了一份特殊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中难免会有倦怠之感,但啥样的力量伴我同行,我觉得可以是一个拥抱、一次感动,可以是一个渴望的眼神,一句温情的话语,一切为了小孩,为了小孩的一切,“读懂小孩才是对小孩最好的爱”,老师与小孩的爱,存于空气中,融于点滴间。
强化师德,提升自我是关键
《方案》也对教师考核晋升标准作出了根本性规定,强调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新时代婴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立身之本,尤其作为婴儿教师,给小孩一小杯水,本身更应该有一大杯水,更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孩,小孩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20__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调研时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问,要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我对师德认识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也认真思考了“我是谁,我该怎么做”这个命题。
学习实践要“两手抓两手硬”。要深入学习《新时代婴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婴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时刻保持学习的劲头和热情,通过学习以更好地引导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不断提升自我。
言行举止必须打铁自身硬。作为一名婴儿教师,要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高线,时时处处事事有“师”的样子,以身立德、以身立教,美其道、慎其行,重言教、更重身教,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因为在乎所以付出,无论再苦再累,我也始终无怨无悔;因为责任所以坚守,在小孩们成长的道路上,婴儿教师要勇敢的为小孩们撑起一片蓝天”。作为一名婴儿教师,我将全面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始终满怀对婴儿教育的热爱,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小孩们付出所有的青春与心血,让祖国的花儿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5
近来,我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经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结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的学习感受。
我国为啥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储蓄新的原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一个“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师生将在对话的课堂中共同发展。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现在的中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学生了,在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潜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所以教师自己要给自己“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在学习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基础课程改革即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理念,以及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探究学习,学习中寓教于学。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6
深刻领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改革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等的具体要求和深刻内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
提高办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把控需要从教育评价改革开始,需要对教师队伍、学员学习质量、开设专业等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的系统性改革,也是对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评价机制的改革。改革是为了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最终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遵循办学规律。在教学教务方面,遵循办学规律,改变那些违背规律的思路和做法,使学院工作更符合办学规律,符合成人继续教育学习规律。
坚持学员需要。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把聘请教师质量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充分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科学的制定教学评价办法。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体要求,在助力学校高质量大学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
结合我院情况,我觉得特别要坚持三性并重,不断凸显大学继续教育的延展性、社会性、应用性的特点,从重数量规模向注重学生质量转变、向质量转型。
首先,坚持延展性,从终身学习的视角,继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体的、整合的,两者共同构成终身教育知识体系;从学员角度,只有坚持教学内容的延续、衔接性,才能保障学员个体构建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是坚持社会性,紧扣社会需求,转变办学模式。强化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联系,形成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
三是坚持应用性,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7
“学案”的出现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下的新事物。我在使用“学案”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缺憾其中表现为:
1、担心课堂超时,害怕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完成学案已设计的教学内容。其结果是:要么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么教学任务草草收场,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缺乏生动性。
2、担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不会解答,不敢让过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不敢、甚至也不会去突破现有的学案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精彩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展示风采,以至于整堂课完成后让人感觉到,不管是不是同一学科,是不是同一位教师都在按同一个模式施教。
3、按学案环节讲课,多数是对学案内容拓展的少。
4、学生大部分在忙于完成手中的学案练习,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是在巧设问题时显出个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得当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进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问时教师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把“学案”重点、难点问题教给学生,给学生一定办法引导和思维启示。问题或准确到位、或生动有趣、或贴近生活。要体现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向老师质疑,逐渐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二是在练习设计上显出个性。练习的设计要立足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练习要起到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虚拟主机的作用;如书面作业、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学案”是教师和学生的共用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
三是在指导学习中显出个性。课堂40分钟的时间教师是配角要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臵,要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有效地控制讲授时间,学生能看懂的问题不讲,学生讨论后能明白的问题不讲,教师一点就透的问题不讲,学生能讲明白的问题不讲。这样的课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8
我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长袁__《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
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办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强化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
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2、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虽然这几年,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呢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还认识到,作为基层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进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认识到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呢对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这次学习后使我明白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工作,进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9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数码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故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_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__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diy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婴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有幸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说课和教改理念,深受触动。从上学期开始,我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教改活动。下面谈谈我在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措施、办法以及我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第二,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虚拟主机,进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第三,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课改过程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自身与学生的实际,把握(课)教改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率。相信我会在课程变革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并相信自己也会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课堂变革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11
xx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xx届三中全会也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数码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故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diy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婴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篇12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也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
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
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线路,更深入更全面的教育改革的春季即将到来,让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迎接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曙光吧!
推荐站内搜索:成人高考录取查询、2014成人高考分数线、教资考试时间2021上半年、江西自考准考证打印、新疆自考网、伤感 日志、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伤感的qq日志、江苏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河北教育考试院自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