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故乡》教学的案例与思考
sxm28202
网络提供给人们的最大便利是可以随意地和世界各个角落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身处信息时代,语文教学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借网络这个“他山之石”来攻语文教学“之玉”。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尝试着如何借助网络资源来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美感。
一、《故乡》教学
在深入研究教材,深刻领悟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我借助常用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搜索相关的课件,又从“google”和“baidu”搜索作者的相关的材料。由于教无定法,所以现有课件的制作思路跟自己有或大或小的偏差,为了不至于被他们的程式牵制,自己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思路,根据学生的特点重新编辑.借用能用得上的画面或音效等其他资料,剪切粘贴,或改编组合.导入 语的切入点是他们早已学过的散文《百草园》,复习相关知识之后告知他们故乡的写作背景。此时在做好的幻灯片的基础上又插入新的幻灯片和横排文本框,抽学生在文本框中输入鲁迅的有关作品。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鲁迅”,就能迅速查找到。
趁着收获的喜悦,我又跟他们交流了其他的搜索方法,“新浪、搜狐、163、菜单搜索、find+空格键+语词搜索”等等,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
1、兴趣式阅读:在教师的组织下,选读《故乡》全文。
了解小说的情节,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初步体会小说中所揭露的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一种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2、探究式阅读:布置任务,确立研讨课题
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查阅资料,可上网浏览查找,可同学之间研讨,可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和拟定成果,每组设立组长一名和发言者若干以供堂上展开研究鉴赏。
《故乡》的语言风格研讨题:
①.具体分析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②.体会小说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地方及表达效果。
③. 揣摩小说中关键词句、特殊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④. 具体分析文章语言的感情基调。
⑤. 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段, 以供堂上讨论。
3: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师生互动的鉴赏评价式阅读及比较式阅读,掌握鉴赏小说语言风格的技巧。
教学内容:
a、 教学导入
b、共同探究鉴赏小说的语言特色。
(一) 探究鉴赏第一个问题:鉴赏小说语言的情感基调。
(二) 探究鉴赏第二个问题: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三) 探究鉴赏第三个问题:鉴赏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四) 探究鉴赏第四个问题:揣摩小说中关键词语、特殊词语的运用。
c、解答同学提出文中不太明白的字词句。
d、总结《故乡》的语言特色:
e、结束语:
二、相关思考
网络能充分地利用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各种感官,使学习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达到“学得快,记得牢”的目标。它活化了学习空间,以超越时空的方式积极创设有关的情境,无异也拓宽了老师和学生视野,因有“源头活水来”,自成“渠水清如许”的佳境。一旦求知的兴趣被激发,探索的积极性就大了起来。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或老师教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兴趣去探索老师曾经点到的相关知识,就象看过一部热播影视剧他会想办法去看原著一样,而网络正是无尽的资源库,尽管里边可能鱼龙混杂,但只要“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通过诸多的感知比较与思考,迁移能力会提高,创新思维自然也能得到体现。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语文教学根本上属于人文学科,网络只能给语文教学提供资源,绝不能代替语文教学。多媒体的出现只能适时、适量,决不能只是生硬地图解文字,呆板地演示所有资料。以看代讲,以看代练,甚至完全去除板书内容,把语文课变成了电子传输的教学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想用长城的青砖连接艾菲尔铁塔,想用黄河的波浪亲吻撒哈拉的流沙,想用鼓浪屿的琴石动听维也纳,想用尼亚加拉瀑布的流水冲开我的香茶……”, 让我们唱着这首歌,借助网络寻求语文教学中的的艺术美。
推荐站内搜索:成人高考什么时候出成绩、爱与责任演讲稿、演讲稿格式 范文、年年招不满的二本大学、我的中国心作文、2022冬奥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教师招聘试题、浙江二级建造师准考证打印、八省联考语文答案、我们的节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