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通用15篇)
感受自然 篇1
从以下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
我有一个“朋友”
暂时放下你的功课,与老师或家长打好招呼,和小伙伴一起,投向自然的怀抱,开始一次愉悦的秋游。游玩过程中,请你像《山中访友》的作者那样,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秋游结束后,在班里组织一次活动,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向全班同学简介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并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
二、走过四季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你已经经历了十几回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请你与同学交流一下对四季的感受,再具体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
三、心中的美景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一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画面上也许有万顷碧波,也许有林间小路,也许有当空皓月……请你闭上双眼,对心灵的呼唤,追寻你心中的自然之梦,然后用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它描述给同学听听,力求把他们也带进你的美景之中。
以上活动,都为你提供了一次接近自然、的机会。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想像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感受自然 篇2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Lenovo、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啥?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啥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么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啥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感受自然 篇3
感受自然
──堂生动的语文活动课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一、音乐熏陶,导入 新课。
(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按所分小组入座。)
播放《塞北的雪》MTV片段,在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中引出此次活动课主题──“我爱自然”。
二、活动过程 展示
(一) 人说四季──四季之诗
1.漫步诗苑: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和四季作一次对话,把你想对四季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我知道你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① “春之美”小组代表发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也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 “夏之韵”小组代表发言。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③ “秋之魂”小组代表发言。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④“冬之味”小组代表发言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二) 我说四季──四季之歌
1.感悟四季:
你喜欢或不喜欢哪个季节,请描述其独特景色;你不喜欢哪个季节,请诉说其独特感受。
2.畅所欲言:
① “喜欢”一族
【春季派】
同学1: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季,花开了,蜜蜂、蝴蝶都出来采花蜜,大地欣欣向荣。春季到了,大地一片绿油油的,春季就像一个掌管生命的天神,他把正在冬眠的动物叫醒了,大地长出许多小草,把世界变的春光明媚。春季到了,树木的叶子变绿了,小草伸出手像大地招手,蜜蜂蝴蝶在风中飞舞,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就像在开演唱会一样。再春季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表示我们也要穿新衣了,在家里吃着美食年菜,可以拿到很多红包,同时我们也多了一岁了,我们要除旧布新,迎接新的一年。春季到了大地变的非常温暖,很多动物都出来工作,森林中充满悦耳的虫鸣声,回荡在整个森林中,让世界更欢乐。
同学2:
春季,大自然中春水盈盈,春草如丝。在那葱郁的树林中鸟语花香,万物复苏。春姑娘为大地披上了绿装,花儿争奇斗艳,小草钻出了新芽,柳梢长出了嫩枝。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不少生趣。春风和煦,万物争荣,每一朵花都好像是骄傲高贵的小姐在不甘示弱地比美。春季!一个美好的季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学3:
我喜欢春,春是生命成长的季节。当第一株稚嫩的草芽破土而出时,就宣告了春的到来。生命经过冬积累中的沉默,在春里爆发。解冻了的流水叮咚奏响,新生的嫩枝在春风和煦中飞舞,苏醒来的动物四处觅食,野花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从心里荡出欢喜。
【夏季派】
同学4:
夏日的夜里,听着蟋蟀在草丛中的喃喃细语,看着夜空众星捧月的景色,闻着轻风送来的清幽的花香,想像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月光是否同样皎洁,同样的月曾照过多少动人的故事?想着想着,便有种“心疑形释,与万化冥合”之感,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一切烦恼与忧愁仿佛都被轻风带走,只留下心灵的释然,心情的悠然……
同学5:
我喜欢夏,夏是生命绽放的季节。池塘中,亭亭玉立的尖荷;花囿里,争芳斗艳的百花;还有蝉声阵阵,蛙声袅袅……夏是生命诗篇中最繁华的乐章,生命的活力在夏中达到顶峰。看春雷过后那伸展出的墨绿的枝叶,丰硕饱满的泛着诱人的光泽,夏的热情奔放溢于其外,生命在夏里绽放得淋漓尽致。
同学6:
夏季,骄阳似火。百花已没有了以前的生机,在烈日下低下了头。每一阵风都散发出热气,许多小动物都躲在树阴下乘凉。小狗伸着舌头,在不停地喘气,好像一个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似的。树木也都有气无力的,叶子都晒蔫了。只有小溪水还在不知疲倦地奔流。夏季!一个炎热的季节!
【秋季派】
同学7:
秋季,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声,那融融月色中的阵阵馨香,那阵阵馨香中的缕缕歌声……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但这样的美景,也只有在春季认真地播下良好的种子,再加上夏季辛勤地耕种劳作,终于获得累累硕果的人才能欣赏。而那懒惰的人,只有咽下苦涩,独自悔恨了。正如人的一生,若年轻时不奋斗,当青春的活力渐渐逝去,飘逸的秀发不再轻舞飞扬,光洁的额头写下了岁月的五线谱时,用啥,来证明自己曾有过骄人的青春?
同学8:
我喜欢秋,秋是生命收获的季节。秋是金黄色的。秋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醉人的成熟味道。丰实的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在飒爽秋风中向人招手,经过历练的生命,终于有了殷实的回报,收获的甜美丝丝渗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在秋里,生命的历程走向了完美,生命在秋中,收到了回报。当寒意也起时,呦,冬季也到了……
同学9:
秋季,秋水长天,黄叶飞舞。天空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轻绵的云朵雪白雪白的。五谷丰登,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森林里一片生机,树上果实累累,秋虫啾鸣,在演奏着昆虫交响曲。秋季!一个丰收的季节!
【冬季派】
同学10:
冬季,蕴含了四季积累的精华,有最深奥的内涵。虽然那土地充满荒凉,但在那里却埋藏着生命的种子;在枯瘦的树条上,却沉睡着绿色的嫩芽;在冰冷的躯壳里,却蕴积着温馨的活力。纷纷扬扬的雪铺天盖地地洒下,世间的一切顿时圣洁起来。
同学11:
我喜欢冬,冬是生命孕育的季节。冬并不萧条和肃杀,冬是最真实的展现。褪尽浮华,还原本色。经过冬的洗礼,留下的全是坚强和睿智。冬不是消亡,而是生命的原始孕育。生命在严寒的冬中集聚着力量和活力,开始生命新的轮回。看厚厚的积雪下的庄稼,瘦小而羸弱的让人心生怜恤,但其中深藏着的生命力却让人生畏和敬佩。
同学12:
冬季,大自然中玉树银花。瑞雪纷飞,天寒地冻,地面硬得像铁块一样。百花凋零了,只有腊梅在枝头怒放,松柏傲然挺立在风中。冬爷爷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冬季!一个寒冷的季节!
②“不喜欢”一族
同学13:
四季之中,我对任何一个都没有强烈的偏好,然而比较起来,冬季还是更合我的趣味的。冬季是最安静的季节。在这雪落无声的寂静中,我常坐在窗前,看着由远到近白茫茫的一片,啥也不想,只是看着,在沉默中,我才能抛弃一切的忧虑,远离喧嚣;一丝淡淡的欣喜在心里缭绕,在寂静中,四肢百骸仿佛融解了,散离成小雪花飘然落下,回归大地……
我感叹秋的短暂,便把秋日应有的闲适留到冬天。那种浓烈和淳厚,那种深沉和优雅,都在冬日里占据了我渴求寂静的心灵。雨堂先生在文章中描说的秋的趣味,在我的冬日里也是同样的动人。我一直在日记本中夹着一张明信片,上面是一处深冬的雪景。厚厚的积雪,傲立的松树,峻拔的高山,山脚下两处木屋,一条小路通向密林。我有时对朋友说,这是我晚年居住的地方,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才是我一生的追求。他们很不理解,我也只能一笑。我从不习惯城市人的居住和生活,宁愿退到僻静的地方作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都在拼命寻找各自的奶酪,我却觉得能吃到马铃薯就足够了。
同学14:
雪莱在一首诗中曾这样对春季充满希望:“冬季到了,春季还会远么?”他是在拿春季做象征的。但我仍是对这种乐观持怀疑态度。毕竟很多事物不像四季轮转、地球自转那样有规律。前面一个事物出现,后面的一定来么喜爱、留恋春季的人们会一遍遍地念着春季的名字,盼着她的声音,数着她的脚步。我不会,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春季来了,冬季怎么还那么远?退一步来说,就是夏季也比春季好些。因为我度过的每一个春季,都仿佛是冬季和夏季的交接仪式,或者说,根本没有春季。春寒料峭,应该有这么一句话。三四月的天气还是那么冷,而日历上却告诉我春季已经到了。春季在哪里?我按着歌词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有一年为了迎合众人的兴致,我特意和朋友们去踏春。同行的伙伴中真有兴致极高的,两眼放着光彩,我疑心这是唯一的春季的景致。可在我眼里,青草绿的让人看不到,树枝上堆着积雪,河面上留着半化未化的冰;我最大的收获是在雪地上留下一片脚印作为踏春留念,然后被春风吹得头痛胀晕,回来病倒。这倒不足以让我恨起春季,反让我更瞧不起她。看来看去这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季节。别人眼中纯洁少女一般的春季,偏就让我看到她冷酷乖戾的一面,活像一个嫌疑犯。要数落起来,这个嫌疑犯可谓劣迹斑斑,也真枉了那么多人对她的喜爱。这里给他们一点劝告:想看真正的春季,就抓起地上的一把雪往脖领里放,那股子劲儿会让人终生铭记。觉得这办法不好或没雪的时候,就试着按春季的节气去种花,那一阵子的瞎忙活也真叫春季里的蜜月。
同学15:
曾有一阵,我是顶喜欢秋季的,正像一个词人说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年少的我偏想在秋季伤感一阵。秋季的脾气古怪:一会儿笑颜舒展,天高云淡;一会儿也哭哭闹闹,大雨倾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不经意中赶到,给人凭添了许多的忧愁和踌躇。路上行人稀少,秋雨中景色残破,落叶死尸一般躺着,曾经吵闹的昆虫也销声匿迹,人们在秋的萧瑟乐音中不断叹息──草黄花残,雁飞风起,愁字心头。这伤感的秋季,也是那么短暂,让人来不及享受本应有的闲情逸致。
同学16:
对夏季我没有太多的反感,最深的记忆就是太热。雨天下雨也有些麻烦。春季的冷热无常还没适应,正琢磨明天该换啥衣服,夏季就悄悄地流过来,一下把人烤得受不了。以后真该过了冬季就做好防暑准备,免得烈日底下出啥事儿。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候。我总认为许多好东西是在夏季萌芽而不是春季。只要雨水稍稍正常,田野便少不了让人舒心的绿色。花朵也竞相吐艳,花丛中蜂歌蝶舞。人们也以极大的耐性伴着庄稼从青到黄,看果树上的鲜花包孕出果实。
雨天的情趣更多:微雨天在雨中浸湿面庞,小雨时听雨打明窗,中雨赏远近朦胧,大雨听兵马奔腾,雷雨天看天公作画,听其引吭高歌,让人实实在在感受自然的雄勇之气。雨后,外出可呼吸清新的空气,也可看到雨滴慢慢从花瓣滚落,草青欲滴。满眼的享受,不知比听一堂枯燥的美学讲座要好多少倍,而那美景中所蕴涵的美,也是深刻鲜明的多。我真的很喜爱雨天,因此可惜雨只能在夏季出现(我个人这样认为,有雨的时节就是夏季):终归是那难以忍耐的热让我对夏的喜爱难有提高。
3.教师小结:
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春是柔和的,夏是炎热的,秋是凉爽的,冬是严寒的;春有悦耳的细雨声,夏有刺耳的知了声,秋有柔和的树叶声,冬有刺骨的北风声;春有绿油油的麦田,夏有红通通的太阳,秋有黄澄澄的稻田,冬有白茫茫的雪地;四季之声为你伴奏,四季之色为你着色,四季伴你走向成功,四季伴你走完人生,四季谱写了童年。让四季之歌充满整个神州大地!
三、我爱你,大自然──四季之情
1.留言板:
大自然是人类的妈妈,我们应该保护她。可是人类不断的破坏,使我们的地球妈妈遍体鳞伤。请保护自然吧!珍惜自然吧!
怎样保护自然、珍惜自然呢?请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发言台:
男生1:
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就需要“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那样,都应逐步培养对地球的忠心和爱心;接受并发展一种视每一种动物都是地球大家庭中平等成员并尽力保护他们;接受并发展珍惜没一分自然资源,爱护一草一花一木,维护生态平衡的新观念。
女生1: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保护大自然。
男生2:
要通过绿化造林、增加湿地、营造红树林、大兴水利、科学预警、人工增雨等多种措施保护大自然,应对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力促“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女生2: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的空气、土壤、山山水水,保护大自然的植物、动物,特别是那些珍稀的动植物,还要保护大自然的地下宝藏……总之,要保护大自然的各个方面。
3.集体倡议:
(1)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2) 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3) 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用电,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4) 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游尽可能骑自行车或者以步代车
(5) 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6) 垃圾要分类回收
(7) 爱护每一块绿地,不破坏花草树木
(8) 口香糖渣要妥善处理
(9) 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
(10)参与环保宣传,争做环保小卫士
4.心之声:
地球妈妈,请您不必太伤心,我们已经醒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人类正在采取措施,控制工业废气排泄,大量植树造林,街道上处处可见“保护环境,救救妈妈──地球”的大标语,更可贵的是,我们已经把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环境日,我们这一天都会把您打扮的干干净净的。让我们携手共同创一个美好的未来吧!我们不会让您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我们一定把您恢复到原来的容颜,寻回昔日的光彩!
三、结束语
走进大自然,尝尝那久违的山泉;体验大自然,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建设那美丽的家园!珍惜大自然,就是爱惜我们的生命线。 让我们一起努力!
编辑短评:《感受自然》一课,看出学生在课下已做过充分的准备,因此资料搜集较多,学生读自己对于四季的感受,也是畅所欲言,富有文采。更难能可贵的是,课程后半短段,教师引导学生由对自然的感受理解上升到对现实的思考,并结合实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倡议,这样就沟通了课内外、教案内外的联系,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既锻炼了口语、写作能力,也从自然观上获得了有益的启示。(雨果)
感受自然 篇4
一、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4.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本单元安排的三项活动都是围绕“感受自然”这一课题而展开的,它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1)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2)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Lenovo和想像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对感兴趣的事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于抓住特征,并通过Lenovo和想像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和综合,进而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这次活动中的观察,不是属于“科学观察”,而是属于“文学观察”,即观察过程也是审美过程,它不仅要启动心智,还要投注感情,要有“相看两不厌”的深情凝视;也只有充分调动了感情,Lenovo和想像思维才会被激活,使观察、Lenovo和想像的过程变成与大自然贴近、融汇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情趣,防止在活动过程 中对思维作简单的机械的训练。(3)语文能力训练方面: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感受、体验,即能说出眼中景和心中景。开展这些活动,在实现它自身教育价值的同时,也是为写作和口语交际提供“源头活水”和情境,学生有了具体的、亲历的活动,便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一活动,利用好大自然馈赠的丰富的素材,触发表达欲望,训练表达能力。
2.本单元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活动情境相同,活动目标一致,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活动一:我有一个“朋友”,侧重于对自然中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的“生命观照”,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的生命,体悟自然的灵性。活动二:走过四季,侧重于个体对物候变化中的四季景色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这一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防止学生对四季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活动三:心中的美景,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和遐想。因此,在这一活动中要关注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这除了要激活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还要充分展开Lenovo与想像。开展这三项活动的过程,也应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当然,这些都不应直接地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活动,通过启发,让学生去体会、感悟。
3.这一单元的活动最好是在野外完成。组织一次“走进大自然”活动,尽可能避开人工雕琢痕迹比较明显的地方,到保留着自然状态的大自然中去。可以分组进行,所完成的活动任务也可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但无论选择哪一项,都必须真正地“活动”起来。以“活动一:我有一个‘朋友’”为例,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这个活动可命名为“我是一棵树”。这个活动两人即可进行,亦可分小组进行。让一位同学站到一棵大树下──他(她)便是一棵“树”,围在一旁的其他同学可扮作“春光”“夏雨”“秋风”“冬雪”。这些同学分别说着“我是春光”“我是夏雨”“我是秋风”“我是冬雪”,相继从“树”前慢慢走过,“树”对此会作出不同的反应(用肢体表现),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树的成长,树的奋斗,树的愿望,树的精神……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朋友才是知心的朋友。
4.活动前应作好准备,如明确提出活动要求、活动目的、活动方式等。若要远足,还应强化安全教育。最好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
5.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为写作做准备,积累素材。为此,可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有选择地参加活动。
6.在活动时,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相互说一说,并及时进行相互评价。
7.建议在两周内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其中课内约占4课时,分别为1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写作,1课时讲评。
三、活动评价
1.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对活动的评价;对写作的评价;对口语交际的评价。
2.对活动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评价他们在活动中所焕发出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及发生的情感变化。对那些平时不大活跃的同学在活动中有上佳表现或稍有进步,尤其要加以关注,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
2.对写作的评价。采用教师讲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办法,以教师讲评为主。主要讲评这次作文中有无独特的“发现”──景物描写是否新颖独特,有无属于自己的感悟、体验,有无灵气、灵动、灵性的表达。
3.对口语交际的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自我评价为主。主要评价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作了哪些努力,有哪些进步,如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时机的把握、交际的人次、说话的时间、说话的效果等。
4.在教师讲评和同学互评作文的基础上,结合活动的照片,搞一次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的优秀图文展览。
四、有关资料
1.对于搞好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开始和小孩们一起探索大自然之前,先花点时间考虑一下我们作为户外教师的作用。我想先谈一谈能为老师和小孩带来快乐和收获的基本原则。
我想有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有助于我和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小孩相处,引导他们不要调皮捣乱,而是在自然的美与真纯中获得更大的满足。这些原则的基础是尊重小孩和敬畏自然。老师有了如此的态度,小孩们自然会有所反应。
(1)少点说教,多些分享。除了告诉小孩们自然中的基本常识(如“这是一棵铁杉树”)之外,我愿意和小孩谈谈此时此刻我对于这棵树的感受。我会告诉他们我非常敬佩这棵长在和阿尔卑斯山脉同样海拔高度的杉树,这种海拔的山地,夏季缺水,冬季也几乎结冰,凛冽的北风会使树枝扭曲、变弯、枯干。我还告诉他们,我总是想知道:铁杉是怎么样才能在坚硬的岩缝中扎下根来,并吸取足够的养料维持生存的。
比起课本上的解释,小孩们对我的观察的反应很强烈。教学营地附近有一棵铁杉树,这棵铁杉树很特别,它长在两块巨大的岩石中间,因此不得不长出七八米长的根,一直深入到岩石中。当时它至少有二百岁了,但是呢只有两米多高。小孩们从外面徒步旅游回来时,常常会绕个弯,就为了用水壶里的水来浇这棵树。有几个人每年来营地,专门来看这棵在艰难的环境下顽强生存的铁杉。他们只要一到营地,就会立刻跑出去看它是怎样挨过了干燥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他们的爱与关心更加深了我对这棵铁杉树的敬意。
我相信对成年人来说,能和小孩分享他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分享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我们才能用我们对地球的深爱与尊敬之情与他人真实地交流,才能以此激励他们去爱地球,尊敬地球。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如实告诉小孩时,他们就会去开掘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就会在成人与小孩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与友情。
(2)善于接纳,敏于感受。接纳意味着倾听与了解。在与小孩相处的过程中,能培养出这种难得的“接纳”。户外活动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小孩们的热情,这时你就可以巧妙地把小孩的热情引向学习。
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快乐和惊叹都是师生沟通的良机。要对小孩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做出回应,顺着小孩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你会发觉,一旦你尊重小孩的想法,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轻松而也愉悦。
大自然总有令人兴奋或有趣的事发生,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到自然的变化,就能随时调整课程计划了。
(3)尽快集中小孩的注意力。开始就要营造合适的气氛,通过提问、指出有趣的景象或声音,尽量集中小孩的注意力。有些小孩不能马上习惯如此近距离观察自然,所以你得帮他们找到乐趣,一点一点地把他们引入观察的状态中,并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的发现非常感兴趣。
(4)先观察、体验,然后再发表意见。自然界中的一些景象常会令小孩全神贯注:一只刚刚诞生、正欲展翅的蜻蜓,独自在林间空地吃草的鹿……即使没有出现这类特别的景象,小孩们也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化平凡为神奇。总之,小孩们对于他们所观察的东西有种不可思议的专注能力。与周围的环境融合的亲身体验,会比间接的事实让小孩有更深的感悟。小孩们很少会忘记一种直接的体验。
不必为不知道动植物的名字而感到难为情。名字只是生命或事物本质的一个外在标签而已。正如你的名字无从说明你的本质、容貌和个性,一棵橡树的内涵远比它的名字和一串相关的事实丰富得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随着光线的变化观察橡树,会从更深层次来欣赏这棵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觉──闻闻树皮和树叶,静静地坐在它的伞盖下或枝条上,你就能感知树上、树周围以及依赖于树而生存的各种生命。
看一看,问一问,猜一猜,乐在其中!当小孩开始与自然有了共鸣,你和小孩的关系就由师生变成了共同探索自然的伙伴。
(5)教学中充满快乐。无论是欢呼雀跃的游戏,还是安静的体验,快乐都不可缺少。如果你能一直都很快乐并充满热情,小孩们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记住,你自己的热情是最富感染力的,并是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财富。
(节选自《与小孩共享自然》(I),约瑟夫·克奈尔著,刘芸译,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2.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
学会观察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我们想要比较准确、具体的反映事物,首先得认清事物,这就需要从观察入手。只有经过细致观察,了解所要反映的事物,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真切。唐朝骆宾王七岁时曾写过一首《咏鹅》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看,短短几句话,18个字,描绘出一幅多么具体、动人的图景!如果对鹅儿浮水缺乏精细的观察,他能写得这样栩栩如生吗?先说观察到的颜色,白白的鹅毛,红红的鹅掌,绿澄澄的水,多么鲜艳悦目!再看观察到的动作,“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一个“歌”字,一个“浮”字,一个“拨”字,精确的抓住了鹅儿浮水的特点,描绘了情态。“曲项向天”,一个“曲”字表明了鹅儿“向天歌”特有的形态。这些都是细致观察所得。
我们平时作文,多半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同样是写熟悉的题材,为啥会这样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平时是否认真观察生活。有的同学是有心人,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就会得心应手,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都会从脑子里涌现出来;有的同学对周围的事漫不经心,作文的时候就会感到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
我们要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多想想,并把观察所得和感想随时记录下来,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这次作文练习描绘一幅自然图景,大家先练习观察。观察景物大体都有个特定的位置,位置不同,视野、视线角度也各有差别,所见景物的特点就有所不同。下边是一幅景物观察位置示意图,供参考。
3.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联合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受郑文公的委派,见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联军围攻郑国都城,郑国人已经知道自己死定了。如果灭掉郑国能够对您有好处,您劳师动众自然还值得。但是呢,隔着晋国的大片疆土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贵国的边疆,您会懂得这是不大好办的。何必帮助灭掉郑国来便宜您的邻邦?邻邦的版图扩张,就是贵国的实力削弱啊。如果能够保留下郑国,作为您东方通道上的接待站,这对您也并没有害处。再说,那个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等它在东方向郑国开拓了疆土,就会再向西方去搞扩张。如果不去损害贵国,它也好向哪里去夺取土地!像这样损害贵国来养肥晋国的做法,您要多多考虑啊!”秦穆公听了打心底同意,就跟郑国订了和约,晋国看到这种情况,也就撤兵回国了。
烛之武这一番话,使郑国免了亡国之祸。从这番话里,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第一,说话要有中心。烛之武撇开郑国的存亡不谈,紧紧围绕灭郑对秦国的利弊来谈,这就突出了问题的关键,使秦穆公透过错综复杂的关系,认识到灭郑只能强化晋国、削弱秦国,进而接受了烛之武的观点。试想,如果烛之武在谈话中旁枝四出,说了许多与秦国的利益无关的话,就把谈话的中心淹没了,当然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啥,后说啥,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烛之武这番话,一开头就表明自己是为秦国的利益来做说客的,这样就消除了对方的戒心。接着从地理位置分析灭郑对秦有害,存郑对秦有益。最后指明晋国才是秦国的潜在敌人,提请秦穆公考虑,因灭郑而强化晋国对自己是否合算。这番话说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信服。如果颠三倒四,头绪不清,人们听了不得要领,就很难有啥说服力了。
要使说话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就要在说话前理清思路和线索。紧紧抓住中心,把无关的枝节统统去掉,切勿求全求多;把材料的先后安排好,力求层次清晰,眉目分明,避免东一头西一棒子乱了套。过程中要以此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过去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固然没错,但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并不希望教师这样处理。因为我们这套新教材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啥文体,教学重点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这篇课文对农村小孩尤有实际意义;二是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三是巩固复习第三单元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办法的好处。
《绿色蝈蝈》出自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之手,可谓名家名文。教学这篇课文,可通过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办法,通过讲述法布尔的故事,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决心。这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强化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探险──登月。这一题材本身能引起学生丰富的Lenovo和足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并把它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联系起来。要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获取课文信息,提取课文主要内容;还要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办法。
《山市》一课是文言文,它所涉及的问题是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探究;本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到消失的经过,极富于想像力,这一点值得学习。学习本课主要以诵读为主。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尚在初始阶段,所以要求学生诵读课文,以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为重点;至于文言字词和语法的要求,则尽量放低或基本不作要求。
有关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建议,可参看后面的教学参考。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感受自然 篇5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Lenovo、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啥?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啥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么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啥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学生习作
青岛的春季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季,因为青岛的春季不冷不热,也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季,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冬季走时遗留下来的雪也都被春季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季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似的。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小孩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季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专柜,尽管没到夏季,但有嘴馋的,买上雪糕吃着。渐渐地,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小孩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到看山的老爷爷慈善的眼神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上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季,斑斓的夏季要来了……
青岛23中学 初一1班 李 琦
习作点评
青岛美,青岛的春季更美,美在百花齐放,美在飞鸢满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岛的明净、纯真,看到了青岛的魅力、春的生机;以她质朴的心灵让我们读出可爱的青少年对青岛春季的无以言表的热爱!
感受自然 篇6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Lenovo、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二.学生可二人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三.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注重观察与体验。 四.平时利用各种办法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或写成文稿。五.小组讨论确定议题:秋季的旋律;冬季的旋律 第二课时:活动展示一.播放大自然景象,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二.分小组展示交流: 要求: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秋冬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点评。.二组可进行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三.学生谈活动感受四.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第三课时:学生习作激趣引写: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展示”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下面进行作文练习。题目:海盐的秋季或 海盐的冬季要求:仔细观察景色的特点,融情于景,表达对海盐的热爱。字数500左右。
感受自然 篇7
何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这里我设计的就是这样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 “学生的亲身体会、亲自实践”。要让学生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Lenovo力和想象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从中既可得到人文的滋养,也可得到审美的陶冶,进而激发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然而,如此次活动,因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我们根本无法开展。我很迷茫,不知道这类综合性活动要不要上,该怎样去上。因此,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这一课题作为公开课,就是想借此提出我的疑虑,让老师们共同探讨:怎么处理这类教材内容。
这节课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与大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体验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索自然。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积累好词佳句、古诗词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4个步骤:
1、美文欣赏导入。
2、物我心灵对话。
3、回忆四季体验。
4、学习情景交融。
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布置学生摘抄关于写景的好词佳句及古诗词。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景物,看看有啥特征,积极的去发现美,描绘美。但是呢没有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有很多老师听课,学生很拘束,课堂上怎么鼓励都不敢起来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讨论也不够热烈。课后也私下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会说,就是不敢起来。这也许是一个因素,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没有真切的实际体验,要他们说,觉得没有内容可说。而会说的,说得也很空泛。在交流中不善于把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是模仿书中的描写。不过,能模仿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经过老师的指导,便能逐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老师们对我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意见。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展示。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积累课内外知识的习惯和课前预习的习惯。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气氛。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及时评价,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态朴实、大方,语言流畅、亲切、自然,特别具有亲和力。
在物我心灵对话环节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彼此沟通,在讨论过程中对后排学生关注不够,导致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能畅所欲言。让学生选择自然的一物做朋友,并与之展开对话,只有程度较好的同学做得不错,多数同学不知该怎么说。此时,我及时进行引导,但反而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以至于学生无法放开了说。好在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此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在我们校园内就有许多环保标语,学生会说了,敢说了。让小孩教小孩多留心身边的资源来帮助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办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且为大自然设计标语,也是在让学生与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例如,有个同学为小草设计的标语是:“谢谢你给我的关爱。”“我正在成长,请勿打扰。”用小草的口吻来向人们诉说,提醒人们爱护小草。学生思维活跃,真正感悟到了自然的生命与灵性。
对于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妙之处,表示了肯定,在一位男同学结结巴巴地描绘他喜爱的季节景物特点时,表扬他激励他,这位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此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以后的几节课,他不仅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常常督促旁边的同学认真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我抓住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但有的同学的发言我给予的肯定和激励不够到位。例如两位学生组合,进行蓝天和白云的对话,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描写,两人的口语表述确实精彩,我只作了简单的评价,没有就说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在学习情景交融写法这一环节中,时间也显得较仓促。这样,整堂课虽然教学内容很完整,但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是在处理教材时考虑太全面,面面俱到,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活动落到实处。俗话说得好“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这样下去势必走入处处刨坑的境地,被流程模式所累。如果将这堂课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就让学生感受自然,下一个课时再指导学生描写自然,坚持一得,可能更好。所谓“一课一得”,是指在每堂语文课上,除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朗读品味之外,只确定一个重点。因为目标明确,任务单一,学习的时空相对宽松,就可以变着法儿引导学生去深入感受、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就是说,课堂上目标单一了,教师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需要而上课,达到高效的发展学生的目的。
这次的教研活动令我获益非浅。新课改,我需要不断努力!
感受自然 篇8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探讨人与自然,把自己设想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实自然景物对话。
3、将观察感受与探讨内容组成文章,作为一次综合性学习的作业。
二、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指出:“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险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和作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办法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以下称“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义际·综合性学习。这个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感受自然”具体活动有三项,即:我有一个“朋友”、走过四季、和心中的美景。我们选择了第一个活动:“我有一个‘朋友’”。
四、观察、实践与探讨设想与过程
一、活动的设想
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选录的课文是描写春夏秋冬天景色的文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感受自然”,所以我们设想,既然是感受自然,就要把学生带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与大自然接近,培养同学们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我校离旗峰公园不远,骑自行车大约三十分钟可以到达,再则旗峰山不高,旗峰山后的姊妹峰也有人工砌的石阶梯,没有多大危险,所以经过预先周密准备,我们于十月的一个周六,带领我所任教的两个班11、12班的学生,骑自行车到旗峰公园游玩,让学生投入大自然,这也是我们第三单元的一个综合性学习的一个任务。
二、活动过程
(一)爬山竞赛。两班的学生进行爬山比赛,抢收登山顶,那组成员登上山顶最早,那组为胜利者。我们事先分好小组,男女互相搭配,八人为一小组,先让两位学生干部登上山顶作裁判,以挥动旗帜作为登山代号,登山的线路选择从旗峰“道领”小路上山,各组成员要互相协作,打团体战,全部登上去才算获胜。最后对胜利者预以表扬。这个比赛锻炼同学们的身体,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愉悦身心,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二)接近自然。爬完旗峰山后,我们慢慢走下山顶,登旗峰山的姊妹峰,这项活动不是比赛,同学们可以走下路基,到树林里去,触摸树木,采摘树叶野花,观察植物昆虫,摄影留念等,由于刚才激烈的登山,大家都有点累了,到了这里后,三三两两走进树林,或观察,或休息,或聊天,或唱歌,树林里一片欢声笑语,这里游人不多,空气清新,瓦蓝的天空,笔直的树木,野花点缀其间,地上松软的树叶,同学们在此游玩嬉戏,乐不知返。
(三)才艺展示。大家休息好后,我们顺一条小路下到东城境界,沿着一条水泥路,绕弯走到旗峰神庙前,参观神庙,古老的建筑,肃穆神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大家围成一个大圈,准备我们的第三个环节:“才艺展示”:有诗文朗诵、唱歌、讲故事、即性讲演、猜谜语等。每班各出两名主持人,轮流上场,有些同学是有备而来,带来了诗歌、散文、有的带来了歌本、随身听,个人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张扬,由于不是正式场合,平时一些胆小、怕羞的学生也敢上台背一、两首古诗。掌声引来了许多游客。同学们也玩得非常兴奋。
回校总结
(一)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是《山中访友》,我们在感受自然中,同学们走到了树林里同大自然亲近,我要求同学们回想游玩过程中对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事物,访照所学课文《山中访友》写一篇作文,把自己想像成旗峰山上的一草一木,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黄旗山草木山石的感受。黄旗山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石台阶,特别是我们登山时,是从“道领”这边小路上山的,山路陡峭,石台阶由山脚一直铺到山顶,所以许多同学写了《我是黄旗山的石台阶》《台阶与树木的对话》《台阶上的小蚂蚁》等文章,而且作文构思巧妙,内容充实,想象力丰富,有的表现了对环境污染的忧虑等,其次还有《我是黄旗山的一棵树》《一棵小草》等,这次作文出现了前所未有和活力。
(二)在个人才艺表演的过程中,有几位同学离开集体,到广场前面的草地里捉吃草籽的小鸟,12班的张志豪、李志成等同学抓了一条大蛇(是条母蛇,还两条小蛇他们放过了没有抓),蛇是青灰色的,长大约一米五左右,抓蛇过程有三四个同学参加,一些同学也看到了那条蛇被志豪涅住脖子,挣扎和淹淹一息的惨状。我们回去的第一课围绕这条蛇展开讨论,场面很激烈,同情蛇母子的人结成统一战线,喜欢吃蛇(广东人特别喜欢吃蛇)、抓蛇的人结成一派,两派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最后我从不同的角度出了几个思考题,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可以问家长,让家长们为自己做参谋、作裁判。思考题是:《志豪抓蛇记》《我看到志豪抓蛇》《青蛇》《母子分离记》《母亲你去哪里了》《蛇肉的烹饪办法》《蛇的药用价值》等。这下再也不争论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吃蛇派和同情派各有话可说,同学们下去后积极查找资料,访问家长,有的同学到酒店问烹饪师傅,所以这一周的练笔小作文,大部分同学是花了不少工功夫的。连平时不爱写作的同学,也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小作文。
(三)如果说回校的第一次讨论只是停在表面的争论,那么经过老师的启发,同学们访问、查资料,再组成语言文字,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所以有必要再进行一次交流。与平时评讲作文一样,将练笔本发给学生,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各自读自己的文章,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优秀者,全班发言,让发言者充分展现自我,也让其他同学感受他成功的喜悦,同时别的同学也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便向发言的同学看齐,有不同意见者可在同学发言结束后进行争议和质疑。每一个人都处在思索与讨论中。这种交流课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读自己的文章,参与了活动,并获得了感悟和体验。
对这次“观察与探讨性写作的实施”的思考
综合性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个新亮点,它与以往的语文活动课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讲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综合性学习中得以体现。它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虚拟主机,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所以在这次观察与探讨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只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的观察与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自主合作、积极探求的精神。
这次综合性学习只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但是呢从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从未有过的学习和讨论的热情。如关于那条蛇的调查、为了弄清啥是有毒蛇,啥是无毒蛇,蛇的烹饪制作、蛇的药用价值他们查资料、访酒店、访家长,参观旗峰庙时,有的同学抄了建庙时间,搜集有关神庙的传说,以及东莞人对旗峰庙的崇拜的现状和原因等都做了相关的探讨,虽然是浅层次的,但同学们的探索热情高涨、劲头十足,我想这次综合性学习收获是很大的。写出来同大家分享。
感受自然 篇9
1、课型:作文课
2、教学目标 :
1、 认识秋季
2、 描绘秋季
3、 感悟秋季
(说明: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在秋季里,感受自然界给予人的色彩、味道、神韵,充分体现出新课标所规定的作文课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要求。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节课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3、教学办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办法建构新的作文教学。学习策略有:搜集、积累、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拓展强化与感悟思索。
4、课前准备:
学生:1、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从感官上认识秋季。
2、搜集有关秋季的词语。
3、搜集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季的精彩文章或诗篇。
教师:1、搜集有关秋季的画面,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
2、搜集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季的精彩文章或诗篇。
5、课时:1课时
6、教学设计 :
一、激发兴趣 导入 学习
教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我们北方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享受和乐趣。
提出问题: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啥喜欢这个季节?
请同学讲述自己的喜好,并说明其原因,与大家交流。
进而导入 现在正是收获的秋天,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走 进秋季》作文课,同时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认识秋季、描绘秋季、感受秋季。
(说明: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课堂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写作气氛,在教学的开始就提出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二、资源共享 认识秋季
1、首先让学生找出标志着秋季的事物。(如:落叶、枫叶、秋霜、寒蝉、芦苇花、成熟的果实、中秋的月亮、菊花等等。)
2、然后让学生积累代表秋季的词语。(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落叶枯黄、层林尽染、寒蝉凄切、秋风萧瑟等等。)
3、最后教师补充,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和词语,实现师生课前搜集到资料在课堂上共享。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并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进而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
三、探究合作 描绘秋季
1、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描绘出最令自己感动的秋季的场景,或绚丽、或多彩、或厚重、或肃杀、或冷寂,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抗与撞击,在其描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秋季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想象,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季的片段,对这些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诵,进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3、在引导学生欣赏佳作的同时,进行写作指导。
片段1:峻青《秋色赋》
秋季,比春季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季,比春季更富 有灿烂绚丽的色彩。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 看。简直象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办法:
1)、要抓住秋季的特点:通过比较来表现。
2)、视觉:颜色(大小、形状、图案)
3)、修辞:比喻、对比。
片段2: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秋雨打着他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季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办法
1)、融入情感:喜、怒、哀、乐。
2)、要有层次:整体——局部、远——近等。
3)、要善于Lenovo和想象。
4)、修辞:拟人。
4、学生看画面描绘秋季。分两步:
1)可以用“秋”字来描绘。
2)不着“秋”字,尽显秋意。
(通过以上二个环节,进而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描绘秋季。)
四、心灵涌动 感悟秋季
1、先用一首古诗和一首现代诗切入,让学生从别人的感悟中有所延伸,学会用心灵来感受自然。
《落叶》
隋(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说明:由落叶对故林的留恋,Lenovo到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秋水》
沈天鸿
我总是说:秋水在远方
总是忘了
这句话就是秋水
我说这句话时正是夏天
这句话一出口
秋水就已淹没了
我的脚背
站在秋水里我总是说:
秋水在远方
日子,就是这么过去
(由秋水的流逝Lenovo到时间的匆匆而过,Lenovo到时间的可贵。)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秋季的深入思索。
如:由中秋的圆月Lenovo到团圆之乐和未团圆之苦 。
由秋季的天空Lenovo到人应该有广博的胸襟。
由落叶归根Lenovo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
(这是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显现,强调学生的个体独立思考,通过对秋季的深入思索,激起学生内心的狂澜,来表达自己对秋季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与人交流,并善于从他人身上学到知识。进而达到感悟秋季的目的。)
五、作业 :
把认识秋季、描绘秋季、感悟秋季三个部分连缀成文,写成一篇散文。
六、结语:
教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秋季的美丽,描绘了秋季的色彩,感悟到了秋季的深远,单单一个秋季,就让我们如此动容,那么,春季、夏季、冬季也何尝不是呢?这些季节所带给我们的思索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最后,希望我的学生勤于耕耘、勤于收获,每年都有一个成熟的秋季。无数个这样的秋季累加起来,就构成了我们充实的人生。
(这样设计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虚拟主机,让学生永远带着思索去生活,并鼓励学生为收获的人生而努力。进而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情感培养。)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刺激学生早已麻木的感官,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自然界,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学会亲近自然并善待自然,并从中有所感悟;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借鉴,吸收前人的写作精华,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统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带领学生亲自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只能在林立的楼群中寻找秋意,只能通过画面来认识秋季。
总之,这节作文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教学过程 中,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求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并力求做到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正确导向。
作者邮箱:
感受自然 篇10
青岛 林琳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Lenovo、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啥?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啥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么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啥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学生习作
青岛的春季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季,因为青岛的春季不冷不热,也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季,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冬季走时遗留下来的雪也都被春季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季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 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似的。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小孩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季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专柜,尽管没到夏季,但有嘴馋的,买上雪糕吃着。渐渐地,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小孩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到看山的老爷爷慈善的眼神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上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季,斑斓的夏季要来了……
青岛23中学 初一1班 李 琦
习作点评
青岛美,青岛的春季更美,美在百花齐放,美在飞鸢满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岛的明净、纯真,看到了青岛的魅力、春的生机;以她质朴的心灵让我们读出可爱的青少年对青岛春季的无以言表的热爱! 辅导老师 林 琳
人教网
感受自然 篇11
语文综合性活动
活动目标:
1、 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 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 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相关材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平时注意观察自然。2、积累描写自然的诗词歌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回忆一下刚学不久的几篇课文,朱自清的-----,老舍的------,何其芳的 -------,李汉荣的------。我想同学们都记忆犹新,那时同学们和老师曾陶醉在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诗情画意的春景中,领略了老舍为我们描画的温暖如春的济南冬季,向往何其芳笔下浪漫多情的秋季;还和李汉荣一起结交了不少自然界的朋友。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一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一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画面上也许有万顷碧波,也许有林间小路,也许有当空皓月。正是这种回归情结,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和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师生活动 生生活动:
(一)第一环节 绘四季美景。我们知道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景,描绘一下你喜欢的季节,然后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同学互评。(展示图片)
(二)第二环节 诵四季诗文 。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大自然在诗人笔下同样美丽。这一环节我们通过诵四季诗文来感受四季的美。请欣赏第一首,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起哪首诗,请把它背出来;(春风来了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这是美丽的春季) 再来朗诵第二首诗;自古以来人们看到秋风来了,黄叶落了,总是感到无尽的萧瑟和悲凉,但今天老师所选的诗歌都没有这种色彩,因为老师觉得秋季也有它独特的风韵,下面来朗诵秋季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我们再来欣赏冬天的诗文,请同学们朗读。
(三)第三环节 唱四季歌。播放四季歌。在歌声中想象和享受四季的美。
(四)第四环节 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三、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享受,我想,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确实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展示图片)为了使我们周遭的环境更加美。提倡环保。
三、活动延伸:学生活动:根据这次的活动谈谈你们的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感受自然 篇12
走过四季 走进春季
——《感悟自然》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教学内容:
《感悟自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设计理念:
主要围绕“感悟自然”这一课题展开,并通过“走过四季”和“走进春季”两大活动板块,创设音乐、画面、文字的立体意境,追求媒体信息的最佳组合。
教学目标:
1、走进自然,热爱自然,体验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2、学会积累,学会观察,学会想像,提高写作能力。
教具准备:
能随音乐播放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走 过 四 季
教学环节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设计意图
导
入
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如果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浓浓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山川、河流,走近花草、树木,走近自然,感悟自然!
学生面带微笑,观赏画面。
清新自然的导语,色彩和谐的背景,曲调优美的音乐,使美的空气弥漫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启动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
我
选
择
,
我
喜
欢
!”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在座的每位同学都经历了十几回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季节的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作出选择后与同学交流感受,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伴随音乐声,学生们欣赏四季流动景色画,交流对春、夏、秋、冬的感受,并说喜欢的理由。
此环节重在通过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敢于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
我
描
绘
,
我
分
享
!”
谢谢同学们。你们独特的感受让老师仿佛在聆听一首首美的赞歌。看来,每位同学对大自然都“情有独钟”。那么赶快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我心中的美景》,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5分钟后,教师收上学生作品,投影展示,作者解说。
此时,教室呈现出积极思考、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拿着画笔,认真地描绘着自己心中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景色。
采撷如下:
生:我画的是一幅莲花图。看,莲花开得多漂亮呀!我希望同学们看到莲花就会忘记夏的炎热。像我一样喜欢莲,喜欢夏。
生:我画的题目是《生命》。春季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儿也开放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小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可爱的小鸟也闻着那迷人的芳香。
生:我画的是《收获》。画了一片玉米。一个农民开着自己的车来收玉米,他看到这么好的收成,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生:我的画十分简单,只不过是几棵没有多少叶子的大树和几片落叶。叶子虽然已经飘落,但它会化成肥料滋养大树, 使大树明年长得更茂盛。
生:我画的这幅画题为《梅》。梅花不畏寒冷,在严寒中竞相开放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学习。
生:春光融融,诗人乘着小船,漫游在湖上,欣赏着春季的美景。所以我起名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生:我画的也是春天图。有绿树、有小草、还有鲜花,表现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
在交流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后,此环节设计旨在展开学生的Lenovo与想像,使其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
我
参
与
,
我
成
长
!”
在感受,品味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想起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确实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草、参天的大树、清澈的溪流……我们作为大自然的小孩,该怎样把它打扮得更美丽呢?让我们一起参与,一起成长,来做一回“美容师”!
学生相互交流,显得颇为兴奋:
生:假如我是美容师,我会把满山栽上树!那样可以净化空气!
生:我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种好多花,让学校变成花的海洋,让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心情愉悦!
生:我也要当“校园美容师”,我会让每位同学带上一粒花种子,在校园种下,细心地照料,耐心地等待,总有一天,校园会芳香扑鼻!
生:假如我做美容师,让绿色充满这城市:小溪不再有污渍,快乐溪水在奔驰,地上不再有团纸,干净清新让人舒适,课桌上不再刻名字,世人也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生:假如可以,我也会让世界每寸土地充满绿意;假如可以,我也会让人间每颗心灵充满朝气!
……
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同时,通过“我做美容师”活动,把语言付之行动,在成长中参与,在参与中成长,养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小
结
看来,同学们不但善于观察,想像力也很丰富,那么就把语言付之于行动吧!用自己一双亲切的手,一颗诚挚的心去爱护我们的大自然!
学生微笑着,频频点头,略有所悟。
由课内向课外延绅,是“大语文观”的体现。
走 进 春 天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
入
上节课,我们告 别城市的喧嚣,投入大自然绿色的怀抱,感受到了春的生机,夏的盎然,秋的成熟,冬的美丽……有人说,一年四季,春最浪漫,它是萌芽的季节,也是复苏的时机,更是绿化的良辰。是啊,春季用她的一双纤手揭开了大自然高雅的面纱,慷慨地奉献着缤纷与芳香,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希望。走过四季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季,和春季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走过四季”后,带领学生“走进春季”,由面到点,做到知识的延伸、扩展、深化。
资
料
库
丨
忆
春
好!先让我们点击记忆的屏幕,打开记忆资料库,把古往今来,吟咏春季的诗词曲文呈现出来吧!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棒!这就是年轻的优势,青春的魅力。确实春季真的好美好美,愿春满人间,永驻心间!
学生欣赏关于“春”的诗、画、齐诵感知美。
孟浩然《春晓》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杜牧《江南春》、《清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
白居易《忆江南》、《钱塘湖春行》
李商隐《无题》
贺知章《咏柳》
杜甫《春望》
白居易《草》
王维《相思》
李煜《虞美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学生们欣赏关于“春”的几幅国画……
讨论感知美
此环节把美文、美景、美的音乐融为一体。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虚拟主机,大大激活了思维,放飞了心灵。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累习惯。
鉴
赏
屋
丨
读
春
我们的祖先因为热爱春季,热爱生命,所以写下了千古绝唱。在众多的文学形式中,老师很喜欢散文,它最自由活泼,最没有拘束。有人说:它可以是轻妙的世态风俗画,也可以是安宁的月光小夜曲;可以是激越昂扬的风暴,也可以是静静流淌的小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去感受、去品味一段段美的旋律。
面对屏幕上的这一幅幅画面,同学们很可能被它洋溢的诗情所感染,被它盎然的生机所震撼。亲爱的同学,能告诉我和大家你偏爱哪幅画吗?
配乐朗诵《春》。
用心去感受美妙的春之舞曲;
用心去品味动人的春之画面。
生:我最喜欢的是“迎春图”。放飞风筝、放飞心情、放飞梦想,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生:“春风图”写出了春风的柔和,用了比喻句“像妈妈的手抚摸着你”非常贴切,所以我最喜欢它。
生:这五幅图我都很喜欢,但更喜欢“春雨图”。文中写到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出春雨也细也密还很亮,“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是用拟人手法,侧面写春雨,写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被春雨洗礼后,非常干净。
生:“春花图”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其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春花色彩斑斓,这些都表现出了春季的勃勃生机。
此环节的设计力求通过配乐朗读、自主探究营造一个学生、文本、教师多向交流的“对话”场。学生在交流中受到情感和艺术的熏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写
作
园
丨
书
春
同学们的精心挑选,果然不同凡响。既然春季是如此之美,既然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都为春梦所陶醉。那么,年轻的同学们能用你“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为自己打造心中的春季吗?用你的口、你的手,追求你心中的“春之梦”吧!
(再次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小组合作,尝试:
用一句话形容春季;
用一段话描会春季。
生:随着绿的萌动,天也蓝了,鸟也醒了——也一度春光乍泻!
生:春季,让你全身每个细胞都在尽情地呼吸,畅快地沐浴。
生:春季,是对寒冷的一种抵御,也是对温暖的一种承诺!
生:这正是万物复苏的阳春时节,桃灼灼,柳依依,山抹黛,水漾绿,一派好生机!
生:它是生命的季节,小草播土而出,花朵绽放,燕子归来。
它是绿色的季节,大地披上绿装,树叶青了,河塘绿了。
它是小孩的季节,奔跑的小孩笑了,飞舞风筝,飞舞童心!
此环节把活动课和写作课巧妙地联系起来,在和谐气氛中练笔,为课后写以“春”为话题的文章作好准备。
拾
贝
滩
丨
惜
春
真是太美了,老师仿佛也置身于春季的世界,到处鸟语花香,老师仿佛在品读一句句抒情诗,在观赏一幅幅山水画,在聆听一首首美的赞歌!
同学们,能试着总结今天这堂课的主题词吗?
学生讨论归纳:
感谢春季!
珍爱春季!
培养学生的领悟力,促进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
小
结
“感谢春季!珍爱春季!”它是我们在今天课堂的沙滩里,捡到的一枚最宝贵的贝壳。“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成功之计在于勤,一生之计在青春”!愿我们策马扬鞭,奋勇奔驰吧!
(播放“策马奔驰”的音乐及画面)
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烘托情感,
产生共鸣。
感受自然 篇13
○教学目标
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Lenovo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Lenovo、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
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
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啥?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
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啥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么样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啥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
○学生习作
青岛的春季
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季,因为青岛的春季不冷不热,也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季,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冬季走时遗留下来的雪也都被春季那温暖的阳光和那柔和的春风吹化了,蒸腾到了天上那最无人知的地方。居民楼上的窗户都为迎接春季而洗得发亮,太阳一照,亮晃晃的,还挺耀眼的呢!花儿也长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装了些金银财宝,舍不得给人看似的。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草也一点一点地往外钻,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渐渐绽开了笑容,仔细一看,呀!嫩黄的花蕊原来是蜜蜂的“金银财宝”!蜜蜂扑着那可爱的翅膀,贪婪地吸吮着春的蜜汁,花丛里的蝴蝶也闻“春”而舞了,天上的风筝也渐渐多了,各式各样的“蝴蝶”、“蜈蚣”、“孙悟空”飞在空中,牵引着地上的顽皮小孩跑来跑去,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转眼间,春季已过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摆出了冷饮专柜,尽管没到夏季,但有嘴馋的,买上雪糕吃着。渐渐地,山上的野菊花全开了,从远处望去,山上一片金黄。小孩们忍不住花的诱惑,伸手来采,却看到看山的老爷爷慈善的眼神写满了忠言:他们也有生命呀!
小鸟唧唧喳喳地站在枝头上唱歌,恋恋不舍地送走了春季,斑斓的夏季要来了……
青岛23中学 初一1班 李 琦
习作点评
青岛美,青岛的春季更美,美在百花齐放,美在飞鸢满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岛的明净、纯真,看到了青岛的魅力、春的生机;以她质朴的心灵让我们读出可爱的青少年对青岛春季的无以言表的热爱!
感受自然 篇14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感 受 自 然
策 划 者 湖北省潜江市徐李中学 杨 烁
项目创意 走进自然,理解自然的生命,体悟自然的灵性。
增强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拓展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
项目名称 感受自然
时间范围 2003年秋
活动地点 东荆河滩
参加人员 七(3)班全体学生 语文教师一人
主要活动 秋游野炊,学习写作,交流评价。
[过程描述]
“大自然”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引发他们进行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触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和遐想,激活他们平日的生活积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让他们形成呵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秋游,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同学们美其名曰:一次美的巡礼。这次秋游的主要内容是:
① 野炊活动;
② 在大自然中找一个朋友,与“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
③ 摄下“野炊”中闪光的一瞬间,或用卡通形式表现印象最深的自然图景,并写出一段描述性文字;
④ 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⑤ 以“感受自然”为主题,举办一次优秀图文展评;
上述任务,前三项在秋游活动中完成,后两项回校后利用晚自习或课外活动完成。
秋游的消息宣布后,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自由组合野炊小组,少则4人,多则8人,准备好野炊用具,蔬菜和柴米油盐,有的还带有照相机,野外写生学具。全班64人组成了12个小组。
这次秋游,安排了三项活动:
活动一:野炊
以野炊小组为单位烧火做饭。这是十一、二岁的初中生的第一次尝试,他们感到新鲜,但也为难。然而同学们干起来却兴致勃勃,一点儿也不怕难。
活动中,既体现了他们互动合作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例如:小组之间比着干,看谁的灶堂挖得圆,谁的饭菜味美可口……同时老师帮助他们选好灶堂位置,设计大小,大约一个半小时,各小组饭菜做好了,老师请来各小组组长做评委,评出等级:一等6个,二等4个,三等2个。
各小组在防洪林带间的草地上铺上一张席,把饭菜放在上面,围坐在席边用餐,乐不可支。并摄下了12张照片。王晓轩同学用卡通形式表现出的野炊情景的组画,反映了野炊系列的全过程。
活动二:我有一个“朋友”
“东荆河是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小草、野花、树林、河水、游鱼、金谷、银棉、牛羊,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我这样启发学生后,向他们提了些要求:⑴对花鸟草虫、河水游鱼的“生命观照”。⑵四至六人一组,自编一个游戏,进行物我之间的“心灵的对话”。⑶记叙游戏过程或心灵的感悟,可呼唤人们呵护自然,保护生态。
在我的启发下,“找朋友”的活动开始了,活动内容不拘一格,活动命名各异。如:我是一株野菊花,我是一棵树,我和芳草地,与青蛙对话;我和小树比成长,与大河一起歌唱……也如,王丹小组设计的“我是一株野菊花”的游戏由三人表演,一位同学站在菊花丛中,另两位分别扮演“蜜峰”、“蝴蝶”,依次从“野菊花”前走过,与“野菊花”进行“心灵的对话”,再现“大自然的语言。”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用文字记下了这“开心一刻”,在小组间进行口语交际,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相互说一说,并进行互评。
刘艳同学童话《小丁丁与小蝌蚪》、何性峰同学的《青蛙的哭诉》、胡虎同学的《保护水资源,净化水环境》融进了环境保护意识。刘明霞同学的《我与芳草地》发出了心灵的呼唤:“东荆河堤芳草地,绿茵茵的,一大片一大片,这里牛羊成群,生机万类。勾起了我的沉思:我的家乡连河坡都被开垦,种上了庄稼,没有了芳草地,耕牛没有觅食的地方,可怜啊!我呼吁人们:留得芳草地,供给牛羊用。”我作了阶段性小结:听了你们的口语交际,我深深叹服同学们想象力,自主学习和创造精神。
活动三:成果展评
举办成果展评,开辟了两个栏目,即“心中的美景”、“心灵的呼唤”。
1、心中的美景。展示摄影作品12件,卡通画32件,这些展品,既有秋游,也有春游,如::徐曼同学就献出了《放飞》的水彩画,勾起了学生童年风筝的Lenovo,激活了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
2、“心灵的呼唤”。展示童话4篇,环保调查1篇,优秀作文12篇。
这次展评,显示了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体现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同时,让他们在自然的美丽与纯真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
[案例分析]
秋游,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是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像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善于接受。其原因有三:
一、体现了“愉悦教学”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大自然为载体,课堂之大,乐在其中,有游戏、有绘画、有表演、有竞争,内容活、鲜、实,全然由学生去操作、去体验,没有课堂上的一成不变的拘束。
二、遵循了“学科渗透互补”的原则。如:把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绘美、审美、爱美、护美中启迪心理,投注感情,感受自然,追求真善美。
三、搭建起学生练笔写作的平台。活动中安排了两次短文练笔训练,即:1、卡通画的描述性文字;2、自编自演的游戏。一次大作文训练,即: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样,学生自主活动多多,有充分展示的虚拟主机。
四、合理运用了评价体系。活动中安排了两次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起点拨、帮助作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鉴别和提高,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追求真善美的更高目标。
活动结束后的反思: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单元知识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华。因此,教师要准确、熟练地把握单元目标和要点,启迪学生激发兴趣,点击想象,不断融会单元所学内容,并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感受自然 篇15
教材分析
文章生动的描绘了夕阳西下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通过优美的音乐、瑰丽的画面,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通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读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2、3、4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太阳下山的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感受夕阳的美丽与壮观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在网上搜集夕阳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做成简易而形象的课件。
设计理念
以第二课时为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导入课文,让学生了解2、3、4、自然段描写了太阳下山的过程。三个自然段结构类似,在指导学生学习一个自然段后,让他们自学其余两个自然段。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夕阳的美,通过美丽的画面感受到语言的美丽,通过语言的瑰丽透视出画面的瑰丽。
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
出示画面
提问:请小孩子们看看图,他们是谁?在干啥?
过渡:今天我们小孩子跟爷爷,奶奶和小作者一起也去看看夕阳,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三课《夕阳真美》。
板书课题: 23 夕阳真美
2、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a)请大家打开书本,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b)老师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画了一幅,看看老师画对了吗? 出示画面
能在小组内先自己读读书再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讨论五处错误的地方:
i. 天空的颜色 (天空一片深蓝)
ii.太阳的位置 (太阳已经西斜)
iii. 太阳的特点 (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iv.西山的形状 (连绵起伏的西山)
v. 西山的特点 (披着夕阳的余晖)
一边找出错误的地方,一边问:你是从第二自然段中哪句话中看出老师的图画错了,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此环节的设计,巧妙地把讲读课文孕育于评价图画中,让学生通过读文去找错,把课文的语句理解吸收并化为自己的语言去评图,对照图画巧妙进行读评的训练,同时也是语言的训练与师生交际的训练。]
c)看到这幅正确的图,你想用一个啥词来形容一下它?
(引导学生说出“壮丽”)
d)指导朗读
i.过渡:对,这就是披着夕阳余晖的连绵起伏的西山,它显得十分壮丽,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这壮丽的景色吧!
ii. 请小孩子们在下面自己试着读读看。
iii.a、指名读
b、谁还想读?其他小孩子用听的方式在大脑里拍摄一下属于你自己的夕阳图片。
iv. 齐读:让我们一起把你所感受到的夕阳的美读出来。
[文质优美的文章不外乎赏、读二字,学生理解了、感悟了,并不代表学习任务就完成了,相反怎样让学生记住这情境,内化这语言,积累这体验,读还是重要的手段。]
e)指导背诵
i.这么壮丽的景色有没有在我们小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填空题:(谁来说说)
太阳已经_____,收起了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___的西山,披着___________,显得_________。
ii. 出示图片
让我们一起看看图,来说说太阳西斜时的壮丽景色吧!
a.自己在下面试说
b.指名说
c.齐说(不会的小孩子可以看看书)
[让学生在理解与感悟文字的同时进行试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a)过渡:小孩子们真棒!现在老师请大家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时的太阳有啥变化?
[每次读都各有要求,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不同方式的读中培养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b)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读)
c)说说你读懂了啥?
板书:下沉
你们知道这六个点是啥符号吗?放在这里是啥意思?想象一下还有啥颜色?
d)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图画
e)这时,太阳已慢慢下沉,它自身及周围云朵色彩都发生了变化,它变得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把第三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f)齐读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a)过渡:太阳下沉时涨红了它的小圆脸,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真美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太阳走向西山背后时也是一幅怎么样的美景呢?
b)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c)请小孩子们先轻声读读课文,再告诉同桌你也发现了啥? 板书:落山
d)根据学生回答点出图画
e)你们觉得太阳落山后留在天边的霞光的“灿烂”景象美吗?男女同学想不想来比一比,看谁把它读得更美?
f)男女生分别比赛读
[自由组合的学习方式,打通了严谨、封闭的课堂虚拟主机,让学生在宽松、合作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
4)巩固第二~四自然段
a)过渡:作者把太阳“西斜—下沉—落山” 的景色写得那么美,相信我们小孩子一定会把夕阳读得更美!
b)老师请小孩子们自己在下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用心去读一读。
c)现在太阳已经西斜,我们请喜欢太阳西斜时的美景的同学来读一读。
太阳慢慢的下沉,有没有小孩子喜欢这时的太阳的来读一读。
最后太阳落山了,但是呢它还是那么美,相信也有小孩子喜欢这时的太阳的,谁来读一读啊?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读,“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为那些缺乏自信和勇气、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小孩搭建了一个“安全”的平台,让他们也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a)过渡:看着这么美的夕阳景色,爷爷满面红光,看看图,想想爷爷为啥满面红光?
b)出示第五自然段
c)引导学生说出:“夕阳真美呀!” 板书:美
d)指名读
3、拓展延伸
过渡:小孩子们,你们看到这么美的夕阳你们有啥感受?你想说啥?
[这一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感知夕阳的美之后,由衷地赞美夕阳。]
4、小结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去欣赏了夕阳的壮丽景色,课后大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画画美丽的夕阳,去找找美丽的夕阳图片。
[这一练习的设计注意到了课内外的结合,和学生生活的结合。这样,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了课外,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并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评析
夕阳是美丽的,这种美是灿烂的、壮观的,美得令人陶醉,让学生从中感悟夕阳的景色是如此壮丽,进而抒发热爱大自然之情。教学时学生积极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充分感受到了夕阳的不限美好。在学生充分透彻地读完了课文之后,再去欣赏太阳下山的整个过程,那动情的朗读、绚丽的色彩、灿烂的霞光,深深的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使阅读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学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美的感染,对夕阳美景的心驰神往,也使本课教学成为一次审美的心理体验。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说的话,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推荐站内搜索:描写老师的作文、繁星春水读后感600字、2021年考研国家线已公布、猜猜她是谁优秀作文400字、考研准考证号查询、感恩 演讲稿、句句暖人心、自考查询、三年级作文观察日记、甲午风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