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1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简介,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啥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呢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进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啥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啥?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么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啥?目的是啥?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怎样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啥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2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办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也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进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简介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怎样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办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

  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办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啥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

  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啥论证办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办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办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办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办法。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啥?(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也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也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文章是怎样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啥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办法上有啥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办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3.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么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怎样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4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例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也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也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也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也应要求学生能背,能用。

  二、问题研究

  这两则短文的论证方式有啥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练习说明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啥?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啥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此题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

  1.距,通“拒”,抵御,抗拒。

  2.畔,通“叛”,背叛,叛乱。

  3.曾,通“增”,增加。

  4.衡,通“横”,梗塞,不顺。

  5.拂,通“弼”,辅佐。

  四、以两篇短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单的演讲。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意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的演讲要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不要为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曲解原意。此外,演讲时最好能举一些具体事例,不要空发议论。

  教学建议

  一、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有文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都会大有益处。

  二、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只要就文章能说出一二就可以了,不必做过多延伸。关于本文的论证办法也不必多讲,只要能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就行了。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章的论证办法做一点简单的比较,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进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也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译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呢,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孟子〉二章》二章之比较(任聿珍)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处。但是呢,此二章之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是故,教学中采用比较法阅读,可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具体说来,可用如下“三读法”教学。

  一读课文,掌握精要,探讨文题与论点的关系。

  此二章的标题,均是编者根据二章的结论语所拟。二章标题字数相等(皆八字),每章标题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标题都用对比,观点鲜明。然而,就标题与该文论点的关系而论,二章却也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故,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战争的胜负也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这一番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心论点的深化,故而编者就把这一结论提炼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该章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这里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

  综上,二章标题并非都是论点,可见与现代语体文中的议论文一样:有的文题即论点,有的文题只是揭示论题。如此差互比较,自然会获得一种参差之美。

  二读课文,分析结构,讨论二章的论证办法。

  此二章篇幅相当(皆由四段组成),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章一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进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显然,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办法为先分后总,论证办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三读课文,寻找修辞,体会孟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这二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当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运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对比、对偶和顶针等修辞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赘举。

  综上,从课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赵怀兵)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进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5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6

  富贵不能淫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办法】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父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

  1.(1)真正,确实。(2)教导、训诲。(3)准则,标准。(4)惑乱,迷惑。

  2.(1)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2)论语大学中庸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即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近孟子,共同学习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2.理解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作者以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开篇,然后批驳了此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再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②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内心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所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啥?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能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3.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完成下面的阅读练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妾妇之道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居天下之广居

  (4)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

  A.悍吏之来吾乡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用“/”划出下面句子中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啥?列举3个你心目中的“大丈夫”。

  [答案]

  1.(1)准则、原则。(2)这,这样的人。(3)居住。(4)违背。

  2.[解析]A例句和A项中“之”的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B项,“之”为动词,到;C项,“之”为代词,指曹刿;D项,“之”为助词,的。

  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金钱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其改变(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的人)才叫作大丈夫。

  5.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朱自清、项羽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啥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二、朗读课文

  正音释义:

  畎(quǎn)亩:田地。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三、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四、理解词义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常见实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

  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

  (2)常用虚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而后作:表承接。

  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④征于色:在。

  (3)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五、疏通全文

  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

  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

  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

  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也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诵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

  七、背诵全文

  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

  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

  二、理清思路

  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啥共同特点?其作用是啥?

  (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啥?

  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3.第二段论证的是啥?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啥作用?

  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

  三、梳理全文

  1.这篇短文在论证办法上有啥特色?

  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办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探讨交流

  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啥可贵的启发意义?

  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五、迁移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也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子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7

  18  《孟子》两章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办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学法引导

  1、强化朗读训练,就本文而言,不仅要学生读准字音,断对句子,还应对文中的排比句进行反复诵读,以体会排比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意义,加深对通假字、古今异义现象的认识,学习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3、找文章关键句(中心句),提高整体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观点。

  4、 两篇短文在写作办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可采用比较阅读法阅读。     

  (三)审美鉴赏

  居安思危的警戒美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本是战国时期讨论战争胜负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而也适用于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仍然是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一切违背该法则的行为必将以失败告终。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也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这一条条古训无不闪烁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奋进的美的光芒。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两文分别阐明了作者怎么样的观点? 你对作者的观点有啥看法?

  [析]设计此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两篇短文中表明的观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既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孟子•公孙丑》  主要阐明了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孟子•告子》主要阐明了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人才观。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饿了解,概括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开头一节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啥道理?它们对论证本文的论点起啥作用?

  [析]设计此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便于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选材、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节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事例。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显贵,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练的杰出历史人物,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的道理。这六个人的典型事例,为本文要论证的论点提供了典型的事实论据。       

  4、比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则短论,在论证方面的异同。

  [析]此题意在通过比较,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进一步加深对两篇短论在写法放的特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篇短论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办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不同点: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在论证结构上,第一则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第二则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 

  二、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么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三、资料下载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也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自学阶梯评估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开放探究

  1.这样尝试着和别人换一下位置,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或:如果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难道没有一点过失吗?

  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治学要严谨,不要自以为是。

  3.指出现象→讲述道理 或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4.示例:①这种行为不妥当。对古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评论和否定。

  ②对这种行为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读古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8

  一、基础测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     畔:    顺: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通____(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通____(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通____(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通____(    )

  参考答案:

  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二、问答思考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段第一句话用了啥修辞手法?怎么翻译?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啥意思?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办法。

  4.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排比 所以说管理老百姓不能只*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 举例  道理  对比

  4.略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9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简介,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啥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呢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进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啥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啥?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么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啥?目的是啥?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怎样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啥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办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也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进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简介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怎样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办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办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啥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啥论证办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办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办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探究活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三段,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时只谈到了人的例子,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时只谈到了国家的例子,论证是否严密?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严密的。这里用了类似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时不能认为只有秦代才有明月,也不能认为只有汉代才有关塞。正确的理解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所以,第三段的正确理解应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散文雄辩、善辩的风格。

  2.学习两篇短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办法。

  3.深刻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用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中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积极影响。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现在的标题是编者加的,请同学们思考,原题与现在的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学生探究讨论。明确:原题《舜发于畎亩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标题,只是列举了一个历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确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化用文章经典词句,明确本文中心论点,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艰苦奋斗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以论点为题,观点鲜明而突出。

  二、诵读课文,并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如读第2自然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近义词辨析:“发”“举”的意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

  (2)同音词:“士”与“市”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

  (3)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借以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

  (4)通假字:“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不顺;“拂”,通“弼”,辅佐。

  (还有哪些不同的办法归类积累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如,古今异义词:“法家”“敌国”“出”“入”等;一词多义:“过”“作”“益”等。)

  (5)对偶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义明确,语气连贯。

  三、课堂巩固练习。

  1.文学常识与实词词义用法(随机)。

  2.经典语句的现代汉语翻译。

  四、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辅助材料,讲述历史上六位名人“逆境出人才的故事”,帮助理解文章列举的事例材料,强化诵读。

  五、课堂小结。

  孟子散文雄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准上,更表现为论证严密,论证办法的精当上,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并学习后一种艺术特色。

  六、布置作业。

  1.体会本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办法以及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2.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复习检测。

  背诵文中的排比句和对比句、对偶句,品味本文说理的磅礴气势和文采。

  二、双向(生生间、师生间)探究。

  1.学生质疑、学生间探讨释疑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2.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在文章结尾处水到渠成地归纳推理出来。

  (3)开篇列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用意?

  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列举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作为名君的舜,还是作为贤臣的管夷吾等五人,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事例论证。)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谁?从造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人客观上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成才的?

  指上文列举的历史上的六位名人。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

  三、课堂讨论。

  1.“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孟子认为“逆境出人才”,结合课文1、2自然段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尝试用列举事例、正反对比的办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能自圆其说。(课堂练笔。)

  目的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现代社会,顺境容易造就人才,“挫折”教育同样重要。因为逆境可以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坚韧性格,隐忍以成就大业;但逆境也可能让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一事无成,所以要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才能,也能够直面挫折,不断思索,勇于战胜各种精神困惑,坚信自己,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目的2:让学生体会“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增加说理可信度;对比论证使是非分明;而分明的层次使论证严密。

  四、作者是怎样从个人成才问题归纳过渡到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问题上的?

  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对于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针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而上文所列举的历史名臣,正是辅助国君严格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前呼后应,论证严密。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逆向思维法,写一篇650字左右的议论文。

  1.“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失败是成功之母”

  3.“逆境出人才”

  要求:学习本文的论证办法和论证结构,注意论证的严密性。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测作者作品。

  二、双向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1)读准字音。

  不为(w?閕)苟得也     为(w?鑙)宫室之美为(w?閕)之

  一箪(d n)食      一豆羹(g ng)

  蹴(c?┒    ?不屑(xi?瑁?

  苟(g u)得      使人之所恶(w?┠跤谒勒?

  (2)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1)反义词对比辨析:“欲”与“恶”;“舍生”与“取义”;“不为苟得”“可以辟患”与“何不为”“何不用”;“人皆有”与“贤者能勿丧”;“弗受”与“与之”;“得之则生”与“弗得则死”的意义解释对比,借以分析理解作者的生命价值观与“性善论”。

  (2)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分析:“箪”“豆”“羹”与“万钟”之俸、“妻妾”之奉、“宫室”之美,理解作者所选取事例的用意。

  (3)动词与其状语间的修饰关系,通过“呼尔而与”“蹴尔而与”“不屑”“不辨礼义”“何加”等体会作者提倡在生与义间应做出的抉择。

  (4)通假字:“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与”通“欤”,语气词;“得”通“德”,恩惠、感激。

  (5)语气词不容忽视:理解“也”“耳”“焉”“与”“乎”等于严密的论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还归类积累了哪些不同的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6)对偶句、对比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意明确,语言连贯。

  三、分析引论部分(文章第1自然段)。

  1.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啥。

  第1自然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2.讨论并归纳: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啥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办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本文的论证办法与过程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何异同?

  第四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背诵课文。

  2.比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与《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

  二、第1自然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所恶有甚于死者”中“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指啥?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啥?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小结。

  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辟),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啥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三、研读第2、3自然段,质疑、探讨、分析以下问题。

  1.我们读过的《谈骨气》一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自然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为啥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例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那里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例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士是宁死不为的。再例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啥?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作者认为这种做法怎样?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已”。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啥样的人?斥责了啥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第2、3自然段运用哪些论证办法展开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举例论证,用“嗟来之食”的典故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四、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五、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六、读写结合、延伸训练。XX年,在大灾大难之中,在北京奥运会上,涌现出许多令中国人骄傲与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英雄。他们在生与义,在义与利之间的抉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独特的生命价值观。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11

  教学目的

  1. 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 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办法

  1. 读议结合法

  2. 分层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机、录音机

  教学步骤 

  课前活动

  生进行课前活动

  师有针对性简析

  一、引入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齐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鼓励:男女生曾经都胜过1班的)

  生读后教师简评

  三、讨论质疑与解疑归纳补充

  (一) 、讨论

  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 分钟.幻灯机提示可讨论的内容.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A层次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二) 、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学生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上讨论。

  1、虚词

  之:

  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

  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2、古今义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3、实词

  去

  委而去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5、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析论点

  第三四段:总结论点

  ⑵治理国家主要靠高压政策还是事实仁政?

  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呢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

  四、朗读训练

  1、听录音

  2、熟读成诵,要求BC层次的同学也要能背

  作业 

  1. 背诵

  2. 分类积累词句

  3. 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 理解常见虚词.

  2. 找出疑难语句.

  3. 判断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怎样划分段落?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教学反馈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1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办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办法:

  ⑴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虚拟主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办法】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办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简介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简介,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办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积极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啥?

  ⑴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么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么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啥?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怎样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么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办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虚拟主机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 篇13

  一、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被尊为“亚圣”。

  政治主张:施行仁政。基本内容是:“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敛”。理论根据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理论是民本论,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与民同乐”,这也是他认为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哲学理论是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 “礼”、“智”的四端,由此阐述了施行仁政的可能性。

  散文特点:具有论说文的特征,富有气势而笔锋犀利。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现存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争。

  《孟子》在汉代开始受到重视,最早的注本是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十四卷。韩愈及宋代理学家将之发扬光大,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并撰写了《孟子集注》。较为详备的注本是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三、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课文参考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方圆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呢,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五、有关名家评论

  清代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分3段。第1段说天时不如地利,第2段说地利不如人和,第3段专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高似一节,此是作文中大法度也。”

  今人冯其庸在《历代文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反对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而进行的不义战争,在这一节文章里,他认为在战争中,得天时之利不及得地利之利,得地利之利则也不及得人和之利,孟子这里所说的‘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也即是内部的团结。同时,孟子也认为只有得道(指行‘仁政’)的人才能得到这种‘人和’,所以他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一定会得到胜利,失道者一定要失败。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卓越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今人李炳英在《孟子文选》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评论:“此章说明有作为的人物的成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是没有安闲平顺的道路可走的。人们要能正视矛盾,经受折磨,奋勇前进,不在任何困难和失败下低头,经得起考验,才能炼就担当 ‘大任’的力量和本领。而艰苦的客观环境,正是培养和增长这种精神的有利条件。如果避免矛盾,畏难敬安,任运流转,那就会堕落腐化,自取灭亡。所以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在人如此,作为一个‘国’来说,也是从艰苦奋斗中成长起来的。”

  六、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躃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也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爸爸就死了,妈妈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妈妈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小孩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妈妈也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小孩居住。”也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小孩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评点:(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妈妈,“孟母三迁”、“孟母对织”的教子故事几乎家喻晓除此之外,《韩诗外传》还记载了他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的故事。)

推荐站内搜索:武汉大学自考专升本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观察日记蚂蚁、纪律作风心得体会、高考录取查询系统、山东建筑大学专科分数线、小学生六年级作文网、北京成人高考分数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分数线、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4675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