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精选8篇)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数学书p5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除数是整十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能力;
2、 进一步强化学生除法运算的正确率,数步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学生计算的品质;
3、 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用电脑出示练习一第1小题。
出示题目时,最后一行一行出示,指名学生出结果。然后出示下面一行后进行小的比赛,把结果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后看谁算的快而正确率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电脑出示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道啥特点,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最后可以采用火车接龙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二、笔算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2题。
先指名学生说说各题的商是几?并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再让学生来计算,验证试商的正确性。
2、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并说明要验算,注意自己验算的办法和格式。选择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可以选择容易出错的学生,这样有利于集体纠正)集体点评后,同桌互相校对,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同时说一说,在计算整十数除法的注意点。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填表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表,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体会“商不变的规律”
五、思考题
(1)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然后思考分析题意;
(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3)通过交流,集体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完全明白题意,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第1次转换起恰好发生在5时,经过10分也就是经过600秒,那么这600秒里转换的次数是600÷30=20,然后加上5时发生的1次总共是20+1=21次。
六、课堂小结
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办法。
七、完成《课堂练习》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2
之一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 题,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季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女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啥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啥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放风筝打谷场上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扔香蕉皮在操场边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么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 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使用钢笔字描红。
2、 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 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 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 熟记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办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如:“带”应改为“戴”,“带”作为动作是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西放在人的头上、脸上或胸前的意思。
带(戴) 像(向) 已(以) 颂(诵)
4.反馈。
(1)指名学生上黑板改错。
(2)集体评议。
(3)用错的字重新组词,加深印象,如:带(带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在括号里填上“着”、“了”、“过”。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凭借语感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动笔选填“着”、“了”、“过”。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的词是否正确。
(2)同桌互改。
(3)指名读句,进一步体会“着”、“了”、“过”的用法。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啥情况下用?
(4)举例:“他的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5)“小学生学习报”为啥要加上书名号?(“小学生学习报”是一种报刊的名称)
3.练习。
(1)读第1~3句,把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上书名号,说一说为啥。
(2)教师巡视检查。
4.反馈。
(1)三个人各在黑板上给句子加上标点。
(2)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抄写句子,并加上标点,注意书名号的书写格式。
(4)小结: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用书名号。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要求是熟记成语。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意思。
(4)教师说出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3)对背,如一人读“铁面无私”,另一人背“执法如山”。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 执法( )山( )( )在后
( )( )在前一( )不( ) 扶( )济( )
排( )解( ) 见( )勇( ) ( )义( )言
唯( )是( ) ( )人( )贤(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出成语。
(4)记成语竞赛,看谁先记住成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课前准备: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学会请教别人
2.读一读,明确口语交际的两点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导
1.读一读每题的文字。
2.打幻灯,启发合理想像,思考:在这几种场合怎么向别人请教?
三、练习
1.自由练说。
2. 指名试说。
3. 同桌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互相练说。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与辅导。
四、反馈
1.指名一学生说,评议有没有达到两点要求。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评价小结。
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有礼貌,称呼要符合别人的身份,要用“请”、“能告诉吗”,最后还要说声“谢谢”。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的第一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开火车检查读词,并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啥的?(自然风光)
4、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1)在想像情境感知词义时,可以根据词语中的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也可以结合下一题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2)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作适当解释。
5、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线。
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大雨如注瓢泼大雨夕阳西沉连绵不绝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部分
1、审题,读题。
2、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1)要求仔细而有顺序?
(2)图中描绘了夏天的小河边,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孩子钓到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笑了。
3、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4、描述图中景物,比一比哪组的词汇丰富,运用恰当。
四、小结解词办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啥办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的?
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其实,理解词语的办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
作业设计:
1、收集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写在好词佳句本上。
2、把练习中用“钓鱼图”的一段文字描述出来,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积累成语和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钢笔字要求正确、规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运笔办法。
2、理解成语和古诗。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读题。
2、观察三个字的间架结构及书写要求。
(1)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
(2)左部收,右部放,彼此照应,收放自如。
(3)结合具体字具体分析。
3、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在田字格里正确描红、仿影和临写。
4、练习、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题。
2、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3、理解成语,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提示及讲解。
4、观察插图,联系旧知,揣摩含义,帮助记忆。
5、自由读,集体读,熟读成诵。
三、教学第四题
1、读是,解题,简介作者。
2、这首诗主要写晚秋之夜,诗人的所见所感。
3、诗意: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小孩们正在捕捉蟋蟀玩呢。
4、指导感情吟诵,注意重音和停顿。
5、熟读成诵。
四、教学第五题
1、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写毛笔字。
2、看图,观察,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学习基本笔画——横。
4、先书空,体会运笔办法,再练习。
作业设计:
1、组词。
愉( ) 秧( ) 绵( ) 浇( )
偷( ) 英( ) 棉( ) 绕( )
2、背熟成语、古诗。
3、练习写毛笔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读书的乐趣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和图案装饰一个主题黑板报报头。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示审题。
1、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啥?(读书交流)
2、交流啥内容?
3、是从哪些方面来简介?(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语句)
4、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可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二、揭示目的。
1、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啥?
2、简介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简介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
三、指导练说。
1、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书,再全面展示。
2、请一位学生简介,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3、小组交流,巡视检查。
4、全班交流,尽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大胆表达,相机指导。
四、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进行读书交流。
五、教师总结。
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 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使用钢笔字描红。
2、 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 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 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 熟记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办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如:“带”应改为“戴”,“带”作为动作是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西放在人的头上、脸上或胸前的意思。
带(戴) 像(向) 已(以) 颂(诵)
4.反馈。
(1)指名学生上黑板改错。
(2)集体评议。
(3)用错的字重新组词,加深印象,如:带(带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在括号里填上“着”、“了”、“过”。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凭借语感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动笔选填“着”、“了”、“过”。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的词是否正确。
(2)同桌互改。
(3)指名读句,进一步体会“着”、“了”、“过”的用法。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啥情况下用?
(4)举例:“他的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5)“小学生学习报”为啥要加上书名号?(“小学生学习报”是一种报刊的名称)
3.练习。
(1)读第1~3句,把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上书名号,说一说为啥。
(2)教师巡视检查。
4.反馈。
(1)三个人各在黑板上给句子加上标点。
(2)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抄写句子,并加上标点,注意书名号的书写格式。
(4)小结: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用书名号。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要求是熟记成语。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意思。
(4)教师说出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3)对背,如一人读“铁面无私”,另一人背“执法如山”。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 执法( )山( )( )在后
( )( )在前一( )不( ) 扶( )济( )
排( )解( ) 见( )勇( ) ( )义( )言
唯( )是( ) ( )人( )贤(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出成语。
(4)记成语竞赛,看谁先记住成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课前准备: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学会请教别人
2.读一读,明确口语交际的两点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导
1.读一读每题的文字。
2.打幻灯,启发合理想像,思考:在这几种场合怎么向别人请教?
三、练习
1.自由练说。
2. 指名试说。
3. 同桌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互相练说。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与辅导。
四、反馈
1.指名一学生说,评议有没有达到两点要求。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评价小结。
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有礼貌,称呼要符合别人的身份,要用“请”、“能告诉吗”,最后还要说声“谢谢”。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季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女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啥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啥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放风筝打谷场上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扔香蕉皮在操场边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么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也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简介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啥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啥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啥呢?
(2)指名读题,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体会请教别人的办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授后小记: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篇8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拟人”的办法,并加以运用。
2、 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3、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5、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⑴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⑵让学生比较:哪一句更生动?
⑶思考:为啥第二句更生动?
2、教学第二部分:
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
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⑶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你感受到啥?为啥会生动有趣?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写下来。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师生评议,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⑴自由认读。
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⑶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么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啥故事?
⑷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啥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⑴练习背诵。
⑵集体练读、练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练习:
⑴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⑴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故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怎样简介自己的故乡?
⑵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用简介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⑴思考:故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简介?写好导游词有啥要求?
⑵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
⑶分组分方面练习简介。
⑷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简介。请几个同学演游客。
3、评议小结。
推荐站内搜索:江苏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日志心情、甘肃省自学考试网、祝自己生日快乐日志、内蒙古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寒假日记400字、幼儿教师演讲稿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福建省自考成绩查询、浙江教育网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