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通用14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
学习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2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分析 学习时,可以先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理解课题。然后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啥不一样”这一问题重点阅读第3、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在近一百年中变为了现实。
学习准备 资料卡片
学习流程 导学策略
文中写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交流感悟。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非常了不起?全班交流相关的句子,简述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①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②这段话中举了哪些科技成就?这么多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啥?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哪儿舒适了?③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的心情怎么样?读一读这一段,把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④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你还能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吗?⑤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⑥所以,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承认——(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第三自然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①学生读这段话。②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想过上好的生活吗?但是呢他们只能靠幻想,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他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现在有没有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怎么实现的?③何止这么一点幻想变成了现实!你随便代我们祖先说一个幻想或者美好愿望,现在一定能帮你实现。谁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受科学成就之大)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呀!你感受到了吗?其实,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说明办法。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直观,更清楚地感受到了20 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⑥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我们也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同学们的证据充足,我们不得不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加感叹号)是啥让20世纪呼风唤雨呢?正如——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文章的前面也讲到这个意思,你知道在哪吗?科学技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出示问题,小组学习
三、个人展示
四、老师总结,升华主题。
教学后记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质疑探究、总结归纳
课前
【学案自学】
一、基础知识
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寄 托 依 赖 船 舶 哲 学 家 原 子核 潜 入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因特网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呼风唤雨:( )
世纪:( )
发现:( )
发明:( )
二、理解课文
1、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啥?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句写的?用“ __ ”划出来。
2、细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悟读三、四自然段。
(1)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2)你认为“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
)
(3)神话中的“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啥样的本领?(
)
(4)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
(5)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做为(
)句,说明了( )
提示:本句诗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竟发的事物或蓬勃向上的形势。
(6)用心想想:课文用了啥办法向我们简介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办法写有啥好处?
办法:( )
好处:( )
(7)举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
4、品学第五自然段。
(1)为啥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
(2)“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
课中
【小组合作】
下面我们针对学习目标,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发言,互帮互学。
小组分工;第一组,交流基础知识。第二组交流理解课文的1、2题。第三至六组交流理解课文的第3题。第七组交流第4题。
【班级展示】
同学们,让我们把我们交流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的过程。
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基础题。
2、请第二组展示理解课文的1、2题。
3、请第三至六组展示理解课文的第3题,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补充。
4、请第七组展示第4题。
【质疑探究】
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么样的奇迹?还会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自悟自得】
本节课,你学到了啥新的知识或者有啥体会和感受吗?可以从学习办法,课文内容、内心感受等方面来谈。
【达标评测】
1、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刻苦钻研,爱迪生终于( )了留声机。
最近,我国也( )了好多处大岩洞。
幻想 理想
没有( ),也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我们应该有伟大的生活目标和崇高的( )。
改变 改观
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 )了开冬天运动会的计划。
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 )了许多。
2、选择句型。(填序号)
a 设问句 b反问句 c 疑问句
是谁在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 )
难道不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吗? ( )
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 ( )
人类靠啥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3、课文精彩语句品读。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本意是( )在本文中指(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本文引用诗句的意思是( ),引用诗句的作用是( )
课后
【课后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3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我能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我能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我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学习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知识链接:
1、“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
2、“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3、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4、20世纪的新发明:x射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 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 霓虹 彩色胶片 冰箱 电视 圆珠笔 因特网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知道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2、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3、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4、自主学习生字:你用啥办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5、研习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啥?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2)课文用了啥办法向我们简介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办法写有啥好处?
3)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纪呢?
我来闯关: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的中心句是 。
3、“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意思是
。
4、读了这篇课文,给我的感受是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父亲母亲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办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初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词语:呼风唤雨 世纪
2、思考:是谁来呼风唤雨?靠啥呼风唤雨?
3、引读:“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啥办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5、检查自学情况。
三、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师:初读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有一些不理解的词句。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疑。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四、课堂总结:
本课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希望同学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有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我们都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哪些的巨大变化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29课的学习。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3自然段
我们先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1)交流,出示句子: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
(2)体会祖先是怎么样生活的?
(没有电灯生活在黑暗里,没有电视就没有娱乐,没有收音机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没有汽车就没办法走远,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只能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里。靠老天爷吃饭。天时好,天地收成好。来个洪涝灾害就连饭都没得吃。为啥?科技不发达。他们只能用幻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祖先的愿望是啥?“千里眼”“顺风耳”指啥?说明啥?
师小结: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师板书:过去 用 千里眼 顺风耳 寄托愿望
(4)我们祖先的愿望实现了吗?在啥时候变成了现实?
(5)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二)第4自然段
那么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哪些的巨大变化呢?
1、默读,把你认为课文中最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
2、读后交流。预设:
(1)生: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电视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电话使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不管你在哪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话来交流、沟通;网络就更方便了,在网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进行交流,对话。这网络比千里眼还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个“小村子”。)
(3)看课件感受20世纪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科技成就。)
(4)除此之外,你还知道20世纪哪些科技成就?学生交流。课件显示拓展资料。
我还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感受到。
师: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为20世纪自豪吧!你能读出自豪感来吗?
(5)指名读、齐读。
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交流时相机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三)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三、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啥?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么样畅想未来?
五、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手抄报:科技之光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 去:千里眼 顺风耳 寄托愿望
20世纪: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5
[学习过程]一. 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 认读并会写有关生字新词 (1)读音:潜 qián(√)qiǎn(×) (2)用对比区别字形记字 (3)利用形声字记字:程、驾、控、哲 (4)读写: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改观 程度 依赖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寄托 幻想 洞察 原子核 程控电话 因特网 联系 哲学家 归根到底 2. 文章概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简介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 解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4. 体会文章主旨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比喻20世纪与以往不同,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概括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过去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未来只有一种愿望,一种幻想。但今天不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5.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路甬祥 (2)发现与发明:x射线、空调、洗衣机、磁悬浮列车、霓虹、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彩色胶片、冰箱、电视、青毒素、石英钟、拉链、圆珠笔、 激光、杂交水稻、因特网、移动电话 二. 学习第30课《电脑住宅》 1. 学习字词: cāng chǔ pēng rèn 仓库 储存 烹调 烹饪 dào zōng pàn 防盗 综合 判断 2. 概说: 简介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3. 结构: 总说--细说--概说 4. 特点: (1)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 (2)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办法。 5. 作业: 学课文,按要求写出自己的想象。 (思考:“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么样设计电脑住宅”?围绕思考题写出自己的想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一. 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 nóng gēng qián rù ( ) ( ) ( ) chuán bó zhé xué cāng kù ( ) ( ) ( ) zōng hé pàn duàn chǔ cún ( ) ( ) ( ) pēng rèn fáng dào hū fēng huàn yǔ ( ) ( ) ( ) 二. 组词语: 根( ) 幼( ) 懒( ) 镜( ) 跟( ) 幻( ) 赖( ) 境( ) 潜( )( )( ) 唤( )( )( ) 三.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恐龙 ( )的世纪 ( )的环境 ( )的恐龙 ( )的世纪 ( )的环境 ( )的生活 ( )的鸽子 ( )的小树 凶猛的( ) 轻盈的( ) 描绘( ) 笨重的( ) 敏捷的( ) 寄托( ) 四. 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 美国的科学家爱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项( ),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2.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改观 改变 1. 20世纪,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百万年的总和。 2. 淘气包张萌在“文明月”里努力改正不足,争做文明学生,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了大家对他的印象。 五.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加一部分内容,使句子的意思更清楚。 例:(在那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1. ( ),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2. ( ),人们急得不知该怎么办。 3. 听了讲解员的简介,我( )。 六. 把下面次序错乱的句子,按顺序重新排列。( )我抄起一根铁棍(gùn)不顾一切地跑出去排雨水。( )好不容易我才把铁棍插进排水口,一撬(qiào)它没动,也一撬还是不动,铁篦(bì)子就像长在地里一样。( )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院里的排水口篦子没有打开,所以地上的雨水越积越多。( )我虽然淋了个透心凉,活像只落汤(tāng)鸡,但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我喘了口粗气,随着“呀”的一声大喊,排水口打开了。雨水“哗哗”地流进了下水道。( )可雨水没过了排水口,看不清位置,我只好用铁棍扎(zhā)来扎去地找。 七. 阅读文章后,按要求做。第一次乘电梯 一提起我第一次乘电梯,父亲母亲就会捧腹大笑。那是我上婴儿园大班时的一个星期日,母亲要带我去她的单位,还要坐电梯。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从没坐过电梯呢。 来到母亲单位,我刚要上电梯,可是人已经满了,只好等下一回。我焦急地等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电梯怎么还不下来呀!急得我直跺(duò)脚。这时,电梯下来了,门打开了。咦,叔叔阿姨怎么变年轻了?刚才,那位叔叔的眼镜怎么没了?我刚才的喜悦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zōng),脑子里满是疑问:怎么人一进去就变了呢? 这时,母亲说:“我们该进去了。”我和母亲慢慢走进电梯里。我看到电梯顶上有五六种颜色的灯,两边还有大镜子。母亲一按电钮,电梯门关上了,然后就不知不觉地往上升,正当我感到有点晕时,门也自动地打开了。 下了电梯,我像离弦(xián)的箭似的跑到母亲办公室,来到镜子前一看,咦?一点也没变。这是怎么回事呀?我跑去问母亲。这一问不要紧,母亲笑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第一次乘电梯,还真有一番乐趣呢! 1. 填空。 文章从第3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是写第一次乘电梯这件事的。其中,第( )自然段是写“我”等电梯,第( )自然段是写“我”坐电梯。 2. 从文中找出描写“我”等电梯时心理活动的语句。用“ ”画出。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高兴得( ) 笑得( ) 消失得( ) 急得( ) 【试题答案】一. 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 nóng gēng qián rù (依赖) (农耕) (潜入) chuán bó zhé xué cāng kù (船舶) (哲学) (仓库) zōng hé pàn duàn chǔ cún (综合) (判断) (储存) pēng rèn fáng dào hū fēng huàn yǔ (烹饪) (防盗) ( 呼 风 唤 雨) 二. 组词语: 根(根本) 幼(幼稚) 懒(懒惰) 镜(镜头) 跟(紧跟) 幻(幻觉) 赖(依赖) 境(环境) 潜(潜力)(潜艇)(潜水) 唤(召唤)(呼唤)(唤醒) 三.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高大)的恐龙 (呼风唤雨)的世纪 (优美)的环境 (凶猛)的恐龙 (崭新)的世纪 (脏乱)的环境 (美好)的生活 (洁白)的鸽子 (整齐)的小树 凶猛的(野兽) 轻盈的(燕子) 描绘(图画) 笨重的(大象) 敏捷的(松鼠) 寄托(思想) 四. 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 美国的科学家爱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项(发明),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2.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改观 改变 1. 20世纪,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百万年的总和。 2. 淘气包张萌在“文明月”里努力改正不足,争做文明学生,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大家对他的印象。 五.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加一部分内容,使句子的意思更清楚。 例:(在那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1. (听到我班得奖的消息),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2. (看到老师病痛的样子),人们急得不知该怎么办。 3. 听了讲解员的简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六. 把下面次序错乱的句子,按顺序重新排列。(2)我抄起一根铁棍(gùn)不顾一切地跑出去排雨水。(4)好不容易我才把铁棍插进排水口,一撬(qiào)它没动,也一撬还是不动,铁篦(bì)子就像长在地里一样。(1)一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院里的排水口篦子没有打开,所以地上的雨水越积越多。(6)我虽然淋了个透心凉,活像只落汤(tāng)鸡,但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5)我喘了口粗气,随着“呀”的一声大喊,排水口打开了。雨水“哗哗”地流进了下水道。(3)可雨水没过了排水口,看不清位置,我只好用铁棍扎(zhā)来扎去地找。 七. 阅读文章后,按要求做。第一次乘电梯 一提起我第一次乘电梯,父亲母亲就会捧腹大笑。那是我上婴儿园大班时的一个星期日,母亲要带我去她的单位,还要坐电梯。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从没坐过电梯呢。 来到母亲单位,我刚要上电梯,可是人已经满了,只好等下一回。我焦急地等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电梯怎么还不下来呀!急得我直跺(duò)脚。这时,电梯下来了,门打开了。咦,叔叔阿姨怎么变年轻了?刚才,那位叔叔的眼镜怎么没了?我刚才的喜悦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zōng),脑子里满是疑问:怎么人一进去就变了呢? 这时,母亲说:“我们该进去了。”我和母亲慢慢走进电梯里。我看到电梯顶上有五六种颜色的灯,两边还有大镜子。母亲一按电钮,电梯门关上了,然后就不知不觉地往上升,正当我感到有点晕时,门也自动地打开了。 下了电梯,我像离弦(xián)的箭似的跑到母亲办公室,来到镜子前一看,咦?一点也没变。这是怎么回事呀?我跑去问母亲。这一问不要紧,母亲笑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第一次乘电梯,还真有一番乐趣呢! 1. 填空。 文章从第3自然段至第6自然段是写第一次乘电梯这件事的。其中,第(3)自然段是写“我”等电梯,第(4)自然段是写“我”坐电梯。 2. 从文中找出描写“我”等电梯时心理活动的语句。用“ ”画出。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高兴得(合不上嘴) 笑得(直流泪) 消失得(无影无踪) 急得(团团转)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啥意思?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初知大意,学习字词。
听课文录音,你有哪些不懂的词语?
同桌交流,全班体会。
读书交流,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
“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怎么样的世纪”?
课文中呼风唤雨的英雄是谁?靠啥呼风唤雨?一问一答的表达(设问)有啥好处?理解体会“发明”与“发现”的区别。
为啥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怎么样的社会?
②“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怎么样的本领?古代人们有哪些幻想和愿望变成了现实?(土行僧……地铁,一日千里……飞机,想入海……潜水艇。。。。。。。)
③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
④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那就美美地读一读。
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例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5、课文中引用罗素的话总结了以上内容,全班齐读。科学技术还会怎么样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四、发挥想象,延伸拓展。
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你心中明日的美好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7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作者用对比的办法,结合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学习时,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一、快乐认识新朋友
gǎi biàn
chéng kòng
yī lài
chàng xiǎng
qián rù
zhé xué
lián xì
nóng gēng
二、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部首剩余笔画数大写字母音节在字典中的解释船舶 依赖 腾云驾雾
三、我要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粗词句的意思,再把这些词句抄一抄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呼风唤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风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腾云驾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父亲、母亲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8
作者:丰红梅
[情景说明]:本文主要简介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进而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以下通过3、4自然段的对比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农耕社会生活的贫乏和20世纪生活的精彩纷呈,体会到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理解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片段一]
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呢,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啥。(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微波炉。
生:那时没有动画片,没有泡泡糖,没有电动玩具,也没有游乐场。
生:那时没有潜水艇,没有远洋轮船,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生:那时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五彩的霓虹灯,也没有热闹的超市。
……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呢,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卫星、程控电话、航天飞船,简介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下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生: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生:我通过上网,查找到中国科学院的网址。在成果博览里,共统计了不同行业的科学成果8千多项。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反思]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进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啥。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后,也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啥。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也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片段二]
师: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面对这一切,你有啥感受?
生:科学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精彩,我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而自豪。
生:美好的神话能纷纷变成现实,是科学知识创造了这些奇迹!
生:我觉得人类太了不起了!他们所创造的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生:我想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发明更多的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师:如此多的科学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想象一下,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
生:他会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啊!
生:他会高兴地说,太了不起了!我们那么多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你们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做到了。
生:他会惊奇地说,我不是在做梦吧?没想到,我的子孙们这么争气。
生:他会遗憾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们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样啊!
[反思]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本段教学,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面对这一切,你有啥感受?”这个问题触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并由衷地生发出对科学的赞叹和向往。接着,我也启发学生用想象去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思维的虚拟主机。“假如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学生也换了一个角度去感受现代生活的精彩,体会科学技术的神奇。这样,从自己到他人,从感受到想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感悟,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给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虚拟主机。
[专家点评]
正如这位教师所说的那样,这篇教学案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虚拟主机。首先是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从书本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虚拟主机。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进而活化语文学习。其次是有层次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表达虚拟主机。从简单地模仿“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说话,到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简介20世纪人类还拥有啥,再到创造性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体现了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为目的语文学科特点,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最后是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虚拟主机。超越文本的想象说话,既是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也是文本再创造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本案例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创造性”。真正的语文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9
[设计理念]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易被单个语言文字掩盖,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也只有参与,才能更积极更广泛地与同伴合作。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系列的板块运作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到文本中去,回应到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来,以求语文教学的真正有效。
[教学流程和设计意图]
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
1.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
2.填空
在我国的传说中,( )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 )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教师结语:远古时候,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并结束的。从远古时代人类创设种种美好幻想开始,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那么多的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在第2课时开始,我把这个词语置在前面,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打开学生潜在的词库,切入文本,使课的展开有一个很清晰的起点。
二、建构有效对比,逐渐深入文本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真是( )!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光凭课文中这么简单的一段话:“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农耕社会人类物质生活的贫乏,而物质生活的贫乏也势必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领略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变化。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象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地参与文本,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么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么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啥?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真的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在设计中,我鼓励学生从古时候的传说中去理解人们美好的愿望,为学生体会科技巨大的力量进一步铺垫。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进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5.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化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看似平淡的三个环节中,建构了两个有效的对比:一个对比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象创造一个也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也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一系列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在这实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自然明确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自然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1.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得人类很多美好的梦想都成为现实。仔细思考,将下列两组中表述同一理论的内容连好线。
千里眼 宇宙飞船上月球
隐身娃 手机
嫦娥奔月 进行伪装的迷彩服
腾云驾雾 视频
顺风耳 直上云霄的飞机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么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两个小练习。第一个练习将人类的新发明和人类的美好愿望进行联系,使学生明白,是科学技术使得一切都成为了现实。第二个练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在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写小论文中初步学会辨证地看问题,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反思]《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一篇课文。这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设计此教案时,我们想到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素养的人才,而高素养的人才必须学会合作。事实证明,在工作中能积极参与积极合作的人,他们的成功就来得更快些。目前小语界普遍在关注“语文教学有效性”这一古老的话题,各个学校都在搞相应的小课题。我们根据本校的“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小课题,对这一课时进行了以上的设计。从设计中可以看出,有些参与是被动的,如被推选发言的人;有些参与是积极的,如材料的分块搜集,共同完成小论文。通过以上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在资料的交流中,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还有,为了让学生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办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辈们的不同生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 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四节,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出示相关图片。)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理解“地球村”。1.为啥地球会变成村呢?2.地球怎么会变成村呢?出示图片,师简介)
(3)我是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师小结:“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0世纪科技如此令人瞩目,我们怎能不高兴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其实我们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带来的方便,请随便说一说吧?
师: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课件:“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指名读。
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生回答,师相机变红字
说话训练: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展示课件:农耕社会的图片。
(2)祖先的愿望是啥?
生答后,出示课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读,相机变红字。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生回答后教师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师: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师: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
(4)体会变化之大。
出示这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从农耕社会到20世纪科技变化之大,之多,之快。
师:20世纪,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兴鼓舞,我们可以激动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师述:20世纪的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呼风唤雨,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这样说……
1.出示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指读,变时间(2009年 2023年)齐读
3.师述: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而且还会带来更多……
4.出示课件:指读最后一节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啥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啥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课件展示这本书的简介。
七、小练笔:《孙悟空来到21世纪》
师述:同学们,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连天上的孙悟空也知道了……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在天庭时间待长了,觉得很没有意思。也听说凡间已经到了21世纪,便决定去看个究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悟空会有哪些奇遇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1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组课文。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简介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二、说流程
我设计的流程是:先复习、质疑。(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要求学生学会提问题,并带问题学习课文。)接着细读、探究。(让学生先感受20世纪的科学成就给我们带的舒适和方便。再通过对比20世纪前,祖先们的生活状态。进一步让学生对20世纪科学成就感到骄傲、惊喜。并紧接用视频播放科学成果,让农村的学生更直观,更明白体验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最后是感悟、拓展。(通过刚才的学习对比,更深入知道这些变化,都来源人类的伟大,科学的神秘。)
三、说感受。
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解决。
2、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在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象对“等”、“发明”、“发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等字、词入句式。”都是学生学习的语言。第三自然段末作者引用了一句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将其调整到学完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完视频资料谈感受?有的说:“20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这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样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简介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么样的言语表达的。
3、读中悟,读中学,渗透读写结合。
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考虑句子较抽像,我只要求学生读一读名句,然后与展望未来和交流小练笔结合在一起。如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1世纪是一个啥样的世纪?(不拘形式,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诗句及几句简短的话。)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有的说:21世纪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纪。21 世纪是一个利用科学,消除贫穷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利用科学,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还的采用诗表达:20世纪上天入海呼风唤雨,21世纪穿越时空,无所不能。这些精彩的回答,都是来源学生对科学的赞美和向往。进而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体现语文教学之本色。
4、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及课堂的“人文性”。
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那么在这堂课上,我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农耕社会时生活状况,还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当时“还没有……没有……,并收集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如:人类登上太空,潜入深海,高速列车等。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在整堂课中,我时常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肯定。如:“你提出的问题真好,很有价值。”“你真是一位诗人,写出这么好的诗,让老师折服。”“你都可以与路甬祥爷爷比美了”等等。无不闪现着对学生的关怀与肯定,让学生充满自信,由衷的“想学”。
四、说反思
本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
1、要强化合作学习的指导。
2、不能调控课堂,有一种被教案牵着走,因此在处理课堂生成东西时不能随机应便。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问题的出现,老师不能对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及有针对性,激励性评价。
3、缺乏经验,不能更机敏的调控课堂出现的点。如:学生说到20世纪发明火箭时,我没有很好利这一时机结合我国近几年发明的“神洲五号、六号”及“婵娥一号”探月卫星,见证祖国的伟大。
4、要强化对自身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充电,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随时对需要补充的地方进行粘贴。
总而言之,我们还年轻,教学之路还会很长,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今后我会扎实走好每一步,恳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努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2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办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啥?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么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 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啥?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啥内容?有啥好的读书识字办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啥。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你用啥办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 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评议。
⑶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啥呼风唤雨呢?*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 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啥呼风唤雨呢?*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为啥说20世纪人类*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 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 爱迪生( )了电灯。
② 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 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办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qing,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备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现实(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畅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办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么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么样“依赖自然”的。
⑵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么样的本领?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 猜想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 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⑸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
⑴ 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⑵ 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捷?
⑶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
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 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啥?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不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么样的奇迹?还会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3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会写(看拼音,写词语)(16分)
gǎi guān
chéng dù
yī lài
jì tuō
huàn xiǎng
qián rù
lián xì
dòng chá
二、一字开花(扩词)(18分)
改 ( ) ( ) ( ) ( ) ( )
耕 ( ) ( ) ( ) ( ) ( )
驾 ( )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2分)
发明 发现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2、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 )的。
改变 改观
3、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 )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4、我们学校狠抓学校基本建设,面貌大为( )。
四、写好钢笔字(4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蓝猫巧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20分)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本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作者是在第三自然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啥作用?说明了啥问题?(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风”在本课指___________________。
“梨花”在本课指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乐园(30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小孩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观察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一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来。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照爸爸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爸爸昨天买的斧头,一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担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也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何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1、解释“意味深长”一词。(9分)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字填空(6分)
长 常 察 查
( )短 ( )规 ( )识 观( ) 检( ) 考( )
3、给本文分段并写段意(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是啥意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0分)
填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出自于______朝诗人___
___的《______》。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案 篇14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啥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⑴诗句的本意。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啥?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
给教师释疑,小孩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积极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办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推荐站内搜索:江西教育网自考成绩查询、句句深入人心的经典句子、河北传媒学院录取查询、2013成考录取分数线、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入口、全国成人高考网上报名真没想到 作文400字、考研数学国家线雨中即景作文、家长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