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通用10篇)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1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重点〗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难点〗要坚持适度原则。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相关的哲学观点,结合实际,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等办法论要求加以说明。
②能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名言进行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本框题教学,结合办法论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联系个人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和指导自己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本框题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复习提问
(l)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
(2)啥样的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复习学过的原理,导入本课办法论的教学,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适度原则的提出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导人新课。)
量变和质变是密切联系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正确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板书)
1.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意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想一想这一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内容。阅读提纲
①寓言《杰米扬的汤》告诉我们啥道理?
②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做过了头而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好客热情也要掌握一定的度。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佳品,但过了量,岂不变成灾难?在自然现象和社会想象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度",这是普遍现象。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首先要坚持适度原则。
(l)要坚持适度原则。(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4自然段至第128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思考第128页第2自然段右边的"议一议"小栏目的问题。
(同学阅读、讨论后,教师讲解、归纳。)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性。孔子说;“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为超过这个“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
列宁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听起来耸人听闻,实际上是干真万确的。这里说的“一小步”,指的是超出了度的一小步。真理性的认识也是有度的,把真理略加夸大,超出这个度,就会变成谬误了。由此可见,适当掌握事物的度,对于避免错误,是很重要的。
教材上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各有自己的度。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事例,都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如同学之间开玩笑要适度,评价、表扬、批评要适度等等。(可适当请同学补充事例,达到理解、教育的效果。)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板书)
提问:为啥量变要转化为质变呢?质变和量变哪个更重要?怎么样才能促成质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如果事物的发展仅仅是事物量的变化,那么,某事物就永远只能是某事物。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就会购误时机。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8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可就教材中的事例作适当补充说明。)
教材中指出的在各种体育知识竞赛中,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缺乏信心”甚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结果痛失良机的事例和教训确实屡见不鲜。前者多属心理素质问题,后者则多属迷信问题。
据报载,足球甲 a联赛中的种种迷信表现就令人啼笑皆非,各队争穿白衣服就是一例。
某甲 a球队领队串队出征,连输数场,后来因故有几场缺席,该球队却连赢数场,于是,有人就说领队是"霉鬼",有他在必输无疑,说的人多了,连领队自己也怀疑起自己来了。最后队里竟开会决定:最后数场保级之战,领队不得参加。
某队在关键之役的前一天,由球队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串领教练、球员共 10多人,到球场摆设香案、祭品,焚香祷告,求神保佑,连队里的洋球员也拈香肃立,令人忍俊不禁。还有的人怕冲掉了好运气,赛前不洗澡、不剃头、不刮脸。
一些中学生也对“运气”信奉有加,往往把一点小事或某种巧合视为不祥之兆、心里蒙上阴影,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3)要重视量的积累。(板书)
佛家有一部《百喻经》,其中讲了一个寓言;“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也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
请同学们思考:寓言中的这个大肚汉代表了哪种错误的观点?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9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
(同学阅读后,发言,教师归纳。)
寓言中的大肚汉,代表了一种错误观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不重视量的积累,以为办事情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只要搞某种突然的行动就能成功。
实际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板书)
请同学们阅谈教材第129页第3自然段至130页第2自然段。
(l)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板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四届五中全会也进一步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XX年远景目标,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抱有充分的信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许多人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决心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才。然而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把自己培养成才呢?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重知识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强化日常的思想修养。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刻苦学习法语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1919年,徐特立同志去法国勤工俭学时已是43岁的人了。有人对他说,你这么大岁数了,学法文会有不少困难的。徐特立同志回答说:"事情可以慢慢来,我今天43岁,一天学一个字,7年可以学会2755个字,那时我才50岁。假如一天学2个字,到46岁就可以学懂一国文字。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连2个字也学不会的。"果然,他凭着这股顽强的毅力;只用了四五年的时间目蒲榧恕q安豢赏痘应当老老实实,一步步深入,一点一滴积累.还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蔑视一切困难的气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登上科学知识高峰的美好理想,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有的同学虽有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却不能从点滴做起,并持之以恒。长此以往,美好的愿望就会落空。因为小是大的基础,大由小所组成。一切丰功伟绩都是从一点一滴着手做出来的。我们要向徐特立、李时珍学习。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第13o页第4自然段至第131页第2自然段的内容。
事物的发展往往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可能,一种是向前向上,一种是向后向下。对一个人来说,可能变好,成为对祖国和人们的有用之才;也可能变坏,成为社会的祸害。但是呢,不论向前向后,还是变好变坏。都离不开一定的量的准备。因此,我们应当注意量变的两种相反的趋势,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处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更应当注意这个问题。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堕落变坏决不是偶然的,决不是“一下子”就变坏的。一个人堕落变坏,往往是从一首坏歌、一本坏书、贪小便宜、小偷小摸等等小事打开缺口,以至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对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的态度,必须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习气、坏作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一个人变坏是由于不能防微杜渐,而一个人成长为一个伟人,也有一个艰苦磨炼的量的积累过程。雷锋同志短暂的一生中,似乎看不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所从事的活动也是我们大家天天遇到、时时看到的。而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正是这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十分平凡而细小的一件件为人民服务的小事情构成的。
三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刘备托孤(刘备临终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时写的文章)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只要我们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诺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2
《哲学常识》第一课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教案
〖重点〗为啥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难点〗意识为啥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办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②怎么样从主观方面入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能力方面:
对比分析的思维办法:教会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继续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学会对比分析的思维办法。
觉悟方面:
⑴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线路、方针、政策。
⑵能够知道“不可知论(教材未出现这个名词)”不利于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重点解决办法】
1、在第二节中"为啥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重点。因为:第一,明确该问题就容易明确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第二,有思想教育意义,对于学俺自觉提出要求,使由己意识得以正确具有重要意义。讲解这一问题时,一-"通过一些例予,运用比喻说明,二是按课本讲解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客观原阂稠垒溯痰迟,着重从主观上分析三方面的原因和怎么样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难点解决办法】
1、"意识为啥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难点。突破难点,第一,要利用教材强调这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既然人类在实践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的,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二,适当作一些理论补充:一是客观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这给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二是从认识主体看,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大脑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三是从认识能力看,人有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复习提问
(l)意识和人脑的关系表现为 ( a)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意识依赖于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2)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段话说明了 ( c)
a.上帝的观念完全是人主观幻想虚构出来的
b.上帝的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c.上帝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原型的虚幻反映
d.上帝的观念是存在的,因为上帝是存在的
(3)啥是意识?正确和错误的意识是否反映的都是客观存在呢?
导入新课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无论正确与否,意识都是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那么,意识为啥会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呢?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第二框题。
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学生粗读课文。)提问:课文 l、2段(第16页最后两段)说明了啥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世界上还有一种观点是:“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这种观点对人们的行动会有啥影响呢?"想一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它会使人们放弃认识世界的主观努力,进而使改造世界的活动失去正确的指导。我们青年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要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正确有效地进行实践,我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l)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板书),举例说明。(提高学生对人们有能力正确认识世界,通过实践和努力学习可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的认识。)
(2)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板书)
①虽然都是正确的意识,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②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2.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板书)
(学生粗读课文找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立场不同;第二,世界观不同;第三,知识构成不同。)
(l)立场不同。(教书)
为啥立场不同,产生的意识不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①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
②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语录“穷人和商人意识:为啥不同?(教师最后归纳。)强调人们的利益不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举例:物价调整。
看“漫画”,“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漫画”从表面上看,四个“伯乐”以自己的胖瘦高矮为标准来评价马的胖瘦高矮,但从深层次来看:人们一旦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怎么样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正确意识呢?"议一议",举一些实际例子,比如:关于当前国有企业"下岗"问题;依法"纳税"问题;见义勇为问题;"插队"现象问题;遵守交通规则等,让学生讨论回答,其中有正确和错误的意识。立场问题是利益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问题。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导致了正确与错误的反映。那么,我们应该站在啥立场上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呢?为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o) ,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观察问题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因此,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办法不同。(板书)
“想一想”为啥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受到人人称赞,一些损人利己的人和行为遭到大家的唾弃。但也有相反的评价。
(教师归纳。)
世界观不同,观察与思考的办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办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3)知识构成不同。(板书)
提问: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正确与否,对他认识问题有啥影响?为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正确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每一个人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同样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s
“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教师归纳。)
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正确认识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对知识规律性的联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3.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学生自学第20页第7自然段,重点阅读黑字。)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课文着重从主观方面分析了产生正确与错误意识的原因。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巩固新课
(l)怎样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要做到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从主观方面,我们应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
板书设计:
意识能够地反映客观事物: ⑴、为啥? ①、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③、客观事物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有高度发达逐渐完善的大脑
⑵、造成正确与否的主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人生观、思维办法不同
③、知识构成
⑶、怎么样获得正确认识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3
《哲学常识》第四课 量变与质变 教案
〖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难点〗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理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
⑴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累,也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重点解决办法】
1、准确把握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准确掌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可见,"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显著"是质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过必须注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关节点。质变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也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把握质变这一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导入新课
(1)请同学背诵《苟于•劝学》。(因为《劝学》一文学生在高二语文第二册中刚刚学过,学生应能背诵全文)
(2)也可用幻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苟予•劝学》中的片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背诵或出示材料后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123页第3自然段。)
阅读时请同学们思考:
①教材第123页第3自然段右下角老子的话说明了啥道理?
②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第三节 事物发展的状态(板书)
一、量变与质变(板书)
1.量变、质变的含义(板书)
(l)啥是量变。(板书)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啥是质变。(板书)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啥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4页第1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板书)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也有啥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板书)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4页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
提问:
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
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单位数的变化的,并随着原于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5页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看看教材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啥?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
(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入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音乐符号1、2、3、4、5、6、7,本身并不表达啥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26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
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进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 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板书)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板书)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呢,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板书)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6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出示投影: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比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也如问从马层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教材上举的事例(水的三态转化、宇宙速度。)和黑格尔的一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到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悦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请同学思考第127页"想一想"小栏目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
总结: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并,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3.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板书)
这个理论的结论,是人类在自己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实践的发展不断证实着它的真理性,也不断地指导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前进。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4
前言
1、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错 )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错 )
3、世界观和哲学人人都有。( 错 )
4、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办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错 )
5、世界观和办法论来源于哲学。( 错 )
6、哲学是理论,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错 )
第一课第一节
1、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
规律。( 对 )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对 )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对 )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错 )
5、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属性。(错 )
6、人们可以创造物质。(错 )
7、哲学和具体科学、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 )
第一课第二节
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对 )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直观等同的反映。( 错 )
3、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错 )
4、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错 )
5、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 错 )
6、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从意识的本质角度来看是不同的。( 错 )
7、宗教是鬼神观念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错 )
8、鬼神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 错 )
9、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限的。( 对 )
10、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错 )
11、意识的反作用也包括意识对人自身的调节作用。( 对 )
12、有的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错 )
13、意识能够错误的反映客观事物。( 对 )
14、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错 )
15、意识具有指导作用。( 对 )
16、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错 )
17、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 )
18、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 )
19、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马克思主义真理(或科学理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错)
20、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毛病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对)
21、主观反映客观就是主观符合客观。( 错 )
22、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错 )
23、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错 )
24、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对 )
2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错 )
第二课第一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或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或
因果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对 )
2、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对 )
3、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对 )
4、任何两个事物(或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或因果联系)。( 错 )
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的、无条件的。( 错 )
6、一事物周围的事物的是该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对 )
7、联系具有必然性和直接性。( 错 )
8、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错 )
9、先行后续的关系都是因果关系。( 错 )
10、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互为因果。( 错 )
11、局部的总和就是全局。( 错 )
12、整体功能大于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错 )
13、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错 )
14、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对 )
第二课第二节
1、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
物的发展。( 对 )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错 )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认识运动的主体。( 对 )
4、有些唯心主义者也讲运动,但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的运动,而否认物质运动的主体。
5、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错 )
6、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就物质的
具体存在形式来说,也有静止的状态,有某种稳定的形式。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
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因而是相对的。( 对 )
7、静止也是一种运动。( 对 )
8、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 对 )
9、我们要反对静止,坚持静止的观点。( 错 )
10、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 对 )
11、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错 )
12、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 对)
13、新事物都是后来出现的,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 错 )
14、新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 错 )
1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 错 )
16、形式新的事物是新事物。( 错 )
17、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对 )
18、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不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对 )
第二课第三节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iPhone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是规律。( 错 )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规律。( 对 )
3、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错 )
4、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错 )
5、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对 )
6、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或改造)规律,但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 对 )
7、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属性,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对 )
8、认识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才是目的。( 对 )
9、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如实反映。( 对 )
10、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错 )
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
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错 )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线路。其中,与时俱进是核
心。( 错 )
第三课第一节
1、矛盾是一种联系,联系一定是矛盾。( 错)
2、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错 )
3、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错 )
4、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和具体矛盾斗争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
5、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对 )
6、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对)
7、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是虚幻的、无条件的。( 错)
8、对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同一关系若做出两种相反的判断,这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就是
哲学中说的辩证矛盾。( 错)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对 )
10、“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这就是矛盾普遍性的涵义。(错 )
11、“事事有矛盾”是指任何事物内部和任何事物(或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错 )
1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对 )
13、一点论是指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割裂对立与统一。( 对 )
第三课第二节
1、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各不相同的。( 错 )
2、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的特殊的矛盾,进而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根据。( 对 )
3、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 )
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 对 )
5、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错 )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对待矛盾。( 对 )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反对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 对 )
8、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它对这类事物来讲也
可以叫矛盾的的普遍性。( 对 )
9、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对)
10、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普遍性表现出来( 错)
11、矛盾的普遍性不可能在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着。( 对 )
1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错 )
13、我们既要从普遍性中概括出特殊性,也要在特殊性的指导下去研究普遍性。( 错 )
14、人们认识事物的秩序是由普遍到特殊,由特殊到普遍的过程。( 错 )
15、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试点”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科学的工作办法。( 对 )
1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
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对 )
17、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
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典范。(对)
第三课第三节
1、任何事物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错 )
2、复杂事物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 对 )
3、首先解决的或急需解决的就是主要矛盾。(错 )
4、主次矛盾或矛盾主次方面,其地位和作用是平衡的。( 错 )
5、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对 )
6、主、次矛盾的转化规定着事物性质的变化。( 错 )
7、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全力解决主要矛盾。( 错 )
8、依据一定的条件,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对 )
9、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对 )
1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包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对 )
11、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形式。( 对 )
12、离开两点谈重点,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对 )
13、矛盾分析办法就是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办法。( 错 )
14、矛盾分析的办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对 )
第四课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错 )
2、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对 )
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 )
4、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错 )
5、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作用。( 错 )
6、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
方力量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 )
7、内因决定外因。( 错 )
8、量变是由外因引起的,质变是由内因引起的。( 错 )
9、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对 )
10、在量变阶段,事物没有发生变化。(错 )
11、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唯一形式。( 错 )
1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错 )
13、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对 )
14、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对 )
15、质变就是发展。( 错 )
1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 错 )
17、坚持适度原则就要保持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变。( 对 )
18、重视量的积累就是重视数量的积累。( 错 )
19、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强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对 )
20、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抛弃了
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对 )
2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错 )
22、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对 )
23、在某种条件下,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发生暂时的复辟和倒退。( 对 )
24、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前进的。( 错 )
2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
发展的状态。( 错 )
第五课
1、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生来就有主观能动性。( 错 )
2、人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对 )
3、制约主观能动性的主观因素包括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办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其
中,利益出发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 )
4、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 错 )
5、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正确的感性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可靠。( 对 )
6、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每一具体认识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限的,人类认识的总
的发展过程也是不限的。( 对 )
7、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终点。( 错 )
8、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错 )
9、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 )
10、假象不体现事物的本质。假象常常引起错觉,是主观的。( 错 )
11、假象是人的错觉。( 错 )
12、感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理性认识。( 错 )
13、只有理性认识对实践起作用。( 错 )
14、认识的目的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错 )
17、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错 )
15、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 错 )
16、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第二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错 )
17、人们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 对 )
18、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 错 )
19、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思维办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考过程。(对)
20、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办法,是由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的。( 对 )
21、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的思维办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也要注意
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对 )
2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办法很多,但无论怎么样,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客观存
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把矛盾分析办法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对 )
23、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
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对 )
24、灵感与顿悟是一时之功。( 错 )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5
〖重点〗
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⑵从哲学原理说明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
〖难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
①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能力方面:
⑴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理解“为啥要从实际出发”的三条道理为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⑵对比分析能力:通过了解啥叫“正确”,啥叫“错误”,啥叫从实际出发,啥叫从主观出发,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线路、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解决办法】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全课的重点、中心,包括其含义和必要性。其含义是本节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基本观点的基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本课的教育中心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宜以讲述为主,穿插一些提问和议论,讲述时要一层层地解释清楚,并把教材所提供的事例具体化。先讲主观、客观的含义,不必用规范的哲学语言表述,只要按课本具体解释即可;再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最后说明"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关于为啥要从实际出发的三点要求,课本层次分明,"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quot;、"是无产阶级政党证确制定和执行线路、方针、政策的前提”、 "是人们证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可通过楷体字的例子帮助理解。在教学申,无疑应以第三点的分析为重点。在讲解三点理由前,可启发学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讲完三点理由后,还应从反面说明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
【难点解决办法】
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耐骋?quot;是难点。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其内涵深刻,涉及多方面道理,许多道理学生还未学。突破难点的办法是分散难点。先说啥叫"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然后讲啥叫"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再对"主观客观具体历史的历史的统一"作出说明,指出其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要符合客观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从不同的事物和变化发展的情况出发。
复习提问
(l)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啥?
(2)啥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设计此类问题,目的是复习前一课内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应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三节 从容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板书)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板书)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有啥要求?(学生回答。)(主观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主观、客观的含义,教师归纳。)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法规条文,以及党的线路、方针、政策等。毛泽东语录中“头脑”是指头脑中的思想意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板书)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3.为啥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教书)
(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板书)
人们工作的对象,既是人们的认识对象,也是人们的改造对象。人们只有承认它的客观性,从它的自身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我们不要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情,但是呢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能够办到的事情,只要对人民有利,就庞该从实际出发坚决办好。
(解释恩格斯语录。)恩格斯指出人们无论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改造社会的活动,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线路、方针、政策的前提。(板书)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忆一忆”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其出现原因是啥呢7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基本上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不了解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也没有真正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
“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共同特点是啥?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左”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共同特点是主观认识脱离中国社会实际,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而正确线路在认识上的特点是:主观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还是相分离,成了正确线路和错误线路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无产阶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线路、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啥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呢?怎样理解呢?"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或事物)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从具体"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指定各组负责同学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句话选自毛泽东同志193o年5月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该文是毛泽东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在党内有一些人认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不作调查,而是冥思苦想地"想办法"打主意"。"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因而毛泽东提出反对本本主义"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事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这句话表明毛泽东坚持了一条正确的线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线路。他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解决政治线路问题。
不仅制定正确的线路、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而且正确地执行线路、方针、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线路、方针、政策是全局性、普遍性的东西,各地区、各部门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贯彻执行正确的线路、方针、政策才能在本地区、本部门收到实效。
读“语录”,毛泽东为啥把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政策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办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毛泽东提倡的工作办法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因为,实际事物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只有了解了客观存在的情形,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正确使用其它工作办法。从哲学理论上看,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和认识论如果是科学的,就必须以坚持唯物论为前提。
(3)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这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板书)
“想问题”和“办事情”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想法通过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的过程。
那么,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活动要处理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是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意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同时,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容观的关系。如果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这一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错误。
“议一议”,从主观方面看,人们为啥犯错误?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要求联系实际,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从主客观的关系上去探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板书设计:
主观
必须
符合
客观 ⑴、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
⑵、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⑶、为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要求
②、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③、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线路方针政策的前提
④、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⑷、从实际出发要注意全面地辩证地把握客观实际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6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重点】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难点】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识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真理、科学理论的含义;
理解:结合自身体验,通过对比,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例,说明真理的确切含义;
运用:剖析对某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危害。
⑵能力方面:
①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教学,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三条理由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⑶觉悟方面:
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人本质上予以分析。
复习提问:
1.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上(或"认识世界"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啥?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给讲授新课作知识准备,并引出节题和本节课的内容。)
导入新课:
在“认识”事物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那末,人们认识世界的重点是认识事物的现象,还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怎么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呢?
1.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板书)
讲授新课:
一. 认识的根本任务(板书)
1.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板书)
啥是感性认识?啥是理性认识?我们知道,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在实践中由接触现象(认识事物的现象)到把握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比如,我们对一所学校的认识:
首先看到的是各种现象:学校的大门、校舍、操场、校园环境、各种设施;从传达室到校长师生员工的待人接物;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活动。
时间长了,了解多了,进而对学校的校风、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作出评价。
前者就是感性认识,后者就是理性认识。图示如下:
2. 为啥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板书)
请同学们粗读教材第10页至13页,先了解一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同学阅读、回答,教师小结。)
(1). 现象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
现象同本质有啥区别呢?请看几个例子。
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在冬季或夏季烈日下,手摸户的铁板、石头和木块。
冬季感觉铁板最凉,依次是石头、木块
夏季感觉铁板最烫,依次是石头、木块
温度相同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不同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事例,但从以上已经可以看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10页最后一段至11页第四段,看看教材中讲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别都有哪些。(在同学回答后,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现象
本质
规律
(1)
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东西
是多变的
是相对稳定的
(2)
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可见,现象不是本质,现象再丰富仍然是现象,感性认识不是理性认识。这当然不是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毫无关系,现象反映着本质,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人环节一个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这个问题在后面还要讲到。正由于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所以,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小结:
从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板书)
从前面举过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相比较,哪一个更正确、更可靠呢?
冬季的铁板似乎比石头、木块的温度低,夏季的铁板似乎比石头、木块的温度高,这种由假象产生的错觉,其正确和可靠性当然无法与正确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相比。
即使感性认识是正确的可靠的,不是假象,没有错觉,那也怎样呢?如例一中列举的商品经济的现象,例二中列举的热现象,虽然都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呢,它只是如实地反映了事物外部现象的某些方面,是多变的,而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商品的本质和价值规律,对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变化,企业兴衰的原因的理解就深刻得多了。我们理解了热的本质和热力学规律,对各种热现象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这里所说的理论,就是理性认识。
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12页的"比一比",请回答"两个阶段的认识有哪些不同,哪个更为深刻?"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所以,认识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要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小结:从认识的程度、水平看,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板书)
第三,认识本质是很不容易的,人为啥还要花大气力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涉及到
认识的作用、认识的目的问题。
提问:人为啥要认识世界?
第一课中曾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通过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那么,啥样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呢?
小结: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板书)
感性认识能不能指导实践?能。但只能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只能机械模仿,照抄照搬。而理性认识则不同,特别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这种正确的理性认识,我们通常称之为"真理"。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板书)
②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板书)
⑧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板书)
教材中引用了奥斯特、法拉第关于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科学家们在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电磁学等理论。在这些真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规模利用电器的时代到来?
教材中还讲到邓小平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关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事例吗?
从同学们举出的事例可以看到,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要获得理性认识,而且要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理论。
现在,我们从以上三个小结,也就是从认识的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从认识的程度,从认识的作用来分析,说明了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懂得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啥启示、有啥指导意义呢?
(在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那就是要提高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
3.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板书)
第一,不要满足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现象生动形象、色彩斑澜,也令人眼花缭乱、困惑难解。正如孔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例如,教材提到的"腐败"问题,腐败的本质是啥?腐败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是啥关系?为啥把腐败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是错误的呢?表面看来,社会主义的中国出现了腐败现象,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相当高级的干部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似乎腐败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可是,我们再深入想一想,从本质上看,腐败是剥削阶级的东西,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一方面说明某些人被剥削阶级思想侵蚀、变质,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使腐败分子有空可钻。
第二,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不仅要学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学社会科学知识,当前,特别要学好邓小平理论。这样,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面对多彩的世界,就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所听到、看到、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认识的根本任务这一框,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啥;
2.为啥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要提高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7
【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难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识记: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包含的内容;
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懂得个人素质包含几个方面;
⑵能力方面:
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通过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熟悉的事例,说明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为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觉悟方面:
一方面能正确对待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要珍惜生命,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7页第3自然段的小字材料。
(学生看书)
下面请两位同学分别为我们简介一下袁隆平和邓稼先两位科学家。
(学生发言)
衰隆乎、邓稼先的活动表明,人生价值的实现既要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也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第二节 人生价值的实现(板书)
一、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板书)
1.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板书)
( l)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板书)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上代人创造的物质成果,对下代人来说。也是继续进行价值 创造的前提条件,因此,一个社会有着怎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便制约着这个社会人们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水平。
20世纪自然科学家的几大成就,如相对论的创立;原子结构与基本粒子的发现和量子力学的产生;数码计算机的发明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形成;分子生物学的成就,特别是核酸的分子结构和遗传密码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的,也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工具和手段才有可能产生的。
牛顿虽然伟大,但我们可以设想,在他那个时代为啥不能创立相对论呢?假如没有望远镜的话,伽利略能在16XX年认识到银河是由许多星星聚合而成的吗?同样,没有显徽镜,胡克也不可能在1665年看到细胞,也就不可能出现施来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就不可能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登上月球,深入地认识宇宙的物质运动规律。
这一切均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还要以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为基础。
同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程度也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比如,蒸汽作为一种动力,人们早就知道了。但是呢,由于社会生产没有发展到需要应用蒸汽作为动力的工业,人们的设想便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的时代,矿并排水和纺织业的工具机,都迫切需要动力,才导致了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同时也使瓦特的人生理想转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但是呢,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依赖一定的
社会条件,人的创造力的利用和发挥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所以,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有一定的条件。
2.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板书)
历史上的许多有志之士,他们虽有非凡的才能,但终因社会条件的限制,缺乏客观条件 而含恨终生。
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首次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太阳的面上有黑子;
月亮很像地球,上面有许多火山;银河由许多星体组成,地球只是一颗绕太阳转动并自行转动的普通星体,根本不是啥上帝置于宇宙中心的“天之骄子”,进而证明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
但这在当时教会势力非常强大的社会,这种否定地球中心的说法是大逆不道的。因此,
1633年2月,教廷逮捕了他,并开始对他进行严厉的审判,审判进行了3个多月,疲劳战术和各种刑罚残酷地折磨着他。75岁的伽利略在狱中身患重病,后来双目失明,贫病交迫,含冤离开了人间。临终前,他还坚信“地球仍然在转动!”
1979年 l1月,罗马教皇在科学事实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宣布为伽利略平反,使300多年的沉冤得到了昭雪。
(教学建议:上述材料可由学生讲述)
我国“文革”后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已经40多岁了,按照一般的发展过程,他们应该是30多岁,这其间的XX年恰好是“文革”期间。
这两个材料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人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所以,同学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成长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创造了良好的发展虚拟主机。但是呢,客观条件,客观条件的有利与不利,不是个人成长、人生价值实现的决定因素,它们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我知道社会生活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这样一个人,他冷酷无情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了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1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监 。另一个却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还担任一家大企业分公司的经理。
在一次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啥办法?”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同样的客观条件为啥成长了两个不同类别的人呢?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板书)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 利用则需依靠主观努力,而主观努力的程度怎样,则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1)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板书)
当新世纪的脚步声已越来越近的今天,许多人对未来世纪有种种设想,虽然他们设想的
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后工业社会”、“科技社会”、“信息社会”……但得到的共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揭示未来,有一点必须首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个时代发展的要求。那么,同学们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也要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方面做好准备。
我们说的个人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9页。
(学生看书,回答)
这五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 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我们所说的“德”,解决人生价值实现的动力问题;科学文化素质是我们所说的“才”,“德才兼备”是过去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心理”方面的要求,所以还有心理素质,而以上4方面素质的建立和发展都是以身体素质为依托的。
人的心理素质怎样,影响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在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能够充分发挥
潜在的能力;在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如焦虑、沮丧、紧张等,则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果,甚
至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心理素质对人的生活的影响。
(学生讨论、发言)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让自己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建
议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请看投影片:(出示投影片)
意志的自觉性
对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进而自觉地行动
意志的果断性
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意志的坚持性
克服外部、内部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力
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为培养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建议同学们自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对自己的心理偏差,能够有所纠正、有所作为。
实现人生价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这既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出发点,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落脚点。
(2)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板书)
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没出息的岗位、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你认为这句话讲的有道理吗?你能结合具体实例来谈一谈吗?
(学生讨论、发言)
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只要埋头实干,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信同学们都体会过失败的滋味,因此,怎样对待失败,也是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3)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板书)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谁都希望道路平直,少出挫折,获得成功,但在通往胜利、成功的征途中也往往遇到挫折、失败。
面对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有的人一败就涂地,有的人则屡败屡起,从此走向坚强和成熟。很显然,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后者。
微软电脑公司的威廉•盖茨常有失败之举,他喜欢雇佣曾经犯过错误的人。“那表示他们敢于冒险”他说,“从那些人怎么样应付出了错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会怎么样应变。”因此,辩证地看待失败,失败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失败转化为成功,是需要条件的,我想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做到败而不馁。遇到失败时,一般人往往失去自信,但适应能力强,不屈不挠的人,却仍充满信心。他们会认为“这不过是暂时的”。
大发明家爱迪生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后,仍能屡败屡战,他说,“啥是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么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因为灰心丧气实际上就等于自我毁灭。
第二: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和订立下一步努力目标。
原因分析得越具体,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进而为下一次成功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要有坚强的意志,进而做到持之以恒。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余年如一日,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地向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进军,他的演算稿纸竟用了满满6麻袋。可想而知,在获得成功之前,他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多么巨大的困难啊! 因此,困难的时候,失意的时候,建议同学们自我鼓励,“坚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是这一下坚持,便触摸到了成功的边际。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逆境使人发奋向上,要是你从未遭遇过失败,为了事业着想,也许应该经历一次。”
在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主客观条件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小结: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努力实践着的重大课题,让我们像衰隆平、邓稼先那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进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思考下面问题:
有人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请谈谈你的认识?
金钱能买到啥?买不到啥?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8
《哲学常识》第四课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教案
〖重点〗
⑴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⑵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认识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难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对外部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了解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办法论要求。
理解:列举例,说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怎样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能力方面:
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框题的内容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原理和办法论要求,分析在个人成长中的问题,初步理解党的关于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的外部环境问题。对外部条件要做“一分二”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客观辩证的,以此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讲述弗莱明的伟大发现,启迪学生正确对待机遇。使学生认识到机遇是一种幸运,但它毕竟是外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觉悟方面: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对待机遇,正确分析和坚持我国把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统一起来的方针和政策。
复习提问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啥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固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就要既看到内因,也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板书)
(为配合教材第l19页第1自然段简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事例。可在此时用幻灯投影或录音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补充下面的材料。可补充出示一些图片材料。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兴趣。)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1881一1955),英国细菌学家,曾任伦敦大学细菌学教授和瑞特•弗莱明研究所所长。1922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 l945年获诺贝尔奖。
弗莱明19o6年开始做细菌学研究工作。1928年发现青霉素。但由于难于提取和生产,一直未能用于医学。直到1935年,他的助手钱恩和佛罗理也参加了研制,最后终于在美国姑娘丽找到的烂甜瓜上采到了青霉素。
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力武器。据统计,那时每年有近XX万人患肺炎,而给他们注射食霉素之后,很快就可以康复。另外,用青霉素治疗转染性脑膜炎、白喉、腥红热等也非常有效。往常战场上的伤员伤口化脓发烧之后,护士们总是赶紧拿来纸笔,叫他们给亲人留下遗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青霉素的出现,不知挽救了多少伤兵的性命。
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而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教材第119页作了比较具体的简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9页第1自然段至第121页第3段。
(阅读后提问。) 青霉素的发现是不是纯属"偶然"?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板书)
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以:
(l)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板书)
①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板书)
提问:一个人的进步过程中怎样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大家先说说一个人进步的内固有哪些?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一个人进步过程中的内因主要是指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理想、志向、进取精神、意志、毅力、勤奋、战胜困难。挫折、逆境的勇气等。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本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内在动力,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即使是孪生兄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外因虽相同,但进步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进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成绩有好有差。其关键就在于每一个人的基础、动力、进取精神、努力程度等内因不同。所以,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内因。
②正确看待机遇。(板书)
生活中也确实有这样一些强者,他们把握住了某一稍纵即逝的机会,或者说是“机遇”,进而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一个农村姑娘,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田径教练看中,可能她就将在农村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绝不会成为世界田径场上的名将;一个射击选手,如果不是紧紧把握住了一次进入省射击队的机会,也绝不会在奥运会上实现我国奥运史上的零的突破,取得冠军。因此,能否把握机遇,往往成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但是呢,机遇毕竟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它在事物发展中不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主观努力才是内因,只有通过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培养和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机遇的出现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公正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握住。在牛顿之前不知有多少人看到iPhone落地,却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之前不知有多少人被草割破了手指却没有发明锯子。正如教材所分析的那样。
试想,弗莱明如果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他对葡萄球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他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伟大发现者吗?假如诺贝尔不是一个不怕炸死的人,为了驯服裂性炸药曾数十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他能获得成功并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吗?在现实生活中,当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有的人能够挺身而出,不伯流血牺牲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而有的人却退避三舍明哲保身,这难道能仅仅归结于英雄的外部机遇吗?因此,正像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的,"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以取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
⑧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板书)
人生道路上,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顺境、逆境都是外因。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属于外因论。外因论完全到事物的外部去找原因,是完全错误的。关于外因论的错误,我们可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例来说明。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矿藏等)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沙俄时代的一位学者叫做列夫•梅尼科夫的就曾经说:"水是历史的动力"。其实不管是水,还是气候,还是资源,任何地理环境都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环境差不多一样,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经济发达,有的不发达,差别非常大,用地理环境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别的。就在同一个国家,社会的变化是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就很显著的,而地理位置的显著变化却需要若干万年。在若干万年内没有多大变化的地理环境,怎么能解释很短时间内的社会巨大变化呢?我国一百多年前是封建性的大清帝国,1840年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中,我国的地理环境没有啥重大变化,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一样奔流,珠穆朗玛峰照样屹立在西藏高原上,硬说这一百多年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岂不是天大的谎话?
因此,无论倾境或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围才能起作用。因此当身处顺境时,我们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遇到逆境时,我们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前面我们强调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但是呢,外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就不重要,可以忽视呢?
(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板书)
据说古代有一个人,他不知道鸭蛋从何而来,别人告诉他说是鸭子生下来的。某一天,他吃到咸鸭蛋,便赶快向人说;“你知道咸鸭蛋是啥生的吗?我告诉你,那是咸鸭子生的。"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个人的思想办法有啥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从思想办法上说,这个人完全不考虑外因,不能理解鸭蛋可以由于外部矛盾的作用而变为咸鸭蛋,他单纯从鸭蛋的内因去考虑,所以认为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闹出了笑话。
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议一仪教材第121页第2自然段右下角小栏目中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成语包含了啥哲学寓意?是不是"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对于外因,我们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决不可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这方面,既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等有益经验,也有“哥们义气害死人”之类的沉痛教训。因此,我们必须对周围的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看到对我们成长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发挥这种因素对我们成长的促进作用,力争做到“近朱者赤”,以便早日成才;也要看到对我们成长的不利国家,并尽量抵制、削弱其不良影响,努力做到“近墨者未必黑”。
我们看持任何事物,都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和外因结合起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板书)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l)深化改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板书)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必须首先充分重视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我们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依靠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奋斗,再好的机遇,再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是会白白错过的,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愿望。
(2)扩大对外开放。(板书)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我国人民自己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这是决定四化大业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但是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商不开世界。不能把自力更生理解为闭关锁国,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办法,利用
国外的资金、资源、人才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然,在实行对外开放中还要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有害的东西的侵蚀。
(3)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板书)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对外开放时,总是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强调“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上述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坚持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自力更生是发展经济的立足点,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应该清醒地看到,
“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穷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5~4o6页)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9
《哲学常识》第四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教案
〖重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难点〗“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
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能力方面:
⑴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⑵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办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生及坚持这一思想办法的重要意义。
【重点解决办法】
1、正确理解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而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难点解决办法】
1、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因为前面已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办法论意义,要想不简单重复,恰当处理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综合讲解这一问题是全书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办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总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难度较大。
要解决这一难点必须结合本框题的重点问题,即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分歧来讲解,运用"讲读"和"谈话"相结合办法进行。
【疑点解决办法】
1、为啥说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讲的更多的是二者相结合的问题;在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割裂地学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许多教师甚至回避这一问题,学生也认识不清,因此将其列为一个疑点。
解决这一疑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啥",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样"。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引出来的,而不是在人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
复习提问:
(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啥?
(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3)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通过回顾第四课前三节的内容,为本课总结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做好铺垫和知识上的准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导入新课以上我们学过的观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办法论,而与它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办法论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这堂课我们主要研究怎么样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问题。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6页第3自然段至第137页第1自然段。
1.两种发展观对主的表现和形而上学思想办法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的各种观点分为相对应的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组,并将这些观点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这些错误的观点(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教师出示下面的表格。请同学总结后,填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哲学家
观点
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表并简述。)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对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比如:荀况认为人和人是密切联系的观点,韩非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观点,黑格尔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辩证法的观点。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指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永恒不变)的观点,杜林认为事物中没有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思想办法对人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看问题办事情习惯于孤立地就事论事,看人看事一成不变,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把自己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师长和机遇等外部条件上。
(简介形而上学一词的来源和含文,以排除学生的疑念。)
形而上学士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亚里士多德的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物理学后编》当这部著作简介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办法论。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发展观还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那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到底有哪些分歧呢?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第137页第2自然段至第138页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三个分歧,并着重思考和理解二者最根本的分歧是啥?
(可出示下列表格,在同学阅读的基础上,边提问,边归纳,边填写。)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可以引导同学自己设计表格归纳填写。表格也可如下设计填写。)
分歧的三个方面
基本观点
根本观点
根本分歧
1.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 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
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承认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矛盾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板书)
1.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板书)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板书)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板书)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和最根本的分歧。(板书)
提问:为啥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这是一个难点,教师要激发学生从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内在联系上去考虑,并重点讲解清楚。)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首先,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既相互对立,也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其次,它提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哲学常识》第四课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教案 篇10
《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办法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初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办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自己。
【素质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识记
(1)"对立"的基本含义。
(2)"统一"的基本含义。
(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2、理解
(1)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
(2)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3)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别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
(4)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5)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
(6)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办法。
3、运用
(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2)用 "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
(3)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4)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5)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6)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迸步。
(二)能力训练点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1、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人手,初步树立 "一分为二"的观点,学会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及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3、在办法论意义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人对事求全责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自己只看所长不见所短,急功诿过、“自我中心”等等;"一点论"的思维办法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办法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
2、密切结合时代特征,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己经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但对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第一次接触。本课从多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在讲述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时,着重说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 "两手抓"的问题;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联系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引导学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讲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树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如此等等。总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的实践,都是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办事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指导之下,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就会理解得更深刻,进而使他们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接受和信仰,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此而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为啥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证关系。
【教学难点】
矛盾的含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线路、方针、政策,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课时安排】
7课时
推荐站内搜索:公务员考试题目、北京成人教育考试网、风波作文、高考志愿填报、成考成绩查询、天津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报名入口、贵州公务员考试时间、这就是我 作文500字、保定学院2021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