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碟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季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领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ppt等。

  一、导入

  1、(播放ppt)你们听,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了清新,掠过那枝头增添了新绿,她也把纤手一挥,装扮了五彩世界,渐渐地,她已来到了我们身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妩媚与生机。

  2、“美丽”似乎成了春季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季的喜爱化作了一首诗篇,你记得哪几首有关春季的古诗?

  学生交流:《咏柳》《江南春》《游园不值》……

  3、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季的古诗。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题

  1、解题

  1)谁来读一下课题?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啥?

  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公”是对年长人的尊称。

  3)读了题目,你觉得缺了啥?(作者)

  2、简介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三、初读课文

  1、出示全文,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指名读诗并正音。

  篱 落

  3、听听别人也是怎样吟诵此诗的(听录音)

  4、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朗读此诗。(齐读)

  四、精读感悟

  1、学法指导: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经常用啥办法?

  2、像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办法来学。

  3、请大家自己图文对照想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交流

  4、交流

  诗人漫步田间,看到了啥景象?

  第一、二句

  1)交流诗意

  2)“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

  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径)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一径深”所描绘的意境。

  4)“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

  5)“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明时间:暮春)

  6)谁能再为我们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啥?

  师引导: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的伸向远方,一切都显得那么——

  板书:幽静(深远)

  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  齐读

  第三、四句

  1)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啥也引起了诗人的兴趣?

  2)交流诗意

  3)你能体会儿童当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快乐(追,嬉戏)

  着急(急走,快跑)

  失望、沮丧(无处寻)

  4)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啥?

  板书:童趣(喜爱、回忆)

  5)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

  指名读、齐读

  4、配乐朗读

  我们读诗,往往要透国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齐读

  5、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了心里?

  指名背,齐背

  五、写话

  1、诗的语言洗练精当,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从诗中看到的感悟到的Lenovo到的写下来。(放音乐)

  2、交流

  3、评价

  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寻觅

  景             人

  静             动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2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进而感受诗、画、话、语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初夏荷塘》画面;课文放大插图;适合配古诗朗诵的相关乐曲。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理解难度。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呢?请小孩子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景色”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办法。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么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摒弃教师的独白,让学生联系前几学期所学的诗句,并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啥,有啥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小孩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也是怎么样的情景,那小孩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孩子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父亲母亲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诗,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也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同时,课内的指导使得课外作业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真正落实。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设计意图】制作“诗画卡”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也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特别建议】

  本设计强调古诗学习的理趣结合,在教学中要讲求“自然”。学习中的“自然”形态从何来?从教师尊重学习规律中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中来。

  1.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3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诗篇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春景,后两行写儿童活动,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教学。

  师:一群小孩在田野上怎么样玩耍啊?

  生:他们在奔跑着捉蝴蝶呢。

  师:小孩们,你们看到了啥呀?听到了啥?闻到了啥?我在采访一下。

  (采访学生。)

  生1:我看到满眼的黄色的油菜花。(一小孩补充,用“金灿灿“更好)

  生2:我的耳边传来伙伴们的笑声,叫声,“饶海波,快点呀,蝴蝶要飞走啦……”(拉长了声音在叫,惹得班中小孩一阵大笑)

  生3:我急着去捕捉那只黄色的蝴蝶,眼里只有蝴蝶了,没注意到其他的。

  生4:我闻到了油菜花的香气,真好闻的。

  生5:我闻到了乡间泥土散发的味道。

  生6:我不仅看到了春季的美景,听到了伙伴们奔跑追逐蝴蝶的脚步声,笑声,我还闻到了太阳的香气息。

  ……

  师:谁能把大家说的话连起来,说几句话?

  ……

  这句诗就是描述了几个小孩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的情景。读着诗,听着小孩们的发言,我和小孩们一样仿佛听到了诗句中天真可爱的小孩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反思:角色体验,激发思维

  诗句言简意赅,语言凝炼,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拓展点,进行角色的体验,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拓展点,抓住空白之处,采访学生,让小孩们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唤醒了深藏的生活记忆,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多维度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浮现新形象、描述新情境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填补空白,感受快乐

  诗句是情感信息的载体,好诗好词好句,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

  诗句中传达着作者看到小孩的快乐。怎么样通过对诗句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呢?我抓住这一句的空白,让学生想象说话,连句成片段,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学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自然倾泻。让学生走进诗句,置身于乡村田野间,与小孩们融为一体,无痕融入到美妙的春光之中,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办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 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季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啥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贝、词宝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啥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啥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啥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么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么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

  (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啥?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也出现怎么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小孩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啥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啥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小孩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小孩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运用“四步法”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简介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学习古诗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啥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的意思后。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

  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么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6

  《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也生”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音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 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师口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也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 一吹,它们也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听范读音频。)

  (1) 课文是怎么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啥?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 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①个人读;

  ②同桌读;

  ③指名读;

  ④检查读。

  要求:借助拼音练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3、交流初读情况

  a 、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样?(出示课文内容)

  b 、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 、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二、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 离  原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  枯  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  火  烧  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

  4.第四行(齐读)

  识字:吹  也  (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春风/吹/也生。

  三、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也: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四、朗读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音频,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2。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啥(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啥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深入学习诗文

  1、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 、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 、问: (1) 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也高也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 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也高也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 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 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                         离”两字读重一点。

  c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啥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也是怎么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 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啥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即发芽──茂盛──变黄──干枯)

  (2) 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请几位同学说说)

  (3) 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 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 “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 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啥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 、 (1) 师:到了冬季,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野火一烧,烧了个清光,但为啥也说"烧不尽"呢?(边讲边将草改成黄色,画上熊熊大火烧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图地上的草)

  (2) 让学生说说(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 教师画简笔画

  (4) 诗中是怎么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尽"字中的"尺"像杯子,杯子倒过来,里面没有水了,所以"尽"意思是"完"。

  (5) 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么样呢?   (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 教师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4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春风吹也生"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师也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

  (7)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季一到,野草也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2、师:小孩子,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 第二年的春季,春风一   吹,小草也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 得这些小草怎样?(板书:非常顽强)

  师: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啥?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 拼搏。)    

  3、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熟读成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2、师: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为啥?

  3、背诵全诗(开火车背、小组齐背 、指名背)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课外延伸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原诗的后边还有下面的内容呢!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也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六、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划线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天节也茂盛地生长起来。(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春风一吹,野草也会重新生长。(       )

  【课后反思】

  《草》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前我先伴着背景音乐,口述出诗文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有一个印象,然后采取"以读带译"的教法,即先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译文,然后再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古诗。在讲解古诗时,一是通过质疑来解词、析句、翻译;二是画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内容,体会诗情,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处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结合插图,编写一个小故事。

  教学重点:

  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一、前提评测

  1.复习《草》的诗文内容,口述诗意,诗人表达的情感。

  2.回顾学习办法。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提问: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么样的感情呢?

  三、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四、指导学习古诗

  1、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啥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疏疏: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       篱落,指篱笆;

  径,是指小路。                         深,远,很长的路。

  诗意: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也看到了啥呢?

  (2)理解第2句:也写出啥景物呢?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思。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诗意: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

  板书:树头  未成阴

  师:为啥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么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3)理解第3句: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急走”:奔跑。

  这诗句的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师:儿童追到了蝴蝶没有?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2、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3、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么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么样的感情?板书:喜爱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四、巩固练习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么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3.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啥呢?听到了啥呢?[想象练说]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小孩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也是怎么样的情景,那小孩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孩子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父亲母亲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办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季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办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简介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么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啥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也看到了啥呢?

  B.齐读第二句,也抓住了啥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啥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么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也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啥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啥呢?听到了啥呢?[想象练说]

  (几个小孩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小孩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季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8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古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根据上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细细体味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说教法】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学目标,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读释义——绘画会意——品味诵读”这四大主要步骤进行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办法。”

  新《课标》这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办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办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主要学习步骤为:自读、交流、质疑、绘画、品读。

  【说程序】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激情

  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取决于兴趣。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诗意图(出示图)由此而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一首诗?”由画中的荷花和蜻蜓,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诗《小池》,让学生背诵后,我接着说:“这幅画是我们班×××同学学习古诗《小池》后为它配的一幅图,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学完后,让你们也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图画。”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把学习带篱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觉得挺新鲜,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画结合,训练创新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分2个步骤进行教学。

  1、自读释义

  “释义”包含“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这些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课堂的教学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①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②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啥?③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课后注释或插图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来了解古诗的作者,诗句的意思。其次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交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记下来;接着全班同学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纠错等,最后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2、体验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办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进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怎么样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了解诗意时,我适时提出:“你觉得诗中应该有哪些景物”?同时鼓励学生想到了啥就说啥,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展了创新思维的虚拟主机,学生的回答除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说:“我觉得还应该有蓝天、白云”。还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猫,就更真实了。”等等。显然学生对诗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虚拟主机进一步拓展,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所说的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现在,请你们把这富有情趣的儿时生活画下来吧!”于是,学生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开始了绘画,画完后要求学生为这幅画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三)品味诵读

  俗话说:“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更好的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学生对绘画评价之后,我接着说: “诗人也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会怎么想呢?”这时,学生不言而喻地会想到这首诗,之后请学生站起来,加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朗诵这首诗。

  (四)总结拓展

  课末,我整理板书并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季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最后布置课下作业。①默写古诗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9

  平常的古诗文教学,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揭题——释题——读文——理解——背诵”。这其中的重头戏压在了理解诗文上,而教学的效果却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使我Lenovo起我小时候学习古诗文的情形来。那时,在我的记忆里,我的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但到现在我真正记住的可以说没有几首古诗。为啥我们尽心尽职地帮学生理解、理解、再理解,教学效果却这么低下?我想,这大概可能与我们教学古诗文的办法有关,是它“惹的祸”吧?

  从学生习得语言的规律来看,语言积累是学生自己的事,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也仅仅起到帮助的作用,即便是我们采用强压灌输的方式,学生真正领悟的却寥寥无几。

  因此,改革古诗文的教学势在必行。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学生已掌握的古诗文入手,调动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搭建与新知的有效通道,建构起新旧之间的联系,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春”的古诗文吧,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学生兴趣盎然,因为这也是我布置的预习作业,现在学生有了施展的虚拟主机)

  接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古诗,他们是《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跟老师一起板写课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整体感知)

  师:对于这两首古诗,相信同学们一定都熟读了吧?谁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

  师:古诗写的美吗?愿意把它们背下来吗?说说,你有啥好的办法能快速地把它们背下来?

  师:让我们用各自喜欢的方式来背背这两首诗吧!

  以上教学设想:古诗文的教学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它们的精髓,用词的简洁、凝练,而不是让学生去理解它们。当然,适当的理解也是有必要的,对学生的记忆是有帮助的。对于这两首古诗,通过我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背下来了,让学生们交流它们背书的办法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一些的办法,也是让大家交流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因此,我先让他们把这些诗文背下来,再慢慢地反刍。

  接着,我放弃了一般的教学“套数“,从品悟这两首诗的共同点入手,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品评、发现。

  师:同学们,在备课时,老师总有个小问题弄不明白,谁能帮助老师解开这个疙瘩?能帮我解决的就是我的小老师!

  师:编者为啥把这两首诗编在一起?写春季的诗不是很多吗?

  学生没有随即举手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埋下头去认真地品读。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季的景色,还写了春季的儿童那天真活泼的样子!

  生:我还发现这两首诗不光写了儿童,还写了作者渴望自己也变成儿童,与他们一起放风筝、追蝴蝶!

  生:我发现,过去的儿童真的很快乐,没有那么多的作业,那么早就放学了,玩的真开心!我好羡慕哟!

  生:我发现,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要读出作者看到春季这样的美景快乐的心情,还要读出儿童在放风筝和追蝴蝶时那种愉悦的心情!

  生: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写儿童在找春季的!

  没有过多的解释,学生领悟的也是那么的深刻,我真不敢想象我平时教的这些小孩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灵感!

  这是我们通过理解、分析所得不来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为七言绝句,前两行写春季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诗意及情感

  2.注重体验,尊重学生对诗文理解和体验的差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啥?

  生:我最喜欢冬季,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喜欢春季,树绿了、花开了,很好看。

  ……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一年四季确实季季都很美,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进入这样一个季节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课件出示:春末初夏图——未成阴的树、小径、蝴蝶、菜花]猜猜看,这是啥季节?(春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树的样子,叶子长的还不茂盛。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此时,你想怎么样?

  生:我想把它画下来。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南宋有个诗人杨万里就诗情大发做了一首诗叫《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诗吗?

  生:想……

  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

  二、知诗人,明诗意

  1.师:你们知道杨万里吗?他是南宋诗人,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以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

  2.师: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设的旅店里看到的景象)

  师过渡:诗人住在这家旅店里看到了啥呢?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⑴说说你记住了诗中的哪些字?都用了啥办法?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三、解字词,明诗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读的也快也准确。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画个(微笑的表情),读的不好就画个(难过的表情)。

  师:请得(微笑的表情)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你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请站起来,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画(微笑的表情),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话(微笑的表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师: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了啥?下面让我们认真学习,进而对这首诗了解的更清楚。

  1.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2.分小组交流。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对刚才的问题,你弄懂了哪些 呢?我们来学习前两句(课件显示前两句诗)(齐读)。

  师:你弄懂了啥?

  生:篱落:篱笆。

  生:疏疏:稀疏。

  生:径:小路。

  生:未成阴:树叶还不茂盛,还没能形成树阴。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再读一遍,读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啥景物?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后两句诗(课件显示后两句诗),你还有啥不理解的吗?

  生:“急走”是很着急的走吗?

  师:“急走”在这里指的跑的意思。

  师:为啥黄蝶飞入菜花就无处寻了呢?

  生:因为黄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地就找不到了。

  师:你能看图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再也找不到了。

  师: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入诗境,悟诗情

  师:这么美、这么有趣的画面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下面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读,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跟老师进入这如诗如画的新市徐公店。(配乐范读)

  师:你看到了啥呢?

  生:我看到了很长很长的小路和一棵叶子还没长大的树。

  生:我看到儿童在追赶黄色的蝴蝶。

  师:多美啊,看到这番景象,你想干啥?

  生:想读

  生:想画……

  师: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啥?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的密还是松一点,为啥?

  生:要画的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笆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啥?是怎么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

  师:现在,老师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们,想读的读、想背的背、想画的画,尽情的表现自己。

  五、作业

  1.朗读背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六、小结

  多么美的一首诗呀,老师也陶醉了,其实大自然中像诗人写的这么美的景色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就一定会找到。

  板书:

  宿新市涂公店

  篱落    疏            儿童    急走

  一径    深            黄蝶    飞入

  树头    未成阴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办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 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季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啥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贝、词宝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啥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啥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啥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么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么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

  (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啥?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也出现怎么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小孩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啥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啥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小孩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小孩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篱、径”,理解“疏疏、一径深、急走”等词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办法:有感情的诵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情感,并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古筝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简介诗人

  1、导入:春季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诗人,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季的诗?

  生自由背诵

  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描写春季的诗(板书课题)。

  2、解题:自己读一读题目,你有啥疑问吗?生质疑,师帮助学生解题

  新市:湖南省攸县北。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师指导读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3、师:是谁住在了新市的徐公店里?(生:杨万里)

  师板书:[宋]杨万里(出示课件)简介杨万里

  二、初读,感知古诗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诗句,注意把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

  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要有停顿。再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理解诗意

  1、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再自由读一读诗,说一说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发言,师板书:   篱落    一径

  树头花落

  儿童      黄蝶

  菜花

  “小径”一处,师引导学生联系“远上寒山石径斜”来理解。

  2、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细读诗句,填空:(课件出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树头

  (          )的花         (          )的儿童     (          )的蝴蝶(        )的菜花

  说说作者是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1)出示前两句中的景物

  生汇报,(师:从哪知道的?)

  师相机完善板书:疏疏 深 未成阴

  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子尚未成荫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暮春时节的乡村画卷。我们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静态的美?

  指导朗读,指名读、范读

  (2)课件出示后两句的景物

  学生填空、交流,板书:急走 追 飞入 无处寻

  师:诗人用短短的14个字,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动态的儿童捕蝶图,我们应该带着啥样的感情来读这两句?(愉悦、高兴)

  3、回读:有感情地读整首古诗。(指名读)(配乐)

  四、品读,体验情感

  1、师:读着诗句,我们就仿佛跟随诗人欣赏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谁愿意把欣赏到的美景完整地说给大家听。(指名说整首诗的意思。)

  2、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美景?(播放动画课件)

  3、如果你是诗人,看着这样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的一幕,你会想些啥?有啥感受?(生交流)

  师引导:对大自然的热爱,童趣的可爱。

  4、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背。

  五、延伸,课外作业:

  师:一首诗,既是一首歌,一幅画,也是一个故事。我们今天的作业就是可以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首歌唱出来,也可以创作一幅古诗配画,还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幻灯出示)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媒体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播放录象)。一首白居易的《草》向我们展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那么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也会将我们带入怎么样一副画面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观看录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录象。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读这首诗,然后借助注释和字典,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或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懂的地点,请你标出来。 

  2、汇报质疑。

  3、根据你的理解填补图画。

  4、结合你的理解读读。

  5、过渡语:稀稀疏疏的篱笆,从枝头飘落的花瓣,嘻嬉闹闹的扑蝶儿童,一片金灿灿的菜花地,老师在读完这首诗后,情不自禁地画下了这样一幅画,那么此时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怎么样一副画呢?请你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

  6、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这副画。

  7、真是一副充满童趣的画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8、看到这样欢快的景象,假如你是诗

  人,你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

  9、结合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首诗。

  自由读古

  诗,并借助注释自学,标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汇报。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篱笆、树。

  边听边想

  象。

  学生描述。

  观看录象。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感受再读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理解诗句大意。

  通过想象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加深学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录象。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小孩子来背首古诗《小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初读古诗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孩子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他们的小孩子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树阴、路径、追黄蝶、深远、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齐读.

  3、刚才小孩子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4、指名读,小孩子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5、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6、哪位小孩子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孩子,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啥?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 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下老师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谁读得更美。

  6、过渡  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啥吗?(边出示课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学生回答。

  是孩子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孩子,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

  3、指名读。(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和“追”)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 还有谁来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黄蝶了。

  5、小孩子捉住蝴蝶了吗?(没有)

  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啥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没地方找到。)

  8、看着小孩子在这美好的春季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高兴)

  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也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小孩,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心情来!

  10、请想来读的小孩子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

  四、诵读古诗,表现古诗的意境

  1、过渡  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

  2、老师读得怎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的,陈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感情地朗读古诗。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

  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地朗读。)听后再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

  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

  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

  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入……)

  10、同桌互悲互听,全班齐诵古诗。

  五、激发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1、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今天我们还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晨,他在净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师带读,学生自由诵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3、今天小孩子都学得很认真,请你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古诗有感情地读背给父亲母亲听。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 篇15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也怕煮“夹生饭”。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既不“填鸭”,也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们很好启发。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办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简介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季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啥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啥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 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评:这位老师的古诗教学办法新颖,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积极活泼,教学效果好。]

推荐站内搜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教资查询、自考专业、职称英语考试报名时间、2020年自考报名时间、河南省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北京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出来、湖北学位英语成绩查询、公务员报考官网、成人教育网、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7329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