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

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6页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一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其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绳,米尺,1平方米(一面画有100个方格)、I平方分米、1乎方

  厘米的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到一个森林公园去玩,偶然看到;棵很粗的树,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才能更准确地将这棵树的树干有多粗讲述给自己的朋友

  听?”

  引导学生用“量”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正确的给予肯定。

  二、教学计量的产生。

  “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很多种办法。不管是用绳子围还是用手臂围,是不是都用到了测

  量的办法?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量物体的长度、量土地的面积、称物体的重量、计算劳动的时间等等。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都是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井用数表示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量的计量’中的‘常用的计量单位’。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计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讲述的同时,板书课题:1.常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的产生

  “早在古代,人们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就已经有了计量的需要。例如:拿两条绳子比比谁长谁短(教师演示)。由于有时不便于比较,例如黑板或桌子的长和宽就不能直接放到一起比较,人们就选定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用它来量所要比较的两个物体的长短,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比如,我国古代曾把中指顶端一节的长度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扌乍      )。”

  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比划比划“一寸”、“一尺”的长短,并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课本有几寸或课桌有几扌乍     。

  “这样利用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比较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较的物体的长短。但是呢,由于使用这些自然的计量单位,量出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而引起混乱。因而逐渐产生了比较合理的计量制度,制定了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不过,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计量制度仍不相同。随着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加,进一步要求建立全世界统一的计量制度。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我国已于1990年废除了与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市制单位,如长度单位丈、尺、寸,重量单位斤、两、钱,面积单位亩等,采用了以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

  三、总结归纳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

  “如果想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需要用啥单位来计量呢?”

  学生答出“用长度单位”后板书标题:长度单位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引导学生从大到小地说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便于进一步复习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板书上述长度单位。

  让学生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指出1米的长度,并用伸直的双臂来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再让学生先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势或手的一部分表

  示出1分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刚才大家感受到了1米是这么长(教师演示),1分米是这么长,……(再接着演示1厘米、1毫米的长度。),那么谁能联系实际说说1千米有多长呢?”

  让学生先想一想,

  然后再引导性地提问:“l千米等于多少米呢?”   

  学生答出“l千米等于l000米”后,指出:“既然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l千米有1000个1米这么长。1米是这么长(教师演示),所以1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不能直接用手势表示。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每一圈是200米,1千米应该是几圈呢?”

  学生答“5圈”后再指出,大家课后去操场上跑跑,看自己跑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刚才大家说了,l千米=l000米(同时板书)。这就是说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那么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多少呢?”

  请学生打开课本第85页,填写“常用的长度单位表”。   

  同时让一学生在投影片上演写;   

  巡视学生填写完后,出示投影片:

  常用的长度单位表

  名称  千米(公里)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进率           1000   10    10    10

  “刚才大家填写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表。现在我问问你们,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引导学生答出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

  “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呢?”

  (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着重强调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即1米=100厘米(板书此等式)。

  “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呢?”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练习。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5页,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同时让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指导。

  集体订正。在订正每一题的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注意重点讨

  论“900厘米=(  )米”。

  四、总结归纳面积单位 。

  1.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下面再来复习面积单位。”   

  板书标题:面积单位   

  “我们学过,要知道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量。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

  引导学生答出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师将准备好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边上分别标上1米、1分米、1厘米)贴在黑板上,在纸的下端分别写上“1(  )”。

  教师再指着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提问:“这块正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回答后,

  再问“括号内应该填啥面积单位?”

  学生答:填平方米。   

  接着,教师再用同样的办法分别指着l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引导学生填出相应的面积单位。  

  填写完单位名称后,让学生对三块正方形的大小进行观察,看看它们各有多大。再指

  导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大小。教师要注意察看学生比划的情况,对表示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2.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大家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是这么大。(教师指着三块正方形纸)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答出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l00后,再问:“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为啥是  100而不是10呢?下面我们先来看图

  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画有100个方格的一面),让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说  出由于边长是1米的这块正方形纸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我们还学过哪些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个”

  (公顷和平方千米。)

  “这两个单位是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那么,谁能说说1公顷是多大?1平方千米是  大?”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如果把上面这些面积单位按照从大到小曲顺序,应该怎么样排列呢?”

  指名一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些面积单位从大到小依次写在黑板上: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在这些单位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把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的面积单位表中。” 

  五、巩固练习

  1.口答。

  出示投影片。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00平方米=(  )公顷

  2.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前半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过程。

  3.做练习十八的第5题。

  先让学生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4.做练习十八的第2题的第1栏:目测教室的长和宽。

  六、作业 

  奔习十八的第1—4题。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6—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千克的物品,投影仪,重量单位表、时间单位表的投影片;将练习十八的第6题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归纳总结重量单位

  1.导入  课题。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要想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需要用长度单位来计量;要想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需要用面积单位来计量。那么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需要用啥单位来计量呢?”

  学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单位来计量”后,教师导入  课题。  

  “我们今天就来归纳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板书课题:重量单位

  2.复习重量单位。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引导学生答出“吨、千克(公斤)、克”。

  “现在我给你们一些东西(包括两分硬币),大家相互传着掂量一下,自己手里拿的东西大约有多重?”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说出大约有多重,以加深对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让前后两排的四名学生为一组,相互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师指名一些学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然后问:“你们以前称过体重吗?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7”此时若发现有的学生用多少斤回答,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强化学生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可继续问:“那么比千克重的单位有哪个呢?”学生会答出“吨”。

  “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1吨重的东西吗?”由此向学生说明: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人体是无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凭经验估量或用衡器测量。

  “不过,我想问问大家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请大家想想,假若你们每人的体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体重加起来才能达 到1吨呢?”(25人。)

  “现在请大家将进率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上。”

  同时让一学生填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可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填写的结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确的进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重量单位”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可以指名一学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师在投影片上写,全体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二、归纳总结时间单位

  l.导入  课题。

  “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刚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分,两分。)注意“分”不要表述为“分钟”。

  “你用到了啥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时间的长短,是不是要用到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 

  2、教学日、年的来历和世纪。 

  “同学们以前听父亲母亲讲过日和年的来历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方面它要绕着自己的轴心转动,这就是自转;另一方面它还要绕着太阳旋转,这被称为公转。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不过,由于公转一周的时间不是整天数,而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因此就规定1平年有365天,这样每4年大约少算l天,进而也规定每4年加1天,这年叫做闰年,有366天。但是呢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只有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想想这是为啥?” 

  “在时间单位中,比年大的单位是‘世纪’。通常是100年为一个世纪,例如,从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纪,2001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纪。

  3.复习时间单位表。

  “1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1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按月叙述,二月应分平年闰年叙述。

  “l天有多少小时?”(24小时。)再次强调“小时”在作为单位名称时应按规定记作  “时”。

  “1小时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让学生将进率填写在书上。

  填写快的同学可继续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两道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八的第6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抢答,看谁算得也对也快。 

  2.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再说出各个年份,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做练习十八的第14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样算的。

  4.做练习十八的第13、19、11题。

  先做第13题,让学生自己填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四、作业 。

  练习十八的第7、8、10题。

  第10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和思考题。

  第15*题,因为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而其它月份的天数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变,分别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为90天,闰年为9l天。

  思考题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关键是怎样盛出1千克水、可以这样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满,再倒进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满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满水倒进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3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简介啥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简介: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例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简介: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简介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啥?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数学书的厚度是12.

  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 ).

  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啥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

  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

  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啥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

  5.练习:

  (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30(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

  目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相差数量

  教室长

  教室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和体会?

  3.还有啥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4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学生的兴趣范围不断扩大。网络媒体的作用日益重要,那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造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不仅改善教学效果,更使学科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进而为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使数学教学活动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字】

  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整合

  【前言】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多元化的;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提倡,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教学是怎样开展的?教师的角色是怎样定位的?结合《常用的计量单位(一)》的网络教学浅谈自己的点滴收获。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入了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和自主思维的虚拟主机,并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强化了实时交互,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的可操作性强。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环境,生动的例子简单呈现,易于操作和学生的理解。电脑和投影设备高效的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动态检验了课堂效果,及时反馈。课堂的实效性强。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多角度的分析、选题和多样化的形式体现无疑将打磨学生的思维,给知识的迁移做了铺垫,更为课堂拓展了丰富的再创造虚拟主机。实现了课堂的可拓展性。

  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以《常用的计量单位(一)》的实践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两种课堂教学比较

  当前,课堂教学分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前者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后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积极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符合了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对教育的要求。我从实践中对这两种“中心”进行比较试验,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形式的不同和学生自主程度不同来区别的,从以上论述中可知,网络环境有助于形成素质教育的一种气氛,但是呢它的效果到底怎样?

  在内容和要求的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媒体选择及使用情况就体现出来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以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比起照本宣经的原始办法先进了许多,但它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地位依然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依然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位置,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广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意义建构,个体特征不一样的学生对某一教学目标意义的建构就不一样,有的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有的可能会问在导航系统设置一个虚拟教师,随时随地指导学生,不是更好吗?实际上,目前的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计算机依然是程序控制的(设计上可以采用菜单式、图表式、层次式、递进式等办法实现导航系统)。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班级上课的教室必须能满足人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必须构成局域网并联接上互联网)、必要的多媒体控制平台(可以是以计算机为主的软硬件)、完整稳定的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和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只有统一性而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教师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协作学习,自主探索,发挥了创造性思维;小组间讨论交流,互助学习,让学生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得到了锻炼。与传统数学课堂比较这次课的最大特点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置学生于一个网络化、多媒体化的虚拟主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得到实时反馈,课堂新颖、气氛活跃、内容充实。课堂多方面渗透着与信息技术的合作,师生的交互需求得到了满足。

  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需适度参与,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学习资源”:是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 

  “学生研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方向; 

  “网上交流”:架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课程管理”:学生自己申报和管理自己的研究课题; 

  “提交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上交作业,并与其它同学共享成果;

  “成果评价”:教师和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 

  “网上练习”:学生可以自我测试一下自己的有关知识水平; 

  “在线帮助”:指导学生了解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办法。

  2、两种教学实验的个人体会

  网络环境下教学中: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象”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进入角式(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这次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怎样制作教学课件、怎样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怎样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例如几何画板软件,要用它来进行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互联网比特量以月成倍增长,传统教师念经式上课模式,其信息量充其量是九牛一毛。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是否作好了准备?教师、学生要转型到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培训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4、有关安全问题

  在运用校园网开展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由于校园网的开放属性,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在校园网上引起混乱,造成损失。

  教学中采用分级权限,学生只能查阅“资源,只有经过身份识别后,才能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因为是用于学习目的,  一般不存在隐私问题,所以不允许匿名发布信息。

  要在校园网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对主机上重要数据的破坏,在校园网与因特网之间架设“防火墙”,防止校外的黑客对校园网的恶意攻击。同时,及时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意外。

  强化对所有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做到安全、高效、守法地使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同时,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网设备,保证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教学、网页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发展状大之中,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将实现全区、全国的联网。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5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简介啥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简介: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例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简介: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简介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啥?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数学书的厚度是12.

  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 ).

  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啥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

  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

  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啥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

  5.练习:

  (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30(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

  目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相差数量

  教室长

  教室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和体会?

  3.还有啥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简介啥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简介: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例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简介: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简介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啥?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数学书的厚度是12.

  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 ).

  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啥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

  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

  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啥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

  5.练习:

  (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30(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

  目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相差数量

  教室长

  教室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和体会?

  3.还有啥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7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简介啥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简介: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例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简介: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简介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啥?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数学书的厚度是12.

  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 ).

  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啥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

  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

  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啥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

  5.练习:

  (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30(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

  目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相差数量

  教室长

  教室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和体会?

  3.还有啥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 篇8

  课题: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上网查询、收集信息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使学生知道量是人们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受到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形成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熟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在前几册中,我们已经分散地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首先我们来研究计量的产生.(板书课题:计量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计量的产生:

  (1)教师向学生简介啥是量:

  教师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师向学生说明:计时的时间是一种量.

  教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量?(长度、面积、质量……)

  教师说明:不能直接数,要用一定的单位来讲计量.

  教师举例:如:要表示铅笔的长度,可以用1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铅笔有几个1厘米,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教学量是怎么样产生的:

  教师向学生简介:长度的产生

  使学生明确:早在古代,人们就有计量的需要.最初是直接比较.例如,拿两条绳子比一比哪一条长,有时很不方便,人们就选取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把要比较的物体同身体上选定的那一部分长度来比较,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如一寸、一尺就是根据人体的一部分长度来确定的,(投影出示如课本77页插图)把中指顶端一节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扎).

  教师向学生简介:面积的产生

  关于面积计量的产生:古时候,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幸福,可是,尼罗河经常泛滥,冲毁两岸的田地、房屋,使人们的生活受到重大损失.洪水退去,人们经常为了土地的分割而发生冲突,由此人们产生了计量土地面积的大小(即面积)的需要,这就是最早面积计量的萌芽.【演示动画“面积计量的产生” 】

  (3)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简介关于量的产生.

  (4)关于计量单位的发展、统一

  教师说明:在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的计量单位是不同的,人们交往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发展成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我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一了度、量、衡的单位.我国原来使用市制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等,这些都在1990年废除了.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我国现在法定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一致.

  (5)学生举例说出自己所知道常用的量?

  教学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必须用长度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教师提问:1厘米、1分米、1米到底有多长呢?

  学生实践:找一找身体的哪部分与这些长度单位差不多?然后拿出直尺比一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长度.)

  (3)教师归纳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4)练习:

  ①估测一条线段的长度: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进行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为啥?

  (线段中有几个1厘米,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

  ②3分米=( )厘米 80分米=米

  4千米=( )米 120厘米=分米

  小明的身高是135( ).

  数学书的厚度是12.

  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120( ).

  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提问: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啥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算.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说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教师归纳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举例说明1平方千米、1公顷、有多大.

  教师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平方千米、公顷是计量士地面积的单位.

  4.学生讨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啥联系和区别?(意义不同;进率不同)

  5.练习:

  (1)估测数学书封皮的大小.

  A.说说你是怎么样进行估测的?

  B.测量书皮的长和宽(取整厘米数),计算面积,看与估测的结果相差多少.

  (2)填空: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课桌的面积是30(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学校礼堂的面积是1200.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填写课本78、79页“常用面积单位表”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先目测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再实际量一量,把结果分别填在下表里,然后算出相差的数量.

  目测结果

  实际测量结果

  相差数量

  教室长

  教室宽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请同学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演示动画“长度单位”】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

  张老师要搬新家了,请同学们帮忙添置生活用品:要为窗户添置窗帘、为写字台配上玻璃板、还要为单人床上配置床单.请同学们帮助张老师算算:每样东西到底需要多少呢?(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窗帘、床单应该比实际窗户、床的大小要多一些,玻璃板的大小应与写字台的大小一样或略小一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啥收获和体会?

  3.还有啥问题或补充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或操场的长和宽,再算出球场或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推荐站内搜索:甘肃自学考试网、教育考试院、爱情故事日志、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小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天津大学考研成绩查询、考验作文、2013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竞职演讲稿、自考成绩查询时间、

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常用的计量单位(精选8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17742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