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来源:一路高升范文网
分类:教师使用
阅读-
纲要: 一、语文的天性(兼容并包、天降大任)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二、语文的人性(人文精神)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三、语文的品性(品质性格)我们怎样学语文 四、语文的个性(教学实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 五、语文的本性(本色语文)原来的性质或个性 六、语文的灵性(读书写字)人的天赋的智慧,聪明才智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今天来是跟我们登封市的老师交流、是来向大家学习的,而不是传经布道。我是从商丘东土而来,登封在西而且又是佛教文化精深之所,所以我不是像达摩那样东渡传扬佛法,而是学唐玄奘西上取经。 我想先给大家读一段我前年看过的文字,借此来开启我们今天关于语文的探讨。 2006年第二期《语文教学通讯》卷首语选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写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怎样学语文》。 孔庆东说:“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 他还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这些话道出了语文的特点之一。 一、语文的天性 语文教育应该是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 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张悦群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座谈会”上提出,“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无疑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的一次重要突破,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是语文教育的“叛徒”,他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结合生活和实践,他让他的语文课包容了更多的东西,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也有主张认为语文不应该承担过多的非语文任务,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例如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并不就是语文。 然而语文,终究还是有独立个性的语文,语文的天性就是它的包容性,它当仁不让地成为包容一切的大综合科目。我们当然不应该故意误读、歪曲新课标,可语文应该有自己更广阔的天地这一点也不容置疑。我们在打破语文传统观念时,只须注意把握“度”,让语文和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恰到好处,不超限越界,不喧宾夺主,不本末倒置,语文是应该能找到自我定位的。我们应该走出单一的语文学科层面,将视野投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大语文”。只有坚持大语文的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语言与文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它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其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当然,它同时也重视语言教育。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非常强调培养实际有用的读书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混合模式,它坚持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较好地处理了基础与运用、古典与现代的关系,语文教育波折较少。 三种模式走的发展道路虽然不同,但却殊途同归,最终都走向了语言与文学、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道路。 可是我们呢?我们选用的是哪种模式?应试教育消磨了我们老师和学生所有的激情与梦想,语文沦落为仅仅是某些时候才使用的工具,那就是过独木桥时的拐杖。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孩子们有这样的疑问:“老师,你让我们背诵这些诗词和文言文,有什么用?我们现在又不用这些语言说话。”可是,他们不知道,一个饱受古典文化熏陶的孩子与一个单纯地把语文当作工具学科使用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目光更加澄澈,视野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想象力更加丰富,创新欲望更加强烈,因而也就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更能在沧海横流之中尽显英雄本色,因为他的才能是综合而全面的。前年我教高三语文课的同时在高一带了一个班,尝试着用古典文学与现代阅读结合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思维、分析和概括能力。半个学期以来,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不敢说这种思路一定能把学生带进他们梦想的殿堂,但我知道孩子们比较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并且他们也从这样的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他们设计的《新龟兔赛跑》的结局让我看到了希望,孩子们的想象力并没有磨灭,他们还是能写出“雪化了,化成了春天”和“水很活泼”这样的句子,他们还能用未泯的童心为龟兔赛跑找到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结局。 二、语文的人性 我们再来说说语文的人性。 语文教育直指人的内心,它以塑造灵魂为己任,决不单单是文字游戏;教师也决不能只是传授机械死板的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韩愈《师说》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一直有一种不成熟的想法:“人才”这个词,“人”在前,“才”在后,所以应先成人后成才。可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疲于应试,根本无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大气候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又有很多欠缺,如何教出德才兼备的学生?现在的教育教出的多是一些只有专业技能并无德行的“才”来,却不是真正的“人”。 司马光的《人才论》有一段内容这样说: ……才德全备的叫做“圣人”,才德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行胜过才能的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的叫做“小人”。大凡选拔人才的方法,假使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的话,与其得小人,还不如得愚人。为什么呢?由于君子拥有才能可以行善,小人拥有才能足以作恶。持才行善的,可造福天下;持才为恶的,遗害无穷。愚人虽想为恶,由于智慧不周全,才力不能胜任,如同小狗咬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的智慧足以实现他的奸诈,勇力足以达成行暴,等于虎添双翼,他为害之大无与伦比!有德行的人,被众人尊敬;有才能的人,被众人喜爱;喜爱的容易亲近,尊敬的容易疏远,所以选人才的人,大多被人们的才华蒙蔽,而忽视了他的德行。自古以来,国中的乱臣,家庭的败子,大多是才华有余而德行不足,以至于造成国亡家破的太多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人才? 语文教育需要人文思想的参与 语文课是所有中学科目中最具人文性的一门课程。它的人文性的第三层内涵即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生活,特别是关心人的当下生活。既然是要关心人和人的生活,那么语文教师便不能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思想,他要有自己的立场,要能够独立思考。当然,这思考必然会有副产品——痛苦。可是,没有思考,人生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很多时候,我总是责怪学生没有独立意识,没有人文精神,可是我自己却很少反躬自问:我有没有人文精神?我有没有把学生当成个体的人去理解去尊重?我能不能低下自己高昂的头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上,常常用教育的技巧和手段去教学和管理,却不知道用人心这样一个最好的沟通方式去理解学生。 这样一来,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我们有些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只看成绩,没有读书,没有思考,况且即便是学习也不是站着,以个性的个体存在去独立思考,而是跪着甚至是趴着。他们的眼睛只像是镜子,原原本本映照出面前的东西,却不能去发现去创新;他们的大脑也只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和书本的知识,不能去思考其中的是非对错。 程翔老师提出要“用语文改造生活”,王栋生老师也主张语文老师应该是思想者,其实质都是想让学生的生活因为语文而有所改变,因语文而增加深度。 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内容已经出现在新课标中。语文老师不应该只会教学生做试卷,还要教会学生思考。语文的人文关怀应该在细节方面得到体现。但是,人文性教育不适宜锣鼓喧天、哗众取宠般进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文教育的效果也应如此。它与一切形式主义无缘甚至对立,它应来自老师学识修养的潜移默化,它的另一个根源就应该是大气磅礴的人文精神。语文课呼唤人气回归!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6年11月8日,星期三,下午,三年级20班,我的作文课。 我一向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这样会影响我的思路,进而影响课堂效果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可是有一个学生趴在课桌上睡着了。 我很生气,就表面循循善诱实则冷嘲热讽地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王勃之才,大可一觉醒来交给我一篇不亚于《滕王阁序》的文章;否则,睡觉好像无益于你的作文创作。还是多用心准备的好。”说完便扬长而去。 晚上放学后,收到一条信息,内容如下:“是代老师吗?我是今天下午20班睡觉的学生,我知道课堂上睡觉是对老师不敬,对此向你说声对不起。我也不想睡,因为鼻出血刚打过针特困,才忍不住睡了。如果老师不知道我是谁,也别问了。谦(歉)意收到就行了。” 我很感动。从教已近十载,年岁逐增,对教学再也没有当初的满腔热血和澎湃激情。和学生之间也已不再是原来的融洽和谐,而是渐生代沟之感,再也不愿低下头弯下腰和学生平等交流,讲台上也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世间自有公道,这两年的教学成绩也是大不如前。我原来比较奇怪:怎么教学经验丰富了,成绩反而退步了呢?时至今日,方才明白,原因在此。 我觉得这孩子很宽容,很善解人意,这也是我了解他们的机会,便在信息中回道:对不起,我这人比较粗心,没有问清,话可能说得重了,你别介意。谢谢你的信任。 学生又回:“没事,我知道老师是爱憎分明的人,我也挺欣赏老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坏心眼和偏见!你是我所有语文老师中最值得尊重的。” 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又有了原来那种幸福的感觉:“谢谢,其实我对大家做得远远不够,希望你以后能够经常提醒。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愿你明白。” 他最后回道:“我明白老师的苦心,至少我会努力学习好语文的。老师晚安。” 许多天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每一天,今天却是例外,我收获了最真诚的一份礼物。而且,是在我没有了解情况乱发脾气之后得到的。学生的理解和宽容让我感动,也让我警醒。或许,理解和宽容是世间最有灵性的种子,种下去,短短几日便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只是语文课堂的部分风景。走进去,你会发现很美。我们的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坏孩子,他们也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们用心用情用人文关怀去走近他们,语文课也就有了人性。 《教育时报》记者杨磊写我的文章里,至少有一句话是没有夸张的,“激愤处,可以拍案而起;动情处,与学生一起流泪”。我不敢说自己的课教得好,但我敢说,课堂上的我是真实的我。 语文课上有了人性,还不够。我们还要问自己,我们究竟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 这就要谈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 我找不到更专业的词典,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见到关于“教育”的这样的解释: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而“生活”的定义则是“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像推多米诺骨牌一样追究下去,到这儿应该就可以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教育学生决不能只为了他们的生存,还应包括发展。而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又决不是我们当前的应试教育所能满足得了的。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央视《新闻调查》曾经以《“神童”的成长》报道过湖南省华容县的神童魏永康的事迹。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学校劝退。神童被学校劝退,原因就在于其生活不能自理。他母亲对他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固然不当,可这里面就 没有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生是受教育对象,难道学校就不用担负把他教育成人的责任?只怕这也与我们当前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不无关系。所谓“一白遮百丑”,只要学习好了,在领导和老师眼中便成了香饽饽,即便是有些小过错也可以当作误差小事化了,一路绿灯,结果使得这些学生骄纵蛮横,目无尊长;或者是有人前后打点细心呵护,于是这些孩子就真应了那句话:长大未成人。这些被惯养得不堪风雨一击的孩子怎么去适应社会生活?他身上那些优越感一旦遭遇正常人的正常看待,那脆弱如琉璃的心怎么可能承受重压? 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教育:一种把人当成人的教育!李镇西老师说得好:“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而语文教育以其浓厚的人文性在其中不可避免地担起了重要责任! 陶行知先生早年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何谓“真”?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他提出的民主教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实,民主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师也应是受教育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们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韩愈早在千年前就写过这样的话验证先生的理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说白了,教师之所以能站在讲台上,除了“闻道先”之外,便是“术业专”。并非由此便确定我们就一定比学生高明,只怕我们向学生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例如,在社会染缸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你可还葆有原来的那颗童心?你每逢佳节满心渴望的是一张张礼轻情重的卡片、一声声真诚热忱的问候还是更为实际的奖金和礼品? 如果教师都没有了真,那么我们的教学便只能是全民性的大规模造假运动。申报示范性高中,把班里一半学生送回家,只为人数符合要求;评定职称,花钱买假学历假论文;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教学生说从没上过的美术课音乐课是每周两节,多么丰富多彩……我们以如此的素质和态度怎么教出大写的学生大写的人? 这些问题我们不再细致探讨,毕竟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至少还可以拥有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它充满人性! 有时我会在办公室坐着发呆。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算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呢?我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会让他的学生记住多年,并在生活中受到他春风化雨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的能量来自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学生如果在多年之后偶然读到某首诗词时眼前浮现出当年老师的形象,耳边又响起老师那娓娓动听的声音,我想,这样的老师就应该算是好老师了吧。 曾经读过安顿的一篇文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名《一场“卑微”的暗恋》,其中的很多句子我都记忆犹新: “说起来最终选择学中文,还是因为他。他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迷上了中国的语言文字,那么丰富的一种语言,特别精致和细腻,也特别含蓄和节制。” “他改过的作文本,我一直收藏着,那上面他用红墨水笔写的评语都褪色了。” “就是在那天,我决定要考中文系,而且,我要做老师,和我的老师一样的老师。” 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对学生产生这样的影响,我想他应该就算是优秀的语文老师了吧。 语文课堂不能只有人性,语文课应该有它自己的品质性情,那就是语文的品性。 三、语文的品性 周国平写过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 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习惯;第二贵在真实,有内容。写日记既能坚持又写得有内容,即已证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我会保证给予优秀的语文成绩。 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与能力。当然要让学生写作文,不过,我会采取不命题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某一篇阅读笔记或日记交上来,作为课堂作文。总之,我要让学生知道,上我的语文课,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受够了折磨。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 这是学者作家心中的语文课的标准,我们不一定能学得来,或者我们不一定有人敢去学。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语文教育专家怎么说? 陶行知先生曾呼吁给孩子们以“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似乎有些走向了极端。对此,高考的指挥棒应该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它让语文甚至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变得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我们的应试教育把孩子们的星期天都挤掉了,他们生活在极其残酷的六大束缚之中,何来解放?我们当前的教育给人的感觉便是“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我们提前以吃人的教育榨干他的皮肉骨血,不顾自然规律地开发他们这些未成熟的土地,不以发展观点培养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这种不合季节的做法如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如对矿藏的过度开发。应试教育让学生眼中只有成绩,让他们的心只关注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有没有自己的大名,却不问那球是怎么进的球门或篮筐。 史铁生曾在《随想与反省》一文中论述过这个道理:“中国人踢足球、打篮球,除去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还低之外,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心理负担太重。说是‘为祖国争光’一条口号压得教练员、运动员喘不过气,似乎还不十分有说服力。外国人也不想为祖国丢脸。关键是对争光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认为进球、赢球即是争光,所以哆哆嗦嗦、稀里糊涂地把球弄进去也是荣耀。越是看重进球,投篮和射门时心理负担就越重,球反而不进。越是想赢,越是不敢轻易有所创造,昏昏然只记住以往进球的老路,弄不清眼前的困境与通途。而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却满场显示着每一个生命的力量、自由与创造精神,他们以此为荣,更愿意在困境重重之中表现自己的本事,反而抓住了更多的进球机会。” 其实语文学习也与此同理,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孔庆东在《怎样学语文》中也提到,“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成绩大都不好。少数考试成绩好的,以后也没出息。因为在只为了考试的千百次训练中,他已经把人格训练坏了,他专门投考试所好,没有独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只能是个投机取巧的人,他对社会只有破坏,没有创造。” 当然他如此论调似乎也有些极端,但语文学习的确不可功利心太重,否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怪圈之中,难以脱身。试想,你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如何提高成绩上,视野如此狭隘,目光如此短浅,你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把心思放在创造上?语文没有创造,又如何完全展现它的真正魅力?要知道《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中国古典名著,但《红楼梦》决不同于《三国演义》,决不只是对《三国演义》的简单复制。北京赵大鹏老师说他挺不喜欢《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首歌,就是因为学生无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教师真正的悲哀。 我们要不要随波浮沉? 应试教育依然如旧,在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地开展,语文渐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都致力于语文教改的研究,希望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的方向和路径。 思忖良久,方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当前的高考指挥棒只问成败不问过程,学生自然也只有一门心思奔向前方。你大谈特谈素质教育他们并非没有兴趣,而是不敢把时间放在这上面以致忽略了前途荒芜了命运!其实素质应试两手抓两手都出成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又能帮他们拿到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应该是大多数老师梦寐以求的结果,也是极适合当前教育的一种想法。 我们应该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只是问题症结是:如何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这结合点在哪儿?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谁主谁次?谁轻谁重? 近日读王栋生老师《不跪着教书》和李镇西老师《教有所思》,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初一到高三大循环,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到了高三,也都开始了一些应试技能的训练,甚至写作课上也会教学生一些法则。《通过封锁线》一文就写出了当前应试教育下老师的无奈。只要有考试,我们就无法漠然视之,毕竟,作为一项存在多年的制度,自有其合理之处,况且我们现在的确难以找到更合适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虽然我们仍然在为语文哭泣呐喊,但是却也不得不在应试与素质之间找一条路,为了孩子们更美好的明天。 所以,我教学生这样学语文,叫快乐语文也好,叫大语文也好,说到底都还是戴着镣铐跳舞。下面要说的就是我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做出的一些尝试,我觉得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为自己找一个方向,打造自己的个性的语文课堂。 四、语文的个性 1.五个一工程:实用性前瞻性兼备,应试与素质结合 这五个一分别是: 一条成语:不宜太偏僻,尽量从常见成语中选,注明释义。 一个例句:不准抄辞典成例,一定要结合实际自造,不能是病句。 一句赠言:可自写可摘抄,若自写要注明“原创”,若摘抄则需要稍作阐释!用一两句话点睛。 一首诗词:要说明推荐理由,可从思想、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鉴赏。先抄关键词,再连成句,简要赏析。 一篇作文:口头作文,3分钟360字左右,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一事一议就事论事更好。 每天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轮值,要用普通话,全体同学要认真抄写、用心记录,不定期抽查。 2.学生命题:触摸文章灵魂,走进试题深处 农村学生的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给学生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现代文,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让他们读出其中的关键点,为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更可以让他们明白命题的思路。 3.诗词鉴赏: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诗词以其优美典雅深邃把我们带进一片流连忘返胜景。每学期我都会给学生印一些课外的经典诗词,像唐代元白的唱和诗作,苏轼的黄州诗篇等,进行简单的赏析,并引导他们去感受意境,尝试写诗填词。 4.音乐欣赏:每两周一次,每次用一节课。选取五至六首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歌曲,老师点评,学生写听后感。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知音。这样做,既能够给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轻松的元素,也可以在语言学习方面结合诗词鉴赏拓宽他们的思路。 例如,当年极为火爆的琼瑶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歌《当》便化自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姚若龙作词赵咏华演唱的《最浪漫的事》,大有《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意境。 更有陈小奇古典系列,《涛声依旧》化自张继的《枫桥夜泊》,《白云深处》化自杜牧的《山行》,《巴山夜雨》化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烟花三月》化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 聪明的学生,用心的学生都可以轻轻松松从音乐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 5.大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比综合科目还要综合的学科,洋河蓝色经典广告词怎么说的,这世界最宽广的是海洋,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其实最博大的不只是男人的情怀,还有语文的情怀。所以语文课堂上,我常常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尽最大能力给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渗透思想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五、语文的本性 本色者,本来面貌也。我们的语文教育现在走向了极端,已经真正遗忘了语文的本质。语文,其实就是“语”和“文”。语,语言文字;文,文章文学。我们学习语文时能够抓住这两个字,也就够了。 语言文字中有知识,有美感;文章文学中有思想,有诗意。 我们尝试了太多的过于复杂的华美转身,现在,语文应该回归常态课堂,还原其本来面貌。 一,知识(宽、博):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从文本中学到知识。为文章命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是方法之一,让他们筛选重点字词句段,读出内涵及思想,设计问题并整理出答案。由易到难,从浅入深。让学生从结构中学会文章构思,从语言中学会语言表达。知识是基础,我们不能不重视。由知识而能力,更是高考指挥棒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我们无法忽视,升学的困境摆脱不了,我们怎么敢面对学生求知的双眼? 二,美感:语文学习要诵读。老师要敢于范读并指导,从字音到停顿、再到情感,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读文章,进而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他们会知道“绿”和“闹”的妙处,他们会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起升沉荣辱,悲笑歌哭。 三,思想(深、渊):每一篇好文章都是思想的凝结,我们老师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和学生思想的启蒙者。没有人文思想的学生,连人尚且不是,更何况人才?真成才之后可能会更加危险。所以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会思想的人,顶天立地的人,有高尚品格的人。而这思想,我们不能海阔天空胡思乱想,而是要从文章中读出。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所体现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等。 四,诗意(情):品出来文章中的文学诗情与意境。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有一个融通完美的境界,不可分割与肢解,我们要在文章中培养学生开阔的眼界与博大的心胸,使其能够感受诗意,把握整体,统观全局。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语文,也应该能够凭借其深厚博大带给学生以诗性的存在。 六、语文的灵性 1.读书: 专业书,大夏书系、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时报4月18日开出的影响教师的著作 课外书,了解新思想、新知识,博览群书 读书误尽苍生 “青少年的道德养成,途径是多样的。通过读书获得文明教养,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心灵世界,是重要的途径。” 我们现在的老师读书,却把苍生误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闻怪谈。因为他们读书有问题,也不再或者根本就不会不能教学生读书。西方人批评中国学生有文凭而无文化,中国的语文老师不能不为此担负一定责任! 王栋生老师说:学生对“美”与“爱”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渴求,他们非常珍惜心灵成长中的“感动”。人类道德文明宝库中的优秀篇章像一盏盏灯,长久地照耀着世界。在这些滋养了人类的经典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童年少年时一本感动过自己的好书,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支撑着自己。……如果我们能找到开展经典作品阅读的途径,能利用高考指挥棒指导青少年的文学阅读,社会能真正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风气,二十年后的社会风气至少要比现在好。 我们的老师不读书,就不能在阅读方面给学生有益的引导,因为知识欠缺而导致的目光短浅又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他所教出的学生往好了说是高分低能,往坏了说是高分低德。教师不读书,不懂得爱,不辨美丑,这就不再是个人问题,他会影响很多学生选择低质量的生活。 读书,不仅对学生重要,对老师更重要。 2.写字: 写语文课,写课后感,写灵感,写突发事件 写社会和人心,(张朝阳)让自己成为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一个死板的语文老师 3.听课 听别人讲课,名家和同事都可听,网上看实录,外出多学习 听自己讲课,用MP3或手机录音。我平时上课喜欢胡说八道,但一想到有录音,便慎重起来。 有时,心底悲观至极,就想:做教师只怕唯有痛苦,我们敷衍了事,对不起学生;我们尽心尽责,对不起自己。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响晴还是阴雨,我们不知道应该准备草帽还是雨伞,突如其来的变故总是让人手足无措。我们看不到未来找不到方向,孤独地跋涉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路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帽子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无意间就变成了神坛上的太牢或少牢。 可是,就这样退缩却又不甘心。钱理群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却仍不能放下自己的教师梦,从北大退休后到南京师大附中任教,继续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念:追求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历着自我发现的喜悦,体验着“黎明感觉”,从所面对的天真的赤子身上汲取着生命的元气,因此依然精力充沛。他说“教师就是只能‘只管耕耘,不顾收获’。 面对先生,我们有什么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虽然有些学生总是让人失望,虽然某些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虽然我们可能日后还会经历伤害,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那便应该只顾风雨兼程。宿命就宿命,前方还有梦! 最后,我想借李镇西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我们今天的探讨: 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 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发表过一篇论文,却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堂课;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机会上公开课,却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进了高一级学校;他们可能由于办学条件差、生源不理想等原因,很少有学生考上大学,但他们仍无怨无悔地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因此他们也发牢骚,但发完牢骚后仍然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他们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讲长城、讲故宫、讲“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他们的双脚迈得最远的地方不过的几十公里以外的小县城;他们的丈夫或妻子已经下岗,因而每每在菜市上将几块钱一斤的猪肉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但当自己的学生因家境困难打算辍学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给学生垫支书本费;他们也会为奖金发太少而斤斤计较,为职称评定不公而耿耿于怀,为老母看病或小女儿入托而不得不偶尔“开”学生家长的“后门”,但一站到讲台上面对孩子纯真的眼睛,他们就无愧于最无私最富有奉献精神的人;在早已是危房的教室里,他们不懂电脑,更不会多媒体;面对年复一年的升学指标,他们无暇去读皮亚杰、马斯洛,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教学方法既不能归入这个“模式”,也不能纳入那个“体系”,他们不过就是老老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地批改每一道作业题,他们永远不可能入围“名师工程”,相反,如果按“知识经济”、“素质教育”、“信息社会”的要求来衡量,他们往往被批评为“只知道搞应试教育”,被斥责为是“思想闭塞”、“观念保守”的“落伍者”;走在繁华的都市大街上,他们朴实木讷、憨厚迟钝、庸俗甚至有些猥琐,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永远是最美丽、最英俊、最有才华、最有激情的偶像;沉重的人生压力使他们的腰背已经微微有些佝偻,但正是这些微微有些佝偻的腰背,铸就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 李镇西老师这段话写出了我们当前教育的最真实的一面。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座所有老师的真实写照! 以上所讲内容,除去引用之外,全是我个人一家之言,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推荐站内搜索:职称英语报名入口、日志大全、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考试题、日出即景作文500字五年级、一篇周记2012成人高考分数线、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招警考试网、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关于语文的探讨
文章链接:
https://678999.cn/180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