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精选15篇)
拉萨的天空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四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优美的词汇。
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机、词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投影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边放投影边在柔美的音乐中,简介拉萨及拉萨的天空。
一、 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划出自己认为较美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和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采用多种办法弄懂词语意思。3]将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可以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开火车读字卡词卡,正音。2.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略微指导。
3. 指名朗读课文,正音。4. 说说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啥印象?
四、音乐中各自读课文,强化正音效果,增加朗读机会。
一、学习生字。
1〕 出示妙、纯、线、忍四字,生读2〕 教师请同学说说有啥好办法记这些字吗?
3〕 比较“纱、沙、妙”“纯、线”4〕 学生自学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
二、 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观看投影片,学生说说你看到拉萨的天空是怎么样的?书上也是怎么样写的?划出词语细细品位,展开想像。
2〕教师配乐读,余生边听边想像。
3〕生自练读,将想像到的景象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学习2-4段
1〕学生自己读2-4段,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作者为啥这样描写。
2〕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点评。
3〕指生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读的词句,落实重点语基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角度,积累写作技巧。
4〕配乐读2-4段,欣赏读。
过渡谈话,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你想说啥?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齐读第五自然段。
3、理解第五自然段这个比喻句。学着用比喻句。
4、自由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三、 学习生字
1、 出示晶、建。指导写“晶”字。2、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 指生配乐读全文
二、 指导背诵
(1) 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播放投影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
(2) 同座位之间互背检查。(3) 指名试背,奖励。(4) 全班齐背。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圣、窗、帘。2重点指导“窗”字。自学其他生字。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 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语。蔚蓝纯洁
2摘抄你欣赏的好词句。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清水洗过
纯净 明洁
神往紧紧久久
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
拉萨的天空 篇2
学内容
7、拉萨的天空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感悟,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朗读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难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的美丽。
教学
资源
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西藏了解不多,可能只在电视画面中见过有关的风光片,在他们的心中,“西藏”、“拉萨”是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可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预习
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西藏。
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欣赏歌曲。
2、课题。
学生说说读完课题后的理解。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办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办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办法。
3.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第四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10分钟)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读课文,找词语(让人神往)
指名读课文,齐读。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青藏高原》。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
3、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描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
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啥内容?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妙、纯、线”均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线”与“浅”比较。
(2)“忍、晶、圣、窗、帘”上下结构。提醒“窗”中最后第二笔的笔画是点,不能忘。
(3)“建”和“健”比较,先里后外的笔顺。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办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课文写得很美,主要写了啥?总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讲了啥?(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
2.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板块: 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1、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么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前往遥远的拉萨——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导想象:小游客们,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啥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你这样的心情?(板书:让人神往)
(3)指名读:谁能把你的这种感受告诉大家?
师评议
3、拉萨的天空是美丽的,令人神往的,下节课我们将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拉萨,去细细欣赏拉萨美丽的蓝天!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课一练》。
作业
设计
1. 见《补充》、《一课一练》。
2. 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3.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2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未来天使 施教时期2011 年 9 月 日
教学内容
7、拉萨的天空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现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到生活中去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
资源
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充分利用。
预习
设计
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2.认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
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交流自己由词语想到的词语或句子。
齐读第三自然段。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
(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用笔圈画出表现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找到的词,如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等。
全班交流。
自由练读。
2.展示。(6分钟)
(二)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8分钟)
(1)反复诵读课文段落。
(2)出示图片,小结: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
(3)出示图片:你们看,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你有啥感觉呀?
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读一读,体会体会。
自由轻读,你知道了啥?
朗读指导: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
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相机理解“圣地”
齐读课文。
全体诵读课文。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
诵读课文
配乐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2、总结,引出课题:看来你们搜集了很多描写天空的词、句。老师也搜集了一句描写天空的句子。
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这里讲的是哪儿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怎么样呢?为啥那儿的天空会将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第七课(补齐课题)。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拉萨的天空给你们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说一说:拉萨的天空——)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是呀,每个到拉萨的人都会被它的天空所深深地陶醉,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美,可以用笔圈一圈。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美?。
②“日光城”指的是啥?为啥称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③自学时间:5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师范读“那里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6.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
(1)交流,并指导朗读。
(2)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把天空的美景展现出来。
(二)学习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可是,让我们移不开目光的也何止这些呢?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么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任务驱动。
【学习单二】
①反复读读这句话(第一句),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啥?
②“这话”是啥话?从“这话”中你知道了啥?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
③读了这段话,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④自学时间:6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是呀,但那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这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
☆有贴着山顶……显得更加明洁。
师语言描述:蓝得这么纯净、这么明洁的天空,相信我们一定也能把这句话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一年四季中,……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出示布达拉宫图片,指名简介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师对布达拉宫作简单简介。
(3)小结: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片:面对湛蓝湛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你有有啥新的感受呀?
(2)出示句子
(3)齐读。
(4)讨论:你知道了啥?把啥比作了啥?你有啥感受?
(5)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就会失去一半的美。齐读。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
1. 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2.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一课一练》。
作业
设计
1. 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2. 抄录喜爱的句子。
3. 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第三教时: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拉萨的天空 篇3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简介课外积累的相关材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么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3.学生完成板书填空: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4.课件出示:湛蓝、蓝色的色板。你看到过这样色彩的天空吗?
三、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读完后,想想这段的意思。
2.先读读下列这些句子,然后来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么样的?”)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啥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啥?)
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
4.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四、观景回味,课后延伸
1.看拉萨的纪录片(片断),观景回味。
(看完后,你想说些啥吗?)
2.课后要求搜集有关拉萨的图片、文字简介,做一张简介拉萨得手抄报。
拉萨的天空 篇4
课前问课:
1、拉萨的天空离学生距离遥远,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那里天空的“湛蓝”,“透亮”。
2、怎么样利用文本,达到在品味中美美地读、背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扣住“湛蓝”一词,精读细品课文,领略天空之美。
2、根据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重点:
1.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拉萨天空之美,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激发“向往”之情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怀着向往之情——读出你的心愿。再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细细品读拉萨的蓝天。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出拉萨天空独特的蓝。用“——”划出来。
找的哪一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句话中最能概括拉萨天空特点的关键词是——(生:湛蓝、透亮 )
作者是怎么写出天空的湛蓝、透亮的?(打比方)
2、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是有相似的地方的。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湛蓝、透亮的天空和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有啥相似的地方呢?
读句子,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是啊,蓝的多深、蓝的多浓、多纯啊!这就是——湛蓝。这宝石,已经蓝的这么诱人了,如果再用清水洗过,那会是啥样子的呢?
3、怎么才能读好这个句子呢?自己去读读这段话,在你认为特别需要注意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指名读,教师评议。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再放进清水洗一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面对这么迷人的“日光城”,谁还想读?(强调总是)
一起读这句话,共同来赞美这湛蓝、透亮的天空。
4、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吧!各自背诵。一起背。
5、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句,用一个精妙的比喻,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欣赏到了那湛蓝的天空。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课文还有一个比喻句,在最后一个自然段,去读一读。
窗帘有美化装饰的作用,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多形象、多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
课文也是怎么样具体描写拉萨的天空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4自 然段。
四、精读二——四自然段
1、自由读二——四自然段。找一找具体描写拉萨天空“湛蓝”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如果你认为你已经读好了的同学,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告诉他: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啥?是怎样写出拉萨天空“湛蓝”的
3、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语句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指名说)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你为啥喜欢这句话?
a同学们,人们说话的声音真的能碰到蓝天吗?现在你伸出手来,真的能摸得到蓝天吗?再看看“掬”这个词,“掬”,就是用双手捧的意思。你们做个“掬”的动作呢。蓝天真的能被我们捧在手心里洗脸吗?
可是作者却说——(读)他为啥这么写呢?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蓝天看起来离我们很近、蓝的纯净,如水一样;我们被蓝色包围——)
图片,补充简介:拉萨海拔很高,阳光充足,长年无雾,所以,这里的蓝天像被水洗过一样洁净,像透明的蓝宝石一样纯洁,站在这蓝天下,仰望天空,你会觉得,我们被这片蓝天浸润了,包围了,一切的一切,都浸泡在这水一样明净的蓝色之中。因此,——(读)
b怎么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已经浸润在这一片蓝色之中,伸手摸到了蓝天?自由地读读这两句,用心体会那奇妙的境界,想象你就站在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之下。
现在你们能摸得到蓝天了吗?谁来读这两句,看谁最先摸到那美妙的蓝天。
评价:……你离那湛蓝的天空还有一段距离,跟老师一起来说这句话,人们说话的声音能——伸出手来能——在“碰到”、“摸到”下面加上着重号。还有谁来读的?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让我们感觉那蓝天近在眼前。怎么读呢?可以把“鞠一捧蓝天”这个词连起来读,然后稍停顿一下,再轻快地读出“可以洗脸”这个词。听老师来读这句话。谁来读?把这个短句子送进这段话中读一读。指名读。这句话写得多妙啊!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2)同学们,还有喜欢的部分愿意和我们大家分享的吗?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呢。
不仅如此,只要你细细去读这句话,就会发现,这一句句式特别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在前后相同的词语和句子下面加点。
发现了没有,这句话都是采用啥句式来写的?板书:
映衬 纯净
对照 明洁
这就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所以这两个小分句中间是用啥标点隔开的?(;)
作者用这样整齐的句式,表现了天空的湛蓝无比,美丽如诗。根据老师板书的提示,你能不能背一背这句话?准备。指名背诵。(注意两个“更加”)
(3)能不能把整个第二自然段背出来?各自准备,指名背诵。
拉萨的天空真蓝啊,蓝得用手可以摸到碰到,蓝得无比奇妙!蓝得无比的纯净,蓝得格外的明洁。让我们把这纯净、明洁的蓝天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吧!(配乐齐背)
(4)其他自然段中有你喜欢的句子吗?交流第四自然段,板书:蓝晶晶 雄伟 壮丽 若交流第三自然段,板书:蓝得让人神往
五、指导背诵。
学习了课文,品读了自己喜欢的句子,现在老师相信你对“湛蓝”这个词语的理解一定更深入、感受一定更丰富了。能再来说说“湛蓝”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其实,拉萨天空的“湛蓝”融入在课文的每一句精妙的描写之中。我们把这些句子有感情地背出来,就是对“湛蓝”这个词最好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挑战一下自己,尝试着来背诵这些语句,好吗?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各自练习着去背一背。谁先来试一试?
六、作业布置
1、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描写故乡秋季的天空。
七、板书设计
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纯净
明洁
蓝晶晶
拉萨的天空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从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搜集拉萨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了解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知道拉萨“日光城”的由来。
2、阅读质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啥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对拉萨,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重点理解“日光城”。
3、读了课题,你有啥疑问吗?(教师关注学生质疑的焦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拉萨天空之美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相机正音。
4、练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5、初步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想说啥?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三、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啥?
理解:“日光城”、湛蓝、透亮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
这句话写的是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啥?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线、忍、晶。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青藏高原》等藏族民歌vcd,用浓厚的音乐将学生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浓郁的民族音乐,优美的藏族风光,一下子将学生的心带到了遥远的西藏,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2、教师承接歌词讲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的、经济、文化中心。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拉萨的天空(板书课题)。
3、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啥?
二、精读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1、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么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闭上眼睛,乘坐飞机前往遥远的拉萨——
(1)拉萨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让我们尽情欣赏拉萨的天空吧!(配乐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
(2)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啥?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么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精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可以看成啥呢?
朗读体会比喻的精妙。看图帮助理解。
4、课文读完了,此时,你也想说些啥?
激发学生热爱拉萨,热爱生活。
三、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1、创设情境,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拉萨,欣赏并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游客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简介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简介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呢?你可以选择一部分向游客做简介。先自己准备一下。
2、模拟情境,尝试简介。(让听课教师扮演游人,学生向听课教师简介。)
四、学生自主安排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留点啥作业呢?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了解拉萨的其他知识,做一份拉萨知识小报;仿写故乡的一景……)
教师提供西藏的系列资料、图片,供学生参考。
拉萨的天空 篇6
教学内容:《7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
1、字词:“纯、晶、圣、忍、帘”的读音;“线、忍、窗、帘”的写法;“湛蓝、明洁”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3、段: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拉萨天空的蓝。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2、了解拉萨的大致情况。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课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简介课外积累的相关资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么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让学生自己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到正确流利。然后出示生字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读错的及时进行指导。
出示:
湛蓝 纯净 视线 忍心 蓝晶晶 绝妙 雄伟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映衬 透亮 明洁 对照
3、初读体会
我的十分钟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啥呢?先读读课文,然后说说它为啥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交流: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 (湛蓝、透亮、高远……)
(5)是的,拉萨的天空是这样的,看一段录像。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点的样子,摆好点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斜钩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四、作业设计
1、描红。
2、用“ ”选择加点字的读音。
河畔(pàn bàn) 蓝晶晶(jīng jīn) 不忍(rěn lěn)
圣地(shèn shèng) 窗(chuān chuāng)帘(lián nián)
3、形近字组词:
纯( ) 妙( ) 建( ) 线( )
钝( ) 抄( ) 健( ) 浅( )
4、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一起去看看吧!
二、品读体会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啥?
(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2)品读比喻句。
出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把“拉萨的天空”比作啥?你体会到啥?
(3)怎么样读好这句话?
(4)小结: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令人神往的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仰望、去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a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么样的?”)
b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啥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c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d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请你想想一下,当时,作者的内心在想些啥?)
3、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 (美丽的、令人神往的、充满魅力……)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准确、形象的比喻,点明了拉萨天空的美,表达了对拉萨的热爱。
理解“圣地的窗帘”。窗帘里面会有啥?
我的十分钟
1、齐读课文,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再次走进拉萨,欣赏拉萨的蓝天。
2、模拟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萨当地的导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请你着重带领大家欣赏拉萨的蓝天,并有机地简介有关拉萨的其他内容。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纯净
圣 地 的 窗 帘
智慧瞬间:
拉萨的天空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描写的形象与精妙,指导背诵。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通过对比突出景物特点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拉萨天空的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通过对比突出景物特点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指题目)
2、出示词语:
圣地 日光城 (这一行写了啥?)
湛蓝 透亮
雄伟 壮丽
(指名读、齐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拉萨天空的啥特点呢?
(1)指名回答,板书: 湛蓝 透亮
(2)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拉萨天空的这个特点,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找到这句话,读一读。
(3)出示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蓝宝石一样。”
指名读,“湛蓝”是指怎么样的蓝色呢?(深蓝色)
(4)你还能说出几个描写蓝色的词语吗?(碧蓝、天蓝、深蓝、浅蓝、蔚蓝、瓦蓝、蓝湛湛、蓝晶晶……)
(5) “透亮”是啥意思?(明亮)
(6)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无怪作者说——好像用……这里的“蓝宝石”指的是啥?(说的对作者把天空比做了蓝宝石,形象地写出了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特点吗?(一碧如洗))
(7)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那湛蓝透亮的拉萨天空。(图片欣赏)
(8)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天空已经吸引了大家吧,你能把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还知道啥?
4、是的,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因此人们还叫它日光城,日光城是它的别称,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别称?(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重庆—山城、济南—泉城……)
5、小结:拉萨的蓝天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湛蓝、透亮的拉萨天空。
二、学习二——四自然段
1、出示第一个学习要求:自由朗读二到四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划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自然段。(学生读书)
2、出示第二个学习要求:反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或自然段,想想从这句话中你感受了啥。(学生读书)
3、全班交流: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1)学生谈感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拉萨的蓝天离人很近。
(2)指导朗读 :在拉萨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了,到了触手可及的境界了,拉萨的天空真蓝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1)“掬”是啥意思?(用两手捧),做动作。蓝天可以洗脸吗?
(2)你是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天与人离得很近、暗藏一个比喻:把蓝天比作一池碧水,蓝天就像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你真会读书,竟然知道,这句话里还暗藏着比喻呢。)
(3)“这话真是太妙了”,这话是指哪句话?啥是“太妙了”?
(4)指导朗读: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更加明洁。
(1)学生谈感受
(2)出示填空:
①有贴着山顶的( )映衬,( )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 )的对照,( )显得更加明洁。
②从填写的词语中,你发现了啥?(“越发纯净”和“更加明洁”是一组近义词。这里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了天空的纯净;再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绿和蓝的对照,突出了天空的“明洁”。)理解“纯净”、“明洁”。
板书:纯净 明洁
(3)小结:正是有了白云与草地的对比,才使天空变得这么纯净、透亮。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可以恰当地使用对比手法,突出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
(4)指导朗读: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不限的美。
(5)这么精彩的语句如果能记在脑海中会更好。指导背诵
有 , 显得 ;有 , 显得 。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不忍移开。
(1)学生谈感受。 板书:让人神往
(2)从课文哪些地方能让人感受到天蓝得让人神往?指名交流:“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
(3)指导朗读:相信你的朗读也会勾起我们对拉萨天空的神往。
(4)小结:正因为拉萨天空蓝得纯净,蓝得透亮,蓝得特别,所以能牢牢地吸引人们的视线。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壮丽。
(1)学生谈感受。 板书:总是蓝晶晶
(2)欣赏图片:这就是布达拉宫,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雄伟、壮丽、高大、举世闻名、盖世无双……)没有了蓝天,看着眼前的布达拉宫,你有啥感受?
(3)欣赏图片,练习说话:你能用“有了这蓝天, 显得 。”说句话吗?
(4)指导朗读。
4、总结: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天空蓝得纯净、明洁,蓝得让人神往,一年四季蓝晶晶三个角度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齐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读:在藏语中,——
1、点出“窗帘”
(1)“窗帘”用在啥地方?这里的窗帘指的是啥?
(2)如果蓝天是窗帘的话,那么拉萨一定是精美的建筑,多美的比喻呀!
2、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去了拉萨,仰望了那里的天空,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收集一些关于拉萨的图片和文章,让这美丽、神圣的拉萨永驻我们心中!
板书设计:
纯净、明洁
拉萨的天空 让人神往
(湛蓝、透亮) 总是蓝晶晶
拉萨的天空 篇8
一. 导入
1.上节课,我们走进拉萨,对那里的天空有了初步的感受。同学们读书读得很好。那谁还想再给大家读读?(每人一段)
2.你们也带大家重温了拉萨的天空。那大家觉得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啥?
二.赏读
1.拉萨的天空让人最难忘的是它的蓝。那你们最喜欢文中写蓝的哪一句话?轻轻读读课文,找一找。
(交流)
2.看来这一句喜欢的人最多,那我们先读这一句。
(媒体出示句1)
(1)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从这句话中能读出拉萨的天空有啥特点?
(湛蓝、透亮)
(2)明白怎么样的蓝叫“湛蓝”?(交流)
你们看。(宝石图)这是一块湛蓝的宝石,那“湛”是指啥?(颜色深、浓、纯)
湛蓝一词除了用来形容天空、宝石,还常形容——(看图)
(3)那么透亮呢?明白吗?(交流)
(4)这块蓝宝石,已经蓝得这么诱人,如果再用清水洗过,你想想看,那会是怎么样?(交流)
那就是拉萨的天空。想得出她的模样吗?
你们看——(天空图)美吗?天空好像 ,多么 !(生说话)
是呀,这片天空今天湛蓝、透亮,明天————,后天,它还是————,一直这样的迷人。
(5)拿起书,谁来读书中的这句话。
谁不看书看着图读。
(6)拉萨的天空为啥蓝得这么深,这么亮呢?书上怎么说?(生读第一句)
第一课时我们已经了解到拉萨地形特别高,阳光非常灿烂。这与天蓝、天亮究竟有啥关系呢?
(出示补充资料。)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原来就是因为拉萨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空才这样与众不同。把第一句加上,第一小节会背吗?
3、如果我们拥有一对翅膀,能够带我们飞向蓝天,你想去吗?
那你向着蓝天尽情地看一眼,看个够,看到心里,然后闭上眼睛。(音乐)
你们仿佛飞到了哪儿,在做啥?
你仿佛——
你仿佛——
你仿佛——
这就是拉萨的天空,这就是神奇的天空。
(出示第三自然段)谁来读?
4.让人们移不开目光的还有许多的神奇与美丽?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
谁有发现?
你来读一读,是哪句,说说你的想法。
l 声音真的能碰到,伸手真的能摸到?(这是人的感觉,天离你很近很近)
海门的天空给你啥感觉?
读读这一句。
l “掬”是啥意思?用手表示一下。(双手捧)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那蓝天就成了啥?(碧蓝的湖水)
当我们抬起头,仰望到天上是一个不会洒下来的倒扣的碧蓝的湖,你啥感觉?
但那是湖吗?为啥说成湖?(清亮的仿佛是一个碧蓝的湖)
难怪人们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读)
请你们看一幅图。(天与湖)你想说啥?再读——“这话真是太妙了”。(对自己读)
全班齐读。(读给人家听、读给自己听)
l 试想,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多单调呀。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有白云、绿草、青山、雪峰的陪伴,它越发——,更加——。
齐读这一句。
l 一生读。说。
瞧,(图)这就是布达拉宫,坐落在红山上,他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叫——“依山而建”。如果它的背后耸立着高山,你有啥感觉?现在,他耸立于山巅,头顶蓝天,也是啥感觉?
男生齐读第4自然段。
女生加入,全班再齐读。
5.无论是仰头与蓝天亲密交流,还是静立欣赏他与白云、草地、布达拉宫的相互装点,这举目四望,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神往”,现在,你明白啥叫“神往”?
拿起书,再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6.出示第五自然段。师读。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有点难懂。你们读读,读得明白吗?(生读)
你们怎么想?
如果你站在布达拉宫,伸手能拉开这湛蓝的窗帘,如果有天堂,你将会看到——
如果上帝在天堂,拉开这湛蓝的窗帘,他也将会看到——
是呀,巍峨的布达拉宫,其实也何止是布达拉宫。(一组拉萨的风情图,解说)
他会看到——欢畅的拉萨河,无忧无虑快乐地流淌;
他会看到——节日的拉萨城成了歌舞的海洋;
他会看到——金色的原野播种着藏民的希望;
他还会看到——这片土地上天与山、与水、与云的深深眷恋。
于是,上帝感叹:拉萨,你的美丽除了天堂。拉萨,你就是——人间的天堂。
7.(《香巴拉》音乐起,拉萨风情图继续)
拿起书,我们一起来朗诵《拉萨的天空》。
评:
本课设计十分注意培养学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联系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的阅读办法。课中多处引导想像的设计都很精彩。如“这块蓝宝石,已经蓝得这么诱人,如果再用清水洗过,你想想看,那会是怎么样?”“如果我们拥有一对翅膀,能够带我们飞向蓝天,你想去吗?你们仿佛飞到了哪儿,在做啥?”“当我们抬起头,仰望到天上是一个不会洒下来的倒扣的碧蓝的湖,你啥感觉?”“如果你站在布达拉宫,伸手能拉开这湛蓝的窗帘,如果有天堂,你将会看到——”“如果上帝在天堂,拉开这湛蓝的窗帘,他也将会看到——”尤其最后一段的理解设计,既启发了想象,也通过上帝的眼睛总结了全文,延伸了课文,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你们也带大家重温了拉萨的天空。那大家觉得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啥?”
一点小建议:最好让学生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语言谈印象,好把在第一节课获得的语言感受,通过利用课文中的语言回忆,构建一个拉萨天空初步印象。
还有,正如你所说的,教学过程过分细化了,对于教者来说,头脑中的过程应该是整体把握,主要把教学大的步骤记住了就行了,就是知道在每个步骤应该达到啥目的,做到心中有数。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作具体的处理——有个大致的框架就可以了,框框太多,反而会束缚住老师和学生的手脚。
个人看法……
陈本修改过的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走进拉萨,对那里的天空有了初步的印象,谁来谈谈?
二、赏读
1、 看来拉萨的天空让人最难忘的就是它的蓝了。(蓝色板书:蓝)那你们最喜欢文中写天空蓝的哪一句话?轻轻读读课文,找一找。
交流
2、 这句话喜欢的人最多,那我们先来读这一句。
(媒体出示句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 自由读。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啥?
交流
①拉萨的天空是湛蓝、透亮的。板书:湛蓝 透亮
你们看,(媒体出示蓝宝石图),这是一块湛蓝透亮的宝石,你们能猜出这两个词儿的意思吗?
②理解“总是”,拉萨的天空为啥总是这么蓝?(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③理解比喻句:把啥比作啥?让你觉得怎样?
(2)你们看这宝石,已经够诱人的了,如果再用清水洗过,那会是啥样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媒体出示天空图1),这就是拉萨的天空,美吗?真是一碧如洗,不,比一碧如洗的北大荒的秋季更美,因为这湛蓝的天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3)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指名读,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3、 这句话写得多美啊!有没有更妙的话呢?
(媒体出示句2: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1)“掬”是啥意思?用手表示一下。(双手捧)
(2)这句话妙在哪里?(蓝天成了碧蓝的湖水)。
(3)当我们抬起头,仰望到天上是一个倒扣的碧蓝的湖,会有啥感觉?
(4)但那也不是湖,而是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真是妙不可言。难怪人们说——这话真是太妙了。
(5)这句话还妙在哪儿?(写出了拉萨地理位置的高,天仿佛伸出手就可以摸到。)
(6)指名读,齐读。
4、 课文还有哪里写出了拉萨地理位置之高?
(1)指名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声音真的能碰到?手真的能摸到?(不是,这只是人们的感觉:天离你很近很近。)练习朗读,读出你的感觉。
(3)(媒体出示古诗《夜宿山寺》),这首诗中哪些地方跟课文内容相似?
(4)这是一种夸张的办法,在古诗中也经常运用。
5、 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该多单调啊!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
(1)(媒体出示天空图2)看,有谁在陪伴它?(白云、绿草、河流)你还能想到画面上没有的吗?
(2)有了它们的陪伴,拉萨的天空显得更美了。(媒体出示句3,师引读: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
(3) 板书:纯净 明洁,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请大家静静地欣赏一下美丽的图片,把这种美看到心里去,再用心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6、 让我们离开拉萨河,再去看看布达拉宫上空的那一方蓝天。
(1)(媒体出示句4: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2)指名读。从“不管……总是……”中你读懂了啥?
(3)拉萨独特的气候条件使那里的天空蓝得久远。板书:久远
(4)指名读,齐读。
(5)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
反过来谁会说?如果没有这蓝天——
7、 拉萨的天空,以其独特的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老师也特别想亲自去看看,那你们呢?假如你是一只小鸟,可以飞到拉萨的天空上去,你最想干啥?(学生想象后自由回答)
(1)而更多来到拉萨的游人,会把目光投向蓝天,静静地欣赏、回味……(媒体出示句5: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齐读,该怎么样读好?指名读,齐读。板书:让人神往
(2)“神往”啥意思?(发自内心的向往)谁会查无字词典理解?(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就是“神往”)
8、 小结: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蓝得纯净、蓝得明洁,蓝得久远,蓝得令人神往。
9、 配乐朗读一到四节。(音乐:《香巴拉》)
10、 自己试着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能读懂吗?
这一段里藏着一个比喻,把啥比作啥?
这么巨大的窗帘,恐怕只有上帝才能拉开。那么上帝拉开窗帘后,将看到啥呢?
(媒体出示一组拉萨风情图)
三、作业
1、 布置探究活动:课后请同学们也能掀开这窗帘,“走进西藏,走进拉萨,走进布达拉宫。”
2、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湛蓝
透亮
纯净
拉萨的天空(蓝) 明洁
久远
让人神往
下面是冬儿的发言:
看了《拉萨的天空》的教案,我有一个感觉,假如把这样的教案拿到我们班来上公开课,除非我把这课先上一遍,或者事先做一些铺垫,否则是很难把课上好!!!
我听了一位老师他这样上的,而且非常成功,真正做到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品味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真正做到了让课在讨论交流中生成。
一、复习
( )的天空
二、品味拉萨的天空的美
你喜欢课文的哪一段,请用你的朗读读出来,让老师看出你真心的喜欢。
强调学生仔细听,然后让学生仔细点评,随机水到渠成地点拨课文,学生没有感悟到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
重点放在品味、朗读上。
三、背诵
这么美的课文不把它背下来,多可遗憾呀!
情境:作为一位藏族小导游,你怎么向客人简介拉萨的天空。(道具:导游证、哈达)
不知这些能对你有没有帮助
拉萨的天空 篇9
苏教版第五册第7课“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用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
学生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
本课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我主要就第二课时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析
a、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b、过程和办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二、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部分 揭题明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揭示课题后,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么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第二部分 利用视频文件和老师范读课文,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教师范读课文,希望以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 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第三部分 学生充分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朗朗的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画出描写天空“蓝”的句子,再与同桌交流感受。
第四部分 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啥?还有啥不懂?”
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理解“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么样的?” )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啥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假如你现在正站在拉萨的大街上,面对拉萨这湛蓝、明洁、纯净、蓝晶晶的天空,你想说啥?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学生交流对拉萨的天空的新感受。
板书:拉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令人神往的……)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也是隽永深刻的。怎样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图片欣赏)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在读中解疑,也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这种美感包含在言语所指的内容上,即拉萨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还表现为课文遣词造句上质朴的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明洁”。在手法上也用“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勾勒出简洁的美。
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也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第五部分 观景回味,拓展延伸
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图片欣赏)让学生得到完整的认识,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她!”
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练习——我的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拉萨的天空很美,其实,我们故乡同样很美,下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我们故乡的一草一木,清明山,可以拍照片,可以拍dv,可以写,可以画,看谁能把故乡最美的一面留下来。
三、结束语: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上这堂课有个美好的愿望: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进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拉萨的天空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课题:7、拉萨的天空
2、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它是西藏、经济、文化的中心。(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拉萨所在的位置)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它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走进那片圣地,去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去仰望享受那与众不同的蓝天。
3、播放《青藏高原》歌曲vcd,将学生的视线拉到遥远的西藏。
二、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啥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为啥喜欢这个句子。
(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问: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啥与众不同的地方?
板书:湛蓝 透亮
(3)理解比喻句: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啥比作了啥?为啥要这样比?这样能表达出啥效果
(把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了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因为他们的颜色和色泽是一样的。)
(指导朗读)
2、过渡:拉萨的天空究竟是怎么样的湛蓝、透亮?让我们走进遥远的拉萨,尽情欣赏拉萨的天空吧!(配乐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啥?
(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拉萨天空的美景。学生边看边赞叹——拉萨的天空真蓝啊!拉萨的天空太美了!可谓触景生情,情不自禁。)
3、学习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拉萨的天空那么美丽,作者是怎么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到四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为啥喜欢?句子好在那里?说明了啥?
a、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啥?
b、学生交流。
c、如果说得出来(拉萨的天很蓝)
d、(如果说不出来)不要紧,请你再把这句话读读好吗?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站起来,用手摸摸天,你们能摸得到蓝天吗?(摸不到)好,请你们坐下来,你们看(出示图片)你们摸不到蓝天,可是为啥在拉萨的人们就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呢?(指名说。如果还说不出来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这里的天空,和拉萨的天空有啥不同的吗?(湛蓝湛蓝的,好像离我们很近很近)(你真会想,请你坐下,拉萨的天空就像她说的那样蓝得让人感觉到用手就可以摸到)
e、同学们请你们再站起来,睁大眼睛看看拉萨的天空,你们现在就站在湛蓝的拉萨天空的下面,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像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浸润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请你们把手伸出来摸摸,现在你们摸得到蓝天了吗?
f、是啊,拉萨的天空真蓝啊,拉萨的天空蓝得真美呀,来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读。那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句话读读。指名朗读。
☆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为啥喜欢?句子好在那里?说明了啥?
a、“这话”是啥话?从“这话”中你知道了啥?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
b、出示图片:小孩子,你们看,当我们抬起头来,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你有觉得这蓝蓝的天空像啥?(像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大海)
c、是呀,但那不是湖,这不是大海,而是像湖像海一样清亮的蓝天,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这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
☆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了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为啥喜欢?句子好在那里?说明了啥?
a、展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啥?还会有些啥呀?
b、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一定很单调。如今,这蓝蓝的天空并不孤单,在白云、草地、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纯净、透明,更加湛蓝。望着这蓝得这么纯净、这么明洁的天空,相信我们一定也能把这句话读得美美的。自由练习,指名读。谁能把这句话背诵下来,可以看图。指名背,齐背。
c、过渡:这美丽的景色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啥呀?
●是的,我们多么想亲身立于这天地之间,去感受这天之蓝,云之白,草之绿,这样的心情就是“让人神往”。
●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读读这句话,谁能把你神往之情读出来?
师评议:a、啊,这天空可真蓝!把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b、呀!你都不忍心移开你的目光了!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第三自然段)。
☆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为啥喜欢?句子好在那里?说明了啥?
a、出示布达拉宫图片,师作简介:布达拉宫,坐落在红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出示卡片)你们看,它耸立在山顶之上,头顶着蓝天,你有啥感觉呀?
b、你说得真好,正是因为在这湛蓝、纯净、明洁的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才显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这是多么美啊!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把这句话读读好吗?
c、蓝天下,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多么雄伟、多么壮丽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4)小结: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片:同学们,面对湛蓝湛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我们也不由得会从心底产生一种神圣的情感,此时,作者也有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2)讨论:你知道这是一句啥句子?(比喻句)
把啥比作了啥?(把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了圣地的窗帘)
(5)、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透过天空这个窗帘,我们就可以尽情的欣赏到拉萨美丽的情景,去感受拉萨神奇的魅力,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
三、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如果有时间,读全文。
●拉萨的美尽在拉萨的天空,拉萨的神奇也尽在拉萨的天空,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也一定被深深的吸引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美妙的情景中,去感受拉萨天空的美,去感受作者的文字之美。自由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学生自主安排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留点啥作业呢?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课后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了解拉萨的其他知识,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仿写故乡的一景……)
【板书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让人神往 ) 透亮
拉萨的天空 篇11
课文分析: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主要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了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教学重点: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通过语言体会出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进而体会出拉萨天空的美丽。
(一)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第一节课的教学进程继续学习《拉萨的天空》,看老师写课题,猜一猜,顾老师为啥这样写板书。
师板书课题,“天空”蓝色粉笔写。
生:“天空”用不同颜色的笔写,我猜这篇课文主要写得就是天空。
师:你猜得有道理。
生:““拉萨”两个字写得比较大,我猜是为了突出“拉萨”的天空,而不是写别的地方的天空。
生:“的”字写得比较小,提醒我们要读轻声。
师:你读一读题目。
生读题。
师:注意字体的颜色。
(适当的点拨给了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向。)
生:拉萨的天很蓝,所以老师用蓝色粉笔写“天空”二字。
师:你真聪明。老师的板书都是有意图的,大家以后要注意看。
(二)
师:拉萨的天空很蓝,我们无锡的天空呢?
生:无锡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眼望不到边。
生:无锡的天空是淡蓝色的。
师:40年前无锡的天空就跟拉萨的天空一样,很蓝,可现在却变成这样的了。而拉萨的天空却是40年如一日,作者40年到拉萨十多次,拉萨的天空一直是这样的蓝,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细细品读拉萨的天空。
(三)
*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指名朗读。
师:你读得很流畅,但不叫朗读。
生动情再读。
师:第一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是啥?
生:湛蓝。
师:有不同的或补充的吗?
生齐:透亮。
师: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湛蓝”是一种啥样的颜色,顾老师没看过,谁能告诉我。
生:“湛蓝”就是很蓝。
师: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湛蓝这种颜色吗?
生:后面的黑板底色就是湛蓝的。
师:对,这种就是湛蓝。
出示一组图片:让我们尽情欣赏拉萨的天空吧!(配乐欣赏一组天空的图片)
师:读一读,让我们听出湛蓝、透亮。
指名读,齐读。
师:作者光用“湛蓝”、“透亮”形容拉萨的天空还觉得不够,还打了个比方——
生齐:像蓝宝石。
师:“蓝宝石”啥样子?
生:是非常蓝,闪闪发光。
师:这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在拉丁语中,蓝宝石的意思就是折射天空的蓝。咱们一起在来读读。
生齐读。
师:谁能再说说,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还好像:
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拉萨的天空,倒挂在天空的一汪湖水。
生:拉萨的天空,好像无边的海洋。
生:拉萨的天空,好像清水洗过的蓝绸带一样。
师(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才女。
生(男):拉萨的天空,好像一块巨大的蓝玻璃。
师(鼓掌):才子。
生:拉萨的天空,好像太阳照射下的海面。
师(热情地与其握手):握手是最好的赞许。
生:拉萨的天空,好像一望无边的海水一样。
师:是呀,那是一片像湖一样清亮的蓝天!真是个才女。
师: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
师:“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两句我不懂,谁能给我说说。
生:“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拉萨的天空很蓝,作者把它比作海水了。
生:说话的声音碰到蓝天,伸手能摸到蓝天,说明拉萨的天空很低。
师:拉萨的天空为啥很低?
生:拉萨的天空很蓝,很干净,看上去很低。
师:对,拉萨位于海拔3700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那里离天空就比我们这儿近,也没有很多高大的建筑阻挡,声音能很快传到天上。说话、伸手就能碰到如蓝宝石般湛蓝、透亮的天空,那天空蓝得纯净、明洁,让人有冲动要掬一捧来洗脸。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读这两句,顾老师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叫《夜宿山寺》,会背吗?
生齐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记得去年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去蠡湖广场赏月,站在湖畔,我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八月十六,我们一家人也在家中的阳台上赏月,那天,天上还漂浮着片片白云,看上去更美。明月在白云的映衬下更美!读下面一句,是啥把拉萨的蓝天衬得更美。
生自由读:“有了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师:红花虽美,还是需要绿叶相衬呀。读一读,体会体会。
有了白云、草地的映衬,拉萨的天空更美了。蓝天美,作者的语言也美。出示: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
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
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
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师:读起来多像诗歌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诗歌般的语言,把蓝天的美、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都读出来。指名读,让学生打分。
生齐读
*第三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谁来读一读?
师:啥叫“神往”?
生:拉萨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生:精神和灵魂前往。
生哄笑。
师:今天大家书读得好,明天跟顾老师一起去拉萨游览、欣赏湛蓝、透亮的天空,好不好?
生(大声):好!
师(笑):开个玩笑。拉萨的天空很美,大家心里都想去,这就叫“神往”。
* 第四自然段。
第四段:
师:拉萨的天空让人神往,在拉萨,还有一个闻名中外的建筑物,也让人神往。这就是——
生:布达拉宫。
师:蓝天下的布达拉宫,也是怎么样的景象?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布达拉宫看看那里的天空。(出示图片)
师:瞧,你看到了怎么样的天空啊?(蓝晶晶的)
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师:在最寒冷的冬季,布达拉宫的上空是( );在最炎热的夏季,还是( )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图片)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
师: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啥感觉啊?
出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师:如果没有蓝天的衬托,布达拉宫有这么雄伟吗?(对比)就失去了一半的美。
师: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师: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不信,瞧——(多媒体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
语言训练:有了这蓝天,______ 显得 。
生:有了这蓝天,雪山显得更加晶莹透亮。
生:有了这蓝天,清澈的湖泊显得更加宁静美丽。
……
第五段:
师:蓝天让拉萨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美仑美奂。作者对它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课件出示)生齐读。
师: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啥?
生: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窗帘。
师:我们在啥地方可以看到窗帘?
生:房间里。
师:窗帘把房间装饰得更加美丽。就像我们的教室,两面墙上的窗帘,给我们教室增添了亮丽和柔美。(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幅图)瞧,近处是献祭的羊头和表达祝福的经幡,远处的藏民们心中神圣、庄严的布达拉宫,谁把它装饰得更雄伟壮观?
生:天空!
师:对呀,巨大的蓝色“窗帘”,装饰着圣地。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妙的比喻呀!让我们把这“窗帘”永远敞开在心中,永远留驻在脑海里。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
师:课文学完了,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课文,不过这一次读,不用嘴巴,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心去读。
(配乐范读)
师:听出来了没有,在作者王宗仁心目中,这拉萨的天空就是一首诗,还是同学们这节课共同写的一首诗呢,(指板书),齐读。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是用清水洗过的蓝宝
纯净、明洁
掬一捧就能洗脸
蓝晶晶,蓝晶晶
这是圣地的窗帘
(五)欣赏西藏组图,背景音乐为《走进西藏》
师:走进西藏,也许会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能看到天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
拉萨的天空 篇12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5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啥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交流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写字指导。(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定制ifanwen.com)
本文转载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啥?怎么样写才漂亮?
(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
(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气氛,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啥?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啥?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2.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么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交流。
(3)让学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简介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简介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模拟情境,尝试简介。(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定制ifanwen.com)
本文转载
拉萨的天空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技能:学会“先总后分”结构的课文的学习办法。
能力:培养学生凭借课文语言、图片等体会美、感受美的能力。
情意: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抒发自己对拉萨的天空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拉萨天空的美。
对策: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
教学难点:学会“先总后分”的学习办法。
对策:先让学生找概括性的词语“湛蓝”“透亮”,再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学习,通过三方面来体会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激趣导入。
1.小孩子,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我们要和智慧鸟一起去拉萨看看,你们想去吗?(媒体显示智慧鸟。)
2.智慧鸟喜欢聪明认真的小孩子,它为了来考考大家上节课学得是否扎实,准备了三道关,闯过了,就能去了,而且它还为大家准备了三份礼物呢!
3.闯关游戏:
(1)读准词语:湛蓝 映衬 纯净 雄伟
透亮 对照 明洁 壮丽
(读准词语后,取得第一份礼物:中国地图。)
(2)在词语中找近义词:蔚蓝( ) 纯洁( )
(找准后取得第二份礼物:飞机票。)
(3)选词填空: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 )、(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填对后取得第三份礼物:照相机。)
4.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就让我们先打开地图,找找拉萨在哪里吧。
(媒体显示地图,找到拉萨。)
5.我们就要坐飞机到拉萨了,请大家打起精神,准备起程喽。
(媒体显示从上海飞往拉萨。点击拉萨,进入录象欣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闯关游戏就是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着好奇与兴趣,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这样“玩中学”的方式多方位地巩固旧知,将学生带入新的教学情景中,无疑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品读课文,品味“蓝”天。
(一)把握总体,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才我们一起去拉萨游览了一番,拉萨的天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语最能概括描述拉萨的天空。
2.学生自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拉萨天空的蓝。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湛蓝 透亮
4.读读句子,体会天空的蓝,天空的美。
理解:比喻句“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把“天空”比作“蓝宝石”。
6.指导学生朗读,读好“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让学生“游览拉萨”后,直接从课文中找出能够概括描述拉萨的天空的词语,抓住“湛蓝”“透亮”这两个关键词语,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从整体上把握天空的特点。)
(二)细赏“蓝”天,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真蓝啊,真美啊!老师刚才用智慧鸟送的照相机拍下了许多照片,我选了其中的三张请小孩子欣赏一下。请你们边读课二至四自然段,边欣赏照片,想想每张照片分别展现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绘的内容?
2.学生自学,图文配对。
媒体显示三张图片:
3.相机交流:
图片1——第二自然段。
(1)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对拉萨的天空也有啥新的感受。
a:“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感受到拉萨的天空很蓝,蓝得好象离人们很近,整个世界都被这蓝天包围了。
指导读好“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b:“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感受到蓝天如水,纯净透亮。
c:“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感受到蓝天、白云、草地交相辉映,天空更加纯净明洁。
指导看图理解“映衬”和“对照”的异同。
指导读好“越发纯净”“更加明洁”。
(2)美文诵读欣赏:请学生起来诵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上优美的音乐,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体味。
图片二——第三自然段。
(1)理解“神往”。
(2)说说自己被这蓝天吸引的感受。
(3)指导读好“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
图片三——第四自然段。
(1)看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完成填空: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 )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 )、( )。
(4)简单说说自己对布达拉宫的了解。进一步体会这雄壮的布达拉宫有了这蓝天更加雄伟壮丽。
(5)指导朗读,读好“蓝晶晶”“雄伟、壮丽”。
4.拉萨的天空太美了,因为有了这独特的蓝天,拉萨才更是风光秀丽,令人神往。让我们放声朗读,将拉萨的天空的蓝传递到每位同学的心里!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在教学时,就是让学生看看图,读读相对应的文章段落,谈谈感受,理解好课文中的词句。与此同时,还有美文诵读欣赏,有自由简介布达拉宫,放声朗读,抒发内心的体验,从多角度渗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由衷赞美,余韵袅袅。
1.师引读: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
2.理解:把“天空”比作“窗帘”。
3.欣赏一组拉萨的天空的图片,让学生赞美这圣地的“窗帘”。
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赞美;可以用歌声来赞美;可以选择朗读或背诵课文中的一段,用朗诵来赞美……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就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将情感体验推到高潮,并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体验。可以朗读或背诵课文中的段落,其实也是一种积累的训练,还可用其他方式来表达,就是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语言材料,融会贯通,最后达到学习并运用语言的能力。)
板书:
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评析与反思: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令人神往的“拉萨天空图”。
拉萨是离我们比较遥远的地方,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地理位置,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设计了“闯关游戏”,让学生富有兴趣地巩固旧知,在通过三道关以后,就可以“乘飞机”飞往拉萨,去看看拉萨的天空。这里其实也是让学生进入课文,积极地学习课文。
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总起,因此,我就让学生在自己读课文后,找到关键的词语“湛蓝”“透亮”,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拉萨天空的特点。接着再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通过三方面来分述,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我采取“图文配对”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游览拉萨”的情景之中,带着一种欣赏照片的心情来品读课文,放手让他们自己和文本对话,积累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理解“映衬”和“对照”的异同点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我采取的是结合图片,让学生从距离上来区分,天空和白云紧紧相依,相互衬托,用“映衬”;天空和草地两两相对,相互照应,用“对照”,这样学生就比较清楚的理解了,更能体会天空的美。
新课程指出:三年级的学生要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教学中还设计了“美文诵读”、“简介布达拉宫”“自主合作朗读”,这些环节,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强化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美文,所以从课开始到结束都应该是沉浸在美感之中,一开始的录象将我们带进一个美的世界,最后让学生赞美拉萨的天空就是对美的抒发和延伸。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来抒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体验。课结束后,小孩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感受:“老师,拉萨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去拉萨看看那里的天空!”“老师,你为我们配的音乐真让人感动,我觉得好象真的站在拉萨的天空下!……”
拉萨的天空 篇14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56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审美情趣的好文章.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品读语言,感受美景,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语文能力得到[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引导学生品读,了解拉萨天空的特点,并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么具体来描写的呢
进入后文的阅读.自由阅读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同桌交流后,从这几个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画画,读读,评评中,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学生们对拉萨天空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拉萨的美.在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美的教育.
课上完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熟读课文后,当一批外国游客的导游,将拉萨的美丽风光简介给游人.要当导游,必须能对课文熟读成诵,这就促使学生自主诵读,并在诵读中能够传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训练.当导游,使学生有了一个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的积累与内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定制ifanwen.com)
本文转载
拉萨的天空 篇15
一、导语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第7课——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轻打开书,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小孩子边听边想,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么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
2、(出示图片)看,拉萨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可是作者觉得用这两个词语还不够,这里还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呢。谁找到了?这里作者把啥比作啥?(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蓝宝石是啥样的?那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就更——蓝,更——亮了。
3、谁能带着这种感觉读好这句话?(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评价:在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不够透亮,这宝石是用清水洗过的吗?(重读“清水洗过的”)再指名读。
4、你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描述一下拉萨的天空么?(出示: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
5、为啥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齐读课文。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二小节),引读。
2、快速的找一找,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
3、指名读第一句,思考:你知道了啥?是啊,拉萨平均海拔4000多米,离天空真的很近、很近。谁能够读好这句话。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诗。(出示诗)
4、是呀!拉萨的天空是那么蓝,那么近,怪不得有人说——(出示第二句)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是呀,当我们抬头仰望时,看到了像水一样干净的蓝天,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5、这湛蓝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衬下,也会显得怎么样呢?(出示第三句)指名朗读。
6、湛蓝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更美了。听老师来美美的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读。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看到这么湛蓝、这么透亮的天空,你能说说此时的感受么?(是啊,他把你的视线仅仅吸引。这让的天空让人神往。这么美丽的天空已经让你不忍移开了。)
2、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一定很单调。如今,这蓝蓝的天空并不孤单,….
在白云、草地、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更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让我们神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这么蓝,让我们站在布达拉宫上,再去看看吧!
2、(出示第四段)指名读
3、(出示四张图片)看,春季布达拉宫的上空--------
夏季布达拉宫的上空----------
秋季
冬季
4、看到这里,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5、(出示第四段)自读,完成句式填空。因为有了-----------,所以布达拉宫显得更加-----------
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男生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小结: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五)精读第五自然段
1、这样湛蓝、透亮的拉萨天空,作者对他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出示)自读
2、这句话把啥比做啥?
3、在作者眼中,拉萨的天空不仅像洗过的宝石,可以洗脸的湖水,还像美丽的窗帘,多么奇妙的比喻呀!在你眼中,拉萨天空像啥?
4、齐读。
总结:学过了这篇课文,老师的视线被仅仅吸引,不忍移开,我想此时的你们一定也是,一定会对拉萨的天空有了更新、更深刻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
推荐站内搜索:军训日记500字、好心情日志、寒假周记大全、全国司法考试时间、湖北自考网成绩查询、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湖南高考语文试题、湖北省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2018教师面试成绩查询、今天我当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