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案例点击春秋战国
活动目的:
①知识与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著名战役及相关的成语典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拓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②过程与办法:借鉴电视节目《幸运52》和《正大综艺》的作法,将涉及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有关历史典故设计成问答闯关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合作意识;学习、了解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办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人物、典故的过程中,感受、形成奋发图强、竞争向上、自强不息、沉着机智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活动准备:
①教师在课前将活动方案告之学生,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相关的书籍、资料,尽可能多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纷争的有关历史典故。
②布置学生自己合作设计一些成语表演竞猜之类的互动型题目,如:两人或三人一组,用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某一条成语,让对方选手猜出成语内容并解释出处。做好参与闯关的准备。
③教师也设计一些相关的抢答题和必答题。题目设计要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结合,避免死板、干瘪。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抢答器以确保竞赛的公平有序。
活动步骤:
①教师担任主持人,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推选3名选手。
②通过问答抢答形式先后选择胜出的两组选手上台闯关,然后对每组选手设计3道必答题,答对一题记5分,提问完后淘汰分数较低的一组选手(若分数相同可再出一道抢答题分出胜负),再从剩余的两组中以抢答的形式选择新的一组选手上台参与闯关,如此循环进行。
③当台上选手回答问题错误时,可请台下学生抢答,回答正确者给该组记3分。
④闯关题目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设计。分数最高的一组为获胜者。
活动过程:
教师:各位同学,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演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今天,我们就来个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大闯关,大家来比一比谁对春秋战国的典故知道得多,了解得广。
(将学生分为红、黄、蓝、白四组,每组推选出3名学生作为选手参加闯关,教师宣布闯关规则)
教师:请听第一道抢答题: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请问春秋争霸时打着“尊王攘夷”旗号,成为第一位霸主的是谁?(齐桓公)
(请回答得最快、最正确的小组选手上台,作为闯关者之一)
教师:下面请其余三组选手听第二道抢答题: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一个人的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此人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此人是谁?(管仲)
(请回答正确、速度最快的小组选手上台,作为闯关者之二)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案例点击春秋战国
教师:好,现在参加第一轮闯关的两组选手已经产生。接下来,每组选手需要回答三道必答题,答对一题记5分,答错记0分。必答题提问完后,分数较低的一组选手将被暂时淘汰,我将从台下的两组中以抢答的形式选择胜者再上台参加闯关。台上选手未能正确回答的必答题,我将交给台下的同学抢答,抢答正确的同学,你将会为你所在的组赢得3分。
(教师向台上两组选手分别提出3道必答题。)
a组:你们要回答的3道题都与晋国有关:
第一题: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主,奠定其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役是哪一次?(城濮之战)
第二题:成语“退避三舍”就源于城濮之战,你能说说“退避三舍”的由来吗?
第三题:晋国发展到战国初年,以国君为首的旧贵族日益衰落,最后晋国被新兴地主阶级集团一分为三,请问:晋国被分成了哪三个国家?(韩、赵、魏)
b组:第一题: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也一位霸主,相传成语“一鸣惊人”就与他有关,你能说说“一鸣惊人”的由来吗?
第二题: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你知道楚庄王此举的用意是啥吗?(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第三题: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受尽屈辱,立志雪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吴国。后人把越王勾践发愤图强,立志报仇的情况发挥成一个成语,即:(卧薪尝胆)
在两组选手回答必答题过程中,凡答错的题目交给台下学生抢答,并按规则计分。两组必答题回答完毕后,按分数多少淘汰分数较低的一组选手下台。若两组分数相同,可再加一道抢答题决出胜负。)
教师:第一轮闯关已经结束,请台下的两组选手听题,胜利者将上台与擂主较一高低。请听抢答题:这道题叫做“是真是假”。下面的三个选项中,有真有假,请你判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a.大家都听说过姜太公(姜子牙)钓鱼的故事。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所以,齐桓公姓姜。
b.战国时,齐国的新兴地主集团──田氏夺取了齐国王位,史称“田氏代齐”。
c.齐国的都城邯郸是当时中国的大城市,成语“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就是当时邯郸繁华的写照。(真:a、b。假:c,应为临淄。)
(请选择正确的小组选手上台)
教师:好,第二轮闯关的选手已经产生,请台上的两组选手听题。
(教师向台上两组选手分别提出3道必答题)
a组:第一题:这是一道连线题,请选手将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之间连线:
管仲 纸上谈兵
孙膑 老马识途
廉颇 围魏救赵
赵括 负荆请罪
第二题:请b组选手表演成语,然后要求a组选手猜成语内容并解释其出处。如:b组一名同学背负一根树枝,对另一名同学作道歉状。(负荆请罪)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案例点击春秋战国
第三题: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哪一条成语的典故?(图穷匕见)
b组:第一题:连线题,请选手将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之间连线: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信陵君 完壁归赵
蔺相如 窃符救赵
孙 武 三令五申
第二题:请a组选手表演成语,然后要求b组选手猜成语内容并解释其出处。如:a组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一名同学向后倒退三步,每退一步就喊一声“30里”。(退避三舍)
第三题: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这个成语是:(朝秦暮楚)
(按照前面第一轮闯关的步骤,淘汰得分较低的小组选手下台,以抢答题选拔新的小组选手上台参与新一轮闯关。如此循环,视活动课的时间长短决定闯关的轮次,最后宣布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获胜者,并给予适当奖励。)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来说一说,你对其中的哪些历史人物或历史典故印象最深?为啥?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天地:
学生在课前准备时,有选择地阅读以下书籍书:《上下五千年》、《春秋史治》、《战国史治》、《成语故事大全》、《成语典故源流故事赏析辞书》。或上网浏览中学历史教学网()和中华人物网──春秋战国()
背景资料:
与活动相关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案例点击春秋战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爸爸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也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进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共4页,当前第4页1234推荐站内搜索:专升本报名网站、寒假日记300字、北京成人高考、江苏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感恩的心作文1000字、恰好作文、情感日志、麦琪的礼物读后感、2018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朗诵《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