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精选13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1
学习目标
识记
l.本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好望角
2.高原为主的地形;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刚果河、撒哈拉沙漠
3.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南非等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理解
1. 气候特点与本地区农业及生活的关系
2.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3.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第一课时
一、本区的概况
1.请在右图中大致圈出撒哈拉以南非洲
的范围,并描述本区的海陆位置
2.把英文代号填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a(大西洋)、b(印度洋)、c(几内亚湾)
d(马达加斯加岛)e(撒哈拉沙漠)f(好
望角)
3.请在图中恰当位置画出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结合课本(8.26图)找出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南非所在的位置。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处于 (温度带),跨 半球。
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 、 、
,气候分布规律是 。
5.本区主要的动物有 等,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有 。
6.本区地形以 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高原
高原、 沙漠和 盆地。
7.世界第一长河是 ,刚果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该河水能 。
8.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9.关于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b.南非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
c.东非裂谷带若干年后会隆起形成高大的山脉
d.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地形区是刚果盆地
10.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1.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第二课时
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1. 读地图册43页矿产图,非洲的矿产资源情况怎么样?有哪些主要的矿产?本区的矿产很丰富,工业是不是很发达呢?
2.做课本p70活动1,区分初级产品与工业制造品。啥叫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这种经济有何弊端?归纳本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3.撒哈拉以南非洲外来移民主要有( )
a. 欧洲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
b. 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美国人
c. 印度人、中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
d. 中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阿拉伯人
4.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不相符的是( )
a. 很多国家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
b. 低价出售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比较发达
d.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1.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速度 ,粮食和肉类供应 ,于是人们盲目 ,过度放牧,破坏 ,进而导致土地 。本区要扭转这种局面,你有啥好提议?
2.读p72(8.34图),本区经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3.下列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
a.西欧 b.中东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日本
4. 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符合的是( )
a.殖民统治已经过去,因此这不是导致本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原因
b.扩大耕地面积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
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样主要是黑种人
d.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5.做p72活动3
总结:就人种而言,本区是 的家乡;就地形而言,本区属 大陆;就气候而言,本区是 大陆;就资源而言,本区是 的大陆;就粮食而言,本区是 的大陆;就人地关系而言,本区已呈
的趋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2
一、课标分析:
“案例学习法”是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指导的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对本区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地区地理的办法,是学习办法呈现的载体之一。所以,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言,教师应力求达到课标中的“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等,而不需要面面俱到达到所有课标要求,要有选择、有针对性。
二、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打破了“八股式”的写法,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专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也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大量的图表、资料、图片,既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教材,进而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学材”。
影片《lost in africa》(《非洲历险记》)内容涉及到了非洲的自然风貌,如草原、沙漠、河流、瀑布、森林和几乎全部的野生动物等;情节也紧紧围绕着对野生动物肆意狩猎的土着居民与外国游客之间的冲突、斗争,深刻地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影片与教材的结合非常紧密,是教材内容的部分再现。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佳,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强化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四、教学策略:
1 充分利用影视素材、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强化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2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 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办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4 教学过程以“观看影片——讨论影片——探究原因——提出建议”这一思路进行。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了解并学会描述本区的整体特征。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2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总结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运用地形图,描述本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了解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运用图表说出本区气候的特点,以及对本区生产、生活的影响。
5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
6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六、教学重点:
1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通过实例寻找和认识本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出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理解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七、学习办法:观看影片、读图分析、活动、讨论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播放影片,并提出具体观看要求。
观看影片《lost in africa》
(《非洲历险记》)
利用电影生动有趣、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整体呈现非洲概况。
(第一课时)新课引入
问:1影片的主要内容?
2你印象最深、对你冲击最大的镜头有那些?
3用几个词语概括你印象中的非洲。
1简单回顾影片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谈对自己印象最深、冲击最大的镜头,并说明原因。
3用语言概括自己印象中的非洲。
1考察学生从影片中获取信息的质和量。
2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讲述:非洲由于人种、风俗、气候、地形类型及资源物产种类的不同,可以分成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两部分。
新课
一、 本区概况(由学生的描述引出)
1、提供图8.25(位置)、8.26(地形)
2、引导:注意几条特殊纬线
3、引导学生探究影片中自然景观存在的原因:位置→气候→景观
1读图8.25,用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办法,描述本区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并做简要评价。
2根据本区所处位置,探究影片中自然景观存在的原因(当地土着居民主要是啥人种;主要的景观是啥,为啥?——黑人的家乡、沙漠、雨林、草原、野生动物。
位置→气候→景观)
3 读图8.26,了解本区地形地势特点,并口头描述。
4 绘制本区简图:要求标注出周围的水域名称、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马达加斯加岛。
5 了解“黑人”文化。完成p69“活动”2。
1重组和利用原有知识来解释相关现象,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学习办法迁移。
3绘制简图,一方面强化“位置范围”;一方面强化做图训练。
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落实本节知识点
(第二课时)
二、 人口、粮食与环境(由影片中的沙漠景观引出)
1提供图6.12(非洲气候)
6.15(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2引导分析非洲气候分布特征: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
3引导分析“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 读图6.12(非洲气候),了解非洲气候,小组合作,总结分布特征。完成p71“活动”1、2题,并结合影片说出草原气候的特点、常遇的自然灾害。
2 读图6.15,了解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并通过影片中部分情节,深刻理解非洲面临的人口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3思考:非洲应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出路在哪里?
1通过综合分析,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正确的人地观。
3进行有效地知识迁移
三、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由学生思考的结果及影片中土着居民打劫外国游客引出)
提供图表:8.30(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8.31(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8.32(可可对加纳经济的重要性)
1通过阅读图表8.30(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理解“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及其特点。
2 完成p70“活动”2,小组讨论此种经济的弊端、解决的途径。
3完成p72“活动”3,并说明理由,并就怎样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建议。
1 培养学生通过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教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办法。
2 强化小组的交流与合作。
小结: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落实本节知识点
结束
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heal the world》(配中文字幕)
用心聆听
情感教育:珍爱生命、珍爱环境、珍爱地球。
作业
填充图册p21、22
巩固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自然环境:
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所处半球:东半球,南北半球
2地形:高原为主
3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对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二、 人文环境:
1黑人的家乡:“黑非洲”
2人口、粮食与环境:干旱、荒漠化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发展多种产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3
教案示例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
[导入 ]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啥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啥人种为主,其怎样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啥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怎样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简介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00年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进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啥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啥不同?为啥?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啥,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
[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家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办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过程 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活动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想象、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4
教案示例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
[导入 ]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啥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啥人种为主,其怎样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啥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怎样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简介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00年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进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啥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啥不同?为啥?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啥,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
[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家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办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过程 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活动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想象、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5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状况,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二、重难点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
知识梳理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
a大洲位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 洲的 以南,90%以上属于 人种,因此有“ ”之称;以北我们称之为 非,是以 人种为主的阿拉伯世界。
b、海陆位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 洋,西临 洋。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 ,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 。
c.纬度位置
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本区绝大部分处在五带中的 带。
2.地形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区主要有 沙漠、 盆地、 高原
和 高原,所以地形以 为主 ,因此被称为 大陆。其中在非洲大陆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 。
b.山脉:本区具有非洲的最高峰 ,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故名 雪峰。
c.河流:世界第一长河 ,最终注入 ,非洲第二长河 ,最终注入 。
3.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 气候、 气候,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山气候。 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盆地和 湾沿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4、非洲居民,主要分布在 湾、 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但目前迁入了一些国外移民,主要是 人、 人、 人、 人和 人。
5.矿产资源
本区矿产资源 ,不仅种类 ,而且储量 。其中 和 的储量、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6.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的 和 ,使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 的供应地和 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过分依赖 或 初级产品生产的“ ”。
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有 之称。
a、南非 b、黑非洲 c、沙漠非洲 d、干旱之洲
2、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七大洲中居第 位
a、2 b、1 c、4 d、3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南端是
a、合恩角 b、索马里半岛 c、火地岛 d、好望角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下列工农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活牲口、巧克力、可可豆 b、皮鞋、金刚石、钻戒
c、活牲口、可可豆、金刚石 d、巧克力、可可豆、皮鞋
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是
a、气候问题 b、政治问题 c、粮食供应不足 d、国土问题
10、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世界成为“地球的伤痕”的是
a、红海 b、刚果盆地 c、东非高原 d、东非大裂谷
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近几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12、下列国家与其出口产品的组合,错误的是
a、科特迪瓦——可可 b、尼日利亚——石油
c、赞比亚——金刚石 d、索马里——活牲口
13、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的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1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哪种人的家乡:(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15、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干燥地区广大 d.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
1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疏林草原分布在( )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17、下列非洲的矿产中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煤、铁 b.石油、铀 c.铁、锰 d.金刚石、黄金
18、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白种人的家乡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6
教案示例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啥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啥人种为主,其怎样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啥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怎样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简介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xx年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进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啥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啥不同?为啥?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啥,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
[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家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办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活动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想象、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家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办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黑种人的家乡
1.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相貌上有啥特征?(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板书:黑种人的家乡。
2.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的区域。首先,我们每个组将你收集到的有关黑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回看一下,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上交流。教师把自己收集到的黑人小孩子照片奖给回答问题好的小组,最后我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黑人小孩子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总结: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称“黑非洲”。(结合课本69页8.29图说明)
本区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黑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及其他手工艺晶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黑人大多会击鼓,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根据师生收集到的音乐材料向全体学生展示一下。学生根据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去欣赏。
黑人真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更多的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展示课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课本67页)(可以采用板图形式,画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同学们分小组读图,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和周围所临的海洋(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好望角,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啥样的特点(与前面学习的欧洲西部比较)?(该区三面邻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3)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引导分析特征,得出结论: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啥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教师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有啥样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1.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有几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简介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用教师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简介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非洲热带草原景观的录像放给同学们看,增强直观、生动感。
3.教师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啥关系?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年内各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有啥特点?(恩贾梅纳各月气温都在20cC以上,可以说是终年高温。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确实是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教师引导,干季和湿季,热带草原上各是啥景观?结合课本72页,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描述一下情景。(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生活的动物有怎么样的关系?(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湿季时,风调雨顺,植物繁茂,农民的收成很好,生活也不错;干季时,缺水少雨,植物一片枯黄,农民收成不好,生活难以维持。因此,热带草原有涝灾和旱灾的威胁。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湿季时再迁徙回来)
教师小结:因此,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随着水草迁徙的特征。
4.教师过渡: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你收集资料时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里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象牙、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四、外来民族的入侵
1.教师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前面我们交流了一些,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人侵,出现了怎么样的结果?分析课本69页8.29图说明: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和高原区,气候以热带的草原为主,常受到洪涝与干旱的威胁。
)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
(2)本区都有哪些外来移民?(本区外来移民有从欧洲、中东来的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等。)
教师小结:欧洲殖民者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把黑人当奴隶运往美洲贩卖,因此非洲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经过努力,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经独立。(为学习本区经济打下基础)
2.教师提问:上面我们对黑人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啥样的土地?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古老、美丽、富饶、神奇.........)
(二)第二课时
一、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1.教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教师展示课件:“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课本70页图8.31),分析这些国家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啥?出口的比重怎么样?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啥特点?(本区的科特迪瓦主要出口可可,占出口总额的50%;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原油,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如%;赞比亚主要出口铜矿,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70%多;还有的国家出口咖啡、金刚石、活牲口、木材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上述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种初级产品,而且所占比重都很大。因此,得出结论:本区的国家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
教师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
板书:单一商品经济
2.练习课本70页活动1,辨别列出的物品中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3.教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收集交易过程发生的问题,说出你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工作资料,并参加讨论。附材料表格设计:
4.教师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啥样的影响?(“单一的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教师小结,展示课件。
5.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教师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假如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洲长,你打算怎么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改变单一产品的局面,,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2)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成势,形成欧佩克(0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人口、粮食与环境
1.教师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比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2.教师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提问学生: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哪一个大洲?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为2.4%,而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
3.学生收集到有关非洲饥饿儿童的照片,在全班交流一下。
4.总结: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同学们找出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这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板书: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5.教师板书讲解本区恶性循环图。
6.教师引导:这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生活。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好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教师提示: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8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家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办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黑种人的家乡
1.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相貌上有啥特征?(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板书:黑种人的家乡。
2.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的区域。首先,我们每个组将你收集到的有关黑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回看一下,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上交流。教师把自己收集到的黑人小孩子照片奖给回答问题好的小组,最后我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黑人小孩子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总结: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称“黑非洲”。(结合课本69页8.29图说明)
本区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黑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及其他手工艺晶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黑人大多会击鼓,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根据师生收集到的音乐材料向全体学生展示一下。学生根据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去欣赏。
黑人真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更多的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展示课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课本67页)(可以采用板图形式,画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同学们分小组读图,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和周围所临的海洋(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好望角,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啥样的特点(与前面学习的欧洲西部比较)?(该区三面邻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3)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引导分析特征,得出结论: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啥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教师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有啥样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1.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有几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简介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用教师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简介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非洲热带草原景观的录像放给同学们看,增强直观、生动感。
3.教师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啥关系?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年内各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有啥特点?(恩贾梅纳各月气温都在20cc以上,可以说是终年高温。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确实是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教师引导,干季和湿季,热带草原上各是啥景观?结合课本72页,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描述一下情景。(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生活的动物有怎么样的关系?(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湿季时,风调雨顺,植物繁茂,农民的收成很好,生活也不错;干季时,缺水少雨,植物一片枯黄,农民收成不好,生活难以维持。因此,热带草原有涝灾和旱灾的威胁。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湿季时再迁徙回来)
教师小结:因此,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随着水草迁徙的特征。
4.教师过渡: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你收集资料时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里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象牙、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四、外来民族的入侵
1.教师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前面我们交流了一些,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人侵,出现了怎么样的结果?分析课本69页8.29图说明: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和高原区,气候以热带的草原为主,常受到洪涝与干旱的威胁。
)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
(2)本区都有哪些外来移民?(本区外来移民有从欧洲、中东来的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等。)
教师小结:欧洲殖民者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把黑人当奴隶运往美洲贩卖,因此非洲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经过努力,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经独立。(为学习本区经济打下基础)
2.教师提问:上面我们对黑人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啥样的土地?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古老、美丽、富饶、神奇.........)
(二)第二课时
一、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教师展示课件:“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课本70页图8.31),分析这些国家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啥?出口的比重怎么样?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啥特点?(本区的科特迪瓦主要出口可可,占出口总额的50%;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原油,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如%;赞比亚主要出口铜矿,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70%多;还有的国家出口咖啡、金刚石、活牲口、木材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上述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种初级产品,而且所占比重都很大。因此,得出结论:本区的国家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
教师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
板书:单一商品经济
2.练习课本70页活动1,辨别列出的物品中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3.教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收集交易过程发生的问题,说出你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工作资料,并参加讨论。附材料表格设计:
4.教师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啥样的影响?(“单一的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教师小结,展示课件。
5.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教师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假如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洲长,你打算怎么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改变单一产品的局面,,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2)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成势,形成欧佩克(0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人口、粮食与环境
1.教师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比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2.教师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提问学生: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哪一个大洲?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为2.4%,而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
3.学生收集到有关非洲饥饿儿童的照片,在全班交流一下。
4.总结: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同学们找出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这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板书: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5.教师板书讲解本区恶性循环图。
6.教师引导:这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生活。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好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教师提示: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9
教案示例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啥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啥人种为主,其怎样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啥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怎样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简介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xx年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进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啥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啥不同?为啥?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啥,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
[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家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办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形式多样。学生活动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践、想象、分析等多方面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家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办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黑种人的家乡
1.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相貌上有啥特征?(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板书:黑种人的家乡。
2.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的区域。首先,我们每个组将你收集到的有关黑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回看一下,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上交流。教师把自己收集到的黑人小孩子照片奖给回答问题好的小组,最后我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黑人小孩子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总结: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称“黑非洲”。(结合课本69页8.29图说明)
本区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黑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及其他手工艺晶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黑人大多会击鼓,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根据师生收集到的音乐材料向全体学生展示一下。学生根据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去欣赏。
黑人真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更多的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展示课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课本67页)(可以采用板图形式,画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同学们分小组读图,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和周围所临的海洋(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好望角,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啥样的特点(与前面学习的欧洲西部比较)?(该区三面邻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3)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引 导分析特征,得出结论: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啥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教师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有啥样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1.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有几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简介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用教师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简介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非洲热带草原景观的录像放给同学们看,增强直观、生动感。
3.教师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啥关系?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年内各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有啥特点?(恩贾梅纳各月气温都在20cC以上,可以说是终年高温。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确实是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教师引导,干季和湿季,热带草原上各是啥景观?结合课本72页,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描述一下情景。(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生活的动物有怎么样的关系?(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湿季时,风调雨顺,植物繁茂,农民的收成很好,生活也不错;干季时,缺水少雨,植物一片枯黄,农民收成不好,生活难以维持。因此,热带草原有涝灾和旱灾的威胁。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湿季时再迁徙回来)
教师小结:因此,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随着水草迁徙的特征。
4.教师过渡: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你收集资料时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里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象牙、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四、外来民族的入侵
1.教师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前面我们交流了一些,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人侵,出现了怎么样的结果?分析课本69页8.29图说明: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和高原区,气候以热带的草原为主,常受到洪涝与干旱的威胁。
)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
(2)本区都有哪些外来移民?(本区外来移民有从欧洲、中东来的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等。)
教师小结:欧洲殖民者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把黑人当奴隶运往美洲贩卖,因此非洲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经过努力,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经独立。(为学习本区经济打下基础)
2.教师提问:上面我们对黑人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啥样的土地?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古老、美丽、富饶、神奇.........)
(二)第二课时
一、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1.教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教师展示课件:“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课本70页图8.31),分析这些国家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啥?出口的比重怎么样?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啥特点?(本区的科特迪瓦主要出口可可,占出口总额的50%;尼日利亚主要出口原油,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如%;赞比亚主要出口铜矿,占到本国总出口额的70%多;还有的国家出口咖啡、金刚石、活牲口、木材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上述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种初级产品,而且所占比重都很大。因此,得出结论:本区的国家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
教师小结: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
板书:单一商品经济
2.练习课本70页活动1,辨别列出的物品中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3.教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收集交易过程发生的问题,说出你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工作资料,并参加讨论。附材料表格设计:
4.教师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啥样的影响?(“单一的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
教师小结,展示课件。
5.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教师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假如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洲长,你打算怎么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改变单一产品的局面,,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
(2)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成势,形成欧佩克(0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
(3)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人口、粮食与环境
1.教师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比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2.教师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提问学生: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哪一个大洲?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多少?(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为2.4%,而撒哈拉以南更高达3.0%。)
3.学生收集到有关非洲饥饿儿童的照片,在全班交流一下。
4.总结: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同学们找出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这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所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板书: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5.教师板书讲解本区恶性循环图。
6.教师引导:这样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生活。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好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教师提示: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考理由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4)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强化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家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办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本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居民状况。
2.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及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
4.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二)教学难点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
3.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黑种人的家乡
1.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世界上主要有哪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相貌上有啥特征?(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板书:黑种人的家乡。
2.今天我们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的区域。首先,我们每个组将你收集到的有关黑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巡回看一下,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在班上交流。教师把自己收集到的黑人小孩子照片奖给回答问题好的小组,最后我们看哪个学习小组结识的黑人小孩子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总结:世界上有5.5亿多的黑人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部和南部,占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的90%以上。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称“黑非洲”。(结合课本69页8.29图说明)
本区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黑人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及其他手工艺晶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黑人大多会击鼓,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根据师生收集到的音乐材料向全体学生展示一下。学生根据课本68页的阅读材料去欣赏。
黑人真了不起,我们一定要更多的了解他们,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环境。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展示课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课本67页)(可以采用板图形式,画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同学们分小组读图,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分析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几内亚湾)和周围所临的海洋(红海、印度洋、大西洋)和好望角,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啥样的特点(与前面学习的欧洲西部比较)?(该区三面邻海,海岸线比较平直。)
(3)请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尼罗河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引导分析特征,得出结论: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图”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啥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教师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有啥样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1.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生活在那里。有几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简介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用教师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简介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非洲热带草原景观的录像放给同学们看,增强直观、生动感。
3.教师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啥关系?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年内各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有啥特点?(恩贾梅纳各月气温都在20cC以上,可以说是终年高温。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确实是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教师引导,干季和湿季,热带草原上各是啥景观?结合课本72页,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描述一下情景。(培养发散性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与生活的动物有怎么样的关系?(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湿季时,风调雨顺,植物繁茂,农民的收成很好,生活也不错;干季时,缺水少雨,植物一片枯黄,农民收成不好,生活难以维持。因此,热带草原有涝灾和旱灾的威胁。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湿季时再迁徙回来)
教师小结:因此,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随着水草迁徙的特征。
4.教师过渡: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你收集资料时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里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象牙、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四、外来民族的入侵
1.教师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前面我们交流了一些,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相继人侵,出现了怎么样的结果?分析课本69页8.29图说明: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和高原区,气候以热带的草原为主,常受到洪涝与干旱的威胁。
)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
(2)本区都有哪些外来移民?(本区外来移民有从欧洲、中东来的阿拉伯人,还有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等。)
教师小结:欧洲殖民者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把黑人当奴隶运往美洲贩卖,因此非洲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经过努力,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经独立。(为学习本区经济打下基础)
2.教师提问:上面我们对黑人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啥样的土地?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古老、美丽、富饶、神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12
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E、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示意图。
学生: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图文资料。
②、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
1、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我在课前,利用音乐《Afrika Wassa》进行情境导入,带有非洲传统特色的旋律使学生们兴趣大增。然后,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而且能够激发个人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2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在上述情境下,配合着非洲鼓声,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可以发现图中隐藏的一些地理信息,再分析探讨出与本课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一些学习内容。如: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上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
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景观、气候类型;
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文化、风俗习惯等;
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状况及成因,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从图中分析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目的明确,思维指向集中,求知欲望强。学生事先将与问题有关的大量资料进行了了解,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方面的资料等。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对课前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或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
1、3、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共享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让学生分三个大组交流、探讨下列问题,然后请派代表上台讲述,让同学共享成果。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等)、人种与文化;
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及形成原因;
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解决的措施。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会话,进行讨论,质疑和释疑。这中间教师要将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较好的配合,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讨论的问题最好是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或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也可以是讨论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合作学习过程大家互相讨论、交流,既促进了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深化,也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不时的迸出创造的火花。比如你认为刚果河与尼罗河,哪条河流的流量大?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气候方面去分析。(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而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水量也小些。)
讨论中教师可通过指定助教、示范学生等功能对讨论中的观点进行评判和个别辅导(尤其是对学生中大胆探索的精神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评判的目的,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地理的信心,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成因与主要问题的了解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的。如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家乡,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等。
2、教学反思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篇13
课题 第4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 1 课时 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家乡。 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 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38-----42
导入新课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中考资源网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样?今天我们 就去了解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考资源网
重难点教学过程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2、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啥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啥
3、 回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分布,这里主要分布着啥人种。4、找出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刚果,赞比亚,南非等。5、这里很早就沦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只有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现在都已经独立。6、 6、 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网、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7、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8、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 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啥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
9、上面我们小孩子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啥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学生]美丽、富饶、神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啥特点?
单一商品经济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注意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2、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啥样的影响?
3、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4、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 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比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6、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7、人口、粮 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总结应用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板书设计 第 4 课 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
一、概况:;1、位置范围和组成,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2、地形 -- 以高原为主3、人口与人种
主要以黑种人为主: 分布,文化
一、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1、啥叫单一商品经济? 2,后果 3,解决办法
典型错例分析
推荐站内搜索:四年级观察日记、山西成人高考报名、全国成人高考、关于亲情的周记、中山大学成人高考、成人高考录取查询、福建自考成绩查询、描写动物的作文、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农信社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