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最近读了我国着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办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参与到小孩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小孩的积极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啥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小孩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积极性于不顾,小孩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怎样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小孩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小孩积极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小孩的"积极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小孩的积极性。我们婴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小孩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积极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小孩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小孩。
二、激发小孩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小孩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小孩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小孩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小孩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小孩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小孩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小孩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小孩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小孩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小孩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小孩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小孩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小孩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进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小孩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小孩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小孩,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小孩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小孩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小孩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小孩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小孩说话的权利。要让小孩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小孩“问”、“说”的兴趣,交给小孩“问”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小孩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办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第二篇:读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三角塘小学韩雪
看完《教育是没有用的》,有一些收获,一些想法,一些感悟。
感悟一:是教育适应小孩,还是小孩适应教育?
老子曾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而灵”。其中的“一”就是教育之根,也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心了,吃要生态,住要生态,玩也讲究生态区,等等。大量的事实表明,返朴归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最爱。“小孩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还是相互去适用?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用鞋子去适用脚呢?不同的学生智力、控制力、自觉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适用脚,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据所教育学生的数量做不同的鞋子,一个班按照50人计算,老师就得做50双不同尺寸的“鞋子”,即采取50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可能吗?显然是当今为师者难以或无法做到。是因为人多吗?还是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升学率没有把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是自己的利益?
其实,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并没有尊重过小孩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小孩的脚上硬套吗?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小孩当成上帝的礼物来爱,珍视小孩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小孩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小孩的特长,了解每个小孩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小孩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小孩“脚”的“鞋”。
造鞋匠不仅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还为每一个人造了不同时令、不同质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必须着眼于“全面”和“发展”。我们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正如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穿不同码子的鞋,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小孩,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变化着,教育还必须适应小孩的发展,教育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科学的评价小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所有的学生的发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小孩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小孩都是一道亮丽的景色线,每个小孩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
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呢只要我们坚持“小孩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小孩“脚形”的、能伴小孩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感悟二:不要强迫小孩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小孩去规划,但是呢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小孩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小孩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小孩天性的劫持。
有不少老师是爱着小孩的,一切以小孩的发展为第一前提,可是却得不到小孩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企图以自己的个人意愿为蓝本,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小孩身上。如小孩们喜欢看“快乐男生”“快乐女生”“快乐大本营”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于新闻联播等时政性强的节目则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认为喜欢看这些娱乐节目是浪费时间,不提倡,或是明令禁止。师生间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个人体验不同,在价值观,审美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是难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师不仅不能以平等眼光来看待小孩们的偶像,还要以打击小孩们的心目中的偶像为第一要务,期望在小孩们心中摧毁一个价值观后,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常常是得不偿失,不但小孩们不接受老师的价值观,还会以和老师顶着干为乐。
在这一方面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小孩,二是解放小孩。而发现和解放小孩的前提是了解小孩,了解小孩的前提是尊重小孩。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小孩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小孩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小孩们有了自己的偶像,说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后我想要过着啥样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他们因为自身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偶像的选择上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可是这些都是可以引导的。我个人认为,在价值观方面,老师可以不赞同小孩们偶像,但是呢你不能打击小孩们的价值观,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小孩身上,只有尊重了小孩们的价值观,你的意见才可能被小孩们接受,这样教育才可能继续。2014年 8月
第三篇:《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我是被书的题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没有用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天天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为了能把我们的学生“教育好”而心力交瘁,这些难道都是无用的吗?
教育,毫无疑问是有用的!但为啥会泛起“读书无用论”?我就谈谈我的看法。自1999年教育部开始实行“扩招”以来,从2014年到2014年,我国大学扩招了本专科生1000万人,而且教育部表示5年内中国大学将再扩招438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需求社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消化?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不否认当年教育部实行扩招的初衷:国民的受教育程度的确能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但是呢,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民众所受到的教育必须是能够保证质量的,不能单靠提高数量。然而,反观今日,大学唯利是图,办学质量低下,学术腐败,职称官僚化,大学生素质低下,弄虚作假......这样的教育即使提高了入学率,有何用?!
高等教育本来就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的,不可盲目拔高,更何况我们的起点如此之低,良莠不齐。扩招导致了大学唯利是图,大量吸纳不合格分子,教师“思钱不思业”,这些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90%的大学生按照正常标准衡量都是不合格的!有多少在校大学生只是为了得到那一纸文凭???
就业率下降是持“教育无用论”者最有力的借口。你很容易想象,辛辛苦苦耗费四年青春和大量资金换来的只是一张被推来推去
的文凭,游荡社会。换了谁都会对读书产生怀疑!“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这是多少父母对一颗颗懵懂心灵的教诲,可现在父母的殷切期盼得到的却是失业再失业。回想起当年“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供小孩上学”的决心,有多少父母的心凉了下来!
感悟一:是教育去适应小孩,还是小孩来适应教育?
就说我们小学,你说我们教育小孩,并没有尊重过小孩们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小孩的脚上硬套吗?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例如我们的大班额,人多的得七十多个小孩,可是林格最理想的班级的人数是十五人,这相差的也太大了。
在各种教育改革方案中,降低每个老师所负责的学生人数目可以说既简单、也好,因为和其它教育改革方案(比如举办教师测验、推动学校公办民营、或发教育补助券)不同的是,缩小班级规模很少受老师或者家长反对。美国很早都已经将降低班级人数定为教育政策,而且在过去几年中,也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刀的经费在上头。同时,加拿大、澳洲、英国教育界,也都大声疾呼应该缩减班级规模,甚至连日本都不例外,而日本中学生的成绩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然而,实施小班制确实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要花很多钱。因为这样一来,就需要更多的老师,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教室、黑板和其它各
种教学设施。相较之下,其它教育改革方案的花费(比如举办教师测验,或提高教师薪水,以吸引优秀人才投入教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另一方面,如果小班制确实奏效,将创造出庞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教育水平提高之外,还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由于国民知识水平提高、身体比较健康,医疗花费和生病的时间都会减少。大家上班的积级性高啦,创造的效益也会高呀。
此外,在小班里,老师也比较能鼓励学生讨论,指定需要书写的作业,同时更仔细的检查学生作业。换句话说,小班制能不能发挥效益,有很大部分要看老师能不能改变教学方式,以充分利用小班制的好处。最后,有些分析家相信,低年级学生在小班中较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出较高的自尊心,而且他们从小班中得到的好处可能可以维持很多年,即使学生后来回到一般的班级上课,都不会改变。感悟二:不要强迫小孩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小孩去规划,但是呢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小孩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小孩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小孩天性的劫持。
有不少老师是爱小孩的,一切以小孩的发展为第一前提,可是却得不到小孩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企图以自己的个人意愿,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小孩身上。如小孩们喜欢看“快乐男生”“超级女生”“快乐大本营”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于新闻联播等时政性强的节目则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认为喜欢看这些娱乐节目是浪费时间,不提倡,或是明命禁止。师生间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个人体验不同,在价值观,审美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是难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师和家长不仅不能以平等眼光来看待小孩们的偶像,还要以打击小孩们的心目中的偶像为第一要务,期望在小孩们心中摧毁一个价值观后,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常常是得不偿失,不但小孩们不接受老师和家长的价值观,还会以对着干为乐。
在这一方面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小孩,二是解放小孩。而发现和解放小孩的前提是了解小孩,了解小孩的前提是尊重小孩。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小孩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小孩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小孩们有了自己的偶像,说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后我想要过着啥样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他们因为自身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偶像的选择上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可是这些都是可以引导的。我个人认为,在价值观方面,作为老师可以不赞同小孩们偶像,但是呢你不能打击他们的价值观,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们身上,只有尊重了他们的价值观,你的意见才可能
被小孩们接受,这样教育才可能继续。
以上是我读书之后的一点个人体会,有不当之处还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于英杰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把教育和教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用“教育”涵盖了几乎全部办学行为, 包括教学。而教学问题,据说均可沿书中所指路径一一打通,不禁令人深感玄虚之至。至于此书将“颠覆现行教育观念”、“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小孩, 解放家长和老师”诸说,尤有忽悠之嫌。
内行人都明白: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生命培育,教学则以培养其学科能力为己任(它也关注生命培育,但非“主业”)。前者偏重人文, 后者注重科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理念、办法、流程、艺术手段和目标指向等。据此,书中诸多论说对教学是无意义或基本无意义的。
例如考试,该书特别强调“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 并认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就在于区域性和学校统考??管理者往往借助这种评价方式防止质量下滑,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的把握和监控,进而使所有教育中人疲于被动应付,失去了激扬生命积极性的改革热情”, 因此,“关键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下决心取消平时的统考, 以中高考终端考试为目标”。这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其一,所谓“素质好”的标准是啥,内涵是啥,该书并没有告诉读者。我们知道,孔夫子门下尚且“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人的“素质”不可能一样“好”。既然如此,那些素质“不好”的学生面对高考怎能“何愁考”? 也怎能做到“为了好偏不考”? 学校必要的、阶段性考试对这些学生、包括所谓“素质好”的学生也有何妨? 其二,现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是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考,其实替代了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可见,即使教育行政部门不统考,学校也必须“自考”。这
种正常的期中期末统考何罪之有?何必欲除之而后快? 学校以统考“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情况的把握和监控” 错在何处?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总得有起码的、最基本的考查手段, 这是教育之必需。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我们怎能革了正常统考之命? 取消统考,即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
统考无罪。恰恰是泛滥成灾的月考、周测验、单元测验等让学生苦不堪言,恰恰是作业太多,许多作业太无意义、太无聊让学生不堪重负,恰恰是因学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太少使学生体质体能下降。这些亟待强力关注的热点问题,该书却忽略了。 所以,无论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取消统考,只让学生天马行空,中高考时潇洒走一回,这种只问结果不管过程、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教育”,岂非幽天下之大默? 自中高考恢复以来,有谁听说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学生“为了好偏不考”? 西方许多国家崇尚教育自由,但也有谁听说哪个国家取消正常考试? 更何况,该书不是也承认“学生时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成绩,谁的成绩好,谁就是胜利者”吗? 没有统考,哪来成绩?书中特别强调“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 并言之切切号召“聪明人”做“有决心下笨功夫的愚公! ”(叹号为原文所有),然后,隆重推出本书作者“经验”:当年“学文科,曾经把历史教材抄过7遍”,“抄过7遍之后,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细节题目都可以轻松答出来”。呜呼哀哉! 果真如此,那么,其一,作者显属“素质好”的聪明人无疑,聪明人尚且甘做“有决心下笨功夫的愚公”,那些“非聪明人” 的“笨功夫”该下到何种程度? 他们该怎样去“激扬生命积极性热情”?他们在取消统考的情况下该怎么去面对高考? 其二, 把历史书抄7 遍,若是老师的硬性布置,那这位老师必定是疯子。如是自愿,那作者堪称“勇士”无疑。因为不管怎样,这都比“教育中人疲于被动应付”更残酷、更可怕、更令人毛骨悚然。其三,以“抄7 遍”作为“经验”
加以宣扬,那我们是否也要让学生尤其是那些素质“不好”者把政治、地理、语文也抄它个天昏地暗(据说,许多年来许多老师就是这么做的,许多年来许多学生对此深恶痛绝)? 该书宣扬这种“经验”,宣扬“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到底想要说明啥? 说明这样即可“激扬生命积极性热情”?这样即可“拯救小孩,解放家长和老师”? 岂不也是幽默一场———当今许多人把“拯救小孩”越喊越时髦, 搞得我们这些听众反倒越听越糊涂了: 我们到底该怎么去“拯救小孩”?
与该书主张不同,我们提倡,越是聪明人越是要学会下巧功夫,要让青少年一代在科学的教育中少一些“笨愚公”,多一些“蓝精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希望所在,这才能“激扬生命积极性热情”!
更有趣的是,该书在“作业的阶梯”部分, 特意列出完成家庭作业的“五级”要求:认真完成、提高效率、自我评审、经验作业、发展作业。这五级内部也有十分复杂的程序和十分严格的要求,然后作者说,完成这些作业,必须“培养小孩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需要小孩持之以恒, 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要持之以恒,”否则,“都是没有意义的”。人们不禁要问:对绝大多数未成年小孩而言,完成这繁琐的五级作业, 如果离开老师和家长持之以恒的监督检查,他们凭啥精神能支撑下去?这不同样令其“疲于被动应付”?这五级要求(加上“抄7遍”)下的“教育”,怎样能“保护甚至捍卫小孩的积极性”,实现“以心灵感应心灵”的教育? 也怎能避免书中所云“小孩的本性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 当小孩意识到他是在受教育时,教育的意义就已经失去了”? 教师和家长捆绑在一起的这种“教育”,正是一直深受社会诟病的错位家教陪读! 它怎样能“拯救小孩,解放家长和老师”? 该书也何必悲天悯人,大喊“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书中还特意谆谆告诫学生:必须“要像考试一样去完成这些作业”。
人们也是一头雾水:其一, 所有统考全无,学生何处体验“考试”之感? 其二, 学生天天置身于考试的心理环境中, 何谈学习之乐?书中一直呼吁唤醒小孩的自觉,可任何一位一线教师都会再明白不过:老师有啥样的魔力,能唤醒本来就缺乏自控力的未成年小孩, 每天像考试一样地完成平时作业这种“自觉”?可见,上述种种“教育”,恰恰是该书所抨击的“教育实践在小孩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的最真实的写照。据此,我们必须指出:
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是一门科学。不是普天下都可以对教育指手划脚的, 只作一些“调查”、搞一些“座谈”者不可以,不长期踏实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者不可以。解决当下中国的教育问题, 需要冷静和理性, 需要极具价值意义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建构,它排斥浮躁和喧哗,拒绝虚拟和随意解构,而忽悠更是教育之大忌。只要存在高考,统考就是必需。统考,关键不在取消而在适度。我们要口诛笔伐、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是 滥考(考试次数多)和烂考(命题质量差)高考时代,“为了好偏不考”,断然成不了教育的经典话语,因为它缺乏内涵和典型性。诸如“教育是没有用的”此类调侃,可以是一线教师针对某一“劣性”顽童偶发的牢骚,它绝不应当成为教育论著堂而皇之的书名。若是,则有哗众取宠之嫌, 而哗众取宠正与教育水火不容,应大力排斥。 教育论著需要严谨和缜密, 切勿处处矛盾而不能自圆其说,切勿令人疑窦丛生而失去应有的公信力,它靠实力取胜,鄙视用廉价的溢美之词里外包装。如果论及实验成果,更要用翔实的过程和数据说话,否则,便不能取信于众。在出版物泛滥成灾的今天, 我们呼唤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要耐得住寂寞,淡化功利, 留一片教育研究的蓝天碧野,则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第五篇:教育是没有用的
为提供给小孩一双合脚的鞋而努力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我刚拿到《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就是奇怪,教育怎样是没有用的呢?于是便怀着好奇心去拜读,感觉不错,并深受感触。先将我感受到的关于他的一些教育观点摘录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林格先生曾经接受过《中国教育报》专访,是一位“养成专家”。《教育是没有用的是作者林格若干年来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性,同时也有诸多养成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提倡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小孩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该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小孩,二是解放小孩。林格先生认为,教育应当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小孩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让人自然、自由生长,积极学习。关于教育的本质,林格先生的体会是,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小孩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不断学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宽指与人相处和合作,高指一个人的人格构建,高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而来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小孩一双合脚的鞋,而我们嘉汇阳光小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三周四节,打造四国文化,注重小孩个性发展,这与林格先生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谋而合,在这样走在教育前沿的团队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绝不能落后,要为打造小孩那双合脚的鞋而努力。我要转变观念,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要珍视小孩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小孩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小孩的特长,了解每个小孩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小孩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小孩脚的鞋。
以上是我个人的浅薄观点,希望我的发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我的这块平淡无奇的砖头,引出各位老师的金玉良言与优秀观点!谢谢大家!
推荐站内搜索:三支一扶成绩查询、四川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ntce中国教育考试网、祝福语大全、成考考试时间、天津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描写动物的作文、考研网准考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作文《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