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篇1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会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问题中所蕴涵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借助列表分问题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知识重点 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夏天用电紧张的局面,为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居民节约用电、合理用电,各地出台了峰谷电价试点方案.

  电力行业中峰谷的含义是用山峰和山谷来形象地比喻用电负荷特性的变化幅度一般白天的用电比较集中、用电功率比较大,而夜里人们休息时用电比较小,所以通常白天的用电称为是高峰用电,即8:00~22:00,深夜的用电是低谷用电即22:00~次日8:00.若某地的高峰电价为每千瓦时0.56元;低谷电价为每千瓦时。.28元.八月份小彬家的总用电量为125千瓦时,总电费为49元,你知道他家高峰用电量和低谷用电量各是多少千瓦时吗?

  学生独立思考,容易解答. 以一道生活热点问题引入,具有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节约、合理用电的意识.

  理解题意是关健.通过该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 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 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 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图见教材115页,图8.3-2)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设问1.怎样设未知数?

  销售款与产品数量有关,原料费与原料数量有关,而公路运费和铁路运费与产品数量和原料数量都有关.因此设产品重x吨,原料重y吨.

  设问2.怎样确定题中数量关系?

  列表分析

  产品x吨

  原料y吨

  合计

  公路运费(元)

  铁路运费(元)

  价值(元)

  由上表可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因为毛利润-销售款-原料费-运输费

  所以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的和多1887800元.

  引导学生讨论以上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

  学生讨论、分析:合理设定未知数,找出相等关系。 本例所涉及的数据较多,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合理设定未知数的愈义.

  借助表格辅助分析题中较复杂的数量关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课堂练习

  反馈调控 某瓜果基地生产一种特色水果,若在市场上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增为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7500元。一食品公司

  购到这种水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将这批水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二种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将这批水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对水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加工的水果在市场上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水果进行精加工,其余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啥?

  学生合作讨论完成 

  选择经济领城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决策能力,同时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 1、在用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你会怎么样设定未知数,可借助哪些方式辅助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这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用框图反映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过

  程概括整理,帮助理解,培养模

  型化的思想和应用数学于现实

  生活的意识.   

  布置作业 16、 必做题:教科书116页习题8.3第2、6题。

  17、 选做题:教科书117页习题8.3第9题。

  18、 备19、 选题:

  (1)一批蔬菜要运往某批发市场,菜农准备租用汽车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记录如下表所示.

  甲种货车(辆)               乙种货车(辆)         总量(吨)

  第1次

  4                                              5                          28.5

  第2次

  3                                               6                            27

  这批蔬菜需租用5辆甲种货车、2辆乙种货车刚好一次运完,如果每吨付20元运费,问:菜农应付运费多少元?

  (2)某学校现有学生数1290人,与去年相比,男生增加20%,女生减少10%,学生总数增加7. 5%,问现在学校中男、女生各是多少?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探究的问题信息量大,数量关系复杂,未知数不容易设定,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在小组讨论中合理设定未知数,借助表格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求得问题的解.在本节的小结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过程概括整理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并比较完整地用框图反映,培养模型化的思想.

  同时本节向学生提供了社会热点问题、经济问题等现实、具有挑战性的、富有数学意义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展开数学探究,合作交流,树立数学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篇2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3、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4、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难点 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知识重点 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怎样解方程组.本节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 kg;一周后也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 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 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 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本节学习目标,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

  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办法有两种:

  一、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二、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在比较探究后发现用办法二较简便.

  设问1:如果选择办法二,怎样计算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

  (有前面几节的知识准备,学生可以回答)

  列方程组求解.

  主要思路:

  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并对各种办法进行比较,办法一主要是要估算的运用,而办法二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实际应用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xkg和ykg.

  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这就是说,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20kg和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正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不正确.   分步到位,渗透模型化的思想。

  规范解题步骤,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的习惯。

  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作答。   

  拓广探索

  比较分析 设问2:以上问题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组吗?结果是否一致?

  个别学生可能会列出如下方程组

  但结果一致. 比较分析,加深对方程组的认识。   

  课堂练习 《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1/3;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出示古典名题一方面及时巩固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①设未知数.

  ②找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组.

  ④检验并作答.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起符合自身认识特点的知识结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

  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10、 必做题:教科书116页习题8.3第1(1)3、5题。

  11、 选做题:教科书112页习题8.3第8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

  型,通过对方程组解的检验,让学生认识到检验不仅要检查求得的解是否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而且还要考查所得的解答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初步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在重视方程的应用价值的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给出《一千零一夜》(希腊文集)中的数学名题,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篇3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3、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   

  教学难点 用方程组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知识重点 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初步体验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其实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也能用方程组解决.

  (出示问题)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 :5,现要在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么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学习,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探索分析

  研究策略 以上问题有哪些解法?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思路:

  (1)先确定有两种办法分割长方形;再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2)先求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再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

  ……

  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列方程组求解较为方便. 多角度分析问题,多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1) 设未知数

  (2) 找相等关系

  (3) 列方程组

  (4) 检验并作答

  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m,be=ym,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106 m处,把这块地分

  为两个长方形.较大一块地种甲作物,较小一块地种乙作物.

  你还能设计别的种植方案吗?

  用类似的办法,可沿平行于线段ab的方向分割长

  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讲评.

  比较分析,加深对方程组的认识。

  画图,数形结合,辅助学生分析。

  进一步渗透模型化的思想。

  引发学生思考,寻求解决途径。   

  拓展探究

  综合应用 学生在手工实践课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制作包装纸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1个盒身和2个盒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纸盒,那么能否将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你设计一种分法.

  按以下步骤展开问题的讨论:

  (l)学生独立思考,构建数学模型.

  (2)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3)学生板书讲解.

  (4)对方程组的解进行探究和讨论,进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结果.

  (5)针对以上结论,你能再提出几个探索性问题吗? 以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

  问题展开讨论,巩固用二元一次

  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安排开放题,以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讨论,你对用方程解决实际的办法也有何新的认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布置作业 12、 必做题:教科书116页习题8.3第1(2)、4题。

  13、 选做题:教科书117页习题8.3第7题。

  14、 备15、 选题:

  (3) 解方程组

  (2)小颖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矩形(如图1所示),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矩形.

  小彬看到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彬七拼八凑,拼成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咳,怎么中间还留下一个洞,恰好是边长2 mm的小正方形!

  你能帮他们解开其中的奥秘吗?

  提示学生先动手实践,再分析讨论. 

  分层次布1作业.其中“必

  做题”面向全体学生,巩固知识、

  办法,加深理解厂选做题”面向

  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一

  定的时间和虚拟主机,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备选通供教师参考.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所提供的例题、练习题、作业题突出体现以下特点:

  1、活动性.学生在图形分割、手工操作、拼图游戏中展开数学问题的讨论,更具趣味性,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增强能力的同时,收获快乐.

  2、探索性.问题解决的策略不易获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易发现,问题中的未知数不

  易设定,这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机会.

  3、开放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问题的结论的开放性设计,意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篇4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董连武

  教学目标

  ①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②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③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作答;

  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确定解题策略,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说明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怎样解方程组。本节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也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本节学习目标,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

  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办法有两种:

  一、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二、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在比较探究后发现用办法二较简便。

  设问1:如果选择办法二,怎样计算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

  (有前面几节的知识准备,学生可以回答)

  列方程组求解。

  主要思路:

  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数学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x kg和y kg。

  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这就是说,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20kg和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正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不正确。

  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并对各种办法进行比较,办法一主要是估算的运用,而办法二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分步到位,渗透模型化的思想。

  规范解题步骤,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的习惯。

  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作答。

  拓广探索,比较分析

  设问2:以上问题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组吗?结果是否一致?

  个别学生可能会列出如下方程组

  但结果一致。

  比较分析,加深对方程组的认识。

  课堂练习,反馈调控

  《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1/3;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讲评。

  出示古典名题,一方面及时巩固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①设未知数。

  ②找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组。

  ④检验并作答。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起符合自身认识特点的知识结构。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自我评价

  ①必做题:课本第116页习题8.3第1(1)、3、5题。

  ②选做题:课本第117页习题8.3第8题。

  ③备选题:

  (1)解方程组:

  (2)据《新华日报》消息,巴西医生马廷恩经过XX年苦心研究后得出结论: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如果将犯有贪污受贿的580官员与600名廉洁官员进行比较,可发现,后者的健康人数多272名,两者患病(致死)者共有444人,试问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廉洁官员的健康人数各占百分之几?

  (3)《希腊文集》中有一些用童话形式写成的数学题。例如“驴和骡子驮货物”这道题,就曾经被大数学家欧拉改编过。题目是这样的:“驴和骡子驮着货物并排走在路上。驴不住地埋怨自己驮的货物太重,压得受不了。骡子对驴说:‘你发啥牢骚啊!我驮的货物比你重。假若你的货物给我一口袋,我驮的货就比你驮的重一倍,而我若给你一口袋,咱俩驮的才一样多。’问驴和骡子各驮几口袋货物?”

  你能用方程组来解这个问题吗?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更多有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机会和资料,分层次布置作业。备选题供教师参考。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篇5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3) 董连武

  教学目标

  ①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②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③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难点:用方程组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说明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初步体验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其实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也能用方程组解决。

  (出示问题)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5,现要在一块长200m,宽100m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么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学习,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探索分析,研究策略

  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思路:

  (1)先确定有两种办法分割长方形;再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2)先求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再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

  ……

  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列方程组求解较为方便。

  多角度分析问题,多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发散性。以上问题有哪些解法?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1)设未知数。

  (2)找相等关系。

  (3)列方程组。

  (4)检验并作答。

  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 m,be=y m,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

  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106m处,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较大一块地种甲作物,较小一块地种乙作物。

  你还能设计别的种植方案吗?

  用类似的办法,可沿平行于线段ab的方向分割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讲评。

  画图,数形结合,辅助学生分析。

  进一步渗透模型化的思想。

  引发学生思考,寻求解决途径。

  拓展探究、综合应用

  学生在手工实践课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制作包装纸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1个盒身和2个盒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纸盒,那么能否将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你设计一种分法。

  按以下步骤展开问题的讨论:

  (1)学生独立思考,构建数学模型.

  (2)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3)学生板书讲解.

  (4)对方程组的解进行探究和讨论,进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结果。

  (5)针对以上结论,你能再提出几个探索性问题吗?

  以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巩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安排开放题,以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堂小结、知识整理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讨论,你对用方程解决实际的办法也有何新的认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及时梳理总结。

  布置作业

  ①必做题:课本第116页习题8.3第1(2)、4题。

  ②选做题:课本第117页习题8.3第7题。

  ③备选题:

  ①解方程组:

  ②小颖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矩形(如图1所示),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矩形。

  小彬看到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彬七拼八凑,拼成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咳,怎么中间还留下一个洞,恰好是边长2mm的小正方形!

  你能帮他们解开其中的奥秘吗?

  图 2

  提示学生先动手实践,再分析讨论。

  分层次布置作业。其中“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巩固知识、办法,加深理解;“选做题”面向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虚拟主机,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备选题供教师参考。

推荐站内搜索:昆虫记读后感1000字、中国人事考试网官网、国旗下的讲话演讲稿、2013成人高考成绩、山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山东建筑大学专科分数线、周记400字大全、我有一个愿望作文、广西财经学院专升本、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精选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4817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