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

  不敢说,两个星期前的实践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可以肯定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小孩们的脑海里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学生谈体会时许多次提到了“因为有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才获得了成功”。今日读学生的读书笔记,也有好几位学生提到谈迁。

  这是一篇新课文,篇幅较长。设计教案前,我在网上查过不少资料,也听别人上过一堂课,教学思路大概有这么几种:

  ① 按事情发展顺序,由“编写《国榷》”到“《国榷》被偷”到“重写《国榷》”,按部就班体会谈迁的治学刻苦和信念坚定。

  ② 从“厄运”着手,先理解第二自然段,再感悟第一次编写的执著,第二次编写时的艰辛。

  ③ 以新编成的《国榷》为主线,将谈迁两次编写进行比较,体会信念的坚定。

  在反复研读文本后,我觉得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重点词在“信念”,于是决定以体会谈迁的形象为主线,以“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为切入口,并贯穿整堂课。

  回忆课堂教学过程,几点感受记录下来。

  一、批注,感悟文本语言。

  [片段]

  师:谈迁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凭着顽强的毅力,靠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有很多地方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走进谈迁,把感受深的词句划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学生开始看书,教室内静悄悄的。两分钟以后,学生纷纷动笔。]

  教师巡视,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感受是那么的真切:

  花费20多年撰写一本书,多么不容易!人生能有几个20年,谈迁的执著让我佩服。——尤家曜

  作了6次修改,一个一丝不苟的谈迁。——焦文豪

  五十多岁了,还要四处奔波,谈迁你不累吗?我知道你想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陆嘉

  谈迁真了不起!二十多年的心血没了,但也能很快地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丁安其

  ……

  给学生读书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智慧的火花就能迸发。经常抱怨现在的语文越来越不会教了,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目莫棱两可, “你体会到了啥?”“为啥喜欢?”等等,学生的思考往往缺少深度广度。语文课堂上何不多强化些这方面的训练?在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以后,再进行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想”“会学”。

  二、补白,丰富人物形象。

  [片段]

  《国榷》被偷后,“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也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学生抓住“很快”“挣脱”“下决心”谈了体会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假如你是谈迁,此时会怎么想呢?

  赖玉琳:二十年的心血就这样让它失去吗?。不,我不甘心。

  王  杰:我决不能向厄运低头,我不能就此罢休,我会在我的有生之年重写《国榷》。

  马春晖:我谈迁不是懦夫,我不会向困难屈服,我要从头开始。

  陈  琳:啥叫矢志不渝,啥叫坚定不移,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

  ……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进入到一种“文我交融”的情境,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对话热情,在充满个性的对话中升华了体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愈发丰满,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然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流下烙印。

  三、评价,“话龙”点睛。

  学生的感悟有时不一定很到位,有时虽已领会但表达不是很清晰明确,就需要发挥教师“导”的作用,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通过评价,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由模糊到清晰,有浅显到深刻。课堂上,我曾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回答:

  “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谈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谈迁!”

  “让我们感受到了意志坚定的谈迁!”

  “这是矢志不渝!这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2

  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人公谈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迁明末清初出生于浙江,从小就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他的努力,他给人类留下了《国榷》这一珍贵的明朝编年史。     

  怎样让我的学生切实感受到谈迁的信念,并在自己的心中引起共鸣,边成了这一节课要实现的情感目标。

  首先,紧扣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个问题:谁遭到了啥样的厄运?他有啥样的信念?面对厄运,他是怎样做的?对于这几个问题,预习课文的同学觉得很容易,有的同学就开始说了自己的理解,适当表扬了会学习的学生后,我给学生新的阅读要求:“边读边画,把谈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画下来,读出你的理解,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你的办法去弄懂。”学生静下了心,开始了与文本的初次有效的交流。

  我在交流读书情况前,给了学生信念的理解,信念是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谈迁的信念,并交流他为啥会有这个信念,有了这个信念以后,他做了些啥?学生围绕“信念”很快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那么围绕“厄运”,学生也能很快理解下面的内容。

  其次,抓住关键词句的指导,凸显谈迁的品质,诱发学生的情感。

  在理解谈迁的信念时,我抓住了“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中的“自幼”,“尤其喜爱”来理解谈迁的志向是立在自己的兴趣上的。对于他立下了志向后的作法,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悟。交流时,学生抓住了“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500多万字”来感受谈迁的不懈努力。我还把“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了一点史料,走一百多里路,值得吗?”学生众说纷纭,经过结合上文,学生觉得要想得到翔实的资料,值得!

  在理解谈迁遭遇厄运后,怎样面对厄运时,我抓住这句话来解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也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在指导时,抓住了“站”、“挣脱”、“也”、“下决心”来感悟谈迁的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毅力。

  最后,注重课外拓展,带着情感走向自己的生活。

  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与谈迁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交流,在心灵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个50多岁的垂暮老人,面对厄运,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回忆一下,我们的身边、我们学习过的人物中,还有过哪些这样的人,学生立刻就交流起来:“张海迪、李时珍、恩科西、海伦`凯勒……”老师设时给学生感悟的时间,让学生讲一讲知道的故事以及从中感受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

  “结合自己的情况,你学了这篇文章有啥收获,有啥感想,说一说,写一写。”我也抛出了一次小练笔,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触动了情感。

  这篇文章学完后,我送给学生一句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希望我的学生立下长远的志向,成为像谈迁那样有信念而不懈努力的进取之人。

  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学到了很多,我也想到了很多,对学生做人的导向,就应该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中渗透……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3

  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有啥想要弄懂的吗?

  生:厄运是啥意思?

  生:厄运打不垮谁的信念?

  生:信念具体是指怎么样的信念?

  生:既然厄运打不垮信念,结果怎么样了呢?

  师:大家的问题值得思考,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3遍,一二两遍力争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第三遍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思考你们提出的4个问题。

  师:同学们,厄运打不垮谁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的信念。

  师:厄运打不垮谈迁怎么样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写史书的信念。

  生:厄运打不垮谈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师:厄运是啥意思呢?

  生:厄运是指不好的命运。

  师:对,那么在文中具体指啥呢?

  生:文中指谈迁的书稿被小偷偷走了。

  师:能具体说说是怎么样的一部书稿吗?

  生: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从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那么,厄运具体是指啥呢?

  生: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从明朝编年史——《国榷》被小偷偷走了。

  师:现在,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从明朝编年史——《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但厄运没有打垮谈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

  师:那么,后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生:后来谈迁也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生:后来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生:后来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师:结果是谈迁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奋斗,重新撰写新的《国榷》。

  师:学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啥了吗?

  生:课文写了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从明朝编年史——《国榷》被小偷偷走了。但厄运没有打垮谈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谈迁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奋斗,重新撰写了新的《国榷》。

  师:说的很完整,我们通过解读课题,整体感知了课文,读懂了文章的大概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自问——自读——自思的办法来概括文意。好好地抓住课题,千万别让课题遮住我们的眼睛,要解题好课题,透过课题,知晓文章的内容。

  反思: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常常质疑问难,以建立积极的阅读期待,寻求“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教学境界。让学生自主地自觉地走进文本,读文思考,然后交流学习所得。这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千万别急着来读词语,读课文后,再来交流这些学习所得。让学生的思维有即时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交流中“拨开云雾见青天”,教师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引导、点拨,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的提升。另外,更要注重学习办法的渗透,做到雁过无痕,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叶障目到一叶知秋。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6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白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小黑板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厄”音,初知“厄运”的含义,齐读课题;

  二、初读 :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啥?

  2、指导分段

  (1)    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啥,讨论交流。

  (2)    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第二段: (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第三段:(4节) 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 写字与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熟记生字新词,用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寻求突破口:

  1、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的主人公谈迁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谈迁是一个坚强的人;是一个不肯向厄运低头的人;是一个有着顽强毅力的人;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3、如果我们真正地走近谈迁,我们会发现,其实在谈迁坚强的背后也有泪,也有苦。

  4、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1)   学生齐读句子。

  (2)   思考:细细品味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啥?

  (3)   交流:

  ①“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帮助学生提炼出词语“寝食难安”。

  ②“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提炼词语为“泪流满面”或“伤心欲绝”。

  ③是啥让谈迁如此伤心、难过?(因为他花费20多年心血编写的《国榷》被人盗走了)

  为啥《国榷》的丢失让谈迁热泪长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书,边用笔批注。

  二、       紧扣问题,层层突破:

  1、交流:(

  因为《国榷》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因为《国榷》是谈迁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完成的;因为《国榷》的编写让谈迁吃尽了千辛万苦,来之不易……)

  2、出示句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3、仔细阅读这段话,从哪里可以看出《国榷》的确是谈迁心血的结晶?

  4、交流、引导理解:

  (1)“20多年”:说明时间长。教师引导加深感受:同学们,一年365天,20年,7300多天,你知道谈迁每天都是怎么样过来的吗?(贫穷,四处借书抄写;为了抄一点史料,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500多万字”:既可以看出巨著的工程浩大,也可以看出这的确是谈迁心血的结晶。

  (3)“六次修改”:“改啥?”“怎么改?”体会谈迁著书严谨认真的态度。

  (4)“50多岁”:可以看出《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5)小结:《国榷》真是谈迁20多年心血的结晶,怪不得他会为它的遗失热泪长流呢。

  (6)有感情地再次朗读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引导:可就在谈迁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振奋的时候,这场横祸突然飞来——

  再次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现在的你该明白当时谈迁心里有多苦了吧!我们一起来说说他心里的苦。

  (希望破灭、最珍贵的东西突然失去……)

  指导再读,进一步读出谈迁心中的苦;

  《国榷》的遗失,再加上贫穷、伤病、衰老,对50多岁的谈迁来说,就是啥?(厄运)他被厄运打垮了吗?用文中的句子告诉我,大家一齐来读!

  三、       创设情境,激荡情思:

  1、         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谈迁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究竟是啥让谈迁重新站了起来?

  (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坚定信念;那种不向困难屈服的勇气)

  2、        

  一句“从头再来”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该有多难啊!更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为在有生之年完成书稿,谈迁是怎么样做的呢?

  (1)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准备交流感悟。

  (2)   交流:

  ①   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a、“一袭破衫”可以看出他日子过的极为艰苦。“终日奔波”。说明他一天到晚在外奔跑,非常累。

  b、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饿了,                     ;渴了,    

  ;累了,                       。出示,口头练说);

  再读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②   句子:“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提示:“奋笔疾书”,可以看出,那是老人在与时间赛跑,在与生命赛跑,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他毕生的宏愿。)

  ③   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逸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国榷》记载明史的完备性。

  “亲自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

  3、         过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见彩虹。”

  引读句子:“也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详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是啥意思?谈迁为啥能名垂青史呢?

  (1)   他编写了明史巨著《国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他与厄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

  四、       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        

  同学们,谈迁是可敬的,他没有被厄运打垮,因为他心中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2、         从刚才简介的人物身上,你们学到了啥?

  3、         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

  4、         老师再送你们几句名人名言:(歌曲:《从头再来》)

  ⑴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⑵幸福的泪由劳动的汗水酿成;失望的泪只有用奋斗才能抹去。

  ⑶人生的拐杖就是信念。

  附:网上的一份第二课时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么样战胜厄运,怎么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

  1.谈迁立下啥志向? 2 他最终成功了吗?

  相机板书: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1.指名说。

  2.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么样的厄运呢?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书稿的遗失为啥被称作厄运?

  板书: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3.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

  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读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指名说。

  4.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指导朗读体会。

  5.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图书馆里亲眼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啥?

  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板书)

  6.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 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简介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啥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但是呢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歌曲:《从头再来》

  结课。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翔实可信)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第一范文www.定制ifanwen.com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5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简介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二、说教学目标:

  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列数据的写作办法。

  3、在理解、感悟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了解列数据的写作办法。

  2、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四、说教法、学法、教学理念:

  1、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重点词句知道朗读和感悟。

  2、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良好的气氛,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以三组词语入手,并有意识地给它们归了类,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其中的某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为下文学习重点段落作铺垫。

  (二)围绕“厄运”体会艰辛

  这部分内容我以问题导入:谈迁遭遇到的厄运是啥?为啥这对他来说是厄运?引入第一小节的学习,这一小节中有一个重点句: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让学生自读感悟,这几个数字在这里表现了啥,学生可以说一个数字,也可以几个数字结合起来说。20多年,一万多个日夜,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说明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真是一本巨著。最后通过朗读加深对谈迁的认识,认识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这一小节中“为了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引导学生去比较“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进而让学生感悟谈迁对历史的责任感,在通读朗读去感受人物。

  (三)所受打击之大

  家境贫寒并没有动摇过谈迁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就在他大功告成的时候,他的内心不知道有多喜悦,简直是难于言表。可就在他沉浸的喜悦之中时,他遭受到了这样的厄运,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接着追问:这样的厄运对于谈迁造成了多大的打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到底在想啥?

  这里安排了说话练习,让学生根据以上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地说一说,进而体现语言的层次感,我在板书上作了相应的提示:来之不易、书稿被盗、致命打击。

  接着,追问,谈迁在以泪洗面的日子里消沉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会抓住“很快”、“回到”、“从头撰写”等词语体会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

  (四)再写《国榷》的艰辛

  “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也是怎么战胜厄运,再次编写《国榷》的?”由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第3小节的学习。第三小节要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理解,例如“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终日奔波”等词语,然学生体会谈迁的艰辛。我抓住其中的一句“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学生自读体会,学生会联系词语“年老体弱”和“奋笔疾书”来感受谈迁的精神。紧接着我设置了一组想象联系来加深学生对“信念”的理解:(1)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2)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清晨,……在想象练习的基础上再看一组动画,让学生对谈迁所付出的艰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追问:谈迁为了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努力,在抗争,他要与啥抗争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读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丰满了人的形象。

  此时再让同学理解“名垂青史”这个词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名垂青史的。

  (五)学习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

  最后在朗读(最后一节)声中,在对人生的感悟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其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能力。 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情感目标:感受和学习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述说亲身经历,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从懂事到现在遇到过挫折吗?(若有,请说说遇到的是啥挫折,后来是怎么克服的!)(师加以点评)

  2. 陈老师在2005年也曾遭到过一场厄运,你们想了解一下吗?(生:想)。那么陈老师就向同学们简单讲述一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厄运的经过。2005年5月,安徽省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正式启动,由于本人平时非常注重学习,于是就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材料表格都正式报送。但是呢由于个别人心怀叵测,以本人超计划生育为由,导致本人县级部门未能签署意见,别人材料都报到了省教育厅了,可我的材料被退了回来。当我得知材料被退回后,当即找到了分管教育和计生的县委副书记褚正稳同志,向他说明缘由后,引起褚书记高度重视,他当即责令县计生委主任张家田同志请示市省计生委,搞清政策依据。当省市计生部门明确表态不受影响后,褚书记当即批示立即予以补签。后来经过近半个月的周折,材料终于报送到省教育厅。但因未入市政府上报名册,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呢,我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厄运所打垮,而是更加努力的学习、研究,截止12月份,本人就在各类教育期刊发表有价值的论文或随笔10多篇,使自己的底气更加富足,为参加下一批特级教师评选创造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同学们,你们听后感到陈老师怎样?能用一句或两句话说一下吗?(让学生自主说,师加以点拨。)当学生说到“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信念坚定”等词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代一个史学家的故事,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2.板书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读了这个课题,你有啥感受吗?

  二.初读指导,初识谈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难读、难理解的长句子。

  3.扫除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了解谈迁

  1.在谈迁追求信念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崎岖与坎

  坷相伴的,厄运打击着谈迁。

  2.速读课文,思考一下:谈迁遭遇了啥厄运?(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 。学生读文,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4.交流评价:只是书稿被盗而已,为啥讲成是厄运呢?请同学们在自由的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来说说。

  5.学生交流:(师出示)

  (1)“20年的心血-------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a.结合“心血、致命、体弱多病”等词理解厄运。

  b 。指导朗读。

  (2)“经过20多年---------《国榷》”

  a通过读文,你们发现这段文字中有啥特点?(一连串的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啥?

  b 用数据有啥好处? (师可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c 谁能读好这句话?

  d 整整奋斗了20年,整整追求了20年,花了20年的心血编写成的鸿篇巨制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厄运。

  e师出示课件,生齐读这句话。“20多年的心血-------老人了。”

  第二课时

  一.感悟课文,熟悉谈迁

  1.“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a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不停地流泪,说明内心怎样?(很痛苦)。

  b我们再来看看第2自然段的开头,当谈迁完成这部鸿篇巨制时,他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能用哪些词来形容这种心情?(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兴高采烈、)

  而书稿遗失后,他的内心也是(悲痛不已、伤心欲绝、肝肠寸断)

  c 是的,从喜悦的巅峰坠入痛苦的深渊,这真是一场厄运。谁能通过朗读表达谈迁内心的痛苦。

  2、过渡:遭遇了如此厄运,常人会怎么做?(从此悲观消沉、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信念,安享晚年。)

  3、是的,很多人都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可谈迁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很多人-------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4、读这一段话时,哪个词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你怎么理解“挣脱”?( 教师随机板书: 意志坚强    信念坚定)

  5、正是这样一种还历史一份真实的决心,谈迁才很快--------

  三、精读课文,学习谈迁

  1、在厄运面亲,谈迁重新站立起来,那么,他也是怎样同命运挑战,同厄运抗争的呢?(出示“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时间已经不多了。”)

  2、这是描绘谈迁与厄运抗争的一个特写镜头,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画面。

  3、教师引述:也许,天刚刚蒙蒙亮,窗外黄沙飞舞,而谈迁--------- 

  也许,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谈迁奔波劳累了一天,刚跨进门槛,突然就------ 

  也许,那是一个花好月圆,合家团聚的日子,而谈迁------- 

  也许,炎炎夏日,闷热潮湿的茅草屋内,谈迁--------

  也许,20 年前的谈迁还风华正茂,可现在的谈迁----------可他依然-------

  4、把你想象中最感人的画面描绘出来,学生练写,交流。

  5、在谈迁的心目中,除了国榷还是国榷,为了这矢志不渝的信念,他在努力,在抗争,当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时,他是在与啥抗争?(环境)当他面对孤灯,仍不停挥毫书写,他是在与孤独抗争,当他明知自己年老体弱,却奋笔疾书,这是与身体抗争,当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时,他要与时间抗争,他重新编写巨作,这是在与厄运作顽强 的抗争。

  6、也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读“也经过了几年------名垂青史”

  7、名垂青史的仅仅是国榷吗?还有啥?(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

  8、有一首是这样赞美谈迁,谁来读一读。(出示诗)

  五、整体感悟,悟出道理

  1、谈迁成功了,他用自己不行的遭遇,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

  2、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感受。(有信念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人生岂能虚度,只要生命还在,就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3、教师小结:让我们把这段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铭记在心。

  4.师出示:最后一段话,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5.小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当我们有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点挫折时,我们一定要向谈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攀登光辉的顶点。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7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明末清楚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专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教学中、难点为体会谈迁在编写《国榷》的前后过程及理解和体会谈钱在编写两部《国榷》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意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的理解“博览群书、奋笔疾书”等几个词语意思和在课文中的含义。

  2、能力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3)、能结合本文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延伸。

  3、思想目标:体会谈迁在厄运来临时信念不垮、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塑造坚强的性格,培养顽强的毅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谈迁编写新《国榷》的前后过程。

  2、难点:理解及体会谈迁在编写两部《国榷》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信念坚定、百折不回的精神意志。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选择:读、划、思、议法,情境教学法,质疑解难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学习咯课文,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回顾一下这些词语。(对媒体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说)

  2、我们知道以上这些词语都是写谈迁的,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谈迁战胜厄运、战胜逆境而走向成功的更多细节和所包含的精神意志呢?(征求学生意见,统一认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2、谈迁从小有一个啥信念?(指名说)

  3、谈迁怎么样写成《国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啥?(读、划、思、议)

  4、段落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谁来给大家朗读这一段落?(个别读,师生进行评价,激励)

  2、《国榷》写成之后,谈迁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大喜”是啥?“大悲”也是啥?(生回答)为啥说是“大喜”和“大悲”?(生思考、议论、回答)

  3、你可以体会得到谈迁此时的心情的吗?(体会、议论、反馈)

  4、谈迁在经历书稿失窃的“大悲”的厄运之后是怎样做的?是啥力量让谈迁重新站起来?从这儿你体会到了啥?(质疑解难、分组讨论、总结反馈)

  5、谈迁是怎么样和命运做抗争的呢?(读、划、说。)

  6、交流:你画了那些词?请你把它写在黑板上。(指名)

  7、黑板上,都是同学们画的词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谈迁怎么样的身影?(交流反馈)

  8、引读: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白天他(出示)齐读;

  晚上他(出示)齐读。

  9、“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新的《国榷》完成了,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新的《国榷》。(指名读)你从数字中看出了啥?(交流后回答)

  (四)、课堂小结

  1、谈迁为啥能写出这流传千古的《国榷》呢?从谈迁用打不垮的信念战胜厄运的故事中,你明白了啥?

  2、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五)、课外延伸、感悟升华

  1、简介相似经历的名人。2、赠送名言名句。

  (六)、总结全文。

  (七)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写出《国榷》失窃重写《国榷》

  二十多年沉重打击

  有志者事竟成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位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位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2、懂得在生活中面对崎岖和坎坷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的信念是啥?

  1、课文中的“厄运”指的是啥?

  二、体会写《国榷》的艰难

  导语:“厄运”指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而谈迁不就是一部《国榷》手稿被偷走了吗?为啥对他来说是“厄运”呢?

  1、《国榷》来之不易。

  (1)、通过数字来理解。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通过事例来理解。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指导朗读。

  (读出艰难,读出来之不易)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和坚强。

  导语: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可是转眼之间这20年的心血就化为乌有。

  1、抓住“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理解。

  (1)品位“20多年的心血”、“致命的打击”、“茶饭不思”、“夜难安寝”等词语,体会谈迁心中的悲痛。

  (2)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想到了啥?

  (3)指导朗读

  2、体会谈迁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1)齐读最后一句

  (2)读到这里,你眼前浮现出一位怎么样的老人?

  (3)指名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品位重写《国榷》的艰辛和打不垮的信念。

  导语:重写500多万字的《国榷》,谈何容易!

  1、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地方,体会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啥?

  2、组织交流

  重点抓住“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尔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理解

  (1)指名说,谈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谈迁为了重写《国榷》不怕艰辛。)

  (2)围绕提供的情境,通过想象进行描述。(课件出示)

  (3)交流

  (4)小结:是啥让他坚持下来?

  3、老人的心血没有白费,读完最后3句话

  此时,你想说啥?

  五、学习第4节,总结全文

  1、指名读

  2、面对厄运,你准备怎么办?

  3、齐读

  六、拓展

  其实,像谈迁这样没有被“厄运”打垮的人还有许多,谁能为大家简介一下。

  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第一范文www.定制ifanwen.com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9

  一.回顾导入:

  1.读题。

  2.出示:

  家境贫寒    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    化为乌有

  博览群书    四处寻访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鸿篇巨制    翔实精彩    明史巨著    名垂青史

  3.个别读,齐读。

  4.你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二.围绕厄运,体会书稿是心血之作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厄运是啥意思?课文中,谈迁遭遇了怎么样的厄 运?   学生交流:书稿被盗。                      板书:书稿被盗

  2.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怎样称得上“厄运”二字?同学们,让我们静下心来,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书稿的来之不易!如果有哪个词语,哪个数字或者句子触动了你,就用笔画下来。

  (1)学生交流,出示句子,点击课件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师:这句话里有许多数字,读到这些数字你会想到啥?

  a: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相当于7300多个日夜,17520多个小时——时间长。教师:这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啊!

  50多岁——从30岁身强力壮的青年写到了白发苍苍的垂暮老年,20多年的岁月全放在了写书稿上了。教师: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办不到的。

  500多万——老师出示一本书,述说:这本书有23.2万字,500多万字就相当于这样的书25本。而且当时没有电脑排版,机器印刷,全靠一个字一个字亲手用毛笔写出来。教师: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每次就要阅读500多万字,六次就等于读了3000多万的文字,这得耗费多少心力啊!这不是我们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b:指导朗读

  师:从这一个个数据中,我们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榷》的来之不易啊,能读出其中的艰辛吗?指名读

  (3)学生交流,出示句子,点击课件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a:一百多里路,相当于从我们浮桥到太仓来回的路程,挺远的。从这个数字上你看出了啥? (查找史料的艰辛;走这么远的路只为一点史料,看来他真的很想写好一部史书。)

  b:齐读该句

  师:一百多里路,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个枯燥的数据吗?不是的,这些数字都充满了生命。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谈迁辛劳的一生。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些有生命的数字吧!

  师:著书的艰辛,也岂是这几句话所能概括的,其中的不堪、屈辱,生活的贫困也岂是我们能想到的。所以当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著成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三.面对厄运,体会谈迁的悲伤与坚强。

  1.教师叙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点击课件。

  2.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老师送给大家这些词语:飞来横祸、晴天霹雳、灭顶之灾 点击课件)你看谈迁——

  3.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a:师范读,点击重点词语。

  b: 他不思茶饭,思啥?他夜难安寝,在想啥?

  师:想着想着,谈迁不禁老泪纵横!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此时的心情——

  (伤心,是一般的伤心吗?是伤心欲绝。

  痛苦,是一般的痛苦吗?是痛不欲生。

  绝望,是一般的绝望吗?是绝望透顶。

  4.师: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正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正的英雄就会显示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的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吗?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吗?示句读: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也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5.师:这就是有着顽强意志、坚定信念的谈迁,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读)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一起来读这句话吧!  板书:从头撰写

  四.挑战厄运,品悟谈迁的艰辛与执著。

  1.过渡: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示意学生继续读下去,——已经不多。

  2.老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老师叙述:同学们,看,这就是谈迁。点击音乐。

  老师范读出示的句子。

  3.引导想象:

  教师:看着这幅图,读了听了这段话,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啥,听到了啥,想到了啥?(预设)

  ——北京郊外,寒风冻得他瑟瑟发抖,风沙迷住了他的眼,他却依然到农家拜访,了解前朝的逸闻趣事。

  ——阴雨绵绵的日子里,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着,满身泥水,却仍然在?

  ——屋外狂风呼啸,屋里一盏昏暗的油灯映照出谈迁瘦弱的身影,他不时咳嗽着,手中的笔却紧握着,不停地书写着。

  ——炎炎夏日,酷暑难挡,谈迁……,渴了……饿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清晨,                                  

  ——有一天,谈迁因劳累过度病倒了

  ……

  a:学生交流感受。老师及时点评。(与恶劣的环境,时间,身体,孤独,命运,厄运抗争。)

  b:小结:这就是与厄运顽强抗争着的谈迁。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读)

  点击课件,个别读,齐读。(配乐)

  4.过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5.师生接读:(师:新写的《国榷》——生:共104卷,500万字,……名垂青史。) 

  6.两次编成《国榷》相比,有何异同?(重点体会“500多万字”与“500”万字,体会谈迁编写《国榷》二稿的不易与精确。)

  7.小结:《国榷》因谈迁流芳百世,谈迁也因《国榷》而名垂青史!

  相机板书:名垂青史

  8.教师:500万字的鸿篇巨制,是年近花甲的谈迁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以顽强坚定的意志从头写成的,如果你看到这部包涵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啥?

  请大家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指名交流。

  9.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读读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二十多年成巨篇,朝夕之间化云烟。厄运更立坚定志,重新著书美名传。)

  五.点明主题

  1.总结:是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生接读:……驱散绝望之云。

  让我们带着谈迁那份坚如磐石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2.同学们,让我们牢牢记住谈迁这种不被厄运打垮的坚定的信念。拿起笔我们一起来写下——坚定的信念!师生共写板书:——坚定的信念

  六.拓展。(机动处理)

  1.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简介一个?(司马迁 桑兰 恩科西 布鲁诺王子 海伦凯勒……)

  2.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能成为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坚定的信念

  书稿被盗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0

  上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我轻轻舒了口气。无论是我内心的顺畅还是学生们精彩的课堂表现,都让我感觉到了一堂好课的幸福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故事,表现了他不屈服,持之以恒的精神。文章用词生动凝练,激昂的文字对于表现谈迁的顽强很有力度感,但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无疑要使这堂课精彩起来,必须在课前钻研上下功夫。钻研教材充分,对文本的结构层次、重点句段、情感意蕴了然于心,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烂熟于心,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凭借。这堂课的成功让我看到了课前预设的重要性。

  一、充分、科学地预设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是能动的、活跃的人。教师的预设很重要。教师的预设要力求充分、科学。

  1、目标预设——以人为本,发展语文素养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预设的立足点。每一堂课的预设,教师不能仅仅考虑让学生读懂啥内容,体会啥情感,用啥形式学,而应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尤其结合文本特点,思考本课可以侧重发展学生哪些语文素养: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语感培养还是学习办法的获取……所以我将目标设定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办法。

  2、文本预设——深入研读,挖掘文本资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尽管不是“圣经”,但它仍然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深入研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经历反复阅读教材、仔细查阅资料、由冥思苦想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凭借自己广泛的阅读和丰厚的积淀、修养,对文本作准确、深刻、独到的解读,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使用文本,精心设计。寻找到教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适当有效的结合点。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作者用词的匠心独运,如:一袭破衫、奋笔疾书、家徒四壁等,这些朴实的语言背后却是人物精神的熠熠生辉。而我的教学正是要让学生读到这语言背后的精彩。

  3、学路预设——了解学情,确立学习路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预设时,心中始终要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以“蹲下来”的心态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与文本充分对话,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后,还需以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阅读、去感悟。将心(师)比心(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而后,细细揣摩学生喜欢学啥?喜欢怎么样学?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样的学习路径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怎么样的实践平台才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科学地预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相适合、切合的学习形式,学习办法,学习路径和阅读思考的话题等。

  4、生成预设——充分预测,有效引领学习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课堂是动态的过程,在师生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可能生成的状况、学生学习路上可能生成的个性化体验等进行充分的、富有前瞻性的估测,预设不同的学习路径和不同的应对方案。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也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谈迁为了抄一点资料走了一百多里的路”“谈迁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这些句段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虚拟主机。我的教学设计没有框定一个僵化的线路,没有预设唯一的答案,而是相机依据学生的学路来推进,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可能生成的情况。并预设了应对的措施。这样,学生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会显得自由、自如、自在。

  教师的预设应该是柔性的、开放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预设任务不是减少了,而是加重了:教师不仅要研读教材,准确、深入、独到地把握、剪裁和处理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预设学习思路、过程,而且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种种可能生成的情况和自己怎样应对生成进行有效调控的策略作精心预设。只有充分预设,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生成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地引导、点拨,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学,于不经意间见匠心,让智慧的灵光在课堂闪现。

  二、及时、有效地调控生成

  由于教学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把握生成,及时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教师课前有充分的预设,但在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出乎教师“预料”的信息生成。教师面对课堂生成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一概封杀。尽管学生在畅想谈迁一路说遭受的艰难,餐风露宿,挑灯夜战……但我始终把握着学生的想象为理解谈迁的信念服务这个原则,所以看似分散的想象却紧紧围绕着我的主题。

  在课堂教学流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的讨论和学生的发言,捕捉学生思维的方向,聚焦话题。面对“生成”,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准确辨别、有效调控.变生成资源为教学资源,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人们常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1

  仍然是最近的思路,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解题。

  读题,课题落实到哪个词语上?(信念)

  啥是信念?字典上的解释:自己确信的看法。课文中的应该是指一定要编写明史的决心。

  厄运?厄,灾难,困苦。困苦的遭遇。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的哪句话能解释课文的写作目的?

  最后一自然段。指读,齐读,品悟。

  板书:希望之光

  驱散

  绝望之云

  为啥希望之光能够驱散绝望之云?因为她有

  释:名垂青史。

  名声流传下来。

  仅仅是这样吗?秦桧呢?

  不是,是遗臭万年。

  那名垂青史是啥意思?(好名声)

  谈迁为啥能够名垂青史?

  成功了,成功源自啥?板书:成功,谈迁,明史《国榷》。

  再次点题,因为他有。

  自读课文,啥是绝望之云?谈迁遇到了啥事情让他绝望?

  相机学习:

  ……心血……化为乌有……致命打击……

  心血是啥?《国榷》。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几句话。数字,板书,指导朗读。讲解写法。

  丢了很伤心,我们理解,但为啥说是致命打击呢?

  体弱多病老人。(联系第一次编写的时间想)指导说话。

  所以他(茶饭不思……)

  但是呢他没有被打倒,因为他有。

  自学第3自然段,体会。

  特地四处广泛亲自终日 孤灯

  指导朗读。

  对比新旧国榷。

  感悟,说话训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总结写法,下课。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2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厄运中坚不可摧、不屈不挠(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谈迁在厄运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不可摧、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学会正确对待生活的困难和挫折。这是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工作,裔老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个重难点展开,各个环节的设置也是为了对这个重难点进行抽丝剥茧,最后让学生有一个明确地认识,对谈迁的精神世界有更深的感悟,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裔老师老师的教学有很多亮点。

  一、从词语入手,整体感知

  本课教学揭示课题之后,裔老师老师用三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梳理课文的思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大致思路。这篇课文由“信念”开始,到遭受“厄运”,再到“打不垮”的信念,所以在教学中裔老师采用了循文教学,平铺直叙,并没有采取啥跳跃式或由果溯因式的教学。

  二、利用板书,明确层次

  其次裔老师由信念入手,问学生谈迁的“信念”是啥?这里要求学生理解是自幼立志,而且这个“志”伴随谈迁走过了一生,不同于一时之间的想法。这一小节中“为了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引导学生去比较“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进而让学生感悟谈迁对历史的责任感,在通读朗读去感受人物。这一小节中还以一个重点句: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让学生自读感悟,这几个数字在这里表现了啥,学生可以说一个数字,也可以几个数字结合起来说。20多年,一万多个日夜,记载了谈迁辛劳的付出;6次修改是为了明史的翔实可信;50多岁说明年老志坚;500多万字从数量上说明谈迁巨大的工作量,真是一本巨著。最后通板书的总结,让学生认识谈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三、营造气氛,打开思路

  家境贫寒并没有动摇过谈迁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信念,就在他大功告成的时候,他的内心不知道有多喜悦,简直是难于言表。可就在他沉浸的喜悦之中时,他遭受到了怎么样的厄运?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接着追问:这样的厄运对于谈迁来说怎么样?对于已是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也怎么样?他茶饭不思,夜南安寝,到底在“思”啥?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比较:别人是怎么看待此时遭受厄运的谈迁的?谈迁也是怎么对待这个致命的打击的?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加深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认识,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会抓住“很快”、“回到”、“从头撰写”等词语体会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

  “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也是怎么战胜厄运,再次编写《国榷》的?”由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第3小节的学习。第三小节要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进行理解,例如“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终日奔波”等词语,然学生体会谈迁的艰辛。裔老师抓住其中的一句“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学生自读体会,学生会联系词语“年老体弱”和“奋笔疾书”来感受谈迁的精神。紧接着裔老师设置了一组想象联系来加深学生对“信念”的理解:夏夜,酷热难当,孤灯下,谈迁……。冬夜,寒气逼人,清冷的孤灯下,谈迁……。在想象练习的基础上再追问:是啥力量在支持着年老体弱的谈迁奋笔疾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读到悟,到想象人物情景,逐步加深了对信念的认识,加深了对谈迁打不垮的信念的理解。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3

  教学内容:第九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2010年9月13日

  上课地点:宝应县桃园小学五(2)班

  授课教师:宝应县安宜镇三里小学  朱海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整体感知(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2.看着这个很有内涵的课题,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个让人敬佩的人物?

  3.那么,这篇课文中,也是谁?遭到啥厄运?也靠着啥信念战胜了这个厄运呢?

  (板书)谁?              ﹋?        ﹋?    ﹋?

  3.现在,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读课文。

  4.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能试着回答某一个问题?

  相机板书:谈迁——被盗——重编

  《国榷》

  5.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谈迁战胜初稿被盗的厄运,坚定信念,重编《国榷》的经历。

  6.那么,《国榷》是一部啥样的书?它的作者谈迁也是一个啥样的人呢?

  《国榷》——“榷”同“确”,“真实”的意思,“国榷”指翔实可信的国史。这本书有104卷,500多万字,记录了明朝317年的历史,比其它明史真实可信。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原名谈以训,明亡之后改名谈迁,寄托了对朝代变迁的感慨,对自己境遇变化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仰慕与追随。

  谈迁从27岁起,用6年的时间写成《国榷》初稿,再用20年的时间将初稿修改6遍。书稿被偷后,他也用4年的时间重编,4年半的时间考证,前后35年成稿,署名“江左遗民”,寄托亡国之痛。2年后,谈迁病逝。

  7.谈迁把他的毕生心血献给了他追求的事业,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虚拟主机,感悟他可敬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新词,读准课文 (13分)

  1.上课前,我们布置同学们自学了生字新词,现在检查一下自学效果。

  ⑴出示小黑板1,谁来读读这些生字?很好,齐读。

  ⑵出示小黑板2,谁来读读这些新词?很好,齐读。

  ⑶谁来说说这些红笔书写的新词的意思?

  浙江——位处江苏东南,历史上越国地方,景色秀丽,经济发达,人才辈出。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说明刻苦好学,知识面广。是编书的知识基础。

  诞生——①出生,降生;②比喻新事物的出现。请举例说明。

  逸事——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须史家考证之处。

  2.从刚才的汇报看,同学们自学效果很好。其他新词,放在分段研读时再去研究。现在我们来练习读准课文。

  3.首先请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读一段,互相纠正读音。

  4.接着,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规则:每人读一句。读正确的坐下,读错的,由大家帮助读正确后坐下。开始——

  5.请刚才读得正确的人站起来展示一下风采,很好,我建议——掌声鼓励!

  6.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概括段意,读通课文(4分钟)

  1.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啥?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准备答案。

  2.指名交流,力求具体有概括性。

  第一自然段:写家境贫寒的谈迁历经20多年,终于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第二自然段:写书稿被人偷盗后,谈迁决心重编《国榷》。

  第三自然段: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成更为完善的《国榷》。

  第三自然段:写由谈迁的故事而产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现在我想请大家将每段段意浓缩成四个字的小标题,谁来试一试?

  初编《国榷》——遭遇厄运——重编国榷——人生感悟

  5.每段两个字,行吗?

  板书:初编——被盗——重编——感悟

  (四)研读首段,初识谈迁(13分钟)

  1.从概括段意和编写小标题的练习中,我看到了大家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

  现在我想和大家研读第一段,看看大家的分析能力怎样,有信心吗?

  2.我为大家设计的研读步骤是:解疑——感悟——朗读(板书之)

  3.第一步——解决疑难

  ⑴请大家默读第一段,用波浪线画出不懂的问题。

  ⑵同桌互相解答简单的问题。

  ⑶还有啥不懂的问题?(随机板书)

  史学家——历史学家,是以专门记录及研究历史事件为主要工作的人。

  编年史——按照年份记录历史事件的书籍,相区别的是纪传体。

  翔实可信——真实可信。由此推想出谈迁的创作动机:修订其他明史的不真实性。

  4.第二步——读书感悟

  ⑴为了刻画人物形象,第一段中运用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数据,请你找出来,说说理由。

  ⑵引导交流,相机板书。

  ①20多年……50多岁

  这20多年,实际上是谈迁27岁到53岁之间的26年,是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这20多年,谈迁为《国榷》耗尽心血。                                                   

  用成语分别形容27岁的青年人和53岁的老人。男生说青年人,女生说老年人。

  27岁的青年谈迁闪亮登场。男生有请——

  (风华正茂、风度翩翩、神采飞扬、神采奕奕、文质彬彬、虎视阔步、大步流星)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26年过去,谈迁已经变成了一个53岁的老年人。女生有请——

  (年过半百、五十知命、头发花白、人老眼花、年老体衰、体弱多病、风烛残年)

  是呀,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体弱多病的老年,谈迁把他人生最美好的26年光阴献给了他钟爱的事业——编写《国榷》,这种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和敬佩?

  ②500多万字

  500多万字的史书堪称堪称鸿篇巨制,足见工作量大。

  工作量的确很大!老师算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674个字,第九册语文书总在3万字左右。500万字相当于7418篇课文,或者167本语文书。而且是用毛笔书写,更加艰难。

  ③6次修改……四处借书

  你知道6次修改用了多少年吗?据历史记载,完成初稿用了6年,6次修改竟然用了整整20年!足见谈迁为求证费心心思,足见谈迁治学态度严谨。

  ④抄一点史料……走100多里

  一少一多形成鲜明对比。“一点”可以是多少字?假如是100字,那1个字就是1里;假如所有史料都要如此艰难,谈迁就要走500万里路。可以想象20年期间,谈迁的工作是多么艰难。

  ⑶感悟谈迁

  这一个个感人的数据,无不凝聚着谈迁的心血;这一个个闪光的数据,无不折射出谈迁伟大的人格。聪明的你,从这些数据中读出了啥样的谈迁?

  板书

  志向远大、治学严谨、意志坚定

  3.指导朗读。

  编写国史向来由国家调集史官,拨给经费,配给资料。而家境贫寒的谈迁,仅凭个人力量竟编写成如此浩大的史书,真是空前绝后的壮举。你对做出如此壮举的谈迁产生了啥样的情感?  

  读出你对谈迁坚定意志的崇敬,读出你对谈迁贫寒境遇的同情。试读——指名读

  4.26年的心血,凝聚成一部翔实可信的历史巨著,谈迁即将实现人生的辉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谈迁的书稿突然被盗了,毕生的心血毁于一旦。对于年过半百、贫病交加的谈迁,这是何等残酷的打击呀!遭遇了人生厄运的谈迁,也是怎么面对厄运,奋勇向前的呢,留着以后你们的语文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

  (五)作业(2分钟)

  1.现在做课堂作业——描红、写字

  2.说一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浙——析  博——搏  诞——廷  锁——学

  3.开始描红、写字。

  4.课后作业:完成课后2、3两题。

  主板书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谁?                   ﹋?        ﹋?    ﹋?

  谈迁            初编——被盗————重编——感悟

  《国榷》       志向远大

  治学严谨

  意志坚定

  副板书1

  解疑——感悟——朗读

  副板书2

  20多年……50多岁   ——耗尽心血

  6次修改……四处借书——治学严谨

  500多万字          ——工作量大

  一点史料……一百多里——工作艰难

  正面

  小黑板

  谈迁(1594年—1658年),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原名谈以训,明亡之后改名谈迁,寄托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自己境遇变化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仰慕与追随。

  谈迁从27岁起,用6年的时间写成《国榷》初稿,再用20年的时间将初稿修改6遍。书稿被偷后,他也用4年的时间重编,4年半的时间考证,前后35年成稿,署名“江左遗民”,寄托亡国之痛。2年后,谈迁病逝。

  正面

  小黑板2

  翘舌音:浙、抄、撰、挣

  平舌音:锁

  前鼻音:迁、诞、寝、坎

  三拼音:撰、迁

  其它字:厄、榷、博

  背面

  小黑板3

  浙江  诞生  逸事  博览群书(此行用红笔书写)

  抄写  撰写  挣脱  寝食难安  崎岖  坎坷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篇14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本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列举数据增加了课文表现力,在教学时应加以关注。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3、初步学习体会课文运用数据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依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设为通过品读谈迁所遭遇的厄运和撰写《国榷》的过程,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的难点则为初步学习体会课文运用数据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将本文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在第一课时整体把握,了解谈迁信念是啥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主要围绕重点段落展开。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围绕题目设计了两个问题贯穿文章的重点段落2、3自然段:1、谈迁经历了怎么样的厄运?2、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第一个问题围绕第二自然段展开,我采用启发提问法,由学生带着“谈迁经历了怎么样的厄运?”这一问题默读课文,再圈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细细品读,以体会《国榷》被偷走对于谈迁来说真的是个厄运。接着,我让学生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谈迁在《国榷》被偷后的表现,好好朗读,体会谈迁坚定的信念。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积累语言,加深认识。

  接下来,我以“面对厄运,谈迁是怎么做的?”这个问题引入第3自然段的教学。我让学生自读这一小节,并圈画出谈迁重新撰写《国榷》的词句,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接着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我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的出示描写谈迁重新撰写《国榷》的重点句段,并抓住句中“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一袭破衫”、“奋笔疾书”这几个词语,让学生个别读、齐读,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谈迁重新撰写《国榷》时的顽强信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此时,我还将以“四处寻访”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谈迁在寒冬腊月、炎热酷暑之下,为写《国榷》而到处寻访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练习说话,进一步体会谈迁坚定信念及顽强的意志。这一设计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我再通过引读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抓住“104卷”、“500万字”这两个数据,让学生与之前的《国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感受谈迁写成《国榷》的不容易。此时,我将适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总结点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谈迁靠着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打倒了厄运,终于写成了《国榷》。

  在此基础上,我结合谈迁的故事,让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启发学生从谈迁写成《国榷》的经过中感悟“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度内化文本语言,我让学生写一个以“谈迁,我想对您说……”为题的小练笔,通过读写结合,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有了一个宣泄的渠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以上说课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其中有啥设计不当的地方,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书稿被偷    致命打击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推荐站内搜索:童真作文、家长会作文、2014考研报名时间、代价作文、分数不高但很好的大学、甘肃公务员考试试题、教师资格证答案、吉林省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20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00字、公务员考试分数查询、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精选1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5305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