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随着政和县省级同心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鹤林工业园区的完善,我县产业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带来了用工稳工的难题,“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成为产业经济的最大制约元素。为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基本信息,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我县企业用工压力, 2012年4月政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面启动政和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经过县人社部门和全县各乡镇、街道、村居5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政和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数据采集、整理、录入,系统地掌握了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分布和就业现状,可作为我县经济发展、招商项目和领导决策数据基础依据。

一、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

这次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采集范围涵盖我县5个乡、4个镇、1个街道、共134个村(场),数据采集的对象为农村户籍年满16周岁至60周岁的男性劳动力,年满16周岁至55周岁的女性劳动力。经全面的调查和采集,截止至2012年9月10日,共采集我县农村劳动力123996人。其中男性67727人,占总人数的54.63 %,女性56239 人,占总人数的 45.37%。

1、按照年龄阶段分组,采集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16-30岁为51648人,占总人数的41.7%; 31-50岁为60875人, 占总人数的49.1 %; 51-60岁为11473人, 占总人数的9.2%。最佳务工年龄段36 -50岁的劳动力人数为48477人,占比39.1%。

2、按照就业状况分组,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在家务农47564人,占38.37%;亦工亦农8932人,占7.2%;已转移就业57774人,占46.6%;外出经商9696人,占7.82%。

3、按照职业技能状况分组,在采集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仅3211人具备专业职业技能,占总数的2.59 %。其中具备初级技能3040人,具备中级技能146人,具备高级技能23人,技师2人,而97.41%的劳动力都无专业技能。

4、按照文化程度分组,在采集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3743人,占总人数的3.0%,中专、技校及高中文化程度10324 人,占总人数的8.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9899人,占总人数的88.7%,体现了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大多较为低下。

(二)在家务农劳动力现状分析

通过数据采集分类,现有在家务农劳动力总数47564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4009人,占8.43%(其中男性2067人,占51.56%,女性1942人,占48.44%);无转移就业意愿的43555人,占91.57%(其中男性21779人,占50%;女性21776人,占49.99%)。

1、在家务农无转移就业意向劳动力现状分析。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力。我县是农业县城,山多地广,近年来茶、竹、果、蔬菜产业迅猛发展,需用劳动力12万人左右,而茶、竹、果、菜等农产品效益的增值和农产品加工的兴旺让最佳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感到在农村更有发展前途。二是25岁以下的无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 8059人,占16.94%,这部份群体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怕吃苦,怕被约束,不愿意成为产业工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三是我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40岁以上的群体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不能达到技术工人的标准;四是女性劳动力群体较大,无转移就业愿望的女性共有23717 人,占比49.86 %,这部份人员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或就地打零工;五是不愿意转移的人群中已有部份属于隐性就业状态;六是有部分属于无法转移的残疾和重病人员。七是劳动观念不正确,许多农村家长不愿意子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或是在一线岗位,特别是认为在小微企业工作更是低人一等,造成我县的年轻劳动力更愿意到第三产业从事简单的服务工作。

2、在家务农有转移就业意向劳动力现状分析。在家务农有转移就业意向人数4009人中,男性2067人,占51.56%,女性1942人,占48.44%。呈现特点一是年龄段分布相对平均。30岁以下1335人,31-50岁2379人,51-60岁295人。而最佳务工年龄段36-50岁的农村劳动力数为1955人,占有转移意愿人员的48.76%。二是文化程度、劳动技能偏低,只有少数人取得职业资格,具备职业技能。通过数据采集显示有就业意向的群体中,初中文化2296人,占57.27%,小学文化1422人,占35.47%,大专、大学及其以上人员仅42人,占1.04%。按职业技能分类看,有农、林、牧技能的107人,其他无技能者达3731人。取得职业技能资格的80人,仅占2%,其中初级工42人;中级工38人。三是通过调查愿意在本县范围就近就地务工的3318人,占82.76%,愿意到县外省内就业的645人,占16.09%,愿意出省就业的46人,占1.15%。就业工种意向主要为普工和农、林、牧类,分别为1911人和847人,分别占总数的47.66%和21.13%。其他意向工种顺序依次为旅行服务、物流业、针纺服装、数码装配、木材加工等。对劳动报酬要求月工资2000元以下有2393人,占59.68%,月工资要求2000-3000元的有1505人,占37.54%,月工资要求3000元以上的有106人,占2.64%。综合来看,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域要求主要趋向本地,想外出务工的人员明显减少,就业意向工种与其技能相对适应,偏向就业层次较低的岗位,但工资要求与自身素质不匹配,相当部份农村劳动力互相攀比宁愿等待而不愿意依照自己的能力就业。

(三)已转移就业劳动力和外出经商人员现状分析

我县农村劳动力总量为123996人,已转移就业的为57774人,占总人数的46.6%,其中从事各类产业务工的为48078人,占比38.77%,经商的为9696人,占比7.82%。

1、转移就业地域分布。转移到省外的为29710人,占比51.42%,在本省范围内转移就业28064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8.57%;其中在南平市范围内就业14077人,占比24.37%;其次在本县范围内就业12308人,占比21.3%;因此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外省就业相对较大,而相对于本省就业主要集中在南平市、本县范围内。在省外转移人数相对较多的依次为:上海11631人,浙江3997人,广东1687人。省内转移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市分别为:福州7023人,厦门3216人,泉州1977人。在南平市范围内就业人数较多的县(市、区)分别为:建瓯市398人,建阳市332人,松溪县284人。

2、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就业技能单一,多数都在从事简单且劳动技能较低的行业。如普通工27009人,旅行服务业7283人,二者占总数的59.36%;其他行业分别为物流业3867人、木材加工3939人、针纺服装3312人。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30392人,2000-4000元的26855人,4000元以上的526人,普遍工资水平都偏低。

3、外出经商人员共9696人,人员流向基本与地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应。其中省外经商6478人,按人数总量分布依次为:上海3066人、广东523人、浙江406人。在本省市外地市经商的1858人,依次为福州1252人、厦门325人、泉州117人。在南平市范围内经商1360人,依次为建瓯市41人、建阳市41人、延平区33人。出国(境)1590人。

4、外出就业人员已基本稳定,特别是40岁左右的产业工人已成为所在企业的骨干,都有一技之长,如无大的经济变化和结构调整动员回乡有较大难度。并城市的发展空间、生活条件更为优越,政策更为优惠,因此回归的难度加大。而20至30岁左右的青年人认为城市更能展示才能,更有发展机遇,都不愿回乡。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怎样更好地发掘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我县产业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应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在领导层面上,要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是关系到我县跨越发展、快速发展的关键制约元素的理念。乡镇主要领导要极力推进劳动力“回归工程”,在重大节日期间要在辖区内组织宣传回归务工的意义和利弊分析,并对回乡务工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与待遇支持。乡镇都要认真落实省、市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和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的系列政策,并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招工稳工政策,在子女入学、住宿、生活娱乐上给予县居民待遇。企业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量和务工者的技能水平提高薪酬待遇,改善生产环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二)强化对有转移愿望人员的培训和引导。在家务农人员中有4009人有转移就业愿望,说明有一定可转移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要整合全县的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财政、人社、农办、经贸、科技、妇女、共青团、工会等部门的作用,把项目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阳光工程等进行组合,加快提升有转移愿望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并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岗前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能,满足企业用工要求。另一方面要强化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教育,转变求职者的就业观念,让其理性对待转移就业,引导到当地企业就业。

(三)创新工作方式,多管齐下,引导不愿意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产业工作。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在家务农47563人中,愿意离土离乡转移就业的仅占8.43%,无转移意愿的为43554人,占比91.57%。没有转移愿望的群体中,除年老体弱或在家照顾家庭子女的妇女外,不乏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年轻劳动力。进一步剖析在家务农人员不愿转移就业的深层原因,探索挖掘潜在劳动力资源,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推行集约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就业转移到工业产业就业上来。借鉴推广成功的农村土地流转经验,通过依法流转,使农民获得较为稳定的租金、股红等直接收益,或实现薪金和二三产业经营收入等,让他们转移就业无后顾之忧,进而进一步丰富我县的当地劳动力资源储备。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尽快转型升级。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根据当地劳动力资源状况,选择性地引进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薪酬待遇好、用工环境优的工业项目,逐步提升我县产业结构水平,降低产业发展的用工量,避免企业对有限劳动力的争夺。要有“腾笼换鸟”的气魄,按自然法则淘汰低能、落后产业,把有限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到对我县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上来。

(五)加大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全面掌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动态管理,开发出简易明了的用工信息平台,并把信息系统联接到乡镇、村居,让农村劳动者有自由选择的时机。

(六)要把外出经商人员通过在外商会,将已成功创业人员动员回乡创业,政府要宣传引导,通过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通过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的就业。

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情况,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建立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能全面展示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状况,为农民工提供更加便捷、准确、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并解决企业与求职者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实现我县企业与农村劳动力进行点对点的有效对接。数据库的建立也为政府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助上一臂之力,翔实的数据让引进企业对我县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情况一目了然,只要落户企业的工资及相关福利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简介和动员,就能尽快帮助企业招齐相关人员,亦有助于我县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增加吸引力。

推荐站内搜索:干净短句暖心8字、元旦春节放假安排、村官考试、廉洁从教心得体会天津事业单位报名入口、安全生产心得体会、中国卫生人才网官网、高考试题及答案、新疆成人高考、

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分析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5508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