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则(精选16篇)教案二则(精选16篇)教案二则(精选16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案二则(精选16篇)

教案二则(精选16篇)

教案二则 篇1

  3b p m f教案 

  山东省曲阜实验小学  孔为峰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办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材说明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孩子在听广播,广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第二幅图是一个小孩子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p的音,小男孩举着的小红旗的形状提示p的形。第三幅图是两个小孩做摸人的游戏,“摸”提示m的音,三根门柱和上面的门梁构成的图形提示m的形。第四幅图是老爷爷右手拄着拐杖,在观赏佛像,“佛”提示f的音,拐杖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a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办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a的拼音;三是b、p、m、f和a、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画着“父亲”“母亲”和“我”在公园游玩。

  教学重点

  b、p、m、f的发音办法及音节的拼读办法,

  教学难点 

  韵母带调拼音。

  教学准备 

  1、 配合学习b、p、m、f发音的录音带;

  2、 b、p、m、f的字母卡片;

  3、 b、p、m、f和单韵母相拼的拉动式卡片;

  4、 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字母教学 

  一、复习单韵母及其四声,为学习拼音做好准备。 

  `1、教学b、p、m、f,要重点指导发音部位和发音办法。可从插图入手,借助“播”“泼”“摸”“佛”的读音,读准b、p、m、f。

  (1) 发b时,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自己冲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

  (2)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习,掌握发音办法。

  (3) 发p时,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向外送气,极轻极短,气流较强。

  (4) 试验比较,区别发音。

  (5) 教学b、p时,可将薄纸片放在嘴前,比较发音:发b时,纸条基本不动;发p时,纸条有明显的颤动。 

  (6)发m时,双唇闭拢,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颤动。发f时,上齿接触下唇,发音时气流从齿和唇的小缝中摩擦出来。

  2、教学b、p、m、f的形。

  (1) 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与字母相似的部分;

  (2)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字母像啥;

  (3) 将b、p、m、f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棍f f f”。 

  第二课时

  拼音教学 

  注意:本课是教学拼音办法和带四声的声韵相拼音节的起始课,要凭借教材,重点教好拼音办法。 

  一、 复习b、p、m、f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办法

  二、 指导学生看拼音办法图。

  1、 图上的小孩子在推卡片,表示b和a碰在一起就可以拼出ba这个音节来。

  2、 告诉学生在拼音时,声母b要读得轻短些,单韵母a要读得响亮些,把b和a快速连读成音节。

  3、 利用“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口诀,配合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拼音办法。 

  三、 声母b和韵母a的四声相拼有一定难度,要反复练习。

  1、 借助图画帮助拼读音节,让学生看清楚单韵母的声调,

  2、 把声母和带调的单韵母连读拼成音节。 

  四、 声母b、p、m、f和u、o相拼的拼音练习,可用拉动式卡片或翻动式卡片让学生反复练习,以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声母b、p、m、f和a、u、o相拼的拼音练习

  二、书写指导 

  讲解b、p、m、f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的位置,提醒学生注意:

  (1)b、p两个字母的竖画和右半圆所占的位置不同;

  (2)m的两个“门洞”一样大;f的横比较短,写在比四线格第二条线略低一点的位置上。笔画名称:叫右半圆,叫左弯竖,叫右弯竖。 

  (4) 教师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指导。 

  三、认读字词

  1、 看图认读三个词语,从中感悟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2、 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从读词到认字,

  3、 离开音节熟练认读生字。 教学生多读几遍后进行用卡片辨认,重点是借助拼音规范语言。如“妈”应该读第一声,“父亲、母亲”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四、扩展活动 

  1.做游戏“说出我的悄悄话”。 

  同桌两人,甲在乙耳边发b、p、m、f中的某一个音,乙说出是哪个声母,然后交换进行。 

  2.做游戏“看谁找得准,找得快”。 

  听老师或同学拼读音节,看谁也准也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声母和韵母,并摆成音节读一读。 

  3.拼读下面的音节。 

  bà bó bǐ pá pō pí mù mò mǐ fǔ fà fó 

教案二则 篇2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办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 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小孩都应该读读它。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二、作者简介: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整体感知

  三、检查字词

  四、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1)鲁滨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啥?

  (3)这几个阶段前后有何联系?

  用圈、点、勾、画的办法阅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明确:(教师板书)

  三个阶段 三个部分

  生存问题 (1—3)节 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物质问题(4—9)节 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精神问题(10—12)节 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鲁滨逊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讲读后感的写法,展示例文。

  六、作业 :写一篇《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教案二则 篇3

  <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

  小孩子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呢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样认识的?可以怎么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小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孩子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啥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啥样的?可以做啥?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啥,学到些啥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啥?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父亲、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父亲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父亲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啥?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啥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么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 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

教案二则 篇4

  <<林冲棒打洪教头>> 

  作者:张建勇    发表时间:2004-12-26    阅读次数:83 

  《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

  课前谈话:

  放《好汉歌》

  师:知道这是啥歌吗?

  师:好听吗?

  师:你认为啥样的人能称为好汉?

  师:大家说得真好,可老师认为刚才能够在这么多老师和同学面前说出自己观点的,展示自己的风采的同学一样是好汉,大家说对吗?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上都能让老师竖起大拇指!有信心吗?

  一、再读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把这则生动的故事再潜心地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一节拿出来再细细地品一品!

  2、分析第三节

  (1) 你喜欢第三节,这节真长啊!不错,你真勇敢,有魄力,有好汉风采,来,说一说你为啥会喜欢这一节?能给大家念一念吗?(评:学习是有层次的,刚上课他能把这么长的小节读得如此通顺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相信他一定在后面读得更好!对吗?老师期待你的表现!

  (2) 听了他的读书,你觉得林冲和洪教头各是一个啥样的人?(谦虚忍让/狂妄自大)

  (3) 大家下面自己练一练,看看能否读出林冲的谦虚和洪教头的狂妄!

  指名读

  指导:躬身施礼(你的诚意不够)谁来试一试!

  洪教头说的话(你读得不够狂妄,傲慢)谁再来试一试!

  冷笑(这句话真长,不好读,大家都练一练吧)

  跳起来(读得怎样,这句读得好,把洪教头急燥的样子读得绘声绘色,有进步!)

  (4) 大家再连起读一读!

  (5) 检查(真不错!继续努力)(还是第一个人)

  (6)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就这样林冲和洪教头的比试拉开了序幕,战况怎样,且看下文分解。自己自由地把下面的课文读一读,尽情欣赏林洪大战

  生读课文

  4再读课文

  同学们,从大家刚才的读书中,老师还以看出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喜爱,啥叫身临其境,啥叫情意深长,也不过像同学如此嘛!有的同学还情不自禁地比划起来,可以看出大家是全身心走进了故事,介于此,我决定让大家表演个够,先各自组合,或独自练习,配上自己的动作,带上自己的声音,练一练,待会儿,老师给你们展示自己的虚拟主机,不过和注意人物动作!(有的同学以做不住了,要做个像林冲一样一个谦虚的人啊)有啥不理解的,记住导演在你们身边,随时听候你们的召唤!)

  5、检查

  指导:掂量 恨不得 把火烧天 拨草寻蛇

  评:不错,配合得真默契!如果再自信一点更好!再去练一练)

  你们表演得真是太好了,如果能评奖的话,一定会是最佳男主角!再次给他们掌声)

  你们的表演使老师想起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啊,古人说得真对啊!送给她们掌声)

  二、就这样林冲大胜洪教头,在大家一片哄笑声中,洪教头是----满面羞惭……

  结局

  真是骄者必败,志者必胜,同学我建议大家再次把那首《好汉歌》献给我们的林冲,也送给今天跃踊发言的好汉们,以及坐在后面所有的老师们,好吗,大家都会唱吧!

教案二则 篇5

  课题:《过新年》

  课型:综合课

  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

  一.  通过不同新年音乐的演唱、欣赏、律动、打击乐伴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办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老师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感受过新年的节日气氛。

  二.  渗透世界优秀音乐和乡土素材,拓展学生音乐视野,并通过闽南语新年歌曲的欣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故乡,热爱故乡。

  教学重难点:

  歌曲学习、对不同新年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挂图、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随着《龙咚呛》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  新歌教学——启发自主学习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新的一年也开始了,各国小孩子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中国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是啥节,谁知道?……

  2.      揭示课题:《过新年》

  3.      朗读歌词:找节奏一样的句子

  4.      突破节奏难点。

  5.      跟琴默唱歌词。

  师:现在,老师弹奏这首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你觉得哪个乐句比较难唱,等一会儿可以提出来,我们再一起来解决。

  6.      轻声跟琴练唱歌曲并解决演唱中的难点。

  7.      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同学们都学会了这首歌,这是一首二拍子、力度较强、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怎么样才能把它唱得更好听呢?老师用两种办法来演唱,你们听一听,哪种演唱办法效果更好。

  8.      欣赏歌曲动画,进一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9.      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10.  打击乐器伴奏。

  三.  欣赏圣诞音乐《平安夜》片断。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的演唱和乐器的伴奏把中国过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外国小孩子是怎么样庆祝新年到来的呢?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庆祝新年的传统节日,就像我国的春节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外国的圣诞音乐《平安夜》,同学们听一听,音乐在节拍、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有啥不同,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三拍子,慢、较弱、优美抒情)

  2.      欣赏并引导学生合着音乐律动。

  四.  欣赏新年歌曲《恭喜恭喜》。

  1.      谈话引入:……我们也一起来演唱这首新年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恭喜恭喜》的片断。

  2.      欣赏《恭喜恭喜》的片断。

  五.  课堂小结

  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过去了,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外过新年的习俗和音乐文化,全世界的小孩子都希望新的一年和平、幸福、美好,在这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祝同学们新年学习进步,心想事成!现在,请我们唱着《过新年》的歌儿,把新年的礼物带回家送给亲爱的父亲母亲吧!

  <过新年>

教案二则 篇6

  闪光的烟花

  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点、线、面的应用。

  2.通过不同材料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点、线、面的应用。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教学准备:一个神奇的口袋(内装各种绘画工具、各种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烟花的认识、理解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录像,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它们的形状像啥,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二、掌握、创作烟花

  1.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怎样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点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2.学生都了解烟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在夜空中闪闪发光,把夜色装扮得十分漂亮。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啥好办法创作出造型别致、色彩鲜丽的烟花?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设计办法:有各种动物造型的烟花、有太阳、月亮、星星等造型的烟花。

  三、利用不同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1.欣赏书中范画,请学生找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种烟花。

  2.从自己的神奇口袋中找出适合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烟花的材料,有纽扣、彩带等,并说说为啥选择这些材料?

  3.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画或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幅《闪光的烟花》。

  四、学生进行造型游戏

  教师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生作业展示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讲评,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纸 风 铃

  课型: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教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美化纸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会利用各种材料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水平,树立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纸杯等材料制作风铃。

  教学难点:怎样在细绳上固定纸杯的位置。

  教具准备:风铃(玻璃、金属、木头)、细绳、透明胶、一次性纸杯。

  学县准备:一次性纸杯、细绳、大头针或牙签、彩色纸、油画棒、固体胶、透明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对比导入。

  1.出示彩色的纸杯,与白色的纸杯对比,思考:哪一个比较美?为啥?

  2.想想办法,怎样把白色的杯子变成美丽的杯子──画、剪、贴。

  三、教师随堂演示用各种办法装饰纸杯。

  四、每人装饰1个杯子,可以用剪、贴、画等办法制作。

  五、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风铃的声音,并展示风铃实物。教师提问:

  1.风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寻找共同特征──用绳子串起来。

  3.展示学生制作的小纸杯,“可用来做啥呢?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结论。

  六、欣赏教材范围:请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范图有啥特色?

  七、布置作业:两人一组制作一串(2~4个为一串)纸风铃,要求形式新奇,有个性。

  八、巡视辅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九、课堂总结: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十、布置课后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风铃?用啥办法使你的风铃响起来。

教案二则 篇7

  教学目标 :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认识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

  一、导人新课

  婉约是唐宋时的一种诗词风格,与之相应的是豪放派。这碍难感种风格不仅并列于唐宋这两个诗词顶峰的朝代,并至今仍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错误》正是现代婉约诗之典范。

  朗读诗歌

  二、总体把握

  1、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极为抒情的诗歌,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首叙事诗,因为它叙述了一个凄美幽怨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谁来转述一下给我们听听?

  明确:见《教师用书》

  2、诗歌特色

  你觉得本诗有啥特色?请说说你的总体感受。

  明确:主要有:(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诗人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用杨牧的话说:郑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是对郑在西化之风劲吹的中国台湾而坚持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个性的极好评价。(3)短小别致,“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4)比喻新奇鲜活。等等。

  三、具体赏析

  1、“错误”

  题目是“错误”,这是指啥错误?

  讨论明确;大致有:(1)女子错误地以为来人是归人;(2)我错误地“打江南走过”,捉弄了女子的感情;(3)“我”确实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归人(心上人),但是呢“我”“过家门而不入”,令女子错误地以为“我”回家了。

  2、“美丽”

  “错误”是“美丽”的,这怎样理解?

  讨论明确:(1)女子以为,“答答的马蹄声”可能是归人回来了,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所以说“答答的马蹄声”是美丽的,但是呢……(2)“我”无意识中破坏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兴奋跌入失望,这虽然是个“误会”是个“错误”,但是呢从审美的角度看,是“美丽”的。(3)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情节美丽,因此“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

  3、这是一首美丽而忧伤的诗歌,叙述的是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请你从诗中一字、一词、一句或一节加以体会,说说它的美丽或忧伤。

  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参看《龙门新》)

  四、再读诗歌

  五、作业 布置

  <错误>

教案二则 篇8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过程与办法目标: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情感与态度目标: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2.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些流行歌曲,像《老鼠爱大米》等,我们都非常喜欢,但有一些老歌,虽年代久远,却富有生命力,激励了一代也一代的后人。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无数的中华儿女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而不懈奋斗。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二、黄河本事知多少说到黄河,我想咱们先回顾一下有关黄河的地理、发源等知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出示黄河咆哮奔腾的画面。——耳目共赏后,你能从诗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词语吗?三、了解背景通文意作者是在啥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妈妈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四、诗海畅游读为先读准字音:山巅diǎn   哺pǔ育   澎péng湃   狂澜lán   赞zàn歌  发源yuán   屏嶂zhàng     滋zī长   气魄pò   劈pì成    宛wǎn转诵读指导: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这首诗歌应注意些啥?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啥?)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注: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a、语调激昂、感情豪迈。b、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c、注意适当的停顿、语速。(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比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注: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三)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教师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议得出。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2, 时代背景的把握3, 对诗词语言的品味4, 调节自己的感情。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五、感知品析作评点(一)自主质疑:(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啥?②你还有哪些疑问?(活动:思考交流)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启示):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3、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啥作用?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解答。(活动:从上述问题入手,师生互动,解决疑难。)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 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三)课堂反馈: 1、文中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独特特征词语:                     。    2、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是                        。3、诗歌最后两句采用       修辞办法,起       作用,表达了              。   4、诗歌最后一段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原因是:明确:1、“澎湃”、“狂澜”、“宛转”、“屏障” 2、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 这是一个喑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诗中类似于此的比喻还有两个″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3、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结束语: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呢,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全班朗读)六、拓展创新乐不限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感悟黄河》小报,在班内展评。欣赏《黄河大合唱》。

教案二则 篇9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能行》一课。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的第一框内容。

  1、 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感悟啥是自尊和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基础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本节课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分别简介了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走出自信的误区,以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2、教学目标 :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总要求和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可分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2 :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3 能力目标4 :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③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需要强化探讨和引导。

  二、说教学理念

  考虑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办法,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是自信,教师本人应以自信的姿态从事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控制和自我调适心态的能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小品表演、竞赛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发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办法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办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资料的准备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备课时,我准备了与教材所授主题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引起社会较强反响的新闻实例和人物报道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自信、自卑、自负的心理特征,感受它们为社会及个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 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本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一个新的课题,作为教师来讲,引趣是比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国人瞩目和鼓舞的《刘翔雅典百米冲刺》的录像资料作为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补充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弗雷基的座右铭“我能行”导入  新课,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知识展开,层层引进,深入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按教材知识之顺序进行讲授。

  (1) 自信一族(板书)

  ①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本目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自信的榜样——罗丹。在阅读罗丹与巴尔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让学生讨论为啥罗丹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进而使学生对自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相信自己),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②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将自信的理解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领域方面的,还可以是知识技能、特长方面的。

  在活动中,让学生陈述“我能行”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对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学要鼓励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我能行”。

  ③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能行”,进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设计了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两位同学说说感受,在学生进行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自信的含义和自信的表现。

  “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④为使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自信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我也设计了

  活动三:自信者的风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风采,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和精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自信所赋予他们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由于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对自信易产生误解,将自负和自信混为一谈,自卑和虚心相提并论,在此环节,我设计了活动四:请你来分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它们。

  活动四:请你来分析

  材料一: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或看不起他人,自以为是),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谁最大”的故事加深对自负的认识。

  材料二:

  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啥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义(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可能会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可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式加以疏导,树立学生正确理性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负,了解它们对成功所造成的影响,我设计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成功

  自信

  实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败       卑                                                         负   败

  (以上环节的多媒体展示中,我利用两个神态迥异的卡通形象—蜗牛和青蛙分别代表自卑和自负,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

  为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自卑、自负的心理状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简介马加爵事件:刚才所说的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马加爵,马加爵在大学期间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内心的自卑与自负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结果酿成了惨剧——在一次与同学打牌所发生的冲突中,他杀死了他的四位同学。2004年4月,昆明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此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为深化学生对自信、自负、自卑之间区别的认识,让学生充满自信,最终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我设计了

  活动五:情景剧场——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啥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我利用这个情景剧场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情景进行表演,然后请观众打分。通过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能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第三个环节  归纳总结

  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既有概括性,也要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个环节  练习反馈

  为了掌握课堂效果,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以三道选择题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矫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确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实现追求目标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听别人的见解

  I、 很自负

  2、“谁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青蛙的悲剧根源是(  )     

  A、 谦虚  B、自强   C、自卑    D、自负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

  C、“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信的表现

  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五、说板书设计 

  我在板书设计 上注重直观、系统,适时的体现教材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现

  能                  自负

  行     超越自负     自卑

  告别自卑     走出自信的误区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索的教学办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教案二则 篇10

  作者:叶慧

  <!-- 题目部分--e --><!--内容---start-->课  题7、鸟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办法正确、通畅地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鸟、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1、按要求预习课文。掌握预习办法。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好、动人的情境。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描绘的美好、动人的情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培养情感            1、  小孩子,春季来了,燕子飞回来了,布谷鸟欢快地,唧唧喳喳,好不热闹,你能听懂鸟语吗?2、  可是古时候有位通晓鸟语的专家,预习过课文的小孩子来给大家简介一下。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9 鸟语  出示课题   (一)自学课文1、自学课题,学习字词,用学过的办法理解词义。2、出示书后词语:通晓、刻苦、翩翩起舞、疏忽、喜讯、备感亲切、纪律、搏击风雨 3、思考:作者为啥想通晓鸟语?  (一)反馈交流1、交流自学2、师生合作读课文1—3小结。(二)学习课文4—11节1、默读课文4—11节,想一想:“我和哪几种鸟对话,它们的语言是怎么样的,鸟儿在说些啥?练习圈圈画画。 2、再读4——11节,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作者与鸟儿亲切相伴,和谐相处的情感? 3、  读第11小结,练习说话:假如你是小作者,你是怎么样和黄莺、画眉,百灵鸟……对话的,练习与其中一种小鸟的对话。(三)学习课文最后2节1、指名读课文倒数第二节,思考:从哪里看出我和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1、  根据课后例句,练习说写。出示课后练习3个例句,齐读一遍。练说、写:从_______那里,我________   。  1、今天我们学习了9鸟语,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啥?让我们把这种情感从朗读中表现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大自然多美好,让我们和小作者一样与小鸟为友,爱鸟、爱大自然,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请大家课后把与小鸟的对话写在课堂练习本上。3、读句子,说说句子中的引号分别表示啥意思?教师让学生明白引号的作用(1)表示引用(2)表示特定的称谓(3)表示否定。1 学生回答。  2学生简介课文中通晓鸟语的专家—公冶长。3  齐读课题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2、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或不懂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3、学生从课文第三节中找到答案。   师生合作读。 1、学生默读课文4—11节,圈划有关词句。交流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分角色读4——11节。4、学生发挥想象,练习说话。全班交流。  1、学生读倒数第二节。回答问题。2、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写一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学生交流引号作用。(2)学生交流句子中的引号分别表示啥意思。  教学反思  <!--内容---end--><!--上下篇---start-->

教案二则 篇11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能行》一课。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的第一框内容。

  1、 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感悟啥是自尊和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基础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本节课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分别简介了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走出自信的误区,以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2、教学目标 :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总要求和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可分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2 :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3 能力目标4 :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③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需要强化探讨和引导。

  二、说教学理念

  考虑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办法,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是自信,教师本人应以自信的姿态从事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控制和自我调适心态的能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小品表演、竞赛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发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办法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办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资料的准备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备课时,我准备了与教材所授主题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引起社会较强反响的新闻实例和人物报道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自信、自卑、自负的心理特征,感受它们为社会及个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 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本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一个新的课题,作为教师来讲,引趣是比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国人瞩目和鼓舞的《刘翔雅典百米冲刺》的录像资料作为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补充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弗雷基的座右铭“我能行”导入  新课,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知识展开,层层引进,深入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按教材知识之顺序进行讲授。

  (1) 自信一族(板书)

  ①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本目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自信的榜样——罗丹。在阅读罗丹与巴尔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让学生讨论为啥罗丹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进而使学生对自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相信自己),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②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将自信的理解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领域方面的,还可以是知识技能、特长方面的。

  在活动中,让学生陈述“我能行”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对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学要鼓励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我能行”。

  ③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能行”,进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设计了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两位同学说说感受,在学生进行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自信的含义和自信的表现。

  “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④为使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自信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我也设计了

  活动三:自信者的风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风采,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和精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自信所赋予他们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由于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对自信易产生误解,将自负和自信混为一谈,自卑和虚心相提并论,在此环节,我设计了活动四:请你来分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它们。

  活动四:请你来分析

  材料一: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或看不起他人,自以为是),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谁最大”的故事加深对自负的认识。

  材料二:

  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啥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义(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可能会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可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式加以疏导,树立学生正确理性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负,了解它们对成功所造成的影响,我设计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成功

  自信

  实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败       卑                                                         负   败

  (以上环节的多媒体展示中,我利用两个神态迥异的卡通形象—蜗牛和青蛙分别代表自卑和自负,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

  为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自卑、自负的心理状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简介马加爵事件:刚才所说的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马加爵,马加爵在大学期间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内心的自卑与自负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结果酿成了惨剧——在一次与同学打牌所发生的冲突中,他杀死了他的四位同学。2004年4月,昆明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此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为深化学生对自信、自负、自卑之间区别的认识,让学生充满自信,最终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我设计了

  活动五:情景剧场——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啥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我利用这个情景剧场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情景进行表演,然后请观众打分。通过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能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第三个环节  归纳总结

  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既有概括性,也要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个环节  练习反馈

  为了掌握课堂效果,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以三道选择题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矫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确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实现追求目标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听别人的见解

  I、 很自负

  2、“谁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青蛙的悲剧根源是(  )     

  A、 谦虚  B、自强   C、自卑    D、自负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

  C、“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信的表现

  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五、说板书设计 

  我在板书设计 上注重直观、系统,适时的体现教材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现

  能                  自负

  行     超越自负     自卑

  告别自卑     走出自信的误区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索的教学办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我能行>

教案二则 篇12

  <17古诗两首>  

  第五组导读

  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己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朴实的简介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口味美感。应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17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小孩子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啥时候,啥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啥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将开课时看到图时的感情投入诗中,读诗。自由读、单个读、评读。

  4、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脑子中看到了啥?

  5.个人情感体验巩固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为啥喜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小孩子们,上节课大家学了啥呢?对,那么和诗仙李白一同生活在一个时期的还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诗人,人们把他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杜甫的诗《绝句》

  二、朗读感悟并识字。

  程序基本同上节课。(略为改动:先让学生感悟读,不要看图,通过读诗想象图画,然后再看课本上的图进行品评。)

  三、指导书写。  

教案二则 篇13

  席桥中学公开课

  初三语文《汉字的魅力》设计

  教者:刘正辉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2、了解汉字的基本常识,把握汉字的构字特征。

  3、理解说明文的文学色彩和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1、汉字的魅力所在

  2、感悟文中体现的强烈的情感色彩

  教学难点 :说明文中的文学色彩及其特征。

  教法设计:目标自学式  问题研讨式  诵读感悟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恒量一个民族历史的标志是啥?那就是汉字。(板书汉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记录并推动这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就是汉字。据考古探测了汉字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可以断定古汉字是世界上较早出现的文字之一。现在全球在使用汉字作交流工具的有近15亿人,可见汉字在传播人类文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板书魅力)那么汉字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淮安楚州人袁鹰(板书袁鹰)写的《汉字的魅力》这篇文章。

  二、              出示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投影)

  请同学们看幕布,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目标)。

  三、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汉字的魅力所在,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阅读时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投影)

  1、  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

  2、  作者文中洋溢着怎么样的情感?

  3、  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示:同座位的可一起讨论、思考)

  四、              师生一同讨论理解课文。

  1、  (问)有谁从课文中发现了汉字的构字特点是啥?(指几生回答)

  请大家看幕布,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文English和汉字“渔”的构字区别。(板书)English是用字母来表示语音的文字,属表音文字,它较易学习,但不能从字面上看出它的义。而汉字“渔”,属方块字,也是会意兼形声字,字面看上去易理解,(用甲骨文板书)左水右鱼,意在水中捕鱼;左形右声,“鱼”在这里既表形、表音也表义。所以,方块汉字在构字特点上有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这也正是中国古汉字令西方人钟情的原因之一。

  2、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按理讲,一篇说明文蕴含的情感无非就是喜爱啊、赞美所说明的对象,而这篇文章是怎么样来表达情感的呢?先找一位同学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指一生回答)。我们不妨选第6节诵读,读之前,看一下你预习中写的诵读脚本和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老师用三种语调朗读,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师分别用低沉悲调的语气缓慢读、用自豪激越的语气读、用平淡无味的语气读)读后问大家最赞同哪一种。(指一生回答老师为啥要这样读)很好,那大家就用自豪激越的语气齐读这几句,用我口诵我心,来表达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生齐读)

  3、  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理解了汉字的特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汉字的魅力”上来,大家读到现在,汉字的魅力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呢?请迅速浏览课文,用圈点读书法理清文章的层次。(生浏览课文。找学生自由谈)大家谈的很有独到之处,我在这里仅作简要概括,请看幕布(投影出层次结构,留有空格填空)师生齐活动,完成任务。

  五、              (总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汉字的构字特点、特征以及其独特的表形、表义等魅力,而且通过阅读也理解了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希望课后整理好课堂笔记,用最优美的方块字记录下你本节课对汉字学习的独特感受。

  六、              (作业 )为进一步强化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强化课外语段的阅读,课后完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语段练习。(课前已发给学生)

  七、              宣布下课。

教案二则 篇14

  说 课 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能行》一课。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的第一框内容。

  1、 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感悟啥是自尊和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基础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本节课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分别简介了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走出自信的误区,以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2、教学目标 :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总要求和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可分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2 :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3 能力目标4 :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③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需要强化探讨和引导。

  二、说教学理念

  考虑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办法,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是自信,教师本人应以自信的姿态从事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控制和自我调适心态的能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小品表演、竞赛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发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说学法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办法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办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资料的准备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备课时,我准备了与教材所授主题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引起社会较强反响的新闻实例和人物报道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中体验自信、自卑、自负的心理特征,感受它们为社会及个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 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本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一个新的课题,作为教师来讲,引趣是比较重要的,我首先以2004年倍受国人瞩目和鼓舞的《刘翔雅典百米冲刺》的录像资料作为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补充前世界重量级拳王乔·弗雷基的座右铭“我能行”导入  新课,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知识展开,层层引进,深入理解)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按教材知识之顺序进行讲授。

  (1) 自信一族(板书)

  ①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本目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自信的榜样——罗丹。在阅读罗丹与巴尔扎克塑像的故事后,我让学生讨论为啥罗丹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进而使学生对自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相信自己),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②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将自信的理解从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夸夸我自己

  “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领域方面的,还可以是知识技能、特长方面的。

  在活动中,让学生陈述“我能行”的种种表现,尤其是对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学要鼓励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我能行”。

  ③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能行”,进一步加深自我肯定,我设计了

  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首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选两位同学说说感受,在学生进行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自信的含义和自信的表现。

  “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自身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动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④为使学生对自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自信的认识更加具体化,我也设计了

  活动三:自信者的风采

  展示多位自信者的风采,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成功和精彩。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是自信所赋予他们的。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把握的关键在于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由于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和不成熟,对自信易产生误解,将自负和自信混为一谈,自卑和虚心相提并论,在此环节,我设计了活动四:请你来分析,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区分它们。

  活动四:请你来分析

  材料一:马某从小学、中学在父母眼中,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小孩,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2000年他以697分的高分考入了云南大学,进入大学后,马某发现周围的同学分数都没有他高,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就开始目中无人,连教授老师也不放在眼里。

  提问: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进入大学后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呈现出的就是自负(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忽视或看不起他人,自以为是),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谁最大”的故事加深对自负的认识。

  材料二:

  进入大学不久,马某在自己生存的小环境培养起的自负和骄傲迅速被现实击得粉碎─竞选干部的失败,参加运动会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他的心理严重失衡,导致成绩急剧下降……马某开始怀疑自己,进而认为自己啥也不行,并认为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

  提问:马某还相信自己吗?他表现出来的还是自信吗?这种心理有啥特点?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心理就是自卑,分析出自卑的含义(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可能会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差异,教师可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式加以疏导,树立学生正确理性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自信、自卑、自负,了解它们对成功所造成的影响,我设计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成功

  自信

  实事求是看待自己 

  失       自                                                         自   失

  败       卑                                                         负   败

  (以上环节的多媒体展示中,我利用两个神态迥异的卡通形象—蜗牛和青蛙分别代表自卑和自负,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

  为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自卑、自负的心理状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简介马加爵事件:刚才所说的马某是真人真事,就是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中的主人公马加爵,马加爵在大学期间由于缺少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内心的自卑与自负发生了剧烈的碰撞,结果酿成了惨剧——在一次与同学打牌所发生的冲突中,他杀死了他的四位同学。2004年4月,昆明市中级法院公开审理此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为深化学生对自信、自负、自卑之间区别的认识,让学生充满自信,最终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我设计了

  活动五:情景剧场——在成功面前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曾有过自负或自卑的心理经历,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即兴小品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表演的同学;

  2、小品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负的丙都得了90分,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别会有啥表现)。

  3、分组讨论(约三分钟),同学们为表演的同学设计人物和语言。

  4、其他同学根据表演来猜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5、最后评一评哪一组表演的更形象。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我利用这个情景剧场组织学生分组围绕情景进行表演,然后请观众打分。通过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能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第三个环节  归纳总结

  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既有概括性,也要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个环节  练习反馈

  为了掌握课堂效果,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以三道选择题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当堂完成,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矫正深化。

  自信的人,往往                 (     )                                  

  A、 确信自身力量,B、 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C、 实现追求目标D、 

  E、 在思想上不F、 相信“我能行”

  G、 不H、 听别人的见解

  I、 很自负

  2、“谁最大”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青蛙的悲剧根源是(  )     

  A、 谦虚  B、自强   C、自卑    D、自负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观点是                 (   )              

  A、“我不行”“我不敢”是自负的表现

  B、“我不行”“我不敢”是自卑的表现

  C、“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信的表现

  D、“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人生的考验”是自我欺骗的表现

  五、说板书设计 

  我在板书设计 上注重直观、系统,适时的体现教材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

  自信一族

  我                   自信表现

  能                  自负

  行     超越自负     自卑

  告别自卑     走出自信的误区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索的教学办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我能行>

教案二则 篇15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材简说:

  这首小诗就为我们简介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季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办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名字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识字写字

  1.读文识字。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或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桌听,请同瞫帮助正音。

  (3)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读给同学、老师听,请他们评价。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2.积累生词识字。

  (1)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生词。

  (2)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3.找反义词识字。如,南-北、稠-稀、快-慢。

  4.联系实际记字。出示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在啥地方见过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把办法讲给同学听。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故事讲的是李白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铁棒在磨,准备把它磨成一根细细的、尖尖的针。"针"就是"一根铁针"的"针"。我是这样记"忠"字的,"我们要忠于祖国和人民。"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翘舌音:忠、盏、稠、针同偏旁:积、稠、稀同结构:上下--忠、导、盏;左右--积、稠、稀、针、碰、慌

  (2)重点指导。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禾字旁:①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

  ②禾字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激趣,初读

  同学们,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呢?要是你在茫茫的野外迷了路,那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告诉你在野外迷了路辨别方向的一些办法,想知道吗?请在书中找答案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交流初读的体会。读后,你知道了啥?请把你了解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选段,细读。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自己最喜欢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懂了啥。

  3.倾听,品读。读后把你读明白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并按你的体会把你喜欢的一节读给老师、同学欣赏。

  4.推荐,边读。

  (1)听了刚才同学的选读,你认为哪一节谁读得最好,请这些同学上台把课文串联起来读。

  (2)其余同学听听,课文告诉我们几种辨别方向的办法?5.小组合作,研读。

  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读,填写下面的读书报告,或小组自己设计报告内容。 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啥时候 观察啥 怎么样辨别白天 太阳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 北极星 永远高挂在北方阴雨天 大树枝叶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天 积雪 化得快的是北,化得慢的是南 你还有其他办法辨别方向吗?1.2.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分辨 辨别 永远 高挂 天然大自然 北斗星 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别:特别 分别 别处 _____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_____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_____导:____ 积:____忠:____ 慌:____

  四、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资料,了解其他辨别方向的办法。

教案二则 篇16

  《琵琶行》宜昌市夷陵区一中  陈 文 武 一、教学目的1、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2、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3、  德育目标: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二、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三、教学难点 :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四、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解,熟读成诵;潜心涵泳,体味情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以写促读,巩固提高。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它使相距天涯的人心与心相近。今天我们学习描写音乐的绝唱――《琵琶行》,借此,走进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精神家园,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技巧。(二)   检查预习(三)   新授 学生讲“高山流水”的故事,播放高山流水的古曲。本诗的伯牙和子期是谁?诵读课文,整体感知,并回答问题: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啥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啥?(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共同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将二人沦落前后的境况对比说明。    自读序言思考第4 题4、  题目是《琵琶行》,序言却在述说琵琶女的身世,这是否文不对题?(借音乐诉怨愁) 女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第5题5、  第一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怨愁?为表达你沉重的心境,你会借助啥形象? 齐读第二段,思考6~8题6、  找出琵琶女出场的句子。琵琶女见多识广,为何相邀时有“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表现?想象琵琶女的形象特征,并体会其心理活动。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7、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句子,分析其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不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8、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句子,诗人是用啥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强化其形象性。)9、  对照注释,Lenovo所比喻的事物的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琵琶女演奏的几段乐曲,各有啥特点,各有啥含义?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的变化。(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参考答案:A、第一部分是“前奏曲”:琵琶妇独守空船,孤独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B、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伏的生动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C、第三部分是“沉思曲”: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肝肠寸断。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深思中。D、第四部分是“悲愤曲”: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10、              联,翻对联,进一步思考第4题“文题不符”的问题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个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触动)触天涯迁谪恨;当阳千尺水,句(勾)留江上别离情。11、              诵读第二段 自由读 配乐朗读 背诵(四)小结 音乐描写艺术归要:A自然环境烘托  B听众的感受 C歌者动作神态描写 D空白艺术  E乐声直接描写(摹声、比喻、通感)(五)一学生唱歌,其他细听且描写(六)作业 布置:以“友谊”为题,用比喻的手法写一首短诗。      

推荐站内搜索:暑假周记、国家人事考试信息网、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400字、爱在我身边作文、内蒙古考研信息网、鲸的自述作文、执业药师成绩查询时间、公务员面试题、财务会计实习周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

教案二则(精选16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教案二则(精选16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5593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