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

  课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教、学法自学探究,讨论 

  教学目标1 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 了解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重点难点掌握人民的概念,公民的权利及保障人民与公民的区别教具、学具投影仪 通案个案 一 预习检测你能说出我过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吗 ?二 导入新课我国是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你知道人民享有啥权利吗?三 探究新知   1 自学课文4—7页提示1人民的权利      2 公民的基本权利   2 用投影仪出示问题,分组讨论1.  我们国家的性质答: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它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3.人民享有的权力和权利答:权力:管理国家等,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阶级内容5.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哪些保障?答:家庭,学校,社会,他人法律保障6.我国宪法对人权有何规定?答: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7.国家尊重和保障啥是立法保障司法保障?答:立法保障:法律确认,国家强制力维护8.法律对我们权利的重要性答:法宝,维权利剑     四  课堂小节五 布置作业 课堂检测1 人民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表明----------。2 在押犯人是---------,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3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权利。4 义务教育法:保障----------权利。5 作为国家公民享有-------公民权利。 教学反思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2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

  课题 课时 时间 主备人 审核 审批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 第一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人民和公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齐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歌中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那么在我们国家谁在当家作主呢?(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从啥时候开始成为国家主人的?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阅读教材4页-7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活动一:了解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我国的国徽,国徽各部分图案的寓意是啥?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啥吗?(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1.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                                                                         

  2.人民包括哪些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                               和其它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          、拥护社会主义的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我国人民的地位: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活动二:阅读第5页相关材料,上述情景表明了啥?(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                                          (比如: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啥是公民基本权利?                                                    

  (比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三:

  ★辨一辨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归纳到书上)

  5.我国的公民属于哪些人?

  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活动四:阅读第6页小寒的相关材料,议一议:

  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啥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           的保障

  说明: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

  6.权利的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           为核心(母法)、以                 (制定各部法律)和(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活动五:填好第7页一些具体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之间有啥关系?

  ①立法保障

  活动六: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见教材p7页材料)议一议: 

  ※  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  6名学生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②司法保障

  三、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四、你收获了啥

  五、教学反思: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3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公民权利的实现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么样得到保障的。

  教学难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

  教学办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讲授法。

  导入新课: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权利,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板书)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板书)

  1、国家的性质(板书)

  教师提问:

  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看到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啥?(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么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啥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

  2、我们的人民(板书)

  在我国人民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教师小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板书)

  1、公民基本权利(不是)

  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

  (1)上述情景表明了啥?(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啥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2、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板书)

  看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例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教师讲解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2)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板书)

  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p6(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啥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板书)。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么样的?(p7写一写、说一说)

  案例分析p7

  (1)阅读案例

  (2)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啥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教师点评及小结,略。

  4、司法保障的含义(板书)

  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划书。

  课堂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4

  第一章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新课程学习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办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啥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啥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啥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进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也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啥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啥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

  XX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XX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刀,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人下降到XX年的2900万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请大家思考为啥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么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啥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啥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啥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突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国内外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强化民主制度建设。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余作业

  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分析我国政权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异同。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国家的有关知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的本质和鲜明的阶级性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政治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5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

  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备考指要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主观题的考查主要是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来分析说明热点材料。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预计XX年会针对边疆恐怖组织、国内外敌对分子等问题考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考点精讲精析】一、知识梳理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判断国家性质的标志:①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②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温馨提示】

  国家、民主、政党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国家性质的定义:国家性质也就是国体。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温馨提示】

  国家性质这一概念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决定:政体、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权威的树立、政党制度的性质、我国的外交政策。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②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a民主的含义及阶级性专政的含义。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一定阶级指统治阶级,民主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超阶级的、全民的、纯粹的、完全的、绝对的民主)。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b两者的关系

  对立: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必要性)。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重要性)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①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②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③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④强化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3、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②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③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2)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

  (3)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我国的民主建设

  (1)为啥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怎样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②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④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⑤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⑥要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温馨提示】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必须依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易混点归纳】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与服从联结在一起。任何社会都是权力和服从的统一。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赋予人们权力和利益,即自己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它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根据,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二者不可分离。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第三,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②要求:a.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学习政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意义: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等。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

  (1).必须要参与: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那种认为政治与我无关的态度是不对的、幼稚的。

  (2)必须有序参与

  a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b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性:①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③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④只有有序参与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反之,不仅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无法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也会遭到损害。二、典型例题1、(XX高考全国一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进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知识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同命同价”,体现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平等地受到尊重和保护,故本题选d。a错误;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故b说法有误;公民身份的差异是无法消除的,故c表述有误。【答案】d2、(安徽卷)XX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对其重大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   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③   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④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也从制度和法律上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①②④应选。法律体系只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故不能保证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③排除。【答案】b3、(福建卷)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这告诉我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故a不选;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故b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发布一切信息,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答案】d4、(四川卷)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这反映了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②公民享有质询权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④公民享有监督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特有的权利,王某只是普通公民,不享有这样的权利,②不选;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知情权、监督权,王某的行为是维护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体现,法院判决王某胜诉是支持公民依法维权的体现,故①③④正确。【答案】c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6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也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怎样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1. 情境激发入新课

  播放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附录2)

  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啥?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

  2. 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

  3.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4. 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维权”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怎样维权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 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维权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怎样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7

  第一课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00 年 月 日星期

  教 学 目 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二)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三)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内容目标 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提示与建议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课时

  教具

  办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导

  入

  新

  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啥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教

  学

  过

  程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二、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基本理论(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啥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啥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进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由此可见国家之本质。(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国家的性质也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啥问题?)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教师活动: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请大家思考讨论这个问题,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主要体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上。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啥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思考、体会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人权材料”,举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只能是具体的、相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教师活动:总结讲评。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有(略)。XX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XX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刀,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人下降到XX年的2900万人。人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  事实说明,建国后我国人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人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得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的职能外,还具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职能。请大家思考为啥要保留专政职能?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民主与专政(1)民主及其阶级性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么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教师活动:同学们可以看课本p7页,思考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在啥地方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在啥地方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并运用这一道理评析观点一、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页,思考下列问题:为啥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对势力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突出经济建设服务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国内外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强化民主制度建设。

  课

  堂

  小

  结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反

  思本节学习国家的有关知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的本质和鲜明的阶级性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政治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8

  第一单元复习内容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 (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强化民主制度建设。)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游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社会生活构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1、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中学生应怎么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参加选举活动、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点:一是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有助于强化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②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③等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④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2)影响选举方式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积极,认真。

  (3)公民应当怎样行使选举权: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理性的一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2)有利于决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3)有利于培养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  ②参加村民会议③ 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④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3)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共建祥和的文明社区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中学生需要有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p26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的监督权及其具体内容: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多中合法渠道:

  ①信访举报制度(重要途径和有效办法)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某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怎样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公民要敢于和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3、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序与无序参与政治,其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中“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2、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政府应该怎么样行使自己的职能):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并不以为着政府包办一切。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政府只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3、政府的作用(为啥说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也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办法

  公民求助的途径:单位、社会团体、政府(开设热线电话、发展数码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一发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依法行政的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5、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强化廉政建设,保证政府机器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的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p44

  6、怎么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①强化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利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③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小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啥要监督?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怎样监督(怎么样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①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

  3、政府接受监督有啥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4、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阳光工程)的原因、作用:一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是保障人民的权益。

  开放红头文件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5、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框题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利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利,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的事务,并由权利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讨论决定本行政区的重大问题并由它监督实施。

  (6)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及其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7)人大代表的职责: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8)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框题二: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2)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政体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利机关;由国家权利机关产生其他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7)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8)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注意:回答为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问题包括上面的(5)(6)(7)(8)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框题一: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是历史的选择,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办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4)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也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5)为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框题二: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成就:两个"回答了"。

  回答了啥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啥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据: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框题三:

  (1)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7)以上六点回答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注意:回答为啥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要回答出优越性,还要说出其他两点,共5点(课本71页倒数第二段与73页一段)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框题一: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依据、地位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含义、意义、地位)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原因、地位)

  (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也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注意回答为啥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要回答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有历史现实决定的,另一个他的优越性,

  框题三:

  (1)怎样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有信哪种、信哪派、啥时候信的自由。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抵制境外势力利用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框题一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

  (5)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

  (8)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0)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四个保障"。就是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 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框题二:

  (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怎样认识世界各种力量:美国极力维护其惟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4)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为啥要增强综合国力?怎样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9

  一、易错易混点判断及修改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缓和的产物。国家是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

  2、 国体即国家的政治体制。政体决定国体和政党制度。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全民性和平等性。

  5、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具有制度保障。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6、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专政职能不断弱化。

  7、(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2)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

  8、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都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9、民主是与专政相对立的政治制度。

  10、民主是专政是保障,专政是民主的基础。

  11、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12、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了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13、监督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14、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   

  1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和立法上的平等。

  1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17、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18、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9、公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同时,国家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

  20、崇尚民主和法制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2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

  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          )。

  二、主观题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民民主专政

  1、 (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是啥?

  (2)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或我国人民民主)的两个特点?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我国为啥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2、为啥我国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公民应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参考p9上小字部分)

  2、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三个基本原则?

  理解这三个基本原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1、 我们公民政治生活的有哪些主要内容?并分别对四点简要理解。(教材p12——13)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最根本要求是啥?(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啥?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0

  第一课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板书)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板书) 

  1、国家的性质(板书)

  教师提问:

  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看到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啥?(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么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啥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

  2、我们的人民(板书)

  在我国人民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划书。

  教师小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板书)

  1、公民基本权利(不是)

  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

  (1)上述情景表明了啥?(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啥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2、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板书)

  看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例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教师讲解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a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c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板书)

  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p6(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啥未能实现? (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板书)。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么样的?(p7写一写、说一说)

  案例分析p7

  (1)阅读案例

  (2)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啥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教师点评及小结,略。

  4、司法保障的含义(板书)

  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划书。

  【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课堂练习:见练习册。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1

  高一政治教学案2——3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三框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题 2.      理解:当代中国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3.      分析:中学生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问题探究

  一、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1.                       ,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社会中还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2.作为中国公民,         ,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3.依法实行        、         、         、          、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           、          和          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                   ,维护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就成为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 1.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             的关系。 2.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我们掌握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         、           、          的眼界,有助于我们树立“                     ”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我们增强            观念,培养             意识;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增强主人翁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            。自主探究  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广泛收集了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   )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作学习有人认为,政治与己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甚至幻想脱离政治。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三、请你画出知识树

  巩固练习 1.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可以说都必须置身于政治生活,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存在。这里所指的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管理、         、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 a.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b.民主立法 民主领导 c.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d.民主执政 民主领导 3.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在政治生活中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念,即(    ) a.崇尚民主与法制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4.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作为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可能是(    ) ①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  ②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  ③参加共青团  ④参加选举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活动属于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的是(     ) a.参加党代会 b.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c.政府召开听证会,让群众就有关问题进行公共质询 d.政协委员下基层调查水污染问题 6.中学生应当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民主参与机会,积极参加民主活动,参与实践,提高自己的民主参与能力。下列不属于中学生民主参与实践的是(    ) a.参加社区选举                      b.竞选学生会主席 c.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                d.到烈士陵园扫墓,纪念革命先烈 7.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有所不同。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因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②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 ④公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请你回答: 去过无锡东林书院的人,肯定都会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前凝神驻足,追思古人。这副对联是明朝“东林八君子”之首顾宪成所做,它倾注了天下读书人“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拳拳之心,被后人广为传诵。你认为当代中学生应怎么样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天下事? 答案: 自主探究  b合作学习 巩固练习 a  a  a  b  c  d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2

  课题: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2、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热爱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公民权利与公民基本权利。

  学习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二、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 组内合作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               。

  2、我国的国家性质:               。

  3、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现阶段人民概念包括哪些? 

  4、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指的是啥?

  5、公民的含义以及我国宪法对我国公民的规定:

  展示与探究

  1、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2、你知道吗?在我国拥有立法权和审判权机构是哪些?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对公民权益作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公共权利的行使必须在合法的限度之内,行政权利、司法权利和立法权利均不得例外。

  ⑴请你概括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别是啥?

  ⑵谈谈你对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主要内容的理解?

  4、考考你:p5书面材料及练习

  归纳与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学习。请你将本课知识结构描绘一下。

  感悟与启示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感悟?

  三、 反馈与检测

  1、“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2、下面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具有中国国籍正在服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b、具有外国籍的华侨

  c、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

  d、具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美国人

  e、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

  3、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就会落空。

  a、国家保障      b、物质保障     c、法律保障      d、自我维权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3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2

  【识记“双基”】

  本课分为三框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双基”要求:

  1.了解 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2.了解 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内容

  3.了解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4.了解 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5.理解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和特点。

  6.理解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7.理解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8.理解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9.理解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再讲究学法】

  本单元知识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到大量知识结构,如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等这写都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走向政治文明的标志性过程。

  1.抓住一个核心:民主与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点拨:①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时期其内涵是不同的,因此范围也不同。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不同的,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其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正确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掌握两大本质特征——国家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1)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本质属性)

  ①从国家的产生来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从本质上说,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点拨:①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②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正确理解一个关系,澄清一种认识: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是一回事吗?搞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建设法制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是一回事吗?

  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是不一样的。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它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是我国的国体,即我国的国家性质,它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的统一,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注意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搞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建设法制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是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主要包括;

  ①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服务的职能;

  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

  ③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建设法治国家;

  ④发展人民民主,强化民主制度建设。

  可见,越是搞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建设法制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越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4.关注社会热点

  xx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提法,处处体现辩证法的哲理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旋律。为此,国务院先后采取了逐步取消农业税,强化宏观调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走和平崛起道路等政策措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并对《全国节假日放假办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作出重大修改,这一系列重要时政都体现着丰富而具体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真题的启示】

  例1.(XX年广东文科基础,6,2)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我国将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显着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是指人民民主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人大通过决议是制度保障,体现真实性。“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解]c

  [悟]为啥考: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全面理解和把握,重在检测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怎么考:本题采用了一个我国政治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政治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中人民民主这一知识点的全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如果知道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那么我们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了。

  例2.(山东·海南·宁夏,全国ⅰ,32,4分)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XX年美国大选时曾辛辣地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分胜算。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应是(     )

  a在美国民主具有超阶级性

  b在美国政党对政治失去意义

  c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d在美国只要有金钱就能当总统

  [析]a项本身错误,因为民主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民主不存在。b项本身也有错误,从“政党”含义及其特征可知,政党就是以夺取政权或参与行使国这权力为目标的。d项说法太绝对,与现实不符。只有c项准确概括出了题干中金钱对美国政治(总统选举)的影响。

  [解]c

  [悟]为啥考: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即对“民主”、“政党”的理解。

  怎么考:本题以美国的两党大选的政治现象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中“民主、政党”这一知识点的全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从题中表述可以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就是有钱人的政治游戏,作为美国的总统大选也不例外。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无产阶级绝无民主可言。

  例3.(全国ⅰ,33,4分)XX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XX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这表明(   )

  a公民在虚拟网络世界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b公民自由总是在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c公民是现实社会的权利主体,但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d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析]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也要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网络世界也是如此。①③错误。

  [解]c

  [悟]为啥考: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为背景材料,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告诫青少年应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怎么考:本题采用了一个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这一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我们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所以权利的行使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不能超越此范围,否则就失去了自由。而且公民既是显示生活中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网络世界权利的主体。

  【“双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③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2.从本质上说,国家是( )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总和

  c.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d.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是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秩序和安全以及增进公民的福利。”这个论断( )

  a.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b.提示了国家的全民性

  c.指明了公正性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d.说明了国家的社会属性和主权属权

  4.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是指( )

  a.政治自由          b.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5.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a.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行使监督权

  c.有政治自由                   d.有生存权与发展权

  6.对于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自由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国家制度相应法律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 ④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具有广泛性,使公民能按自己的意愿想干啥就干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b.公民的一切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c.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8.有人认为:“在我国,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了实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对的,因为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对的,因为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没有矛盾

  c.不对,因为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两种不同的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二者之间还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d.不对,因为个人利益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9.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是否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b.是否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c.是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是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0.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现在也出现了“刑不上人才”的情况。这告诫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

  a.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公民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  

  d.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11.XX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多个选举单位,各方面的代表均占一定的比例。这说明我国                                    (    )

  a.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c.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人民民主权利具有物质保障

  1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政治义务的是                                   (    )

  a.政治自由    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c.受教育   d.监督权

  二、简析题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利的根本原因是啥?公民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三、综合探究

  14.情景一: XX年12月31日前,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作为选举人,你参与某选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母亲说:“选谁都无所谓,我替你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情景二:XX年第29届夏天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们希望借着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借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东风,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文明程度与文明胸怀。北京奥组委为了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决定向市民征集建议。

  情景三: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情景一中,你同意 “母亲”的观点吗?为啥?

  ⑵情景二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 

  ⑶情景三中,部分村民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⑷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啥启示?

  【思维激活】

  1.XX年是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年。12月初,某县举行县人大代表选举。李明是该县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年满18周岁,按规定应参加选举活动。但李明认为,他是一名学生,人大代表选举与他关系不大,况且他正读高三,学习紧张,因此,他不想参加县人大代表选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李明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ca   6-10  bcccb  11-12  ab

  二、简析题

  13. [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要关注热点,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要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深刻分析,把握热点问题的内涵。

  [解]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必须依法行使。

  [悟]为啥考: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观念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从中可以培养考生的比较鉴别、应用思维能力。

  怎么考: 本题撇开学生单纯的识记知识点的考查,而是考查学生对于“监督权”更深层次的理解。要想答好此题学生必须具备:(1)分析问题的能力。(2)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对于这类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停留在面上,而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把握。

  三、综合探究题

  14. [析]本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理解和把握。这个知识点。特别是“选举”问题在党的xx大以及十一届人大会议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关于此知识点要联系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加以理解。

  [解](1)不同意。因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认真参与选举,这样才能选出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人。

  (2)在政府网站留言、给市长或政府职能部门写信、参加听证会、参加各类公众征集活动等。(如果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也可得分)

  (3)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 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③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 ④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遭到损害……

  (4)①增强主人翁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 ⑤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⑥重视实践,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悟]为啥考: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高考一直关注的问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从中可以培养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应用生成答案的能力。

  怎么考: 本题以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理解和把握为背景来考查,考查学生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理解。不仅仅要学生识记有关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一些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怎么样去理解此知识。所以学生对于这类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停留在面上,而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把握。

  思维激活

  [析]县乡换届选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也能充分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充分体现。参与选举是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充分行使的体现。

  [解]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作为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③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可以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可以培养我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④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也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李明的观点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悟]为啥考:以我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怎么考:本题以我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全面理解。材料中以换届选举为背景,形成不同观点,然后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篇14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也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怎样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插入动画《学生谣》,观看并思考动画中闪烁的金星指的是啥?它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起了到啥作用?

  师:闪烁的金星就是法律,它贯穿我们一生,它既维护着我们应享有的权利,同时它还规定了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它告诉我们该做啥,不该做啥。

  成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指的是啥?

  法律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使我们中学生明了我们应享有哪些权利,应怎么样正确行使权利,及怎么样正确维护权利等问题。

  那么,在我国,啥是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有哪些保障?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插入开国大典视频:

  思考: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它有啥特殊的意义?

  师: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 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

  3.人民公民我来辨

  想一想: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想一想: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想一想:判断公民的标准是啥?(插入视频:巩丽加入新加坡国籍)

  不论其年龄、性别、民族、种族、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居住期限、文化程度、政治态度等有何不同,不论其是否居住在我国境内,只要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判断公民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具有该国国籍。

  想一想: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未成年人呢?

  只要具有我国国籍,无论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是我国公民。

  想一想:在押犯人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在押犯人享有公民权利,但不是全部权利,不能履行依法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师:总结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 含义不同:

   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相关。

   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

  4. 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维权”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怎样维权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 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维权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怎样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

  巩固练习:

  1.在巴基斯坦人质事件中,中国政府要求巴方政府要保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这里

  的“中国公民”是指:

  a.在中国拥有财产的人      

  b.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

  c.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d.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人

  2.下面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正         

  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学生

  c.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张

  d.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役的李某

  3.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

  a.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不享有政治权利

  b.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c.人民享有权利多,公民享有权利少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

推荐站内搜索:教师资格证考试题、渭南事业单位报名入口、周记、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成绩、合肥自考成绩查询、干净短句暖心8字、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答案、中国十大含金量证书、考试题库、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用14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6093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