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位置,(精选17篇)
认位置,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演示小孩子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孩子,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啥手吗?
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
“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啥手吗?”(左手)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孩子,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啥?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孩子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1 “想想做做”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注意叙述完整,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2选同桌两个小孩子,请其他小孩子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3选横排里三个小孩子(与其他小孩子同向,位置如:a b c),请小孩子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啥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也说b在右边?
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述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边);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慢慢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啥。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
(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述物体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若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3站一站。
请一个小孩子(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孩子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7号站6号的左边等。
4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
[评: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巩固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一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
[评:在图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就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总评]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理解 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认位置, 篇2
反思一
课堂实录:
1、初步感知左和右
师:小孩子,我们昨天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你们喜欢吗?喜欢的小孩子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你举起左手,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
生:右手。
师:对,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生:右手写字。
生:右手画画。
……
师:小孩子可真聪明!左右手可是一对好朋友,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别的好朋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小孩子,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
生:有。
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生:能。
师:有小孩子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啥?
生:(有些不敢确定)不对。
讨论思考,交流。
生:不行。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我们就不知道在谁的左边。
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3、联系自己
我们已经认清了画面上的位置关系,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左右各是谁吗?
生自由说。
4、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师:现在你和你的好朋友握手,请一、三、两排得小孩子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握一握,你发现了啥?
生:好像有点不一样。
师:为啥?
学生讨论得出:原来我们握手时面对面,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
自我反思: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左右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手和右手,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
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反思二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练习时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进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办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呢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办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教学反思
“前后左右”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在完成我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有如下感悟: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为了让简单的东西吸引人,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教材动态化,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去感悟这样一个情景、多种感官来参与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认位置, 篇3
教学内容:国标版第一册数学第9页、第10页
教材简析: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对性,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小孩子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我说,大家一起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那边是前,哪边是后?
(学生对于上下、前后已经有所认识,教学中首先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学习左右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1)谈话:小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啥手吗?(右手)举起你的另一只手,你知道这只手叫啥手吗?(左手)
(2)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
我们的手有左右之分,耳朵、眼睛、脚也有左右之分,你能指一指你的左眼吗?右眼?摸一摸你的左耳、右耳。(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跺跺左脚、右脚)
2、出示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1)谈话:我们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刚和小芳(手指图)是同桌,你能说说小刚在小芳的哪面,小芳在小刚的哪面?
(2)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刚和小芳的位置关系。
(3)交流反馈(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提问:小丽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啥?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认识了左右手后,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三、练习强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了小刚在小芳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那么你能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吗?
(2)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完整话)
(3)选同桌两个小孩子,请其他小孩子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2、选三个小孩子上台站成一排(与其他小孩子同向,位置如:abc),请小孩子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
讨论:为啥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也说b在右边?
(说明:对于a来说,b在a的右边;对于c来说,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情景图
提问:iPhone的上面是啥?
(2)你还可以怎么样说?(让学生多说说,不规定说的方式,要求说完整话)
4、“想想做做”第6题
看图数一数,红花的左边有几多花,右边有几朵?
5、摆一摆。(“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慢慢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
6、说一说
说说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我们教室里的讲台在你的哪边?图书角在你的哪边?……
(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7、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知道了哪些?
出示情景:行走在马路上,让学生说一说“谁走错了”。
说明: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在路上一定要靠右行走或行驶。
教学反思:
学生对上下、前后位置已有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左、右,并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让学生知道,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学习结束时,让学生观察画面(行走在马路上),判断“谁走错了”,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认位置, 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左右、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位置观念。
3、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准确认识物体之间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孩子们,请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啥?
设疑: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图上画的是啥地方?教室里有些啥?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啥位置?小明在小刚的啥位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也可以怎么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在__的前面。
__在__的后面。
__在__的上面。
__在_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的游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面是谁?
3、投影演示冰箱。
提问:小孩子,你能根据冰箱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孩子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5、灵山县城里的六峰山的景色非常优美,想去看的小孩子上来排排队。(请上来排队的小孩子分别说一说,你前面有几个小孩子,后面有几个小孩子。)
6、投影“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小孩子,你能用“红花”和左、右说一句话吗?
四、巩固:做手操游戏:
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上拍拍,下剁脚,前、后、左、右认得准。
五、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了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六、布置作业: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父亲、母亲或者阿公、阿婆听,好吗?
认位置, 篇5
教学内容
认上下、前后(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教师:光盘课件。学生:文具盒、学具盒等。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一。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
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孩子在干啥?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孩子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啥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么样放的?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1)四个小孩子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交流)
国旗在黑板的啥位置?小明在小军的啥位置?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也可以怎么样说?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互相纠正。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
(2)iPhone上面是啥?(iPhone上面是鸡蛋)
(3)“iPhone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么样说?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啥位置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一组小孩子(6人)起立。
请每位小孩子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其余小组的学生一起判断说得对不对。
4、“想想做做”第6题。
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总结评价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父亲、母亲听。
认位置, 篇6
《认位置》这节课的内容是要认识及分辨上、下、左、右、前、后,其中辨析左、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生活的虚拟主机,学会描述虚拟主机中物体相对位置的一种常用办法,进而培养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这节内容对于一年级小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一年级小孩子极少认识汉字,存在书面语言障碍;其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尽管儿童在日常生活对它们有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尤其是对左右的认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左右”认知有因难,当说到“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时还需多练,学生对于左右手能分清,但是呢说物体左右时,需要头脑中的左右手表象,这表象形成的快慢是较重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时,我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注意结合教室里的情境,让学生看看课桌上的物体或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或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说说位置关系,同时让学生转换方向再说一说,这样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似乎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了,但后来我想: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肯定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玩游戏,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等,在设计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认位置,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iPhone上面是啥?你看着图还能怎么样说?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 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啥?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认位置, 篇8
篇一
《位置》这一节是让学生学习行和列,既要让学生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下或
从下往上数,还是从前往后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进一步体会和领会,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让我体会到;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会带给学生无尽兴趣
在指导学习“上、下,前、后,左、右”时,我分别采用了让学生观察班中几名同学排队顺序变化和观察几张以班级其中一个小孩子为不同位置拍下的照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学生自己为主体建立自己的“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的基本概念。我还用了学生非常喜欢喝的饮料瓶子,让学生小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顺序是不同的”,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情景。
2、增加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上、下;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反口令拍手或伸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伸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发现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如此进行教学设计,
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篇二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练习时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进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办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呢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办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教学反思
“前后左右”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在完成我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有如下感悟:
为了让简单的东西吸引人,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教材动态化,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去感悟这样一个情景、多种感官来参与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认位置, 篇9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位置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
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难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课前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观察:小孩子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啥(黑板、讲台、课桌、小孩子等)设疑:它们之间有啥样的位置关系。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二.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啥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啥?(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孩子的姓名。2、讨论交流。⑴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啥位置?小明在小军的啥位置?⑵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⑶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也可以怎么样说?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⑴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⑵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三. 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孩子是——,坐在后面的小孩子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孩子是——,坐在你后面的小孩子是——。2、“想想做做”第2题。⑴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⑵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⑶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孩子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孩子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孩子,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孩子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孩子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孩子上来排队。上来排队的小孩子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小孩子,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孩子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四. 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父亲、母亲听。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认位置, 篇10
认位置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习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学会从两个角度确定物体的位置等内容。应该说上下、前后相对比较简单,左右和确定位置对学生来说相对难一点。因为左右的相对性是一个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行、列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比较难,因为学生既要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和领会。
这单元的教学也给我让我在教学左右相对性后随即的课堂练习中做了一个统计数据,更加深了我对这个难点的认识。
生活经验是小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并意识到“生活经验是小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的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进而促进小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
为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借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帮助他们认识“右”,列举生活中常用到右手的例子,唤起他们的回忆,调动已有经验,加深对方位右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然后注意结合教室里的情境,让学生看看课桌上的物体或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或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说说位置关系,同时让学生转换方向再说一说,这样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似乎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了,但后来我发现: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因此,我在讲练习时,让学生玩游戏,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等,在设计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上完这一课我深刻的体会到,如果对小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利用,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也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况且,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这正是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去关心学生,不断地学习。
《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的内容是认位置,小孩们对于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的是上下,前后,对于左右掌握得并不好,因为我发现很多小孩不知道左右,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通过不停的强调“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写字的手是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加深学生对右边的印象。开始就问小孩子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哪个是右边的。接下来的儿歌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不清楚左和右。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在学生说的时候,一定让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要求一定要说完整。之后再让另一个学生反过来说,加深学生的记忆。当然,说出图中的前后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为了能让学生加深记忆,我请班上的几位学生分别指出自己的左手边的同学是谁、右手边的同学是谁。这样不但加深了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能更积极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来。
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愁人啊!
“想想做做”第3、4两天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第5题的设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我直接问学生:谁的前面有几个人,谁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最好是问“他的前面有三个同学,他的后面有两个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感兴趣。
“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进而改正。
在课的结束时,我给学生画了一个图“左←•→右”,以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让学生新学会“左”、“右”两个字,进而加深印象。同时在练习中也可以认识并运用到这两个字。
最后,记住,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即可,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发挥,展示自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
认位置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班级上了认位置这一课,本课重点在于分清左右,发现在小孩弄清楚左手和右手之后,实际上他们还是很没有方位感,对于左边和右边,还不是很清晰的把位置搞清楚,对于谁的左边和右边,就是参照物的感觉不强烈。对于“谁在谁的哪一边,谁的哪边是谁”这样的变式问题提多了反而会引起小孩的混乱。
本节课游戏的成分很多,但是呢怎样能以此调动出小孩的积极情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小孩似乎对这样的游戏不是很稀罕,小孩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很容易就培养不好小孩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问题,为此,对我个人来说,怎样能够吸引住小孩的目光还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有所改进,做一个能够吸引住小孩眼球的老师。
认位置, 篇11
《认位置》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练习时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进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办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呢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办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认位置>教学反思
“前后左右”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在完成我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后,有如下感悟: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为了让简单的东西吸引人,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静态教材动态化,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去感悟这样一个情景、多种感官来参与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实践、丰富、完善。教学中才发现,对于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记忆起来比较简单,
3、联系生活,玩中学,学中乐,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的第一、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学生学会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要学生体会出前后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变化,它不是绝对的。前后位置的改变应该有两层意思:1、是比较对象的不一样。兔子在松鼠的后面,在乌龟的前面。2、是方向变化。在教学中我不是靠自己的讲解来达到目的,而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虚拟主机,把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掌握以"谁"作标准来确定前面有啥,后面有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如,在学生发现大屏幕在教室前面后,提问“老师觉得在我后面,为啥?”学生自然发现位置方向不同,也问“要屏幕在老师前面怎么办?”这时让学生们指挥老师向后转,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在游戏中学会了知识,亲身体验了前后的相对性。
4、课堂是遗憾的美。
一年级的学生很小,掌握的知识还不多表达能力不太强,为完成教学进度,齐答太多。以后教学时要尽量减少齐答,齐答时有些同学会跟着喊,不太认真考虑问题。对于孩子子,从小就要培养有根有据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完整的话。教学的评价手段也应多样化,以鼓励、赞扬为主。其实看似简单的课,往往是我们教师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俯下身去,换个角度你会发现要把原有的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真不容易。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多学习,多锻炼,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
可以开始就问小孩子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现在想想就应该规定好统一举哪只手,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左右是否分清。之后就是找找身上还有像左右这样一对一对的好朋友,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并能指出哪个是左边的,哪个是右边的。接下来的儿歌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通过这样的练习先让学生知道左右在哪边。但在教学时,只顾形式了,没有观察学生是否都作对,也没有反馈学生做的情况,所以可以开始就把这节课的重点给忽略了,学生有的根本还不清楚左和右。
之后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直接问学生:小明和小红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被这一问题问到了,没有多少学生会回答。之后就转而问,看看小明在小红的哪面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回答的。在让学生说说其他人或者事物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还是不太会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说的比较乱,而且在图上的事物学生还是很难分辨清楚它们位置关系。但当找两个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都会说的很好,“我在谁的左边,我在谁的右边”这样的句子用的也很好。
之后教学“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学生由于对图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因此,只能说一些简单的上下位置关系,对左右还是不能说明白,学生还是搞不清楚,真是愁人啊!
“想想做做”第3、4两天学生练习的还是比较好的,但在第5题的设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我直接问学生:谁的前面有几个人,谁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最好是问“他的前面有三个同学,他的后面有两个同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感兴趣。
今天在有校长听课的情况下,我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还发了小火,唉。。。我怎么就不能克制一点呢?
之后,校长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课堂,学生上课还是很乱,做啥的多有,要通过激励的话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谁做得真端正,谁回答的真棒。。。”这样的语言要经常说,还要有一个“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力量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发现教书真是一门大学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好好加油吧,我的学习路还很长呢!
认位置, 篇12
一、基本信息
1)学科:数学
2)所用教材版本:苏教版
3)年级(册):一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认位置》
5)课时数:第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 、使学生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的用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二)、学情分析:对今天的知识而言,学生在婴儿园的时候也已经接触过了,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谁在左边谁在右边,但是呢今天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谁在谁的前边(后边),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科学和完整。更重要的是“谁在谁的左边”、“谁的左边是谁”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比较严重的混淆。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小孩子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四天了。周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先举手,老师让你说,再站起来说)对啊,如果一起说,谁都听不清你说的是啥了。但是呢,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了。那么,想发言,举手要举哪只手呢?(学生:右手)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知道的小孩子举手示意老师。那老师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向周老师打个招呼。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到右手写字,右手拿筷子)那另外一只手,我们叫它啥呢?(左手)
现在,你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周老师要来带你做一个游戏!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第一遍的时候,教师背对着小孩来做。第二遍的时候教师巡视学生做。
我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认识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二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 出示情境图)
1 老师向学生简介这四名学生,然后提问:仔细观察,小刚和小芳桌上放了啥?它们是怎么放的?你能不能换个说法?
2 你知道小刚的左边是谁?地球仪的右边是啥?你能这么说说吗?
3国旗在黑板的啥位置?还可以怎么说?你还能再找一找吗?书本和粉笔是怎么放的呢?
4刚才,我是用左右来形容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你还能找找啥是前后关系的?
三 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观察了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下面,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点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
提问:(1)谁能按顺序说一说橱子里都放了哪些食品呢?
(2)iPhone上面是鸡蛋,你还能怎么说(鸡蛋在iPhone的上面,iPhone在鸡蛋下面)?
(3)你看图还能怎么说?比如啥的下面是鸡蛋?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了。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把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边
(2)同桌位互相检查摆的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图中有几个小孩子?他们在干啥?(依次取名为:小绿,小红,小紫,小蓝,小橙,小黄)
(2)小红说:“我前面有1个同学,我后面有4个同学。”她说的对吗?
(3)假如你也是里面的一个小孩子,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四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啥本领?你能说一说吗?虽然在教《认位置》一课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呢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四)、效果检测:
学生基本能认清位置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问题。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生活的虚拟主机,学会描述虚拟主机中物体相对位置的一种常用的办法,进而培养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而且对于今后各个领域数学内容的学习都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导入环节,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几个方位词的含义,而一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两次组织学生做游戏,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几个方位词的认识。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还分不清左、右,所以把认识左、右放在后面,作了比较细致的教学安排。
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涉及谁去判断,以啥作参照物去判断,是把图中的人或动物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还是把看图的人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作为答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尽量使问题简单些。教学时,把图中的教师隐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而且教学中由扮演图中的人物作出判断,到作为看画人作出判断,还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呈现真实情境,进行描述自己在谁的哪一面,按要求说出一位学生在另一位学生的哪一面,使学生加深体验。
在做书上的“想想做做”练习时,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第一种是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握拳、拍手、摸耳朵,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以及按方位要求在课桌上摆放书籍和文具等具体的现场操作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几个方位词含义的认识,体会物体简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种是看图判断,通过画面的观察,描述物体简上、下、前、后、左、右,还让学生给图中人物起名字,这样便于表述,也增加对所学内容的亲切感。
课上下来觉得还可以,但在做课堂作业时,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例如,有学生这几个方位词不会写,写错别字;还有的题目看不懂,也导致填错方位词;有些学生用这种办法提问会,换一种办法提问就糊涂了。比如:谁的左面是啥,啥在谁的左面。这些方面还有待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看题、解题能力。
认位置, 篇13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进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iPhone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也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啥的上(下)面是啥”,也可以说“啥在啥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iPhone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iPhone;面包的上面是iPhone,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iPhone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认位置, 篇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例题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谈话:小孩子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么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孩子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设计意图:在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位置关系中,体会左、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直观感知左和右,为进一步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充分感知左和右。]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出示小孩子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孩子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设计意图:两个人的左右关系要明确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学生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不习惯这样的表达。教师利用教材上学生上课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描述两个人的左右关系,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孩子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孩子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孩子,让其他小孩子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孩子,请学生说说中间小孩子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由两个人的左右关系过渡到三个人的左右关系,是学生认识的难点,教师适时组织讨论,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进而自觉采用完整的表达。]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巩固对左、右的认识,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
二、巩固深化,解决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美食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啥?
提问:每个小孩子可以选一样,但是呢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设计意图: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观察、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啥,摆在最右边的是啥。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啥,右边有啥。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么样说。
三、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啥?(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孩子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和掌握的知识,鼓励学生用已经学到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的世界,培养“数学的眼光”。]
认位置, 篇15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吕舟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上)第9~10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操作、实验,从中感悟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位置的各种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虚拟主机观念。
3、使学生体会到虚拟主机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引入,激发兴趣
1. 以左、右手引入,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知道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在课堂上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么样区分左、右手?
(2)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孩子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儿歌教学,体会上下与前后
教学儿歌,学生边说边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位置(揭示课题:认位置)。
【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用儿歌导游戏入富于生活气息,容易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认识左右的欲望,并初步对左右获得感知。】
二 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教室。
(1)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啥地方,教室里有些啥?(指名回答)
(2)说明:图中的四个小孩子分别叫小明,小红,小刚,小芳,你瞧他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
(3)同桌讨论,交流反馈,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提问:有同学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啥?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小结:在描述物体间或者人和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后面或者谁在谁的上面、下面。
2.小游戏(“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说说各是啥。(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例题图中的人物与学生方向一致,学生通过观察较易做出相应的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学生通过完整主题图中的人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体会到位置的知识就在我们的教室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进而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巩固深化,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情境图,谈话:星期天,蘑菇老师买了好多美食来招待她的好朋友。谁来说说她都买了啥?
提问:你能用我们刚才学的上下,左右这些词语来描述冰箱里的东西吗?(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教师读要求,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2)提问:摆在最左边的是啥,摆在最右边的是啥?数学书的左边有啥,右边有啥?(指名回答)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请六个同学到黑板前排成一列纵队,依次指着一位同学,提问:说说他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指名回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看图数一数,红花的左面有几多花,右面有几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红花左面有五朵花,右面有三朵花。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虚拟主机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加深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四、 总结全课,拓展应用
提问:小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啥?(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孩子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说一说,好吗?
认位置, 篇16
课堂实录:
1、初步感知左和右
师:小孩子,我们昨天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你们喜欢吗?喜欢的小孩子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戏,谁愿意告诉我你举的是哪只手?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你举起左手,那其余的同学举的是哪只手呢?
生:右手。
师:对,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生:右手写字。
生:右手画画。
……
师:小孩子可真聪明!左右手可是一对好朋友,你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别的好朋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小孩子,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
生:有。
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生:能。
师:有小孩子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啥?
生:(有些不敢确定)不对。
讨论思考,交流。
生:不行。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我们就不知道在谁的左边。
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3、联系自己
我们已经认清了画面上的位置关系,那你能不能说说你的左右各是谁吗?
生自由说。
4、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师:现在你和你的好朋友握手,请一、三、两排得小孩子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握一握,你发现了啥?
生:好像有点不一样。
师:为啥?
学生讨论得出:原来我们握手时面对面,所以看上去不一样。
......
自我反思: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左右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手和右手,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认位置, 篇17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认位置》说课稿,仅供参考!
认 位 置
教学内容:
教材P10—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虚拟主机,培养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1、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上、下。
1、(上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小孩子们的课前准备)刚才老师检查了一下,我发现××、××等小孩子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一个小孩子简介一下,你的书和文具盒是怎么样摆放的?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啥东西在最上面?啥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孩子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简介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简介——同桌互相简介。
3、坐在一起的几个小孩子,你们都互相认识了吗?现在请你们向后转,再简介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好吗?你们发现了啥?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孩子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啥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啥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也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也摆放了啥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孩子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孩子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要到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走呀?(靠右走。)为啥呢?
(出示课件)小孩子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孩子,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么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啥?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孩子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孩子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孩子出教室;等等。
推荐站内搜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我的梦想演讲稿600字、重庆教育网成绩查询、吉林自考成绩查询、2014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广东学位英语成绩查询、脚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