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语言与文学》 篇1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  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简介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强化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 ,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办法尝试尝试。

《语言与文学》 篇2

  (2003-01-02 10:51:29)

  王力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文学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的。那么,啥样的语言才能产生好的文学作品?文学与语言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联系?阅读本文,可以加深我们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选自《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作者在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一次演讲记录。

  积累下列词语:

  抑扬回环  绝缘  味同嚼蜡  息息相关  言简意赅 

  今天我讲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二、词汇与文学;三、语音与文学;四、语法与文学。

  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语言修养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

  我们要学好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都是用现代汉语写成的。文字不通顺,就写不出好的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来。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文艺工作者,只因文字不通顺,他们的作品被扔进文艺杂志编辑部的字纸篓里。

  我们要学习人民的语言。工人的语言,农民的语言,小市民的语言,我们都要学。学生腔是用不上的。我们说文学家要深入生活。我认为,学习人民的语言也是深入生活的一方面。惟有用人民的语言描写人民的生活,才能使作品有生活气息。赵树理熟悉农民的语言,老舍熟悉小市民的语言,所以他们描写的农民、小市民才那样生动、传神。

  我们要学好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有许多修辞手段,我们今天还用得上。其次,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更不能不学好古代汉语。否则,我们连古文、古诗都看不懂,怎能研究文学史呢?

  二、词汇与文学

  这里讲的主要是形象思维的问题。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也是语言问题。形象思维是用具体形象来构思,表现为语言则是多用具体名词,少用抽象名词。《诗经》的比兴,是形象思维的实践。后来“兴”发展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托情于景。抒情诗如果没有形象,就是最坏的抒情诗。诗的意境,也靠具体形象来表现。杜甫《秋兴》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就是以丛菊和孤舟这两个景物寄托他的思乡之情。假如他简单地说:“离家两年多了,我很想家”一类的话,就味同嚼蜡了。甚至讲哲理的诗也离不开形象思维。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有池塘,有镜子(鉴),有天光,有云影,有源头活水,而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每天看书都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好像有源头活水的清池,照得心里亮堂。这样说才有诗意,是一首好诗;如果用抽象的话说出,就不成其为诗了。

  《文心雕龙》用相当大的篇幅讲形象思维的道理。它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也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比兴》)也说:“山沓水〔(tà)〕杂乱。,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这是古代文论中的形象思维论,值得我们好好地领会。 

  形象思维也并不都是好的。庸俗的比喻就表现诗格的卑下。比如明世宗《送毛伯温》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种诗只有小学生的水平,是毫无诗意的诗了。

  三、语音与文学

  我在我的《略论语言形式美》里,指出语言形式美有三种:第一是整齐的美;第二是抑扬的美;第三是回环的美。整齐的美属于语法问题,下面将要谈到,这里先谈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

  诗是让人朗诵的,古人叫“吟”,因此,诗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是诗歌所必须具备的语言形式美。

  抑扬的美和音步有关,也和节奏有关。西洋诗以轻重音为抑扬,中国旧体诗以平仄为抑扬。平仄相间为节奏。比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光—云影—共—徘徊。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句有四个节奏点(四个音步),平仄相同,构成抑扬美。古代骈体文也讲究平仄。比如: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王勃《滕王阁序》)

  新诗的节奏不是和旧体诗的节奏完全绝缘的。特别是骈体文和词曲的节奏,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很多。已经有些诗人在新诗中成功地运用了平仄的节奏。现试举出贺敬之同志《桂林山水歌》开头的四个诗行来看: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把这四句话压缩为两句,不就是合乎格律诗平仄的“神姿仙态桂林山,如情似梦漓江水”吗?

  回环的美,指的就是诗韵,诗行的韵,是同韵的字(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来来回回的重复,所以叫做回环的美。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都是音乐美,诗歌和音乐是息息相关的。

  为了欣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美,我们需要懂得古韵和古代声调。不但《诗经》《楚辞》的古韵和今韵不同,唐宋诗词的韵脚读音也和今韵不同。比如贺知章《还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依今天普通话朗诵,“回、衰”属灰堆辙,“来”属怀来辙,不能形成回环的美;如果照唐代读音,“回”[uɑi][uɑi]和下文的[ts uɑi]、[lɑi]均为国际音标。,“衰”[ts uɑi],“来”[lɑi],就押韵了。也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依今天的普通话朗诵,“斜”属乜邪辙,“家、花”属发花辙,不能形成回环的美;如果照唐代读音,“斜”[ziɑ],“家”[kɑ],“花”[xuɑ],就押韵了。

  唐宋的声调也不同于现代普通话的声调。在现代普通话里,入声消失了,原来的入声字转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转入阴平、阳平的字就和律诗的平仄不合。比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陈子昂)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审言)

  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宋之问)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在有入声的方言区域(如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话等)里,人们朗诵唐宋律诗就占了便宜,因为这些方言还保存了入声。

  在某些散文里,作者也着意使它韵文化。有散文化的韵文,如苏轼的《赤壁赋》,也有韵文化的散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散文化的韵文。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是韵文化的散文。

  律诗的平仄,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中也常常用得上。比如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士以故—归之,

  仄仄仄—平平

  而卒赖—其力,

  平仄仄—平仄

  以脱于—虎豹—之秦。

  仄仄平—仄仄—平平

  嗟乎!

  平平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岂足—以言—得士?

  平仄—仄平—仄仄

  不然—擅齐—之强,

  仄平—仄平—平平

  得一—士焉,

  仄仄—平平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这基本上是平仄相间,节奏分明。古人对散文也要求朗诵的,所以要讲究声韵。古人所谓的“声调铿锵”,“掷地当作金石声”,就是这个道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要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就必须略懂声韵。语言与文学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

  四、语法与文学

  语言的整齐的美,指的是对仗。不但律诗有对仗,古体诗和词曲也有一些对仗。不但骈体文有对仗,散文也有对仗。《文心雕龙》有《丽辞》篇,就是专讲对仗的。

  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同一词类放在前后两句的同一位置上,所以是语法问题。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和“浅”是形容词对形容词,“花”和“草”、“人”和“马”、“眼”和“蹄”是名词对名词,“迷”和“没”是动词对动词。“欲”和“能”也是动词对动词,“渐”和“才”是副词对副词。

  诗人们还把名词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时令、宫室、动物、植物、形体等。同一小类相对,叫做工对。上面所引白居易诗的例子,就是工对的典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省(xǐng)识〕认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为啥不说成“……月夜魂”了。

  在律诗中,常常有一些特殊语法形式。最常见的是一种不完全句,就是只有名词性词组,没有谓语。比如: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贾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渭北春季树,江东日暮云。(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

  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王维)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

  有时候,一句中包含两个分句,一个是不完全句,一个是完全句。比如: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

  五言律诗只有40个字,为了言简意赅,常常要用不完全句。七言律诗虽有56个字,不完全句也不少见。比如:

  旌旃〔旃〕念zhān。。朝朔气,笳吹夜边声。(杜审言)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家人。(王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韩翃) 〔翃〕念hóng

  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戴叔伦)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白居易)

  绕郭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元稹)

  屏上楼台李后主,镜中金翠李夫人。(温庭筠)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崔涂)

  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罗隐)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

  古代汉语有一种使动词。如“生死人而肉白骨”里“生”和“肉”。这种使动词在律诗中也常见。王安石的名句“春风也绿江南岸”,其中“绿”字就是一个使动词。使动词是由名词、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变来的。现在再举几个例子: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岑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使动词也能起言简意赅的作用,所以律诗中常常用它。

  以上所讲,可见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要学好文学,必须先学好语言。

  练  习

  一  作者从词汇、语音和语法三个方面讲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说明不同的语言手段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试简要填写下表,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

  二  作者认为,词汇的使用与文学的形象思维有密切关系,并以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为例,说它是“庸俗的比喻”“毫无诗意”。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联系学过的有关文学欣赏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三  试结合作者的观点,从语音或语法的角度,对下边两段文字(或另选文学作品)作简要分析。

  (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也如碧天里的星星,也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语言与文学》 篇3

  刘晓春  

  ------------------------------------------------------------

  【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

  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古代声韵怎样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设想】

  教学办法

  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

  怎么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没有语言,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王力先生就是抓住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他于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三、研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从文中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解说:这一教学环节,是学生吸收知识、完成知识迁移的第一步,只有深入下去,耐心阅读,才能有热烈的讨论、深刻的理解。)

  2.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解说: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小有大,有具体有抽象,都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瓶颈,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思维。这个环节能使学生相互激发,产生思维的飞跃。)

  3.老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构架。

  (解说: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为知识迁移作准备。)

  ⑴在第一部分,从啥地方可以看出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语言呢?

  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第一”就突出强调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作者说要从三方面学习语言:现代汉语、人民的语言、古代汉语。下文着重从古代汉语方面分析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⑵词汇和文学有啥关系?

  明确:文学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要靠具体形象来构思,而构思、表现都需要语言,具体说来,就是多用名词。不管是《诗经》的比兴,还是诗歌的意境,都需要名词来丰富其形象。

  ⑶语音和文学有啥关系?

  明确:语言先有口头语言,后有书面语言。语言主要是为了让人交流,特别是诗,是为了让人朗诵的。因而就有了声音的美,在中国诗中表现为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抑扬的美靠平仄,回环的美靠诗韵。

  ⑷语法和文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明确:在中国文学中,语言形式的美主要表现为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整齐的美靠汉语独有的对仗,用语简洁靠不完全句和使动用法的灵活运用。

  四、拓展运用

  (用多媒体展示,课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的语言美。)

  从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的角度,分析杜甫的律诗《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明确:从抑扬美的角度说,这首诗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按照一定的规律相间,构成抑扬,每句三个音步,形成节奏。

  从回环美的角度说,这首诗首句不入韵,隔句押韵,都押幽韵,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的音乐美。

  从整齐美的角度说,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各自构成对仗,而且“星、月”是天文,“平野、大江”是地理,颔联应属工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是两个不完全句,每句包括三个名词,把作者漂泊无依的境遇,孤独寂寞的情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课堂小结

  知识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能力以知识为基础,要将知识向能力转化,还要进行训练。同学们课后可以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分析几首古代诗歌,通过了解诗歌的语言形式美,达到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梳理课文内容,学会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内容。)

  2.将文中的古文古诗进行摘录。(记忆优美的古诗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课文

  解决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用多媒体展示),这些问题可以由同学们回答,老师作补充说明。

  1.啥是形象思维?

  明确:形象思维既是文学的思维活动,也是思维方式,文学艺术工作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都要用到形象思维。它要经过Lenovo、想像,形成完整的审美意象。这个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形象,不能抛弃事物的现象情态。形象思维的过程,总有语言的参与。(《辞海》)

  2.作者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是啥意思?

  明确:刘勰(465-520),字彦和。他的主要著作是《文心雕龙》,共50篇,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神思》是第26篇,属创作论部分,“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其意思是:构思的妙处,是作家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融会贯通。这里初步总结了形象思维的特点,作家的Lenovo和想像离不开事物的形象。《比兴》是第36篇,也属创作论部分。“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其意思是:作者运用比兴办法,是对事物进行了全面观察;作者的思想和比拟的事物,虽然像胡、越两地那样距离极远,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像肝胆那样密切。《物色》是第46篇,属批评论部分。“山沓水,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其意思是:高山重叠,流水环绕,众树错杂,云霞郁起,作者反复地观察这些事物,内心就有所抒发。春光舒畅柔和,秋风萧瑟愁人;像投赠一样,作者以情接物,像回答一样,景物也引起作者创作的灵感。

  以上三段文字,都说明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形象思维,离不开具体的形象。

  3.啥是平上去入?它大体上是怎么演变的?怎么划分平仄?明确: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只能大体上说说。平上去入,是中古的汉语声调,这一学说起源于南朝,沈约著的《四声谱》认为:声调问题“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这说明古代汉语的声调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古代韵书的记载,中古汉语语音的声调一直是四声。每个声调中也有不同的韵部。到了元代,北方话的声调起了重大变化,“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平声分成了阴阳两声,入声字被分解到了其他三声中。古人把平声类作为一类,把上去入三声作为一类,归为仄声。用普通话读古诗有的已经不押韵了,就是因为入声韵消失了。

  4.啥叫“辙"?

  明确:中古音韵最常用的是106韵部,宋代以后,称之为平水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古代各个时期的各类韵文,取韵读相同或相近的字,依照一定的韵例而重复出现,造成语音上的和谐美,就是押韵。上古韵文按上古音韵部来押,中古以下韵文则按诗韵、词韵、曲韵来押。戏曲专用的韵分十三大类,叫十三辙。每一韵被称为一辙。如文中提到的“灰堆辙”、“怀来辙”,“乜邪辙”也叫“迭雪辙”,“发花辙”也叫“麻沙辙”。词语“合辙押韵”指的就是诗词曲的押韵情况。

  5.整齐的美是汉语独有的吗?为啥?

  明确:对偶和排比是语言形式整齐美的两种形式。排比作为修辞手段是人类共有的,但对偶是汉语独有的,就因为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

  6.“散文化的韵文”和“韵文化的散文”有啥区别?

  明确:用韵的文体就称为韵文,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用韵的颂赞铭诔等都是韵文。六朝以来,把凡是不重排偶不押韵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称作散文。骈体文是韵文中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在语句上,讲究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至篇末,而且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这叫骈偶和“四六";在语音上讲究平仄相对;在用词上讲究用典和藻饰。在高一学的《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就是骈体文。《赤壁赋》是加入了散文句子的骈体文,被作者称为散文化的韵文。而《岳阳楼记》是在文中加入了“韵文句子的散文”,被作者称为“韵文化的散文”。

  7.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也与平仄相配,怎么学?

  明确:先熟读成诵,再试着理解意思,有条件的查查原书。

  (解说:解决文中的潜在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解决学生思维的瓶颈。)

  三、朗读文中引用的古诗文

  (解说:视时间而定,若无时间,则不读或少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解决了一些知识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堂课,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同学们可以根据手中的学习资源,逐步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学会用“三美”分析作品的语言美。)

  方案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教学方案设计)

  一、导语 (同“方案一”)

  二、自读课文

  总结作者分析语言形式美的办法。

  (解说:设计本步骤的目的有三:一是把握课文内容,二是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三是总结出分析作品语言形式美的办法。)

  三、交流学到的办法

  (解说:既是对读书结果的检查,也是对研究办法的总结,同时是对思维混乱的同学的指导。)

  四、补充古诗的平仄规则(一)五律的平仄。

  五律的平仄,共有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两种基本格式为: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1)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布置作业 

  从下列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从本文中学到的分析办法进行分析,写成小论文,下节课交流。(用研究法学习。)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语言与文学》 篇4

  戴小瑾  

  ------------------------------------------------------------

  【教学目的】

  1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课文——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差异。

  2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促进文言文的学习。

  3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2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的变化。

  3古今汉语在语音方面的变化。

  【教学设想】

  教学办法

  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媒体设计

  教师可将语言演变各种具体情况的实例、素材提前准备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以便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学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特殊读音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情况复杂,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等等。这是为啥呢?语言从古至今经历了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听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是怎样破解这些问题的。

  (解说:从学生的亲身体会入手,更容易使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再者,吕叔湘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是用学生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开篇的。)

  二、解题

  吕叔湘,1904年生,江苏丹阳人,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汉语语法论文集》等。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原题为《古今言殊》。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查阅工具书,消除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与形式。

  (解说:这一步骤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鉴于课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且篇幅较长,学习时,学生在头脑中先搭一个架子,是很有必要的,架子搭好了才能往里面填充具体的东西。)

  2具体研习。

  (1)全文由三部分组成,能不能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学生回答,师生讨论,共同确认。)

  明确:

  ①语言是变化的。

  ②语汇的变化。

  ③语音、语法的变化。

  (2)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依然是议论文的范畴,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思路是很重要的。请大家结合课文题目、三个小标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学生思考作答,师生探讨,得出结论。)

  明确:本文题目是《语言的演变》,作者先用一个大家很熟悉也相对浅显的素材证实了语言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前提,即我们先得确定“语言是演变的”,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语言是怎样演变的”,作者正是依照这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

  (解说:理清思路是当务之急,况且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很规范、很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老师要引导得法并适量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经过以上这两问两答,思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3着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列出结构提纲。

  ①默读课文,找出每一段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

  (解说:第二部分的写作思路基本上是先指出语言变化的情况,然后列举大量的实例。因此,找出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对于列出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是很有帮助的。)

  ②依据这些承载作者观点的语句,相互讨论,完善课后练习第二题的答案。

  (解说: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告知课后练习答案,有三个原因:一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二是养成学生严谨的作风,不断完善思维,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③学生发表意见。

  ④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2)质疑答疑。

  吕叔湘先生对语言演变的每一种情况都列举了大量实例,学生对不理解的例子提出质疑,可以由已理解的学生解答,也可以由教师解答。

  (解说:吕叔湘先生举了很多例子,其含义学生未必都能准确理解。这个例子为啥能验证这种语言演变,有的学生会想不通,师生在课堂上相互探讨,是必要的,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民主。)

  四、课堂小结

  学生合上课本,教师结合板书中第二部分的结构提纲,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回忆、大胆发言,逐个为语言演变的每一种情况举出实例。

  (解说:学习一篇学术论文只搭架子、列提纲是不够的,特别是这篇学术论文对中学生的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作为例子的语言现象也要予以一定的关注。)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设计

  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词语,有的是与新事物相伴而生,如“随身听”;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如“作秀”,想必同学们都有体会。可是,语音的变化好像很难察觉,语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二、研习课文

  1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2师生问答,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1)语音的变化似乎是不易察觉的,但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语音的变化,是哪三种情况?

  明确:

  ①古诗不押韵了。

  ②古诗“平仄不调”。

  ③形声字的读音跟它的声旁并不相同。

  (解说:结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押韵、平仄、形声字的有关知识复习一下,以便下面的内容顺利进行。)

  (2)语音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明确:声母、韵母、声调。

  (3)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语音哪一部分的变化?

  明确:用普通话读古诗,有些已经不押韵了,说明从古至今韵母有了变化;有些“平仄不调”说明从古至今声调有了变化;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声旁不相同说明从古至今声母有了变化。

  (解说: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教师在和同学们一起归纳时,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讲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可以发现,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不是没有目的的。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的,只要证明这三部分都是变化的,也就证明了语音是变化的。而吕叔湘先生提示我们的三种情况恰好证明了声母、韵母、声调的变化,有的放矢,在看似不经意间说明了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方案二(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同“方案一”)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同“方案一”)

  2具体研习。(同“方案一”)

  3课堂训练。

  选择一段浅易文言文,让学生尝试使用吕叔湘先生在第一部分中的三种分类办法,亲自分析、体会语言的演变。

  (解说:这一练习的难度稍大,耗时也会较多,教师也要作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以免归类有误。)

  4着重研习课文第二部分。(同“方案一”)

  四、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五、布置作业 

  这些年,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的语言中也出现了哪些新词语,可以尝试写一篇小论文。

  第二课时

  (同“方案一”)

《语言与文学》 篇5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简介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强化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办法尝试尝试。

《语言与文学》 篇6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也在演变的道理。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办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举例说明的办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办法的写法。 

  2、难点: 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课文与作者简介: 

  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语言也在变。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 

  “书”例: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信”在古代是啥意思? 

  “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  

  (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3)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一节告诉我们: 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短时期不能察觉。但是呢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 

  语言也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 

  “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长”、“短”、“弱”等的词义,古今大体是一致的。但就语言文字的整体来说,由于时代相隔久远,旧事物、旧概念不断地衰亡或改变,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地产生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便出现了很多差异。 

  阅读2--7节,划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段文言里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字。如: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孰与徐公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根据划出的词看,哪些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不能单用? 

  意义相同,不能单用的有: 

  古:    形    貌    衣    镜    妻    自    信    外 

  ↓     ↓    ↓    ↓    ↓    ↓    ↓    ↓    ↓     

  今:   体形  容貌  衣服  镜子  妻子  自己  相信  外面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一个词素,有的只是成语的一个成分。如“形影不离”、“糖衣炮弹”、“破镜重圆”、“自以为是”、“信以为真”等,这是古今汉语的一大差别。 

  2、以“之”字为例子,结合课文说明“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极其频繁,其它用法暂且不说,单就表示从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就有附在名词后边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有时附在形容词后边的,如“高爽之地”。可是“之”表示从属关系时,今天就不能说“李明之学问很好”,“美丽之校园,令人陶醉”等,因为这种说法半文半白,不规范,要把这两句话中的“之”改为“的”,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固定短语里,“之”仍旧保留着。如“之上、之下、之中、之内、之外、之前、之后、三分之一、原因之一、条件之一、一技之长、光荣之家、少年之家”) 

  3、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在使用。 

  如“修”: 古时可作“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学习”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毁》 

  “修订”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答司马谏议书》 

  上述“修”的三种用法,至今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里,而且使用广泛。如: 修理、修路、修改、自修等,可是,现代汉语表示“长”却不能单用“修 ”。 

  以上说的是字义的变化,其实有些是词义的变化,有些是复合词里词素的变化。 

  请把第三自然段里文言句子划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                     译文: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 

  (2)、我与徐公孰美?        (2)、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 

  (3)、君美甚。             (3)、你漂亮得很。 

  (4)、忌不自信。           (4)、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5)、客从外来。           (5)、客人从外边来。 

  (6)、与坐谈。             (6)、(邹忌)跟(他)一起坐下来交谈。 

  (7)、不若君之美。         (7)、不及你漂亮。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大致也有三种情况: 

  (1)、文言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的。 

  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 

  (2)、文言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大体相似,但现代汉语句式有了改进的。 

  如: “贤者使(之)使贤王。”(《晏子使楚》) 

  兼语“之”文言可省去,现代汉语除了“他请吃饭”之外,一般不省兼语,这是现代汉语比文言明确的地方。 

  (3)、文言句式仍旧保留着,但用法上受了很大的限制。 

  如:“之所以”、“给……”、“为……而”、“唯……是”、“有……所”等只是作为固定短语形式沿用在书面语言里。 

  第 二 课 时 

  第二部分: 语汇变化的几个方面。 

  1、有些字的消失。 

  为啥古时一些常用的字,现在不用了?  

  “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代以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马在人们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马的名称便特别繁多。今天在人们生活里占的地位已没有过去那么重要,除了养马主人对他的马起的特殊名称外,一般只照毛色区别。所以原来称谓马的一些字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了。我们学过的《劝学》(节选)里有“舆”、“蛟”、“跬”、“骐”、“骥”等词,这些词今天也不用了。 

  2、“新字的出现”。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如: 属于“金”部首新出现的字: 钍、钒、钙、钛、钡、铱、镭…… 

  属于“气”部首新出现的字: 氘、氚、氖、氢、氧、氩、氮…… 

  属于“石”部首新出现的字: 码、泵、硅、砝码…… 

  也如: “四化”、“语言美”等,也是新出现的,但这些字不是单字,而是词组。 

  这些字都是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可以肯定,将来还会有大量的新字眼充实到现代汉语词汇里来。自然,出现新事物、新概念不一定就要造新的字,也可以通过其它形式造出新词来表达新的概念。 

  3、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意译、音译、部分音译法三种。 

  意译: 民主、科学、专政。 

  音译: 葡萄、苜蓿、咖啡、可可、柠檬、雪茄、巧克力、白兰地、沙发、扑克、哔叽、尼龙、马达、引擎、雷达、休克、奎宁、吗啡、尼古丁、凡士林、逻辑、米、克、吨。 

  部分音译: 啤酒、卡片、法兰绒、道林纸、芭雷舞、摩托车、水泵。 

  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比较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1)、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古: 逃跑  今: 步行 

  (2)、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  古: 撞  今: 非法夺取 

  (3)、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 古: 不敬之词  今: 偷东西的人 

  (4)、欲亡赵而走燕  《廉蔺列传》  古: 逃  今: 灭亡、死亡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 劝告  今: 讽刺 

  (6)、劝学  《劝学》  古: 勉励  今: 说服 

  (7)、使人给其食用  《冯谖客孟尝君》  古: 供应  今: 给予 

  学习文言文或现代书面语某些复合词和成语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 

  (1)、词义变化的一种形式是词义扩大或者缩小。 

  例: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 

  “中国”在这里指“中原”一带,即黄河流域,不包括长江以南,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从这一例可以看出,虽然字眼不变,但意义扩大了。 

  也如: 古代的“天下”指“中国”,现却指“世界”。 

  词义除了扩大外,还有缩小的。 

  如: “臭”古时指一切气味,现指跟“香气”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这是词义缩小的缘故。 

  也如: “金”古时指金、银、铜、铁。今天成了黄金的专用词,不包括银、铜、铁,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还保留着古义,如“五金公司”。 

  (2)、词义的转移也是一种变化形式。 

  如: ①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古: 整装  今: 完毕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古: 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 为国为民献身 

  许多词尽管字形一样,古今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它们之间不是共同存在,而是新的意义代替了旧的意义。 

  (3)、词义变化的也一种形式是词义的弱化与强化。 

  如: 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廉蔺列传》古: 获得罪过  今: “得罪你了”“得罪”约相当于“抱歉”,意思轻。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蔺列传》  古: 对立今: 极深的怨恨。(重) 

  (4)、从变换形式上看,古代的单音词很多成了复音词或多音词。(略,见前) 

  (5)、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同一概念时,古今用字也不同。 

  如: 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  古: 看重,看得起  今: 器皿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古: 广泛  今: 渊博。 

  这些都是语言演变的明显标志。 

  总之,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由于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而且形式最多、最复杂。但是呢不管变化的形式怎么复杂,却总是沿着语言的“简”和“明”两方面发展的。如: 

  过去讲“病愈”用“瘳”chōu ( 病数月乃愈《狱中杂记》) ;讲“儿童”用“垂髫”tiáo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这些字既难读也难写,现在分别被“病愈”、“孩子”等词代替了。 

  补充作业  

  1、写出与下列文言词相当的现代汉语单音词。 

  走(  )  行(  )  往(  )  去(  )  返(  )  食(  )  履(  )  饮(  ) 

  2、解释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并说明这些字古今用法的不同。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第 三 课 时 

  第三部分: 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1、语法的变化。 

  原句              译文 

  (1)、吾谁欺?        我欺骗了谁?  

  (2)、不我知         不了解我 

  在古代汉语里,疑问句里的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面如例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放在动词前面如例 (2),这两例都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序。今天如果要表达上述意思,模仿过去的语序,把它分别说成“我谁欺骗了”“不我了解”,就不难了。从这两例中可以看出古今语序的变化。此外,现代汉语常用“把字式”,如: 

  “把信写完”,“把收音机打开”“写完信”,“打开收音机”;“得字式”如: 

  “打得好”,“写得快”,这些格式古代汉语是没有的。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要素,许多语法现象古今基本相同,所以作者在这一节简略地谈了古今语法的一些不同现象,接着就指出: 

  “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的变化那么大。” 

  2、语音的变化。 

  语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韵部、声调、形声字三个方面。 

  (1)、从“第一”到“差别就更大”是写韵部的变化。 

  《离离原上草》为啥今天读起来不顺口? 

  ①荣róng②生shēng③城chéng④情qíng,这四个字按现代汉语语法,只有②③两字韵母相同,①④则分别属于其它韵部,读起来就觉得不顺口。这是按照现代汉语语音读的,如果用古代汉语语音去读它,就会押韵。为啥有这种现象呢? 

  这是由于古人的发音器官不及今人发达,除了有些不必要的音以外,总的发音数是少的,而且常常是游移不定的。这四个字在上古都属于“耕”部,的确是押韵的。我们今天读古诗不能误认为现代不押韵的,古代也一定不押韵。 

  读《春望》,标出它的韵脚(押韵的韵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押韵的韵母: 深shēn心xīn金jīn簪zān ,这四个字的韵母,照今天的读法,只有金、心同韵,都在侵部。 

  (2)、从“其次”起,到“平平仄仄平了”,是写声调的变化。 

  就诗的平仄来说,阴平、阳平(一、二声)是平声,上声、去声(三、四声)还有入声是仄声。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入声的特点是读的时候短促而不能延长。吴语里还保留着全部的入声系统。《送友人》这首诗读音的古今不同正反映了语音的古今变化。 

  (3)、从“也其次”,到全文结束,是写形声字的变化。 

  汉字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都是由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组成。所以碰到生疏的字,可试着从声旁来推测它的读音和从形旁来分辨它的意义。 

  但是呢由于汉字使用的年代久远,古今的读音变化很大,靠声旁来推测读音,往往不准确,甚至推测不出。如: 凉、谅、晾都有声旁,可是一个也不读jīng 

  吮吸的吮不读yǔn而读shǔn,槐树的槐不读guǐ而读huái。读音没把握时,必须勤查字典,以免误读。 

  小结写作特点: 

  一、分块说明:           

  第一部分概说语言也在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从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由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所以说明最详尽,其次是语音,再次是语法。尽管文章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给人的印象都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二、举例说明(办法):           

  不少说明文都是从概念出发,先下个定义,然后再解释一番。这样说明事物难免抽象,读者即使通过解释把概念弄清楚了,一旦接触它实际上也似懂非懂。本文十分重视举例说明。无论是概述,还是详述,根据说明内容的变化,都逐个举例,而且有些地方不厌其烦地举了大量的例子。例如: 

  为了说明“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一观点时,就例举了旧时表示马的名称的十六种概念,还加了注释。说明“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形声字读音的变化等,都举了大量的例子,选的例子也比较典型。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深刻,而且通俗易懂,所说的道理也容易被人接受。 

  三、对比说明: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为了说清楚这一问题,本文处处运用对比显示它们的差异。如: 

  讲“江、河”的词义变化时,先指出“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然后说明它们“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讲语法变化时,也是先写出文言文,然后再写现代汉语的说法。课文里这类例子很多。由于运用了对比办法,就更鲜明、更具体地说明了古今汉语的变化。 

  补充作业 : 

  1、指出下面这些字中的形声字,并说明它们的造字特点。 

  休、围、尘、潘、想、上、闻、下、指、盲、旦、舟、通。 

  2、读下面《春日》这首诗,标出它的押韵字的韵母,并说明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为啥觉得不顺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语言与文学》 篇7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  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简介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强化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 ,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办法尝试尝试。

《语言与文学》 篇8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也在演变的道理。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办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举例说明的办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办法的写法。 

  2、难点: 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课文与作者简介: 

  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语言也在变。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 

  “书”例: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信”在古代是啥意思? 

  “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  

  (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3)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一节告诉我们: 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短时期不能察觉。但是呢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 

  语言也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它们之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 

  “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长”、“短”、“弱”等的词义,古今大体是一致的。但就语言文字的整体来说,由于时代相隔久远,旧事物、旧概念不断地衰亡或改变,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地产生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便出现了很多差异。 

  阅读2--7节,划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段文言里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字。如: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孰与徐公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根据划出的词看,哪些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不能单用? 

  意义相同,不能单用的有: 

  古:    形    貌    衣    镜    妻    自    信    外 

  ↓     ↓    ↓    ↓    ↓    ↓    ↓    ↓    ↓     

  今:   体形  容貌  衣服  镜子  妻子  自己  相信  外面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一个词素,有的只是成语的一个成分。如“形影不离”、“糖衣炮弹”、“破镜重圆”、“自以为是”、“信以为真”等,这是古今汉语的一大差别。 

  2、以“之”字为例子,结合课文说明“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极其频繁,其它用法暂且不说,单就表示从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就有附在名词后边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有时附在形容词后边的,如“高爽之地”。可是“之”表示从属关系时,今天就不能说“李明之学问很好”,“美丽之校园,令人陶醉”等,因为这种说法半文半白,不规范,要把这两句话中的“之”改为“的”,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固定短语里,“之”仍旧保留着。如“之上、之下、之中、之内、之外、之前、之后、三分之一、原因之一、条件之一、一技之长、光荣之家、少年之家”) 

  3、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在使用。 

  如“修”: 古时可作“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学习”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毁》 

  “修订”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答司马谏议书》 

  上述“修”的三种用法,至今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里,而且使用广泛。如: 修理、修路、修改、自修等,可是,现代汉语表示“长”却不能单用“修 ”。 

  以上说的是字义的变化,其实有些是词义的变化,有些是复合词里词素的变化。 

  请把第三自然段里文言句子划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                     译文: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 

  (2)、我与徐公孰美?        (2)、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 

  (3)、君美甚。             (3)、你漂亮得很。 

  (4)、忌不自信。           (4)、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5)、客从外来。           (5)、客人从外边来。 

  (6)、与坐谈。             (6)、(邹忌)跟(他)一起坐下来交谈。 

  (7)、不若君之美。         (7)、不及你漂亮。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大致也有三种情况: 

  (1)、文言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的。 

  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 

  (2)、文言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大体相似,但现代汉语句式有了改进的。 

  如: “贤者使(之)使贤王。”(《晏子使楚》) 

  兼语“之”文言可省去,现代汉语除了“他请吃饭”之外,一般不省兼语,这是现代汉语比文言明确的地方。 

  (3)、文言句式仍旧保留着,但用法上受了很大的限制。 

  如:“之所以”、“给……”、“为……而”、“唯……是”、“有……所”等只是作为固定短语形式沿用在书面语言里。 

  第 二 课 时 

  第二部分: 语汇变化的几个方面。 

  1、有些字的消失。 

  为啥古时一些常用的字,现在不用了?  

  “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代以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马在人们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马的名称便特别繁多。今天在人们生活里占的地位已没有过去那么重要,除了养马主人对他的马起的特殊名称外,一般只照毛色区别。所以原来称谓马的一些字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了。我们学过的《劝学》(节选)里有“舆”、“蛟”、“跬”、“骐”、“骥”等词,这些词今天也不用了。 

  2、“新字的出现”。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如: 属于“金”部首新出现的字: 钍、钒、钙、钛、钡、铱、镭…… 

  属于“气”部首新出现的字: 氘、氚、氖、氢、氧、氩、氮…… 

  属于“石”部首新出现的字: 码、泵、硅、砝码…… 

  也如: “四化”、“语言美”等,也是新出现的,但这些字不是单字,而是词组。 

  这些字都是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可以肯定,将来还会有大量的新字眼充实到现代汉语词汇里来。自然,出现新事物、新概念不一定就要造新的字,也可以通过其它形式造出新词来表达新的概念。 

  3、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意译、音译、部分音译法三种。 

  意译: 民主、科学、专政。 

  音译: 葡萄、苜蓿、咖啡、可可、柠檬、雪茄、巧克力、白兰地、沙发、扑克、哔叽、尼龙、马达、引擎、雷达、休克、奎宁、吗啡、尼古丁、凡士林、逻辑、米、克、吨。 

  部分音译: 啤酒、卡片、法兰绒、道林纸、芭雷舞、摩托车、水泵。 

  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比较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1)、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古: 逃跑  今: 步行 

  (2)、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  古: 撞  今: 非法夺取 

  (3)、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 古: 不敬之词  今: 偷东西的人 

  (4)、欲亡赵而走燕  《廉蔺列传》  古: 逃  今: 灭亡、死亡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 劝告  今: 讽刺 

  (6)、劝学  《劝学》  古: 勉励  今: 说服 

  (7)、使人给其食用  《冯谖客孟尝君》  古: 供应  今: 给予 

  学习文言文或现代书面语某些复合词和成语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 

  (1)、词义变化的一种形式是词义扩大或者缩小。 

  例: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 

  “中国”在这里指“中原”一带,即黄河流域,不包括长江以南,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从这一例可以看出,虽然字眼不变,但意义扩大了。 

  也如: 古代的“天下”指“中国”,现却指“世界”。 

  词义除了扩大外,还有缩小的。 

  如: “臭”古时指一切气味,现指跟“香气”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这是词义缩小的缘故。 

  也如: “金”古时指金、银、铜、铁。今天成了黄金的专用词,不包括银、铜、铁,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还保留着古义,如“五金公司”。 

  (2)、词义的转移也是一种变化形式。 

  如: ①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冯婉贞》  古: 整装  今: 完毕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古: 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 为国为民献身 

  许多词尽管字形一样,古今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它们之间不是共同存在,而是新的意义代替了旧的意义。 

  (3)、词义变化的也一种形式是词义的弱化与强化。 

  如: 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廉蔺列传》古: 获得罪过  今: “得罪你了”“得罪”约相当于“抱歉”,意思轻。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蔺列传》  古: 对立今: 极深的怨恨。(重) 

  (4)、从变换形式上看,古代的单音词很多成了复音词或多音词。(略,见前) 

  (5)、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同一概念时,古今用字也不同。 

  如: 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  古: 看重,看得起  今: 器皿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古: 广泛  今: 渊博。 

  这些都是语言演变的明显标志。 

  总之,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由于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而且形式最多、最复杂。但是呢不管变化的形式怎么复杂,却总是沿着语言的“简”和“明”两方面发展的。如: 

  过去讲“病愈”用“瘳”chōu ( 病数月乃愈《狱中杂记》) ;讲“儿童”用“垂髫”tiáo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这些字既难读也难写,现在分别被“病愈”、“孩子”等词代替了。 

  补充作业  

  1、写出与下列文言词相当的现代汉语单音词。 

  走(  )  行(  )  往(  )  去(  )  返(  )  食(  )  履(  )  饮(  ) 

  2、解释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并说明这些字古今用法的不同。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第 三 课 时 

  第三部分: 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1、语法的变化。 

  原句              译文 

  (1)、吾谁欺?        我欺骗了谁?  

  (2)、不我知         不了解我 

  在古代汉语里,疑问句里的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面如例 (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放在动词前面如例 (2),这两例都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序。今天如果要表达上述意思,模仿过去的语序,把它分别说成“我谁欺骗了”“不我了解”,就不难了。从这两例中可以看出古今语序的变化。此外,现代汉语常用“把字式”,如: 

  “把信写完”,“把收音机打开”“写完信”,“打开收音机”;“得字式”如: 

  “打得好”,“写得快”,这些格式古代汉语是没有的。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要素,许多语法现象古今基本相同,所以作者在这一节简略地谈了古今语法的一些不同现象,接着就指出: 

  “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的变化那么大。” 

  2、语音的变化。 

  语音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韵部、声调、形声字三个方面。 

  (1)、从“第一”到“差别就更大”是写韵部的变化。 

  《离离原上草》为啥今天读起来不顺口? 

  ①荣róng②生shēng③城chéng④情qíng,这四个字按现代汉语语法,只有②③两字韵母相同,①④则分别属于其它韵部,读起来就觉得不顺口。这是按照现代汉语语音读的,如果用古代汉语语音去读它,就会押韵。为啥有这种现象呢? 

  这是由于古人的发音器官不及今人发达,除了有些不必要的音以外,总的发音数是少的,而且常常是游移不定的。这四个字在上古都属于“耕”部,的确是押韵的。我们今天读古诗不能误认为现代不押韵的,古代也一定不押韵。 

  读《春望》,标出它的韵脚(押韵的韵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押韵的韵母: 深shēn心xīn金jīn簪zān ,这四个字的韵母,照今天的读法,只有金、心同韵,都在侵部。 

  (2)、从“其次”起,到“平平仄仄平了”,是写声调的变化。 

  就诗的平仄来说,阴平、阳平(一、二声)是平声,上声、去声(三、四声)还有入声是仄声。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入声的特点是读的时候短促而不能延长。吴语里还保留着全部的入声系统。《送友人》这首诗读音的古今不同正反映了语音的古今变化。 

  (3)、从“也其次”,到全文结束,是写形声字的变化。 

  汉字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都是由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组成。所以碰到生疏的字,可试着从声旁来推测它的读音和从形旁来分辨它的意义。 

  但是呢由于汉字使用的年代久远,古今的读音变化很大,靠声旁来推测读音,往往不准确,甚至推测不出。如: 凉、谅、晾都有声旁,可是一个也不读jīng 

  吮吸的吮不读yǔn而读shǔn,槐树的槐不读guǐ而读huái。读音没把握时,必须勤查字典,以免误读。 

  小结写作特点: 

  一、分块说明:           

  第一部分概说语言也在变;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从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由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所以说明最详尽,其次是语音,再次是语法。尽管文章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给人的印象都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二、举例说明(办法):           

  不少说明文都是从概念出发,先下个定义,然后再解释一番。这样说明事物难免抽象,读者即使通过解释把概念弄清楚了,一旦接触它实际上也似懂非懂。本文十分重视举例说明。无论是概述,还是详述,根据说明内容的变化,都逐个举例,而且有些地方不厌其烦地举了大量的例子。例如: 

  为了说明“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一观点时,就例举了旧时表示马的名称的十六种概念,还加了注释。说明“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形声字读音的变化等,都举了大量的例子,选的例子也比较典型。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深刻,而且通俗易懂,所说的道理也容易被人接受。 

  三、对比说明: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为了说清楚这一问题,本文处处运用对比显示它们的差异。如: 

  讲“江、河”的词义变化时,先指出“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然后说明它们“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讲语法变化时,也是先写出文言文,然后再写现代汉语的说法。课文里这类例子很多。由于运用了对比办法,就更鲜明、更具体地说明了古今汉语的变化。 

  补充作业 : 

  1、指出下面这些字中的形声字,并说明它们的造字特点。 

  休、围、尘、潘、想、上、闻、下、指、盲、旦、舟、通。 

  2、读下面《春日》这首诗,标出它的押韵字的韵母,并说明按照现代汉语的读法,为啥觉得不顺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语言与文学》 篇9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  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简介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强化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 ,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办法尝试尝试。

《语言与文学》 篇10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  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简介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强化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 ,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

  教案点评

  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办法尝试尝试。

推荐站内搜索:寒假日记300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身份证查准考证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宝典在线题库、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作文300字以上三年级、端午节作文300字作文、教师资格证考试题、我的梦想演讲稿600字2017年国考报名入口

《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6979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