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简介?《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⑴ 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啥。

  ⑵ 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样填写“思考·练习”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么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⑴ 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啥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啥“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⑵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啥意思?武松是“就”着啥“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么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积极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啥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啥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办法交流:你准备怎么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啥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也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也是通过啥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啥!”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啥,只管上去,看看怎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啥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也给你留下啥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啥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

  劈  跳  掀  无畏

  按  踢  打

  四、下冈(略)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3

  【教材内容】《景阳冈》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课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需1课时)。

  【学情分析】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时刻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我国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简介?《景阳冈》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简介一下这个人。

  二、指名读课文

  读之前,请一位同学把思考练习1读一读,并提出要求:

  1、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

  2、边听朗读边思考,把课文分成四段。

  三、纠正读音

  1、纠正读错的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读准生字的字音。

  四、指导分段

  提问:根据思考练习1的提示,课文的四段应该怎么样分?后面的括号该填写那些词语?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通过以上的填写,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啥顺序写的?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概括以下思考题,自学第一段,然后集体讨论:

  ⑴ 课文是怎么样描写武松肚中饥渴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课文中所讲武松望见的酒家有啥特点?作者为啥突出写了这个特点?

  ⑶ 啥叫“三碗不过冈”?为啥会有“三碗不过冈”的说法?

  ⑷ 武松是怎么样对待“三碗不过冈”的;从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一个人?

  3、指导朗读第一段:

  ⑴ 要读准字音。

  ⑵ 要读出武松豪爽的性格。

  师:“三碗不过冈”,武松却喝了18碗,他有没有过冈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

  六、讲读课文的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的第二段。

  2、思考讨论。

  3、武松看到树干上写的字为啥认为是店家的诡计?

  ⑴ 武松看到山神庙的榜文,明白了啥?

  ⑵ 课文对“武松细想了一回”写得很简略,你认为他可能都想些啥?

  ⑶ 课文是怎么样写时间变化的,为啥要写时间的变化?

  4、齐声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⑴ 为啥课文在讲武松酒力发作想睡觉时,才写老虎的出现?“忽然起了一阵狂风”是怎么回事?

  ⑵ 出示投影片: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般”是啥意思?大虫抓人都有哪“三般”?为啥“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⑶ 开始的时候,武松为啥只能躲闪防守?

  ⑷ 武松的梢棒折做两截,说明啥?

  八、请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九、十、十一自然段

  思考讨论:

  1、武松和老虎一共斗了几个回合,才把老虎打得“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

  2、结合课文的描写,从武松打虎的过程中,你认为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人?

  九、指名读第十二自然段

  思考·讨论:

  从武松用梢棒把大虫打得“气儿都没了”,你知道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人?

  十、指导朗读第三段

  1、要读出老虎凶恶及垂死挣扎样子。

  2、要读出武松的勇猛、机智、沉着、办事精细、武艺高强。

  十一、自由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出示挂图,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十二、布置作业

  1、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两遍。

  2、预习下一篇课文。

  【板书设计】

  20、景阳冈

  扑、掀、剪、闪、闪、闪、兜、劈

  咆哮、喘气、揪、按、踢、按、揪、打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景阳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武松的倔强豪放、机智勇武的性格。

  3.激发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一部分内容。

  难点: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具准备:

  小黑板,dvd,电视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过电视剧《水浒传》吗?谈一谈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景阳冈》,去认识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书课题:景阳冈   (解题)

  参照“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⑴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与打虎有关系吗?

  ⑶武松给你留下了啥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把字音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小黑板出示:吓唬、诡计、踉踉跄跄、腰胯等词语。

  ⑵指名朗读。

  ⑶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⑷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啥事?重点写了哪些内容?(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三、再读课文,重点研读“打虎”片段。

  1细读打虎的内容,说说老虎和武松给你留下了啥印象。

  2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横线画下来品析。

  3展示交流

  打虎:

  ⑴引导学生抓住老虎伤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对付老虎的三闪来学习。

  老虎:一扑        一掀            一剪  

  武松:闪在青石旁   闪在大虫背后   也闪在一边)

  ⑵武松的这一系列的“闪”能否换成“躲”,说说理由 。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抡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

  ⑷让学生试着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⑸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机智勇敢和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老虎的凶猛,读出武松的机智勇武。

  ⑺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喝酒:

  ⑴引导学生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与动作描写来学习。

  ⑵感受到武松啥样的性格特征。(倔强豪放)

  4.教师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打虎和喝酒两个部分,已深切感悟了武松的倔强豪放与英勇无畏。除了这些,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上冈,下冈),它们与表现文章中心有关吗?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景阳冈》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武松?

  倔强豪放,机智勇武

  五、探究延伸

  学了这一课,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有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的内容不该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1.学生讨论

  2.学生畅谈,师相机点拨

  附:板书设计

  20  景阳冈

  打   虎

  机智勇武

  上冈                     下冈

  喝酒

  倔强豪放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5

  作者:闪闪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晌、恰、岂、误、梁、哮、酥。

  2.新词:晌午、恰当、岂不、请勿自误、脊梁、咆哮、酥软。

  3.理解重点句、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4.训练学生思考能力、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对武松的英雄形象有进一步的认识,教育学生做不畏强暴,勇敢的人。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课文第一段与第三段细致描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在“喝酒”和“打虎”两件事上是怎样抓住要点详细叙述的也是文章的重点。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怎样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三)解决办法:采用教学时先从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借助文言注释、字典解决重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

  (二)观察挂图,发挥想象表述练习。

  (三)听录音,复述故事。

  (四)前后位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二)整体感知

  《景阳冈》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节选,成功地塑造了英雄人物武松的形象。文章半白话半文言,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晌(sh3ng)午 咆哮(xi4o) 请勿自误(w)) 脊梁(li2ng)

  (2)解词:

  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完。

  怎样:为啥。

  过往:来来往往。

  平生:一生。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都知道有个打虎英雄叫啥名字?(武松)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读课文,说出大意,前后讨论交流。

  3.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按啥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2)讨论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要过冈。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根据段意列出每段的小标题。

  ①喝酒②上冈③打虎④下冈

  4.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默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

  ①作者在这段中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根据要点划分层次。

  (a.谈酒,b.谈虎。)

  ②分角色读这一段。为啥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

  ③分析武松性格特点。

  (豪放的性格特点:倔强、勇敢的性格。)

  ④讨论。这一段与打虎有啥关系与打虎一段起啥作用?

  (这一段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做铺垫。)

  ⑤小结学习办法,讨论归纳。

  (a.抓重点理层次,b.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5.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这一段主要写了武松在酒店与酒店主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了解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为下文的徒手打虎做了铺垫。)

  6.布置作业 。

  (1)朗读课文。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难懂的文言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默读提问。

  这篇文章通过自读、默读,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让你喜欢?(第三段)

  1.这一段可分几层,每层即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啥性格特点?从啥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1)从半空里蹿下来,吼一声,把腰胯一掀……,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这是反衬法。

  (2)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3.前后位讨论:这段主要通过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从半空蹿下来”表现出虎的气势。)

  (“把腰胯一掀”表现虎的灵活。)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虎的声势,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这是反衬的写法。)

  4.朗读指导。

  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读提问: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啥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啥?(武松的思想活动。)

  3.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啥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写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4.这一段不是重点有啥作用?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呢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习第四段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啥?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相符?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斗志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让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做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四)围绕中心,学习表述。

  1.文章通过啥深化中心?

  (通过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深化中心。)

  2.作者是怎样地刻画出武松的英雄形象的?

  (1)运用反衬手法,通过写虎的声威,衬托出武松的无畏勇敢。

  (2)不脱离实际,尽管武松是个英雄人物,但毕竟是个普通人,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在结尾一段中体现出来。

  (五)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个怎么样的人?

  2.为啥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深深地喜欢他?

  联系全文对武松神情、动作、语言和内心活动描写,加以体会。

  六、布置作业 

  1.复述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抄写生词并解释“晌午”、“请勿自误”。◆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感受《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精彩和独特。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以及武松的豪放、勇武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部分内容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打虎英雄 ——武松豪放、勇武而也机敏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办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武松面对老虎进攻时的三个“闪”字,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也体现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也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学生而言,武松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也很熟悉,但是呢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读懂文章,并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第三部分,以一个大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啥?”引导学生抓住打虎部分展开讨论,并借助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读打虎、议打虎、看打虎中感受《水浒传》描写的精彩独特,进而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好汉歌》,教师自然拍手 ,和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充分调动起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一曲好汉歌听得我们精神振奋,荡气回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哪些同学读过书或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师:《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是家喻户晓,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个英雄好汉更是深入人心。你能说出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

  生1: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苦行者武松

  生2: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

  生3:母夜*孙二娘、花和尚鲁智深

  ……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武松还有一个称呼叫武都头,你知道武都头的由来吗?

  生:因为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阳谷县的知县见他忠厚仁德,就封他为武督头。

  生:而且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觉得将来一定大有用处。

  师:这正是“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他打虎时的精彩片断——《景阳冈》。(板书课题),这个片断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一曲《好汉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水浒传》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再现。紧接着通过对于故事中人物及情节的回顾,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哪位同学知道,课文讲的是啥故事?

  生:武松在景阳冈一家酒店内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你简介得非常清楚,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说一下。

  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教师板书:武松打虎。

  师:除了打虎,作者还描写了啥?

  生:饮酒  上冈   下冈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文要点,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并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的描写?为啥?

  生1:我最喜欢描写武松喝酒那几段。因为别人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死老虎,更能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武功高强。

  生2:我最喜欢他上冈那一部分,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官府的榜文,还是决定要上冈,可以看出他非常勇敢,也很要强。

  师:对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3:我喜欢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当老虎进攻的时候,文中没有说武松躲开,而是说他一闪闪到一边,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武松动作非常敏捷,也写得很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也非常善于抓住作者用字的准确性。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中的“闪”字换成“躲”,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

  生2: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怎样对付这只大虫。

  师:看来准确的用词不仅令我们的文章丰富精彩,还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像说评书那样,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段文字

  师:从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啥?

  生:我读出了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可怕,进攻的招式也很厉害,一旦被打中,可能就没命了。

  生:我觉得作者把老虎写得这样凶猛,为的是突出武松的勇敢和敏捷。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手法,以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敏捷,智勇双全。

  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打虎的开头就让我们觉得如此精彩,面对打折的梢棒,武松作何选择呢?

  生:读课文11自然段

  师:武松分别用了哪些招式来对付这只大虫?

  生:学生随机找出文中动词。

  教师板书:揪  按  踢  提  打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表演以下吗?

  (学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我们和武松还是有些差距的,现在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位英雄的搏斗现场。播放武松打虎视频。

  师:看完片断,结合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啥样的人?

  生1:动作敏捷、智勇双全、本领高强

  生2:还是个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的人

  师:你能再来表演一下吗?注意要通过这几个动作表现出他的特点。

  师:这次好多了。不过武松这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要想和他一样,得下一番苦功夫。

  师:让我们自由读一读,在体味一下那惊险的场面。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武松的故事?

  生1:武松威镇安平寨

  生2:武松醉打蒋门神

  ……

  师:武松只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水泊梁山的108将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每一个人的背后也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够认真阅读《水浒传》,做更深入的研究,老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中有人能够站在百家讲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水浒。

  (通过读书、讨论、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多角度感受武松打虎时场面的惊心动魄和其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及描写的精彩逼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7

  ★基础题

  一、近义词

  晌午(      )  耻笑(      ) 酥软(    )限期(    )吓唬(    )

  但凡(     )   怎样(      ) 自家(     )筛酒(    )

  二、反义词

  酥软(   ) 饥渴(     )

  三、组词

  挑 tiāo (       )          折 zhé (        )      挨āi(        )

  tiǎo (       ) shé (        )        ái(        )

  四、选词填空

  打   劈  跳   扑   迸  流   挨  走

  1.哨棒从半空(    )下来。

  2.那只大虫翻身也(    )过来。

  3.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都(    )出鲜血来。

  4.武松一步步(    )下冈来。

  ★★培优题

  五、按要求改句子

  1.大虫吼一声。(夸张句)

  2.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力气。(把字句)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比喻句)

  4.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陈述句)

  5.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斗得过?(陈述句)

  6.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啥?”(简接叙述)

  7.武松看到一座破烂的山神庙。(缩句)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也饥也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闪,也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闪,也闪在一边。

  1.填空

  2.画“——“的句子运用了(      )、( )俩种修辞手法。

  3.这一段再现了惊险。紧张的打斗场面,老虎来势汹汹,使出三样本领(   )、(       )、(     ),对待凶猛的老虎,武松没有直接对恃。而是他先(   ),再(    ),说明武松有(  )有(   ),表现武松(         )的英雄形象。

  ★★★培优题

  八.拓展提升

  1.《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试着为下面的绰号找主人。

  时迁   晁盖  宋江  吴用  花龙  史进  张青  顾大嫂

  1.菜园子(      )2.母大虫(     )3.九纹龙(      )4.及时雨(      )

  5.智多星(      )6.小李广(     )7.托塔天王(     )

  8.鼓上蚤(     )

  2.积累《水浒传》中的成语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积极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办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回答)

  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武松打虎)

  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

  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啥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

  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

  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

  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板书、评价。

  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

  (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示学法。

  1、这样全面地了解了武松后,说说你现在对武松的了解。

  2、学习课文后,你知道怎么样去看小说了吗?

  从另个方面看人物特点——正面和反面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特点

  四、作业。

  课后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水浒传》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1、初知课文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刻画人物的办法;(此点为本课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点在本课只是有所展示,其实并不是本课所重点突出的目标)

  3、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传统文化。(此点为本课教学最根本目的所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本单元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三国时曹植的《七步诗》、唐王昌龄的《出塞》,还从《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认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点儿阴险狡猾的周瑜,从《史记》的《将相和》中认识了知错就改的廉颇,勇敢机智、识大体顾大局的蔺相如,从《西游记》的《猴王出世》中认识了活泼可爱、敢作敢当的石猴。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编的课文《景阳冈》。

  师板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

  1、提出课文主要人物,学习“打虎”部分,感知人物的“勇猛”“机敏”。

  ①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这篇课文写了谁?(武松)

  提起武松,你想到啥?(打虎)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写的武松打虎。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部分在写武松打虎?(8——12自然段。)

  ②朗读“打虎”部分,体会文章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师生合作朗读“打虎”部分。因鉴于这篇文章有一点儿文言文味儿,也较长,所以全课只设计了朗读此部分,并,因为一点儿没下水,所以安排了师生合作朗读:即由老师读8自然段,推荐一朗读较好的同学读9自然段,10、11两个自然段由同学们一齐朗读,12自然段由愿读的同学朗读。

  读完此部分,你脑袋里留下的是啥场景?(打虎、激烈的打斗场面等等)

  作者是通过主要描写啥,给你留下的这样精彩的场景?(动作)

  在这样的描写中,你见到了一位啥样的武松?用课文中句子或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勇猛、机敏)

  2、了解其它部分,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

  ①课文除了写了武松打虎,还写了啥内容?(喝酒、不听劝阻、执意上冈、下冈之类)

  ②在这些地方,你也见到了一位啥样的武松?(倔强、豪爽、洒脱、有趣儿等等)

  ③在这些部分,作者也是通过描写啥写出了这样的武松?(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适当提一两处。

  3、文章扩写(此处是在设计教学时准备做为一亮点出现的,也体现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吧)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在于他语言精练,人物形象却刻画得非常鲜明,。咱们读着文中的话时,脑袋里边浮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老师选取了第三自然段,你能在人物语言前加上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丰富武松和店家“过招”的场面吗?

  出示课件,老师读,小孩们填。

  三、探讨、升华

  1、刚才的这些内容和“打虎”有关系吗?

  因为有这样的武松,才有这些事情,因为有这些事情,才有了后来的“打虎”。(这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的。)师相机指出,这就叫为后文做下铺垫。

  2、现在有人说老虎是保护动物,我们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考虑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以前老虎多。。。

  生:那是性命性命攸关的时候,。。。。

  生:这是四大名著。。。

  生:课文是让我们感受武松的勇猛,我们是学他的勇猛,不是学打老虎。。。

  师小结:任何一种文化,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每件事,其实都是有两面性的,就看你怎么看。鲁迅说过,一本<红楼>,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所以,其实你看到了啥学到了啥不怪你所看的那事那书那人,而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心。阅读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升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这其中有意蕴深刻的传统佳节――春节,中秋,端午,七夕,有咱们的民族瑰宝――中医,还有留传至今的历史书籍,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就有论语,孟子,史记,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阅读历史文化书籍,了解传统文化,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简介时相机播放课件)

  最后,希望同学们多多阅读文化书籍,多多了解传统文化,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真正的中国人!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10

  案例描述:

  在上《景阳冈》一文的第一课时时,我依照以往的教学预设,组织学生理清的文章脉络后,我出示了这样的板书以作小结:

  酒店

  突然有位学生举手说:“老师,你的板书好像应该改一改吧?”

  (学生能大胆提出质疑,说明学生自己已经把自己看作学习是主人。而不是跟着老师走,他们能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怎么改?”我一时被他搞糊涂了,心想:我这板书是从一些教学参考书上借鉴来的,应该不会有错吧,再说这板书我觉得很能体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已用了两年了,从来没有学生提出来要改一改的。

  “我觉得‘上冈路上’和‘下冈路上’应该是在山的同一边的。也就是说武松是原路返回的,而不是从另一边下山去的。”

  “请说说你的理由!”我一时也不好确定,忙让学生说理由。

  (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在共同探讨问题,是平等的。)

  “课文中写道,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到:‘天色看看已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从这里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因为如果不是原路返回,有可能路上还有大虫,那武松不是去送死了吗?武松先下冈去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再碰上大虫。”

  “我觉得还有另外地方可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也有学生举手回答了,“课文前面写武松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躺下想睡一觉,最后也写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说明武松也回到了原来的大青石边,那不是说明武松返回来了吗?”

  “前面写武松上冈时奔过乱树林来,最后也写武松转过乱树林边,这两个乱树林应该是同一个乱树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

  学生的兴致越来越高,我索性放弃原先的教学设想,放开手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

  “我觉得武松最后一步步挨下冈来,从这个‘挨’字也可以想像武松已没力气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肯定斗不过了,要不是原路返回那不是自找死路了吗?”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精彩,好一个“挨”字,我真有点佩服学生的仔细和分析的深入。

  “还有啥地方可以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吗?”我索性对学生刨根问底了。

  (让老师的好奇引起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而老师只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探究问题。)

  学生一阵沉默。

  “老师,我觉得从‘明早再来理会’也可以看出武松是原路返回的。如果武松从另一边下了冈,也就是说已过了冈,应该不会再上冈来了。明早再来理会说明武松明早还要来冈上,那他一定是原路返回住来时的那家客店了。等天亮了再来理会大虫。”分析真是够深入的。

  “我从电视上看来,武松也是原路返回的,他还要去谷阳县做县令呢!”好小子,联系电视了,真是课内外结合啊!

  (学生能结合电视中看到的情节来分析课文,可谓是知识的活用,这不正是真正的学习语文吗?由于是学生自己找到的答案,学生更有一种成就感,更能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下课铃响起了,学生的答案也找得越来越多,找的面也越来越广,有的从电视上找,有的从小说中找,有的从父亲母亲的故事中听来……下课了,许多学生似乎还不满意,还想找出更多的地方来证明武松是原路返回的。我就鼓励学生到课外再去进一步探究,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来证明武松是原路返回的。

  (鼓励学生去探究,去自主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反思与讨论:

  语文《新课标》提出课堂要体现开放性。开放的课堂要敢放敢收,而我觉得在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兴味正浓时,那我们教师就该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对“武松是原路返回”的证明,本不是我教学预设中的一部分,但既然有学生提出来了,而且学生都很感兴趣,那就有探讨的需要。虽然这节课没能完成我预设的教学任务,但正是这样一放,学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知识,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学生在课外展开了大索寻,期望找到更多的答案来证明“武松是原路返回的”,这样的放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堂上,学生不但从课文中找出了不少答案来证明“武松是原路返回的”,还能联系电视剧、小说中等来寻求答案,并对此进行思考分析,这样的学习不正是我们期待的语文学习吗?

  从学生对我的板书提出质疑时,也说明了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我们教师千万不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这次教学的放手,不但使学生对《景阳冈》这课课文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在那节课后爱提问的学生多了。现在有不少专家提出: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说明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见,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自己敢于提出挑战性问题的习惯。开放式的课堂,正好确保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虚拟主机,使学生敢于质疑,有时间质疑。而且当学生提出质疑时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解决问题,老师以参与者的姿态进入他们的讨论,这种课堂形式也体现了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气氛,也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点评:

  课堂以生成为主要特质,是对课前预设的不断修正、补充、改进、调整及再设计的过程。因此课堂是开放的,是不断变化的。学生主体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投入地阅读,走进作品,和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走出作品,和老师、学生一起展开多向互动的对话、讨论。对话、讨论、交流、碰撞这些都彰显着阅读过程的动态、发展、变化、开放的特点。反映在具体的教学操作策略上,就应该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敏于捕捉小孩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即时信息,善于开掘阅读探究中生发的课程资源,乐于倾听小孩的阅读质疑。相信小孩的探究能力,创设小孩的阅读探究虚拟主机,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呈现勃勃生机,小孩和生命个性才能健康发展,而阅读载体才能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延伸出时代的新的意义和价值。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榜、岂、霹、雳、泄、酥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述了武松在阳谷县地面的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而也机敏的英雄性格。

  2、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办法】探究合作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1、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这部书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部书中的农民英雄人物之一。本文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主要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出武松勇敢、机智、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2、板书课题,齐读。

  3、播放课文录音。

  二、课文初探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一件啥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啥?通过这件事表现了他的啥性格?

  本文是按照啥顺序来写的?列出简要提纲。

  2、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有关《水浒传》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放投影片。

  三、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啥?有啥地方不懂?

  1、结合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了解:

  思考:店家为啥只给武松筛了三碗酒?

  武松为啥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结果怎样?

  2、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为啥?

  想想课文中是怎么样描写武松打虎的?

  小组讨论自学,找出每次老虎是怎么样行动的,而武松也是怎么样对付的?

  交流自学情况。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多种朗读练习。

  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怎么样的感情读,然后学生自读,听课文录音,再进行读书比赛。

  7、齐读第四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啥?

  四、课堂练习

  播放课件,让学生体会武松的个性和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篇课文中你弄懂了啥,对你的启发是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也感受到了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使我们对武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六、作业设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景阳冈

  喝酒:一饮而尽 十八碗 豪放、倔强

  打虎:三闪、扑、掀、剪

  棒劈:抡、劈、机智、勇敢

  拳打:揪、按、踢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怎样、但凡、请勿自误、踉踉跄跄、一饮而尽”,理解带词语。

  2、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言行,心理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怎样、但凡、请勿自误,踉踉跄跄、一饮而尽。

  2、默读课文,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提示把课文分成四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3、自读勾画“喝酒”中人物言行的重点句子,批注体会,你认为这部分内容刻画武松(  )特点。

  4、自读,勾画“上冈”中人物言行、心理的句子,批注感受,这部分内容刻画了武松(  )特点。

  5、默读“打虎”部分,你认为这部分写了(  )(  )(  )三个层次。这部分内容刻画了武松( )特点。

  二、练习提纲

  1、同步迁移练习:同步同读222页《林冲棒打洪教头》。

  ⑴ 本文主要写了事,刻画了林冲(  )特点。

  ⑵ 联系上下文解词:

  拔草寻蛇──

  依草附木──

  2、读写结合练习:

  ⑴ 从《等待》《我心灵的一座桥》《我忘不了她(他)》《大家都夸他(她)》中选一个题目写一个人。

  ⑵ 通过二、三件事写出一个人物的特点。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心理深读深悟,体会人物特点

  1、喝酒(言行)→豪迈倔强。

  2、上冈(行动、心理)→勇敢无畏

  3、打虎(行动):

  ⑴ 三闪猛虎。

  ⑵ 棒打猛虎。

  ⑶ 拳打猛虎。

  (机智勇敢)

  三、回顾全文,梳理归纳人物特点

  豪放倔强、机智勇敢。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 篇13

  大华小学  王双红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你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当中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

  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办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啥?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啥?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事。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畅饮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师:概括的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

  师:(投影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啥特点。)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师: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很激烈,谁愿意说说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有啥特点?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放。

  生:我觉得武松很勇敢。

  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

  生:豪放、倔强、勇敢。

  师: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呢?

  生:我通过“主人家,快拿酒来吃。”这句话体会到武松比较豪放的。

  生:我通过“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也能够体会到武松具有豪放这个特点的。

  生:“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怎样不醉?”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武松很倔强。

  生:我还通过“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的。

  生:我通过“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生:“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啥!”通过这句话,我能够体会出武松具有勇敢这个特点的。

  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能够表现武松特点的语言,那你是怎么样通过这些语言体会出武松的特点的呢?就以“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为例,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是怎样根据这句话体会出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的呢?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体会的?

  生: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劝他别喝了,因为他家的酒叫“透瓶香”也叫“出门倒”,刚喝时只觉得好喝,一会儿就醉倒了,   但凡来他家喝酒的只喝上三碗,就都醉倒了,过不了山冈,过往的客人都知道,人家只喝三碗就不再要了。可是武松偏偏不信,叫到:“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所以我觉得武松比较倔强。

  生:我还想补充一点,这家酒店的就有劲,武松不是不知道,因为他在喝完第一碗酒时,就说:“这酒真有气力!”喝完第二碗时还说:“好酒!”说明人家店家说的是实话,武松明知这酒劲大还偏偏要喝,说明他的确倔强。

  师:的确,人家店家好心好意劝他别喝了,可是他就是不信,还说:“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这个武松真是倔强。刚才这两位同学体会得挺好。他们之所以体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这句语言,联系了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出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办法。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办法体会武松的其它语言也是怎么样表现武松特点的。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样体会的?

  生:我抓住“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来体会,我们平时独自到外面吃饭也好还是喝冷饮也好,不管好吃不好吃、好喝不好喝,一般不会张嘴就评价,可是武松不是这样,他喝酒是拿起碗一饮而尽,觉得酒好喝就毫不犹豫地评价说:“这酒真有气力!”所以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出武松很豪放,直来直去。

  生:我体会的是“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别人是三碗不过冈,可是武松足足喝了十八碗酒,喝完之后还要过冈。店家说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而且官府已经发下榜文,不让单身客人一人过冈,需要凑齐三二十人趁午间结伴过冈。当时天色已经晚了,老虎就喜欢在这个时候出动,武松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冈的,可是武松不听劝,还说:“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既能体现出武松倔强也能体现出武松勇敢。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敢的特点,我们怎么读才能够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武松的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象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愿意选择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办法,就是-----

  生:抓住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投影出示练习一)谁能审题?

  生:这道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特点。

  师:李逵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啥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做题。

  (生做练习,师巡视点拨)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通过“哥哥,这黑汉子是谁?”这句话体会出李逵挺粗鲁的,因为宋江和戴宗站在一起,他肯定是戴宗的朋友,打听的时候就应该说“这位仁兄是谁?”或者是“这位官人是谁?”,可是李逵却当着宋江的面称呼他为“黑汉子”,一点都不讲礼貌,所以我觉得李逵挺粗鲁的。

  生:我也觉得李逵挺粗鲁的,我是通过“你爷爷的,你怎不早说,也教俺铁牛高兴高兴。”这句话体会出的,因为李逵非常崇拜宋江,可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却高兴得忘乎所以,说起脏话来了,所以说李逵很粗鲁。

  生:“你若真是宋江,我便下拜,若不是宋江,我才不拜呢!你别偏我给人下了拜,再来笑我。”通过这句话我觉得李逵具有粗中有细的特点。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准确。通过这个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办法,那么反过来,如果给你人物的特点,你能根据上下文,为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吗?

  (投影出示练习二: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啥特点?

  生:热心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点的语言。

  (生动笔做题)

  师:做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师:我的邻居高大哥虽是个拉板车的,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季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也发作了,喘得透不过气来。母亲急坏了,决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恰逢高大哥送货回来,只听他问-----

  生:小孩怎么了?

  生:小孩生病了吗?

  生:小明也犯哮喘病了?

  师:刚才同学们这些说法都能够表现出高大哥热心肠的特点,但是呢哪一种说法最好呢?

  生:第三种说法最好,因为从这句话我能够看出高大哥已经不止一次帮过生病的我了,所以对“我”的名字和有哮喘这个老毛病了如指掌,说明高大哥 的确是个热心肠。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们继续往下做题。

  师:“是啊!”只听母亲着急地回答。高大哥说-----

  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

  师:母亲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

  师:母亲说:“你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生:小孩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

  师:到了医院,母亲对高大哥说:“小高,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呀!太谢谢你了!”高大哥说-----

  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

  生: 小事一桩。

  生:别客气,快看小孩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说明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塑造的人物就会更加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师:(投影出示作业题:根据你的意愿,从下列任选作业完成。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阅读《水浒传》。C、设计一段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

  认识汉字——综合练习课

  课题:偏旁部首组字

  内容:关于“纟”旁的文字的组合与辨析

  例子:“细”

  组词:细心          仔细

  例子:“纹”

  组词:花纹          皱纹

  例子:“绘”

  组词:描绘          绘画

  例子:“绕”

  组词:缠绕          绕圈

  例子:“结”

  组词:结实          结果

  练习:试着举出更多的带“纟”旁的字并组词。

推荐站内搜索:东南大学自考专业、教师考试、执业药师成绩查询什么时候出来、湖北省自考成绩查询、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山东一级建造师报名时间、扫墓作文600字 烈士陵园、江苏教育网成绩查询、教师资格证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自考查询、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景阳冈》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274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