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学案例(通用12篇)
《春日》教学案例 篇1
师:古人赞美春季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写有这首诗的小黑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生:冯鑫把“滨”读成了“冰”。
……
师: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遍吗?
生:愿意。(然后,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
师:要想把握好古诗的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生1: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河边寻找花草。
生2: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
生3: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欣赏春季的美景。
师:这个同学说的意思最全面也最完整。同桌间把这句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
评析与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接受快的学生带动接受慢的学生,既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让中等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能让暂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给没一位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扎扎实实的锻炼。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
师:理解了诗的意思,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生:应该是欣喜的心情。
……
师: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生1:“无边光景一时新”表现诗人欣喜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通过读的形式把诗人的感情展现出来。
生2:“万紫千红”是诗人对春季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
……
评析与思考:猜测诗人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在诗中找“证据”,其实学生找“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只有真正体验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找得准“证据”。同时,找证据的过程也是指导朗读的最佳时机。古诗朗读时最讲究韵味,可韵味也怎么样才能读出来呢?那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所致,只有感情体验得到韵味才能脱口而出。
课后反思:无论是古诗的社会背景还是古诗的文化背景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天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语文发展水平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办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行理解古诗的含义,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问题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中体验诗人对春季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这节课的实践教学中,也让我深刻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1)教师语言生硬,词语贫乏对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季的意境渲染的不够,使这节课缺少了精气神。平时应提高自身修养,强化语言的积累。(2)部分坏节实现了开放式教学,但表现积极的仍是个别思维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来,仍是被动的接受。
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而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才能、调空机智、民主思想、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有别于传统的挑战,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则,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
《春日》教学案例 篇2
教材分析:《春日》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寻春的所见所感: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里,诗人来到泗水河边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处处焕然一新。为啥?因为和煦的东风催的百花齐放,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季。诗人赞美了春季的美景,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春季的源头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悦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季的词语和古诗。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划出横线,便于学生板书。2 ppt课件准备些描写春季的词语和诗句。
2课前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步骤: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2、出示佳句名诗:
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也绿江南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二、咏春:享受春季
1、同学们,当春季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季的赞叹。他们对春季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季描摹得绚丽而也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季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学生板书题目
3、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读的时候结合注释。
4、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悦、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5、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景色。不优美的地方能叫景色吗?优美的景色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季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季。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啥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不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季,一定是春季。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6、春季真美呀!诗人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季,心中也是……也是……
总之,太好了!让我们自由的大声地读一读,你想用啥样的心情去读你就怎么去读。
7、明诗意,配乐读。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不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享受着万紫千红的艳丽和芬芳,不禁诗兴大发…….(师生共诵《春日》)
听,远处传来了春的声音,让我们和着春的旋律,一起来读读。(师生配乐读,师先读,生再读)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春季真美呀!春季啊,你永远在我们身边该多好呀!可是春季你的脚步总是那样的匆匆,你能否为我多停留一会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人生的春季,看你们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们的脸颊如花朵般艳丽,你们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亲爱的同学们,你打算怎么样度过你生命中的春季呢?
(生交流,教师补充朱熹求学的故事)
四、作业:绘春
1 真好!读着朱熹的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季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季是否到过你的故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我们的中心小学?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季?
2 默写《春日》
让小孩们自己走进春季,走进文本—— 古诗《春日》教学反思
在这个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季,我带着一份欣喜、一份期待、一份激动、一份……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石岩中心小学,和这里三(4)班的小孩们一起学习朱熹写的古诗《春日》。更让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两位领导和教学处陈主任,还有庄老师等一起和小孩们走进《春日》。不管教的成功与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呢?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季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不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小孩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也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悦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季,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季,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逝,激励小孩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季,赞美春季。
教学设计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刚接手三(4)班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学生的学情,对于小组讨论的成功与否我也没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够驾驭课堂。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小孩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小孩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季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也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
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为啥小孩们居然不投入,不热情!而且还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是我的诗情不够?是我的教学设计有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课的老师马上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首先,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陈主任指出这个板书简直就是空洞无物。是呀,我为啥不让学生把找到的 “证据”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写写啥心情的词语?
其次,读的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
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啥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分析学生学情,正如陈主任所说“好像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结果连“底”都没保住。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季,结果却是领着听课老师到泗水河畔,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却还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还要继续--------
《春日》教学案例 篇3
一、教材简析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季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季的源头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悦心情。
3、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cai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积累词语
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春风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雷 春潮 报春 春节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和日丽 春花怒放
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季!同学们,当春季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季的赞叹。他们对春季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季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习古诗,享受春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在春季里、春季的日子)
3、作者简介: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悦、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景色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季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季。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啥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不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季。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读、互读、评读、齐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小组(或同桌)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不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9、背诵古诗。
三、总结升华、体会喻意
同学们,《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季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Lenovo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熟读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资料袋:
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生于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
他一生刚正不阿,无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权威代表者的话,那么朱熹则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著的书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收;他的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
《春日》教学案例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题,认识作者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季的诗——《春日》。
2、你知道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课件展示,认识作者。
二、走进古诗,读通古诗
1、这首诗,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里面也有些很容易就读错的生字词,请小孩子们好好读读,把它读准了。
2、开火车检查朗读。
3、多种方式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1、用我们昨天学到的办法,好好品读诗句。你能品读哪一句就选哪一句,如果把握够大,还可以多品读。
2、学生用《咏柳》中学到的办法品读诗句。
3、汇报。
(1)“胜日寻芳泗水滨”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胜日:原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泗水滨——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泗水一带。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水边春游。师补充: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
(2)“无边光景一时新”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光景:美丽的景色。我觉得这句诗的意思是:不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③师:诗人到底看到了哪些焕然一新的春景,谁来说说。看到这样的春景,你的心情怎样?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有谁是品读这两句的,来说说。
②等闲:轻易,随便。总是:都是。东风:春风,我觉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等到你要真正知道这是春风的缘故,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之后。
③师补充: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4、播放音乐,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不自觉地读起来了诗句。
(2)课件展示古诗的节奏。
三、升华诗意,感受情感
1、你猜对了诗人在写这首诗的心情吗?你用哪些诗句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对的。
2、生理由一:胜日寻芳泗水滨中说到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踏春,心情肯定是好的。理由二:无边光景一时新中说到诗人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春景,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的心情难道还会不喜悦吗?理由三: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到作者看到的是万紫千红般的春季,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加以表扬。
4、再次体会诗人的感情。
5、在这样美丽的春季里,你最想做啥事?
《春日》教学案例 篇5
◆ 背景描述 《咏柳》、《春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 设计特点1、 两首诗即两幅画,呈现出不同的春季色彩。从色彩感知入诗,在色彩对比中读诗,画面由模糊读至清晰。2、 文字有其声,有其色,有其形。让想像来触摸文字,让想像来唤醒语言意象,体会诗意,诗情,诗趣。 一、设置疑问,关注色彩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课前背诵“春季组诗”,重点关注《忆江南》)-1、 课前背诵中追问:春季是啥颜色?【简单归纳: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季是五彩缤纷的,春季是万紫千红的,春季是……】2、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有关春季的诗,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季也会呈现出怎么样的色彩呢? ①ppt出示:两首诗的内容 课前用卡纸做好两个画框,板书内容均写在画框内。 课前背诵《忆江南》,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导入课题。 (渗透诗的节奏) 板书课题:咏柳﹝贺知章﹞春日﹝朱 熹﹞ 二、两诗比较,感知色彩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1、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咏柳》《春日》①读很多次,看拼音,看注释,读正确流利,读懂古诗的意思②读很多次,读至抑扬顿挫2、谁想有滋有味地来读一读?提示: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画中的啥颜色?【指名多人读,关注读诗的韵律,打开学生的想象虚拟主机)】交流,板书 导语:你看,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它里边还藏着颜色呢! ②引导看黑板挂图 黑板出示的两幅空白挂图,旨在作为学生想像的一个基点。 强调多音字(似) 板书:绿色 万紫千红 三、研读《咏柳》,沐浴绿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妆”领全诗:1、 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2、 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在诗人的眼里,这棵柳树难道仅仅只是一棵树吗?3、 聚焦“妆”柳树姑娘【生:对着河水梳妆打扮,那随风飘扬的柳枝仿佛是柳树姑娘的长头发(看图)】 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她有形象,有颜色;甚至有动作有姿态。看看柳树姑娘是怎么样妆扮自己的?再读诗 柳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绿丝绦1、像头发一样垂下来,在脑海中搜索一下:“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画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垂下*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千万条*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绿丝绦 2、 如果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那也会怎么样呢?指名读—齐读 柳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剪1、 课件出示,师生对读3、4行2、 动作演示:裁剪教师板书“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怎么读呢?怎么样才能读好裁剪细叶的画面?自由练读3、 指名读多人加入读【读中老师追问:你为啥要这样柔柔地读?生:我是想轻轻地裁,生怕弄伤了细叶……】 回归柳色:绿◆ 碧玉1、 柳树在诗人的眼里是用啥妆扮成的?板书:碧玉2、 在我们的眼里,柳树也同样是碧玉妆成的。 阴天时,这柳树就像碧玉妆成的一样——吟诗晴天时,阳光照过来,杨柳依然是:——吟诗雨天时,烟雾蒙蒙,杨柳依然是:——吟诗3、 就是这样一棵柳树,诗人取题为“咏柳”不知你现在是否已经读明白“咏”字的意思了? ③ppt显示:《咏柳》诗 ④“柳丝”课件 ⑤“柳叶”课件 ⑥课件,多幅柳树图先随贺知章欣赏咏柳图。 “柳树姑娘”,赋予它形象。 先读文想像,再看课件丰满柳丝形象。 一问一答,一吟一诵,读出诗情,读出“春风剪细叶”的诗趣。 点播:是温柔的春风吹开了柳叶。春风是想快点…… 四、研读《春日》,体验“彩”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如果说,《咏柳》烙在你心中的是一个“绿”字,那么《春日》带给你的是?(万紫千红)1、自由读诗看看图,看看注释,想像:万紫千红的世界里有啥?2、推荐两位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目,继续想像:你仿佛看到了啥?3、(看图)泗水滨,无边光景,万紫千红。小伙伴交流4、 指名交流:你仿佛看到了啥?交流: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季是( ) 春季是……5、有诗为证引用诗句王维看到了粉红色的桃花: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岑参看到了雪白的梨花: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岑参杜甫看到了千朵万朵: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这就是万紫千红!来,让我们置身于这万紫千红的世界里,齐读⑦ppt显示:《春日》诗 课件出示 ⑧课件:图片+诗句 指着版画说,引导想像 交流辅助: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季是(金灿灿)的(迎春花);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季是( )的( );…… 五、类比诵读,丰富体验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备注1、 两诗对比读你喜欢贺知章的绿?还是朱熹的万紫千红?简单交流,分组比赛有感情地背诵2、 是啥裁剪出这碧玉般的柳树?是啥裁剪出这万紫千红的世界?读诗句――板书春季(东风即春风)3、 春季组诗推荐4、 情境中写字 ⑩出示推荐的诗词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还有许多有关春光,春风,春雨,春色……的诗,咱们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出读一读。
《春日》教学案例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季、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季是怎么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季里的柳树是怎么样的呢?春季百花成天的景象是啥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么样描述春季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么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啥。(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啥比作啥,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季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啥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啥比作啥?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啥?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啥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季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啥,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景色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啥样的天气,到啥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景色,那里风光不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啥?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办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啥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季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春日》教学案例 篇7
2古 诗 两 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季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季的古诗。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季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季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季,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季的啥?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啥比作啥?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啥?为啥说柳技是“绿丝绦”?
(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把啥比作啥?为啥这么比喻?
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朗读时,要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湖畔,一棵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时而吹来一阵温暖的春风,千万根柳条抖动着细嫩小巧的叶子,随风摇曳。)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季,他看到了啥?能想象都有啥“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季的啥?能具体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季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季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作业: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五、板书设计:略
六、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妆( ) 裁( ) 咏( ) 滨( )
装( ) 栽( ) 永( ) 宾(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 )一树高,万条( )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 ),( )春风( )。
2、( )泗水滨,( )一时新。
( )东风面,( )总是春。
《春日》教学案例 篇8
说实话这节课,我认为自己的状态不错,比较轻松自如,没有忘记教学环节的现象,是我上了这么多古诗课以来,感到最自信的一次,这归功于之前得到了语文组全体老师给我的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赖老师的建议:动笔抄写环节,在学生理解、熟记之后,形成“学习——记诵——书写”三步走。郑老师和庞老师给我提出了要注意导入太长,可惜我上课的时候仍没有很好把握。廖老师的在课堂上的读书要体现层次性,最后升华成有感情的朗读的建议。叶老师肯定我的这个教案内容丰富。胡老师建议我朱熹的有关资料由查阅资料的学生向大家简介会更好。我最后一个环节是交流古诗句,胡老师和赖老师都建议我的将“交流”改成“欣赏”更妥帖,因为最后的环节只是简单了解,所以经过他们的提醒,我发现用“欣赏”更好。姚老师的通过诗眼来体会、感受情感。同时还可以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之前的图片,让学生再一次走进春景当中。这样更容易与诗人产生共鸣的建议等等。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们对我提出的这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教案比较完善,很多我没有想到和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们都给我提出了,我特别感谢的智囊团。也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环节清晰,也能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还不错。
课前热身活动是积累有关春季的词语和诗句,然后非常自然地导入新课,揭示了整节课的主题,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共同突显“春”这一主题。
本课的教学,我意在培养小孩们的自学能力,让小孩们通过各种办法理解古诗,不懂的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解决。同时,结合插图,借助想象感受春季的美好。
朱熹在诗中所要展现的春日美景,所要表达的春日愉悦的心情,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等办法不断丰富起来,在他们的眼前展开了一副万紫千红的春日。教学中,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我让学生想象看到了啥,闻到了啥。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季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的朗读比较有感情,这节课我觉得体现了学生朗读有层次的提升。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也因此
得以升华。此时,他们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这一过程,充实了诗句的内容,拉近了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古诗的意蕴。
但是呢上完课了,我感觉以下几点没有把握好,我认为出现问题就得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一、导入时间太长了,看了这些美景能想到哪些诗句?学生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想,所以花费时间过多了,而我今后一定要懂得把握尺度,时刻要记住导入是为这节课服务的,要精、巧。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环节,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我让学生想象看到了啥,闻到了啥。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季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的朗读比较有感情,但是呢我的困惑是如果我的引导还不能让学生读出感情,像今天就有一两个学生读得很僵硬,我该怎么办?这是我今后要多思考的。
三、我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时候还不是很到位,我相信我班上的部分学生已经能理解,但是呢会有一些学生,可能悟出了古诗的意思,但是呢要表达清晰还是困难,今天我提问的时候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我都提问了,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我想我这节课关注他们得少了些,我想是不是能多想办法,多采用一些形式来启发他们,告诉他们不能光看着这由几十个字组成的古诗,要能把这首诗的前后联系起来,通过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启发想象来理解,如我可以问;你们想象朱熹来到泗水河边,仿佛看到啥?
有句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渴望大家给我提出更过的意见,使我发现不足,尽快改进,使我进步更大,成长更快。谢谢大家!!
《春日》教学案例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龙山县三元学校饶迎春老师。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3课《古诗二首》中的《春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春日》是一首表现喜爱、赞美春季的千古名篇,作者宋代诗人朱熹。春季来了,东风扑面,万千春色,作者兴致勃勃,去寻芳赏春。以“胜日寻芳”开篇,奠定全篇喜悦之情,激发兴奋情感,再以“一时新”收束上联,表现春景来临之快范围之广,喜悦之情更上一层楼;此时作者已是满怀激情,千古赞春之词便脱口而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上联喜春,下联赞春,字字珠玑,步步升华,读者无不身临其境,涌现喜春爱春之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
3、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4、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
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
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遵循“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主要采用引导、点拨法。学法上,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阅读课、读书课,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想象情境,体会意境;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尽量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 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二)、 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三)、 入诗境,悟诗情
(四)、 读诵深化,谈感受,拓展阅读
(五)、 作业。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古诗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我饱含深情地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最灿烂精美的诗的国度,多少诗人光照千秋,多少名句千古流传,他们是历史天空最美的星辰,永远让我们惊叹赞美!”老师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接着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春景图:“春季一直是诗人永远赞美的主题!你们看,东风扑面,万物苏醒,百花齐放,小溪淙淙,到处生机勃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多少诗人为她倾倒、为之赞美,也因此留下了无数爱春、赞春的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描写春季的诗句?”
这第一环节,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进而顺利引出新课。
学生背完诗后,我紧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朝朱熹描写春季的诗:《春日》(同时板书,简介朱熹相关资料)。让我们跟着这位宋朝的诗人,迎着春风,踏着青草,一起去赏春吧。”
第二环节: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为了充分帮助学生领会、感悟诗歌,我精心组织范读。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全诗(背景为万紫千红的春季),接着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深情吟咏,以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将学生带入雅致悠远的古诗文情境。(此时音乐继续)读完就顺势问:“喜欢吗?喜欢就大声地读读吧!”在充分的自读之后,再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请学生读,随即正音,再划分节奏读,齐读。
第三环节:入诗境、悟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引导法、点拨法和想象法。在教学中加入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因文字简练出现的情景空白,引出学生对诗歌上下联的衔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教师随时启发点拨,相机指导。
我先引导学生:“大地回春,万紫千红。诗人朱熹满怀激情,走出户外欣赏春季。哪个词点明作者在寻找春季?这一天是啥样的日子?作者是在哪里春游赏春呢?”学生回答后,(板书:寻芳——泗水滨)。
接着我也引导学生:“作者到水边赏春,看到了怎么样美丽的春景?”学生很容易答出“无边光景”。我继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上联:“无边光景说明美景范围宽广。如此宽广的美景竟然能一时新,春姑娘的双手多么神奇啊!请问,“一时”这个词语有啥表达效果,也体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回答出春季来临之快范围之宽,并体现作者喜爱激动的心情,(板书:光景——一时新。喜春)。再让学生诵读这两句,并想象当时情景及作者心情,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诗境中,领悟作者“喜春”的感情。
接着我也启发引导,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以帮助学生理解下联:“美丽的春季,多么令人喜悦兴奋呀!你能读读最后两句,想象一下春风吹拂、万紫千红的春季的景象,再说给我们听听吗?”然后让学生想象,说话,写出来也行,教师鼓励评价。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一段配乐的鲜花盛开、绿草青青、生机勃勃的春季画面。引导学生发现春季的色彩。(板书:春风吹拂——万紫千红)。我继续启发点拨:“啊!东风扑面,花开满地,万紫千红!如此美好的春季,作者的心情难道还仅仅是喜爱兴奋吗?请大声朗读最后两句,你还读出了作者对春季怎么样的情感?”此时的学生很容易读出诗人对春季的由衷赞美之情。(板书:赞春)
第四环节:诵读深化,谈感受,拓展阅读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情感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想象意境诵读,并要求突击背诵。检查背诵后,再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美好的春季,在你心中,认为她象征着怎么样的事物呢?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她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并板书:
春季象征一切美好事物,我们应该珍惜美好事物,珍惜美好时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关于春季的词句、古诗,积累语言。
第五环节:作业
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各自的特长,回家画一幅画,写一篇作文《我眼里的春季》,大胆想象,大胆泼墨挥洒。
这一作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发挥了特长。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简明的将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消化知识。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春日》教学案例 篇10
一、以文引诗、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盛老师常常想起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写得非常美,我想背几句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生:好!
师:春季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季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季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
生:想!
师:好,春季……[师引读]
生:春季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季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季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 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也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也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师:这几句话,就是赞美了春季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咱们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季也是怎么样的!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38页,请你先把《春日》《游园不值》这两首诗念一念,看看能把它们念得很通顺很流利!
(生自由读这两首诗)
师:能读通吗?
生:能!
师:好,男小孩读第一首,女小孩读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男小孩来!《春日》——
(男生齐读)
师:女小孩来!《游园不值》——
(女生齐读)
师:读得不错!你们读下来觉得这两首诗哪首比较难学?
(生议论)
师:很多同学都说第二首。你想先学难的还是简单的?
生:难的。
三、切入一首,深入理解。
师:真不错,很多同学都说学难的,敢于向困难挑战,是不是?好,那么咱们就先学《游园不值》这首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古诗有哪些理解古诗词句的办法?还记得吗?
生1: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换语序、补省略。
[师板书:看、查、联、换、补]
师:好,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办法先来试着学学《游园不值》这首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也可以找我商量,好不好?
[设计意图] 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办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办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办法,是照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办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生讨论学习,师巡视指导)
师:好,咱们现在交流一下!好,先读一下题目——游园不值。[幻灯片出示插图与诗歌]
(生齐读题目)
师:题目啥意思,谁来说!
生1:到园里去,没有遇上主人。
师:把话说顺,你再说一次!
生1:作者去游园,可是没有遇到主人。
师:好的,这个“园”字在这里是啥?
生1:是游玩的意思。
师:“园”字?
生1:“园”字是花园。
师:花园,对,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都有私人的花园,所以这个“园”字指的就是花园。好,我们一起来读第1句、第2句。
生: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看屏幕读]
师:这个地方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同学们自己在书的边上写一下,一个是“扉”字,一个是“屐”字。
(生写)
师:你们说古代的“屐”和“扉”就是咱们今天的啥呀?
生:“屐”是鞋子,“扉”是门,
师:这两句诗你自己能学到啥,汇报一下!
生1:我学懂了这句诗的意思。
师:哪一句?
生1:上半句。可能是主人害怕鞋子踩坏了门前苔藓。
师:这一句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2:主人十分爱惜苍苔,所以他怕有客来了,客人的鞋把他的苍苔踩坏了。
师:这个“苍苔”啥意思?
生:苔藓。
师: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怜”指的是啥?是怜惜、可惜的意思。在这里“应”的解释是啥?
生3:应该。
生4:大概。
师:到底是“应该”还是“大概”?联系一下下一句,下一句谁学懂了?
生5:作者轻轻地敲柴做成的门,可是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师:正因为这样所以作者产生了上面这样的——想法,猜测(生说)那么你说这个“应”字应该解释为啥?
生:大概。
师:诗人游园心切,然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
生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盛老师觉得她“久不开”这个词读得不错,“久不开”好象是非常失望的样子,对吧!
生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么长时间还没来开门,还有谁来读?
生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小扣柴扉久不开,多么失望啊!一起来试试,好不好?
(生齐读1、2两句诗)
师:真好,要不要再来一次,好!
(生齐读1、2两句诗)
师:正当诗人有点失望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啥了?
生:一枝红杏。
师: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大伙儿一起读。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啥意思?谁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1:春季的景色在花园里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伸出墙来。
师:好,谁再来说一次!
生2:春季的景色花园里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长出了墙。
师:听懂了没有?其实啊,同学们,为了表达诗人惊喜的心情,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听,盛老师加了一个啥字?
生:呀。
师:这就让这个句子变成了一句——
生:感叹句。
师:下一句说,你会说吗?试试看!
生1:瞧,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来了!
师:真好,这也是一个感叹句啊!还有谁说?其实啊,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你听,这是啥句?
生:反问句。
师:那下一句该怎么说?
生1:看,那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来了吗?
师:真好!这种惊喜的心情,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自己念念!
(生自由读)
师:谁先来!
生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脸上笑了,很惊喜了!谁还想读?
生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真不错!表达了作者高兴、激动的心情。好,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3、4句诗)
师:好,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好不好?
(生读《游园不值》这首诗,师指导前两句轻一点)
四、带动《春日》,整合学习。
师:满园的春色到底怎样?诗人叶绍翁有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的虚拟主机。可是巧了,今天咱们要学的另一首诗《春日》,其中有好几句,是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的,有没有兴趣来研究一下?[板书:满园春色]
生:有!
师:好,那我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来研究《春日》这首诗,你看看哪几句是可以描绘这满园春色的?
(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顺势研读《春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师:好,谁来读《春日》这首诗?[屏幕出示插图与诗歌]
(生1诵读,师鼓励)
师:这首诗有没有同学学懂了,用自己的话说,试试看!
生1:作者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泗水河边寻找优美的景色,无边无际的风光景色一下子焕然一新。随随便便就能找到春季的面容,春季总是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
师:对她的说法还有补充吗?
生2:最后一句。所有颜色都在表明春的存在!
师:懂了吗?春季的颜色非常的多!那你说这首诗中的哪几句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春色?
生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还有没有?
生2: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还有吗?你们都觉得第1句不是,是吧!咱们一起来念一下!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为啥这一句不太合适呀?
生1:我觉得主要是在“泗水滨”这三个字上。“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滨”就是水边,“春色满园”我想一条河不会在园子里。
师:就是说他描写的地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呢,这句话里也有春的,哪些词有春?
生1:“胜日”。
师:“胜日”啥意思?
生1:“胜日”就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师:对,还有哪个词有“春“?
生2:“寻芳”。
师:为啥?你说!
生2:“寻芳”就是寻找美丽的景色。
师:对啊,春季的景色就是很美,是吧!那么就让我们重点读好下面的三句话,来体会春季的美丽,同学们练一练,你喜欢哪句诗,你就重点念好哪句诗!
(生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读?
生1: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
(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颜色把春季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那这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读?
生2: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好象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春季了![屏幕出示:花团锦簇的背景,上有诗一句:万紫千红总是春。]谁来?
生3: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4: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5、6: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大家一起来,好不好?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读得真好,我想再听一遍,齐!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还喜欢读哪句呢?
生1: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我觉得你的“一时新”读得很好!同学们,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啥呀?
生2:我仿佛看到了河水边,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棵棵柳树摇着长辫子,十分美丽。
师:这就是你脑海中的“一时新”,是吧!那这句话你读读,该怎么读?
生2: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你简直把这个“一时新”读活了!谁还想读?
生3: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他笑眯眯的,让人感觉春季真广阔呀!
生4: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好,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小孩一起来!
生: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大伙儿一起来,好不好?
生:无边景色一时新。
师:春光无处不在,当然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它了,让我们读读第3句!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好,让我们连起来读这三句诗!一边读一边想象春季的美丽!
生:无边景色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你们的朗读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多么美妙的春光图啊!同学们?如果要你给这副图取题目的话,你觉得这首诗中的哪个词最合适?
生1:我觉得是“万紫千红”。
师:你特别喜欢这个词是吗?请你上来写在这儿!
(生1上前板书)
师:还有吗?
生2:寻芳。
师:“寻芳”也不错的!还有吗?你觉得呢?
生3:无边景色。
师:“无边景色“也很好!春光很广阔。还有吗?
生4:胜日。
师:也好的!你呢?
生5:一时新。
师:你真有眼力!你也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生5上前板书)
五、欣赏春色,激活情感。
师:你们刚才描绘的这满园春色,想不想亲眼看看啊!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甚至还可以手舞足蹈,尽情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敢不敢?(敢!)敢不敢笑?(敢!)敢不敢叫?(敢!!)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放媒体欣赏满园春色。师配以解说,生感叹不已)
师:美不美?
生:美!
六、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师: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季的优美诗文,通过朗诵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好不好?
生:好!
师:你想到哪一段,想到哪一首诗,就站起来!谁先来?
生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师:这是几年级学的?前两句特别合适,接着来!
生:四年级。
师:前两句特别合适,接着来!
生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这诗你怎么知道的?
生2:课外书里看来的。
师:好的,再来!
生3:《春晓》。(配乐,齐诵读)
生4:《草》(配乐,齐诵读)
生5:阳春三月……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白花争艳的盛会……
增添了许多生趣。(配乐,齐诵读)
[设计意图] 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描绘得非常的美,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对不对!你们刚才描绘的画面就是“万紫千红”,就是“一时新”。你们看,这两个词用得多么的凝练、传神啊!同学们,满园春色诗人叶绍翁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我们的想象和描绘却填补了这个空白。是啥唤起了诗人对满园春色的Lenovo,是啥呀?
生:红杏。
师:就是这一枝小小的红杏向我们传递了无穷无尽的春季的信息,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中的下面两句![师板书:一枝红杏-]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盛老师发现你们在读这个“春”字的时候,特别带劲,特别有力量!能告诉我为啥这么读吗?要读出啥吗?
生1:要读出作者欣喜、兴奋的语气。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看这一枝红杏就这样伸出墙外来了,它非常的……
生2:红杏出墙来了说明园子的树木花草已经非常茂盛了!
师:噢,让我们产生了Lenovo,这枝红杏出墙来了。一个“出“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季那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是吗?(是)那你们说是谁赋予了这枝红杏顽强的生命力呢?
生:春季!
师:对,就是春季,就是这神奇的大自然!那么,让我们再读这两句,再赞美春季,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好不好?特别要注意啥字?
生:出!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学了这两首诗,马上请同学们再来看看朱自清爷爷的三句话。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三句话,再读一读这两首诗,看看,你有啥新的发现?
(生自由读)
师:谁发现了?这三句话分别解释了咱们今天学的诗中的哪几句?
生1:“春季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解释了“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你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一句,是吧!还发现啥了?
生2:“春季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想到了“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是不是很巧妙的联系起来啦!还发现啥了?
生3:从“春季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想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设计意图] 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师:都是那样的充满了生命力!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呢向我们描绘的春季都是这样的美丽,是这样吗?(是)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诗,体会春季的美,配上音乐,好么?
(生读《春日》《游园不值》这两首诗)
师: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下吧!
(生背诵)
七、设计作业,自主学习。
师:学完这两首诗,盛老师有一个提议!平时,咱们这个作业都是谁布置的?
生:老师。
师:想不想做老师?
生:想!
师:敢不敢做老师?
生:敢!
师:好,今天盛老师就给你们这个权利。你来设计一个作业,给大伙儿设计,也可以给自己设计!根据这两首诗,你想设计一个啥作业?
生1:课外收集一下关于“春季”的诗文。
师:好啊,需要吗?做得到吗?
生2:读诗!
师:有自己的想法!
生3:创作一首春季的诗!
师:好,那从你开始,好不好?
生4:依据诗句画图画。
师:这个作业创新,非常好!
生5:把诗的题目换一下!
师:可以啊!
生6:把诗改一下。
师:改成现代文,写下来,是不是?
生6:是。
师:写也有了,再说!
生7:我觉得可以让同学们将诗中不满意的词找出来,改一改!
师:你的意思是向古代的诗人挑战,改一改他们的诗,对吗?
生7:是。
生8:我们还可以对这两首诗评头论足。
师:好,这些作业我们平时都没听说过的,设计好了作业,盛老师还有一个提议,下节课,我们上节活动课,形式呢,就是把大家的作业展示一下,咱们起一个主题:新世纪第一春。不满意,还可以改!
[设计意图] 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
一时新
一枝红杏---满园春色
万紫千红
查、看、补、换、联
注:本课在中央教育三台《名师讲坛》栏目示范教学并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横看成岭侧成峰
点评:
执教者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的巧妙融合,令人瞩目。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也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旧知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教师进修学校周一贯)
自评:
一、多方整合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进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封闭状态,促进各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本课设计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整合:
1、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即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力求使精读与泛读都能在课堂上示范办法。
2、新旧知识的整合,做到以旧引新,以旧释新,以新带旧,以新比旧,新旧知识互相融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中的知识经梳理、归纳后有序化、条理化,形成链接、组成知识环。
3、诗文整合,“诗”是“文”的浓缩,“文”是“诗”的诠释,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诗文有效结合,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4、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教学办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语文老师主张学习数学老师的精讲多练,学习音、美老师的形象、生动,各学科知识、教学办法的整合,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高效,进而得到优化。故而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想象,配乐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自然美、意境美、语言美的追求;也让学生为古诗配插图,迎合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还有多媒体所展示的大幅的春光图,也取到了同样的作用。
多方整合是以积累语言为基础的。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传统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怎么样的积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有人说“智慧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形成能力。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得怎么样,既取决于他对外部语言材料及其所涵的信息整理吸收的质量,同样也取决于学生自己头脑中已有相关信息组块的储量及其概括程度。所以积累之功,重在整理构建,形成系统。
本课的教学设计,多次安排了积累、整理语言的环节。“你想用怎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一问,调动了所有小学阶段描写春季的语言储量,把它重新整理、构建、形成系统,这样的积累,是个非常强的信号冲击,必定能在学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巧妙融通
1、结构上的融通
本堂课的结构,“曲径通幽”、“有张有合”,“游园不值”就像“一张嘴”,张开后,把“春日”吞进去,然后在里面咀嚼(学《春日》,体会“一时新”、 “万紫千红”),最后再把门关上,回到第一首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二句,整个结构是一个圆,首尾呼应,形成“诗里有诗”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这正是和古诗的意境相和谐的。这样的设计,能够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应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2、情感上的融通。
《春日》一诗以白描手法向我们描绘了一副无边无际的春季的画卷,诗人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游园不值》一诗则通过一枝红杏,传递着春季的信息,表露的是诗人惊喜的心情。尽管写作角度不同,然而表达的都是诗人热爱春季、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情悟情,去接受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去贴近诗人的情感,努力找到情感的生发点、契合点,使教师、诗人、学生的情感在同一水平线上共振。
1)导语激情。教师的导语起着有效的激情作用,关键是要吐真音、抒真情,才能打动人。关牧村的歌声动人之
处便是真、有个性。传神的导语起到了指点江山、冰消雪化的神效。
2)媒体激情。适时使用媒体,能起到很好的激情作用。读“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时,教师可适时打出图片,当学生一下子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好象整个春季一下子呈现在了眼前,情绪会一下子激动起来,争相动情朗读,通过自己投入、动情的朗读,“万紫千红”这个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
3)朗读激情。朗读应引导学生读出情:对春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形,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画画。使“万紫千红”这些词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通过对“出”字的朗读把握,体会“出”为啥读得那么有力、带劲,领悟到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春日》教学案例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感悟诗的语句美与形象美。
3.通过品读诗句,拓展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课诗句,尝试写一篇关于春季的小诗,反馈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品词析句,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写作办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
教学流程:
一、 背春季(结合儿童诗的诵读活动)。(课前)
(理念阐释: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小学学校已经开展了诗歌阅读的系列活动。如我们金华的金师附小、环城小学,都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而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项活动就是“儿童诗教学”,这项活动通过学生读诗、背诗、写诗的练习,培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每日一诗”“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诗词争章”“请诗人、作家来校开赏析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了众多的佳句、绝唱,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训练学生记忆力,学生感受到他们心魄相系的“诗”的独特美,营造了真正属于儿童成长发展的唯美的精神家园。
基于这一背景,课前设计让学生背已学的儿童诗(最好是春季诗),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正在进行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联系,沟通了课内与课外,联结了学生生活积累与课堂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习方式。)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4分钟)
1.自由朗读诗文,多读几遍,疏通字词障碍,感知诗文韵律美。
2. 感知诗文语句美。你眼前是一个怎么样的春季,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谈)
预设一: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春季。
预设二:这是一个初春的景象,万物复苏。
预设三: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季。
过渡: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觉到这是景色优美的春季呢?我们随诗人一起去浏览这个明媚的春日。
三、感悟语言,品味意境美(15分钟)
1.“扶”着学习第一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1)“胜日”是啥意思?“泗水”在哪里?从“寻”字,你发现了啥?
(2)教师指引,疏导诗句意思。
(3)品味从哪些词能品味到春光的美丽?(胜日——寻芳——泗水滨)
(这里,老师就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现代语言来替代和诠释古诗。如“胜日”是一个怎么样的日子?你能描述吗?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如“阳光明媚”“春光灿烂”“暖暖的阳光”……)
(4)指导朗读
(5)总结学法:[分句成词——解释词语——联词成句(加词、换序)——抓词品句]
2.“半扶半放”,学习第二句诗:“无边光景一时新”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呢?教师帮助指导。
(2)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无边”——“一时”——“新”)
(3)指导朗读。
3.“放”手学习三、四两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同桌间相互读一读,讨论对这句诗的理解
(2)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
(3)指导朗读。
(理念阐释:1、着眼学生长期积极发展:教给办法、由扶到放; “鱼”——“渔”;2、古诗有情意交融的意境。体会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教师以导学生细细品味诗中每一个词,以体会春季的“美”,并力图用其学习和积累的最优秀的现代语言来转述,对学生既是一种想像力的训练,也是训练学生更准确和更诗意地使用语言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这种“翻译”,不仅更深刻地内化了古诗的语言,更产生了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美丽起来的意识。这种意识将带给学生持续学习语文的激qing和动力。)
四、想象描绘,体会创造美(12分钟)
过渡:诗的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的推敲,让我读过后感受到春季的美丽意境,你能把凝练的古诗展开,用优美的现代语言来描述诗里的意思吗?
(1)同桌讨论。
(2)全班讨论。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讨论,一边把学生说得优美的句子用电脑展示出来;
预设如: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泗水边,寻找着春季美丽的景色。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路边的草地都换了美丽的新妆!
轻轻微风拂面。
呵,别以我不知道,
是那徐徐的东风,
像一个神奇的画家,
将春季绘得万紫千红……”
(3)古诗与现代诗的对比诵读。(男女同学或师生分读古诗和学生说的现代诗)
(设计意图:这是对上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优美词语来解释古诗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提升。学生将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产生更强烈的成就感,进而强化学诗的兴趣。)
五、归纳提升,突出个性美(8分钟)
(1)与《咏柳》进行对比,想想两首诗的异同。
(2)作者简介,学生讨论查阅资料。(设计目标:不仅喜爱春季,也是为了寻访孔子教学的遗迹,寻芳之途也表现出诗人对先贤的崇尚和对知识的追求)(3)
(3)带着这份作者的喜悦的心情,配乐朗读诗句。背诗。(3)
理念阐释:
(1)人教版课本的选文是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排序的,这两首诗入选在同一篇课文里,源于它们有相同的主旨。而这两首诗却有着迥异的审美情趣,一首是从一棵柳推及整个春季,由小见大,从具体感知宏观;一首却着眼于全景式的、散点式的铺排与渲染,气魄宏阔,意境恢宏。让学生对比两首诗,可以使学生全体两首诗不同的审美意趣,更能给以其朦胧的写作角度的差异意识,为其将来文学欣赏和创作,做一次轻轻的铺垫。
(2)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更深层次的探究,可以使学生理会到这首诗感性层面之后的理性追求,体会诗人对知识、对历史、对先贤的追慕,进而激发其共鸣。
(3)背诗,是学生学习一首古诗的最基本要求。但这种基本的积累工作既有着重要的意义,却在教学中屡屡被忽视。本课抽出时间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记和背,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巩固了当堂学习的效果,突出语言积累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选做:
(1)用优美、简练、有个性的语言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
(2)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个季节都是非常神奇而也美丽的。现在,就请你拿出自己的笔,任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首小诗吧!
《春日》教学案例 篇12
从教以来,从来没有如此的经历:同样一篇课文在同一学期连续执教七次!因此得到许多从来也不曾有过的感受,想来有必要记录在案,以备后忘!
一、尊重自己的愿望,选择《春日》
在我看来,每学期必上的一堂教学公开课,肯定是每一位老师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作为刚进城北的我更是如此!众所周知,要上好一堂课,课文的选择绝对是相当关键的一步!本学期刚一始,选择啥课就摆到了我的工作日程中,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方面自己对许多课文研究不深,没有独到的见解,走前人的老路显然是一件意义不大且没有激qing的事;另一方面,城北小学语文教坛高手如林,开出来的教学交流课都是另人赞叹不已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却随随便便选择一课,那显然会影响学校的声誉,这种事也千万不可为的。怎么办?语文书翻过来也翻过去,实在是拿不定注意。有一次,观摩了省优质课评比的录象课,发现一位老师上的古诗《江雪》挺有意思,我就想:古诗词浩瀚无边,我能否在这里头下点心思,找点突破?于是马上翻到《古诗四首》认真阅读起来!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当第五、六次读到《春日》时,我脑海里忽然灵光闪现,出现了一幅美丽的春光图,当时我就想,能否让学生读了诗歌之后进行绘画,诗画结合,深入理解诗意?基于这种简单的冲动,我开始有点兴奋,马上找到师傅及其他老师征求意见。在她们的鼓励、支持与指点下,我作出了教学《春日》的决定!
二、一塌糊涂的试教,没有动摇我的信心
现在说“信心”可能带有一些夸张的嫌疑,因为许多人会想:万一当初正式公开课再次失败,看你还谈啥信心?倒也的确如此,如果再次失败,那么,也不必谈信心,也就更没有今天的所谓的反思了。暂且不说这个,首先感谢第一次痛苦的坐在505教室后面坚持听完我试教的我的蓝美凤师傅以及所有五年级语文老师,如果说我的信心没有动摇那是纯粹的谎言,真正让我找回信心并最终有勇气再一次走上《春日》的讲坛的是你们直言不讳的指点以及满怀信心的期待!针对试教课堂上学生毫无目的的信手作画及老师的完全失落的引导,蓝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菲浅;夏丽娟老师把自己心中所想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并急我所急,调动她的小孩为我寻找制作课件所需的材料;其他老师也一个个替我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这一切的一切都另人感动,是这些老师的共同力量,使我完成了《春日》教学设计的主体轮廓,使我有机会站在更多朋友面前展示春日的魅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展示城北小学集体的智慧!
三、揣着八分信心两分随缘,提着担心,第一次成功执教《春日》
这里所谓的“成功”指的是比较彻底的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目标。
由于试教之后紧接着就是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在我初步修改好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后,没能来得及进行第二次试教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再一次走上了《春日》的讲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己心中牢牢记住的是课堂上的几个主要环节,并读了几遍每个环节的导语。也没有细致地想过学生会有啥样的情况,一心想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对课堂的预见性来讲,我是头脑一片空白进的课堂,在这堂课中,502班的学生充分地、积极地参与了学习过程,并表现的非常活跃(这一点与蒋老师课前的鼓励密不可分,在此特别鸣谢),特别是魏来同学的简笔画相当到位地表达出《春日》所描绘的意境,而且也恰恰漏画了春风,这一微瑕却也被眼尖的田静怡同学看个正着,并来到台上寥寥几笔画出了一棵迎风招展的柳树,把“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实话,这堂课让我最深切地感受到502班学生的机灵和可爱,我为所有的老师以前总将他们和调皮捣蛋联系在一起而鸣冤(当然,许多时候有部分同学的确很调皮)。我想,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这堂课成功的一大因素。另外,本堂课给我留下一生不会忘记的是赵老师的眼神,虽然,赵老师没有机会听完我整堂课,可是,她那仰着头,微微张着嘴的投入的听课的神情显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赵老师自己可能也没有发觉,她的神情会给一个年轻老师带来如此大的力量,因为,我发现,她不论听哪位老师的课都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专注,这也许已经成了她的一个习惯,一个理解人,尊重人的习惯。正是她的理解与尊重,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认可的感觉,一见到她的眼神,我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上课就会多出一份激qing。在此,向赵校长以及所有认真听课的同行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一定向你们学习!
四、面对优秀的学生
参加城关镇优质课评比时,学校安排的是501班,这个班级的学生语文素养比较高,是城北小学公认的优秀班级。在上课开始的第一个环节,要求将诗歌读正确时,几个学生就把古诗读得有声有色。面对这一情况,我在后来的朗读感悟阶段,没有做到进一步的激发提升,也没有范读引导,导致整堂课没有那种螺旋上升的感觉,失去了课堂的立体感,结束后,翁建明老师专门针对这一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很大的帮助!
五、参加区优质课评比,接受专家点评
莲都区优质课评选提前而至,三年前,我无缘此项赛事,如今,当我站在这一期盼已久的特殊的讲台前,心中难免有一些激动,我渴望成功,渴望将自己的水平尽情发挥,渴望得到与会老师、专家的指点以促进自己的进步。担任此次评委的是区教研室翁建明老师,市教研室赵胜勇老师以及丽水师专小语教黄香源老师。赛后,赵老师认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画画评画这一环节,他认为,这一点是古诗教学的一个新尝试,比较有创意,另外,他对我的课堂形象以及教师语言进行了比较高的评价,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黄老师主要针对古诗文中的一些文学性比较浓的字词提出了意见,她认为应该让小孩体会到一种典范与意境,例如“等闲”这一词语,闲字的用法,在诗中表示随随便便,不用费心,她说:“应该让小孩知道这个字有这种意思,例如毛主席的“万水千山只等闲””。和他们的交流,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对诗镜的把握更加准确了。
六、囿山行,第一次市级公开课的成败得失
七、送教石牛,投入的感觉真好
八、远赴天台,亲身感受差距
推荐站内搜索:ntce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官网2021下半年、国庆节手抄报、山东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吉林自考成绩查询、上海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承德考试网、成人高考报、英语周记、党代会心得体会、2021年下半年面试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