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译文(精选4篇)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译文 篇1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办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啥。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进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积极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也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也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 读 鉴 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啥?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也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办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也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关于练习
一、本文重点是记叙召公劝谏之词,清人余诚评点说:“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也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通读课文,说说召公是怎么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危害的。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重点阅读文章主要段落,经过分析,概括要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朴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有关资料
一、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也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也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背景材料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语》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三、补充注释
1.卫巫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天命鬼神,每事必求神问卜而后决。到了周代,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统治者仍幻想用鬼神来愚弄人民。所以“巫”在当时具有特殊的作用。韦昭《国语注》说:“以巫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意思是说,巫能通神,他能觉察到谁是谤者。其实,课文中的“卫巫”,已完全变成了厉王的耳目和帮凶,是厉王用来镇压人民的工具。
2.公卿至于列士
周代大臣的等级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也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称“列士”。
3.献诗
当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搜集的歌谣和士大夫撰写的诗篇。流传到今天的《诗经》就是从周代保留下来的这类诗篇的一部分。
4.瞽、瞍、矇
他们都是盲人。这里也兼指官职。《国语·楚语上》:“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在先秦文献中,瞽与史,有时合称,有时也分而言之。如《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古代乐官皆以盲人充任,据说是由于他们的听觉敏锐,善于辨别音律。但这几种盲人也略有差别。从等级上讲,“瞽”是乐官中的太师(下文“师”是少师,比“太师”级别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矇”高。从失明的情况讲,眼睫间有缝隙,内有眼珠而不能见物者叫“瞽”;眼中空洞无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双睫也能开合,但不能见物者叫“矇”,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青光眼。
5.百工
古代的“百工”有三种用法,一可指各种手工艺者,二可指百官,三可指各种乐工。这里,我们认为晋杜预的解释较为确切,即指“各种乐工”,不仅合乎情理,避免了上下文意思重复,而且可通过“乐”字与上文的盲乐官相联系,通过“工”字与下文的“庶人”相联系,在内容上与前后句密切相关。
四、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啥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也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五、助读材料
1.关于《国语》作者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汉书·司马迁传》
左丘明……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迄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
──韦昭《国语解·叙》
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草稿具存,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直俊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有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为此重复之书。何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十”引
2.关于《国语》的评价
《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
──《释名·释典艺》
《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龄语
吾读《国语》之书,盖知此编之中,一话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辞宏深雅奥,读之味犹隽永。然则不独其书不可訾,其文辞亦未易贬也。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语
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国语·序》
六、读《国语·召公谏弭谤》(吴小如)
《国语》是先秦史籍,相传它的作者和《左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由于两书内容比较接近,故《国语》也有《春秋外传》之称。有人甚至认为《左传》和《国语》本是同一部书,原与《春秋》并存,互不相干,后人为了要把它同《春秋》拉上关系,便把其中与《春秋》有关的史实抽出来,分别附在《春秋》的各条之下,称之为《左传》;而容纳不进去的剩余部分,便是现存的《国语》(参看近人钱玄同《〈新学伪经考〉序言》。这个说法我以为不可信。第一,从内容看,今本的《左传》和《国语》有不少重复的地方,个别叙述还有出入,不可能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而《国语》更不是被编写《左传》的人挑选之后的剩余部分。第二,从文笔看,《左传》的作者显得才华洋溢,文思畅达,因此在叙述史实时文学味道很浓,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描写,韩愈在《进学解》中称为“左氏浮夸”,是有道理的。而《国语》的文章朴实无华,谨严拘束,没有《左传》那样锋芒外露,才气纵横。从文章风格来看,《左传》往往出奇制胜,而《国语》则多以平正见功夫,显然不是一个作者写的,更不是一部书的两个部分。这篇《召公谏弭谤》系从《国语》选出,足以说明其文章平正朴实的特点,以见出它与《左传》异趣之处。
这篇文章的确写得简洁朴实。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并不像《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或《战国策》中的游说之词那样变化驰骋,纵横捭阖。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也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周厉王暴虐无道,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所以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第一段写弭谤的由来。厉王所以要“弭”谤,是由于“国人谤王”;而“谤”的由来则缘于“厉王虐”,可见乱由上作,社会真正动乱的原因仍出于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这一段写厉王共四层,只用了四个字,暴君的面目就勾画得一清二楚了。一是“虐”,二是“怒”,三是“杀”,四是“喜”。作为矛盾对立面的“国人”,作者着墨更少。开始是“谤”,不过是口头上的不满而已;而在厉王的淫威之下,人们最后只能用“道路以目”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悲怨。至于这些被迫害者身受的痛苦,作者却借召公的口说出“民不堪命”来点明,笔墨经济而有力。由于厉王用杀头的办法堵住了“国人”的口,进而感到高兴,正写出昏暴的统治者因取得暂时的成功而心满意足的浅见陋识。厉王得意忘形地说的那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的狂妄之言,正与上文的“道路以目”相呼应。把一场严峻的社会矛盾只用这短短几句话交代得如此周详而深刻,不能不说作者的文字素养是相当卓越的。
第二段的一、三两节先后用了两个比喻,这是借助于形象思维强化说服力。金圣叹在他选批的《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前一层以“川”喻“民之口”,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以“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即不仅不应消极被动地“防”,而且应该积极积极地“宣”。前一喻以“防川”与“防民之口”对举;后一喻则把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分作两层说,以与“宣言”对举,文势亦见出畸侧之姿态。从修辞用字看,“防”有双关义,挡水称“防”(由名词堤防转为动词),堵嘴也称“防”(用其引申义);召公说“防”,以与厉王所说的“弭”相对照,其所以用“防”而不用“弭”,正是借“防”字的双关义为喻以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性。然后更用“壅”“溃”和“决”“导”为喻:“壅”和“溃”与“宣言”的性质是对立的,是从反面对照着说;而“决”和“导”与“宣言”的道理是相通的,是从正面对照着说。最后一节是结论,总承以上三节全部的内容,说明民之“言”只能“宣”而不能“壅”,在上文“弭”“障”“防”“壅”这几个词义近似的字里独选出“壅”字来用,其目的在于暗中点醒厉王,“壅”的结果乃是“溃”,一溃则不可收拾,王朝的政权也就不存在了。这正是作者用字遣词大费斟酌、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第二节是正面陈述,用以结上一喻,启下一喻,最见出说理文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特点。“故天子听政”句以“故”领起,是承上启下;接着用了个“使”字,然后罗列若干结构相同的并列句,至“耆艾修之”,用一“之”字截住。再用“而后”“是以”两个转折连词把道理讲完,显得很周密完整。这里面也分几个小层次。“献诗”“献曲”“献书”,这是使王览读的;“箴”“赋”“诵”“谏”,这是使王聆听的。这些见和闻的内容,都是在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一般性意见,是从正面指出一个做国王的应当怎么样怎么样做。下面的“传语”“尽规”“补察”以及带有小结式的“教诲”和“修”,却是由于国王有了过失而进言,是在非常情况下不得不讲的特殊性意见,从反面指出做国王的一定不能怎么样怎么样做。可见这些句子虽同属于并列的动宾句型,依旧有微细的差别,却也层次井然,有条不紊。如果“听政”的统治者真能把这些意见“斟酌”采用,自然会“事行而不悖”。至于相反的情况则略去未说,这是由于第一节已用比喻点透,无须重复了。
召公说的“天子听政”一节话,我以为是有根据的。这大约是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王朝政权,统治阶级才如此周详地设官立法,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子”加以告诫和监督。到厉王时,这些规定可能早已废堕不修了。召公之所以不惮烦地仔细陈述,其目的不外两个:一是希望周初的既定之法重新恢复,二是对“文武之道”、“成康之治”有所憧憬,看似“发思古之幽情”,实带有理想愿望的成分。具有正统儒家思想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提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此正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一段写厉王不听召公之谏而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后果,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最末一句说明国人和厉王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被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联合起来对暴君进行了惩罚制裁。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文笔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实际上意味着文章应该“浓缩”,即用最精练的语言写出最丰富的内容来。这篇文章在这一方面适足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选自《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七、《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陆明)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是《国语》中的名篇之一,体现了《国语》记言重于记事的艺术特色。
文章以明快而简洁的笔调记述了春秋时期一则历史事件:周厉王施行暴政,激起国人的不满和指责。召穆公劝谏周厉王不能壅民之口,要“宣之使言”,而周厉王“弗听”,继续用高压政策强禁舆论,结果国人奋起反抗,把周厉王流放到彘地。这一历史事件,文章叙述完整,不仅有事件发生的前因,而且有发展和结果。但是呢作者并不满足于叙述,而是立足于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表达了“民言不壅”,必须“宣之使言”的真理。基于这样的立意,文章把立意放在召公的谏词上,充分发挥了对话与记言的艺术功力。全文共260多字,用于对话和记言的多达200来字,而召公的谏词也是泼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体现了《国语》用记言来评述人物与事件的特色
[1] [2] 下一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译文 篇2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办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也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也有《春秋外传》之称。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召公(shào) 弭谤(mǐ)
瞽献曲(gǔ) 瞍赋(sǒu)
矇诵(méng) 耆(qí)
隰 (xí) 阜(fù)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译文: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译文: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治
译文:
(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啥样的人。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么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浏览第二段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办法有何批评?(原文)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2、古代天子听政怎样广开言路?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啥要广开言路?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三)浏览第三段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十、讨论题。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十一、小结全文。
《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进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十二、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啥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父亲母亲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也有啥样的意见。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译文 篇3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办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啥。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进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积极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也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也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 读 鉴 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啥?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也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办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言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也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朴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及译文 篇4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弭(ér) 服贴(tiē) 拗开(ǎo) 鞠躬尽瘁(cuì)
b.瘐毙(yǔ) 搭讪(shàn) 惦量(diàn) 召公(shào)
c.两讫(qì) 惬意(qiè) 壅(yǒnɡ) 轻手蹑脚(niè)
d.燥热(zào) 晦气(méi) 打烊(yànɡ)悚(sǒu)
二:课堂点击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 体史书,共21 卷。传为 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2、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 谤:毁谤
3、与“师箴”中“箴”字用法相同的是( )
a、晋军函陵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越国以鄙远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4、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以告,则杀之。 (2)道路以目。
(3)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4)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a、(1)句和(3)句相同,(2)句和(4)句相同
b、(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相同
c、(1)句和(4)句相同,(2)句和(3)句不同
d、(1)句和(3)句不同,(2)句和(4)句相同
以下两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b、人民的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川中产生出来的。
6、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c、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城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形象而贴切。
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8、一词多义
与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以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犹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流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三、选段在线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能弭谤矣 弭谤:消除批评
b、是障之也 障:堵塞
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决:决定
d、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逆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a、防民之中,甚于防川
b、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c、长于臣
d、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a、亲戚补察
b、虢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为民者宣之使言
d、犹土之有山川也
四:延伸拓展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①。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也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②也;妾之美我③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练习:
1、下列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邹(zǒu)忌 朝(zhāo)服衣冠(guān) 形貌昳(yì)丽
b、谤(bàng)讥 期(qī)年之后 皆朝(cháo)于齐 八尺有(yǒu)余
c、进谏(jiàn) 门庭(tíng)若市 时时而间(jiàn)进 复问其妾(qiè)
d、窥(kuèi)镜 王之蔽(bì)甚 由此观(guān)之 孰(shóu)视之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 邹忌修八尺有余。
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吾妻之美我者也,私我也。
c、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d、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与“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字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殚其地之出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木格贮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王之蔽甚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暮寝而思之。
b、 燕、赵、韩、魏闻之。
c、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宋何罪之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 以勇气闻于诸侯。
b、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c、 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d、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语言积累1、b
二、课堂点击
1、国别 左丘明 2、d 3、a 4、c 5、d 6、c 7、d 8、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三、选段在线
1、d 2、b 3、d
四、延伸拓展
1. c 2、d 3、c 4、b 5、c 6、c
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六尺有余,仪表俊美,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比,谁美?”妻子说:“您太美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也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坐下交谈时,他就问客人说:“我和徐公比,谁美?”客人回答说:“徐公可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一番,自认为不如徐公,也对着镜子照了照,觉得相差很远。晚上,睡在床上,心里琢磨着,认识到:“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人有求于我。”
于是,他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明明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偏爱我,我的妾割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便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嫔妃、近臣都偏爱大王;朝廷大臣都害怕大王;全国人民都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实在太深了。”威王说:“好。”于是下令:“文武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错误的,给上赏;书面提出劝谏的,给中赏;在大庭广众之中议论批评我,传到我耳朵里的,给下赏。
命令刚刚宣布,文武百官纷纷前来提出批评意见,好象市场和庙会那样拥挤。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有人来提意见。过了一年,虽然想提意见,但是呢也提不出啥了。 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种情况,都来朝拜齐国,这就是所谓:身在朝廷,修明国内政治,不用出兵,就能战胜敌国,使别国臣服。
推荐站内搜索: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山西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北华大学录取分数线、广西大学自考专业、爱 作文、浙江专升本成绩查询、四级准考证打印、月光下的村庄铁蛋六年级作文、广东学位英语成绩查询、抄周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