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精选13篇)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1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也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也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也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公元365-427),字元亮,也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溢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陶茂,武昌太守。父名已佚,无从查考。母孟氏,孟嘉女。孟嘉为桓温长史,名为州里之冠,时称盛德,而孟氏也为陶侃之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男,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洒,不久,解职归。太元十九年(公元304年),渊明30岁,丧妻,续妻翟氏,甚贤淑,能与夫共甘苦。前后共生五子:俨、候、份、佚、佟。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后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今。当时规定:县令可种公田200亩(二顷),他却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 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50亩给种粳。也买一奴送给儿子说:“他可以助你劳动,但不能虐待他,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呀”郡遣督邮至县,史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免离职去。在官仅80多天。离任肘,作了一篇《归去来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稳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他一生爱洒,常设洒宴客,已若先醉,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次,家中酒熟,渊明急不可耐,便以头上葛巾滤酒取饮。滤毕,也将葛巾戴上。他不善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聊以寄惠。他对人喜愠不形于色。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颜延之为江州刺史的功曹,住浔阳,与渊明结邻,常至渊明家饮洒谈文,相得甚欢。这次二人相处约一年之久。到了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颜延之做了始安郡的太守,路过浔阳,也和渊明同饮月余,临去,给了渊明二万钱,渊明却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饮洒。江州刺史王弘,慕渊明之名,思欲一见,不能得见,于是趁渊明上庐山时,使其故人庞通之于半道置洒相邀。二人正饮时,王弘亦乘机而至,庞为之简介,遂同饮酒。以后弘常遣人给渊明送酒。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也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导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朗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己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土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四浩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也简介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溢他为“靖节征士”。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也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比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当然,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好吃的,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面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三是受了儒家 “大同”思想的影响。《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上一篇:《桃花源记》说课稿2
下一篇:浙教版八年级上《外婆和鞋》教案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2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也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也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也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公元365-427),字元亮,也名潜,别号五柳先生,溢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陶茂,武昌太守。父名已佚,无从查考。母孟氏,孟嘉女。孟嘉为桓温长史,名为州里之冠,时称盛德,而孟氏也为陶侃之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男,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洒,不久,解职归。太元十九年(公元304年),渊明30岁,丧妻,续妻翟氏,甚贤淑,能与夫共甘苦。前后共生五子:俨、候、份、佚、佟。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后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今。当时规定:县令可种公田200亩(二顷),他却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 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50亩给种粳。也买一奴送给儿子说:“他可以助你劳动,但不能虐待他,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呀”郡遣督邮至县,史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免离职去。在官仅80多天。离任肘,作了一篇《归去来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稳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他一生爱洒,常设洒宴客,已若先醉,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次,家中酒熟,渊明急不可耐,便以头上葛巾滤酒取饮。滤毕,也将葛巾戴上。他不善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聊以寄惠。他对人喜愠不形于色。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颜延之为江州刺史的功曹,住浔阳,与渊明结邻,常至渊明家饮洒谈文,相得甚欢。这次二人相处约一年之久。到了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颜延之做了始安郡的太守,路过浔阳,也和渊明同饮月余,临去,给了渊明二万钱,渊明却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饮洒。江州刺史王弘,慕渊明之名,思欲一见,不能得见,于是趁渊明上庐山时,使其故人庞通之于半道置洒相邀。二人正饮时,王弘亦乘机而至,庞为之简介,遂同饮酒。以后弘常遣人给渊明送酒。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也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导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朗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因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己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土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四浩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也简介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溢他为“靖节征士”。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渗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乌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瞎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靡王税”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也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比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当然,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好吃的,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面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三是受了儒家 “大同”思想的影响。《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3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悦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景色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呢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也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办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积极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办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办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办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简介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景色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啥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啥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啥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么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办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 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强化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办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强化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办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办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啥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孩子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啥?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虚拟主机。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季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也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啥?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悦,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也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也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啥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查字典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办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办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么样的感受?Lenovo到一个啥成语?(世外桃源)它有啥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么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啥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啥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啥?(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啥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景色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啥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6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张茂林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强化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办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呢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啥?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7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怎样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也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啥?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也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也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啥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也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也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8
《桃花源记》说课稿——libilan
漳州市华侨中学
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办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啥?看到了啥?(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简介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办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 (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也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9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体把握
①范读课文
②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啥?大同指啥?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研读理解
①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选贤与能: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e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f皆有所养:供养
g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h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谋闭而不兴:发生
k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l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②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b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b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提示:
a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b“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也高于“五帝之世”。
指导诵读
①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②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③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④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业
①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②背诵并默写全文
上一篇:《桃花源记》教案11
下一篇:《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10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悦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景色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呢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也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办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积极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办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办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办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简介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景色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啥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啥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啥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么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办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 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11
一、疏通文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 )。渔人甚异( )之。复( )前( )行,欲穷( )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 )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 );黄发( )垂髫( ),并( )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 )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皆( )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 )为( )外人道也。”
既( )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处处志( )之。及( )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欣然( )规( )往。未果( ),寻( )病终。后遂( )无问津( )者。
二、 字音字形
便要还家( );豁( );髫( );诣( );骥( );郡( );阡陌( )( );俨然( )
三、 文学常识
a)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也名_____,字________,谥号_______,因此后世人称他为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朝代)时著名的________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桃花源诗》《归去来兮辞》还有我们学过的作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一句流传较广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体--------记:作为一种文体,也可以有游记和碑记(或铭记)的分别。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如 、 、 碑记虽也是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但它与游记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
四、 四、字词小结
(1).古今异义词:
_____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味道)新鲜
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交通运输
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_____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不管(连词)
_____ 古义: 今义:这样
_____ 古义: 今义:形容很像
______ 古义: 今义:不充足,不满
___ 古义: 今义:缘故,缘分
_____ 古义: 今义:延长.延伸
_____ 古义: 今义:口液
______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局外人
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似乎,好像
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乐观,畅快
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志气
(2).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 _______ 寻: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
屋舍俨然_______ 寻病终 ___________
志:处处志之________ 向: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 眈眈相向 对着
为:捕鱼为业 _______ 中:中无杂树 _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______ 晋太元中 __________
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 其中往来种作 __________
之:忘路之远近________ 渔人甚异之________
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 处处志之________
其:复前行,欲穷其林________
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
(3)词类或用: 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
复前行,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复:复前行( ) / 不复出焉( ) 乃:乃大惊( ) / 乃不知有汉( )
舍:便舍船( ) / 屋舍俨然( ) 寻:寻向做志( ) / 寻病终( )
志:处处志之( ) / 寻向做志( ) 为:捕鱼为业(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5)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___。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__________。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小孩俨然是个大人。
问讯-----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询问
(6)通假字: 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
(7)一义多词:作“全,都”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
作“沿着,顺着”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
作“邀请”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
作“告诉”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____
(8) 特殊句式
a .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问( )所从来
(9)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的地方;造句:
____________:形容和悦而自得其乐或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造句:
____________: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造句:
____________: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造句:
除此外还有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理解性背默:
桃花源得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桃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初进桃源的感受:__________
写桃林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桃源人热情好客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中是啥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五、课文分析
1、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三个五字词语概括文章内容,则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若用五个五字词语概括文章内容,则是___________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作客桃花源_____________
2、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啥作用?
3、第二节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啥意图?
4、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5、文章以啥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源人见渔人为啥“乃大惊”?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啥?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啥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课文是怎么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
原因: 时间: 人物:
10、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么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也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 ”
生活情景:“ ”
11、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怎样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桃花源怎么样的社会风气?
12、桃花源中的人为啥“不复出”?
13、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啥“皆叹惋”?
14、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
15、在本文中作者怎么样描写了自己所向往的社会?
。
16、作者描写的自己所向往的社会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此____________的幸福美好社会。
17、本文主旨: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18、本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举例说明哪详哪略,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②、③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的社会画卷。比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①、④、⑤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19、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么样评价。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也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六、课下练习题
(1)“黄发垂髫”分别指啥人?用了啥修辞办法?(2分)
(2)用课文内容,巧对对联:1.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生灵涂炭战乱频繁
2.上联:忧民生痛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3)、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中人语(yǔ)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啥“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文中的桃花源是个啥样的地方 ?
桃花源是个景色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①适:满足。②融然:满足的样子。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分)
①潜亦无所辞焉( ) ②未尝有喜愠之色( )
8.文中哪些事例说明了陶潜“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用原句回答。(2分)
9.在《五柳先生传》中,哪句话与“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的意思相近?(2分)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12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简介部分。
2.教师简介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么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啥?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啥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么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也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怎样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么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啥?(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来。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也“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办法。(3)字数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指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篇13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怎样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也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啥?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也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也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啥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也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也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推荐站内搜索:2021警校高考预计分数线、北京二本大学分数线、悲伤日志、专升本报名入口官网2023报名时间、政治教育心得体会、江苏自学考试报名时间福建省自考成绩查询、周记大全300字考研准考证什么时候出、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