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

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

桃 花 源 记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翻译文言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目标1 目标2

  难点:目标1

  课前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1.抽学生进行作者简介,教师补充。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口头堂上练习 (投影显示)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四、教师小结(完成目标3)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五、布置作业 

  A、背诵全文

  B、思考课后练习题。

  C、写一读后感。

  六、说课精要:采取学生自主试译,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文言课文。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目标2 目标3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抽查一男同学背诵课文。(完成目标1)

  2.请一学生讲讲文章的大概内容。

  3、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目标2)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4)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5)桃源人见渔人为啥"乃大惊"?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啥"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啥?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啥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为啥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目标3)

  4、抽查回答,学生不同意见发表。

  四、小结(完成目标3)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A、完成课后练习3、4、5。

  B、根据练习2写一小段文字。

  C、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六、说课精要:通过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理清文章线索。

  七、教学后记:

  <-- #EndEditable -->

桃 花 源 记 篇2

  教学目的:

  1、 了解本文的叙事线索,学习其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 正确评价《桃花源记》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本文的叙事线索。

  2、 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内容:

  过程:

  一、导语 。

  大家一定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谁能解释一下?(对,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啥文章呢?(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的“桃源”就是现在我们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一个重要游览胜地。那儿景色优美,民风淳朴,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一定会更加向往,很想去“世外桃源”走一遭吧。

  二、简介作者与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末年,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博学能文。但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愤然辞官回乡,从此过着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63岁过世。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大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交往而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有57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桃花源诗》。

  三、放录音带,听课文朗读带。

  四、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要同“邀”(yāo)      诣(yì)          骥(jì)            遂(sùi)

  五、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和书下注释,疏通词句。

  1、 学生自己翻译课文。

  2、 教师逐句指名学生翻译。

  3、 教师归纳。

  六、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七、布置作业 :翻译课文(笔译)一遍,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总结重要文言词句的用法;

  分析课文结构、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

  垂髫      诣     豁然    骥     俨然    阡陌     遂    邑人     缤纷

  二、总结文言词句的用法。

  1、 注意文中文言词句的意思。

  (1)、缘溪行           缘:沿        行:指船行。

  (2)、忽逢桃花林       忽:说明是偶然的;     逢:遇见

  (3)、才通人           才:仅。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东西)、

  (5)、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6)、怡然自乐           :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7)、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8)、率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9)、此中人语云       语:yù   ,告诉。

  (10)、处处志之        志:同     ,做标记。

  (11)、诣太守          诣:到……去。

  (12)、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2、 注意文中几个古今异义的词。

  古义:交错相通。   (两个词)

  (1)、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一个词)

  古义:妻子和儿女。  (两个词)

  (2)、妻子

  今义:男方的配偶。  (一个词)

  古义:不要说,不用说。(两个词)

  (3)、无论

  今义:连词           (一个词)

  古义:像这样         (两个词)

  (4)、如此

  今义:如此,这样     (一个词)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词)

  (5)、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一个词)

  三、学生课堂练习:完成P119第二题。

  四、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

  抄写课文,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内容:

  过程:

  一、学生齐读课文,明确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渔人捕渔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

  二、分析第一部分:

  提问:渔人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这段景物描写点神秘色彩,暗示将出现“奇境”给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出现作了铺垫。

  三、分析第二部分。

  1、 学生齐读第二部分。

  2、 提问:文中是怎么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景象的?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提问:桃花源人为啥来到这个地方?为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源这个地方,扰乱和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定生活。

  四、分析第三部分

  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也“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是啥?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五、课堂讨论:P120第四题。

  六、学生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曲折、悬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中无杂树

  发现桃花源     芳草鲜美                              (开端)   

  落英缤纷

  良田美池桑竹

  所见                        

  进入桃花源             怡然自乐                      (发展)

  所闻:  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所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离开、再访桃花源          遂迷、  不复得路          (结局和尾声)

桃 花 源 记 篇3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办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辨别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理解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 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过程与办法

  (1)诵读.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情景教学。设置情境

  (3)探究。探究考证,加深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 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的不同。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有一个成语—— “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的?

  (板书 《桃花源记》)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作者(多媒体出示)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2、录音范读,学生自读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多媒体出示)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进入→拜访→再寻桃花源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拜访)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再寻)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源的?为啥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也会是啥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么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么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四、课内小结,布置作业

  桃花源景色优美,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幸福,的确令人向往。设想,如果你是桃花源的村民怎样向外面的人简介村中的情况?大家做好准备下节课接受班上的小记者采访。

  板书设计

  桃 花 源 记

  ( 陶渊明)

  发  现   和平安宁

  探  访   怡然自得

  离  开   安居乐业

  再  访   民风淳朴

桃 花 源 记 篇4

  】《桃花源记》教案12

  】《桃花源记》教案11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10

  】《桃花源记》表格式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9

  】《桃花源记》教案8(内含练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7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桃花源记》教案6

  】《桃花源记》综合创新练习题

  】《桃花源记》自学评估

  】《桃花源记》教学互动练习卷

  】陶渊明《桃花源记》mp3 (周正朗诵)

  】《桃花源记》陶渊明mp3课文朗读(张筠英朗诵) 

  】《桃花源记》ppt课件  

  】《桃花源记》flash课件  

  上一篇:《“激光”两篇》教案

  下一篇:《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桃 花 源 记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办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怎样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也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l.渔人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啥?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啥,结果怎样?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也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么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啥?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么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啥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啥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也“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进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四)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怎样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也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啥?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也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也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啥看法?  

桃 花 源 记 篇6

  教学建议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词句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

  “欣然规往”中的“欣然”,是“高兴地”“愉悦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

  (1)省略主语。比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比如:

  ①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在古汉语中,省略掉主语宾语,并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

  3.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本文中,重点是理解与区别那些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组。比如:

  在古汉语中,这类双音词的每一个词素都有独立的意义,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古今义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释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四、详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五、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呢,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进而强化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六、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也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也是多么安定

  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也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也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办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怎样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也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啥?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啥,结果怎样?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也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么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啥?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么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啥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啥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也“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进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四)随堂练习

  一、陶渊明也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 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四、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啥?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潜、元亮、东晋、归园田居

  二、渔人的行踪(渔人进出桃花林),时间先后,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三、1.房屋 2.丢弃 3.交错相通 4.到……去(拜访)

  5.都 6.都 7.做标记 8.做好的标记

  9.寻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儿女 12.更不必说

  四、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桃 花 源 记 篇7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么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啥“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啥“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啥?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啥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啥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 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桃 花 源 记 篇8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景色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行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简介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东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字词

  三、目标

  1、熟读课文

  2、(学习前三段)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理清结构

  四、学习

  1听录音(标记字音)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结合注解翻译课文, 理清结构

  逐段翻译(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五、反馈思考。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么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啥?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么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啥?

  5为啥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2、3、

  第二课时

  一、前测

  1、提问背诵情况

  2、重点句翻译

  二、目标

  1、(学习后二段)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理清结构

  2、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三、学习

  1、齐读课文第四段      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理清结构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2、 齐读课文第五段        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理清结构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3、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1》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大意 ( 五分钟后)

  (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

  《2》叙事线索

  故事情节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反馈思考

  问题讨论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啥“皆叹惋”?叹些啥?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么样的社会理想?

  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么样的社会状况?

  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五、拓展思考:

  1、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办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 比较分析

  在创作办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办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 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2今天,我们应当怎么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六、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课)

  一、知识测试

  1、师:桃花源真美啊,它既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也是一首动人的曲子还是一部风光旖旎的影片!仙境般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啥?

  学生回答后明确: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 ……

  2师:作者为啥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王国?

  指导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经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等理解,使学生明白要准确

  解读作品就要“知人论世”这个常识。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3、师: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还是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思想性格、志趣爱好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进行理解评判)

  我个人认为桃花源虽然只是作者用笔虚构的一个理想摇篮,但是呢他敢于去想象与憧憬自己的理想世界,这也是很可贵的。桃花源不能仅仅看成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还应该看成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

  二、办法引导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可以采用由学生边说边做笔记老师边板书的办法完成,或者用幻灯放映出来。(启发学生养成逐步积累的良好习惯)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小孩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通假字

  具答之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还家”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3、翻译技巧的指导:(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怎样去调整句序怎样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啥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已储备的知识大胆尝试通译全文,并建议学生不要借助翻译资料书,以免养成依赖资料书的习惯。)

  (2)合作小组完成后进行翻译接龙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翻译最准确最完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桃花源记》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悦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呢“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呢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也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办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采用了authorware6.6这个软件,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桃 花 源 记 篇9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 花 源 记 篇10

  教学建议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词句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

  “欣然规往”中的“欣然”,是“高兴地”“愉悦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

  (1)省略主语。比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比如:

  ①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

  在古汉语中,省略掉主语宾语,并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

  3.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本文中,重点是理解与区别那些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义不同的词组。比如:

  在古汉语中,这类双音词的每一个词素都有独立的意义,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古今义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释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

  四、详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五、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呢,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进而强化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六、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也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也是多么安定

  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也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也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办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怎样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也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啥?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啥,结果怎样?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也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么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啥?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么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啥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啥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也“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进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四)随堂练习

  一、陶渊明也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 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四、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啥?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潜、元亮、东晋、归园田居

  二、渔人的行踪(渔人进出桃花林),时间先后,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三、1.房屋 2.丢弃 3.交错相通 4.到……去(拜访)

  5.都 6.都 7.做标记 8.做好的标记

  9.寻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儿女 12.更不必说

  四、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桃 花 源 记 篇1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 

  .《桃花源记》教案4 

  .《桃花源记》教案5(内含练习)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学习要点

  .《桃花源记》重要知识点归纳练习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1

  .《桃花源记》教材跟踪练习题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桃 花 源 记 篇12

  21 

  陶渊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  

  3.掌握并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常常把景色美丽而人们也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这个成语来源于陶渊明所写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写了些啥内容?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说明了啥?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

  二、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世称靖节先生。

  三、诵读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为(wèi)外人道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② 句读要分明。③节奏要合理。④语速要适中。⑤语句要流畅。⑥要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课文例句   今义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味道)新鲜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  

  妻子   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不足   不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够,不充分  

  如此   像这样    说如此   这样  

  缘   沿    缘溪行   缘故,缘分  

  延   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词语   词义   课文例句  

  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   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动词   处处志之  

  标记,名词   寻向所志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   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4.成语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5.省略句   见书

  六、复述课文,整体感知

  1、以“桃源”为线索,小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线索提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2、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读本文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七、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步品味

  (一) 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优美的句子。

  明确:桃花源外在环境美:

  自然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内在环境美:

  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桃源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学生选一个景区用一个句式给我们描绘一番(这里的   美,你看、)

  比如:这里的土地美坦荡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面大毡子````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 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能感受到桃源的欢乐?(男女、老幼、渔人)

  生活环境—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黄发)怡然自乐,因为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孩子(垂髫)怡然自乐,因为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渔人乐,因为受到热情相邀(要、延)。

  男人乐:往来种作,乐不乐?(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安居乐业)

  (三)探桃源之奇

  奇在何处?

  桃林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奇,仿佛若有光,,且形状也奇: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人奇,种作、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奇;处处志之,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病终”

  问(1)桃源人见渔人为啥"乃大惊"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啥"皆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啥?

  (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啥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二、 深入研讨

  1好一个美丽欢乐而也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地!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再游桃花源。

  2读后思考:桃源胜境究竟在啥地方?我们找得到它吗?为啥虚构?解释“世外桃源”的意思。

  3 有人说桃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也有人说是他的消极逃避,你怎么样评价?

  (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不要象陶渊明那样幻想了一个美丽的社会,可自己却在贫病中死去。有人说,人应该有美好的理想,那怕它不能成为现实。)

  三、总结收束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寄托。《桃花源记》引起劳动人民不限遐想和向往,放眼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谁像陶渊明那样将绚丽的理想描绘的如此酣畅淋漓?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基础训练。

  资料:

  [默写]

  ① 描写桃林美景的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花鲜美,落英缤纷。”

  ② 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 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 用借代的手法描写了桃源内老人和孩子的神情态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 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句子是“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⑥ 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⑦ 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⑧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 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⑩ 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也一村”的诗句意境相似的成语是啥?世外桃源。 

  ⑪ 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赋》《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陶渊明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有一天,郡里派来一名督邮视察,县里小吏忙来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捻须吟诗,一听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勉强放下诗卷,准备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还穿着便服,吃惊地说道:“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便服去呢!”陶渊明一向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要穿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口气道:“我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小人打躬作揖!”说着,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这就是著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此后,朝廷曾有人多次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连他们赠送的梁肉也“麾而去之”。 

桃 花 源 记 篇13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推荐站内搜索:伤感日志 情感天地、《那一刻、历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300字周记、心情日志大全、江苏自考专业、2016成人高考成绩查询、重庆教育网成绩查询、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雷锋日记读后感、

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桃 花 源 记(精选13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7898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