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精选12篇)
《上下》 篇1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58—59页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体验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练习册、铅笔盒、像皮、动物图
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说一个字,请小孩子说一个意思相反的字。师:大(小)、多(少)……上(下),激励:小孩子们可真聪明,说得也对也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小故事情境:冬季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动物们都躲进屋里……它们就到大树爷爷那寻求帮助。
(2)课件出示小鸟和小白兔
谁愿意帮助小鸟来说一说它现在的位置?
学生1:小鸟在上面。
学生2:小鸟在小白兔的上面。
谁来说说小白兔的位置?
学生1:小白兔在下面。
学生2:小白兔在小鸟的下面。
(3)大树爷爷提建议:小孩子在说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1、体验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小松鼠,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
①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
学生1: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2: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
②讨论:为啥一定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也说它在下面呢?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激励:你回答的太棒了,解释的这样清楚,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太感谢你了。
(2)课件出示:小猴子在小松鼠和小白兔中间。
谁能说出小猴子的位置?
学生1:小猴子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2:小猴子在小白兔的上面。
学生3:小猴子在小松鼠的下面。
……
激励: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认真细心的小孩。
(3)给小动物分房子。
①四人小组活动。
②反馈不同分法的小组。
③说一说。
住在最下面,是第 层; 住在最上面,是 层;第2层住的是谁 ,它在 的上面, 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啥要这样分?
激励: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
三、感知生活中的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孩子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课件出示摆放图:
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身体上的问题。
(1)同位互相看一看,结合身体上的东西说说它们间的位置关系。
(2)组织交流。
3、说说教室里的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简介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激励:你的解说太精彩了,有机会老师推荐你到电视台当小小解说员,好吗?
四、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 P59t3图。
(1)提问:你看到了啥?你想说些啥?
(2)组织交流。
2、课件出示 P59t5图。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激励: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真得向你学习了,谢谢你给老师讲解的这样清楚。
五、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老师满意吗?为啥?
激励:你的收获可真多,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会对自己很满意,感谢你对老师的评价。
《上下》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标 :
1、 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含义,会用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虚拟主机方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含义,会用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编书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带来了两位朋友——聪聪和明明。他们可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跳出来帮忙的。同学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 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啥?嘴巴上面有啥?”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的例子吗?
2、 观察画面,体会的含义
(1) 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简介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啥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 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啥?告诉大家好吗?
(3) 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啥?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 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三、 活动
1、 拍手游戏
(1) 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 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 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 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啥知识?
《上下》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虚拟主机观念。
2、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数学书、练习册、铅笔盒、橡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在“森林运动会”上学习了“前后”,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位置关系——上下(板书课题)。
二、探究领悟
(一)想一想:
1、看一看,说一说。
这一天,大树爷爷家来了两只小动物,你们看是谁?
出示小鸟和小兔,谁愿意帮助小鸟说一说它现在的位置?谁来说说小兔的位置?
(树爷爷的建议: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自己看提示再说说小鸟和小兔的位置。指名说。
2、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瞧,也来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3、议一议:
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谁说得对呢? 为啥? 小组讨论,报结果。
4、教师小结:
这两种说法都对,只是因为一个是把松鼠与小兔比,一个是把松鼠与小鸟比,所以说法不一样,但是呢说 得都是对的。)
现在小兔的上面有谁?小鸟的下面有谁?指生回答。
5、试一试:大家讨论得太好了,小蝴蝶知道了也来了(出示),你会说它的具体位置吗?同桌练习说。指名说。
6、放松小游戏:说一说自己鼻子的位置。
7、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孩子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8、说见闻:在生活中你见过啥物品,它们之间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如:家里、教室里、校园里物品的上下关系等)
三、拓展应用
(一)基本练习
p58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小书架,看一看书架有几层?这里除了书还摆了哪些东西?谁能用“上下”来简介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
(2)变动物品的位置,我提问题你来答。(如:小熊在哪里?)
(二)变式练习
1、p59 练一练第3题。
宝物在哪个盒子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2、p59练一练第4题。
观察图,房子有几层? 哪是第一层……哪是第四层? 谁来给小动物们分房子?说一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指生分房子并说出位置关系)
提示:大象住一层较合理。
3、数学故事:
看图说故事,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啥?(不上坏人的当……)
你能用“上下”来说说狐狸和乌鸦的位置吗?指名回答。
(三)拓展练习
p59练一练第5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实践应用:
课后到商场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也有上下这种位置关系,讲一讲、说一说。
《上下》 篇4
教学内容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的书的基本办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学习重点: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学习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
资源
相关材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无所不包。不过,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发表观点:《上下五千年》的明朝历史基本全是胡扯,《明朝那些事儿》才是对的,真实的,,如“崇祯杀袁崇焕”,《上下五千年》称是皇太极的离间计,而当年明月极力反驳,称“崇祯能搞倒魏忠贤,还会受离间计骗吗?那是清朝史官有意突出清朝满族人的智慧,实质是明朝奸臣温体仁所为。”
预习
设计
1.选择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2仔细阅读,并做好批注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2分钟)
第二板块: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20分钟)
学生出题,学生猜
第三板块: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2分钟)
简介孔子
讲关于孙膑的故事
简介勾践
简介项羽
第四板块: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5分钟)
小组交流汇报
第五版块:总结(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
经过两周的阅读,我们已经读完了《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部书,了解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认识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交流分享大家阅读第一本书的收获。
第二板块: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
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师:看了你们的表现,老师真高兴,你们的概括能力提高了很多,但在读书的同时也加入自己的思考,下面进入第二环节:
第三板块: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
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出示:孔子 孙膑 勾践 项羽
2、2分钟作准备。
3、汇报交流:
a(孔子)请简介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b(孙膑)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你了解他的哪些故事?
c(勾践)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卧薪尝胆》,你还知道啥?
d(项羽)知道霸王别姬的典故吗?这就是那位楚霸王,谁来评价一下?
经你们简介,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
小结:主编推荐这本书,就是给渴望了解历史的青少年一份厚礼,这些优秀的代表,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光彩。当我们重温这五千年的历史时,不禁为之而自豪。
第四板块: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
1、拿出《上下五千年》。
2、分小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第五版块:总结
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
请记住我们的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
作业
设计
家庭作业:
周末,每人根据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第一本书的情况,设计一份阅读测试,内容包括:5—10判断题,10个多项选择题,5个问答题,一个作文题,并准备好答案。下周交换试题进行测试。
《上下》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一、 说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虚拟主机观念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进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属于培养学生虚拟主机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目标)
(2)、初步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虚拟主机推理能力。(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二、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也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 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说说教室的物品的位置关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整理书架、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主题画 投影仪 小书架
学具准备:剪刀 胶水
三、 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疑。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这一情境导入新课: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大树爷爷今天请客.小兔和小鸟一大早就到了.(出示主题画,先出示小兔和小鸟)让学生观察直观到小鸟和小兔的位置不一样,我顺势引出课题:“上下”。通过设疑引出课题,能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机会。
第二环节: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 观察思考。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让学生自由说说小鸟在小兔的哪个位置上,小兔在小鸟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让学生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我注意使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小动物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正确位置,进而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与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说明,对学生理解新知很有帮助。)
3、换换位置,加深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让学生动手换一换小鸟和松鼠的位置,要求学生互相说说三种动物各自的位置关系。(学生能在变化中进一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学会举一反三,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4、 指导看书,书写。
指导学生根据判断的三种动物的相对位置,填写好书本的内容,注意上下的书写,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去解决问题。
1、联系身边的例子说一说。
观察教室,讨论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上下”来描述。学生自由观察,自由发表意见。(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应用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听口令,摆物品。要求每人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和铅笔等学习用品。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可以设计以下口令:数学书放在桌面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练习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等等。(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整理书架。每个小组一个小书架,一些书和其他学习用品。要求:小组内互相商量怎样摆放这些物品,然后动手一起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说出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参观小明的房间。(课本练一练第1题)
先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把各种物品的上下关系补充完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这一情境,要求学生回去整理自己的房间,养成物品摆放整齐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上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的。)
5、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 课本第59页练一练第2题。注意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在写数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2) 课本第59 页练一练第3题:说一说。
利用图画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道有一定开放性的题目,有多种的说法和答案,如船在桥的下面,人在桥的上面,桥在船的上面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虚拟主机观念。
第四环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完成第59页练一练第4题)。
1、活动要求: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动物头像,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小动物安排房子。
2、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分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是怎样安排的,说一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顺序。这样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交流合作的意识。
第五环节:拓展思维,强化新知。(第59页练一练第5题)
这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不做统一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简单的虚拟主机推理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反馈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有条理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
第六环节:总结深化,自我评价。
结合新课标里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我在这一个环节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个评价,每人一张评价表,在认为自己做得好的那格画上一个笑脸。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交流
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乐意倾听其他小孩子的意见
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意学习,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得到初步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上下》 篇6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2.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孩子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①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②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 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啥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孩子们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孩子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灯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 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 前、后。
下面,请小孩子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也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 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这个同学的 ,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 左、右
师:刚才小孩子简介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孩子鼓鼓掌为自己加加油。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啥鼓掌的?(手)
师:请小孩子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孩子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课间活动。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 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起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啥?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哪一边?(右边)。这时有两上小孩子,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右行,应是*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这个小孩子要下楼梯,他*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右行呢?也应*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右行了吗?这样做有啥好处?平时,上、下楼梯要*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小孩。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孩子今天我们学习了啥?
师:看到你们学得那么好,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请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给它们排排队(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猴,在猴右边摆上大象,在猴左边摆上公鸡,在猴上边摆上狮子,在猴下边摆上小兔。
师:一共来了几种动物?从左往右数,公鸡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动物,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小孩子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简介)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孩子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的这位小孩子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交流)
小结: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啥?(师指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比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上下》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办法,培养读书做笔记
教学重点;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教学难点: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办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简介自己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请一两个同学讲中国历史故事。
3、小结并过渡:
在我们祖国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啊!在我们的课文中学过的就有不少,如:《大禹治水》《卧薪尝胆》《三顾茅庐》《郑和远航》等,这些故事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其实,这些故事就是老师手中拿这本《上下五千年》书里的。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璀璨的故事啊。你知道哪些故事? 你知道哪些课文之外的故事?你也想起哪些课文学过的故事?(这儿提到的不算)
二、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
2、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三、教师讲《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四、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
五、课外延伸,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么样的思想启迪,对“我读书我快乐”有哪些体会。
《上下》 篇8
活动目标:·了解上下楼梯的规则。·学会上下楼梯靠右走。·学会上下楼梯保持安静,不追跑打闹。活动准备:·挂图6张:1空楼梯、2小红上楼(反面范例)、3小绿上楼(正面范例)、4喧哗上楼、5追打上楼、6婴儿排队从右边上楼梯(正面范例)活动过程:·认识上下楼梯靠右走a.出示图片1,教室简介楼梯,引出主题。(教师:小孩子们认认看,图片里画的是啥?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来看看楼梯上发生了啥事情?)b.出示图片2,师生互动,引出问题:楼梯怎么走?(教师:楼梯上发生了啥事?为啥?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提问不恰当,婴儿即时反应不利于规则导入。于是出示正确示范图,直接讲解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走”。】)c.出示图片3,师生互动,引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正确行为【实际操作中,提问婴儿举起右手,我转身作同向示范,大部分婴儿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右手。(此时,带班主任提示婴儿举起他们吃饭用的手。此举意在唤起婴儿已有经验帮助理解新的经验,具有借鉴价值。)】:上楼梯靠右走。(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绿是怎么做的?)·认识上下楼梯不喧哗,不追跑打闹a.出示图片4,师生互动,说明上下楼梯不应大声喧哗。(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小孩子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表现的怎样?谁来告诉我你觉得,这幅图片里的小孩子做的对不对?【由于绘制不当,婴儿误认图片内容,把大声喧哗的小男孩理解成在吐痰的小男孩。我陷入不知所措中,只向婴儿好直接解释画面真正意图,提示他们这是一个大声喊叫的小男孩。继而回到预设的代课线索继续导入第二个规则。】为啥?如果这个时候你刚好也走在楼梯上,听到了也响也难听的叫喊声,你觉得心里舒不舒服?)b. 出示图片5,师生互动,说明上下楼梯不应追跑打闹。(教师:诶,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片里的小孩子做的对不对?为啥?如果这个时候你正好也想上楼梯,你还敢不敢直接过去?还是等一会儿,楼梯上恢复了秩序,你再过去?如果想玩应该到哪里去玩?)·小结a.结合图片,总结上下楼梯的规则。(教师:所以小孩子们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该[出示图片6]【结合图示六讲解环节考虑不全面,忽视了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排队不推挤,要耐心等待”“一步一步下楼梯,不跳跃式下楼”“手扶把手,头看前方地下”】靠右走;不可以在上下楼梯时[出示图片4]大声喧哗;不可以在上下楼梯时[出示图片5]追跑打闹。所有小孩子都记在心里了吗?)·亲身实践a.带领全班小孩子有秩序的上下楼梯。(教师:x老师知道小二班的小孩子都非常能干,也学得很快,所以现在x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走楼梯。你们还记得上下楼梯那些事情应该做,那些事情不应该做吗?我们一起再提醒一下没有记住的小孩子。上下楼梯……不可以……不可以……你们能够做到吗?不能做到的小孩子我们只好请他一个人待在教室里面,不然就会影响到别人,你们说对不对?)活动总结:【总结过于单薄,仅仅提出了课后引申的要求。还应指出榜样婴儿加以表扬,明确实践中不恰当的行为,解释并强调其不合理性。】x老师看到,今天大部分小孩子都学会了怎么样上下楼梯,希望小孩子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记在心上,以后自己一个人上下楼梯的时候也要像今天这样做,那么你就会成为其他小孩子的好榜样了。 课后小结:基本上按照预设线索完成活动。活动难点在于上下楼梯实际操作,要注意待队伍后方的婴儿,适时注意提醒行为不当的婴儿,对过程中能够发生的意外要随机应变,该批评时不可模糊带过,应明确指出不恰当行为。
《上下》 篇9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虚拟主机关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虚拟主机观念的培养,倾听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学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棵大树图)今天是树爷爷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小鸟和小兔最先来,(出示小鸟贴在树梢,小兔贴在树下)
师:你能描述一下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可能只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师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课题:“上下” 学生齐读。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充分的描述小鸟和小兔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学三个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小松鼠也赶来了(把小松鼠贴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
(学生任意选一只小动物来说,也要引导学生语言完整、规范)
3、教学一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松树的位置吗?
师:小松树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在文具盒上放数学书,说说文具盒和数学书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数学书上放一个橡皮,说说数学书和橡皮的上下位置关系。
2、看图说一说
教师出示摆放的三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三个物体间上下相对位置关系。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1--2题
四、动手实践、深化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动物园里建了一座新楼房,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住那一层,请给它们分房子。
(学生动手贴动物头像)
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及顺序。
2、找宝物
引导学生推理,根据第一句话推出宝物可能在‚号、ƒ号哪个盒内
根据第二句话,确定宝物在第‚号盒内。
3、教师把小孩子的头像做成小卡片,让学生操作,贴出它们在楼房的位置,再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
五、总结收获
《上下》 篇10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积极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啥,桌子下面也有啥?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孩子,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啥内容?
左 、右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3~4页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孩子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孩子们,刚才他们是用啥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孩子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啥?左手做啥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孩子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也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也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也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孩子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强化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简介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简介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上下》 篇11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58—59页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虚拟主机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练习册、铅笔盒、像皮、动物图
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说一个字,请小孩子说一个意思相反的字。师:大(小)、多(少)……上(下),激励:小孩子们可真聪明,说得也对也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揭示课题:上下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小故事情境:冬季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动物们都躲进屋里……它们就到大树爷爷那寻求帮助。
(2)课件出示小鸟和小白兔
谁愿意帮助小鸟来说一说它现在的位置?
学生1:小鸟在上面。
学生2:小鸟在小白兔的上面。
谁来说说小白兔的位置?
学生1:小白兔在下面。
学生2:小白兔在小鸟的下面。
(3)大树爷爷提建议:小孩子在说上下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1、体验上下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小松鼠,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
①谁来说说小松鼠的位置?
学生1: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2: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
②讨论:为啥一定说小松鼠在上面?一会也说它在下面呢?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激励:你回答的太棒了,解释的这样清楚,老师一听就明白了,太感谢你了。
(2)课件出示:小猴子在小松鼠和小白兔中间。
谁能说出小猴子的位置?
学生1:小猴子在小鸟的下面。
学生2:小猴子在小白兔的上面。
学生3:小猴子在小松鼠的下面。
……
激励:你真是一位善于观察、认真细心的小孩。
(3)给小动物分房子。
①四人小组活动。
②反馈不同分法的小组。
③说一说。
住在最下面,是第 层; 住在最上面,是 层;第2层住的是谁 ,它在 的上面, 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啥要这样分?
激励:你考虑的真周到,我替小动物谢谢你了。
三、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孩子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课件出示摆放图:
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身体上的上下问题。
(1)同位互相看一看,结合身体上的东西说说它们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2)组织交流。
3、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简介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激励:你的解说太精彩了,有机会老师推荐你到电视台当小小解说员,好吗?
四、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 P59t3图。
(1)提问:你看到了啥?你想说些啥?
(2)组织交流。
2、课件出示 P59t5图。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激励: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真得向你学习了,谢谢你给老师讲解的这样清楚。
五、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老师满意吗?为啥?
激励:你的收获可真多,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会对自己很满意,感谢你对老师的评价。
《上下》 篇1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办法。
3、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学习重点: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学习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学习准备:
学生各买一本《上下五千年》;
学生各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
选择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看动画,猜成语。
观看《画蛇添足》、《拔苗助长》。学生举手竞猜。
(老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示图片,也可选择别的成语)
这几个成语都来源于啥?(历史故事。)
2、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也来源于历史故事?
学生回顾。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
3、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其实,它们还只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
板书:《上下五千年》
二、检测预习情况
1、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书中的哪个历史故事。(交流的面可以广一些,大概了解学生是否读了书中的故事)
2、指名两生上台讲一讲自己读的故事的大概内容。
3、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小结。
三、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1、出示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简介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
2、简介其作者林汉达教授。板书:林汉达。(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3、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下五千年》出现了很多版本,时间也延续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国初期。
4、学生出示自己所买的书。
5、请同学们先浏览一下书目,想想有啥特点?(均按时间顺序编排。)
四、选例师生共读。
1、出示题目《苏武牧羊》,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吗?(西汉。)
2、师简述事情的背景和起因,生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事情的发展和结果。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啥感受?
学生交流,明确:苏武坚贞爱国、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感佩。
(老师也可以选择别的故事与学生共读,交流感受)
五、自选自读,并交流
1、请同学们自选一篇感兴趣的故事,用五分钟左右读完。
2、在小组中交流:
(1)说说你读了哪个历史故事,有啥主要感受?
(2)说说你运用了啥读书办法?
3、两名学生在班级中交流。
六、归纳读书办法。
讨论后明确,在读书时,应:
(1)精度与略读相结合;
(2)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坚持写读书笔记(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七、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了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小组讨论怎么有效读完一本书。
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3、在扉页上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4、鼓励学生每周精选一篇故事,写读后感,持之以恒,做好读书笔记。
八、作业
在下周的阅读课上,交流同学们的读书感受。
推荐站内搜索:我和我的祖国作文500、2018年公务员考试时间、教资准考证查询入口、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体会、月光下的村庄铁蛋六年级作文、350到400分的二本大学、新疆公务员考试试题、教师考试题、妈妈的爱 作文、自考大专报名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