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学设计(通用22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啥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办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啥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啥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啥?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啥?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办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啥?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也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Lenovo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办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想: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 ,把教学内容压缩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也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呢,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四、诵读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办法。诵读时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CAI配乐朗诵)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3.下面同学们根据诵读的三个要领,自由朗诵,所谓“自由”就是你觉得怎么样读感觉好就怎么样读,把声音放出来。朗诵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呆会儿提出来讨论。我给大家配一段音乐。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书上划出来的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请1、2小组的同学提第一自然段中的问题,第3组的同学提第二自然段中的问题,第4组的同学提第三自然中的问题。(CAI即时显示文句详解)
2.我们发现文中有两个虚词“之”“以”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做两道练习来巩固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前面我们提到在本文中龚自珍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我们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这到底是为啥呢?让我们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吧。(CAI显示文章内容分析)
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后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禁勉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统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啥呢?(学生回答:人才)那么相应地,文人画士及他们的品梅观等分别象征啥呢?(CAI显示)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么样的写作办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也深刻,避免空发议论,为众多的写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么样的情怀呢?(CAI显示荷花的画面)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比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课后如有兴趣,可就松树或菊花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练笔文章。(CAI显示画面)
八、朗诵课文(CAI)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3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姜华忠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1998/9/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 (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具体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掌握文中“绳、夭、病、复、全”等实词和“以”、“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具体分析课文
1、学生个别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本文的主旨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检测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并完成思考练习一、二。(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移动响应,文本响应,配梅花插图)
3、简介作者。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10年,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配作者及梅花插图)
4、写作背景简介。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配梅花插图,利用触摸区响应并闪烁图标“八股文”和“文字狱”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2)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5、具体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义)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
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啥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听全文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以”字的用法;
3.认识作者在当时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2.难点: 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憙拑
第一课时
憗拕
字词正音:
欹qī(倾斜) 诏zhào(告诉) 斫zhuó(用刀斧砍) 遏è(阻碍)
诟gòu(辱骂) 贮zhù(贮藏)
解题:
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崐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崐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今天我们要学崐的是龚自珍在闩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
《病梅馆记》也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崐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崐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自幼崐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崐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他写的散文有300多崐篇,诗词近八百首,著作《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国崐家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他在政治上主崐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他崐在学术上主张面对现实,冲破儒家思想束缚,提倡学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曾崐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
龚自珍自己也是被扼杀的人才之一。他1839年被迫辞官(曾任国史馆校对、崐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南归,悲愤交集,写下本文。迫于当时的崐黑暗统治的严酷,难于明言,只好以物喻人,借梅喻政,用含蓄隐晦的笔法表崐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病梅”指改成病态的梅树,文中借指受压迫、摧残的人崐才,“病梅馆”是作者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这个地方的开辟,寄托了作者崐拯救人才、保护人才的理想。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崐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崐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课文简析:
江宁⑴之龙蟠⑵,苏州之邓尉⑶,杭州之西溪⑷,皆产 梅。或曰: “梅
出产
以 曲 为 美,直 则无姿;以 欹⑸为美,正 则无景;以
把(枝干)弯曲当作 笔直就 风姿 (树身)倾斜 端正 景致(枝叶)
疏 为美,密 则无态。”固也⑹。 此 文人画士心知 其意,未可明
稀疏 稠密 姿态 本来是这样 这些 明白 意思 公开
诏 大 号⑺以绳⑻天下之梅也;也不可以使天下之民 斫⑼直,
宣告大声号召 约束 让 种梅的人砍掉直的枝干
绳:名作动(意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删 密, 锄 正, 以夭梅 病梅⑽ 为 业 以求 钱也。
剪去茂密的枝叶 锄掉端正的树身 来使梅弯曲使梅得病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密:形作名 正:形作名 夭:使动用法 病:使动用法
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 蠢蠢 求钱之民能以 其智力为也。 有
的 不是(那些)忙忙碌碌地 凭借 做到的 有
以文人画士孤癖 之隐⑾明 告 鬻梅者,斫其正,养 其旁 条⑿,
人把 偏嗜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 的人 培养 横斜的枝条
删其密,夭其稚枝⒀,锄其直,遏 其生气⒁,以求重价: 而 江浙之梅皆病。
嫩 阻碍 生机 高价 因而 都成
夭:使……弯曲,使动用法
文人画士 之祸 之烈 至 此 哉!
为病梅了。 (造成的)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种地步了
憙拑
第二课时
憗拕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 完者,既 泣之 三日,乃誓疗 之:
一盆是完好 已经为它们哭了几天 治疗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纵 之 顺 之, 毁其 盆,悉 埋于地,解其棕 缚⒂;以五年
解放它们顺应它们的自然生长 那些 全部 棕绳束缚 用
纵:使动用法使……纵 顺:使动用法,使……顺
为 期,必复之 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⒃,辟
作为期限 让它恢复(本性)让它健全(起来) 辱骂 设
病梅之馆以贮之。
(一个)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呜呼,安 得使予多 暇 日,也多闲田,以广 贮江宁、杭州、苏州之
怎么样能 多些空暇时间 大量
病梅,穷 予生 之光阴以疗 梅 也哉!
穷尽 一生 时光 治疗病梅
简析:
一、产生病梅的根源:
1.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
2.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是文人画士的观点──揭示病梅的社会根源。
3.写文人画士的帮闲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最后一句议论──满怀义愤。
二、写自己疗梅的决心和行动。
三、以感叹作结。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本文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对象是清朝统治者压抑崐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这是很难从正面直崐接论述的,因此,作者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崐都有言外之意,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时政,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崐放的强烈愿望。
但作者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桎梏时,未能认识人民大众的力量,而试图以个崐人奋斗来解除封建专制的束缚,这就是作者的思想上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崐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啥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办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啥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啥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啥?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啥?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办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啥?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也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Lenovo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办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办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背景简介(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
二、 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
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
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
三、设疑导读(提出 思考题)
1、梅的病态表现是啥?象征了啥?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啥?象征了啥?
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么样体现的?
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
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
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
七、研讨问题
怎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八、收束全课
板书设计 (一)
品梅的标准:曲、欹、疏
病梅的根源 病梅的手段:斫、删、锄 摧残人才
严重的后果: 梅 皆 病
行动:购 盆、辟 馆
疗梅的决心 办法:纵、顺、毁、解… 拯救人才
愿望:穷 其 一 生
板书设计 (二)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疗梅(救治)
《病梅馆记》教案(二)(授课部分)
引出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散文小品《病梅馆记》。
简介背景
作者为啥要写这篇文章,也为啥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也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古筝名曲《梅花三弄》)
强调读音、释义:欹、鬻、斫、垢
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默读)
引姚鼐语“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也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
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朗读水平与语文能力成正比)
四 分析课文
有了诵读基础,我们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这篇小文不足三百字,寓意深刻、写法独特。要把握文章的要点,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屏幕上打出思考题)
梅的病态是啥?象征了啥?
(参考答案:曲、欹、疏,象征对人格的扭曲。)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啥?这也象征了啥?
(斫、删、锄,象征对人才的压迫摧残)
3 疗梅 的决心是怎么样体现的?
A、先有行动:购梅、辟馆;
B、具体办法:纵、顺、埋、解、复、全
(困难与苦衷:来自文人画士的垢厉,暇日与闲田不多,身单力薄)
C、态度愿望:不怕打击,置垢厉与度外;穷其后半生,将疗梅事业进行到底。 其勇气、其魄力、其意志,令人钦佩、令人敬慕。
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与痛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
理清思路(板书——略)
体味情感(——不限同情,满腔悲愤。引导学生从课文找出表达悲愤情感 的语句)
1、“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其实是为人才惨遭摧残而痛心疾首“夭其稚枝、遏其生气”如泣如诉何其悲凉,激起读者的共鸣。
2、皆产梅”与“梅皆病”遥相呼应,写出病梅之广、数量之多、语气之沉痛。“文人化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更是义愤添胸;一声“呜呼”更是令人荡气回肠。要拯救饱受压抑摧残的天下英才,岂是一人一时能做得到。尤其让作者忧心忡忡的是,病态人格普遍存在,人们没有感到这有啥不正常,无人提出疑义,这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沉默,这也正是时代的悲剧。作者怎能不悲、不叹、不恨、不愤?这真是一腔悲愤寄梅中。(屏幕上打出大字)
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比较阅读
这感情太沉重了,让我们暂时走出来。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比较性的阅读;请看大屏幕,阅读上面的小诗,试比较一下它和《病梅馆记》在思想内容和写作办法上有啥相同点和不同点?
盆 松
一样金色的种子,
一样绿色的生命,
恨不能成梁化栋,
却作这点缀的盆景。
成才也不能,
成灰也不能,
空有萧萧岭上情,
谁知我心中的不平?
参考答案,同:都反映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异:《病梅馆记》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比喻贴切,形象鲜明,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旨。《盆松》是一首咏物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直抒胸臆。
小练习:以梅喻己,体味梅的痛苦以及愤愤不平的情感,并用语言将之表述出来。
九、讨论问题
我们再试着把思维向前推进一步,讨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 题:怎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激活思维,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谈)
讨论中有可能谈到的问题:教育制度、考试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挫折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弊端等。(环境宽松,学有所用,允许人才流动;高考制度改革,面向所有人;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中的跑官卖官,毕竟是少数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法制制度的健全,这些问题逐步可以得到解决……)
十、教师小结
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它不再用笨重的模子铸出呆板的陶佣,不再用残忍的棕绳,绑出扭曲的病梅,它呼唤色彩、鼓舞个性,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没有人就没有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能用人才者无敌与天下!
还记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诗歌打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中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呼唤和拯救人才的呐喊,如同冲天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响彻历史的长空,震撼人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虚拟主机。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课已进入尾声,让我们在《一翦梅》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屏幕出现画面,优美的音乐响起。在渐弱的音乐中……)
正如歌曲中所言: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冷冷冰雪不能沉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龚自珍的年代已成为历史,
今天云开日出,光芒万丈,清风雨露,万木峥嵘。
爱我们所爱的事业,
无怨无悔我们的青春,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潇洒开心、健康成长!
十一、附课件说明:(课件在PPT演示文稿《病梅馆记》中)
课件一,课文题目(病树画面)
课加二,课文内容
课件三,四个生字
课件四,引姚鼐语
课件五,思考题目
课件六,板书思路
课件七,一行大字(一腔悲愤寄梅中)
课件八,《盆松》小诗
课件九,《己亥杂诗》
课件十,《一翦梅》音乐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想: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 ,把教学内容压缩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也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呢,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四、诵读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办法。诵读时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CAI配乐朗诵)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3.下面同学们根据诵读的三个要领,自由朗诵,所谓“自由”就是你觉得怎么样读感觉好就怎么样读,把声音放出来。朗诵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呆会儿提出来讨论。我给大家配一段音乐。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书上划出来的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请1、2小组的同学提第一自然段中的问题,第3组的同学提第二自然段中的问题,第4组的同学提第三自然中的问题。(CAI即时显示文句详解)
2.我们发现文中有两个虚词“之”“以”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做两道练习来巩固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前面我们提到在本文中龚自珍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我们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这到底是为啥呢?让我们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吧。(CAI显示文章内容分析)
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后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禁勉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统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啥呢?(学生回答:人才)那么相应地,文人画士及他们的品梅观等分别象征啥呢?(CAI显示)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么样的写作办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也深刻,避免空发议论,为众多的写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么样的情怀呢?(CAI显示荷花的画面)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比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课后如有兴趣,可就松树或菊花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练笔文章。(CAI显示画面)
八、朗诵课文(CAI)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8
重点:
1、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样?怎样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啥?
五、齐读第三段,写啥?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小结全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花,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于用人工办法摧残梅花为例,深刻批判统治者严酷的思想钳制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七、比较鉴赏《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现对人才遭遇的不满。2、都表达改革现实的愿望
异:1、前者托物言志,侧重对人才的挽救
2、主,侧重对人才的任用
八、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梅——病——祸——疗——决心
比较鉴赏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9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教学目标 ]
1. 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 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和写法。
3.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
比喻意义和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课题:
由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作品。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仁和(现浙江杭州市)人。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南归后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当清代“乾嘉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1微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为保守派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展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归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出一些消极退隐的思想。他的诗词表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盦全集》里。
三.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四.认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 )为美 明诏( )大号 斫( )直 遏( )其生气 甘受诟( )厉 多暇( )日 鬻( )梅
五.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 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 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而:于是;烈:厉害
(二)分析课文
1.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从梅的产地起笔,引出本文论述的对象,即“梅”。
2.文人画士品梅的标准是啥?
答:以梅之“曲”之“欹”之“疏”为美。
3.文中的“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本来含义是啥?
答:“梅”指人才(病梅:即委曲、奸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直”梅即正直的人才,“正”梅即有骨气的人才,“密”梅即有生气的人才);“文人画士”指反动的统治者;“鬻梅者”指培养人才的人。
4.文人画士及其帮凶“夭梅、病梅”的手段是啥?
答:“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文人画士的罪恶行经造成了怎么样的后果?
答:“江浙之梅皆病”。
6.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最后一句满怀义愤的议论,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罪行。
五.分析讲解第二三段。
(一)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 复,全: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
4.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设立;贮:安置
5.安得使予动暇日 安:怎么;得:能;暇:空闲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
(二)联系背景,体会第二段中语句的含义。
1.“泣之三日”
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苦,不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切同情。
2.“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杀,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幼发展。
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就是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4.作者写自己疗梅与反动的文人画士的病梅形成对比,试说说这一对比的好处。(讨论)
5.“呜呼……”最后一段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答:一是叹病梅之多;二是叹个人能力之有限;三是叹时光匆匆。但还是最充分地表现出了“疗梅”到底的战斗意志。
六.本文的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的写法
巧妙地以“物”喻人,以“物事”喻时事,含蓄而讽刺深刻。
2.用词准确、形象。
一是反义词对照使用,使之与对比法切合;二是动词与宾语相对应。
补充练习
1.选出下列词语活用相同的语句( )( )
A 以绳天下之梅 B 以夭梅病梅为业
C 既泣之三日 D 乃誓疗之
E 必复之全之 F 穷予生之光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 斫其直,养其旁条
C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 以其智力为也 以五年为期
3.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
A 文人和画家(造成)的灾祸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B 所谓文人画士所遭受的灾祸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C 文人画士们造成的灾祸酷烈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D 文人画士所遭受的灾祸酷烈到了这样的地步吗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0
重点:
1、 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 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 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 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样?怎样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 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啥?
五、 齐读第三段,写啥?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 小结全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花,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于用人工办法摧残梅花为例,深刻批判统治者严酷的思想钳制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七、 比较鉴赏《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现对人才遭遇的不满。2、都表达改革现实的愿望
异:1、前者托物言志,侧重对人才的挽救
2、主,侧重对人才的任用
八、 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梅——病——祸——疗——决心
比较鉴赏
[1]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1
一、关于教材
从《病梅馆记》在课本中的排列位置来看,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在承担巩固该单元文言文学习办法这一任务的同时,根据该单元的“知识和训练”要求,还应该承担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并适当熟悉一些文言虚词的任务,同时,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还应该学习古人“托物言志”的为文之道,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鉴于上述我对教材的认识,备课时,也考虑到一般学校化解高考大纲和会考大纲的具体要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三)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条之中,理解四个文言虚词和四个文言实词是疏通课文文句的关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托物言志”特点是领会文章主题思想和表达特色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的难点不很突出。相对来讲,教案中列出的九个句子是理解词语、疏通文句的难点,设问中的6、7两问是理解内容、体会写作特点的难点。但是呢由于它们是局部问题且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没有将它们列为教学难点,而教学过程却把它们当作难点来处理。
二、关于教法
教学中为突出重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强调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办法之一。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两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二是重视导。教自读课,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教师既不能“主”而不“导”,也不能“导”而不“主”,要恰当设计教学办法,灵活地指导、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比如,课堂上导入新课,我主要采用营造气氛引入课文的办法,突出了“导”;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采用“问”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中说,在“说”中体悟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突出了“引”;释译、理解课文我主要采用师生双方设疑问答,启发谈话式的平等讨论办法,既“引”也“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是启发式。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2
1.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接着作者也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和奴才。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进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委曲、奸邪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具体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 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啥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托的理想,在本文得到了体现。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然是积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3.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啥。
答: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病梅馆记·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梅以曲为美b.也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d.余船以次俱进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以夭梅病梅为业b.遏其生气c.纵之顺之d.必复之全之4.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君之病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a.忧虑、担心 b.病、疾病 c.病态的d.困顿 e.使……病5.给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答案。(1)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 ]a.解开 b.清除 c.解释(2)既泣之三日
[ ]a.眼泪 b.小声哭 c.通“气”(3)予本非文人画士
[ ]a.本来 b.根本 c.版本(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a.不得志 b.尽,竭尽 c.阻塞不通6.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也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b.人皆得以吏使之c.秦王使使者告赵王d.安得使予多暇日二、常识填空7.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字________,是我国近代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本文写作办法是________,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________”,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8.龚自珍曾作《乙亥杂诗》,在诗中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三、翻译下列句子9.以欹为美,正则无景;译:10.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译:1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译:1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译:四、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一)
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群臣臧否。濂惟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3.解释加粗的字:①翼日,问濂昨饮酒否 翼:________②间召问群臣臧否 臧否:________1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与“坐客为谁”的“为”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15.翻译下列句子。①濂具以实对译:②善者与臣友,臣知之。译:16.宋濂回答明太祖的一句话,表明宋濂是个啥样的人?答:________
(二)
及左公(左忠毅公,名先斗)下厂狱,史(史可法)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面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17.解释下列加粗的字:①旦夕且死 且:②微指左公处 微:③乃奋臂以指拨眦 奋:④史噤不敢发声 噤:1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手长镵”中的“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籍吏民,封府库b.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9.“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反映了左光斗怎么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1.c 2.a 3.b 4.b c e d a5.(1) a (2) b (3) a (4) b 6.a、d7.璱人、思想、文学、托物言志、人才观8.不拘一格降人才9.以树身倾斜为美,端端正正的就没有好形态。10.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独特的嗜好和隐私明确地告诉卖梅树的人11.我买了三百盆梅树,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是完好的。12.我本不是文人画士,甘愿蒙受羞辱,开辟一间“病梅馆”来安置它们。13.①通“翌”,翌日,第二天 ②好坏14.d15.①宋濂把实情一一地回答。②品格好的人跟我是朋友,我了解他们。16.反映宋濂品格端正。17.①将要 ②暗暗 ③用力举起 ④闭口18.c19.刚毅、忠烈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3
甘肃白银实验中学邢瑞霞
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
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么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投影资料]:(略)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啥态度?为啥?
2.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采取了啥行动?这一行动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倾向?
3.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备课资料略)
四、扩张阅读:
材料一:(略)
[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么样的精神?
(参考解说略)
材料二:[略]
[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
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作者邮箱: 网易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4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教学目标 ]
1.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 理解文言词语“以”、 “则”、 “之”、“其”、“夭”、“病”、“泣”、“顺”。
3.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啥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 ( s )人,号定 ( n) 。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办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啥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 养 删 夭 锄 遏)
【设问2】为啥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啥?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 夭 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啥?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 疗 贮 (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办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啥?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 5】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 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 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也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Lenovo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办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附:板书设计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绳 夭 病
社会: 摧残扭曲
斫 养 删 夭 锄 遏 以梅喻人
泣 疗 贮 托物言志
作者: 哀痛疗救
纵 顺 毁 解 复 全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5
甘肃白银实验中学邢瑞霞
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
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么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投影资料]:(略)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啥态度?为啥?
2.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采取了啥行动?这一行动寄寓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倾向?
3.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备课资料略)
四、扩张阅读:
材料一:(略)
[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么样的精神?
(参考解说略)
材料二:[略]
[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
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作者邮箱: 网易
[1]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6
【目的要求】
1.掌握,积累“病”、“业”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
2.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3.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办法。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以欹为美(欹,音qī,倾斜)
明诏大号(诏,音zhào,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斫直(斫,音zhuó,用刀斧砍)
孤癖之隐(癖,音pǐ,偏嗜)
鬻梅者(鬻,音yù,卖)
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贮,音zhù,储藏)
②词性活用
A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屈。病,使……成病态,弄成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复,使……顺天性)
必复之全之(顺,使……恢复。全,使……保全)
B意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泣,为……泣)
C形容词用作名词
以欹为美(欹,(枝干的)倾斜)
③一词多义
[病]
A名词
君之病在肠胃(重病《扁鹊见蔡桓公》)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训俭示康》)
B动词
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态,本课)
C形容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
[业]
A名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事业,功业《隆中记》)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桃花源记》)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乐羊子妻》)
B副词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黄生借书说》)
④2句式解析
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判断句)
固定结构讲解
“以……为……”
在这一结构中,“以”相当于“拿”,“用”,可分为两类
①“以……为……”中“为”当“作为”讲,“为”后是名词,可译为“拿(用)……作为……”
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五年为期
②“以……为……”中“为”当“是”讲,“为”后是形容词,表示比较起来怎样。现代汉语仍沿用这种文言句式,如“以大局为重,”因此“以……为……”不需对译。
如: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3.难句解析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之欹之疏之曲”可译作助词“的”,表领属关系,也有作主谓间助词理解的,起独立作用。“智力”与现代汉语不同,译作智慧、能力。全句译为: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也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到的。
②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安”,疑问代词,怎么样的意思,“穷”即穷尽。全句译为:怎么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也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内容主旨】
本文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开头说明“江宁之龙蟠……皆产梅”引出论述对象。接着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密则无态。”这一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蓬勃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揭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进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们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委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和庸才。
第二段、写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作者一次就买三百盆病梅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不限悲愤之中显示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的同情。作者写出了一系列的行动,充分表现了他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斗争决心。
第三段、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最后这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是积极的。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充分表现出坚持战斗的意志。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解题指导】
一、
1.三句引用话的作用见【内容主旨】。“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让步转折关系: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先让一步,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有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2.言外之意见【内容主旨】
3.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二、
1.①梅以曲为美(以,拿,用,介词)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连词)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前“以”,介词。后“以”,连词)
④……以其智力为也(以,介词,凭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介词,把)
2.①江宁之龙蟠(之,助词“的”用在主语和中心语之间,表领属关系)
②梅之欹之疏曲(之,助词“的”。或助词,用于主谓之问,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
③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前“之”,助词“的”。后“之”助词,变主谓短语为句子的主语)
三、见【文言基础知识】之“一词多义”
【资料窗】
龚自珍(1792—1841),字 人,号定盫,清代仁和(现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岁辞官回南方。是南归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庆)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腐败日益显露。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一些消极显隐的思想。他的诗词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盫全集》里。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办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背景简介(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
二、 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
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
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
三、设疑导读(提出 思考题)
1、梅的病态表现是啥?象征了啥?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啥?象征了啥?
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么样体现的?
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
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
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
七、研讨问题
怎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八、收束全课
板书设计 (一)
品梅的标准:曲、欹、疏
病梅的根源 病梅的手段:斫、删、锄 摧残人才
严重的后果: 梅 皆 病
行动:购 盆、辟 馆
疗梅的决心 办法:纵、顺、毁、解… 拯救人才
愿望:穷 其 一 生
板书设计 (二)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疗梅(救治)
《病梅馆记》教案(二)(授课部分)
引出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散文小品《病梅馆记》。
简介背景
作者为啥要写这篇文章,也为啥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也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古筝名曲《梅花三弄》)
强调读音、释义:欹、鬻、斫、垢
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默读)
引姚鼐语“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也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
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朗读水平与语文能力成正比)
四 分析课文
有了诵读基础,我们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这篇小文不足三百字,寓意深刻、写法独特。要把握文章的要点,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屏幕上打出思考题)
梅的病态是啥?象征了啥?
(参考答案:曲、欹、疏,象征对人格的扭曲。)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啥?这也象征了啥?
(斫、删、锄,象征对人才的压迫摧残)
3 疗梅 的决心是怎么样体现的?
A、先有行动:购梅、辟馆;
B、具体办法:纵、顺、埋、解、复、全
(困难与苦衷:来自文人画士的垢厉,暇日与闲田不多,身单力薄)
C、态度愿望:不怕打击,置垢厉与度外;穷其后半生,将疗梅事业进行到底。 其勇气、其魄力、其意志,令人钦佩、令人敬慕。
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与痛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
理清思路(板书——略)
体味情感(——不限同情,满腔悲愤。引导学生从课文找出表达悲愤情感 的语句)
1、“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其实是为人才惨遭摧残而痛心疾首“夭其稚枝、遏其生气”如泣如诉何其悲凉,激起读者的共鸣。
2、皆产梅”与“梅皆病”遥相呼应,写出病梅之广、数量之多、语气之沉痛。“文人化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更是义愤添胸;一声“呜呼”更是令人荡气回肠。要拯救饱受压抑摧残的天下英才,岂是一人一时能做得到。尤其让作者忧心忡忡的是,病态人格普遍存在,人们没有感到这有啥不正常,无人提出疑义,这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沉默,这也正是时代的悲剧。作者怎能不悲、不叹、不恨、不愤?这真是一腔悲愤寄梅中。(屏幕上打出大字)
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比较阅读
这感情太沉重了,让我们暂时走出来。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比较性的阅读;请看大屏幕,阅读上面的小诗,试比较一下它和《病梅馆记》在思想内容和写作办法上有啥相同点和不同点?
盆 松
一样金色的种子,
一样绿色的生命,
恨不能成梁化栋,
却作这点缀的盆景。
成才也不能,
成灰也不能,
空有萧萧岭上情,
谁知我心中的不平?
参考答案,同:都反映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异:《病梅馆记》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比喻贴切,形象鲜明,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旨。《盆松》是一首咏物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直抒胸臆。
小练习:以梅喻己,体味梅的痛苦以及愤愤不平的情感,并用语言将之表述出来。
九、讨论问题
我们再试着把思维向前推进一步,讨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 题:怎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激活思维,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谈)
讨论中有可能谈到的问题:教育制度、考试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挫折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弊端等。(环境宽松,学有所用,允许人才流动;高考制度改革,面向所有人;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中的跑官卖官,毕竟是少数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法制制度的健全,这些问题逐步可以得到解决……)
十、教师小结
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它不再用笨重的模子铸出呆板的陶佣,不再用残忍的棕绳,绑出扭曲的病梅,它呼唤色彩、鼓舞个性,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没有人就没有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能用人才者无敌与天下!
还记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诗歌打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中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呼唤和拯救人才的呐喊,如同冲天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响彻历史的长空,震撼人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虚拟主机。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课已进入尾声,让我们在《一翦梅》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屏幕出现画面,优美的音乐响起。在渐弱的音乐中……)
正如歌曲中所言: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冷冷冰雪不能沉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龚自珍的年代已成为历史,
今天云开日出,光芒万丈,清风雨露,万木峥嵘。
爱我们所爱的事业,
无怨无悔我们的青春,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潇洒开心、健康成长!
十一、附课件说明:(课件在PPT演示文稿《病梅馆记》中)
课件一,课文题目(病树画面)
课加二,课文内容
课件三,四个生字
课件四,引姚鼐语
课件五,思考题目
课件六,板书思路
课件七,一行大字(一腔悲愤寄梅中)
课件八,《盆松》小诗
课件九,《己亥杂诗》
课件十,《一翦梅》音乐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8
一、关于教材
《病梅馆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外自读课。作者龚自珍。由于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因此本文将浅显易懂的“易”和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难”融为一体,进而使学生课外自读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所以,怎样把握教学中的“度”就成了教学这篇自读课面对高一学生、落实教学大纲的关键之所在。
从《病梅馆记》在课本中的排列位置来看,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在承担巩固该单元文言文学习办法这一任务的同时,根据该单元的“知识和训练”要求,还应该承担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并适当熟悉一些文言虚词的任务,同时,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还应该学习古人“托物言志”的为文之道,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鉴于上述我对教材的认识,备课时,也考虑到一般学校化解高考大纲和会考大纲的具体要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三)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条之中,理解四个文言虚词和四个文言实词是疏通课文文句的关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托物言志”特点是领会文章主题思想和表达特色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的难点不很突出。相对来讲,教案中列出的九个句子是理解词语、疏通文句的难点,设问中的6、7两问是理解内容、体会写作特点的难点。但是呢由于它们是局部问题且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没有将它们列为教学难点,而教学过程却把它们当作难点来处理。
二、关于教法
教学中为突出重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强调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办法之一。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两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二是重视导。教自读课,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教师既不能“主”而不“导”,也不能“导”而不“主”,要恰当设计教学办法,灵活地指导、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比如,课堂上导入新课,我主要采用营造气氛引入课文的办法,突出了“导”;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采用“问”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中说,在“说”中体悟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突出了“引”;释译、理解课文我主要采用师生双方设疑问答,启发谈话式的平等讨论办法,既“引”也“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是启发式。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19
重点:
1、了解作者的寓意
2、托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古代咏物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通过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今天要学习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三、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所“托”之“物”是啥
1、梅
为何托梅?
“皆产梅”——充斥着作者的眼界——人才济济
“文人画士”之爱—————————选用人才
古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来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托梅”,会写些啥?
本文真是“托梅”吗?
2、病梅
“病”得怎样?——曲、敧、疏
怎么样“病”的?——斫、养、删、夭、锄、遏
齐读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则无态”
采用啥手法?(对比)
表现了啥?(评选人才的标准)
2、“斫其正……皆病”
此处表现啥?(摧残人才的行径)
四、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志向
2、想法、主张
作者言何志?
救梅(疗梅)
怎么疗?齐读2、3段
1、购(准备)
2、纵、顺、毁、埋、解、复、全(办法)
3、辟馆(场地)
4、多、多、广、穷(决心、愿望)
怎样理解疗梅的办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本文一字一句关情,哪些地方表现了啥感情?
1、两个感叹号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满腔愤怒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甘受诟厉(无怨无悔)
六、再次朗读全文,感知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强烈的愤怒
七、作业
八、板书:
病梅馆记
一、托 物 言 志
梅
病梅(摧残) 疗(解放、自由)
二、字句关情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20
近代首开风气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从21岁开始写作政论文章,壮年服膺今文经学之后,挥动公羊学说的魔杖,登高疾呼,揭露黑暗,抨击时政,倡言变法。在万马齐喑的晚清黑暗中,冲破沉寂,挟时代的风雷,成为近代文学的开山大师。正如梁启超所言,“晚清思想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所有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由此看来,研究晚清思想解放的潮流,势必不能摈弃龚自珍,而探求龚自珍的思想,也不妨把龚自珍还给文学,从诗文的角度,探求龚自珍的思想。本文拟就龚自珍的寓言体散文《病梅馆记》中的象征手法来管窥龚自珍的思想风貌。
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
龚自珍生活的嘉道时期,清王朝“将萎之华,枯于槁木”的腐败政治已充分地显示出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富户”,农民起义前呼后应,“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支月日”,而且“士无耻心”,“具思全躯保室家,不复有所作为”(《明良论一》)。官愈大,愈恬不知耻,只知取悦媚上,把国家和民族前途抛到九霄云外。在《明良论二》中,龚自珍指出“历观近代之士,始进之年,而耻之存者寡矣”!“官愈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愈近,则媚亦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面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末世,龚自珍以其敏锐的眼光,卓越的胆识,写了不起11篇《乙丙之际箸议》和4篇《明良论》对君主专制和帝王的绝对权威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认为政治腐败的政体原因,乃是“天下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则虽以总督之尊,而实不能以行一谋、专一事(《明良论四》)”,皇帝控制一切,独断一切,内阁辅臣只是“待直承旨”。“乾纲独断”对臣民的百般钳制,使得官僚士大夫尽成帝王的仆妾犬马,朝见长跪,夕见长跪,人格更是受到极大的侮辱,怎么还有廉耻可言。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政治上庸庸碌碌,仰帝王鼻息,不仅绝少建树,而且形成寡耻,阿谀奉承之风。“四海为秋气,一室难为春”,庙堂上下,愈加呈现一派寂然无生气的僵尸景象,整个社会已到了“曰之将夕”的衰世。龚自珍虽位居下僚,但他关心国家大事。是清代每一个站在独立的学者立场上以个人的思考为依据纵横议论时政的人物,他是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同时更具诗人气质:“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觉者,一个不甘遁世自适的志士,他的精神常常是痛苦的。“箫和剑”是他反复使用的意象,代表他多情易感和豪放任侠的两面。从早年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到晚年的“剑气箫心一例消”。但无论怎么样,龚自珍始终睥睨俗世,直面人生。因此,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时时积压心头,这一点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而888写于77辞官南归的1839年,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夜,中英冲突,一触即发,统治阶级对内高压政策也愈演愈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恶化。77于4月23日出都,7月9日抵杭州家中,寓言体散文888和〈〈已亥杂诗〉〉同写于这一年,其寄托之意不能不说深刻。
由此可见,888的象征意义,首先是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它以病梅象征苟且偷安,偷惰畏葸的各级封建官员,以“曲”“欹”“疏”象征清朝的病态统治,以“文人画士”象征玩弄政治把戏的皇帝近臣,以江浙皆病梅象征死气沉沉的官场,以“病梅馆”象征作者革除时弊、挽枯扶荣的愿望和决心。
二、深刻的解放人才的观念
嘉道时期对人才的束缚、压制、摧残是极其严重的。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须是俯首帖耳,曲意逢迎,没有个性、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这种标准必然导致大批蠢才鱼目混珠,讨得主子的欢心,成为统治阶级驯服的工具,而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反而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统治阶级对这样的人才不是千方百计的加以束缚,使之就范,就是毫不留情的加以杀戮。77不仅对此明察不爽,且有切身体验。在〈〈乙丙之际箸议之九〉〉中,他指出“当彼之世也,百才士和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民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其法亦不得要领,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也非一日而戮之,乃以渐或三岁戮之,百年而戮之。”这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才,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会群起而督责、束缚,用各种卑鄙的手段,使“天下官之种类,尽此数者,既尽躯而师之”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21
【目的要求】
1.掌握,积累“病”、“业”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
2.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3.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办法。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以欹为美(欹,音qī,倾斜)
明诏大号(诏,音zhào,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斫直(斫,音zhuó,用刀斧砍)
孤癖之隐(癖,音pǐ,偏嗜)
鬻梅者(鬻,音yù,卖)
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贮,音zhù,储藏)
②词性活用
A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屈。病,使……成病态,弄成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复,使……顺天性)
必复之全之(顺,使……恢复。全,使……保全)
B意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泣,为……泣)
C形容词用作名词
以欹为美(欹,(枝干的)倾斜)
③一词多义
[病]
A名词
君之病在肠胃(重病《扁鹊见蔡桓公》)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训俭示康》)
B动词
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态,本课)
C形容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
[业]
A名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事业,功业《隆中记》)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桃花源记》)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乐羊子妻》)
B副词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黄生借书说》)
④2句式解析
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判断句)
固定结构讲解
“以……为……”
在这一结构中,“以”相当于“拿”,“用”,可分为两类
①“以……为……”中“为”当“作为”讲,“为”后是名词,可译为“拿(用)……作为……”
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五年为期
②“以……为……”中“为”当“是”讲,“为”后是形容词,表示比较起来怎样。现代汉语仍沿用这种文言句式,如“以大局为重,”因此“以……为……”不需对译。
如: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3.难句解析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也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之欹之疏之曲”可译作助词“的”,表领属关系,也有作主谓间助词理解的,起独立作用。“智力”与现代汉语不同,译作智慧、能力。全句译为: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也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到的。
②安得使予多暇日,也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安”,疑问代词,怎么样的意思,“穷”即穷尽。全句译为:怎么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也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内容主旨】
本文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开头说明“江宁之龙蟠……皆产梅”引出论述对象。接着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密则无态。”这一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蓬勃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揭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进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们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委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和庸才。
第二段、写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作者一次就买三百盆病梅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不限悲愤之中显示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的同情。作者写出了一系列的行动,充分表现了他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斗争决心。
第三段、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
最后这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是积极的。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充分表现出坚持战斗的意志。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解题指导】
一、
1.三句引用话的作用见【内容主旨】。“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让步转折关系: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先让一步,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有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2.言外之意见【内容主旨】
3.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二、
1.①梅以曲为美(以,拿,用,介词)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连词)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前“以”,介词。后“以”,连词)
④……以其智力为也(以,介词,凭借)
⑤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介词,把)
2.①江宁之龙蟠(之,助词“的”用在主语和中心语之间,表领属关系)
②梅之欹之疏曲(之,助词“的”。或助词,用于主谓之问,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
③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前“之”,助词“的”。后“之”助词,变主谓短语为句子的主语)
三、见【文言基础知识】之“一词多义”
【资料窗】
龚自珍(1792—1841),字 人,号定盫,清代仁和(现浙江省杭州市)人。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南归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在清代“乾(隆)嘉(庆)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腐败日益显露。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一些消极显隐的思想。他的诗词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盫全集》里。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22
病 梅 馆 记
龚自珍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文借梅议政的写法,掌握文章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的特点。
2、 进一步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制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
托物言志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文
我们先看一首词(电脑显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通过写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样是写梅,同样也是托梅写志,但这里的“笑梅”却要被换成我们今天要学的“病梅”。
二、整体阅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疑难词句举要与辨析:(电脑显示)
诏:宣告
鬻(y ):卖
遏( ):阻碍
欹(q ):倾斜
解其棕缚:解开
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约束
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
必复之全之:使动用法;使恢复本性,使保全健康的形态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用尽
纵之顺之:使动;放开,使顺着
3、请同学读第一段(教师纠正范读),学生齐读第二段,男生齐读第三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⒈背景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物指梅,那么“志”指啥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熟悉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电脑显示)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政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⒉熟悉背景之后,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 ⑴“梅”、“文人画士”各比喻啥?(显示)
梅—喻人才
文人画士—喻清朝封建统治者。
⑵为啥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
“皆”既说梅分布之广,也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
⑶这段写病梅产生的缘由分几层?
三层
文人画士必知其意但
⑷江浙之梅皆病是由谁造成的?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动词写出他们的罪恶行径的?
有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斫、删、夭、锄、遏、养,这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
小结: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
3、齐读课文三、四段。讨论:
⑴文章用哪些动词写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纵、顺、毁、解、复、全、贮”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⑵第三段寄托了作者啥理想?
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四、总结:
文章以梅喻人,以文人画士癖好病梅的“标准”以及“夭梅病梅”的事实,影射统治者颠倒黑白的用人标准和扼杀人才的罪行;它以作者决心顶着“诟厉”辟建病梅馆的设想表达努力解除封建束缚的愿望。
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托物言志
病梅 揭露和抨击清朝封建统治者
疗梅 改革政治、要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思考题:
与本文主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初中学过的龚自珍的哪首诗?(请同学背两遍,体会作者的感情)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作业 :
找出文中有“以”和“之”的句子,解释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推荐站内搜索:qq心情日志、推荐一个好地方游乐园作文、林海雪原读后感、我的梦中国梦作文1000字、高考试题2013、河南自考准考证打印、描写动物的作文、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长安大学考研成绩查询、浙江教育考试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