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
第一节 物质运动及其规律性
第一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静止的概念;一切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的基本观点;从具体事例归纳出一般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分析能力,判断正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法,举例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上网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收集家庭照片,找到爸爸妈妈童年,青年和中年时候的照片。
2.教师准备: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材料】汶川地震图片(参见附件1)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吗?
生:略
师: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多媒体出示材料】构造地震图片
师: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无不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只不过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比较明显,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有些事物的变化比较缓慢或者由于观察条件所限,人们不容易察觉到。物质本质上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运动。
1、运动的定义
【多媒体出示材料】六大板块漂移运动示意图(参见附件2)
师:板块漂移运动始于一亿八千万年前。观测数据说明,大西洋每年扩大1厘米,每年每个板块都要磨掉6厘米。虽然我们感受不到六大板块的运动,但是它的确一直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师:那么,我们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运动的定义:我们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运动的形式
【多媒体出示材料】北斗七星的变化图(附件中有flash)
【多媒体出示材料】上海人民广场今昔对比
【多媒体出示材料】大脑神经图(参见附件3)
【多媒体出示材料】细胞分裂图(参见附件4)
师:从上面的这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有哪些形式?
【学生讨论】:略
【师生共同归纳】运动的各种形式
机械运动: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物理运动: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等变化
生物运动:生物遗传变异,新陈代谢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从简单和低级向复杂和高级阶段的发展
思维运动:人脑能动的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过程
3、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
师:这些运动形式的存在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生:略
【老师归纳】从物体位置的移动到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由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更替,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在运动。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师:各种具体运动形式的主体到底是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客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光、热、电子等,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等,生物运动的主体是生命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脑。这说明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运动。
师:请同学来小结一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小结】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学生活动】
【多媒体出示材料】刻舟求剑
【多媒体出示材料】惠能《六祖坛经》
师: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一下,上述这两位主人公分别犯了什么错误?
生:略
【学生小结】楚国人的错误在于离开运动谈物质,把事物看成绝对静止或僵死不变的东西,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慧能的错误在于离开物质谈运动,把物质运动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多媒体出示材料】古希腊故事(参见附件5)
师: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生:略
师:物质是运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相对静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静止,它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师:现在教室里,什么在动,什么没动?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其实教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在动。虽然相对于教室来说,黑板课桌椅从空间位置来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地球时时刻刻在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课桌椅只是相对于教室这个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实际上它一直处于运动之中。
【多媒体出示材料】
【老师归纳】静止的第一种情形:事物运动的平衡状态,即某事物相对于一定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变化。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父母亲不同时期的照片
师:我们看到爸爸妈妈的照片,在不同时期他们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略
师:然而无论如何变化,他们是否还是他们自己,有没有变成其他人?
生:略
师:对于这种情况,请大家来归纳一下静止的第二种情形。
【学生归纳】静止的第二种情形:事物运动的稳定状态,即事物保持着自身的性质,尚未变成他物。
师:通过上面的讨论学习,大家想一想,静止是否真是一动不动,哲学意义上的静止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小结】静止并不是事物绝对地不运动、不变化的状态,而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处于相对稳定和暂时平衡的状态,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多媒体出示材料】
师: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强调:“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提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有道理,并请你说说理由。
生:略
【师生共同归纳】赫拉克利特的说法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他的学生克拉底鲁,人连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导致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师生共同小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中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学生活动】谈谈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有什么启示?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1.选择配套练习册和学习导向中相关的书面练习以巩固知识。
2.对学生课堂的表现即时进行点评并计平时成绩。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运动的定义到运动的形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静止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这样的顺序一一展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质运动的关系,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我对教材的秩序做了一点调整,将后面运动的形式提到前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先让同学对物质运动有一个感性和直观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学生能够层层推进的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教学中的方法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法,举例法和问题教学法。这样做可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能力。
哲学的教学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引导学生时应多从身边的例子和事物入手,让他们有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同时,学习哲学也是为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给予理论指导,因此在最后的学习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使哲学学习能够深入学生生活。培养他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动观。
附件:
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岩石具有受力后发生破裂的性质。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地下某些处所积累加强,当增大到使那里的岩石承受不了时,破裂就发生了。在这个变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那些构造比较脆弱的处所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成为地震的主要原因。全世界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现在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就是这种构造地震。此外,火山爆发、洞穴坍塌等也可造成地震,但数量都很少,规模也很小。因此地震也可以说是现今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2、六大板块漂移
板块漂移运动始于一亿八千万年前。观测数据表明,大西洋每年扩大1厘米,夏威夷和南美洲每年接近5厘米,澳大利亚和北美洲每年分离1厘米,处在两个不同的大陆板块上的北加利福尼亚和南加利福尼亚在相互挤压。每年每个板块都要磨掉6厘米。
目前,北半球拥有全球大部分的陆地,而南半球拥有绝大部分海洋,两大部分的岛屿都在大陆的东海岸。这就是板块漂移的结果。
3、人的大脑
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
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
能力:思维记忆、学习获得、认识理解、判断推理、综合分析、语言表达、社会活动能力
大脑一秒钟发生10万种生化反应,消耗全身20%的氧气,消耗的能量可点燃一盏功率为20瓦的灯泡。
大脑能储存五亿本书的知识,人的大脑每天能记录下8600万条信息,一生能储存100万亿条信息,相当于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50倍。
4、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子细胞。
细胞分裂通常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步。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
细胞分裂是活细胞繁殖其种类的过程。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的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分裂是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5、古希腊故事
古希腊有一个叫欧布里德的人,有一次他借了邻居的钱,长时间不还,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向他要账。他却振振有词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初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所以我没欠你的钱。”邻居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欧布里德: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他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在理,又问邻居,为什么要打人?邻居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再是打他的我了,我没打人。(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县官无言以对,只好不了了之。
推荐站内搜索:团结就是力量作文ntce中国教育考试网、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山西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成人高考网址、阅兵读后感600字、山东省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党的十八大心得体会、竞选社团部长的演讲稿、2020战疫情观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