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

  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写景状物的办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3.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重点:

  1、本文的主旨,作者含蓄的感情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难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考点、易错点:

  教学过程必须体现的环节: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左右)

  二、自学指导

  三、学生先学

  四、检测(15分钟左右)

  五、后教(讨论更正)(10分钟左右)

  六、当堂训练(20分钟左右)

  七、教学反思

  教案集体备课

  修改意见备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评价,并订正错误,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

  2.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正确读音读两遍。

  可能读错的字词: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qióng)浆(jiāng)

  盘虬(qiú)卧龙迸(bèng)溅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看看每段写的是啥?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么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自学要求:

  1.自己边读边画,并作批注。

  2.8分钟后比谁回答的准确。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指名回答后,明确:

  1.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看花(1-6)、忆花(7-9)、思花(10、11)

  看花——繁华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2.因为家庭*,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也想到十多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堂堂清训练

  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3分钟后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

  1.学习写景状物的办法。

  2.了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合作探讨,理解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2.作者是怎么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啥作用?

  4.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5.本文的最后一段有啥深刻含义?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朗读语段,品味语言

  投影出示“自学指导”

  朗读2—6段,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啥好处?

  自学要求:

  1.边读边画,认真批注。

  2.5分钟后比谁赏析的好。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回顾课文,了解写法

  试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由“物”及“我”

  情由景生理从情来

  五、堂堂清训练:

  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内阅读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文章优美语言,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办法。

  3、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1、欣赏并品析文章优美语言。

  2、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办法:示范朗读、学生自读、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世界上的美景数不胜数。例如荷兰的郁金香花田(出示图片),绚烂夺目;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出示图片),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让人沉醉;洛阳的牡丹(出示图片),雍容华贵。美好的事物往往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并让人为之瞩目停留。我国当代女作家宗璞,一天她徘徊在初夏的庭院里,一树紫藤萝让她停住了脚步。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紫藤萝挽留住了一位学养深厚、气韵独特的人的脚步?下面我们来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

  二、教师范读(可配音),使学生正音,初步感知文章。

  重点掌握:嚷、穗、绽、酿、迸溅、伫立、伶仃、盘虬卧龙、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文章优美语句赏析

  这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接下来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并划出自己欣赏的语句,并思考欣赏的理由。

  (首先教给学生赏析语句的办法,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赏析文章语句)

  (示例)教师:读完这篇文章,有个句子老师特别喜欢,那就是“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理由是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繁茂、绚烂,表现出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和气势美。

  所以在赏析语句时,要注意所运用的修辞,描写对象和对象的特征。接下来同学们再读一读你欣赏的语句,并运用老师的办法赏析一下。

  (板书)修辞+对象+特征

  学生欣赏语句设想: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其中“紫色、银光”写出紫藤萝瀑布的色彩美,并运用比喻,写出紫藤萝的生机盎然。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其中“挑逗”一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的调皮好动,表现出紫藤萝花的生机与活力。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其中“挨着、推着挤着”不仅写出了花朵的繁密,还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其中“笑、嚷”用你拟人的手法写出紫藤萝开花时的欢快和热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也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花盛开时的美丽。

  “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这二句运用了通感,将嗅觉、视觉互相沟通、交错,写出了赏花环境的优雅与温馨。

  (学生赏析时,教师加以点评)

  四、赏析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引导并再让学生带感*彩地朗读所欣赏的语句。比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引导学生要读的欢快,读出生机勃勃的感觉。(可以学生个读,也可齐读。)

  五、在已有赏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7段,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是按啥顺序来描写紫藤萝花的?

  花瀑气势磅礴、绚烂多姿

  文章2-7段(板书):赏花花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整体到部分)

  花朵活泼热闹、繁密美丽

  赏花感受。

  师:作者赏花时,有啥感受?(第七段)

  生:……

  小结:作者为啥会有这样的感受?作者所说“焦虑和悲痛,生死迷,手足情”指的是啥?作者是怎么样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根据上节课留下的问题,选择导入以下内容《哭小弟》节选)

  《哭小弟》节选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一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呢现在怎么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经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去了。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

  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

  ……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是他一个呵!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还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了解文章背景,体会作者心理、感情变化。

  文章背景简介:文作于1982年5月,宗璞此时已54岁,而她的小弟此时身患绝症,宗璞十分的悲痛,此时也正值十年文化浩劫六年之后,时间仍未完全抹平浩劫给文化工作者带来的伤痛。宗璞的小弟也在同年10月逝世。

  (简介文章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感情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

  有感情地朗读8-10段,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板书)

  忆花:稀落--毁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转悲为喜)

  整体把握文章,感悟人生。

  (板书)

  赏花:色、形、态、香气

  忆花:稀落--毁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转悲为喜)

  文章通过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地表达主旨。问题:文章的题目为啥是《紫藤萝瀑布》,而不是《紫藤萝》呢?根据以上分析,同学回顾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分析:1、“紫藤萝瀑布”带有动态的效果,而“紫藤萝”则没有,“瀑布”化静为动,先声夺人。2、“紫藤萝瀑布”有充满生机与活力之感,体现一种力量、生命之美。3、写出紫藤萝盛开时的壮观,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紫藤萝瀑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正是由于那一树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紫藤萝瀑布在作者心上流过,作者被它的繁茂与顽强的生命力所感染,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进而“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留下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声的喜悦”。所以作者最后“不觉加快了脚步”,决定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作者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且带上了作者浓郁的感*彩,并以此传达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这种表现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小结:“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畏惧,同学们应当像宗璞一样在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幸时,要以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3

  一、分析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精练,蕴涵哲理的优美散文。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进而使人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二、从教法上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把听说读写融汇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从优美的语句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过程的赏析,既能对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回顾,也能从中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3、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赏析本文借景抒情为重点,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生初开始的体验、思索,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从学法上看,本节课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意识。课前观察花并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谈自己观察的花,接下来让学生阅读《紫藤萝瀑布》,并对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虚拟主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阅读能力。

  2、合作探究,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的见解,提出看法。

  3、联系学习、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并以此来解决心中的结,来巩固消化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在教学过程(www.定制ifanwen.com)中,关注学生,着眼学生的发展。

  1、新课导入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花并描述,学习写景状物的办法,再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2、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借景抒情类的文章的技巧。

  3、通过阅读归纳写作办法,对这类文章的写法进行探讨。

  4、联系实际进行写作。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4

  《紫藤萝瀑布》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圈点勾画法,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借助于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课文

  老师出镜

  同学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总能牵动人们的情思,引发人们的Lenovo,进而发出人生的哲理来。  

  你有没有想过,一朵小花,会震颤一个人的心魄;一串鲜花,会撼动一个人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宗璞一起去观览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  

  在本堂课中,我们要学会——  

  ppt1   

  教学目标  

  1、用圈点勾画的办法,感知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3、借助于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模块二:疏通文意

  教学板块2:疏通字词

  同学们,这篇课文堪称是一篇美文,篇幅虽然不长,词语却很丰富。为了准确把握本文的意思,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圈画出文中你不熟悉的词语包括一些四字短语,有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阅字典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ppt2   

  疏通字词  

  快速浏览全文,用圈出文中双音节词语或四字短语,有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阅字典或 向 老师、同学请教。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浏览课文,圈画词语,并解答疑问。时间约5分钟)  

  刚才,同学们圈画出了文中的词语,也初步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义;老师也摘录了一些与大家分享

  ppt3   

  双音节词:辉煌、发端、终极、迸溅、挑逗、春红、嚷嚷、沉淀、花苞、绽开、疑惑、繁密、笼罩、枯槐、稀落、试探、伶仃、遗憾、抚摸、酒酿。  

  ppt4   

  四字短语:蜂围碟阵、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伫立凝望、察言观色、盘虬卧龙、万花灿烂。  

  请同学们大声读屏幕上的词语,并记住他们的写法。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记忆。时间约2分钟。)  

  教学板块3:梳理结构

  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下面,我们先把课文的结构梳理一下,请大家用10分钟时间,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  

  ppt5   

  梳理结构  

  1、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  

  2、用~~ 线勾画“我”所做、所思、所感的语句;          

  3、用几个短语简要而准确地概括勾画出来的主要内容。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读书,圈画有关语句,并概括内容。时间约7分钟。)  

  同学们刚才按老师的要求在书上进行了认真地勾画,同时也对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师的概括,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行踪。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紫藤萝瀑布就停住了脚步,然后是伫立花前抚摸花儿;最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紫藤萝瀑布。行文思路相当清晰。  

  ppt6   

  停住脚步  

  伫立花前  

  加快脚步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做了些啥?想了些啥呢?相信同学们刚才已经找到了有关语句并进行了概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ppt7   

  停住脚步    驻步赏花  

  伫立花前    伫立忆花  

  加快脚步    快步思花  

  再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停住脚步来“赏花”,伫立凝望在“忆花”,加快脚步为“思花”。这三个内容自然地把文章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为:驻步赏花、伫立忆花、快步思花。  

  教学板块4:归纳大意

  好,刚才同学们 和 老师一起,已经把课文的结构梳理清楚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课文的内容呢?  

  ppt8   

  归纳大意

  用一句话准确而简洁地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请同学们拿起笔,用2分钟时间写一下并与同桌交流一下。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归纳大意。约2分钟)  

  相信同学们都已顺利完成了任务,现把老师写的与大家作一交流。

  ppt9  

  文章记叙了作者观赏紫藤萝花时的所见、所思和所忆。

  模块三:批注品评

  教学板块5:捕捉情感变化

  这一路走来,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很多波折。  

  ppt10  

  捕捉感情:  

  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三角标注表示感情的词句。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批注、发言、评价。时间约3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参考答案:作者刚看到紫藤萝时先是一阵“惊喜”,接着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时产生了“振奋”与“激动”之情;在驻布凝望   

  抚摸花朵之际,“疑惑、痛楚、遗憾”之感一并涌上心头;最后在再次抚摸花朵,经过一番沉思之后,她的内心也被“宁静、喜悦、振奋”所包裹。  

  ppt11  

  感情变化:  

  惊喜——振奋——激动——疑惑、痛楚、遗憾——宁静、喜悦、振奋。  

  教学板块6:品评敷色艺术

  那么,也是啥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ppt12  

  探究思考:  

  是啥触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同学们,只要我们整体浏览全文,你就会明白:是紫色,那一片辉煌的紫色。  

  ppt13  

  请用浪线画出所有提到紫色的词句,读读并说说它带给你的感觉。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查阅、圈画、发言。时间约5分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ppt14   

  一片辉煌的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大条幅——每一朵紫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我抚摸了一下那紫色的花舱——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让我们来观看几幅紫藤萝的图片,体验那辉煌的紫色带来的感受。  

  ppt15   

  紫藤萝图片  

  看来,作者是整个被紫色包围了。那一大片的紫,浅浅的,闪光的,从上到下,流泻而下,宛然一条紫色的瀑布,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动感!在这样的境地中,作者的情感发生波澜,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模块四:解读主旨

  教学板块7:解读创作背景  

  (一)在这样的紫色中,作者难免不触景生情。  

  ppt16   

  作者由此想到了啥?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浏览课文,形成答案。时间约3分钟。)  

  相信你一定找到了答案,让我们来统一认识:  

  ppt17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导读疑虑,关于疾病的痛楚!  

  ppt18   

  探究思考:  

  作者为啥会想到这些?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交流答案。时间约5分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这样写的真实原因:  

  ppt19   

  《紫藤萝瀑布》写作时的背景:

  作者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作者的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作者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深感受悲痛。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因而心情是异常焦虑不安。

  作者这种焦虑不安的心情是有文为证的。  

  ppt20   

  《哭小弟》  宗璞  

  小弟50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啊!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想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啊!

  ppt21   

  《哭小弟》  宗璞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看,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

  1982年10月28日 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了。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

  ppt22   

  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爸爸(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为此为小弟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ppt23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我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节选,有改动。)  

  教学板块8:归结主题  

  看来,小弟是英年患病、早逝,怎不叫人心痛难耐!小弟于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 去世,作者正是在他病症复发的 5月6日 写下此文的。作者由此而产生对生死的疑惑,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可最终,“我”还是从这种疑惑与痛楚中走出来了。  

  ppt24   

  请用文中的话说说,现在作者的心境怎么样?  

  (现场教师带领学生查阅文中关键句作答。时间约1分钟。)  

  ppt25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可见,在本文中,作者随着赏花的行踪,边走边想,内心波澜起伏,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因为有紫藤萝花的感染及紫藤萝瀑布的包围,作者的心情也由坏变好起来,慢慢走向宁静与喜悦。  

  ppt26   

  经过这一番情感的变化与历练,作者得出了啥结论?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归纳作结。时间约2分钟。)  

  ppt27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学板块7:归纳表现手法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  

  ppt28   

  作者是怎么样把花的不幸与人的不幸联系起来的,采用了啥表现手法?其作用是啥?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时间约6分钟。)  

  作者借物传韵,化难言之意为可视之形,可为神来之笔。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作者正是把对生命思考,对生死的观念寄托在紫藤萝花、花穗、花舱、花河、花瀑上,进而更好地抒情达意的。  

  ppt29   

  花之繁盛   对       形        

  花之不幸   比    (托物)     

  生命之河永无止境  

  人的不幸   对        神       

  我的幸运   比     (言志)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请同学们再读第10段,感受生命之河的遥远与永恒及它带给人们的生的力量。时间约1分钟。)  

  ppt30   

  老师出镜同学们,纵观全文,字字写花,却也处处写情;全文以紫色敷底,抒情基调柔和,行文寓意丰盈。让我们警记,生命之河永无止境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  

  《紫藤萝瀑布》教学方案

  学段:初中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单元: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画面特点,感受紫藤萝花曼妙的特色。  

  2、多角度赏析,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委。  

  3、抓住语言特点,揣摩作者用笔精妙的作用。  

  教学过程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明确目标

  老师出镜 

  同学们,紫藤萝因其灿烂而辉煌的淡紫色而深深撼动了作者宗璞的心绪。  

  那么,紫藤萝花开,也是怎么样一番热闹的情形呢?  

  让我们打开课本,再读课文,解决以下任务——  

  ppt1   

  教学目标  

  1、概括画面特点,感受紫藤萝花曼妙的特色;  

  2、多角度赏析,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委;  

  3、抓住语言特点,揣摩作者用笔精妙的作用。

  模块二:欣赏画面

  教学板块2:概述画面内容  

  ppt2   

  朗读课文,看作者围绕紫藤萝共描写了几幅画面,请分别用一个数量式的四字语来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跳读课文关键语段;概括内容,组织语言;学生代表交流发言。约4分。)  

  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老师的参考答案是:  

  ppt3

  一条瀑布、一树繁花、一个花舱、一株枯槐、万花灿烂  

  教学板块3:概括画面特色  

  ppt4

  这每一幅画面的特色分别是啥?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查找,并用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回答。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查阅,圈点批注,准备学生代表发言。约5分。)  

  请同学们把自己阅读学习的结果与老师的进行交换:  

  作者抓住“花、瀑、舱、河”这些形象的载体,用对生死的感怀及病的痛楚来反衬生的力量与美好,进而得出“生命之河永无止境”的感悟,可谓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了。作者正是以丹青妙笔,连绵画面,层层敷就抒情底色的。  

  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语段,颂读、品悟每个形象背后的神采。  

  ppt5   

  一条瀑布  辉煌  淡紫  欢笑  挑逗                生     

  一树繁花  闪光  盛开  挨着  挤着     生的力量   命     

  一个花舱  盛开  待放  绽开  笑容                的     

  一株枯藤  稀落  伶仃  稀零  试探     病的痛楚   长     

  万花灿烂  闪光  流动  航行  酒酿     生的希望   河     

  模块三:探究情感

  教学板块4:多角度欣赏示范

  假如我们把课文当作是一个“电视欣赏片”,你是导演。  

  ppt6   

  请根据文意来看看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摄像的?并从中捕捉作者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感情。  

  老师先作个示范:以第3段为例——  

  ppt7   

  全段共3句话。第1句用两个“没有”从反面强调此时已是春末,万花开尽。第2、3两句用“有的就是”“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活泼热闹”等词,从正面描绘紫藤萝花的繁盛。可见层次鲜明,行文有致。  

  ppt8   

  全段也分别从视觉“春红已谢”“闪光”的角度,描绘花儿的独特与可爱;从嗅觉“没有蜂围敌阵”的角度体现紫藤萝并不是靠着外在的香气,而是靠内在的魅力来吸引人们。  

  这样,作者从正与反的角度、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巧妙地交代了花令,突出它的活泼热闹及旺盛的生命力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教学板块5:多角度欣赏实践

  ppt9   

  请同学仿照老师的样子,根据文意来看看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摄像的?并从中捕捉作者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感情脉络。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自选语段、自选角度开展赏析、交流,小组选派代表准备发言、评价。约10分钟。)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一番脑力劳动,相信你一定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来作个交流吧。  

  先来看第2段。  

  ppt10   

  紫色花瀑图片(配乐)  

  作者先从整体(面)上大段地铺陈那大片的紫色,为全文铺设了淡紫色的气氛与柔和的抒情基调。后从局部(点),即每一朵花上下手,描绘阳光照射下点点闪光的紫花,娇媚、明艳。  

  作者也从视觉角度,引领大家来到一片流动的紫瀑面前,那深深浅浅的紫,仿佛整个把我们包围了;也许,这就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吧。接着借用幻觉,把那静态的紫藤转换成流动的飞瀑,点点水花,与阳光进行“挑逗”,让人感觉活泼、可爱。  

  这样,初见紫藤时的欣喜之情便跃然纸上了。  

  我们来看第6段。  

  作者先是从“每一穗花”(面)上渲染紫藤上浅下深的特色,然后抓住“每一朵盛开的花”(点)有序地描摹花的模样:小小的帆——尖底的舱——舱里装的是啥仙露琼浆。  

  作者也抓住了人们的视觉器官,细腻地铺写那紫色在一穗之上的渐变:“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这梦幻般的感觉很能激起读者的Lenovo。而“那里装的是啥仙露琼浆”的推测,则既调动了人们的味感,也增加了行文的神话色彩了。  

  欢悦之情,如“仙露琼浆”般流淌至我们的心河。  

  再看第7-8段。  

  作者也由眼前的紫藤勃勃的生机想到了弟弟的病痛与夭亡;由现时紫花散发的淡淡的芳香Lenovo到了十多年前被迫砍拆的紫藤,内心充满了感慨。从如此繁密的紫藤花中,她感到了生机,感到了生的力量的博大;她原本焦躁、苦恼、感伤的情绪,也因此而慢慢被抚平,精神变得“宁静”,心绪变得“喜悦”。  

  同学们,在这个万物繁盛的年代,要得一宁静何其难啊,宁静是人生最高规格的品质;作者在这一大团的紫色中,心灵被荡涤、灵魂被净化,收获了宁静,收获了向上的生死观,对紫藤萝的赞美之情便再也无法抑制了。  

  ppt11   

  让我们齐读第9段,体验作者那流淌不息的精神河流的颤动!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时间约2分钟。)  

  第10段。  

  ppt12   

  万花灿烂图片   

  作者借助触觉“抚摸”来感受那装满“生命的酒酿”的花舱,从指尖流淌出去的是帆,是河流,是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同学们,由上简析,我们得知:  

  作者点面结合,由一朵——满装——万花,字字写花,字字写人;也借助于现在与过去、多种感觉来描绘紫藤萝带给我们的全方位的感受的;寓意深刻,感情丰富:欣慰、宁静、喜悦;情感的长河也触动她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教学板块6:小结  

  ppt13   

  一条瀑布  面-点     视觉、幻觉     惊喜  

  一树繁花  正-反     视觉、嗅觉     赞叹  

  一个花舱  面-点     视觉、味觉     喜悦  

  一株枯藤  现在-过去 嗅觉、视觉     感伤  

  万花灿烂  点-面     触觉、视觉     欣慰、宁静、喜悦  

  由此可见,本文虽是散文,但因为描写角度的多样,画面与镜头的演变,人物感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惊喜到赞叹到悲伤,再归于宁静、喜悦、欢欣、鼓舞。

  紫藤萝,不仅给作者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也给她原本蒙上灰尘的心灵作了一次生命的洗礼。洗尽铅华、洗尽尘累,把生命放到一条长河中去关照,感受生命的波折不过是河畔的一片落叶,它将随风而逝,留下的是生命的曼妙与神奇。由此,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推进到颠峰,由衷地发出感慨: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相对于生命之河的长度,人生的某些挫折与痛楚,不过是很短暂的一段,只要我们坦然面对,乐观处理,必然会像紫藤萝一样,重新绽放、闪光、灿烂并走向辉煌。  

  模块四:品味语言

  教学板块7:语言欣赏示范  

  画美、情真,来自于作者文笔的娟秀与细腻。文笔的娟秀与细腻,也来自于文句的选用与修辞的润色。  

  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样子,来鉴赏作者的用笔之妙。  

  以第2段为例。  

  ppt14   

  第2段  

  鉴赏:作者以一片淡紫色的藤萝为本体,从色、形、光的角度把她喻为瀑布,贴切、传神,给读者很大的视觉冲击。

  作者也以每一朵紫花作为描写的主体,把她拟人化,仿佛她是一个调皮的小姑娘,“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活泼、可爱,也使“瀑布”充满流动之感,真切、自然。

  而这一条瀑布,为后文铺设了淡淡的紫色的底色,闪光、流动;也为全文奠定了柔和的抒情基调——朦胧、惬意。

  教学板块8:语言欣赏实践  

  ppt15

  四人为一组,自选语段,就其中的句式选用或修辞点缀作个性化的鉴赏。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选读、欣赏、交流,时间约5分。)

  经过同学们的精耕细作,相毕你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把你的答案拿出来,与老师的答案作个比较。  

  我们先来看第6段。

  ppt16   

  该段继续以比喻为主要的点缀手法,紧承上文瀑布的比喻,从一穗花下手,让人想象上浅下深的条瀑,颜色的渐变,给人审美的满足。也以其中的一朵为描写对象,把她比作“一个张满的小小的帆”“带着尖底的舱”,为下文“生命的长河”的比喻,埋下伏笔。而这个比喻也从第2段“瀑布”的比喻而来,仿佛前面是远观、仰视流瀑,这儿也走到近前,细观流瀑的下方,那正是承载她的河流。这样,自然就有了帆、舱的比喻了。

  作者也把“鼓鼓的船舱”,拟作为“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俏皮、含羞、美丽就集于这花瀑与花舱一身了。

  第10段

  ppt17   

  带着对花与人的的命运的辩证思考,在第10段中,作者不由自主地抚摸“紫色的花舱”,由前文“仙露琼浆”的神秘推测,到“生命的酒酿”的赞美,自然地Lenovo到这“张满的帆”正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这样,花的流瀑、花的河流也与生命的长河融为一体,流畅、和谐,向远方奔去。再由“一朵”到“万朵”到“流动的瀑布”,自然地回应前文,巧妙地点题,使全文给人一种圆融的美感。

  教学板块9:归结修辞的作用  

  看来,文中的美点还真是不少。现在,我们想请大家作个有心人,观察一下,刚刚我们所欣赏过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与以往文本中遇到的有何不同?

  ppt18   

  比较本文运用的比喻与普通比喻的不同。  

  (现场教师组织大家观察、探讨、总结规律。时间约2分钟。)

  聪明的同学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来看看结论。全文的比喻有两套:  

  ppt19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一条流动的欢笑的瀑布  

  (本  体)                   (喻  体)  

  一朵花、一穗紫花、万花——小小的帆、尖底的舱、生命的长河  

  (本  体)                    (喻  体)  

  用“瀑布”不断流泻而下,极富激情和力度的内在特点突出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用“帆、舱、河流”来写生命的变动不居与永无止境的特点。看似两套比喻,实际上,后者的比喻正是承前者的喻体“瀑布”而来,所以两者也可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体系。在修辞手法上,我们把这样一种以一个比喻为主体,由此延伸出其他与之相关的一连串比喻的现象,叫做“博喻”。  

  ppt20   

  在修辞手法上,我们把这样一种以一个比喻为主体,由此延伸出其他与之相关的一连串比喻的现象,叫做“博喻”。  

  博喻的运用,为全文敷上浅浅的紫色基调,由此自然地Lenovo到花的柔媚、活泼、可爱。而这组博喻也成为作者抒情达意的载体,惊喜、赞叹、喜爱、沉思、感悟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明白,花的不幸正像小弟的不幸,但那不过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小点,只要坦然走过,也会“枯木逢春”。花的辉煌正像时代的进步,人们总是在进步中意气风发。博喻的运用,正是作者慧心的所在,借花喻瀑喻河,借瀑、河喻人生:表达了对生命蓬勃向上的赞美,引领大家辩证思考生命的特质与厚重的价值。  

  老师出镜 

  同学们,但愿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萝花,酝酿自己的花舱、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帆在闪光的花瀑上冲浪,在花河上远航!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5

  一、   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针对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①    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②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办法。

  学习怎样状物,这是一个能力目标,即本课的重点。

  ③品味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了解文章抒发作者何种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即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突破重点词句,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办法进行教学。

  与教法相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写”的学习办法。通过读(范读、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办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通过写,训练本文的写作办法,达到对课文的巩固。

  三、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以下6个环节:

  1情景导入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这一课件制作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当气势恢宏的瀑布飞流而下时,伴着悠扬的古筝乐曲,一定能引发学生无尽的Lenovo。再由此引入紫藤萝,这一段截取于苏州园林的紫藤萝一定会给学生以视觉的巨大冲击,让没有见过紫藤萝的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在这美的意境中,真正体会“紫藤萝瀑布”的美妙景象。学生会将两者进行比较,感受紫藤萝瀑布作者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

  2 整体感知课文:

  ⑴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⑵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么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么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正音正字     看大屏幕

  迸溅   沉淀   绽开   伫立   忍俊不禁

  依傍   枯槐   伶仃   酒酿   盘虬卧龙

  精选了十个词语,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课件能有效节省时间。

  4品读课文

  ① 由开头结尾引出紫藤萝,着重分析2-6节。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啥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是怎么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停住脚步也加快脚步呢?由此来分析 2-6节。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啥特征描写的,也是怎么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课文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品读课文的能力。

  我准备了三幅画,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图。我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出知识点,用图象、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补充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让学生通过看图画来感受紫藤萝花开放的繁盛及旺盛的生命力。使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也能够具有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想象紫藤萝花盛开的种种景象。这样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办法。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2-6节的基础上,为学生做了适时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了怎样状物抒情。这是学生最渴望知道,也较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倾心于此,他们才会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率。

  ② 分析第8节

  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到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请一位同学读第8节 。同学们边听边圈划出表现那时紫藤萝不幸遭遇的词语。

  由2-6节直接分析第8节,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会让紫藤萝重获新生。

  ③ 分析第7节和第10 节

  花瀑由眼前缓缓流入作者的心底。这时让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思考作者感情的变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么样的人生哲理,这是本文的难点。此时,化难为易是最好的办法。让学生圈划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④ 总结课文并将关键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怎么样一段心路的历程呢?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沉重遗憾——振作 鼓舞。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精细的描写,由此含蓄的抒发了情怀,进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这一写法,就是状物抒情的写法。

  ⑤ 由此,将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请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内容加以概括和归纳,以便使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大屏幕上出示:野花,昙花,莲花,梨花,罗汉松,白杨这六种植物。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教师事先准备了这六种花草的图片,以便在学生打不开思路时以启发学生。

  本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两物的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Lenovo,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这一问题的提出还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6作业  打在大屏幕上

  1  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并模仿各造一个。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第10节。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 题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与拟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第2题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背诵揭示本文主旨的一节,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停住         顿悟          加快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板书能和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它能够体现上课的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实践的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很好的得到了体现。也让我深信,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办法,能更加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6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安排一课时。

  突出课文描写上“细”、“美”的特点,课文中的工笔画可作为解决初中生阅读和写作

  粗疏问题的范例,启发学生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

  悟的人生哲理。对文中表现出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芙适当点拨、引导,使

  年龄小、不注意体会文章内容的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联系课文背景讲读一、二段,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

  办法、描写的语言,进而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请记得收藏本站-一路高升范文网,以获取更多新鲜内容)  对比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联系旧课,导入  新课,激发爱美的热情。

  我们通过第一课《短文两篇》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美好本质和对待生命的正确态

  度。今天学习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只是文章的形式与第

  一课有别。

  二、指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背景,释题。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天开花,蝶形花冠,

  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三、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作者怎样在花瀑前,将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宁静.感悟生命的永恒的,同学们

  把课文仔细读一遍。

  要求:

  1.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3.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读后分段。

  4.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交流、明确:

  进溅比创g贮n)仁(zh山虬(q山琼(邮阳)酿(nl呐)

  分段:

  第1--6节:看花(第一段)。

  第7一9节:忆花(第二段)。

  第10-11节:悟花(第三段)。

  四、讲读示范,引导学生领会抓住描写对象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

  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2.从第2节开始,作者开始正面描写紫藤花了,描绘非常形象、优美,同学们读2、

  3、4、5、6节,要求读顺畅。读后:

  ①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

  ②说说描写的角度和办法。

  同学交流后,教师讲述:

  这6节文字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稳、花朵。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

  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将花瀑拟人

  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繁花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生趣盎然。再按照视线所

  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船舱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

  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啥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

  具有神话般的美丽。

  从描绘的颜色看,仍是先写整体,“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

  部“上深下浅,好像紫色的沉淀”,作者着力描写紫色是因为紫色是深沉的,象征着生命

  的永恒。

  再从描绘的神态看,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

  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

  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嘻闹。再从这几个小节运用的修辞手法看,大

  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

  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

  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这是作者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表现,我们要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能

  力。

  五、独立分析、评论第二段。

  下面的“忆花”部分,请同学们自己欣赏、分析.赏析时要注意:

  弄清描写顺序、角度、语言,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体会。

  学生发表意见后,点拨:

  作者在这段中依次写了“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作者是从自己品花的习惯说起,从“不摘花”而“凝望”,品味心灵的感受。

  花瀑在心上“流过”,实为作者在心灵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由于花爆表现出的生

  命力使她一点一点的从对小弟的病的焦虑、悲痛中平静下来,这花不仅色彩、它的芳香

  也似乎是浅紫色,将作者笼罩在宁静的喜悦中,于是自然忆起旧日的紫藤萝,再目睹今

  日的紫藤萝,更深刻地感到随人世变迁的受苦受难的紫藤萝在历尽劫难后的勃勃生机,

  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经历劫难后对生命的认识。

  六、阅读第三段,思考回答:

  这段的主要内容和表露的感情。

  这段的写作特点。

  教师点拨:

  文章在这段点明了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

  境的。”原来使紫藤花如此美丽而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读这段,我们

  要体会到人开如花,劫难总要被幸福战胜,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不快。只要加快脚步,

  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结尾句深化了主旨,也照应

  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七、学生诵读全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与第一课《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对

  比,思考这三篇课文的异同。

  学生评述,教师点拨:

  这三篇文章的主旨都写对人的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体验,对生命的领悟。都是散

  文。但前两篇文章的题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而《紫藤萝瀑布》一文的题目却只表达

  文章描述的对象,不反映文章的主旨。就其内容而言,《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

  察到的生命本质,《热爱生命》重在说理,告诉人们怎么样对待生命。《紫藤萝瀑布》是托物

  喻理,明写紫藤萝的生机勃勃,实为歌颂生命。这种托物喻理的文章就是将深刻的思想

  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物中。因为它具体,可使读者感知,因为它浅显,最易为读

  者了解。

  写托物喻理的文章首先要选准物,显示物与理之间的联系。如本课作者抓住紫藤萝

  的盛开这么一件小事,将它和十年动乱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进而使小题材具

  有了深刻而广阔的社会意义,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表达了

  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感慨。

  八、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对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

  理解。

  板书设计 :

  看花

  花瀑

  花稳

  花朵

  忆花

  赏花的感受

  忆花的劫难

  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长河无止境。

  (莫晖)

  教学设计(B)

  [阅读提示〕

  宗步是一位女作家,一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

  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

  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病逝

  前写成此文。本文体现宗步写景散文的风格:积极含蓄的主题,婉转有致的感情,精美

  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文字。由于文章写在动乱初定、热情复苏的年代,这篇散文有

  着更普遍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词语理解〕

  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进溅:

  挑逗:

  忍俊不禁:

  伫立:

  仙露琼浆:

  伶仃:

  察言观色:

  盘虬卧龙:

  酒酿:

  [内容理解〕

  一、朗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互.分析本文的脉络。

  2.文章的主旨是怎样表现的?

  3.文章是怎样含蓄地表达感情的?

  4.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啥作用?

  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怎么样在文中反映的?

  [写法分析〕

  本文重在对紫藤萝花作精细、真切的描写,展现紫藤萝积极的内在精神:充满蓬勃

  的生命力和奔放而也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作者不用直接的渲染抒发,不作直接的说

  教,而是客观地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使读者能自己去领略紫藤萝花的精神与意义。作

  者通过驻足惜花写出了自己与如瀑的花沟通,在宁静与喜悦中把美丽的感触升huawei对生

  命的感触。而把回想和展望交织,内在精神和外在情态并举,读者才更加体会到今日花

  的丰茂的来之不易,在信加珍惜的心情下,鼓舞起生活的热情。

  [语句揣摩〕

  揣摩下列各句: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

  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

  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绿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分析隐含的深意。)

  2.我只是仁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

  的。

  (分析含蓄表达的内容。)

  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分析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莫晖)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7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2.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以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________

  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在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的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也像一个________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是装的是啥________?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文中有三处句子没加标点,请给加上。

  2.文中最后一段有两个词语空缺,请给加上。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归纳本部分的段意。

  习题答案提示

  (一)1.禁:受得住,忍住。琼:泛指精美的东西。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

  2.宗璞。

  (二)1.!“!”。“!”。

  2.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其他的也可)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

  5.写紫藤花盛开的情景。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8

  一、   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针对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①    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②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办法。

  学习怎样状物,这是一个能力目标,即本课的重点。

  ③品味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了解文章抒发作者何种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即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突破重点词句,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办法进行教学。

  与教法相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写”的学习办法。通过读(范读、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办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通过写,训练本文的写作办法,达到对课文的巩固。

  三、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以下6个环节:

  1情景导入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这一课件制作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当气势恢宏的瀑布飞流而下时,伴着悠扬的古筝乐曲,一定能引发学生无尽的Lenovo。再由此引入紫藤萝,这一段截取于苏州园林的紫藤萝一定会给学生以视觉的巨大冲击,让没有见过紫藤萝的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在这美的意境中,真正体会“紫藤萝瀑布”的美妙景象。学生会将两者进行比较,感受紫藤萝瀑布作者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

  2 整体感知课文:

  ⑴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⑵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么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么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正音正字     看大屏幕

  迸溅   沉淀   绽开   伫立   忍俊不禁

  依傍   枯槐   伶仃   酒酿   盘虬卧龙

  精选了十个词语,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课件能有效节省时间。

  4品读课文

  ① 由开头结尾引出紫藤萝,着重分析2-6节。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啥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是怎么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停住脚步也加快脚步呢?由此来分析 2-6节。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啥特征描写的,也是怎么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课文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品读课文的能力。

  我准备了三幅画,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图。我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出知识点,用图象、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补充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让学生通过看图画来感受紫藤萝花开放的繁盛及旺盛的生命力。使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也能够具有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想象紫藤萝花盛开的种种景象。这样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办法。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2-6节的基础上,为学生做了适时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了怎样状物抒情。这是学生最渴望知道,也较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倾心于此,他们才会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率。

  ② 分析第8节

  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到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请一位同学读第8节 。同学们边听边圈划出表现那时紫藤萝不幸遭遇的词语。

  由2-6节直接分析第8节,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会让紫藤萝重获新生。

  ③ 分析第7节和第10 节

  花瀑由眼前缓缓流入作者的心底。这时让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思考作者感情的变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么样的人生哲理,这是本文的难点。此时,化难为易是最好的办法。让学生圈划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④ 总结课文并将关键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怎么样一段心路的历程呢?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沉重遗憾——振作 鼓舞。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精细的描写,由此含蓄的抒发了情怀,进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这一写法,就是状物抒情的写法。

  ⑤ 由此,将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请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内容加以概括和归纳,以便使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大屏幕上出示:野花,昙花,莲花,梨花,罗汉松,白杨这六种植物。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教师事先准备了这六种花草的图片,以便在学生打不开思路时以启发学生。

  本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两物的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Lenovo,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这一问题的提出还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6作业  打在大屏幕上

  1  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并模仿各造一个。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第10节。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 题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与拟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第2题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背诵揭示本文主旨的一节,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停住         顿悟          加快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板书能和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它能够体现上课的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实践的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很好的得到了体现。也让我深信,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办法,能更加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9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Lenovo,牵动你的情思?(生畅所欲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Lenovo和深刻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感知课文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先展示自己的积累?

  生1: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

  师:吴奇同学回答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一些。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作者,现在哪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字词积累?

  生2:字词注音:迸溅( bèng ) 忍俊不禁(jīn) 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 qiú )

  词语解释:⑴迸溅:向四外溅  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⑸酒酿:江米酒。  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师:大家说,刘亚莹讲得怎么样呀?(生小声回答好)的确好,希望大家以后也和她一样多读多写。

  师:《紫藤萝瀑布》是作者受到启示鼓舞之后所作,老师希望大家既能用心去“感受”,也能用耳去“倾听”。

  (朗读欣赏,学生认真倾听。)

  师:同学们听的多认真,看来大家已沉醉于作者带给我们的意境了。那我们也来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怎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看谁读得最好!

  (学生三分钟准备。)

  (生3、生4、生5、生6各读一段)

  师:四位同学向我们显示了他们的“实力”,有没有ё鞲銎兰郏?br>生7、生8:xx同学长句的停顿非常好;xx同学朗读的节奏把握的很适当;xx同学朗读的语气、语调很准确;xx同学能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师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越做越好。

  师:大家读了许多,已初步了解课文,那能不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

  (生小声说赏花、惜花、思花,教师于是带学生一起分析。)

  赏花  第1-7 自然段    欣喜

  惜花  第8-9 自然段    遗憾

  思花  第10-11自然段   振奋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现在分小组讨论投影上的这三道题目?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么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第一大组讨论第一题,第二大组讨论第二题,第三大组讨论第三题,第四按小组由前到后分别讨论一、二、三题。

  (生讨论五分钟。)

  师:时间已到,哪个小组先来接受挑战?试一试?

  (没有反映)

  师:回答问题完全可以丛知道的开始,说多说少不要紧。那我们从第一题开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第一小组先来。

  生9:从外形、颜色、香味三方面来写的。

  生10:我们小组认为还应包括状态。

  生11:我认为香味不是的。

  师:这一小组认为香味不是,为啥?

  生11:我想它应该算第二题答案。

  师:xx同学认为香味应归到描写紫藤萝花上去,对吗?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教师确认。

  师:完全正确,那我们看投影:

  ⑴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⑶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题,大家回答的很好,就应这样。作者也是怎么样描写紫藤萝花的呢?

  生12:我们小组认为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来写的。

  生13:我们赞同前一小组的看法,例如色彩有句“颜色便上浅下深。”

  师:刚才两组回答的很对。课文就是先写花穗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味。句子老师各找了一句,我们一起来赏析。

  投影: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也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现在我们探讨最后一题。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啥好处?

  生14:比喻和拟人。刚才投影上显示过了。

  师:对,只是这题我们稍作修改了。那四个小组讲讲你们的成果。

  生15:我先说说比喻,有这么些:①“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生16:还有“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句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老师点头)

  生16:拟人有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②“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生17:我们这组赞同吴云龙的回答。

  师:第三大组回答的不错,其实拟人文中还有,我们课后再找,好吗?

  师: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到两幅图上,观察下面两幅图片,思考: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下课铃声响起)(转移画面:向日葵、爬山虎、串串红、喇叭花)

  师:请同学们欣赏投影上的某一种植物,发挥Lenovo,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把它写下来,作为家庭作业。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0

  紫藤萝瀑布

  2004年9月 日星期 课型:讲读课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办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也是啥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啥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啥?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也被啥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也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啥?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也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怎样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也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啥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啥?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啥?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

  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

  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

  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

  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

  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

  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啥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  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啥?

  3、  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么样的功力?这对你也怎么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么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啥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  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啥?你认为应当怎么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1

  (海岗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在这里,不但那片紫藤萝的大致轮廓你可以从画中加以把握,而且那花的色泽,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气味,你也尽可以从画中领略到。也许,在大自然中,当你面对这样一片紫藤萝,你也未必能够如此真切地认识它、感觉它。读着宗璞的这篇文章,仿佛在你眼前,就展现出一条紫色的瀑布,绚丽的色彩曳动你的目光,郁郁的幽香缭绕在你鼻前……这样一幅卓绝的“图画”,除了得力于作者卓越的笔力,亦与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紫藤萝瀑布》也是一首深沉的歌。当作者把一幅精致的“工笔画”呈现给读者的时候,也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暖的色调,是一种明快的情绪与生活的欢欣。但是呢,当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可以说,当作者细致地观察这素朴的紫藤萝时,当作者一笔一笔勾勒着这紫藤萝的神态时,在她心中一定翻涌回荡着一曲深沉的歌。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在璀璨的生活面前目眩神摇,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因此,尽管在这幅精致的图画之中,作者没有大力张扬、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但是呢,当人们观察着《紫藤萝瀑布》的每一个细部时,必然会体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自天而降,弥漫于《紫藤萝瀑布》的整个框架之中。</PGN0027A.TXT/PGN>

  从直观上说,《紫藤萝瀑布》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不肤浅;从情境上说,《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但是呢,当你阅读过《紫藤萝瀑布》,会感到,在它的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而对《紫藤萝瀑布》反复阅读,不可能不对下述见解有会于心:美好的事物(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种象征)是遏止不了,也戮杀不灭的,生活的河流必将冲决各种障碍,日复日、年复年地涓涓流动……“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的人们,“加快了脚步”吧,前边就是更加美好的彼岸……

  由此,《紫藤萝瀑布》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2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课型:品读课

  主导教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创意: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说话

  《紫藤萝瀑布》选自宗璞的《铁萧人生》,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远。怎样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的成败的关键。基于本文抒情性的特点,我将教学设计成“品读课”。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可分为三个板块:理解——品味——感悟。用朗读来贯串这三大板块,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激活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

  课前30秒视频(花繁叶茂的紫藤萝)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追踪作者的心灵轨迹,感悟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紫藤萝由衰到盛,使作者陷于凝思而顿悟,也将会给我们怎么样的启迪呢?

  一、理解:

  1、       放朗读录音。

  2、学生朗读,标记描写紫藤萝树和紫藤萝花的语句。

  3、学生按句式说话:

  “                     这句话,写出了                  。”

  教师择要加以引导: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期终极”

  ——藤萝生长的繁茂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藤萝色彩的跃动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也一个张满了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也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盛开的藤萝花的形状,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囔囔。

  ——花开之闹,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教师小结:作者对藤萝花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4、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请学生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词。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花              花              花(看、忆、思)

  5、       学生讨论: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文主旨。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6、       教师小结,板块过渡。

  文章借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活的喜悦”,次写花受到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也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了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品味

  1、       学生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朗读指导:读出凝思后的彻悟,彻悟后的轻松、愉悦。语速舒缓而稍快,语调深沉而略有上扬。

  3、       指名读(或各读)

  4、       品味

  ①品味语言。设疑讨论:

  A.作者描写藤萝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啥好处?

  请学生按照“写              ,运用了        修辞办法,既表现了         ,也隐含着_______”格式说话。

  教师择要引导:

  ——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地生长”,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既表现了花繁叶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是无休止的意蕴。

  ——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办法,既表现了花的勃勃生机,烂漫情趣,也隐含着生命的喜悦、生活的美好

  ②品味构思。设疑讨论:

  B.文章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处“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构思布局有怎么样的艺术效果?

  教师点拨:开篇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奇制胜,未见其树,却已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结尾处“不觉得加快了脚步”与首句呼应,是由于作者有了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才得以从个人的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解脱出来。“停住”到“加快”是“凝思”到“彻悟”的心灵历程的外泄,是质的飞跃。文章言尽而意未穷,把我们读者带入了沉思之中。

  ③品味情感。本文感情浓郁,情感流露婉曲有致,情景交融。设疑讨论:

  C.“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露作者怎么样的情思?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D.“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激发了你怎么样的Lenovo?

  人亦如花,时代的河流至今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绽放人生之花,描绘人生的绚丽和灿烂。

  5、       小结,板块过渡:

  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我们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一定会有许多感想,一定有对文章更深层的感受。

  三、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出学习本文最深的感受。

  A.      生,就是美。

  B.      荡起生命的双桨,在生命的长河里搏击。

  C.      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吧!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E.      走向低谷,再创新高。

  F.       挫折人生,才是最富有的人生。

  G.     花总会绽放,人应该向上。

  四、结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也许会有这样的Lenovo:那花繁叶茂的新生,也许就是作者从个人悲痛和历史的阴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每一个人都经历挫折,甚至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我们扬起生命的风帆,乘风破浪,去谱写人生精彩的乐章。

  五、课外练笔:

  细细观察一种花,边看边思考,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3

  课堂上,我们搀扶着走过

  ——《紫藤萝瀑布》教后

  暮色时分,一个体弱多病的八岁小男孩,鼓起十二分的勇气,爬到六七米高的悬崖上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晕到。是他的爸爸,鼓励他、指导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探着挪动身子,最后安全地回到了平地上。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述的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者从这番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让他一生受用。我在指导学生学完这一课之后,头脑里一直萦绕着他爸爸的那句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句话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似乎也是一种启示。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总是广受诟病,这种境遇从“满堂灌”时期一直持续到“满堂问”时期,现今到了“满堂说”的新时期,满意率似乎也未见上升多少。目前,在主流视线关注下的中学语文课堂,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师生的课堂行为大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发生和进行。但是呢,如实地说,即便是从那些经过反复演排并精炼出来的课例里面,我们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仍不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

  我相信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据我十分有限的课堂阅历看来,教师的教学姿势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前的课堂里,教师似乎无所不知,授课成了呈显才学的机会,是居高临下式的;现在学生主体以后,教师便煞费苦心地将课堂设计成娱乐板快,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还是那种“快乐大本营”式的。我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里有时候需要作为“知识的上帝”出现,有时候扮演节目主持人效果可能更佳。但教师的本色使命除了课堂的组织者外,更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尤其是参与者,教师应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姿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超然于学习活动之外,做一些应节而舞的假动作。而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通常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真实姿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组织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格外注意与学生“同甘共苦”,进而有了意外的收获。

  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紫藤萝瀑布》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的“人生”主题单元。这篇出自学养深厚的名家之手、几于“大象无形”的散文名篇,引得不少专家学者津津乐道,即使将它作为大学生的功课,也是很有事情可做的。而初中生学习这篇文章,则只能“取一瓢饮”。所以,备课时,我计划安排课前预习,然后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是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酝酿阅读感受,发现问题。第二课时,学生交流感受,提出并研讨问题。然后,将本文同前面的几篇课文作简单比较,让学生了解、认识本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 。

  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啥样子的?有啥特点?

  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一些特点:⑴花多(课文是“繁盛”),⑵由“株”、“穗”、“朵”组成,⑶每一穗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⑷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 学生的正确回答显然得益于预读课文的“先入”作用,为学生观察紫藤萝图片提供了帮助,是真实的收获。同时很自然地获得了关于课文的第一条线索——景物描写的顺序。

  接着,我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学生听完后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像个在田野里捡拾粮食的长者,忠实地收起他们抛落的谷穗,整理如下:

  ⑴课文写了紫藤萝的花瓣和花蒂,图片上看不清楚;

  ⑵课文写的是一大棵紫藤萝树,图片上的只是一棵小树,也可能是一根树枝;

  ⑶课文写了花的香味,图片上闻不到;

  ⑷课文中的紫藤萝是立体的,动的,图片上的则是静止的,平面的;

  ⑸课文还写了从前的紫藤萝,并与眼前的进行了对比,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学生的观察很仔细。我据此指出,很多时候,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本文的作者正是这方面的榜样。

  在简介了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我问学生: 刚才有同学说课文中的紫藤萝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那么,课文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怎么样的呢?有啥变化?学生们脱口就说出了文中的重要词语“焦虑悲痛”和“宁静喜悦”。我提示他们:人的感情变化有时流露在表情神态上,有时则表现在言谈或动作上。学生马上明白了,文中的“停住了脚步”、“加快了脚步”也是表现思想感情的。这样,就有了关于课文的第二条线索——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接下来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经过短暂的思忖,学生开始各抒己见。几番辩诘之后,概括如下:“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最后,学生默读课文,整理读书笔记;酝酿阅读感受,发现并提出各自的疑难问题,用于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一上课,我就明确将课堂活动分为“交流感受”和“提出问题”两个阶段,并约定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当有同学在重复别人的看法,而且越往后重复越多时,我就在一位同学讲完之后,马上采取“表决”策略,用“英雄所见略同”之类的话省去相同观点的重复,尽量让不同的感受有机会得到交流。因为听重复的内容是一种消极体验,容易让人失去兴趣。学生的交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⑴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笔记上记载的内容思考问题,

  ⑵根据课前“导读”的指示,从课文中寻找材料加以印证,

  ⑶解答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用于交流。

  我对这种从自己出发,重视经验,有目标的学习策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后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大多通过学生互动来解决,只在互动无效时我才参与进去。比如,有学生提出:“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怎么样理解才正确?”

  师:哪位同学来接受这一挑战?试一试?

  (没有反映)

  师:回答问题完全可以猜测。从知道的地方开始,可以从一个词开始,来,老师和你们一起猜一猜。

  生1: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对。“亲人”是谁呢?

  生2:兄弟。

  师:何以见得?

  生2:“手足”比喻兄弟。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不幸”也是指啥?

  生3:死了?

  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死了”还有啥可“焦虑”的?

  生4:明白了。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啥程度?

  生5: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

  生5:悲痛。能治好就不用悲痛。但是呢还活着,啥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也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作者的性格怎样?(齐答:坚强——)这就是她的为文风格。

  对于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难以一下子理解的问题,我就采取“布白”的策略。如,有学生问道:“文中说‘爱花和生活腐化有啥必然的联系”。这话怎么理解呀?

  师:莫名其妙是吧?作者说的那是啥时候的事啊?

  生:十多年前。

  师:十多年前是啥时候?不知道?就算十年吧。82年之前的十年是72年,72 年前后的十年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

  生:文化大革命。

  师:你知道文化大革命吗?

  生:不知道。

  师:有谁知道吗?

  (沉默,摇头)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文化大革命”的?

  生:听爷爷讲的,书上也看到过。

  师:大家想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回事吗?(齐答:想——)好,关于“文化大革命”,我只能说,那是一个黑白颠倒,极度荒唐的年代。剩下的就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啦。这是咱们的一次家庭作业 ,题目是《我所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回家请教长辈,或者看书,或者上网查找,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作业 张贴在墙上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课堂气氛很活跃。多个话题的快节奏转换,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时会有叫人紧张的瞬间出现。就在我打算结束“提出问题”,进入下一个程序,简介“借景抒情”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出现了——

  生:老师,我觉得课后练习第二题出得不好。

  师:是吗?哪儿不好?

  生1:课文写紫藤萝主要写的是花树、花穗和花朵三方面。第二题列出了四个句子,是关于花树、花朵和枝干的。一二两句应该合在一起,不应该分开。

  生2:我不同意。第一句是写整棵紫藤萝花象瀑布,第二句写的是瀑布上的花朵。这是从整体到局部。

  生1:但是呢两句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

  生2:“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这不是整体是啥?

  生1:你不懂。我问老师,没问你!

  生2:你——

  师:好好,你们不要争了,先坐下,冷静地考虑一下对方的意见。

  两人发生争执,全班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我还没弄清楚问题的焦点是啥。额头上已然渗出了汗珠,好象有人在窃笑。

  师:你刚才说“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这话很特别。你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1:第二句描写的虽然是花朵,但它和前一句不能分开。

  师:分开了也会怎样呢?

  生1:分开了——前面写的就是模糊的,象一张淡紫色的彩纸一样,是平的。

  师:说得好!你的感觉很敏锐,也很独到。我赞同你的说法,这两句都是在写瀑布的整体。第一句是粗略扫描,第二句是细腻刻画。两句连在一起,紫藤萝瀑布就是立体的,有了质感。我们在前面交流时,只注意到了这一句中的“朵”、“部分”这些字眼,而忽略了“紫色的大条幅上”、“点点”、“每一朵”这些修饰语。你的发现帮助我们大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略到了作者写景状物的高明之处。谢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另外,我还理解了你的另一层意思。课后练习将这两句话分列开来,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是分别属于“花树”和“花朵”两个方面的。的确如此。不过,这不是编题人的错。这是我们的定势在起作用,定势是一种习惯。

  感谢“彩纸”,这是一个天才的比喻!我分明有一种脱险后的庆幸之感。在走向讲台,准备进入下一个程序的时候,我脱口问了一句:“还有问题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偏巧,一只手已经应声举起了。

  生1:老师,宗璞是啥意思?

  师:(错愕,不解)你问的是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吧?

  生:是的。

  师: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去问作者本人。(哄堂大笑)我确实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当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办法来尝试着解决。查字典。先查“宗”,“璞”显然是表示名称的,那么“宗”就应该是表示动作的。

  生 2:“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

  师:还可以理解为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呢?

  生 3:“璞”是包着玉的石头,也指没有雕琢的玉。

  师: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天哪,这倒是非常符合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取向的。现在我倒有些好奇,(转向生1)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生1:她的原名是冯钟璞,估计是父母或其他长辈起的。笔名应该是自己起的,她本来可以用“钟璞”作笔名,也可以用一个跟原名不相干的笔名。我想,她选择“宗璞”,应该有她的想法。

  师:你想得很独到,也很有意思,作者确实也可以用“钟璞”做笔名,这个笔名还很好听。那她为啥不用呢?大家再看看词典上是怎么样解释“钟”的?哪一个解释更合适?

  生:人的感情很集中,比如“钟情”、“钟爱”。

  师:对。根据我们刚才从工具书上了解的意思,大家比较一下,“钟”和“宗”的差别在哪里?

  (沉思片刻)

  生:感情是一样的,都是喜爱之情。

  师:有没有差别呢?

  生:有差别,程度上,“钟”的色彩要强烈一些。

  生:表现方式上有差别。“宗”的感情含蓄些,看不出来,很深沉的那种。“钟”的感情浓烈一些,是露在外面的,可以看出来。

  师:很精彩!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真正感觉到了“宗璞”意谓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啥,而且感到了作者在精神深处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明白了她是怎么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是了不起呀!(掌声)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认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者的心灵。那么,我们靠的是啥呢?(有学生回答“文字”)对,文字,汉字。汉字是有方向的,可以把我们引向广度和深度;汉字也是有情态的,可以放映喜怒哀乐的故事。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走向眼帘的那些汉字的形态,实际上就是作者心跳的样子,正在对着我们倾诉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啊!现在再看看课本的封面,上面有我们的名字。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给我们起了名字。这些名字要么是吉祥美好的字眼,寄托了父母的祝福和期望;要么是独特或典型的标记,包含着动人的故事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仔细搜索一下吧,看看我们自己的名字里面到底藏着啥。今天的作业 是课外练笔,题目:《寻找我的名字》。

  下课铃响了。我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我的学生,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教室。其时,我完全忘了我的教学设计,也不记得自己连续布置了两个写作练习。可怜这些小孩!他们真实地阅读,他们自由地说话,他们天真地思考……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小孩们聪明的表现所带来的喜悦之中,屡屡为之感叹。

  三

  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从学生心底出发的。无论他们多么幼稚,只要是从他们的“昨天”走过来,就会有层次,有深度,就会留下进步的痕迹。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再观看教材上相关的彩色图片,这种“看图说话”是他们熟悉的活动,很容易进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无意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行文顺序和观察顺序,反馈到“说话”时自觉地讲究“叙述的顺序”,这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吗?这不就是“探究”的开始吗?。语文教学中,反复地拿“体验”说事,常常是一种滥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要学生比较图片与课文的区别,也是一种“调动”。“比较”的能力,学生原本就“有”,不是某一节课上从无到有、凭空建构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为了激活它,使之浮出水面,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我因势说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一番话,则是现身说法的教化。对于现在“卡通的一代”来说,初中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卡通争夺小孩的眼球。而对“生死谜,手足情”以及“宗璞”的解读,包括《寻找我的名字》的写作练习,正好有利于展示汉字的内涵和魅力。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汉语文教学的根本凭借。请原谅,我非常反感用“词”替代“汉字”。我怀疑是“词”离间了我们的心灵和汉字的距离,否则,何以有那么多的人在获得了汉字的支撑,站直了以至跑出去之后,就过河拆桥,用全球化的“词”来教训汉字呢?这也许是题外话。

  还需要说明,我对“教学姿势”的体会是,教师要作为一个“学习者”出现在课堂上,面对文本,他必须有一种“初读”时的新鲜感。只有这样,他才能容许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一种“真实的阅读”来发生,而不是教学程序的一个点缀。教师只有是“学习者”、“初读者”,才会遭遇真问题,在问题面前发愁伤脑筋,把思考作为“劳动”来经历,进而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我们在课堂里对“宗璞”的理解,很可能是一相情愿的解释,但我们借助工具书完成了一次探究,而且是一次“意外”的探究。当然,意外是相对我而言的,在提出问题的学生那里,它是来自真实阅读、自主思考之后的意料中事。我和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拜访了作者的心灵,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是很唐突的,却毕竟成就了一次真实的探究。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这次探寻途中,我一直就站在学生的身边,他们不时地提醒我,他们所在的位置在哪里;我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我们就是这样搀扶着,一路走过来的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Lenovo、思考的学习办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么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

  a、本文学习啥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有啥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a.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c、赏析语段中精美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也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③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朗读办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b、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啥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啥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C、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简介。)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④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比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也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通过研读,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a.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b.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拓展延伸

  a、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

  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Lenovo和见解。

  b、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Lenovo,做口头作文:《我看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也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延伸作业 

  ①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②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点评

  此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了三个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其健康个性。

  如:要求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内容赏析,让学生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同时提出了“谈谈自己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认识,谈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进而陶冶自己的感情。

  富有时代气息,强化人文教育。

  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重点研读了“手足情、生死谜”、“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呢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两部分,让学生在“忆花”的部分中去感受时代给予人的感受;“思花”部分重点在于对人的感情的升华,而这种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也是潜移默化的自然的渗透,使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崇尚生命、珍惜生活、珍爱人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把人文教育放在显著地位。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案中的朗读办法的指导,学生的朗读与研讨,以及畅谈感受的环节设计,都是重视语文全面素养提高的措施,而不把语文当作纯粹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另外,教案采用了青岛市的“板块式”教学,流程顺畅,可操作性强,既重视了人文精神,也不忽视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统一,也使学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5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办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2.强化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通过文章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点

  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二、学法引导

  通过朗读,感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助挂图或实物照片,加深理解、强化感悟,学生可联系自己的感性经验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2.本文的难点是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理解。

  3.解决办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紫藤萝花的挂图或照片;

  2.投影片①生字词;②保尔·柯察金在烈士墓前对生命意义思考的一段话;③随堂练习。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

  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啥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三)分析第一段

  看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啥?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

  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也被啥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也为全文理了悬念伏笔。

  (四)学习第二段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啥?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

  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

  (五)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本段也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怎样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

  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也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足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啥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冰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六)学习第八、九段

  齐读第8~9自然段。

  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啥?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

  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啥?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

  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七)学习第十、十一段

  齐读第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的人生意义,是对花形、花色、花香的一个总体提炼和归纳,由景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现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八)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九)布置作业 

  略

  (十)随堂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词。

  1.忍俊不禁  2.迸溅

  二、《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文章的主旨句是。

  三、文章描写紫藤萝十年“文革”期间的衰败凋零和今天的繁茂盛开形成对比,作用何在?

  四、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内容和结构上有啥作用?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1.jīn忍不住笑  2.bèng向四外溅

  二、宗璞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突出紫藤萝的顽强的生命力,进而引发“我”感悟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四、从内容上看开头是因为“我不由自主地被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所吸引,结尾是因为“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从结构上看,前后照应,使文章更加严谨。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6

  一、   确定教学目标 及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教学的基本内容,确定了教学目标 及教学重点难点:

  ①    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②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景物的办法。

  学习怎样状物,这是一个能力目标,即本课的重点。

  ③品味一些含义深长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了解文章抒发作者何种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即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设计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突破重点词句,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办法进行教学。

  与教法相配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写”的学习办法。通过读(范读、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办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通过写,训练本文的写作办法,达到对课文的巩固。

  三、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以下6个环节:

  1情景导入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这一课件制作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当气势恢宏的瀑布飞流而下时,伴着悠扬的古筝乐曲,一定能引发学生无尽的Lenovo。再由此引入紫藤萝,这一段截取于苏州园林的紫藤萝一定会给学生以视觉的巨大冲击,让没有见过紫藤萝的学生,一开始就融入在这美的意境中,真正体会“紫藤萝瀑布”的美妙景象。学生会将两者进行比较,感受紫藤萝瀑布作者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

  2 整体感知课文:

  ⑴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⑵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么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么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正音正字     看大屏幕

  迸溅   沉淀   绽开   伫立   忍俊不禁

  依傍   枯槐   伶仃   酒酿   盘虬卧龙

  精选了十个词语,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课件能有效节省时间。

  4品读课文

  ① 由开头结尾引出紫藤萝,着重分析2-6节。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啥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是怎么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停住脚步也加快脚步呢?由此来分析 2-6节。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啥特征描写的,也是怎么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课文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品读课文的能力。

  我准备了三幅画,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图。我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出知识点,用图象、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补充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让学生通过看图画来感受紫藤萝花开放的繁盛及旺盛的生命力。使学生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也能够具有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想象紫藤萝花盛开的种种景象。这样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办法。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2-6节的基础上,为学生做了适时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了怎样状物抒情。这是学生最渴望知道,也较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倾心于此,他们才会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率。

  ② 分析第8节

  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到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请一位同学读第8节 。同学们边听边圈划出表现那时紫藤萝不幸遭遇的词语。

  由2-6节直接分析第8节,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会让紫藤萝重获新生。

  ③ 分析第7节和第10 节

  花瀑由眼前缓缓流入作者的心底。这时让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思考作者感情的变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么样的人生哲理,这是本文的难点。此时,化难为易是最好的办法。让学生圈划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④ 总结课文并将关键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怎么样一段心路的历程呢?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沉重遗憾——振作 鼓舞。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精细的描写,由此含蓄的抒发了情怀,进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这一写法,就是状物抒情的写法。

  ⑤ 由此,将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请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内容加以概括和归纳,以便使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大屏幕上出示:野花,昙花,莲花,梨花,罗汉松,白杨这六种植物。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教师事先准备了这六种花草的图片,以便在学生打不开思路时以启发学生。

  本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两物的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Lenovo,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这一问题的提出还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6作业   打在大屏幕上

  1  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并模仿各造一个。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第10节。

  作业 的布置要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 题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与拟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第2题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背诵揭示本文主旨的一节,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附板书设计 :          

  紫藤萝瀑布

  宗璞

  停住         顿悟          加快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板书能和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它能够体现上课的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实践的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很好的得到了体现。也让我深信,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办法,能更加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17

  课堂上,我们搀扶着走过

  ——教后感

  暮色时分,一个体弱多病的八岁小男孩,鼓起十二分的勇气,爬到六七米高的悬崖上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晕到。是他的爸爸,鼓励他、指导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探着挪动身子,最后安全地回到了平地上。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述的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者从这番经历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让他一生受用。我在指导学生学完这一课之后,头脑里一直萦绕着他爸爸的那句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句话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似乎也是一种启示。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总是广受诟病,这种境遇从“满堂灌”时期一直持续到“满堂问”时期,现今到了“满堂说”的新时期,满意率似乎也未见上升多少。目前,在主流视线关注下的中学语文课堂,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师生的课堂行为大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发生和进行。但是呢,如实地说,即便是从那些经过反复演排并精炼出来的课例里面,我们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短暂欣喜之后,仍不免有“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慨。

  我相信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据我十分有限的课堂阅历看来,教师的教学姿势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前的课堂里,教师似乎无所不知,授课成了呈显才学的机会,是居高临下式的;现在学生主体以后,教师便煞费苦心地将课堂设计成娱乐板快,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还是那种“快乐大本营”式的。我并不否认,教师在课堂里有时候需要作为“知识的上帝”出现,有时候扮演节目主持人效果可能更佳。但教师的本色使命除了课堂的组织者外,更应该是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尤其是参与者,教师应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姿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超然于学习活动之外,做一些应节而舞的假动作。而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通常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真实姿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组织学习时,格外注意与学生“同甘共苦”,进而有了意外的收获。

  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的“人生”主题单元。这篇出自学养深厚的名家之手、几于“大象无形”的散文名篇,引得不少专家学者津津乐道,即使将它作为大学生的功课,也是很有事情可做的。而初中生学习这篇文章,则只能“取一瓢饮”。所以,备课时,我计划安排课前预习,然后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是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酝酿阅读感受,发现问题。第二课时,学生交流感受,提出并研讨问题。然后,将本文同前面的几篇课文作简单比较,让学生了解、认识本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 。

  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啥样子的?有啥特点?

  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一些特点:⑴花多(课文是“繁盛”),⑵由“株”、“穗”、“朵”组成,⑶每一穗上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⑷每一朵花的颜色是“上浅下深”。 学生的正确回答显然得益于预读课文的“先入”作用,为学生观察紫藤萝图片提供了帮助,是真实的收获。同时很自然地获得了关于课文的第一条线索——景物描写的顺序。

  接着,我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与我们对紫藤萝图片的观察相比,有那些不同之处?学生听完后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像个在田野里捡拾粮食的长者,忠实地收起他们抛落的谷穗,整理如下:

  ⑴课文写了紫藤萝的花瓣和花蒂,图片上看不清楚;

  ⑵课文写的是一大棵紫藤萝树,图片上的只是一棵小树,也可能是一根树枝;

  ⑶课文写了花的香味,图片上闻不到;

  ⑷课文中的紫藤萝是立体的,动的,图片上的则是静止的,平面的;

  ⑸课文还写了从前的紫藤萝,并与眼前的进行了对比,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学生的观察很仔细。我据此指出,很多时候,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本文的作者正是这方面的榜样。

  在简介了作者的有关情况之后,我问学生: 刚才有同学说课文中的紫藤萝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那么,课文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怎么样的呢?有啥变化?学生们脱口就说出了文中的重要词语“焦虑悲痛”和“宁静喜悦”。我提示他们:人的感情变化有时流露在表情神态上,有时则表现在言谈或动作上。学生马上明白了,文中的“停住了脚步”、“加快了脚步”也是表现思想感情的。这样,就有了关于课文的第二条线索——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接下来是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经过短暂的思忖,学生开始各抒己见。几番辩诘之后,概括如下:“赏花忆花,感悟生命。”

  最后,学生默读课文,整理读书笔记;酝酿阅读感受,发现并提出各自的疑难问题,用于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一上课,我就明确将课堂活动分为“交流感受”和“提出问题”两个阶段,并约定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当有同学在重复别人的看法,而且越往后重复越多时,我就在一位同学讲完之后,马上采取“表决”策略,用“英雄所见略同”之类的话省去相同观点的重复,尽量让不同的感受有机会得到交流。因为听重复的内容是一种消极体验,容易让人失去兴趣。学生的交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⑴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笔记上记载的内容思考问题,

  ⑵根据课前“导读”的指示,从课文中寻找材料加以印证,

  ⑶解答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用于交流。

  我对这种从自己出发,重视经验,有目标的学习策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后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大多通过学生互动来解决,只在互动无效时我才参与进去。比如,有学生提出:“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怎么样理解才正确?”

  师:哪位同学来接受这一挑战?试一试?

  (没有反映)

  师:回答问题完全可以猜测。从知道的地方开始,可以从一个词开始,来,老师和你们一起猜一猜。

  生1: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对。“亲人”是谁呢?

  生2:兄弟。

  师:何以见得?

  生2:“手足”比喻兄弟。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不幸”也是指啥?

  生3:死了?

  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死了”还有啥可“焦虑”的?

  生4:明白了。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啥程度?

  生5: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

  生5:悲痛。能治好就不用悲痛。但是呢还活着,啥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也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作者的性格怎样?(齐答:坚强——)这就是她的为文风格。

  对于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而难以一下子理解的问题,我就采取“布白”的策略。如,有学生问道:“文中说‘爱花和生活腐化有啥必然的联系”。这话怎么理解呀?

  师:莫名其妙是吧?作者说的那是啥时候的事啊?

  生:十多年前。

  师:十多年前是啥时候?不知道?就算十年吧。82年之前的十年是72年,72 年前后的十年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

  生:文化大革命。

  师:你知道文化大革命吗?

  生:不知道。

  师:有谁知道吗?

  (沉默,摇头)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文化大革命”的?

  生:听爷爷讲的,书上也看到过。

  师:大家想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回事吗?(齐答:想——)好,关于“文化大革命”,我只能说,那是一个黑白颠倒,极度荒唐的年代。剩下的就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啦。这是咱们的一次家庭作业 ,题目是《我所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回家请教长辈,或者看书,或者上网查找,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作业 张贴在墙上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课堂气氛很活跃。多个话题的快节奏转换,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时会有叫人紧张的瞬间出现。就在我打算结束“提出问题”,进入下一个程序,简介“借景抒情”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出现了——

  生:老师,我觉得课后练习第二题出得不好。

  师:是吗?哪儿不好?

  生1:课文写紫藤萝主要写的是花树、花穗和花朵三方面。第二题列出了四个句子,是关于花树、花朵和枝干的。一二两句应该合在一起,不应该分开。

  生2:我不同意。第一句是写整棵紫藤萝花象瀑布,第二句写的是瀑布上的花朵。这是从整体到局部。

  生1:但是呢两句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

  生2:“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这不是整体是啥?

  生1:你不懂。我问老师,没问你!

  生2:你——

  师:好好,你们不要争了,先坐下,冷静地考虑一下对方的意见。

  两人发生争执,全班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我还没弄清楚问题的焦点是啥。额头上已然渗出了汗珠,好象有人在窃笑。

  师:你刚才说“一分开就不是整体了”,这话很特别。你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1:第二句描写的虽然是花朵,但它和前一句不能分开。

  师:分开了也会怎样呢?

  生1:分开了——前面写的就是模糊的,象一张淡紫色的彩纸一样,是平的。

  师:说得好!你的感觉很敏锐,也很独到。我赞同你的说法,这两句都是在写瀑布的整体。第一句是粗略扫描,第二句是细腻刻画。两句连在一起,紫藤萝瀑布就是立体的,有了质感。我们在前面交流时,只注意到了这一句中的“朵”、“部分”这些字眼,而忽略了“紫色的大条幅上”、“点点”、“每一朵”这些修饰语。你的发现帮助我们大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略到了作者写景状物的高明之处。谢谢。(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另外,我还理解了你的另一层意思。课后练习将这两句话分列开来,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是分别属于“花树”和“花朵”两个方面的。的确如此。不过,这不是编题人的错。这是我们的定势在起作用,定势是一种习惯。

  感谢“彩纸”,这是一个天才的比喻!我分明有一种脱险后的庆幸之感。在走向讲台,准备进入下一个程序的时候,我脱口问了一句:“还有问题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偏巧,一只手已经应声举起了。

  生1:老师,宗璞是啥意思?

  师:(错愕,不解)你问的是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吧?

  生:是的。

  师: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去问作者本人。(哄堂大笑)我确实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当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办法来尝试着解决。查字典。先查“宗”,“璞”显然是表示名称的,那么“宗”就应该是表示动作的。

  生 2:“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

  师:还可以理解为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呢?

  生 3:“璞”是包着玉的石头,也指没有雕琢的玉。

  师: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天哪,这倒是非常符合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取向的。现在我倒有些好奇,(转向生1)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生1:她的原名是冯钟璞,估计是父母或其他长辈起的。笔名应该是自己起的,她本来可以用“钟璞”作笔名,也可以用一个跟原名不相干的笔名。我想,她选择“宗璞”,应该有她的想法。

  师:你想得很独到,也很有意思,作者确实也可以用“钟璞”做笔名,这个笔名还很好听。那她为啥不用呢?大家再看看词典上是怎么样解释“钟”的?哪一个解释更合适?

  生:人的感情很集中,比如“钟情”、“钟爱”。

  师:对。根据我们刚才从工具书上了解的意思,大家比较一下,“钟”和“宗”的差别在哪里?

  (沉思片刻)

  生:感情是一样的,都是喜爱之情。

  师:有没有差别呢?

  生:有差别,程度上,“钟”的色彩要强烈一些。

  生:表现方式上有差别。“宗”的感情含蓄些,看不出来,很深沉的那种。“钟”的感情浓烈一些,是露在外面的,可以看出来。

  师:很精彩!由作者的笔名,我们有了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在大家的启发下,我真正感觉到了“宗璞”意谓的丰厚,它不仅揭示了作者高品位的审美趣味,让我们知道了她喜欢啥,而且感到了作者在精神深处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明白了她是怎么样做的。同学们,我们这次简直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是了不起呀!(掌声)这次学习,我们不仅读了一篇好文章,还认识了它的作者,拜访了作者的心灵。那么,我们靠的是啥呢?(有学生回答“文字”)对,文字,汉字。汉字是有方向的,可以把我们引向广度和深度;汉字也是有情态的,可以放映喜怒哀乐的故事。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走向眼帘的那些汉字的形态,实际上就是作者心跳的样子,正在对着我们倾诉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啊!现在再看看课本的封面,上面有我们的名字。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给我们起了名字。这些名字要么是吉祥美好的字眼,寄托了父母的祝福和期望;要么是独特或典型的标记,包含着动人的故事或者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仔细搜索一下吧,看看我们自己的名字里面到底藏着啥。今天的作业 是课外练笔,题目:《寻找我的名字》。

  下课铃响了。我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我的学生,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教室。其时,我完全忘了我的教学设计,也不记得自己连续布置了两个写作练习。可怜这些小孩!他们真实地阅读,他们自由地说话,他们天真地思考……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小孩们聪明的表现所带来的喜悦之中,屡屡为之感叹。

  三

  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是从学生心底出发的。无论他们多么幼稚,只要是从他们的“昨天”走过来,就会有层次,有深度,就会留下进步的痕迹。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再观看教材上相关的彩色图片,这种“看图说话”是他们熟悉的活动,很容易进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无意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行文顺序和观察顺序,反馈到“说话”时自觉地讲究“叙述的顺序”,这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吗?这不就是“探究”的开始吗?。语文教学中,反复地拿“体验”说事,常常是一种滥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要学生比较图片与课文的区别,也是一种“调动”。“比较”的能力,学生原本就“有”,不是某一节课上从无到有、凭空建构的。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为了激活它,使之浮出水面,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我因势说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比颜色、线条、声音等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准确、更深刻,更有利于智慧的发展”一番话,则是现身说法的教化。对于现在“卡通的一代”来说,初中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卡通争夺小孩的眼球。而对“生死谜,手足情”以及“宗璞”的解读,包括《寻找我的名字》的写作练习,正好有利于展示汉字的内涵和魅力。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汉语文教学的根本凭借。请原谅,我非常反感用“词”替代“汉字”。我怀疑是“词”离间了我们的心灵和汉字的距离,否则,何以有那么多的人在获得了汉字的支撑,站直了以至跑出去之后,就过河拆桥,用全球化的“词”来教训汉字呢?这也许是题外话。

  还需要说明,我对“教学姿势”的体会是,教师要作为一个“学习者”出现在课堂上,面对文本,他必须有一种“初读”时的新鲜感。只有这样,他才能容许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一种“真实的阅读”来发生,而不是教学程序的一个点缀。教师只有是“学习者”、“初读者”,才会遭遇真问题,在问题面前发愁伤脑筋,把思考作为“劳动”来经历,进而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我们在课堂里对“宗璞”的理解,很可能是一相情愿的解释,但我们借助工具书完成了一次探究,而且是一次“意外”的探究。当然,意外是相对我而言的,在提出问题的学生那里,它是来自真实阅读、自主思考之后的意料中事。我和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拜访了作者的心灵,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是很唐突的,却毕竟成就了一次真实的探究。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这次探寻途中,我一直就站在学生的身边,他们不时地提醒我,他们所在的位置在哪里;我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我们就是这样搀扶着,一路走过来的

推荐站内搜索:河北省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河北省自考成绩查询、江苏自考报名时间、金融管理自考科目、最美的逆行演讲稿、广州自考报名时间、演讲稿格式范文、国庆日记300字、周记暑假生活、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通用17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3585.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