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篇1

  【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吸管剪成三段,试一试,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师:为啥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则围不成呢?这里面究竟有啥秘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啥关系?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才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教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白吗?(学生沉默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

  生1:老师,4+10>5,为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师,我觉得“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呢个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4:我同意,像刚才那位同学举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为4厘米和5厘米的两条边加起来却小于10厘米这条边,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是不是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6(神情很得意):当然了,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嘛。

  生7:老师我有一种办法,不用列举所有情况就能准确判断了。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目光中包含鼓励):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7:我们只要用较短的两条边相加,如果较短的两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那么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为我觉得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都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了,那么其他的两边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条边。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齐):有!(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师:那我们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还需要;一一列举联的情况吗?

  生(齐):不需要。

  正当我要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也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要改一下才好。

  师:怎么改呢?

  生:最好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最长边。”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很聪明,也很爱东脑筋,你们说的“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这句话可以用来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仅仅只有较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任意的两条边长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你们明白吗?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齐读: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生对小学阶段三角形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很常见的一种几何图形,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拓展虚拟主机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今后学习三角形全等、相似和解直角三解形,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和图形理解三角形定义

  2、找到所有三角形的共同特点。

  3、会用三角形顶点的三个大写字母和形象符号(“△”)来记一个三角形。

  4、初步了解任意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

  5、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6、初步感受三角形简单、广泛地适用性。

  7、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共同特点的理解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性质的理解。

  难点:应用三边关系性质解决简章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及材料准备

  三角板、实物的三角形、包装带、剪刀、头钉、白纸、透明胶等(师生同备)

  五、学生情况及教学构思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从实际出发说三角形、找三角形、记三角形、画三角形、算三角形、感悟三角形、剪三角形、做三角形、小结三角形的教学环节。

  六、教学实施

  1、师:在小学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今天我们在一起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定义、记法及其相关性质,随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1 认识三角形)哪位同学能列举日常生活中与三角形有关的实例(同学们争先举手答问)。

  生:像铁塔,空调器支架、铁桥、教室里饮水机支架、屋顶支架等都是由许多三角形构成的。

  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学熟悉的屋顶框架图。

  2、师:既然小到生活小事,大到交通、建筑等随处可见三角形的图形,那么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甲生: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乙生:每一个三角形都由三条线段组成。      

  丙生:任意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都等于180°。

  (同学们发言积极)

  师:为了方便通常用三角形三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记一个三角形、并在三个大写字母前面加上符号“△”。如图中可记作“△ABC”,(并在黑板上板书△ABC),同时规定每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所对边就用它的小写字母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

  师:请同学们在屋顶框架图中至少找出5个不同的三角形,并用三个大写字母记出相关的三角形,并与同伴交流。

  甲生:有△ABC、△ABE、△AEF、△AFC(师板书在黑板上)

  乙生:有△BED、△ADE、△AFP、△PFC(乙生补充)

  丙生:还有△ABF、△AEC(丙生进一步补充,在叙述时,有同学将三角形符号“△”口叙掉)。

  注:可喜的是能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逐步补充完善,进而找出了图中所有的10个三角形,在此出现了第一个亮点,部分同学初步具有思维全面性的意识。

  3、师:演示①  将用透明胶连接的三条硬包装带围成一个如图所示的三角形。

  演示②  演示动画课件: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上述演示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

  甲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乙生:我认为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并举出反例指出了甲生叙述不严密的地方)。

  师:将乙生叙述板书在黑板上。

  注:在此出现了第二个亮点,同学们已经在注意几何语言的严密、准确性。

  4、师:请问同学们观察P118页,屋架彩灯路线图,BC边装红灯线,AB、AC两边上装兰灯线所需线的长短。

  生:兰灯线比红灯线长。(兰线长>红线长)

  5、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三角形三边的大小,然后分别计算比较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你发现了啥?

  生:我们小组通过画、量、算、比较等活动,大家一致认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同意他们的结论。

  师;将生的语言板书在黑板上,并点评。

  注:在此课堂上出现了第三个亮点,同学们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6、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规定的尺寸做三角形(①6cm,8cm,10cm.  ②7cm,9cm,18cm    ③、13cm、18cm、35cm    ④16cm、17cm、18cm)将尺寸写在黑板上。

  生:小组积极动手,相互配合,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能做成,有的不能做成。

  师:对同学所做“三角形产品”进行回收、展示,并提出问题,通过做三角形你们遇到了啥麻烦,发现了啥问题?

  生:有的尺寸能做成三角形,有的尺寸不能做成三角形,还有的做成后像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小组代表发言)

  生:我们认为构成三角形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三根木条就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七、学生自学P119例1(同伴交流、探讨、气氛热烈)

  八、小组推举代表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收获进行小结

  师:每小组小结一个方面,不得重复。

  生:(一组代表)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

  (二组代表)在记三角形时一定要用三个大写字母,不能忘记符号“△”。 为了方便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

  (三组代表)构成三角形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意三段材料就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四组代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九、随堂练习、作业P119 1、2

  十、教学成功之处

  在本节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了创新教育,学生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的教学理念;通过说、找、记、量、算、悟、剪、做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给了每位学生广阔的活动和认识虚拟主机,充分体现了师生交流、同伴交流、小组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学生小结:“我认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通过做三角形我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木条就一定能钉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构成是有条件的。”这对整节课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整节教学活动通过讨论、精讲、合理利用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

  十一、教学不足之处

  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总是局限在一节课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上,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学生做三角形作品展示、点评的机会不足,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慧火花的点燃,我认为本节课可以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用两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更广阔的活动虚拟主机,使同学们对角的大小关系、以及角的大小和边之间的联系等进行初步认识,可能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十二、教学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悟到,新教材要用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课堂评价也要有新章法。校本教研实在而实用,任重而道远,校本教研的春风正初步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真正要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开教研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位教师的个人行为,它需要每位老师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同伴们的互助、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集体智慧的集中反映,同时教学反思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助推器。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篇3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婴儿园教育教学安排意见》小班内容,认识三角形是婴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婴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婴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婴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虚拟主机知觉能力和初步的虚拟主机想象力进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小班婴儿在他们充分获得对圆形的感知和确认后,再让他们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这对发展婴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虚拟主机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认识三角形是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比较圆形和三角形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婴儿对三角形的感知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是三角形的特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婴儿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婴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婴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婴儿观察力、虚拟主机想象力,培养婴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确定目标的依据:小班上学期虽然还没有进行数的形成教学,但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许多数的概念教育,因此,通过数形结合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婴儿有一定的基础。3岁婴儿经常会把几何形体理解为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因此,教婴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有利于发展婴儿对应能力。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小班婴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婴儿认知几何形体对图形的知觉属于虚拟主机知觉的范畴,从婴儿感知

  三角形的形状到表达需要完成配对——指认——图形的特征,因此,三角形的特征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三角形的特征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但是呢,对于还没学过一一对应点数的婴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三角形的特征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办法

  为了让婴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游戏法和启发探索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婴儿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游戏法: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能激发婴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婴儿的注意力,帮助婴儿轻松愉悦地理解知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无论是新知的学习,还是复习巩固我都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在课的开始,教师以游戏的口吻简介两个图形娃娃到小班做客,激发了婴儿的学习兴趣,在复习巩固三角形特征时,设计了游戏给图形娃娃找朋友、奇妙的拼图、拼拼三角形使婴儿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的特征,也激发了婴儿的学习兴趣。

  启发探索法:这一教学办法是教学过程中依靠婴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婴儿去探索并获得新知。其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婴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婴儿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在本节课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时,我采用这一办法先出示一个圆形娃娃,再出示一个三角形娃娃,启发婴儿比较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在婴儿的观察探索中得出三角形有角、有边,通过亲自数一数、试一试,让婴儿明确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角有点儿扎手。

  本节课采用的教具:

  ⑴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用于引出课题,激发婴儿兴趣。⑵图形拼图一幅

  ⑶每桌一盘各类几何图形及冰糕棍若干。

  选取教具的依据是小班婴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

  三、学法指导

  1、复习内容的确定: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婴儿要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就必须通过数一数来掌握,因此,3的数数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婴儿学习三角形的效果,因此将3的数数定为学习内容。采用婴儿比较喜欢的体态动作(拍手、拍肩、拍褪)进行,婴儿比较感兴趣也很快地集中了婴儿的注意力。

  2、引导婴儿用探索法和操作法学习新知,发展婴儿的观察力。为了便于婴儿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请婴儿通过观察圆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样?通过亲自数一数、摸一摸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婴儿从观察、判断到表述是婴儿利用旧知获取新知,积极学习的过程。

  3、在操作、游戏中发展婴儿的虚拟主机想象力,在复习巩固三角形特征时,采取了游戏《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用小棍拼三角形。婴儿在游戏时,就需要将头脑中三角形的特征的轮廓体现出来,需要婴儿将想象、图形小棒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发展了婴儿的虚拟主机想象力,同时婴儿Lenovo生活中的实物与三角形想象的物体将图形与实物相联系,进而发展婴儿的虚拟主机想象力。

  4、数形结合,时婴儿在掌握特征的同时,加深婴儿对3的认识,在学习三角形特征时让婴儿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在看拼图找三角形的游戏中,让婴儿数数蝴蝶的翅膀、树身、房顶个由几个三角形拼成,在数形结合中既巩固了新知,也发展了婴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了小学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1、复习3的数数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习三角形特征时

  婴儿能更好地学习掌握,能准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用体态动作一集体复习的形式进行。

  2、学习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准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⑴引导婴儿观察比较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婴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婴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⑵引导婴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⑶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婴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3、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婴儿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才能得以巩固,准备分三步完成这一环节。

  ⑴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婴儿排除干扰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图拼图找三角形:

  图形拼图能进一步激发婴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婴儿观察:

  这些拼图像啥?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⑶周围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东西:婴儿通过自己的Lenovo寻找发展婴儿的虚拟主机想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的特征。

  四、延伸活动:婴儿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导婴儿拼完后讲一讲你拼得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用了几根冰糕棒?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篇4

  三角形是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图形之一。它也是最常见的多边形。我们对其他图形的研究通常都是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因此三角形这一章是平面几何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也由于几何通常运用逻辑推理办法研究问题,本章教学同进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推理的阶段,也是几何入门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时虽已接触过一些图形知识,但主要以几何量的计算为主,很少讨论图形的性质,因此,初二数学教学中历年来都存在一个几何“入门”难的问题,由此可见老师教好这一章,学生学好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办法的有机结合。在数学课上,学生往往只注意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连结这些知识的观点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办法,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数学思想办法,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可以随时随地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在培养智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办法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出概念、性质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的能力;也包括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矛盾转化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 篇5

  下面是关于小学数学的说课稿《认识三角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进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简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办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么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啥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啥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么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 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啥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线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线路,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线路,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推荐站内搜索: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陕西公务员考试答案、特岗教师试题、河北省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可以专升本的院校、成人高考高升专、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入口官网、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长春建筑学院分数线、

"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挖掘"成就精彩——《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赏析(精选5篇)
文章链接:https://678999.cn/9496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一路高升范文网

提供各类范文...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