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设计(精选16篇)
科学活动设计 篇1
大班活动设计:
平面图 主题来源 我班一名婴儿搬了新家。他将在家中绘制的一幅题为“我的家”的画带到班上向大家简介:“这是我的房间,这儿是床,这儿是玩具柜,这是厨房……”“我也有自己的房间,不过我的玩具柜是黄色的。”“我的玩具不是放在这儿,而是放在客厅里。”大家边说边画,情绪高涨。就这样,“平面图”活动由此生成。 关键经验
1、 知道平面图的景物比实际景物小,它的绘制是有比例的。
2、 了解平面图绘制的基本要求。
3、 尝试绘制房屋、交通、小区的平面图。
4、 能够学看平面图,寻找路径或事物。
5、 愿意与同伴一道交流分享在学看平面图中的感受与经验。
教师准备
1、 绘制平面图之初,可经常带领婴儿在本园、社区观察与体验各建筑物所在方位的不同,并教婴儿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一定的景物。
2、 为了让婴儿能正确地绘制并学看平面图,活动中,教师和婴儿可共同收集各旅行景区的平面图,并到商场、公园、动物园等各地尝试看平面找景区,同时发动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带小孩看图游览或购物。 系列活动:我的家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照片绘制自己家的平面图。
2、 掌握绘图中的比例。 活动准备:自己房间的全景照、实物投影仪、泡沫展示板。
活动过程 1、 婴儿观察自己房间的照片,并开始绘制平面图。 2、 通过投影仪,师生共同欣赏婴儿绘制的平面图。 3、 婴儿将自己的作品与相片共同布置在展板上,请家长欣赏。 延伸活动 请婴儿与家长一同绘制自己家所有的房间的平面图,制成“我的家”平面图集,与同伴共同欣赏。 婴儿园 活动目标 1、 观察婴儿园实景,绘制婴儿园平面图。
2、 尝试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景物。
活动准备:婴儿预先仔细观察婴儿园的布局情况,纸、笔。 活动过程
1、 师生共同在操场观察左、右、前、后的景物。
2、 婴儿思考:楼房、树木、玩具等可以用啥简单符号来替代。
3、 请婴儿各自选择不同的方位和符号,绘制婴儿园平面图。
4、 婴儿共同欣赏、修改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师生共同挑选几幅婴儿绘制的平面图,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婴儿园”平面图,装饰后送给婴儿园。 商场
活动目标
1、 看图寻找商场的柜台。
2、 能够准确区分上、下、左、右。
活动过程
1、 婴儿到商场看平面图,了解有哪些柜台。
2、 婴儿共同商定要寻找的柜台并分组。
3、 婴儿以组为单位寻找相应的柜台。
4、 集体讲述自己寻找的过程及趣事。
其他活动内容
1、 参观绘图店、打印店。(小组、家园活动结合) 2、绘制小区绿化平面图。(小组活动、展览)
科学活动设计 篇2
设计思路 婴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结合《指南》中这两个重要方面,我尝试对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尾巴》利用“354游戏教学模式”进行活动预设设计。根据大班婴儿年龄特点及《指南》科学领域对5-6岁婴儿的目标要求:我从活动的导入---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开展---活动的延伸这四个部分中融入学习内容,抓住大班婴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的特点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而达到“354”的各项指标。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尾巴》培养婴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兴趣。
2、通过探究几种小动物的尾巴,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活动重点】
重点:通过探究几种小动物的尾巴,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
【活动难点】
难点: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认知水平。
【活动准备】
1、主题课件。
2、各种动物头饰、各种布艺尾巴。
3、“找朋友”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启发谈话式)
师:小孩子,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婴儿:(喜欢)。师:你们都喜欢那些小动物呢?婴儿:(燕子、小羊、小鱼、小鸭子、小松鼠、孔雀等)婴儿模仿小动物的样子。你们观察过它们的尾巴吗?今天我们玩一个关于小动物找尾巴的游戏,好吗?
二、准备活动(猜猜我是谁)
1、出示课件。
2、根据尾巴猜动物的名字。
3、选择合适的尾巴,根据动物生活习性,判断各自尾巴的功能。
三、游戏活动:“小动物找尾巴”。
游戏规则:将婴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根据所戴头饰的小动物在布艺尾巴投放圈中找到合适的尾巴,进行接力游戏,那组完成用时最短,尾巴找的最准确,那组获胜。
1、婴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2、开展找尾巴接力游戏。
3、宣布比赛结果。
4、在游戏中穿插讲解不同小动物尾巴的功能。
四、活动延伸(参观园内科学发现室)
带领婴儿参观园内科学发现室,观察和了解关于动物的各种信息。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课我注重抓住婴儿年龄特点和大班婴儿对于科学总爱刨根问底的探究欲望,结合《指南》中5-6岁婴儿的培养目标及“354”游戏教学提倡的各项评价指标,对活动进行预设,利用科学与游戏的有机融合使一节从传统意义上较为安静的活动变得丰富、充满快乐和趣味性,并利用探究几个典型小动物尾巴功能的办法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既培养了婴儿科学认知的能力也激发了婴儿探究科学的兴趣,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 jrm?o??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资源及教材的整合体现不够(猫为啥要抓老鼠?偷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吗?……)
5、老师的合作不够,也怎能教会婴儿相互合作?(自导自演,没有配班老师)。
四、勇敢向前冲
总之,本节活动中,执教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驾驭课堂能力强,对婴儿有亲和力。面对当前婴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怎样从婴儿的兴趣出发,让传统的诸如猫抓老鼠的游戏富有时代气息及教育意义,让婴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实践的重大教育课题之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压紧逼,边学习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究,促使自身迅速向科研型、研究型转变,以角色转变推进科学保教的工作进程。其实,教师及婴儿园的专业成长如同花儿一样需要营养,游戏活动的全面改革就是我们的阳光雨露。我们要不断汲取着游戏教学改革的丰富营养,和花儿一同绽放,与婴儿园一起成长!
附:《婴儿园“354”游戏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的界定
1)、游戏是指婴儿积极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方式,是婴儿园最有价值的课程。游戏伴随婴儿成长,伴随婴儿发展。婴儿园游戏具有独立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创造性等特质,这使其在婴儿园教学中起着将相对固定、客观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婴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
2)、 “354”是指:
“3”是三个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是五个评价指标:
1、婴儿学习的兴奋度;
2、婴儿自主学习的时间;
3、婴儿学习的参与率;
4、婴儿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5、课堂练习的序、量、度。
“4”是指探索的每种教学模式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游戏情境导入→游戏活动准备→游戏活动过程→游戏主题延伸。
科学活动设计 篇3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认识风
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婴儿园 赵小花
活动目的:
1、让婴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婴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婴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么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婴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孩子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婴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婴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婴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婴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婴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啥感觉,扇的慢脸上也有啥感觉?(婴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孩子扇扇子,请小孩子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婴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婴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啥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婴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母亲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
(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婴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请几名婴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婴儿自由玩风车。
带婴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设计 篇4
常州市西新桥二村婴儿园 张玉玫 肖洁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让婴儿初步了解“纸球反弹”是由于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婴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 长颈瓶若干只、纸球若干
2、 使用大型积木和图书搭建“资料室”一间。
活动过程:
一、 玩游戏“吹纸团”引出课题。
指导语:小孩子,老师手上有许多的小纸团,想与小孩子来玩“吹纸团”的游戏,想玩吗?让我们每一个人拿一个纸团吹吹试试看,有啥发现?
(婴儿操作吹纸团,得出结论:被吹的纸团是向前跑的。)
二、 教师提出进一步的疑问,出示细颈瓶,婴儿再次操作。
1、 讨论:纸团会永远向前跑吗?
(结论:如果前方有障碍,纸团会停留在原位)
2、 婴儿用细颈瓶和小纸团进行第二次操作。
指导语:如果把小纸团放在瓶口用力吹,你猜它会怎么样?请你们再来试一试。
三、 确立纸球反弹的现象
指导语:有答案了吗?小纸团会向前跑吗?会跑进瓶子里去吗?
(结论:如果不倾斜瓶子,小纸团怎么也吹不进瓶子里)
四、 查询资料,寻找纸球反弹的秘密
指导语:这是啥原因呢?我们一起去资料室找资料好吗?
(查询资料,寻找答案)
五、 延伸活动、绘制小实验
指导语:这个小实验好玩吗?我们一起把它用图示的办法画下来,告诉所有的小孩子好吗?
科学活动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天气的种类,关注天气变化。
2.能用天气牌对应相应的天气。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了解天气的种类,关注天气变化。
难点:能用天气牌对应相应的天气。
活动准备:
1.天气牌卡片1组。
2.在教师一角设置天气预报栏,标出“今天”、“明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情景交谈,引起婴儿的兴趣。
(出示雨伞)指导语:“今天出门老师带了一把雨伞,穿的雨靴,小孩子们,猜猜今天是啥天气?”
二、展开
1.教师简介天气预报栏,引导婴儿认识几种天气牌。
指导语:“婴儿说说各种天气的不同特征,认识天气的标志。”
2.婴儿根据今天的天气选择相应的天气牌放到天气预报栏“今天”的下方。
指导语:“晴天的时候有太阳,我们可以干啥?雨天我们要注意啥?刮风的时候,我们也该怎么做?并请婴儿说说你喜欢的天气,为啥喜欢。”
3.引导婴儿通过多种方式(听广播或请成人帮助查询等)了解明天的天气,并将相应的天气牌放到“明天”的下方。
指导语:“明天天气有雷阵雨,出行的朋友请注意出行安全。请小孩子根据明天的天气选择相应的天气牌放到天气预报栏“明天”的下方。”
4.提醒婴儿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更换。
教师小结:“引导婴儿说说天气除了可以用图画出来外,还可以用动作表示,说说用啥动作表示。手臂向上围一个圆当作太阳,表示晴天;张开五指,从头顶向下摇动手腕,表示下雨;高举双手,在头顶左右摆动,表示刮风;紧握拳头,轻敲大腿,表示下雪。”(婴儿自由表演)
三、结束
婴儿在玩游戏中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设计 篇6
[实验活动]
实验一:师将物体一一放在斜板上,让婴儿观察是否能滚动,活动中注意:
1、 有意识的先做圆形物体的实验。
2、圆柱形物体有意识的平行放置,致使物体无法滚动,以便让婴儿发现并想办法让它滚动。
3、将实验出不同结果的物体分开放置。
(活动记录:当小孩们看到方形的物体没有象自己猜测的那样滚下来时,有的婴儿急得说:老师,你推它一下,就滚下来了。我夸奖他真会动脑筋。并有意识的轻推物体,让小孩们观察到它只是动了一下,并没有滚下来。)
(活动记录:在这个环节里,很多小孩都能发现垂直放置的圆柱形物体,只要改成水平放置就可以滚下来。这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呢,在意料之外,却出现了一个亮点。李岳峰小孩子第一个发现,一边粗一边细的插塑玩具,滚动起来会拐弯。前面所有的滚动物体都是直线滚落的,而这个玩具是曲线滚动的。我于是也找出同样粗细不匀的水彩笔,让小孩子观察它们和其它的圆形物体有啥不同。结果王萧然小孩子很快的看出来,并迫不及待的上前指给我看:“黄色的玩具上有个棱。”)
这是我没有备到一点。非常惊奇小孩们的发现,更惊奇他们能看到细微的不同之处,虽然只是个别的婴儿能做到这一点,但我没有忘记及时的赞扬,树立榜样,让他带动大家。
在小孩们发现之后,师引导婴儿观察:
1、都是圆形的物体,放置方向不同,会影响它滚动的情况。
2、一边粗一边细的物体滚动的时候会拐弯。提出问题:能滚动的物体和不能滚动的物体有啥不同?
(活动记录:大部分婴儿能很快的发现并说出,能滚动的物体都是圆形。而不能滚动的物体呢?多数小孩就只能说“不是圆形。”这个问题刁琢小孩子回答的最准确:不能滚动的物体它们都有角,是方的。)
师对上述活动进行小结。并让婴儿Lenovo到圆形的车轮。
这个环节没有给小孩更多的机会来Lenovo生活中利用圆的滚动来完成的工作,应借此增加生活方面的经验。
实验二:有没有办法让不能滚下来的物体也滚下来呢?
(活动记录:不少小孩积极的想出了办法,我让小孩自己上前来演示给大家看。)
1、师添加彩笔盒使斜坡加高,再取不能滚动的物体做实验,让婴儿观察有无变化。
2、再次增加高度,继续实验。
3、让婴儿观察方形的物体和圆形的物体从斜坡上下来有啥不同,用动作帮助婴儿理解,认识到“滚”和“滑”的不同。
4、通过增加高度,让所有的物体都能够从斜坡上滚下来。
(总结:不能滚动的物体,我们想办法,增加了斜坡的高度,也让它滑了下来。但是呢,其它形状的物体不能象圆形物体那样滚动,它们是“滑”下来的。)
[结束活动]
师总结今天的活动。着重点:
1、表扬小孩子们认真观察、积极的参与活动。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婴儿给予特别的奖励。
2、提出建议:小孩子回家后寻找家中合适的物品继续试验。
[活动延伸]
出一份简报,简介婴儿的活动情况。把活动中的材料展示在走廊活动区,以便家长接小孩的时间段里和小孩一起进行操作活动。
考虑到小孩们都有动手操作的愿望,因此设计了这个延伸的环节。既解决了班额大的情况下,无法让所有的婴儿都参与操作的困难,也可以让家长朋友了解当天的活动内容。简报简介了活动重点及婴儿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以此让家长朋友有目的的引导小孩。我注意到,材料摆放在走廊上,一直有家长和小孩在操作,如果能有机会记录他们的活动应该更好一些。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有两件物品是随意取来之用的,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作为给斜坡加高的彩笔盒,随着盒子一个一个增多,让小孩非常直观的感受到高度的增加。另一件是管状的黄色插塑玩具,它一边粗一边细的特点,使它滚动的轨迹成曲线,让小孩们有机会获得新的发现和新的认知。
2、活动中运用“猜一猜” ,也简单也不必担心猜错,首先调动起了小孩的积极性。猜测完毕要检验一下猜测的结果,这也符合了婴儿好奇心大的特点,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检验使好奇心得到满足,让小孩感到兴奋。活动中,不失时机的送去表扬,鼓励婴儿亲自操作,把问题抛给婴儿,这些对小孩们都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3、活动效果非常好。小孩们积极参与、细致观察、乐于思考、敢说、敢做的作风,使我深有感触的认识到能让小孩们拥有这些品质是我们送给小孩最好的礼物。
科学活动设计 篇7
教学活动目标:
1、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互不相融的现象,并能表达自己的发现。
2、大胆地探索油水融合的办法,产生对新型洗涤用品的关注与好奇。
3、积极参与探究操作活动,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地探索油水融合的办法。
难点:引导婴儿探索感知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用品能让水油相融。
教学过程:
一、观察油和水,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其特点。
1、引导婴儿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的办法分辨油和水。
二、引导婴儿做水和油混合的实验。
1、提出操作内容和要求。
今天,水宝贝想邀请油宝贝到家里去玩,我们来帮助油宝贝到水宝贝家里去好吗?要仔细观察哦?然后再用筷子来搅一搅,玩一玩,看一看,你能发现啥秘密?
2、婴儿自由操作,观察。
3、组织婴儿展开讨论,引导婴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引导婴儿探索感知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用品能让水油相融。
1、你们有啥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2、婴儿相互讨论。
3、引导婴儿参观感知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并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4、婴儿操作,尝试,记录,教师指导。
5、集中,引导婴儿讲述操作结果。
总结:原来,洗涤用品可以帮助水宝贝和油宝贝融合在一起的。所以人们洗衣服、洗碗、洗手都要用洗涤用品。
活动延伸: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也是不能融合于水和油的,小孩子可以去试一试、找一找,找到了来告诉大家好吗?
科学活动设计 篇8
设计意图:
此次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蔬菜是婴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小孩都能说出几种来。蔬菜的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然而我发现班上许多孩,不爱吃蔬菜,每天让小孩吃完自己的一份蔬菜是件很困难的事,家长们也很着急。因此我们展开了“美食西兰花”让婴儿了解西兰花特性的同时, 加深婴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婴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婴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西兰花的外形特征及构造特点。
2、能积极参与探索和讨论活动。
3、喜欢西兰花并乐意品尝。
活动准备:
1、婴儿已认识过常见的蔬菜,如青菜、花菜等。
2、西兰花若干(与婴儿人数相等),清炒西兰花。篓子、托盘每桌一个,菜刀和案板各一块。关于西兰花的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发婴儿的猜想,激发探究的欲望
1、出示pit 1。(西兰花的切面图,截取其中的一大部分,裁剪成一个花朵的漂亮画面。)
师:今天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片,仔细看看、想想,它像啥呢?(婴儿大胆、自由地猜想。)
2、出示pit 2。(西兰花一片)
师:它到底是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出示ppt3.。(一颗完整的西兰花)
师:现在看出来了吗?它是啥?
二、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索西兰花的特征。
(一)探索西兰花的外部特征。
1、出示西兰花,引起婴儿观察的兴趣。
师:今天,我把这神秘的东西带来了,看,这是啥?
小结:它是一种蔬菜,它的名字叫西兰花,像花朵一样的蔬菜可不多,你还看过神秘蔬菜像花朵的呢?
师:想看看、摸摸西兰花吗?每一个人去选一个西兰花,认真地观察,看看它长得是啥样子的!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婴儿自由观察西兰花。
婴儿观察西兰花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婴儿看看、摸摸、捏捏、闻闻、掂掂,多方面感知。
师:你发现了啥?(鼓励婴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老师和婴儿共同小结:西兰花看上去有点像球,摸上去冰冰凉,闻一闻有点清香,掂一掂还有点重。
(二)感知西兰花的内部特点
1、认识西兰花
师:西兰花的身体长啥样子呢?
小结:西兰花是绿色,我们看到的西兰花是身长满小棵粒组成花状,整体很像一个大花朵。
2、婴儿动手剥西兰花。
3、分享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啥?看到了啥?
小结:原来西兰花身体都是小颗粒似小球组成的。
4、玩游戏“西兰花”,进一步了解西兰花的内部特征。
三、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感知吃蔬菜的好处。
1、讨论蔬菜的好处。
师:你还吃啥蔬菜?我们为啥要吃蔬菜呢?
小结:每一样蔬菜里面都有很丰富的营养,多吃西兰花,青菜、菠菜……身体可以健康,还可以防止感冒哦。
2、欣赏用西兰花做成的菜。(ppt图片)
四、活动结束:品尝清炒西兰花。
科学活动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 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婴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猜谜导入
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有尾。
婴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青蛙图片,问婴儿青蛙长啥样子,并叫婴儿学青蛙叫、学青蛙跳。
二、 学习青蛙的生长过程
1、引题性提问: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跟它母亲长得一样吗?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2、放幻灯片青蛙的生长过程,听完解说后跟老师复述。
3、出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婴儿根据它的生长顺序给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或是给所有的图片排列顺序,做得好的婴儿将给一张贴图。
4、用头饰玩游戏:青蛙母亲找宝贝。
三、教育婴儿要保护青蛙
1、告诉婴儿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简单讲解青蛙捕虫的知识。
3、观看青蛙捕虫的幻灯片。
4、讨论:说说自己怎么样保护青蛙。
四、 结束活动
1、 做律动《我是小青蛙》。
2、老师戴头饰扮青蛙母亲,带着小青蛙们在乐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
科学活动设计 篇10
[设计意图] 这几天,我发现小孩们下课后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观察着啥。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原来小孩们正在观察小蚂蚁。只见蚂蚁正在忙着“运粮”,准备过冬。为了满足小孩们的好奇心,让小孩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我与小孩们一起用诱饵捕捉了蚂蚁,放进了昆虫盒。并设计组织了这次活动,让婴儿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婴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婴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婴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 2、教师和婴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婴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进而引发婴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婴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进而引起婴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婴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婴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啥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啥? 通过观看课件,让婴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 给婴儿分组,让婴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婴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婴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六、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啥?让小孩子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母亲,婴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小孩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把婴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婴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婴儿经验。 3、师幼共同进行小实验: 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大口瓶(其中有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过几天后,把黑布打开,可看到蚂蚁筑成的弯弯曲曲的“地道”。
科学活动设计 篇11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我观察现在的小孩们都渴望去探索电脑的奥秘。但是呢,小孩们对电脑并不了解和认识,不能正确的运用电脑。针对小孩们对于电脑的认识的情况,我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小孩们对电脑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小孩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亲自动手运用电脑来完成想做的事,使小孩们能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目标:
1.初步对电脑简单的认识,掌握2.正确引导小孩们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小孩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和表现的能力。
3.让小孩们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让小孩们能正确的了解和运用电脑。
活动准备:
制作《聪明的电脑》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实物展示:(cpu、键盘、鼠标、光盘、u盘等)图片展示:(服务器、显示器、内部部分硬件、打印机、扫描仪、电子摄像头等)活动重难点:
让小孩们学会和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利用互联网收集喜欢的图片和观看、欣赏喜爱的动画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教师播放小孩们喜爱的音乐和动画片:音乐片段《黑猫警长》、动画片片段《黑猫警长》(通过教师向婴儿播放音乐和动画片让小孩们能对电脑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电脑的运用)导出此次活动的主题《聪明的电脑》。
导入语的设计:(提问式)小孩子们看了和听了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动画片和音乐,聪明的电脑是多么的神奇呀!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欢笑也帮助了我们许多,现在就请小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究电脑给我带来了那些帮助?
二、基本部分:
1.探索了解(通过掌握电脑的基本运用和认识了解,让小孩能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
提问设计:①电脑帮助了我们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能积极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小孩们认识电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么样帮助了我们)②电脑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能够通过观察电脑的结构组成,并能正确的说出电脑是由:服务器、显示器、鼠标、键盘、音响等组成)③小孩子们学习了运用电脑以后,有怎么样的收获?(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经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试着让小孩们谈谈感想)④未来的电脑将会变成啥样子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大胆的猜想和遐想未来的电脑是怎样的,让小孩们通过画板画出未来的电脑并展示给大家看)2.示范讲解动手操作(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培养小孩们能亲自动手操作运用电脑的能力):
①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小孩们学会简单的使用windowsdows中图画功能,并让小孩们能动手画图。
②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小孩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中的互联网功能,并让小孩能从中收集喜爱的图片。
③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让小孩们学会简单的使用电脑欣赏喜欢的音乐和观看喜爱的动画片,并让小孩们能学会简单的音频播放3.游戏《连一连,找一找》(让小孩们通过动脑筋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发智力):
教师邀请一部分小孩通过电脑来完成这个小游戏三、结束部分:
小孩子们今天过的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电脑的运用了以后啊,老师希望小孩子们要懂得正确的运用电脑,做一个乖小孩。回家了可以教教你们的父亲母亲怎样运用电脑哦!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了。
四、活动延伸:
1.艺术--《未来的电脑》通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大胆的猜想和遐想未来的电脑是怎样的,让小孩们通过画板画出未来的电脑并展示给大家看看。
2.社会--《电脑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帮助》通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小孩们经过对电脑正确运用的认识和掌握,试着让小孩们谈谈感想说说电脑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帮助。
科学活动设计 篇12
【设计意图】
一个小女孩的辫子散开了,我找了一根皮筋给她扎辫子,其他的小孩子都围过来观看,忽然一个小孩子好奇的问:“老师,皮筋为啥能拉长?”其他的小孩子也七嘴八舌的问:“老师,我裤子上的松紧带为啥也能拉长?”我说:“因为皮筋、松紧带有弹性。”小孩们异口同声的问:“啥是弹性?”望着小孩一双双好奇、求知的眼睛,我决定和小孩一起探索弹性的秘密,了解有关弹性物体的特征,以及弹性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满足小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弹性秘密,了解关于弹性物体的特征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婴儿对弹性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婴儿操作学习和发现学习,培养婴儿创造性思维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准备松紧带、弹簧、海绵、皮球、棉花、气球、橡胶等各式各样的弹性物品。
【活动过程】
1.看——引发学习动机
师:小孩子,今天老师给小孩子带来了许多有趣好玩的东西,现在先拿出两件,想请小孩子认认他们叫啥名字?(先拿出松紧带,弹簧让婴儿回答。)
师:现在老师变个魔术,小孩子仔细的观察
把小弹簧放在桌子上,用力压它就矮了下去,松开手,它就恢复原来的样子;用手拉橡皮筋,它就变长了,松开手,也变回原来的样子。
2.玩——试试感觉
请婴儿自选弹性物品玩,感知他们有啥特别的地方?(教师引导婴儿边玩边观察,但不要限制婴儿玩法。)
3.讲——发现秘密
(1)请小孩子说说你玩的物品叫啥名字?有啥特别的地方?(它们都能变。)
(2)小交流:你玩的东西是怎么样变的?(变大、变小、变长、变短、变高、变矮、变粗、变细。)
(3)小讨论:现在再请小孩子玩玩、试试、想想,说出它们为啥会变?(让婴儿根据自己的操作体验,讲出原因,允许有不同,做出不同的解释。)
(4)教师小结:刚才小孩子玩的皮球、棉垫、松紧带、气球、拉力球、弹簧称等,只要你用力压它、拍它、拉它、吹它,就会变,或者变大了,或者变矮了,或者变长了、变粗了,你一松开手,它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是啥原因呢?原来它们共同的原因是都有弹性。(让婴儿学说“弹性 ”)
4.找――扩散思维,丰富生活经验
师:弹性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比如:松紧带、弹簧、海绵、皮球、棉花、气球、橡胶等。人们也利用弹性材料制作乐器,如风琴、手风琴、钢琴等。
现在请小孩子动动脑筋,从多方面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东西和我们今天玩的东西一样有弹性?
(1)找一找班级、婴儿园内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跳床、轮胎、皮球等)
(2)找一找你身上有那些弹性物品?(松紧带、皮筋等)
(3)找一找你家里有那些弹性物品?(沙发、席梦思床等)
5.体验
组织婴儿跳蹦蹦床,玩拉力器,吹气球,再次感受弹性,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活动延伸】
让婴儿回家玩玩有弹性的物体。
手工课上让婴儿用有弹性的材料进行小制作。
【活动反思】
通过看看、玩玩、找找、讲讲、体验等活动形式,激发了婴儿对弹性现象的好奇心,使婴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弹性物体的特征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满足小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科学活动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瓶和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大小、有无罗纹等)选择合适的盖子。
2、 能积极尝试拧紧瓶盖,获取拧、按的技能,发展手部动作。
活动准备:
设置小鹿的家,布偶小鹿母亲,教师和婴儿共同收集各式带盖子的瓶子和罐子。
活动过程:
1、用情境小鹿母亲请小孩子帮忙引出话题,并引导婴儿讨论盖子的作用。
(1) 提问:“小孩子看看,谁到我们班来做客了?小鹿母亲正准备带鹿宝贝们出去旅行。她准备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放进瓶子里,可是不小心瓶盖子全乱了,这下该怎么办呢?鹿母亲真着急呀!没有了盖子,瓶子好用吗?为啥?
(2) 引导婴儿讨论瓶盖的作用:没有了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会被弄脏,用时不方便,吃的东西就会变的不卫生。
(3) 教师提问引起婴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谁来帮助小鹿母亲呢?
2、 婴儿动手操作,尝试根据某种特性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盖子。
(1)提问:“小孩子都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那我们今天就来试试。看谁能为小鹿母亲找到最合适的盖子并盖紧。”教师观察婴儿是怎样尝试给瓶子选择盖子的。
(2)婴儿将先盖好盖子的瓶子送给鹿母亲(老师)检查,是否正确配对并盖好了。
(3)启发婴儿谈谈是怎么样为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的 。
提问:你是怎么样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盖的?
为啥这个瓶盖正好能盖上呢?
找一位没配好的婴儿提问:你的瓶子找到好朋友了吗?为啥没找到?再找找看,(教师拿起一个不配的)问:这个行吗?为啥不行?
教师小结:瓶盖和瓶口正好一样大才能盖上。
4) 婴儿再次尝试用拧、按的办法盖瓶盖。
小孩子,现在我们再换一个瓶子来找瓶盖朋友,找到后,想个办法把它盖紧。
婴儿操作。
提问:1请一位小孩子拿着盖好瓶盖的瓶子出示给大家看,提问:你的瓶盖盖紧了吗?你是怎么样用你的小手把盖子盖上的?(旋上、转上)。你是用拧的办法,为啥这个瓶盖要拧?你们发现瓶盖和瓶口有个小秘密吗?里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罗纹。有罗纹的就要拧。是不是你们每个小孩子都用拧的办法呀?
2请一位按瓶盖的婴儿出示瓶子。提问:你的瓶盖是拧上去的吗?你是怎么样盖瓶盖的?这个瓶盖有没有罗纹?(没有)我们就用按的办法,要用点劲!
3、 用情境方式结束:鼓励婴儿大胆尝试将盖好盖子的瓶子送给小鹿母亲。
教师以小鹿母亲感谢小孩子的口吻进行小结:“谢谢小孩子帮了我的大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为每一个瓶子找到合适的盖子,而且会用拧、按的办法盖瓶盖子,这下我可以带宝贝出去玩了,小孩子再见!
科学活动设计 篇14
活动目标
观察生与熟食物,发现生与熟的不同。
增进婴儿对食物的煮熟过程的了解,激发婴儿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 生的河虾、鸡蛋、速冻汤圆、饺子、发面团若干,熟的河虾一盘。
2、 小电饭煲2~3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孩子,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在家吃到过哪些美食菜?
2、你看过母亲烧菜吗?说说生的菜和熟的菜有啥不同?(请婴儿举一种菜的例子给予说明)
二、观察并烧制食物
1、出示一盘生河虾和熟河虾,让婴儿区分生和熟。
说说哪一盘是生河虾,哪一盘是熟河虾呢?
你是怎么看出(判断)生和熟的?生河虾和熟河虾有啥不一样?(熟的虾颜色是红的,有香味道也鲜)果真吗?老师来煮一煮试试。(教师把生河虾放在电饭煲里煮一煮,看一看外壳有啥变化)
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生河虾、熟河虾的不同。
2、让婴儿观察汤圆和饺子生熟的变化。
将电饭煲中的水烧开,分别放下汤圆和饺子,观察这时候的汤圆和饺子是怎么样的?(沉在下面,是生的)烧着烧着汤圆和饺子怎样了?(浮起来了,熟了)
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生汤圆、熟汤圆、生饺子和熟饺子的不同。
三、婴儿操作
请一部分婴儿揉发面、做成小面包样,一部分婴儿打蛋浆。(教师事先把蛋打在盆子里,再让婴儿舀到小碗里,把蛋黄打散)活动中提醒婴儿注意安全。
教师把婴儿做好的生面包和生蛋浆放进电饭堡里蒸,留下一些生的面包和蛋浆
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比一比生面包和熟面包、生蛋浆和蛋羹的不同。
四、生活经验交流
为啥有些东西要烧熟了才能吃?
科学活动设计 篇15
设计意图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住在皮球里、气球里等等,当婴儿在玩皮球时,总会说,老师,这个皮球不好玩了,好象没气了。如果将婴儿置身与游戏中,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通过玩皮球,学动作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积极诱发了婴儿自主建构的一个学习环境。皮球里住着谁,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能大大激发婴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激发婴儿学习的欲望,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的作用。
活动重点:
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空气住在皮球里,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空气住在皮球里,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充足气的皮球两个。
2、没有气的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1、老师今天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啊(皮球)
你们会玩吗?我请一个小孩上来玩
2、提问:玩皮球的时候,皮球是怎么动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小孩边讲边请他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如:婴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请小孩子学一学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样子)
二、 谁住在皮球里
1、皮球为啥会蹦会滚,也会飞呢?(自由发言)
皮球按下去硬硬的,好象有谁住在里面,你认为是谁住在皮球里呢?(发散思维)
2、大家有这么多不同的想法,那么究竟谁住在皮球里呢?我们来听个故事吧,听完后你们告诉我是谁住在皮球里?婴儿完整地听故事一遍。
3、故事里说皮球里住着谁?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
三、引导婴儿感知故事中有趣的皮球探索皮球里有啥。
1、请婴儿捏一捏、压一压,说说有啥感觉?
皮球很硬很硬,一定有啥东西住在里面,是啥呢?(空气)
教师给一个皮球放气,请多名婴儿上来挤压,或对着小孩子的或者脸放弃,感知皮球中的气体。
你们感觉到啥东西从皮球里面出来了?(空气)皮球变得怎样了?(扁扁的)那皮球里面住着谁啊?(空气宝贝)
2、请婴儿上来玩瘪皮球,拍、滚、踢。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样?(没有空气皮球蹦不起来,滚不了几下,也飞不起来。)
3、怎样让皮球再次跳起来,再滚起来,再飞起来呢?教师用气筒给皮球打气,然后玩皮球,表演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
小结:只要皮球里充满了空气,它就像兔子一样蹦,轮子一样滚,喜鹊一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四、延伸活动
1、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皮球需要空气,还有谁需要空气呢?
科学活动设计 篇16
一、活动名称:雨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让婴儿了解“雨是怎么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下雨前的现象以及雨与人们的关系。
2、激发婴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培养婴儿大胆推测、操作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课件:小雨点旅游记、雨的形成
雨点、浪花、冰雹、雪花、雾、雷、电、露珠、太阳和大风等图片4套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孩子,请你们闭上眼睛听听是啥声音……
(放录音:打雷下雨的声音)
2、讨论:你们喜欢下雨吗?下雨的时候,你喜欢做啥?谁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天上为啥会下雨吗?
(二)、故事欣赏《小雨点旅游记》(播放课件)注意故事中的修饰性词语
讨论思考:
1、小雨点住在哪里,是谁帮助小雨点去旅游的,也是谁帮助小雨点回家的?
2、引导婴儿梳理小雨点的旅游过程,并根据故事内容对旅游过程排序。
3、适当引导婴儿注意故事中水的各种形态:小雨点在旅游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亲戚?你知道它还有哪些亲戚?
(三)、加深理解雨的形成
1、听了故事,小孩子现在知道雨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来看《雨的形成》
(播放课件——雨的形成)
2、动手操作:排一排
请婴儿按自己的理解,把用图片把雨的形成过程排出来,并鼓励婴儿大胆发言表述
小结:水遇热---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升上天-----遇冷----形成细小的云滴----小云滴相互碰撞凝结成大水滴-----当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就从云中落到地面,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雨
(四) 、活动延伸:下雨前的现象
1、思考:引导婴儿说说下雨前的有哪些现象
小孩子现在知道为啥会下雨了,那你们怎么才能提前知道要下雨了呢?(下雨前的征兆)
2、放课件——下雨前
3、婴儿讨论,教师小结
燕子低飞要下雨,青蛙高唱要下雨
鱼游水面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
小结:生活中小孩子要注意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观察,一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五)、结束部分:欣赏歌曲《雪花和雨滴》。
推荐站内搜索:赢在执行观后感、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2021教师资格证下半年报名时间高考试题及答案、我的家庭作文600字、2013成人高考成绩、陕西省高考信息网、中考成绩查询登录入口、cet准考证打印入口、贵州自考成绩查询、